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李天佑血战四平的主演介绍
姓名:胡亚捷
生日:1963年4月6日
血型:O型
身高:174cm
籍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话剧团
电影作品:
1986年《雷场相思树》饰邱原
1990年《血色清晨》饰李明光
1990年《太监秘史》饰太监毓泰
1991年《一夕是百年》饰李涛 中文名:胡亚捷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出生日期:1963年4月6日职业:演员 毕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经纪公司:艺百合文化传媒代表作品:《便衣警察》、《老娘土》、《守候我们的幸福》、《国家命运》主要成就:全国十佳演员
全军金星奖最佳男演员
Ⅱ 李天佑血战四平观后感
观《李天佑血战四平》有感
今天,我们观看了《李天佑血战四平》这部影片。我看了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本片讲述了1947年至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城市攻坚战——四平攻坚战。本片以时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李天佑担任四平攻城总指挥为主要线索,再现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城市攻坚战。李天佑的对手是时任国民党71军军长,后起义投诚并于1955年与李天佑同授解放军上将军衔的陈明仁。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两位一代将才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相互博弈,斗智斗勇。 本片从人物入手,不仅塑造了有勇有谋、爱兵如子的李天佑上将,也刻画了一批围绕在他身边,既纯朴、可爱又令人尊敬的战士形象,人物真实可信、有血有肉。众多有血有肉的人物从多维度完整勾画出了这场战史上有名的残酷战役。通过众多平凡英雄们的牺牲与奉献,展示了我军将士敢打敢拼,勇敢无畏、能打大仗、硬仗的优良作风。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情节是:当我军进攻敌人最后一个阵地——指挥所时,李天佑的敢死小队拿着炸弹向着敌人的指挥所冲去。但敌人用无情的机枪射死了一个个冲向敌人阵地的战士们。最后,只剩下一个新兵,和老班长。新兵虽然没有经验,但表现得十分机灵,在老班长的掩护下,一点一点接近敌人阵地。但老班长为了掩护他,身中数枪,牺牲了。而且新兵在自己唱的山歌中,用生命的代价,摧毁了敌人最后一道防线。
多么感人啊!我不禁想起自己现在的生活。原来都是老一辈用生命为我们造就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应该用更加好的成绩,去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一部好的电影让我获益良多!
Ⅲ 李天佑血战四平的影评,,,,急急急急。今晚7点半之内解决完。。。哪位高手帮帮忙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导演:安澜 影片讲述的是1947年至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城市攻坚战——四平攻坚战。该片以时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李天佑担任四平攻城总指挥为主要线索,再现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城市攻坚战。 影片从人物入手,不仅塑造了有勇有谋、爱兵如子的李天佑上将,也刻画了一批围绕在他身边,既淳朴、可爱,又令人尊敬的战士形象。通过众多平凡英雄的牺牲与奉献,展示了我军将士敢打敢拼、勇敢无畏、能打大仗 《李天佑血战四平》
、善打硬仗的优良作风,再现了战争中的人性闪光点,反映共和国开创者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集体主义情怀。其战争场面规模宏大,震撼人心,充分体现了电影大气、恢宏、惨烈、真实的艺术特色。 3月3日晚,革命战争题材电影《李天佑血战四平》首映式在新余市举行。该片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八一电影制片厂、新余市委市政府、四平市委市政府联合摄制。 该片以时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李天佑担任四平攻城总指挥为主要线索,再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城市攻坚战。影片不仅塑造了有勇有谋、爱兵如子的李天佑上将形象,也刻画了一批既淳朴可爱又令人尊敬的战士形象。 《李天佑血战四平》剧本由新余市剧作家张付华创作,著名影视演员胡亚捷、王强担纲主角,是新余市投资拍摄、向建国60周年献礼之作,3月6日将在央视电影频道(CCTV-6)首播并在全国上映。
编辑本段影片阐述
2008年10月20日,数字电影《李天佑血战四平》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影视拍摄基地举行了开机仪式,曾经执导过《夜袭》等战争片的导演安澜以及影片主要的创作人员都来到了现场。这部影片将以四平攻坚战为背景,展现共和国智勇双全的李天佑上将戎马生涯,片中李天佑将由演员胡亚捷扮演。 除了塑造上将李天佑的光辉形象,导演安澜表示,还将在影片中更多地关注普通老百姓,为此,他特意在片中安排了邮差和邮差妻子两个角色。“在这个惨烈的战争之中,他们就在战场的旁边,他们对战争的看法,在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之间,老百姓不懂,他不知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不知道你们两个集团要干什么,但他知道战争对我来说是残酷的。”
编辑本段剧情简介
本片讲述了1947年至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城市攻坚战——四平攻坚战。本片以时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李天佑担任四平攻城总指挥为主要线索,再现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城市攻坚战。李天佑的对手是时任国民党71军军长,后起义投诚并于1955年与李天佑同授解放军上将军衔的陈明仁。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两位一代将才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相互博弈,斗智斗勇。 本片从人物入手,不仅塑造了有勇有谋、爱兵如子的李天佑上将,也刻画了一批围绕在他身边,既纯朴、可爱又令人尊敬的战士形象,人物真实可信、有血有肉。众多有血有肉的人物从多维度完整勾画出了这场战史上有名的残酷战役。通过众多平凡英雄们的牺牲与奉献,展示了我军将士敢打敢拼,勇敢无畏、能打大仗、硬仗的优良作风,再现了战争中人性闪光的瞬间,反映出共和国开创者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集体主义情怀。
编辑本段主演介绍
姓名:胡亚捷 生日:1963年4月6日 血型:O型 身高:174cm 籍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话剧团 电影作品: 1986年《雷场相思树》饰邱原 1990年《血色清晨》饰李明光 1990年《太监秘史》饰太监毓泰 1991年《一夕是百年》饰李涛
编辑本段人物原型
李天佑(1914-1970),广西省临桂县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百色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 《李天佑血战四平》
红军第七军排长、特务连连长,红三军团第五十八团副团长、团长,红三军团第五师十三团团长、师长、军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第十团团长,红一军团第二师副师长、第四师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团长、副旅长、代旅长。一九三九年赴苏联学习军事。解放战争时期,任北满军区参谋长,松江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市卫戍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三十八军军长,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兼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校长,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四平市位于松辽平原中部,吉林省西南部,辽、吉、蒙三省(区)交 四平市
界处,堪称松辽平原的一颗明珠。现辖公主岭市、双辽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铁东区、铁西区、辽河农垦管理区和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四平经济开发区、四平红嘴高新技术开发区、范家屯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41平方公里,总人口332万人,市区人口60万人。 2005年,全市(两区、两市、两县)总人口332万,其中四平市区60万人。全市幅员面积为1408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为741平方公里。四平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36个民族,汉族人口约占91.6%。在35个少数民族中,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人口较多。全市有1个民族自治县、即伊通满族自治县;有4个民族乡镇,即梨树县叶赫满族镇、公主岭市二十家子满族乡、公主岭市放马沟满族乡、双辽市那木斯蒙古族乡。
编辑本段血战四平
在占领四平方面,国民党抢先了一步。1946年1月8日,国民党的“接收大员”刘翰东带着百余官员快速进入四平,成立了国民党辽北省政府和四平市政府,刘翰东任省政府主席。 随后,20余万国民党军队蜂拥沈阳。接着,国民党军队兵分两路向本溪和四平方向大举进攻。 1946年3月17日凌晨2点,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的两个团与保安一旅等部队经过周密部署,从西、东、北三个方向向四平发起攻击。经过10余小时的激战,3000守敌除逃跑的200多人外,其余全部被歼。国民党辽北省主席刘翰东、保安司令张凯及匪首王大化、王耀东等被民主联军活捉。此战还缴获轻重机枪69挺、大小炮32门、步枪2000余支、汽车20辆、战马700匹及其他军用物资一大批。 战斗结束后,东北民主联军总部迁入城内。为了重新夺回四平,蒋介石下令国民党王牌部队、全部美式装备的新一军沿康平、法库一线向北进攻,第七十一军也沿康平、法库一线,迂回向四平推进。 1946年3月24日,毛泽东在给林彪等人的电报中说:“……动员全力坚决控制四平街地区,如顽军北进时,彻底歼灭之,决不让其向长春前进。” 1946年3月25日,刘少奇代表中央又给林彪、彭真等人发电说:“你们应 《李天佑血战四平》
尽一切可能,不惜重大牺牲,保卫战略要地,保卫北满。” 1946年5月15日,国民党集中10个师的兵力,在东北保安副司令郑洞国、梁华盛的带领下,分左、中、右三个方向再次向四平守军发动进攻,由于民主联军作了充分的准备,蒋军的进攻被民主联军打退。 1946年5月17日,国民党动用飞机,再次对民主联军阵地进行狂轰乱炸,然后用坦克作掩护,向塔子山阵地突击猛冲民主联军官兵顶着猛烈的炮火,浴血奋战,打退了蒋军的12次冲锋。塔子山阵地前,到处是敌人的尸体。 蒋军深知,塔子山是主阵地,攻不下这个阵地,他们无法攻下四平。于是,蒋军的右部兵团新六军在叶赫与民主联军三五九旅开战,国民党预备队第一九五师占领了哈福。这样,蒋军对民主联军的塔子山阵地形成了三面包围。 《李天佑血战四平》
1946年5月18日,国民党新六军又在大量飞机、大炮和坦克的配合下,从东、南、西三个方面向塔子山阵地猛烈攻击。塔子山是个小山头,面积不到100平方米,蒋军的炮火似雨点落在山头上。民主联军在遭受很大牺牲的情况下,几次打退了蒋军成营、成团的冲锋。 民主联军撤出四平后,东北蒋军进行了大肆庆祝,并动用各种宣传工具吹嘘说他们取得了四平大捷,消灭了大量共军,林彪败走麦城,并为参战部队开大会庆功发奖,甚为热闹。其实,这场战斗蒋军并未获胜,顶多只算打了个平手,他们的庆功发奖,不过是一场闹剧。 四平保卫战的真正意义在于迟滞了国民党军队北犯的进度,为巩固和建设后方根据地赢得了时间,消灭了国民党在东北的有生力量,摸到了对付美械装备军队的办法。
Ⅳ 历届百合奖获奖影片
第一届中国电视电影百合奖(1998-2000) (2001年6月)
一等奖
《劲舞苍穹》 郭兵艺、高希希 白玉、胡亚捷、陈瑾
《杨守敬与吕贝卡》 周一民、张菁 王学圻、肖雄
《大戏小戏》 祖阔、杨亚洲 陈征、梁丹妮
《公鸡打鸣母鸡下蛋》 吴鸣、萧磊 高希希、白玉、周小斌、严妮
《王勃之死》 高锋、郑大圣 刘晓锋、池华琼
《阿桃》 白桦、郑大圣 陆朗、王晓叶
《请你留下来》 张文惠、于向远 林珂、李晓红
《上车走吧》 马晓东、管虎 高虎、黄勃
《少奇专列》 王霆钧、黄亚洲 孙羽、郭法增、刘岫杰
《第三条线》 徐兵、吴天戈 高明、刘子枫
二等奖
《网事情缘》 王卫中 梦继、李威、宫晓萱
《家园》 章君、杨亚洲 陈宁、吴海
《但愿人长久》 黄起、张会军 黄起、洪涛、起岩松
《有你的冬天不冷》 刘苗苗 剧雪、赵军
《礼尚往来》 臧礼、臧希 韩童生、陶红
《山乡情话》 美仑、孙成 李歌、于滨
《杨子荣》 谷办华、王晓民 马伦、袁霞
《信天游》 史平一、王晓民 李芮、孙军
《夜深人静》 黄军、王群 剧雪
《爱得明白》 孙秀樱 张勇奇、齐志
儿童片奖
《禧娃》 郑重、曾念平 王学圻、宋丹丹
第二届中国电视电影百合奖 (2002年6月)
一等奖
《大沙暴》
《情归天尽头》
《古玩》
《刑警张玉贵的队长生活》
《咱得有个家》
二等奖
《白魂灵》
《半碗村传奇》
《血浴羊山》
《法官老张轶事》
《一介平民》
儿童片奖
《我真棒》
《我和连长》
评委会奖
《兵哥》
《爱情是蓝色的》
第三届电视电影“百合奖”
一等奖5部:《王忠诚》、《中国桥》、《毛泽东的亲家张文秋》、《家有轿车》、《青春与共》;
二等奖5部:《河沿儿》、《老油坊》、《大漠之恋》、《正月十五唱大戏》、《从心相恋》;儿童片奖1部:《爸爸的海》。
优秀编剧奖:《中国桥》的编剧郎云、高洁,《家有轿车》的编剧张恒茂、武亚军;
优秀导演奖:《王忠诚》的导演孙成、钱泠泠;
优秀男演员奖:李丁(《家有轿车》)
优秀女演员奖: 普超英(《毛泽东的亲家张文秋》)
第四届(2004年6月)
一等奖获奖影片:《曾克林出关》;《野狐梁的女人》;《马世清离婚》;《法官老张轶事之审牛记》;《为奴隶的母亲》
二等奖获奖影片:《贞贞》;《微笑》;《乔二中彩》;《黄河行歌》;《咱得有辆车》
儿 童片 奖:《跑向明天》
编 剧 奖:王力扶(贞贞)
优秀导演奖:安谰(曾克林出关)
男 演员 奖:雷恪生(马世清离婚)
女 演员 奖:高远(野狐梁的女人)
第五届(2005年6月)
一等奖获奖影片:《法官老张轶事之养老树》;《王树声征战豫西》;《我爱杰西卡》;《核电铁军》;《合同父子》
二等奖获奖影片:《划痕岁月》;《杨文洲》;《摊牌》;《鸿门宴》;《悬剑》
儿 童片 奖:《爸爸的味道》
编 剧 奖:赵冬苓(法官老张轶事之养老树);邱怀阳(合同父子)
优秀导演奖:朱枫(我爱杰西卡);赵重光(法官老张轶事之养老树)
男 演员 奖:李雪健(合同父子);李心敏(摊牌)
女 演员 奖:柏清(法官老张轶事之养老树);郑萍(我爱杰西卡)
第六届(2006年6月)
一等奖获奖影片:《王长喜来了》;《法官老张轶事之回避》;《飞》;《昆明日记》;《烩面馆》
二等奖获奖影片:《随风而去》;《说话算数》;《牛贵祥告状》;《金牌工人》;《狩猎者》
儿 童片 奖:《童年游戏》
编 剧 奖:刘一兵(王长喜来了);郎云(随风而去)
优秀导演奖:胡雪杨、李灌(洪烩面馆);乔梁(飞)
男 演员 奖:周小斌(法官老张轶事之回避)
女 演员 奖:陶红(秘密);汤唯(警花燕子)
第七届(2007年5月)
一等奖获奖影片:《雪狼》;《杨得志围城打援》;《村官过大年》;《男人上路》;《啤酒花》
二等奖获奖影片:《血溅三岔口》;《迅雷之旅》;《胖嫂进城》;《篮球宝贝》;《西风烈》
评委会特别奖:《头上就是天》;《天籁》
儿 童片 奖:《西瓜是圆的》
编 剧 奖:李黎明《村官过大年》;张冰《男人上路》
优秀导演奖:吴天戈《啤酒花》;刘 江《雪狼》
男 演员 奖:张智霖;潘粤明;黄渤;赵毅;刘子枫
女 演员 奖:闫妮;范文芳、张少华、岳红、郑萍
第八届(2008年5月)
影片奖
一等奖
《暮鼓晨钟》 编剧:张冰 刘俊堂 导演:潘镜丞
《棋王和他的儿子》 编剧:王宗昌 石丁 朱可欣 导演:周伟
《彭雪枫纵横江淮 》 编剧:张启音 孟曼 杨骏 导演:安澜
《大爱如天》 编剧:郎云 导演:高力强
《等郎妹》 编剧:张五洲 弯弯 导演:郑华
二等奖
《春蚕》 编剧:何晴 朱枫 导演:朱枫
《买房》 编剧:宋迪 导演:方军亮
《雪歌》 编剧:崔民 导演:方军亮
《黑活儿》 编剧:李敏杰 导演:李威
《镖行天下之天下镖局》 编剧:吴峥 马帅 导演:邓衍成
单项奖
优秀编剧
张冰 刘俊堂(《暮鼓晨钟》) 马泉来(《名媛名票》)
优秀导演
周伟(《棋王和他的儿子》) 梁山(《狗小的自行车》)
优秀男演员
李洪涛(《督察队长》) 王志飞(《暮鼓晨钟》)
优秀女演员
宋晓英(《大爱如天》) 顾艳(《狗小的自行车》)
优秀儿童片奖
《狗小的自行车》 编剧:李亦中 杰米 导演:梁山
评委会奖
《对花枪》 编剧:奎生 导演:萧锋 保尔夫
《悲喜松花江》 编剧:赵葆华(执笔)李峰海 导演:刘抒鹃
2009年5月6日晚,第九届电影频道数字电影百合奖举行颁奖典礼。
《十八个手印》、《横平竖直》、《雷横与朱仝》、《天使看得见》、《走四方》获得优秀故事片一等奖
《李天佑血战四平》、《中尉》、《青春制造》、《腾越殇魂》、《无法结局》获优秀故事片二等奖
《文化战车》获得评委会特别奖
《男孩都想有辆车》获优秀儿童片奖。
邢原平、魏人获优秀编剧奖,金舸、高峰获优秀导演奖
李心敏、赵毅获优秀男演员奖,董玲、曹苑获优秀女演员奖。
为纪念电视电影开播十周年,本届百合奖还特别推出“电视电影十年·观众最喜爱的电视电影和演员”评选活动。
《情不自禁》、《极限救援》、《杨守敬与吕蓓卡》、《土婆婆pk洋媳妇》、《狩猎者》、《血溅三岔口》、《陆小凤传奇系列》、《镖行天下系列》等十部电影分获剧情类、喜剧类、动作类、系列类四大单元的观众最喜爱电视电影奖。
演员李雪健、黄渤、陶虹、何琳、闫妮、周小斌、吴樾、曾宝仪、张智霖、宁静分别获得这四个类别的观众最喜爱男女演员奖。
第九届(2009年5月)
一等奖获奖影片
《十八个手印》
《横平竖直》
《雷横与朱仝》
《天使看得见》
《走四方》
二等奖获奖影片
《李天佑血战四平》
《中尉》
《青春制造》
《腾越殇魂》
《无法结局》
优秀儿童片奖
《男孩都想有辆车》
优秀编剧奖
邢原平——《十八个手印》
魏 人——《无法结局》
优秀导演奖
金舸——《天使看得见》、《横平竖直》
高峰——《十八个手印》
优秀男演员奖
李心敏——《十八个手印》 饰 陈开元
赵 毅——《走四方》 饰 二喜
优秀女演员奖
董玲——《横平竖直》 饰 郭美琴
曹苑——《美丽的头发》 饰 曾芮
评委会奖
《文化战车》
电视电影十年·观众最喜爱的电视电影演员奖
1、“电视电影十年·观众最喜爱的剧情类电视电影女演员” 《秘密》 陶虹 《为奴隶的母亲》何琳
2、“电视电影十年·观众最喜爱的剧情类电视电影男演员” 《合同父子》李雪健《上车走吧》黄渤
3、“电视电影十年·观众最喜爱的动作类电视电影女演员” 《扈三娘与矮脚虎王英》曾宝仪
4、“电视电影十年·观众最喜爱的动作类电视电影男演员” 《雷横与朱仝》 吴樾
5、“电视电影十年·观众最喜爱的喜剧类电视电影女演员” 《公鸡打鸣母鸡下蛋》闫妮
6、“电视电影十年·观众最喜爱的喜剧类电视电影男演员” 《公鸡打鸣母鸡下蛋》周小斌
7、“电视电影十年·观众最喜爱的系列类电视电影女演员” 《杨门女将》宁静
8、“电视电影十年·观众最喜爱的系列类电视电影男演员” 《陆小凤传奇系列》张智霖
电视电影十年·观众最喜爱的电视电影奖
9、电视电影十年·观众最喜爱的剧情类电视电影:《上车走吧》《情不自禁》《极限救援》《不敢爱你说爱你》
10、电视电影十年·观众最喜爱的动作类电视电影:《狩猎者》《血溅三岔口》
11、电视电影十年·观众最喜爱的喜剧类电视电影:《杨守敬和吕蓓卡》《土婆婆PK洋媳妇》
12、电视电影十年·观众最喜爱的系列类电视电影:《陆小凤传奇系列》《镖行天下系列》
2010年第10届数字电影百合奖完全获奖名单
优秀影片一等奖
《铁流1949》《骆驼圈》《无蝉的夏天》
《开头那些日子》《疯狂的玫瑰》
优秀影片二等奖
《徐海东喋血町店》《前妻》《铁胆雄心》
《百炼成钢》《绿野飞花》
优秀儿童片奖空缺
评委会特别奖《方队》
优秀编剧奖
邢原平《开头那些日子》 韦华《无蝉的夏天》
优秀导演奖
萧锋《铁流1949》 周伟《疯狂的玫瑰》
优秀男演员奖
王景春《疯狂的玫瑰》 吕聿来《无蝉的夏天》
优秀女演员奖
吴越《前妻》 董玲《骆驼圈》
Ⅳ 李天佑血战四平观后感
你闵二的吧
Ⅵ 李天佑血战四平观后感 300字
本片讲述了1947年至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城市攻坚战——四平攻坚战。本片以时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李天佑担任四平攻城总指挥为主要线索,再现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城市攻坚战。李天佑的对手是时任国民党71军军长,后起义投诚并于1955年与李天佑同授解放军上将军衔的陈明仁。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两位一代将才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相互博弈,斗智斗勇。 本片从人物入手,不仅塑造了有勇有谋、爱兵如子的李天佑上将,也刻画了一批围绕在他身边,既纯朴、可爱又令人尊敬的战士形象,人物真实可信、有血有肉。众多有血有肉的人物从多维度完整勾画出了这场战史上有名的残酷战役。通过众多平凡英雄们的牺牲与奉献,展示了我军将士敢打敢拼,勇敢无畏、能打大仗、硬仗的优良作风,再现了战争中人性闪光的瞬间,反映出共和国开创者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集体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