1. 如何评价电影《心理罪》
谈谈我对于剧情的看法吧,邰伟这个人物不论什么情况,他都无所畏惧,拼命想当一个好警察,但是因为父亲的去世,也导致了他嫉恶如仇以及孤僻的心理,他很难与人沟通,过着独居的日子,我觉得他的内心里一定不想承认他的性格很孤僻,他是一个矛盾的人,所以他不敢轻易地去相信一个人,对实习生方木的能力感到质疑,甚至觉得他根本不适合当一个警察。他觉得方木总是自以为是、鲁莽,再加上方木也不甘示弱,不断地为他画心理画像,看破他的内心的秘密,可是邰伟本就不想让别人走入自己的内心,所以他们的矛盾日益递增。他很想忘记过去的惨淡回忆,但是终究无法解开自己的心结,所以情绪容易激烈化,行事有时候也会变得冲动与固执。 至于方木这个人,我总觉得他全程都开了外挂,特别拽,但是拽地特别有理。他是犯罪心理学的天才,思维特别周密,分析能力很强,这个,也与他的理想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他一直都想揭秘罪犯背后的心理罪,于是他把他的工作看得格外重要。虽然他的武力不如邰伟厉害,可是他有一个高速飞转的大脑。他的推理非常丰富、完美,但因为口说无凭,别人不容易相信他,特别是对于邰伟这个人来讲,他总觉得方木是在为自己作秀、恃才放旷,仿佛是在上演只属于自己的独角戏。可是方木的毅力很顽强,他不会因为别人的质疑就放弃了,一心想着破案,他的骨子里透视出一种勇敢与好奇,这是他的动力,所以最后他才会毅然决然地去找上那个医生的门来,当然,陈希的死已经触犯了他的底线,他才会不顾一切地去了结此案,但是他的一意孤行差点让他成为那个医生的小白鼠,好在的是,他并没有屈服,他利用他偷来的试剂,以及用自己的血来引诱那个医生,好让他暴毙。对于那些被医生用来试验的人,实在是太无辜,死的也很可悲,但是过分的追名逐利会让人丧失理智变得疯狂,以至于到了最后没有退路,心里越来越变态、扭曲,因为患有卟啉症,让人对鲜血的渴望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吸血、犯罪的野心不断在内心生根、发芽、膨胀,唯有一死才能洗清自己身上所有的罪恶。最后方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他同样是一个敬业乐群的人。表面上看似很拽、自以为是的方木,实际上充满了正能量,而表面上看起来很冷酷无情的邰伟,并没有打着“正义”的旗号将罪犯绳之以法,而是,以另一种骄傲的姿态与助手们并肩作战,让一切真相大白。
2.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观后感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观后感:《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是一部真正深谙于原著的作者电影,基本尊崇了原作的剧情架构,叙事紧凑流畅,无拖沓冗长之感,同样电影也用以暴制暴的社会问题构建了发人深省的内核,而邓超更是颠覆了以往影视作品中的方木形象,精湛的演技成为了电影的画龙点睛之笔。
选角造型
饰演方木的邓超是制片人江志强推荐的,安乐按照市场咖位、演技、年龄段、形象符合来定方木的扮演者,邓超是第一人选。在电影《烈日灼心》上映前,出品方就向邓超发出了邀约。阮经天饰演江亚也是江志强推荐的,而刘诗诗是徐纪周定的,导演也对选角均满意。
3. 如何评价电影心理罪
《心理罪》是一部神秘,能带来视觉冲击的悬疑动作影片。
《心理罪》所讲述的故事脱胎于小说原著。大反派被设定为是患有卟啉症的科学怪人,这一略带神秘主义的题材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3)2017心理罪电影观后感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一杯人血牛奶,为何会对人产生致命诱惑。什么样的扭曲心理才会为之痴狂,甚至不惜接二连三,连环杀人?非同寻常的杀手,超越常理的罪案,需要非同一般的警探。
年轻气盛的犯罪心理学高材生方木出手相助,却被卷入其中;身手不凡的野兽派刑警队长嫉恶如仇,却难以走出内心泥沼。两人联手,却成绝妙拍档。一场身手的较量,心智的角逐,随之展开。
4. 心理罪电影观后感800字
电影《心理罪》正在热映,影片由人气演员李易峰、廖凡等主演,虽然李易峰阳光版的方木不太符合小编心中对阴郁的方木的想象,但是总体还是很好的,哭戏很走心,以后可能他的形象就会成为我脑海里的方木了。廖凡好辛苦,打戏好多,一直被打。不过影片节奏很快,影院里的很多人都是伸着头在看尤其是影片后半部分,看的时候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停歇。
电影《心理罪》根据雷米同名系列小说《心理罪》改编,在面对世面上流传改编电影即是毁原著的说法时,雷米表示这是一种误区。
“从文字到影像两种形式转化的时候,进行必要的改编、扩容甚至删减都是非常必要的。”雷米表示演员的表演也是保留原著精髓的重要因素。
李易峰把方木从一个初出茅庐很傲娇的犯罪心理学天才,历经各种伤痛,最后终于成长和蜕变的过程拿捏得非常好。
而背负沉重“心理罪”的廖凡完成了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给他加了一段小说里原来没有的前史,这是编剧一个很成功的改编,相信这部《心理罪》不会让大家失望。
电影《心理罪》与其他犯罪类型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在犯罪类型的基础上首次突出犯罪心理元素,也是国内犯罪电影的首创之举。
电影《心理罪》讲述了犯罪心理学天才李易峰和资深刑警队长廖凡联手调查一桩因血液不翼而飞的命案而引出的连环嗜血杀人案。
并在探案过程中不断挖掘隐藏在血液危机背后神秘嗜血凶手变态扭曲的内心,在剧情上神还原了《心理罪》第一本《画像》的开篇故事“血之魅”。
此次发布的心锚特效片头从镜像语言上完美升华了电影《心理罪》“血之魅”的主题,奔涌的人血和狰狞的血液人像暗示着人血危机暗潮涌动,观众在被暴力美学震撼的同时也被电影成功“心理入侵”。
而片中的连环嗜血案,变态饮血杀手是近年来国产电影鲜见的,这无疑为内地犯罪片注入新鲜的“血液”。
当中反复出现成为破案线索并且还是嗜血变态凶手以身试险极度渴求的人血牛奶,也将成为强刺激的“夏日特饮”,填满观众血槽。
5. 心理罪电影好看吗 心理罪电影影评介绍
《心理罪》
根据作家雷米所著的同名系列小说第一部《心理罪画像》改编,由和力辰光出品,谢东燊导演,顾小白编剧,李易峰、廖凡、万茜主演悬疑动作片。
故事围绕一起连环凶杀案展开,警方面对凶案束手无策,沉默寡言的大学生方木牵扯其中,他天赋奇才、洞悉犯罪心理,协助邰伟和警队破获了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案件。
影片2017年8月11日在全国上映。
6. 如何客观评价电影《心理罪》
主打推理和原著IP的《心理罪》并不是一部合格的悬疑电影,但这与主演李易峰无关,我反倒认为,虽然演技依然稚嫩,但在廖凡、万茜等实力派演员的帮衬下,李易峰较好的完成了角色塑造的任务,甚至要好于预期。
改编大IP,尤其是功成名就的系列小说,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同为难兄难弟,邓超带着阮经天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明显要好于廖凡带着李易峰的《心理罪》,但也就是好一点,离及格还远。
反观廖凡饰演的是身经百战的老刑警,在片中除了给方木捅娄子、关键时刻亮拳头之外,就几乎没有太多的发挥空间,除了对去世父亲的回忆那场戏,整个角色都陷入功能性的泥潭里。
不能单纯的说《心理罪》是一部烂片,但主创过于沉迷于以往的熟悉手法,缺乏对推理探案题材的研究,是本片失败的本因。
7. 怎样评价电影《心理罪》
电影拍摄的我觉得不如原著,小说的原著,心理罪的5步曲我觉得写的要远比电影中拍摄的有场面感,而且电影有很多情节都删减了,它有的地方是不表现出来的,比如说心理罪之城市之光,里面的很多情节他都没有表现,所以觉得原著会更好,如果说是抱着一种娱乐的心态去看一看电影那也无所谓,因为你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也不用去买书,但如果说你是想真正看这类剧情,那还是建议去看原著,原著的剧情是相对来说完整的。
8. 看心理罪观后感2000字
正确把握文章内容。常见的观后感一般包括三大块内容:1、内容简介。用简单几句话概括影片内容,就像我们平时读了一篇课文归纳主要内容一样,做到既完整又简练。2、发表评论。写这部分时,同学们可向自己提这样几个问题:你对影片中哪件事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哪个人物你最喜欢,为什么?哪个场面最使你感动,为什么?只要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深入思考并写下来,就构成了自己对影片中某人或某事、某个镜头的个性评价。3、抒写感受。这是观后感的主体部分,学生往往言不由衷,空喊口号。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比较:或将片中人物与自己比较,寻差距,找不足;或与身边熟悉的人相联系,阐发自己的观点;或将电影中的先进事迹与生活中、社会上的现象比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谈感受。在写作时,同学们可简单列举一些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事(或人)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叙议结合。一句话,只有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和实际,才能写出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