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说说你对影片<绿里奇迹>观后感
奉献
生命的死亡
死也许更好
B. 电影《绿里奇迹》给我很压抑的感受,明明应该是得到奇迹就幸福的世界,为什么会那么悲惨
《绿里奇迹》这部电影是从一个特殊的群体出发的,而这个群体则是犯过罪被关在监狱的犯人们。很显然,电影从头到尾的所有场景基本都是在监狱这个范围里,所以其奠定的基调也必然是十分压抑的。所谓绿里,也就是这个监狱的别称,而这个监狱则是恶性极大的死刑区,这个监狱的主管名为保罗。
约翰在绿里表现出来的所有善良的举动,让囚犯们以及监管监狱的人都感动了。不过最后,约翰还是被送上了“火花”,而送他上去的仍然是这些对他心存感激的人。我想这部影片的压抑之处就在此吧,虽然出现了约翰这个奇迹,让死囚们看到希望,但最后这个“奇迹”还是去了绿里。希望从无到有,最后全部都破灭,大概没有比这更绝望的了。
C. 评价一下电影《绿里奇迹》
讲述人性的故事,被冤死和逍遥法外的,值得一看的电影。
有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此片在向我们警告——作为人,不仅要认识到追逐利益是生存的根本,但同时也不能忘记人性深处的另一种可贵品质,那就是怜悯与宽恕。这就是善与恶之间的纽带,这就是为什么麻木的我们还需要在混沌的世界中认清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邪恶,什么是善良。”大家怎么看呢?什么是善恶?
D. 《绿里奇迹》你有没有读过呢,明白了什么道理
汤姆汉克斯饰演的保罗是一所监狱的狱监长,他管辖的E区专门用来关押死囚。因为E区的地板是绿色的,所以叫做绿里。死囚到了行刑的日子,走过绿里坐上电椅,被电刑处死。保罗每日与死囚打交道,他的规矩是使用温婉细语和细致的关心确保每一位死囚在临刑前能够安稳的度过最后的日子,即使是犯下罪孽的死囚,也未曾有不公允的对待和惩罚,他是一个好人。
我只能说,这是一部老电影也是一部真正的好电影,我想每一个观看此片的人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耐心的看下去,触动自己的内心,洗涤自己的灵魂。
E. 谁有电影《The Green Mlie》 又名:绿色奇迹 / 绿色英里 / 绿里 / 绿地 / 绿里奇迹...... 的影评
豆瓣上有。。。
F. 绿里奇迹观后感
绿里奇迹观后感:
《绿里奇迹》,许多地方都译作《绿色奇迹》,不知什么缘故。看完全片,再看封套,才发现此片的导演原来就是《肖申克的救赎》的导演,难怪看片时总觉得两片的风格有类似之处。
这些年来,看多了所谓的大制作、大手笔,有很多影片看过就忘记了,甚至记不住一个主角的名字,感觉也似乎日渐麻木了。忽然看到一部这样的片子,不由让我感动不已。
光阴流逝如白驹过隙,不少人都在不经意间毫不吝惜地挥霍,有人意识到这点,却试图以各种借口搪塞和粉饰,以求得一丝心安。然而,总有些人却不得不应对死神的脚步分分秒秒的临近,日夜在惶恐中等待生命的终结,他们就是死囚。“绿里”,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冷山监狱里的一片绿地,长一英里。“绿里”的尽头就是行刑用的电椅。对于那些死囚而言,走过这一英里,就是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从生前的喧嚣,到死后的沉寂,他们所要跨过的,但是是一英里的距离。
G. 你如何评价电影《绿里奇迹》
平凡保罗在正确与善良之间,选择了善良。
死囚犯大都是狂徒末路,没有尊严,他没选择虐待犯人,哪怕比利向他吐口水。
他是熊孩子佩西的上司,他没有选择滥用私权,只是给了熊孩子应有的惩戒。
上司的老婆的老婆了癌症,他本可以不闻不问,但他选择冒险让科菲去治愈梅琳达。
世界本没有英雄,只是普通人在善良与正确之间,选择了善良。
吹哨人也是如此。
H. 看过影片<绿里奇迹>的来影评一下
这部电影名字确实是叫《绿里奇迹》的,英文名字叫《The Green Mile》
绿里奇迹 The Green Mile
导演:福兰克.戴拉波特 Frank Darabont
主演:汤姆.汉克斯 Tom Hanks
詹姆斯.克劳姆威尔 James Cromwell
波奥尼.亨特Bonnie Hunt
迈克尔.克拉克.邓肯
Michael Clarke Duncan
编剧:福兰克.戴拉波特、斯蒂芬.金
上映:1999年12月10日(USA)
世人对时光流逝大致是不经意的,怡然也好,痛楚也罢,均或可止于瞬息。在死神啃啮 着光阴渐行渐近之前,人人似乎都有大把时间用于荒唐和忏悔,生命的不可预知倒多少意味 着些许侥幸和心安。然而,总有些人不得不在有限的日子里战战兢兢地等待生命的结束,那便是死囚。也许,从生前的喧嚷到身后的沉寂,他们所要跨越的,仅是一英里长的绿地。
于12月10日在全美首映的(TheGreenMile)(华纳兄弟公司出品)便是一部 探讨生存意义的影片。在本世纪30年代美国监狱的背景下,《绿里》独辟蹊径地展现了狱吏与死囚间的微妙关系,其中的黑色悬疑气氛、象征不同道义符号的特殊人物以及人物间错综 复杂的心理冲突,势必在岁末的影坛引发一场不小的震动。据悉,影院在放映乔治·克鲁尼主演的《三张王牌》前加放该片的宣传短片时,寥寥几笔的剪接镜头竟令部分观众潸然泪下.......
内容介绍:
1935年。美国南部惨淡肃杀的冷山监狱。这里有片一英里长的绿地,人们叫它“绿里”。不过,它的居民皆为死囚,在绿地的另一头,便是行刑用的电椅。保罗·艾治科姆(汤姆·汉 克斯饰)是这里的狱监,对于走过“绿里”、继而在电椅上惨叫毙命的死囚行刑程序,他俨然已无动于衷。除了保罗及其爱妻简外,“绿里”上还有凶残的副狱监豪威尔,有施虐倾向 的狱吏佩西,良心未泯的看守海尔和他身患绝症的妻子美琳达,喜用宠物鼠逗狱吏和诸“难友”取乐的德拉克,连环杀人狂威廉负疚深重的犯人彼特等一干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间充满了敌意和不屑。但神秘的约翰·考夫利的到来改变了一切。考夫利因谋杀两名幼女被 判死罪,他相貌恐怖,体形硕大,却出奇地平和、敏感而缄默,天真时甚至像个孩子,同时, 他似乎还具有一种不可名状的神秘力量,令人不由自主地对其产生信任感,这不禁让艾治科姆对其罪行是否属实深怀疑问……
真情无法取代程式,考夫利终要走过“绿里”。在这个貌似粗鲁的男人即将赴死的刹那,“绿里”上的人们以不同以往的形式实现了各自生命的重要跨越。
相关花絮:
超豪华明星阵容!
影片以保罗·艾治科姆对十五名死囚行刑过程的回忆贯穿始终,这一正直、磊落的角色 由两度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得主汤姆·汉克斯担纲。汉克斯在《费城故事》中触摸到了人类 绝望的极限深度,但仍予观众足够的感召力量。在那之后的一年,他饰演的智障忠勇的阿甘成了美国历史的缩影。随后,他尝试导演了颇具怀旧味道的《你干的那件事》,紧接着又凭《拯救大兵瑞恩》再次轻易地俘获了我们。汉克斯认为,《绿里》并非恐怖故事,更像一个谜团。在做人方面,汉克斯对不合常规的事通常会有排斥感,他演的保罗原本也是这样,但考夫利的出现动摇了保罗循规蹈矩的做事逻辑,也使汉克斯本人经历了一番有趣的情感历程。
曾在《世界末日》里扮演大笨熊的迈克尔·卡拉克·邓肯饰演约翰·考夫利,一个外形 与性格存在巨大反差的人物。制片人大卫·瓦尔戴斯(《杀无赦》)认为这一角色非邓肯莫属, 而时间将证明邓肯的演戏天分会得到公认。邓肯表示,演壮汉不难,但像考夫利这样的还是第一次碰到。他很早就对原著小说爱不释手,因此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接这部戏。
加入本片明星阵容的还包括大卫·莫斯(《勇闯夺命岛》中饰豪威尔)、奥斯卡提名得主 詹姆斯·克罗姆威尔(《洛城机密》)、艾美奖和托尼奖得主迈克尔·杰特(《恐惧与厌恶在拉 斯维加斯》)、萨姆·罗克维尔(《月光宝盒》)、奥斯卡提名得主格雷汉姆·格林(《与狼共舞》)、 波妮·亨特(《勇敢者的游戏》)和帕特里莎·克拉克森(《高雅艺术》)等。
不同凡响的导演!
《绿里》改编自名作家史蒂芬·金1996年的系列畅销小说,金对悬疑情节的铺排可谓 登峰造极。这次《绿里》搬上银幕由著名作家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执导,这是他五年后再执导筒的又一力作,也是他第二次改编史蒂芬·金的作品。1994年,德拉邦特编导了卡索·罗克的监狱小说《肖申克的救赎》大获成功,获得当年奥斯卡奖多项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奖。 时至今日,许多影迷还念念不忘这部影片,甚至有人认为此片在好莱坞的监狱片片种上具有颠覆意义。其实,《绿里》一脉相承了《肖申克的救赎》里体现的思想精髓,那就是希望的 无处不在。《绿里》以阴暗的监狱为大背景,营造出一连串个性鲜活的人物,其中实实在在 的道德困境令观众不禁对活着的意义和个人的取向做出反思。
演员大卫·莫斯认为,德拉邦特首先是一作位家,其次才是一名导演。在拍摄《绿里》时,德拉邦特仍在摸索和演员的相处之道,由于他参与了该片的筹划、编剧直至实拍的各个 阶段,所以他对自己想要什么非常明确。在片中饰演汉克斯妻子的演员波妮·亨特也认为该片剧本出色,演员出色,导演更出色。虽然故事的基础不错,但德拉邦特认为要打动人心,必须抓住观众情感中最细微、最孱弱的部分。因此,实拍时他慢工出细活,迄今已花了近一年半的时间。
在好莱坞,弗兰克·德拉邦特并非争名逐利之徒,但他的拥趸不在少数,这多是源于那部撼动人心的《肖申克的救赎》。他说过这样一段话:“孩提时,我梦想着拍电影时的种种乐趣,但在这个圈子里滚打多年后,我发现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我曾问乔治·卢卡斯为什么他离开导演工作达20年之久,他回答道,这个工作需要你投入太多心力,直至令你不堪重负,而在这个行业里平淡流俗将意味着一文不值。导演《绿里》这么长时间以来,我深深体会到做导演的艰辛,但我觉得拍电影的意义并不仅在于它卖座与否,而在于它的孕育过程本身。我深谙这世上有太多资质胜过我的人为生计不得不在鞋店或快餐店里忙碌,我跟他们不同的是,我花了九年的时间追求并实现我的理想(学习电影),而他们不愿付出这么多去追求一个看似幻影的东西。”
I. 如何评价电影《绿里奇迹》
“我累了,不想活了,真的,我不想再像孤雁一样,我不想再过没有朋友的日子,我希望有人能告诉我该何去何从,我不想再看到丑陋的人性,我不想在每日承担全世界的痛苦。”
The green mile中的Green原本就代表希望,离开这个苦痛世界对这群死囚来说是救赎是重生也是灵魂的释放。 每个人的绿旅终会来临,但是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待。我们可以像安迪一样忍着粪臭爬下水道走向自由,可以像楚门一样从容对着观众鞠上一躬扬长而去。也可以像黑人约翰一样从容踏上绿旅获得解放。也可以像阿甘一样不停奔跑直到身心纯净。别在为了一时的贪欲犹豫去明天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