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另一只鞋最初是在哪里播出的
在埃及播出
20岁的埃及青年,以四分钟的微电影《The
Other
Pair》感动了世界上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阶层的人们,并荣获了埃及卢克索电影奖。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他自己的鞋子已经破烂到无法再穿,但是当他发现车上被挤掉下的另外一个小男孩的一只皮鞋时,捡起鞋子奋力奔跑,虽然没能把鞋子送还给鞋子的主人,但是最终他的善良让他拥有了一双皮鞋。
有一种爱在“舍”与“得”之间。这样慷慨的馈赠,并不是人人都有的气度。当一样东西不再属于自己,大多数人的选择是执着于此,拼命不想放手。可就像手里的沙子,抓得越紧,漏得越多。把它让给更有需要的人,反而既成全了别人,也收获了一份珍贵的回忆。善良是比聪明更难得的事,因为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
2. 《另一只鞋子观后感500字》
《侠客行》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金庸作品《侠客行》。
《侠客行》主要是写石破天与玄铁令和两块铜牌(“罚”与“赏”)之间发生的故事。
玄铁令是谢烟客赠给朋友的三枚令牌,每一枚都可让谢烟客为他做一件事,江湖上人人想占为已有。石破天有幸得到最后一块令牌,但谢烟客怕石破天给他提出太无理的要求,又不想破了自己立下的挚言,便一心想杀了石破天。他逼石破天习武,想让他走火入魔,促他早日丧命。但事与愿违,石破天反倒习得一身稀世神功。两块铜牌,分别是“罚”与“赏”,是由侠客岛上的使者递交的。接这两块牌的人必须上侠客岛,而所有去侠客岛的都是武林中武功高强的帮主、教主、掌门,却无一人从侠客岛回来。石破天竟和侠客岛赏罚二使结义,得到铜牌后去了侠客岛,居然习得盖世神武“白首太玄经”,此神功足以傲立于江湖。
石破天有一个兄弟石中玉。石破天在幼时被人夺去,他的父母以为他早已不在人世,所以对石中玉特别溺爱。石中玉犯下了大错,他们宁愿去雪山派门下“以命相还”;为救石破天,竟然与自己的师傅开战。
这本书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全文贯串了一个“侠”字和一个“爱”字。文中正面反面的人物都很重义。谢烟客虽然一心想除掉石破天,但他坚守誓言,不以一指之力加害于石破天;石破天虽然武功盖世,但始终不愿伤人;还有“罚”与“赏”的使者,他们一个个都是侠客……石破天的父母为了两个儿子,多次舍命相救,令我十分感动。
3. 甘地扔鞋、读后感想。700字
给你找来了一篇范文,仅供参考
《有一种快乐在“舍”与“得”之间》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舍不得名利,就难以淡泊;舍不得热闹,又何以致远?同样,舍不得山下“清泉石上流”的情趣,哪得顶峰“一览众山小”的豪气?
“舍”是一阵烈焰,它熔化了今日的形状,却铸就了明日的成功。
戒除懒惰才能获得健康,心无旁骛才能持久飞翔。想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你要放弃城市生活的安逸;想看到美丽草原的壮美风情,你要放弃烟雨江南的梦里水乡。放弃了昨日的成就,才能轻装上阵争取新的辉煌;放弃了手中的鲜花,才能赢得明日颈上更加夺目的花环。
不放弃就难以得到,固守现在又何谈追求!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只有放弃现在,才能追求更高;只有释放自己,才能飞得更远。
“得”即摘取成功,它需“舍”为其铺就一分基础。
奥运健儿夺冠之前必然放弃了家庭的安逸,进行过一段艰苦的训练;科学名家成功之前也必然放弃了舒心的生活,进行了无数次分析和实验。正因为放弃,李宁才一次又一次赢得世界冠军;正因为放弃,玛丽•居里才两度荣获诺贝尔奖。其实,“得”是合理的,“舍”也并不是一种过错,人们往往能在放弃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一壶淡酒,一捧菊花。陶潜在仕途上做一个平凡的人。于是,他在杂草与豆苗丛生的农家小院里,看到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以始流,”找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情趣。海子是一个不平凡的诗人,十五岁就考入北京大学,却立志要做个平凡的人,于是,在“关心粮食和蔬菜”的生活中,他面朝大海,看到了春暖花开。
人常言:退一步海阔天空。说明人有时要学会放弃。放弃就是生活中的减法。减法能使一个数变小,放弃能使人放下一些事。
放弃是一种品质。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灭吴后,范蠡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离开越国放弃官位,更名改姓成为一代巨贾“陶朱公”。相反,同为重臣的文种却迷恋官位因而未得善终。因此,人有时要学会放弃,运用一下减法。
有所失才能有所得。前些时候,一个刘德华的“粉迷”的父亲跳海身亡,只是为了女儿能见刘德华一面。她苦苦追求了十年却落得了个家破人亡的结局,这个现实的悲剧告诉我们:有时,适时的放弃不是一件坏事,死钻牛角尖往往得不偿失。
古语云:“不破不立。”放弃也是一种智慧。人不可能样样精通,做到文也行武也会;既能上福布斯,又能拿诺贝尔。因为术业有专攻。刘翔是110米栏冠军,可当初他是学跳高的。因为先天条件不好,他的腿长了一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绩,即使后天努力也无法弥补。于是他放弃了跳高,反而成就了一位世界冠军。
放弃并不意味着失败,放弃也是一种智慧,是人生路上的智慧选择。学会放弃也就学会了生活中的减法。因为放下了身上的负担,自然能够奔跑得更快。
鹰飞翔于天际,因为放弃了鳍尾;虎咆哮于山林,因为放弃了翅羽;鱼遨游于水中,因为放弃了脚爪。有所放弃,必然有所回报。上帝关上了门,必然为你打开另一扇窗户。
放弃更是一种心境。陶渊明官场失意,于是他放弃了官禄,去“种豆南山下”,寻找心中的“桃花源”,正是因为他离开了腐败的官场,便获得了一种超然的心境,能用不同于世俗的眼光为我们后人留下许多美丽的诗篇。
不去争名夺利,不去理会世俗,放弃了名利就有了超然的心境。可世间人常常行事只为名利,由此可见,放弃名利怎么不是一种超俗的心境?
我们应当学会放弃,运用生活中的减法。但并不意味着一味放弃。人生中幸福和成功仍要靠拼搏才能获得。子曰:“当仁不让。”所以,放弃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生活中的加减乘除要善于运用,不能偏弃。
学会放弃、学会生活中的减法让我们迈向成功的步伐更轻快,让我们的奋斗目标更明确,体味人生时更透彻。
成功不仅仅是靠放弃,但不能没放弃。
有“舍”才有“得”,要“得”必有“舍”。舍得之间,涵盖着无尽的禅意。如一缕轻烟袅袅而起,如一池秋水无边展延,如一股幽香扑鼻而来,如一道彩虹西天展开,有天有海有地,舍得之间有无穷的意境。
放弃莫犹豫,才能果敢地创造未来;
放弃莫追悔,才能勇往直前地前行;
放弃莫留恋,才能痛快地塑造成功;
放弃莫拖延,才能乘时而起长飞翔!
朋友,果敢地追求,坚决地放弃吧!
于舍得之间,彰显智者风范。
4. 如果看待获奖作品埃及微电影《另一只鞋子》
真的好暖心的一个小短片,超级无敌值得推荐。
这支短片的灵感应该是来自甘地的故事。短片虽然很短,但传达的信息呼之欲出。就我个人从整体上看《另一只》,影片最终明确的落脚点,点在了愿望的对称上;而对称最终的促成则来自同理心的交汇。
影片里的主要人物的社会身份并不对称。一个是衣着脏兮兮穿破人字拖的孩子,另一个则干净整洁穿着新鞋。但两个孩子都是一样珍视自己现在拥有的东西。出场的小男孩即使在人字拖已经无可修复的情况下还在一次次不断尝试修补它。
而在屡试屡败的实况里忽然在车站人群中望见一双踏着新鞋的双脚,而鞋子的主人却一直拿纸巾不断擦拭鞋面,小男孩满眼羡慕目光地一直跟随着这双新鞋流动,又时不时看看自己脚下的人字拖,表情既羡慕又失落,患得患失。但由此可以看出两个孩子的珍爱之心是相同的。
在车子立即发动的时候,拥有新鞋的孩子不小心在人潮中将一只鞋子挤掉,但鞋子的小主人依旧恋恋不舍的回头期望能拾回这只遗落的鞋子。
而人字拖已经损坏的男孩看见并上前捡到了这只新鞋,端起来满足得只看了一会儿,又望向火车上的男孩的表情,他毅然拿着鞋子追了上去,期望能将鞋子归还到它主人手中,但车子速度太快,孩子的步伐太小,两个人只能错失机会。
这里可以得到的信息就是:同理心。穿人字拖的孩子心思单纯又细腻,即使也有想要穿新鞋的渴望,但同理心从一开始就折射到了一直在擦新鞋的男孩身上。所以他根本也没来得及多想,一看到火车上的男孩对新鞋的可惜,他就义无反顾的追上去。
转折在于穿新鞋的孩子得知自己无法拾回另一只鞋子,却最终选择了将脚下的鞋子脱下来扔出车,其实这个与其留着单只鞋子不如成全一双鞋子的行为行为既包含了成全,也包含了感激。成全了一双对称的鞋子,也无意中成全了想要穿上新鞋的男孩的梦。
所以一个完整的善意举动应该是双方促成的,缺了任意一方的参与它都不构成圆满的句点。
同时,也可以看出同理心其实不分,也不该按阶级区分。不论富贵贫穷与否,保持它,就可以为匆忙的世界留出温柔的一隅书写和谐的人文关怀。这大概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同呼吸,共命运的体现之一。
5. 看了另一只鞋观后感怎么写
既然自己得不到,就毅然选择放弃,既然选择了放弃,就要让放弃变得有价值.不知道在这个世上,能有几个人在失去的同时,具备这样睿智的思想,但知道人生丰富多彩,人生短暂无常,人生有得必有失;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拥有太多太多的选择,有些人却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但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不知道如果可以,谁愿意主动放弃,但知道放弃其实是一种无奈的绝望,无可奈何中,痛不欲生!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人生,不可能尽善尽美,人生,总会有太多太多的挫折,在艰难和逆境面前,我也曾经无奈地放弃些什么,放弃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放弃那些实现不了的愿望,放弃那些已离去的爱情……纵然很酸,很苦,很痛,很无奈,但是,既然无法改变现实,既然选择了放弃,就积极一点,豁达一点,让放弃变得有价值吧!人生的旅途太长太累,放下了心头的包袱,轻装上阵,也许得到的,是更多更多的快乐和幸福!失去一些东西,不要看得太重啦!人生的选择总会留下种种遗憾!
6. 善良作文600字
善良作文600字(精选26篇)7. 另一只鞋子是关于什么主题的微电影
另一个鞋子是关于主题的微电影吗?当然是的。
8. 微电影《有一天》观后感,不少于600字
《有一天》观后感(1)
“有一天”代表希望,梦想,未来。今天,我和同学门怀着沉重又复杂的心情看完了“有一天”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有九个单元故事组成。故事各不相同,但都蕴含着努力,汗水,梦想,希望……
《小小电影院》中的小鹏,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明创造,就是为了帮爸爸弥补欠下小朋友们的承诺,他不怕困难,乐观生活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回家的路》中,看到被人贩子拐卖,打的浑身是伤的孩子们,我哭了,他们可能只需要一点关心,一次关注,就能重回父母的怀抱。《读唱乐团》讲的是一群先天聋哑的孩子非常喜欢唱歌,他们希望在无声的世界里能唱出最美妙的声音,通过老师的帮助,他们终于完成了自己人生中乐章的书写。《秋扎》中,年仅8岁,体重达120斤的小男孩,秋扎。在医生的诊断下的了肥胖症,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跑步上学,跳绳,打篮球,体重在慢慢下降,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和正常人一样……。
是啊!他们是多么可爱呀!他们的生活和经历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我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考上大学,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实现理想。但我知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功。让我们的理想勇敢前进吧!
电影《有一天》观后感(2)
星期五,学校组织我们四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去华谊兄弟影院观看电影。我边走边想:看的会是什么电影呢?伴着欢声笑语。我们来到了电影院。电影开始了,原来它的名字叫(有一天).它们讲的是许多小故事,都是贫困山区孩子的。有很多小孩,其中有一个小孩,有一个坏人把他的腿打断了一条,他只能架着拐杖,来到一个店旁要钱,后来那个坏人看见了,把盒子里的钱全都倒在了自己的手上,还要打他。有一个好心人路过了这,便连忙阻止了坏人,没让他继续打下去。还有一个小孩叫夏扎。他才8岁,体重都100多斤了,几乎也是个哑巴,他妈妈也搬到异乡去了。清华大学教授虎子老师知道了,赶往了山区,找到了夏扎。便教他讲话,虎子老师为了让夏扎再多会一点,又当上了旁边一所学校的老师教哑巴学生讲话。经过虎子老师的耐心教导,夏扎终于会说好多话了!
这些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我们要关心他们,他们得到关心才不会自卑。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有一天》观后感(3)
有一天?是那一天呢?是一个关爱家里条件不好的人。什么样才是家里条件不好的呢?爸爸妈妈离开自己的孩子,那孩子又怎么办呢?孩子只能去要饭了。可有些人就是不同情小孩。我真恨不得把他们打死。
有一个人就是要饭的,我以为是个大人,可是是一个,看上去比我大一点的小孩儿。我非常同情他,可有个大人把小孩推倒在地,然后又开口骂他。我想:“把小孩推倒,如果不是故意的,扶起来也就算了,还骂他,这个人的嘴可真臭啊!”
我也希望大人能不老说自己的孩子笨,如果说了孩子会很伤心,我有这样的经验,是我爸爸不小心说出来的,我非常的失望与伤心。可那天以后爸爸就不讲了。请大人也尊重一下小孩,小孩是需要爱的。让我们一起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小朋友吧!
有一天观后感(4)
昨天的电影我真是感动极了。但是我也很气愤。是因为有一集一个小男孩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在玩捉迷藏。那个小男孩真倒霉,好像被两个年轻人抓住了。
那个小男孩被抓住被打的鲜血淋淋。小男孩好不容易要了几个钱。那个时候他看到了一名男子。便向他要钱,那个男子可真是狠毒把那个小男孩一推还踢了几下抱怨了几句。小男孩只好伤心的走了。
这个时候,在楼上的侍卫阿姨和叔叔。这个时候经理来了,这个经理可好了。给他吃的喝的。我一点也不喜欢那个大胖子,他可坏了,就想让他死掉。
哎,我想我长大了也想当那位经理叔叔。因为当我是个小男孩的时候经理就了我的救我一定想报答经理。感觉很温暖,很有人关心,照顾我。
我还在想,当时的情景呢。我还想,要是我在场一定给那个坏胖叔叔狠狠的揍一顿。打的不是鲜血淋淋就是全身骨折让他一年十年都不会好起来。
《有一天》有感(5)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四年级的同学去华谊电影院看电影。
这部电影很感人。其中最令我感触的是一个小男孩被绑架之后的故事。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在偏僻的桥洞里玩游戏,一个小男孩在数数,突然,坏人把他的眼睛用布带蒙住,然后把他装进布袋里,把他带回了家。还长期的虐待他,让他去乞讨。有一次,小男孩在电影院里乞讨,被电影院里经理和员工看见了就给了他很多吃的。这时来了一个男人他拿起小男孩乞讨的杯子,看了看生气的说:“才这点钱”说着就要打他。这时正好被经理看到了便报了警,这个男人害怕极了就逃了。后来经理带着小男孩找到了他的父母。
看完这一段我有很大的感触,,电影院里的经理和员工是那么善良,而虐待小男孩的那个坏人是那么恶毒。同时,我还要告诫大家一个人在偏僻的地方玩,以防坏人有可乘之机。
这部电影还讲述了其他几个小故事。总之,给了我很多的启发。以后,我们不光要好好学习多为国家做贡献,还要学会生活和做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我决定,从我做起!
9. 看完一双鞋两颗童心这个微电影观后感作文五百字
篇一:童心依旧
喜刷刷,喜刷刷,喜的怎么能是“刷刷”,喜的应是童心依旧,高中生们的童心依旧。
班里买的“美人蕉”死了,留下空空的花池,散着点点的石子。不知是谁将它们一一捡出,拉拢着人们,清起了桌面,玩起了抓石子。
不久,抓石子就在班里流行开来,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听石子的磕磕撞撞声,不禁想起了童年时代的我。多么乐观,多么快乐,像石子般频频打出精彩的火花。还真没想到,身处高中的我竟还能有这种感觉。在留有暗香的心灵深处,我不断的发掘着潜藏的宝藏,那童年的记忆另我发狂,我总是在梦中寻找那种感觉。“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谁可想到那种快乐就在被书山掩埋的某个角落。只要有星星之火,就可以有燎原之势。
不知是老班的反对,还是别他的原因,总是到嗒嗒作响盛世之时,老班突然夹书走入,石子声没了,移凳声多了,说话声小了,嘻笑声沸了。其实何必太在意呢?岂说童心有过?唉,童心无过!岂说劳逸结合有过?sure,无过,无过!
石子们,有的碎了,碎成了我们深深的酒窝。桌子上,有的划了,划出了我们永恒的笑餍。笑脸中,阴郁散了,散成了我们的童心依旧。谁说蓝色的云只能落下忧郁的泪;谁说近夜的黄昏只能留下血色残阳的伤痛;又有谁说高中的我们只能在题海中挣扎,永远,留不下痕迹。
童心依旧,童心盛开,这才是真正的我们,真真实实80后的火热青春。
篇二:童心依旧
小时候,我总渴望着长大……
长大了,我又渴望回到童年……
童年的景物是美好的,童年的心是善良的,童年的日子是快乐的。现在的我虽然即将远离童年,但我依然童心依旧。
课堂上静极了,时不时传来了几声“唧唧”声,原来是燕回来了,春天来了。我又瞅着它们想起了童年,家乡的燕也许没有它们听话,我刚一开口,他们便飞走了。唉,还是那么贪玩。
前几次镇上赶集,一位无腿的可能被儿女遗弃的老人在闹热的人群中间显得格外凄凉,他在向大家乞讨,他又脏又瘦的脸上露出一副憔悴的面容,我冷不丁地塞给他两元钱,他非常感激地说了声“谢谢”。这不由得又使我想起了那个炎热的夏天,我把买雪糕的钱连同朋友的一元钱全给了那位乞讨者,为此,那时朋友们说我“傻”,至今朋友们还说我“傻”。
晚上回家,一打开电视机,我总是挑着少儿节目看。为此父母一直批评我,总说我长不大。非逼着我看有意义的节目,于是我就偷着看少儿节目。都是你,童心依旧。
可能是由于童年在故乡度过的吧!所以至今仍对家乡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俗语说“狐死首丘”,连狐狸死时都要将头朝向出生的山丘,更何况人呢!
时间犹如流水,冲走了太多的往事,唯一冲不走的就是那颗思念家乡的心。每当逢节的日子不由得会想起家乡那美好的日子。于是才体会到“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真切感受。
说来说去,还是童心依旧!
篇三:童心依旧
时光匆匆,岁月如海水,一复一日地荡涤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变得成熟,甚至世故。可是,有时我们会问自己,我们还拥有一颗童稚之心吗?
始终坚守一颗童心是多么重要啊!
童心所包含的不仅仅只有天真与幼稚,还有率真、无所顾忌和好奇心等。童心,类最初的情感容器,是人类心底最纯的颜色,包含、装载着一切美好的情感,这就是保持着童心的意义。简而言之,依旧拥有童心就是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大家都看过安徒生的经典之作《皇帝的新装》。一个孩子揭穿了这个拙劣的、但无人敢指正的谎言。这说明什么?在权势、虚荣的重压下,已经历经沧桑的人们早已摒弃了那颗珍贵的童心,变得虚伪世故。在那个连小孩都能拆穿的谎言面前,因为这些,他们失去了基本的判断能力,成为了我们嘲笑的对象。这就是失去童心的恶果。
让我们回顾一下,牛顿、法拉第、瓦特等大科学家,均是因为好奇心而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的。牛顿若无好奇心,怎能对苹果落地而产生疑问。为什么亘古以来千百万人见过这一现象却发现不了万有引力定律呢?法拉第见到电生磁实验后就立刻对磁与电之间的联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千万学子也同样了解这个实验却发现不了电磁感应现象呢?瓦特在看到喷气的水壶后就能产生疑问而发明蒸气机,为什么别人不能呢?这都归结为好奇心的作用,而童心恰恰包含了这一点。
我们经常能看到大人们对乞丐不屑一顾,而孩童们却时常向他们投去怜悯的目光,并投下一枚硬币。且不管乞丐是真是假,孩子们的行为却让我们为之心动。那是纯真的本性啊!
有科学考证,儿童的心最为善良,这个世界需要善良,同样也需要那颗永恒的童心。
童心有着深远的意义,它可以使社会进步,使社会安定,使人心祥和,使正义充满人间。这个社会需要永恒的童心。童心,我们曾经拥有过,那就让童心继续留驻在我们心房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