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门徒》的观后感
当刚看完门徒这部电影时,我的第一个想法居然是这究竟算不算一个轮回.
是不是很荒谬?
可是当阿力拿起阿芬的注射器时,这算不算一个轮回?
是阿芬的轮回?是每个吸毒者的轮回?还是谁的?
也许小女孩从这次的深渊中救出了了阿力,可是她能不能从空虚中救出阿力?
贯穿整个片子的问题谁能回答,是空虚可怕,还是毒品可怕?
我从来没有尝过毒品,当然了大部分人都如此,可是我却了解空虚,空虚真的很可怕.
当阿力继续充当卧底时,这算不算一个轮回?
是昆哥的轮回?还是自己的轮回?
当阿力做到昆哥的门徒时,他还是一个卧底吗?
为了夺取昆哥的信任将毒品卖到台湾去,这算不算错?
记得昆哥的一句话,没有警察敢从八楼跳下去的,敢这么干的.只有毒贩.
记得片末阿力自己说过,他不会警察的一切,除了作卧底之外,什么都不会,当一个人将戏演入自己的生活时,他还算不算在演戏?
此时的阿力,究竟是个卧底,还是另一个昆哥,谁能说的清楚?
很奇怪的思考是不是?
<二>有关昆哥
如果有人问我这部片子里最出彩的究竟是什么时,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刘德华.
刘天王在这部片子里当真演的很精彩.
一个毒枭究竟应该是怎样的?
刘天王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一个低调,外强中干的毒枭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关于昆哥我写不出什么.因为刘德华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三>有关阿力
电影中最喜欢的一个角色.
一个富有爱心的人,他在生活中总是尊重一切的生命,从阿芬和她的女儿到街头被闯到的狗.
一个很奇怪的卧底,一个会偷偷给老大带零食,一个阻止患有糖尿病老大吃甜食的卧底.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阿力总会让我想起陈永仁(无间道)
同样是卧底,而阿力却显得更有人情味.
但其实陈和阿力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同的.陈自己有时就会分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兵还是贼.而阿力呢,似乎分的很清,他会去文昆哥究竟为什么卖毒品,可是世界却逼着他将毒品卖到外面.他又是兵还是贼呢?
一直很奇怪阿力为什么要打开阿芬的毒品盒,后来才想明白原因.
空虚.
背叛昆哥,阿芬死去和上级的不重视,使得阿力一下子被世界所抛弃.空虚也随之而来.这也正呼应了电影中的那句话,究竟是毒品可怕,还是空虚可怕,阿力最终知道了答案.
<四>有关门徒
门徒,是电影中的名字,这个名字从开始就吸引着我,门徒究竟代表了什么?
昆哥是谁的门徒?
是欲望的门徒,因为欲望而去贩毒,因为欲望而去杀人.
人类最大的动力是欲望,最大的原罪也是.
阿力是谁的门徒?
昆哥吗?不是,虽然阿力的身份一直是昆哥的接班人,但阿力却并非昆哥的门徒.阿力是自身的门徒.因为自身的责任让阿力背叛了昆哥,因为自身的不甘让阿力从八楼跳下,只是希望能够完成任务,因为自身的爱情让阿力努力的帮阿芬戒毒.
阿芬与他的丈夫是谁的门徒?
毒品吗?应该是了.
呵呵,实在懒得写了,毕竟门徒又太多的值得我们纪录的东西,可是今天一点感觉都没有,啥也写不出来,so就此打住吧.
总之感谢尔冬升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部真实,冷酷,尖锐,却还透着几分人情的片子
2. 门徒或其他电影的影评
没有门徒的 有<<血门徒>>的 ..........
◎译 名 茶舞/血门徒
◎片 名 One Last Dance
◎年 代 2007
◎国 家 新加坡
◎类 别 动作/爱情/犯罪
◎导 演 Max Makowski
◎主 演 吴镇宇 Francis Ng ..... T
哈威·凯特尔 Harvey Keitel ..... Terrtano
狄龙 Lung Ti ..... Captain
Hossan Leong ..... Treesan
徐若瑄 Vivian Hsu ..... Mae
剧情简介:
T(吴镇宇饰)是一个像影子一样神秘莫测的杀手,在他厌倦了腥风血雨,准备结束自己职业生涯的前夕,他被卷入了一个充满谜团的绑架案中。被绑架的是意大利黑帮老大(哈维?凯特尔饰)的儿子。T被要求找出绑架黑帮老大儿子的幕后主使。与此同时,警长(狄龙饰)也找到T,希望他能够弃暗投明,找出绑架嫌犯,并帮助警队一举铲除黑帮。面对前途,进退两难的T此时却爱上了另一个黑帮成员的妹妹(徐若暄饰),这使他的内心开始在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和身不由己的责任之间陷入痛苦的挣扎。随着谜底一点点的揭开,他才发现他不得不为真相付出沉重的代价…
幕后花絮:
◆港台巨星加盟,超强制作班底,以全新触觉诠释传统黑帮电影,国际制作团队的高水准奉献。
吴镇宇对黑帮片是驾轻就熟,并一直浸淫其中,演技炉火纯青。1996年以《旺角fit人》获得第三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影帝头衔,1998年凭《一个字头的诞生》获第三届金紫荆奖最佳男配角奖, 2000年后一举摘取第六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影帝(《爆裂刑警》)和第3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帝桂冠(《枪火》) 。在《血门徒》中,他饰演影子杀手,与徐若暄饰演一对银幕恋人,还因合作这部电影而培养出深厚默契与友谊,并凭《血门徒》等四部影片报名角逐今年的金像奖影帝。
徐若暄经过《桃色追杀令》、《赤裸天使》、《魔鬼天使》等片的磨练之后,成为台湾地区当红艺人,其外型清纯可人,又不失性感娇媚。她的情色演出别有趣味。其后,又以影片《人鱼朵朵 》、《 云水瑶 》成功转型。目前她不仅唱片专辑在香港、日本、台湾和中国大陆卖得红红火火,和成龙合作的电影《特务迷城》也是备受瞩目,而《血门徒》带给徐若瑄、吴镇宇颁发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的荣誉!
香港大哥级动作巨星狄龙加盟该片,为《血门徒》制造了更多的血腥味。狄龙因为在《刺马》里的出色表现,获第十一届金马奖优秀演技特别奖,同时获得第十九届亚洲影展的“表现突出性格”的男演员奖。此后,他还因主演《冷血十三鹰》获得二十五届亚洲影展的演技最突出的男主角奖。而后因主演楚原的《天涯明月刀》等一系列古龙武侠片而更加走红,与古龙和楚原并称为香港武侠电影的铁三角组合。他以出色的表演奠定影坛武侠红星的地位,多次获得香港十大男星的金球奖,在《血门徒》中,他饰演辣手探长。
◆香港警匪动作电影全新突破,涉足国际影坛的全新力作。
香港年度八大优秀影片之一,首部入选2006年戛纳电影节关注单元及2006年圣丹斯电影节获奖影片。
◆打造谜雾重重、令人窒息的死亡迷宫。
一部完美融合东西方精髓的枪战、爱情、惊险电影充满悬疑,紧张,令人窒息的情节。与此同时,还有牵动人心的爱情与无情的命运苦苦的挣扎。全片交织爱情,信任,背叛,责任,导演以不按照常理出牌的手法,将观众带入欺骗,猜疑和危险的迷宫中,将超越《无间道》。
◆凌厉拍摄风格和人物心理的尖端挖掘,再现斗智斗力的激烈追逐战。
新颖的故事题材配合紧张、悬疑气氛的拍摄,大大突破了港片的以往的拍摄理念。真实表现出黑帮争斗的临场感,让观众感觉是在欣赏一宗真实的枪击案现场,更加屏息凝神,身历其境!
吴镇宇、徐若暄银幕情侣档,全新视角,全新场面,演绎全新黑帮贺岁大片
死亡迷宫,迷雾重重,斗智斗力的尖端挖掘,再现激烈追逐战
据片方消息,作为香港年度八大优秀影片之一的作品《血门徒》(原名:《茶舞》),带着首部入选2006年戛纳电影节关注单元及2006年圣丹斯电影节获奖影片的名衔,准备元月初在中国内地各地上市。据介绍,该片由吴镇宇、徐若暄、狄龙等影帝影后级明星领衔主演,新颖的故事题材配合紧张、悬疑的气氛,突破了香港黑帮电影陈旧的拍摄理念,用镜头语言真实表现出了黑帮争斗的临场感,让人感觉焕然一新。
吴镇宇对黑帮片是驾轻就熟,并一直浸淫其中,演技炉火纯青。1996年以《旺角fit人》获得第三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影帝头衔,1998年凭《一个字头的诞生》获第三届金紫荆奖最佳男配角奖, 2000年后一举摘取第六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影帝(《爆裂刑警》)和第3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帝桂冠(《枪火》) 。在《血门徒》中,他饰演影子杀手,与徐若暄饰演一对银幕恋人,还因合作这部电影而培养出深厚默契与友谊。并凭《血门徒》等四部影片报名角逐今年的金像奖影帝。
徐若暄经过《桃色追杀令》、《赤裸天使》、《魔鬼天使》等片的磨练之后,成为台湾地区当红艺人,其外型清纯可人,又不失性感娇媚。她的情色演出别有趣味。其后,又以影片《人鱼朵朵 》、《 云水瑶 》成功转型。目前她不仅唱片专辑在香港、日本、台湾和中国大陆卖得红红火火,和成龙合作的电影《特务迷城》也是备受瞩目,而《血门徒》带给徐若瑄、吴镇宇颁发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的荣誉!
香港大哥级动作巨星狄龙加盟该片,为《血门徒》制造了更多的血腥味。狄龙因为在《刺马》里的出色表现,获第十一届金马奖优秀演技特别奖,同时获得第十九届亚洲影展的“表现突出性格”的男演员奖。此后,他还因主演《冷血十三鹰》获得二十五届亚洲影展的演技最突出的男主角奖。而后因主演楚原的《天涯明月刀》等一系列古龙武侠片而更加走红,与古龙和楚原并称为香港武侠电影的铁三角组合。他以出色的表演奠定影坛武侠红星的地位,多次获得香港十大男星的金球奖,在《血门徒》中,他饰演辣手探长。
《血门徒》讲述T(吴镇宇饰)是一个像影子一样神秘莫测的杀手,在他厌倦了腥风血雨,准备结束自己职业生涯的前夕,他被卷入了一个充满谜团的绑架案中。被绑架的是意大利黑帮老大(哈维?凯特尔饰)的儿子。T被要求找出绑架黑帮老大儿子的幕后主使。与此同时,警长(狄龙饰)也找到T,希望他能够弃暗投明,找出绑架嫌犯,并帮助警队一举铲除黑帮。面对前途,进退两难的T此时却爱上了另一个黑帮成员的妹妹(徐若暄饰),这使他的内心开始在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和身不由己的责任之间陷入痛苦的挣扎。随着谜底一点点的揭开,他才发现他不得不为真相付出沉重的代价……
该片完美融合了东西方电影的娱乐精髓,枪战、爱情、惊险、心理战等元素在该片中均得到巧妙运用,情节紧张,环环相扣,充满悬疑,令人窒息。与此同时,还贯穿牵动人心的爱情与无情的命运苦苦的纠缠挣扎,导演以不按照常理出牌的手法,将观众带入欺骗、猜疑和迷惘的危险迷宫中,作为2007年的开年之作,该片将不负众望,振奋人心。
3. 《美丽人生》是一部打动过太多人的电影,如果写观后感的话,应该从哪些角度入手
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谈《美丽人生》:
一、故事背景
影片开篇提到故事发生在1939年,这一年9月德军闪击波兰拉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这是一场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规模最大,波及范围最广也是破坏性最大的伤亡最惨重的战争。61个国家地区,20亿人被卷入战争,其中5120万人死亡。希特勒鼓吹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高贵的种族,其他种族都应当接受日耳曼民族的领导和统治;世界上最“低劣”的种族是犹太民族,应当对之实行种族灭绝。影片主人公圭多就是其中众多“异教徒”之一,也是5120万死亡民众的一个缩影。
儿童和老弱病残以洗澡为由被送到毒气室遭受残害,小朋友却能逃过一劫,为什么?因为他不爱洗澡,抗拒洗澡。这在影片前半段有交待,朵拉要小朋友洗澡,小朋友拒绝,圭多还帮助小朋友躲避妈妈惩罚,这就让后来的结果不突兀,观众也自然接受接受,巧妙。
4. 门徒观后感
影片故事别开生面、情节张力十足、人物丰满鲜活、内涵引人深思。该片不仅保留了尔东升电影浓厚的生活气息,丰富的知识信息量,还展现出尔东升电影少有的恢宏大气、深刻内涵和人性思考。
银幕上演绎过无数遍的毒品题材在尔东升的笔下仍让人看到许多创意,能够从头到尾牢牢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香港电影中已经被用滥的“无间情结”在该片中依然会让人产生别样的感悟和思考;而警匪片中常见的追逐和动作戏,该片中虽然不占主要位置,但仅有的几场戏也被导演打造得十分精良,颇具亮点。
剧情介绍:
生活在香港的昆哥(刘德华饰)表面上经营着一家小店做小生意,其真实身份却是掌控着庞大贩毒脉络的毒枭老大,他的妻子(袁咏仪饰)已经有了两个女儿,如今又身怀六甲,这让昆哥产生了金盆洗手的想法。其实她的妻子对他的毒枭背景早已心知肚明,只是为了家庭,一直未吐露出来。阿力(吴彦祖饰)是跟随昆哥多年的“门徒”,他的真实身份其实是警方的卧底。虽然得到昆哥的信任,可一直以来却始终掌握不到关于制毒贩毒的详细情况,这让他非常苦恼,就在他灰心丧气的时候,昆哥忽然要带他去东南亚深入制毒的秘密基地。
5. 看一部禁毒教育的电影:围绕禁毒宣传教育写一篇作文
门徒咯
6. 《门徒》的英语影评翻译一下
(Mr Derek Yee Tung-sing) to shoot one called "on all drugs," the "Disciples" by the film (Andy Lau Wu. Louis Koo) three Nanxing (20th, Ho Tian, Zhang Jing early), starring actress. (Mr Derek Yee Tung-sing) (VCP early, Louis Koo) alerted the world : if drug addicts experience, it would take us down the road to hell. Light house breaking, serious people perish. Poor people about drug abuse, can hardly turn around unmentionable difficulties; However, some hateful about. especially those reced to a "CD-drug plan is" walking. The other hand, (drug traffickers) (Andy Lau) led drug syndicate trafficking from source to proce then, (Andy Lau) is not a drug addict, drug only as a business that only supply and demand, no right and wrong. End of the film, (Wu) adoption of the (early VCP), the daughter, embrace the warmth of the father-daughter images seem hopes on the power of love. For this reason, the "Disciples" is "to expose the harmful effects of drugs" is the best ecational program. However, the "Disciples" is a "undercover game." (Wu) and (Andy Lau) is a hot love for justice Undercover succumb to mental illness, the same to the brothers who have regarded themselves as the "big brother" confession. "Disciple" stars gather all have excellent acting. The most outstanding persons of course ought to (Andy Lau), her implicit in the downtown area (drug traffickers). This role cautious, suspicious, cunning, tempered, heavy feelings, as well as physical well changeable. (Wu) most pleasing is the "Disciples" true masters of this may have a lot of psychological drama. Louis Koo themselves image is a woman practitioner role, the creative spirit is commendable. Vega, (VCP early) to perform the play in several drug celestial tricky vivid, especially the last group to climb a mouse in her chaos. not even people without heart cold.
7. 电影孔子观后感
孔子,这个出生在周朝(公元前551年)的文化人,对他之后的中国人影响巨大。电影《孔子》的开篇,是从孔子中年为官开始讲起的。在那个礼崩乐坏诸侯割据战乱连连的年代,孔子空有一腔热血和斗志,想借助鲁国的君上实现自己宏伟的政治抱负,不想君上只是个傀儡君王,掌控不到国家机器——军-队。所以孔子的改革就像街边耍猴人的把戏,跳的最欢的时候却遭到主人的叫停。
孔子的中年蹉跎,其根本原因是个人不着边际的理想害的。孔子的理想仿佛空中飞舞的风筝,自己并不能完全掌控,线一断便没有了踪影。一个人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那是浮躁,过低则是自卑。而孔子恰恰前后都经历了,直到两个弟子先后死去,加上自己也上了年纪,于是思想方才变得稳重务实。孔子回鲁国后,不涉足政治的决定实在是难得的清醒,要不然哪有后人传颂的《春秋》。
看孔子的成败得失,缘于他有三个知音人。
其一,弟子颜回。颜回誓死一辈子追随无论贫穷与富贵的孔子。在孔子被迫离开鲁国的时候,颜回和众弟子的追随给了孔子最大的精神动力。孔子周游列国,如果没有弟子们的追随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说不定早客死他乡了。颜回跳入冰水中上下几次徒手打捞书简,是因为太在乎老师的书简了,可惜聪明的颜回没有想到人脑远比书简更重要。颜回的死,让孔子伤心欲绝,一个贴心的知音走了。
其二,卫国南子。周迅饰演的南子,并没有传说中的色和荡,可能这无关演技,导演用错人了。卫国,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也是唯一有机会施展个人才能和影响力的外国。而给他这个机会的是南子,没有南子,孔子未必有机会在他国施展自己的学识和抱负。所以讲究礼节注重道德的孔子力排众人的劝诫,去见了名声不好的南子。南子的轻-浮和挑-逗都在孔子的预料之中,可是南子却说“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这句话完全出乎孔子的意料,南子的深深一拜,恐怕不只是仰慕孔子的学识和人品,所以孔子真有些相逢恨晚感激涕零的味道。南子在戏中,不过短短几分钟,却是神来之笔,她的言语拔高了孔子的历史形象。
其三,鲁国大相国季恒子。季恒子的扮演者陈建斌,其演技可圈可点。季恒子虽然跋扈不仁,但是他识时务懂谋略。季恒子,既是阻止孔子在鲁国改革的主要对手,又是迫使孔子周游列国的推动人,最后还是让孔子还归故里的邀请人。造化弄人,季恒子的所作所为成就了孔子在德仁礼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且季恒子还是最了解孔子心思的人之一,致死不忘迎孔子回国。
邀请周润发扮演孔子,可能是导演胡玫经过反复思考后的决定,发哥的形象和演技都是一流的,特别是眼神无人能及。能够有机会饰演孔子我相信是发哥的一种荣耀,但是戏中的情节未必吻合发哥的想法。不知是出于商业的考量,还是编辑的能力有限,电影中的孔子与历史中的孔子相去甚远。孔子智取三城勇退叛-军,让人想到诸葛亮和墨者革离,不知道这和宣扬孔子思想的主旋律有什么相关联的?有人说,看了电影《孔子》就像在看“丧家犬”。悲哉,可怜一代圣人,让后人如此诠释!
同学,你也可以自己写啊。这里有些素材,我个人感觉这个不错,观点或者看法都很尖锐独到,可以参考着自己写写,抄来抄去有什么意思呢!祝学习快乐!
“通过电影这样一种艺术形式来塑造孔子的形象,既是几代电影人的夙愿,也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当代意义,拍摄《孔子》是中国电影界和文化界的盛事,塑造孔子的银幕形象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这也体现了我们电影人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这部影片的拍摄为明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上一份宝贵的精神厚礼”
——张宏森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会为这部电影提供最广泛的宣传。提供最有保障的发行。总之,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会尽全力来推进这部影片,《孔子》将会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部具有长久影响力的作品,也希望新闻界的朋友们给予这部电影高度关注,为中国电影、中国文化宣传和张扬,我们坚信这部电影会获得成功”
——韩三平
“《孔子》的最大价值,是当做一部国学的课外辅导作品。于丹讲《论语》固然讲得活色生香,但毕竟仍是课堂。故事片的受众群要广得多,借助剧情和明星传播孔子的理念,论广度会超过任何课堂。美国有一个笑话,说一名中学生跟他老师抱怨,说莎士比亚有啥了不起,整部作品全是用名言串起来的。咱们这部《孔子》也有这样的效果,名言之密集,大有让我省却购买《论语》之必要,至少是省下买‘《论语》心得’的钱。不过,我这么说可不是在抱怨,名言虽多,但用得基本恰当,不觉突兀。如果是五四前的学生们观看此片,一定能够给周润发的台词接龙。但我们这一辈经过数次打倒孔家店,真有补课的必要。一个中国人若不懂点孔子,即便不说是不合格的中国人,起码是缺乏教育的中国人。”
——周黎明
“如果给这部电影一个评价,那就是人们需要一个筏子去到岸边发现新大陆,电影《孔子》或许就是这个筏子,最终引向精深的论语和儒家思想。”
——张颐武
“看得出剧组在学术方面下了极大的功夫,但也许听了太多专家的意见,反而束缚了创造力。前半部相当感人,后半部就比较粗糙,急于交待故事,而且好多细节都有问题。”
——孔庆东
“《孔子》上映能得到各界这么多不同的声音,在我看来是好事。可见每个中国人对孔子的敬仰是从骨子里。像《2012》、《阿凡达》都是经过了大家热烈的讨论,并成为一种社会性的话题。而今《孔子》也已经成为又一个热题,我觉得没什么不好。因为孔子确实太伟大了,让我们有点触不可及,有点高不可攀的,因为孔子的思想太深奥了,所以我们觉得有点陌生。而通过这个片子,大家开始关注孔子,走进孔子,想了解孔子,我觉得这个片子的意义就存在了。”
——王斑
“《孔子》这部电影,无论从拍摄意义,商业利润,艺术追求,电影探索,教育启蒙,警世感人,视听震撼,娱乐消遣,记录历史等任何一个角度,都没有存在的必要,是一部完全可以抹去的电影。”
——韩寒
“你这部电影出来了,你总得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因为你自己宣传动静弄得这么大,大家期望值也比较高,我本身就期望值很高,那么看完以后你总得想别人有不同意见。别人的不同意见你不能用这种态度。他自己说写过两本有关孔子的书,也写过这个剧本,你说他跟孔子也算接触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是这种风度,看来,也不是说学了孔子,修养就一定能够变成特别好。”
——鲍鹏山
“孔子在那个时候也不被所有人接受,像屈原这么爱国当时也被赶走,历史上很多可悲的事情发生在现在也是有可能的。”
——陈汗
“《孔子》是视觉和心灵的盛宴。”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8. 帮忙写一篇电影观后感,门徒,大腕,饭局也疯狂。
已经发给你了,我的邮箱是[email protected],请查收。。。。。。
9. 圣托里尼的观后感500字
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所有以这个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这幅画,是他直接画在米兰一座修道院的餐厅墙上的。
沿着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
大多数门徒在激动中一跃而起,而耶稣的形象却是那么的平静。我们可以看到他明晰的轮廓衬托在背景墙的窗子里,通过窗子,我们看见恬静的景色,湛蓝的天空犹如一只光轮环绕在耶稣的头上。
在耶稣右边的一组中,我们看到一个黑暗的面容,他朝后倚着,仿佛从耶稣前往后退缩似的。他的肘部搁在餐桌上,手里抓着一只钱袋。我们知道他就是那个叛徒,犹大.伊斯卡里奥特。
犹大手中的钱袋是他的象征,它使我们想起,他就是为耶稣和其他门徒保管钱财的人,钱袋里装着出卖耶稣得来的三十块银币的赏钱。
即使他没有拿着那只钱袋,我们也能通过达.芬奇的绘画方式,辨别出这个罪恶的敌人犹大。
犹大的侧面阴影旁是圣.彼得,我们也可以看见他一头银丝与一副白晰的手,他向年轻的圣.约翰靠去。彼得垂在臀部的右手握着一把刀,仿佛在偶然中,刀尖对着犹大的背后。
圣.约翰的头朝彼得垂着。在所有门徒中,他是耶稣最喜爱的一个。约翰象耶稣那样平静,他已经领悟了他主人的话。
耶稣左边是小雅各,他力图去理解他所听到的可怕的话,他两手摊得大大的惊叫了起来。
从小雅各的肩上望去,我们看到了圣托马斯,疑惑不解的托马斯,他怀疑的神色通过他竖起的手指表现出来。
小雅各的另一边,圣.菲利普往耶稣靠去,双手放在胸前似乎在说:”你知道我的心,你知道我是永远不会出卖你的。”他的脸由于爱和忠诚而显出苦恼的神情。
围着耶稣的这六个门徒,处于故事的发生的中心。
巴塞洛缪与老雅各的身体向他们倾着,而他们身旁的老安德鲁并没有站起来,但他想听听,于是便举起手似乎要求安静。
右边还剩下最后三个门徒,他们正在讨论有关耶稣说的那句话,他们的手指也指向餐桌的中央。 他们所看到的这一切,均发生在这幅伟大的作品之中,但每次当我们欣赏它时,都会从门徒的感情与性格中获得新的含义。
赏析:《最后的晚餐》是基督教传说中最重要的故事,几乎被所有宗教画家描绘过。但在达芬奇为米兰格雷契寺院食堂画《最后的晚餐》之前,所有的画家对画面艺术形象处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犹大与众门徒分隔开,画在餐桌的对面,处在孤立被审判的位置上。这是因为画家们对人的内心复杂情感无法表现,从形象上难以区别善恶。由于达芬奇对人的形象和心理作过深入的观察和研究,能从人物的动作、姿态、表情中洞察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并表现出来。
画家选择的瞬间情节是耶稣得知自己已被弟子犹大出卖,差弟子彼得通知在愈越节的晚上与众弟子聚餐,目的并非吃饭,而是当众揭露叛徒。当耶稣入座后即席说了一句:“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说完此话,引起在座的众弟子一阵骚动,每个人对这句话都作出了符合自己个性的反映:有的向老师表白自己的忠诚;有的大感不惑要求追查是谁;有的向长者询问,整个场面陷于不安之中。过去的画家无法表现这一复杂的场面和弟子们各不相同的内心精神活动,唯芬奇从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不同个性人物的观察,获得不同的个性形象,于是在画中塑造了各不相同的人物形象,观赏者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画中人作出不同的心理分析。
画家描绘的弟子们的心理和情态,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相似的模特儿,可是叛变者的形象是很难画的。达芬奇为塑造犹大的形象已停笔几天,他常站在画前沉思。当时请芬奇作画是按时付酬金的,后几天不动笔使院长十分恼火,并打算扣芬奇的工资。院长将想法通过总管告诉芬奇,芬奇说了停笔的原因。总管虽能理解,但扣工资非他本意,而是承院长旨意。这时芬奇转首看看院长,立即表示可以很快完成犹大的形象,如果实在找不到犹大的模特儿,就把院长的头像画成犹大,总管会意地笑了。后来米兰大公来看芬奇已完成的画,一见坐在犹大位置上的是院长,他笑了,并说:我也收到修士们的指控,说他克扣修士们的薪金,他和犹大是一个样的,就让他永远地坐在这里吧。大公对芬奇说:“他对你不公平,你巧妙地报复了他。”芬奇之所以用院长作模特儿,并非完全是出于个人的报复,而是发现院长和犹大都很贪婪金钱,他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犹大是作为贪财、叛卖、邪恶的典型而进入芬奇的作品的。
这幅在格雷契寺院食堂墙壁上的宏大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画家艺术的代表。它也是人类最优秀的绘画作品之一,由于它的问世而使达芬奇名扬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