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凡尔登战役的过程是怎样的
在1916年战局中,德军指挥部计划在东线进行防御,而在西线打算对法军战线右翼部队所依托的“凡尔登突出部”实施突击。凡尔登筑垒地域正面宽达112公里,由法军第3集团军防守。筑垒地域中四道防御阵地组成,全纵深15~18公里。其中三道是野战防御阵地。第四道防御阵地由凡尔登要塞的永备工事和两个堡垒地带构成。
德军指挥部计划以第5集团军攻占凡尔登地域、按计划,突破将在正面的一个狭窄地段实施。
在主要大山方向上,德军在两个法国师当面展开了6个半师,879门火炮,这就使德军处于优势:步兵比敌军多两倍,炮兵比敌军多3倍半。炮兵数量如此之多,以致火炮和迫击炮的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50~110门。
为了不暴露主要突击方向,德军决定在宽达40公里的正面上,以整个集团军的炮兵进行8个半小时的冲击的炮火准备。航空兵用于轰炸敌军后方目标和扫射防御阵地上的法军。德军于2月21日发起进攻,当天就占领了第一阵地,在随后的四天中又攻占了两道阵地和杜奥蒙堡垒,但未能突破敌人的防线。步兵进攻时采用纵深战斗队形以散兵线分波次推进,最前面为强击群。法军总指挥霞飞将军于2月25日命令第2集团军投入交战,并通过巴勒杜克、凡尔登公路调运军队和物资。
从2月27日至3月6日,沿这条公路用3900辆汽车输送了19万名士兵和2000多吨军用物资。这是大规模汽车输送的第一个范例。从3月5日起,进攻正面扩大到30公里,德军将主要突击转向马斯河左岸,并由急促的冲击改为稳步进攻,但是仍未奏效。经过70个昼夜,德军总共才推进6~7公里。凡尔登战役成了一场消耗战。双方都不断投入新的兵力。
1916年6月,德军指挥部再次试图突破凡尔登筑垒地域的防御,但又未成功。到7、8两月德军仍未能摧毁法军的防御。
1916年6月,俄军在西南战线突破成功。7月,盟军在索姆河发起进攻。8月,法军发起反突击。这些情况迫使德军指挥部不得不在凡尔登一带转入防御。德军作战6个半月,仅楔入防御纵深7~10公里。1916年10月24日,法军转入反攻。至12月18日法军收复社奥蒙堡垒和沃堡垒。12月21日,法军前进到他们在2月25日原先据守的地区。德国预定在1916年战局中迫使法国退出战争的战略计划,经凡尔登附近一战遭到破产。
㈡ 有没有关于凡尔登战役的电影
《凡尔登战役》,
英文片名:Vern - Descent into Hell
㈢ 被称为“绞肉机战役”的是哪个战役
凡尔登战役。
在一战众多著名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绞肉机”的战役可以说是一战中破坏最大、更是人类史上最长的单一战役,为人类战争史揭开血腥新一页。
1916年2月21日,德军开始炮轰法国东部凡尔登镇,触发长达10个月的炮战,投入炮弹数目多达3200万枚,逾30万名士兵阵亡。这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的战役不仅是一战中破坏最大、更是人类史上最长的单一战役,且交战方首次把“大规模杀伤作战”的概念应用在战场上。
(3)凡尔登之战电影完整版扩展阅读:
凡尔登战役历史背景:
1914年德国没有能取得迅速胜利,欧洲战场在西线形成胶着状态的战壕战,交战双方谁都不能前进一步。
1915年,德国的几次努力进攻都没有能够奏效。德国将军冯·法金汉认为如果对法国加强打击,迫使法军投入所有兵力,会使法国因消耗而亡。
他选择了位于默兹高地上的凡尔登要塞作为主要进攻点,凡尔登是法国东北部的一座小城市,是德国通往巴黎的主要交通要道,有“巴黎钥匙”之称。可以使法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㈣ 瓦尔登战役请问,能介绍一下该战役吗
是凡尔登战役吧
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展开了一次大厮杀,这就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这次大战的中期,德军在东线即对俄作战取得重大胜利的情况下,
为尽快打败英、法军队,其主攻方向转回到西线,决心首先攻克法军坚守的战略要地凡
尔登。然而,事与愿违,德军不仅没有攻下凡尔登,而且惨遭失败,以致使同盟国实力
大为减弱,战场局势迅速向有利于协约国方面转化。由于这次交战破坏之惨烈,伤亡之
巨大,因而军事历史学家称之为“绞肉机”之役。
1916年2月21日,德军开始对凡尔登要塞发动进攻,企图一举消灭法国主力部队。
凡尔登是法国东北边境的战略据点,是法国整个国防线的支撑点。凡尔登筑垒地域
正面宽达112公里,由法军第三集团军(由埃尔将军指挥,拥有11个师,632门火炮)防
守。
筑垒地域由四道防御阵地组成,全纵深15—18公里。其中三道是野战防御阵地。第
四道防御阵地由凡尔登要塞的永备工事和两个堡垒地带构成。
德军指挥部计划以第五集团军(由威廉皇太子指挥,拥有17个师,1204门火炮,其
中重型火炮683门,168架飞机)攻占凡尔登地域。计划在正面的一个狭窄地段(宽15公
里)实施突破。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德军在两个法国师正面展开了六个半师,879门火
炮(其中重型火炮522门),这就使德军处于优势:步兵比敌军多两倍,炮兵比敌军多
三倍半,火炮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50—110门。
为了不暴露主要突击方向,德军决定在宽达40公里的正面上,以整个集团军的炮兵
进行八个半小时的冲击前的炮火准备。航空兵用于轰炸敌军后方目标和扫射防御阵地上
的法军。德军于2月21日发起进攻,当天占领了第一阵地,在随后的四天中(2月22—25
日)又攻占了两道阵地和杜奥蒙堡垒,但未能突破敌人的防线。步兵进攻时采用纵深战
斗队形以散兵线分波次推进,最前面为强击群。法军总指挥霞飞将军于2月25日命令第
二集团军(司令官为贝当将军,5月1日起为尼韦尔将军)投入交战,并通过巴勒杜克—
凡尔登公路(又称“神圣之路”)运送作战部队和物资。从2月27日至3月6日,沿这条
公路用3900辆汽车输送了19万名士兵和2500多吨军用物资。这是大规模汽车输送的第一
个范例。
从3月5日起,进攻正面扩大到30公里,德军将主要突击方向转向马斯河左岸,并由
急促的冲击改为稳步进攻,但是仍未奏效。经过70个昼夜(从2月至4月)作战,德军总
共才推进6—7公里。凡尔登战役成了一场消耗战、磨盘战。
1916年6月,德军指挥部再次试图突破凡尔登筑垒地域的防御,又未成功。到7、8
两月德军仍未能摧毁法军的防御,1916年6月,俄军在西南战线突破成功。7月,盟军在
索姆河发起进攻。8月,法军发起反突击。这些情况迫使德军指挥部不得不在凡尔登一
带转入防御(9月2日)。1916年10月24日,法军转入反攻,至12月18日法军收复杜奥蒙
堡垒和沃堡垒。12月21日,法军前进到他们在2月25日原先据守的地区。德国预定在
1916年战局中迫使法国退出战争的战略计划,经凡尔登附近一战遭到破产。
凡尔登之战的规模和残酷性都是很大的,法军先后投入了70个师的66个师,德军投
入了46个师,双方死伤约100万人。因此凡尔登之战有“绞肉机”之称。凡尔登之战是
大战中期阶段的决定性一战,法军站住了脚跟,德军不但未能一举迫使法国投降,反而
使自己军力开始衰落,日益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凡尔登一战之后,德军就逐步走上
了失败的途径。1918年11月10日德皇威廉二世逃往荷兰,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大战
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㈤ 什么是德法凡尔登之战
1916年的德法凡尔登之战德法之间的凡尔登之战发生在“一战”中期,历时10个月,德军在东线对俄作战胜利的情况下,为尽快打败英、法军队,而将主攻方向转至西线并首攻法军战略要地凡尔登。历时近一年的拉锯战争终以德军失败而告终。同盟国实力由此大为削弱,德国自此也再无力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局开始向协约国方面转化。由于此次战争破坏异常惨烈,故又有“凡尔登绞肉机”之称。
经过1914年和1915年两年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都全力以赴地准备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并希望在这一年里打破僵局,取得突破性进展。
1915年,德军对俄国的作战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但德军将领不敢率军贸然深入,害怕重蹈当年拿破仑的覆辙。所以在1916年这一年,德军把战略重点转移到了西线。德国认为,只要能打败英法两国,俄国失去英法的支持,自然也会不堪一击。这时,德军参谋总长法尔根汉决定在西线集结兵力,选择决战的战场,给英法联军以毁灭性打击。
德国的决策人物早就把英国当成了头号敌人,由于大海阻隔,无计可施。在欧洲大陆,英国的主要伙伴是法国,西线的主力也是法国。德国认为,法国的军事实力已经衰弱,若能给法军致命的打击,法军就会彻底瓦解,那时英军也就好对付了。为此,德军把进攻重点转移到了西线,并且选择了凡尔登作为突破口。
凡尔登靠近法德边境,有16条铁路、公路在这里通过,是法国前线举足轻重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凡尔登距巴黎仅220公里,因此它还是法国的西北门户。法军对这里非常重视,构筑了四道防线,前三道防御阵地是野战防线,第四道是由凡尔登要塞的永久工事和两个堡垒地带组成。由于凡尔登地理位置的重要,德军制订了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夺取凡尔登的计划。从1916年开始,德军调兵遣将,配备了强大的兵力和火力,德皇太子威廉亲临前线,坐镇指挥,准备在取得凡尔登大捷之后的2月底,德国皇帝可以在凡尔登广场举行阅兵式。
1916年2月21日,经过周密准备的德国军队,在短短的不足13公里长的战线上,集中所有的炮火猛烈轰炸凡尔登。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德军还施放了毒瓦斯和喷火器等灭绝人性的武器。这一带的战壕、碉堡被彻底摧毁,树木烧光,山头削平,凡尔登附近地区变成了寸草不生的“死带”,满目是浓烟烈火,尸体残骸,真是惨不忍睹。德军在用炮火猛烈轰击凡尔登的同时,还派飞机从空中对法国的铁路进行轰炸。当天晚上,德军在10公里长的战线上向法军阵线的腹地推进。2月23日,德军的进攻仍然占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但德军的进展并不算顺利,只前进了几公里。2月24日,德军攻破法军的主要防线。25日,德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凡尔登的重要据点都蒙炮台。
德军占领都蒙炮台后,法军在凡尔登处境危险,法军阵线被切成几段,后方交通也被切断。法国为挽回即将失败的局面,果断采取措施,一方面向前线急调救兵,另一方面启用老将贝当。贝当亲自指挥,给前线部队划了一条线,命令他的部队一定要死守,不许退过这条线。与此同时,他还组织人力物力抢修已被德军炸毁的交通运输线,调用大批汽车,冒着德军的枪林弹雨,昼夜不停地抢运军需物品,保障前线作战所需。
得到了后方的支援,法军战士斗志高昂,誓死保卫凡尔登。在以后的几日里,法军与德军展开了激战,双方都源源不断地向这里大量增兵,反复拼杀。因此,双方都伤亡惨重,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8日,德军进攻的第一次狂潮平息下来,德国用大炮炸平法军阵地,然后由步兵突袭占领的计划彻底落空,德皇在凡尔登广场阅兵的设想也随之化为泡影。
在第一次进攻高潮中,法军设在流经凡尔登要塞的马斯河西岸的炮兵阵地给德军造成了很大威胁。为了解除这个威胁,从3月6日始,德军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对马斯河西岸发起了强大的攻势。战役开始时,德军具有明显的空中优势,但不多久,便丧失了制空权,法军的飞机已经和德军飞机势均力敌。
在4月初的一次战斗中,法军无意中击中了德军隐藏在森林中的弹药库,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次大爆炸。这次大爆炸给德军以致命性的打击,对整个凡尔登战役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德军的许多大炮无弹可发,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法军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强火力,猛烈轰击,粉碎了德军“炮兵摧毁,步兵占领”的作战意图。从2月下旬至4月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德军只向前推进了6~7公里,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法军顽强的挡住了德军的强大攻势。
法军虽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顶住了德军狂风骤雨般的攻势,但凡尔登要塞的压力仍然很大,不得不向盟国英、俄求援。从此,德国忙于东西两线作战,使法军能够抽调兵力增援凡尔登。由于德国军队受到牵制,逐渐失去了主动进攻的优势。
6月7日,德军集中兵力,发动了第三次进攻高潮,也是此次战役的最后一次高潮。德军虽曾一度占领了马斯河东岸的伏奥炮台,但法军拼死抵抗,寸土不让,德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终于又没能达到预期的目的。7月11日,第三次进攻告一段落,战争的主动权开始转移到法军手中。在此次战斗中,德军使用了杀伤力极强的化学武器——光气,许多法军士兵中毒身亡。
10月24日,法军集中了17师的兵力,700多门大炮和150架飞机对德军大举反攻。德军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步步后退,法军则步步紧逼,一米一米地从德军手中夺回阵地,收复了被德军占领的都蒙和伏奥炮台。最后,法军全部收复了失去的阵地。12月18日,凡尔登战役正式结束。
凡尔登战役历时近一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以来最激烈、最残酷的一次大战役。这次战役所消耗的人力,物力都是史无前例的。双方还动用了当时所有的轻重武器、机关枪、毒气、飞机等等。德军为了攻克凡尔登,使用了一切可能用的武器和手段。由于在这次战役中,双方都使用杀伤力极强的武器,所以双方的伤亡人数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数以百万计的人员在这次战役中丧生。因此,人们又把凡尔登战役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凡尔登战役代表着德军攻势的最高峰,德国速战速决的计划彻底破产,同时,凡尔登战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从此,德军再也无力组织大规模的战略进攻,逐步走向失败,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凡尔登战役也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军事战争实例,除了军事决策者的指挥因素外,最具有影响力的因素是人民的因素。德军发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被侵略国的人民团结抗战,万众一心,打败侵略者是必然的。
㈥ 凡尔登战役是怎样的
1916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了第三个年头,随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德军指挥部改变了作战布置,计划在东线进行防御,而在西线重点对法军右翼部队所依托的凡尔登要塞”实施突击。
这是继任毛奇的德军新任参谋总长法尔根汉提出的。他把这次行动计划称为“处决地”,目的是进攻一个法国不愿放弃的军事要地,让法国在那里投入全部兵力,然后加以歼灭,使法国在军事上崩溃,从而逼其投降,法尔根汉公开叫嚣:“要让法国人把血流尽!”
这时,法军总司令霞飞正忙于准备索姆战役,无暇顾及离巴黎200多公里的凡尔登要塞,再说凡尔登要塞异常坚固,它筑垒地域正面宽达112公里,由四道防御阵地组成,而第四道防御阵地则由凡尔登要塞的永备工事和两个保垒地带构成,当时的驻军有4个师10万多人。
德军为了在军队的数量和力量上压倒对方,法尔根汉下令把俄国、巴尔干半岛前线以及克虏伯兵工厂的大炮,全部集中到进攻现场周围。在12公里长的战线上,排列着近千门大炮,前沿阵地还配有5千多个掷雷器。进攻的兵力有10个师27万人,是防守凡尔登的法军的三倍。
2月21日早晨,德军开始猛烈的进攻。近千门大炮随着一串闪光的信号弹在高空爆炸,一齐怒吼起来,以每小时10万发的发射速度,把铺天盖地的炮弹倾泻在凡尔登的野战防御阵地上,倾刻之间,法军阵地一片火海。紧接着,德军又用13门16.5英寸口径的攻城榴弹炮,把一颗颗重磅炮弹,射向要塞最坚固的第四道永备工事上,伴随着掷雷器发射着装有100多磅高爆炸药和金属碎片的榴散弹,在一阵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法军整段整段的堑壕变成了平地。经过12小时的猛烈轰炸之后,德军又用5.2英寸的小口径高速炮,以步枪子弹的速度发射霰弹,对惊惶失措、乱跑乱叫的法军进行扫射,并用喷火器把法军前沿阵地变成火海。
这样反复轰炸和扫射之后,凡尔登要塞附近的狭窄的三角地带的战壕完全被摧毁,森林也被烧光,山头被大炮削平,整个法军完全暴露出来,战场上空笼罩在一片浓烟烈火之中。炮火刚刚停息,随着一阵阵呐喊声,德军六个步兵师从宽10公里的战线上,向法军防线冲击。
法军阵地上虽然是一片火海,但士兵们仍然凭借剩余的工事,奋勇进行抵抗。军官身先士卒,带头冲出战壕,同敌人展开白刃近搏。法军斗志高昂,不畏强暴,勇猛异常,把敌人冲锋一次次压了回去。经过两天激战,终因寡不敌众。有一万多人被德军俘虏,前沿的野战防御阵地基本上被德军占领。
法军在凡尔登失利上的消息,很快传到法军总司令部。霞飞总司令大吃一惊,赶忙召开军事会议,命令参谋总长立即赶到凡尔登,要不惜一切代价死守阵地,等待后续部队的增援。随后,又委任贝当将军为凡尔登地区司令官,并集结兵力,准备增援。
贝当来到凡尔登后,先巡视了一下整个防御体系,看着堆满尸体的前沿阵地,贝当感到情况危急,凡尔登面临着被包围的危险。
正在这时,要塞东北部的都慕炮台被德军占领。这个炮台原有一个轻步兵师固守,经过德军12万发炮弹的狂轰滥炸,德军一支只有9人的巡逻队,未发一弹就占领了炮台,因为上边的将士全部阵亡。
贝当愈感觉情况不妙,立即在前线划定了一条督战线,严令士兵顶住德军进攻,有谁胆敢退过此线,格杀无论。紧接着,便召开前线军事会议,讨论怎样保证后方援军和军火物资的迅速到达,他委托这名指挥官,前往督促修路,保证27日起,开始通车运行。这位指挥官受命而去。过了两天,6千辆汽车通过这条路,源源不断地把19万援军和2万多吨军火物资运到凡尔登要塞。由于这条公路出色完成了凡尔登战役的运输任务,因而被法国人称为“圣路”。
这下,敌对双方军事力量逐步趋向平衡,德军虽然第一次进攻得到一些好处,可法国大量援军和大炮的到来,使德军寸步难行,双方暂时对峙起来。法尔根汉做梦也想不到,短短的一周时间,法军竟派出这么多援军赶来。一方面是吃惊,另一方面心中暗暗高兴。这与他事先估计的一样,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好吧,我要法国人在这里把鲜血流尽!”于是,他重新布置一番,让德军休整一下,准备更大规模的冲杀。贝当将军这方也在紧张的布置,他命令增援部队马上开赴前线,修补战壕,安放大炮,准备迎击德军。
3月5日,大规模的战斗开始了。德国步兵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从30公里的战线上一齐向法军阵地发起进攻。贝当将军命令所有的法国大炮一齐开火,还击德军,20多万军队用各种炮火向德军扫射。
德军死伤严重,退了回去。法尔根汉命令德军停止全面战斗,集中兵力,主要突击马斯河左岸,并由急促的冲击改为稳步进攻,虽然又占领了沃堡垒,可只推进了不到两公里。到四月份,德军经过70个昼夜的苦战,仍未突破法军防线。到七月份,双方来回拉锯,死伤非常惨重,仍然相持不下,德军仅前进了7—8公里。
1916年10月24日,法军转入反攻,迅速收复丢失的炮台,德军溃退,退出了凡尔登战役。12月18日,凡尔登战役结束。在这次空前规模战役中,德军共投入40个师,法军全部70个师中,有66个师先后参加了战斗。双方伤亡人数70多万,因此,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法尔根汉不仅使法国人流尽了血,而且也使德国人把血流尽了,回国后便辞去参谋总长的职务。
㈦ 《天启:凡尔登战役》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天启:凡尔登战役》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4IEVMPapfuPIBr9NP3DHbQ
简介:1914年至1918年,欧洲持续内战,战争爆发仅一年时间,死亡人数便激增至200万人,更有无数人遭毒气残害,或被机关枪击中,或因炮袭致残,以致痛苦终生。1916年,随着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的爆发,欧洲内战趋于白热化。参战双方均认为,只有加强炮袭的力度才能打破僵局,改变局势, 20世纪因而笼上一层末日的阴霾——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然而这场战争的结果又是如何?胜利?失败?抑或只是虚空一场?就让我们来看看,上帝在这卷“末日启示录”中留给人类的到底是什么……
㈧ 求几部关于一战的电影,最好主要讲述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
不能只比较伤亡人数,凡尔登战役比索姆河战役更加有战略意义。凡尔登战役用的炮弹是最多的,结束后,当时凡尔登战场的树林、要塞、战壕全炸为平地。
㈨ 求一部讲述凡尔登战役的电影。其他一战二战著名战役的也可以
拯救大兵瑞恩 斯皮尔伯格拍的,汤姆汉克斯主演,诺曼底战役
㈩ 凡尔登战役有何历史意义,这场战役的目的是什么呢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战争持续时间从1916年2月21日至12月19日。德国和法国投资了100多个师,杀死了25万多名士兵,50多万人受伤,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凡尔登战役导致德国军队失败。凡尔登战役彻底挫伤了德国军队的活力,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后,法国主动出击,战争大局逐渐明朗。凡尔登战役后,德国军队逐渐走上了失败之路。这场战争中的经验被称为“上海合作组织防御”,也成为每个战争国家在每次战争后建设自己的堡垒工程的基础。凡尔登战役后,法国军队的指挥官作为一个获胜的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