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一部老电影,讲的是一个青藏线上的汽车兵与一名女干部护士的爱情故事叫什么名
是不是青藏线?1905电影网 上面可以看很多老片子的
㈡ 求歌曲<天山路弯又弯>歌词
“天山高,天山险,天山横在我面前。天山路,弯又弯,你把我的心事牵。啊……天山路,弯又弯,你把我的心事牵。
天山高,天山险,天山横在我面前。天山路,弯又弯,你把我的心事牵。啊……天山路,弯又弯,你把我的心事牵。天山路,弯又弯,你把我的心事牵。”——《天山路,弯又弯》
这首由李斌奎作词、傅庚辰作曲的《天山路弯又弯》,是电影《天山行》的插曲。电影在1982年上映后,曾轰动一时,歌曲也唱红了街头巷尾,以至于20多年后的今天,这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曲还在中年人中传唱。这首歌的歌词并不长,旋律也很简单,却唱出了天山筑路人的艰辛和以苦为乐的精神。
㈢ 天山行的介绍
天山行,外文名称:Tianshan Mountain Trek,是由景慕逵主导的一部电影。根据李斌奎短篇小说《天山深处的大兵》改编而成。
㈣ 颜世魁的个人经历
原籍辽宁,汉族,1956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1970年考入内蒙古哲里木盟歌舞团任舞蹈演员。
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和张丰毅、方舒、周里京、张铁林等是同班同学。1979年上学期间参与了峨影影片《不是为了爱情》的拍摄,饰演“四五”英雄普大海。1980年参与了珠江电影制片厂的惊险反特影片《雾都茫茫》的拍摄,饰演男主角沈兰,该片因为惊险的情节和对恐怖气氛的营造深受观众喜爱,而颜世魁也因其英俊潇洒的外表和出众的演技而为观众所熟知,特别是片中和女主角庞敏的那段探戈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1年至1982年,颜世魁参与了北影影片《奇异的婚配》(饰演彝族奴隶铁博)、八一厂影片《天山行》(饰演扎根边疆的军人郑志桐)、珠影影片《东方剑》(饰演侦查科长东方剑)三部影片的拍摄,均饰演男主角。《天山行》是根据著名短篇小说《天山深处的大兵》(作者:李斌奎)改编,该片塑造了献身边疆建设的军人郑志桐的感人形象,内容真实、感人,催人泪下,1982年上映后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东方剑》是观众喜爱的反特题材,是1983年十大卖座影片。
1982年颜世魁毕业后分配到峨眉电影制片厂,1984年参与了八一厂影片《巴山儿女》的拍摄,饰演男主角,此片中颜世魁摆脱了以往影视作品对英雄人物的惯有塑造模式,他饰演的红军青年领袖罗杰山个性鲜明、有血有肉,就连缺点都显得十分真实可爱。
80年代中期由于电影业的不景气,颜世魁把重心转移到电视剧上,影响力较大的电视剧作品有《夜光螺》、《桥隆飙》、《纽带》、《毛古警长》等,还客串了峨影影片《生活的马拉松》《熊猫的故事》。
80年代后期,颜世魁还对导演工作产生了兴趣,导演了电视剧《海那边的乐园》《这方别有情》等。期间曾任峨眉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四川分会理事、常务理事)、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四川分会理事)、中国电影表演学会会员(理事、常务理事、西南分会副会长)。
90年代初期,颜世魁投身商海,告别了从事多年的演艺事业。
2000年,颜世魁复出影坛,参与了电视剧《长征》的拍摄,担任副导演和客串熊式辉一角,此后又主演了电视剧《扫黑重案组》《猎鹰》《案发现场》《蝶变》《风云泸沽湖》(又名《虎穴剿匪》)《秘密图纸》等,参演了电影《太行山上》《情暖万家》和电视剧《在一起》《牛郎织女》等,还参与演出了《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剧本朗读会。其中电影《太行山上》获得百花奖、金鸡奖、华表奖多项大奖;《案发现场》在央视播出时收视率颇佳。
㈤ 李雪健演的第一部影片片名是什么
职业 : 演员
所属地区: 大陆
出生地 : 山东
生日 : 1954年
1954年出生于山东荷泽县农民家庭。1970年16岁时进厂当工人,1973年入伍,后考入空政话剧团。1978年进中央实验话剧院。在空政时,他曾因在话剧《九·一三事件》中扮演林彪而声名大噪,不仅外形酷似而且气韵夺人,并因此夺得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1980年李雪健开始"触电",他的第一部银幕作品是《天山行》,他扮演指导员于海洲,初识话剧和电影表演之不同。1985年李雪健在影片《钢锉将军》中成功地扮演了将军李力,自然而有威慑力,且从30岁演到60岁,颇具难度,他的表演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好评。该片获"政府奖"优秀影片奖。
㈥ 电影演员曲云都演过什么电视剧
曲云(1928.11.8-) ,著名电影表演女艺术家。山东牟平人。在群星汇聚的中国电影银幕上,有这样一位演员,她所塑造的影视人物有近百个之多,却无一例外的都是“母亲”这一个形象。这些不同类形的老年妇女的形象里留下了她从青春年华到满头华发的人生历程。
曲云从1956年进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当演员,长于塑造各种类型的老年妇女形象。经典之作有电影《苦菜花》、《布谷催春》、《天山行》、《药》、《失去的歌声》、《金不换》以及电视剧《泉水默默流》、《天伦》等。上世纪90年代,还加盟了张国立邓婕夫妇合作的力作《康熙微服私访系列》,饰演一位农村大妈。
中文名
曲云
外文名
Yun Qu
国籍
中国
星座
天蝎座
血型
A型
出生日期
1928.11.8
职业
演员
代表作品
《苦菜花》,《金不换》,《泉水默默流》
人物经历
祖籍山东烟台海阳。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胶东文协文工团话剧演员 。1956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长于塑造各种类型的老年妇女形象。如 《苦菜花》中的冯大娘,《布谷催春 》中的东升娘,《天山行》中的郑母 ,《药》中的华大妈,《失去的歌声》中的奶奶,《金不换》中的金大婶 等。还曾参加拍摄《泉水默默流》、 《天伦》《康熙微服私访记》等电视剧。
著名电影演员
个人作品
演出影片:激战前夜
1958:英雄虎胆 金铃传 龙飞凤舞 长空比翼 县委书记
1959:江山多娇 烈火真金
1960:奇袭 林海雪原
1961:突破乌江
1962:哥俩好 英雄坦克手
1964:雷锋岸边激浪
1965:苦菜花
1974:山村新人锁龙湖
1975:长空雄鹰 女交通员
1980:飞向未来
1981:没有字的信 解放石家庄药 天山行
1982:布谷催春 他们并不陌生
1984:失去的歌声
1988:柳菲的遗书
㈦ 李雪健演员演过什么电影和电视剧
1980年,李雪健参演第一部银幕作品《天山行》,扮演指导员于海洲 ;同年,凭借话剧《九·一三事件》林彪一角,夺得首届“梅花奖。
1985年,李雪健在影片《钢锉将军》中饰演将军李力,从30岁演到60岁,该片获"政府奖"优秀影片奖。
1987年,受田壮壮导演之邀,在电影《鼓书艺人》中饰演老艺人方宝庆。1988年李雪健又在《大侦探》中扮演旧时代一个机敏狭义、耿直幽默私家侦探杜义甫。
1990年,主演电影《焦裕禄》饰演焦裕禄,凭借《焦裕禄》获得第十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和第十四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同年,参演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扮演邻家大哥宋大成,夺得第十一届飞天奖最佳男配角奖第九届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
1992年,在李少红导演的电影《四十不惑》饰演知识分子曹德培;1995年,参演张艺谋影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饰演配角“六叔”;1998年,参演电视剧《水浒传》饰演宋江 。
2000年11月份,李雪健在拍戏时被查出患了鼻咽癌,当时,他正在陕西参加一部描写高科技军事题材的电视连续剧《中国轨道》的拍摄。
2002年,李雪健复出拍片,在以税务为题材的故事片《至高无上》中塑造国家税务稽查员老李。2003年,李雪健有开始参与拍摄《中国故事》在剧中的一集《老师的故事》里扮演一位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 。
2011年,凭借电影《杨善洲》获得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6] 。
2012年11月,参演电影《一九四二》,并凭借电影《一九四二》夺得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2013年3月31日,首届“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年度明星盛典”从艺近40年的著名演员李雪健获得“年度终身成就奖” 。
2013年,参演电影《背条大路回故乡》。
2014年,参演电视剧《嘿,老头!》。
㈧ 天山行的影片剧情
故事梗概
“文革”时期,郑志桐和李倩一起到农村插队,他们在劳动与生活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郑志桐富于开拓精神,为了更深入地认识社会,应征入伍。建设、保卫边疆的战斗生活,风餐露宿、踏冰卧雪的艰苦环境,使他的性格和意志更加坚强。当年怀着狂热的激情到农村扎根的李倩,随着时光的流逝,在艰苦的现实生活面前,变得心灰意冷了,并走“后门”调回了北京。由于李倩的心灵受到创伤,失掉了精神支柱,她感到空虚、迷惘。但她又不甘于现状,为此陷入了矛盾和苦闷之中。郑志桐在北京工程兵学院学习期间和李倩的感情与日俱增,相爱甚深。李倩希望郑志桐留校工作,不再回天山,以便在北京建立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对此,郑志桐内心充满了矛盾。在一次老同学的聚会上,田野等人追求西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播放靡靡之音,跳起摇摆舞,郑志桐面对这种歪风邪气,感到厌恶、气愤。他抛下李倩,愤然离去。次日,他就返回了天山。此后,他一连几个月未接到李倩的回信。郑志桐在承担艰险施工任务的同时,默默地忍受着感情的煎熬。在薛团长的劝说下,李倩趁到新疆出差的机会,来天山看望郑志桐。当她看到郑志桐和余海洲顶风冒雪,在陡峭的山崖上悬空作业;看到战士住帐篷、啃干馍,战斗在穷山僻壤;看到陆颖娴对丈夫那么关怀体贴,以及指导员光荣牺牲时,李倩泪流满面,她的心震动了,愧疚了。然而,她并没有忘记“现实”,不愿意和郑志桐走余指导员和陆颖娴的路,恳求郑志桐跟她回北京。郑志桐却坚定地回答:有坐车的,就得有修路的。如果没有人流血流汗,甚至豁出命来建设、保卫边疆,什么“四化”建设、爱情幸福,能得到吗?郑志桐赤诚的心,深刻的话,使李倩深为感动。此时,李倩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她自问:我应该走哪条路呢?
影片如同一首抒情诗式的颂歌,歌颂主人公所体现的“天山精神”,——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革命精神。
创作者力求以典型化的原则塑造主人公形象,但不“神化”,该片努力在情感的表现上进行铺垫与渲染,并着重运用对比手法,使之更加鲜明、强烈地揭示主题、塑造人物。作为全剧矛盾冲突发展和主题思想体现的中心,郑志桐的形象塑造得比较感人。
㈨ 天山公路的电影
电影《天上深处的大兵》、《天山行》和《守望天山》就是这些钢铁军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1983年10月,天山南麓的乔尔玛,一座高20米的纪念碑树立起来了,上面镌刻着“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这是新疆各族人民为纪念给他们修筑幸福路的148位烈士修建的(其中20位烈士是担负隧道后期施工时牺牲的,他们的名字没能刻在纪念碑上。2006年,那拉提天山公路筑路烈士陵园与纪念馆竣工。纪念碑上铭刻着168位烈士的英名。
2010年拍摄《守望天山》的导演戚健因积劳成疾,在2011年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