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剑雨》开头,那个被林熙蕾刺中的僧人临死前说:从前有个高僧非常爱慕一个少年的美貌…愿受五百年...
是佛家爱情故事《千年等待》本是教人放下为爱执念后来演化成为支持为爱执念的感情。佛陀阿难出家前遇上见一美貌少女从而爱慕难舍。佛祖问,你有多喜欢那少女?阿难答:愿化身为青石桥。。。。只求那少女从桥上走过。
2. 张翼的主要作品
张翼主演的邵氏电影还有《五虎屠龙》(合作演员:郑佩佩、金汉、岳华、罗烈、高远、田丰等,这部影片也是当年邵氏过百票房的武侠大制作,阵容鼎盛,制作精良,由当时邵氏的7位首席明星联合主演,“福星导演”罗维执导);《武林风云》(合作演员:陈鸿烈、舒佩佩、黄宗迅等);《七侠五义》(合作演员:井淼、乔庄、罗烈、丁红等);《玉面飞狐》(合作演员何莉莉、虞慧、黄宗迅、马海伦等);《江湖三女侠》(合作演员:罗烈、林嘉、潘迎紫等);《大罗剑侠》(合作演员:田丰、井莉、舒佩佩、马海伦等);《血符门》(合作演员:凌波、施思、南宫勋、王侠、谷峰等)等。 1965年:痴情泪
1967年:七侠五义 饰 展昭
1967年:神剑震江湖 饰 余乾文
1967年:儒侠 饰 沈秉义
1968年:玉面飞狐 饰 徐绳武
1968年:夺魂铃饰 卫虎
1970年:五虎屠龙饰 高智
1970年:大罗剑侠饰 周应龙
1970年:江湖三女侠 饰 徐近武
1970年:武林风云饰 徐进
1971年:血符门 饰 韩珏
1971年:萧十一郎 客串 少镖头
嘉禾以及台湾时期:
1971年:独臂刀大战盲侠 客串
1971年:夺命金剑 饰 严世杰
1971年:一夫当关 饰 司马长春
1972年:黑吃黑(又名:夺命亡魂谷) 饰 鲍良
1972年:铁掌旋风腿 饰 凌世豪
1972年:侠义双雄 饰 王原
1972年:山东响马 饰 燕铁衣
1972年:黄浦滩头 饰 萧四少
1973年:烈日狂风 饰 汉青
1973年:半斤七两
1973年:克星 饰 克星
1973年:黄金赌客 饰 钟国强
1974年:虎豹双雄 饰 罗天豪
1974年:大搏杀
1974年:英雄榜 饰 郑世宏
1974年:四大天王 饰 洪辉
1974年:大地龙种 饰 徐龙
1974年:鬼风吹 饰 李长青
1974年:碧城故事
1975年:昨夜星辰昨夜风 饰 宇轩
1975年:南侠展昭 饰 南天一丐
1975年:猎人
1975年:龙门风云 饰 脱脱
1975年:避孕大全 客串
1975年:不共戴天 饰 荆修文
1975年:十八罗汉阵 饰 苗一刀
1975年:妙手千金 饰 李奇
1975年:八百壮士 饰 杨瑞符
1975年:大喜事 客串
1976年:大太监 饰 田尔耕
1976年:大江南北
1976年:达摩密宗血里飘 饰 马玉宁
1976年:天皇巨星 饰 金虎
1976年:黑龙会
1976年:神环
1976年:独臂双雄 客串
1976年:少林寺十八铜人 客串 大师兄
1976年:火烧少林寺 饰 大师兄
1976年:金罗汉
1976年:中原镖局 饰 亲王
1977年:武林客栈
1977年:少林小子 客串 鲁将军
1977年:圣剑风云 饰 赵潘
1977年:灯笼街
1977年:血连环
1977年:刀剑霸王拳
1977年:鹰爪螳螂 饰 螳螂拳大师曹马洪
1977年:少林叛徒 饰 田智
1977年:快刀乱麻斩 饰 许飞
1977年:方世玉大破梅花桩 饰 提督马玉龙
1978年:鹰拳
1978年:勾魂针夺命拳 饰 庄东
1978年:龙拳蛇手斗蜘蛛
1978年:飞燕双娇 饰 冷面虎
1978年:幽灵神功
1978年:五花箭神
1978年:追猎 饰 海云贝勒
1978年:十八玉罗汉 饰 万君伟
1978年:七侠八义 饰 左石回
1979年:锦衣卫 饰 司礼太监马堂
1979年:十大弟子 饰 提督宫天鹤
1979年:功夫七戒 饰 游四海
1979年:烈日狂风野火 饰 二当家
1979年:战天山
1979年:醉步迷猴 饰 花云
1979年:棍王 饰 鲁大业
1980年:身不由己 饰大师兄钟伟
1981年:神剑动山河 饰 龙武
1981年:御剑伏魔 饰 夏克
1983年:最长的一夜
1984年:无名火 饰 韦杰
1984年:黄祸 饰 CIA警探
1986年:霹雳大喇叭 饰 千面人
1987年:中华战士 客串
1987年 阴阳界 饰 剑客燕生
1990年:再战江湖 客串
1992年:战神传说 饰 兰陵国君
3. 电影十大弟子演员
十大弟子 (1977)
导演: 丁重
编剧: 司徒敏
主演: 王道 (Don Wong) / 张翼 (Yi Chang) / 嘉凌 (Ling Chia)
类型: 剧情 / 动作
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 / 台湾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77-1-8
4. 求国产关于少林寺的电影
小醉拳
5. 十八罗汉阵是怎么样叠的,各叫什么罗汉,各拿什么武器;周星驰在电影《武状元苏乞儿》中扮演什么罗汉。
是由少林十八罗汉组成的阵法,一般出少林时(检验功夫是否学成)或对外御敌时会组成十八罗汉阵。
少林十八罗汉潘国静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十八罗汉的出现;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十八的传统偏好有关。“十八”是一个吉数,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数量表达都用“十八”,如“十八世”、“十八侯”、“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等。佛教中也有许多“十八”,如“《十八部论》”、“十八界”、“十八变”、“十八层地狱”等,“十六罗汉”变为“十八罗汉”显然与这种“十八”情结有关。 [编辑本段]【相关记载】 据经典记载,有十六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嘱咐,不入涅盘。公元2世纪时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庆友尊者作的《法住记》中,记载了十六阿罗汉的名字和他们所住的地区。这部书由玄奘法师译出之后,十六罗汉便普遍受到我国佛教徒的尊敬。到五代时,绘图雕刻日益兴盛起来。后来画家画成了十八罗汉,推测画家原意可能是把《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和译者玄奘也画在一起。但后人标出罗汉名字时,误将庆友列为第十七位住世罗汉,又重复了第一位阿罗汉的名字成为第十八位。虽然宋代已经有人指出了错误,但因为绘画题赞者有著名书画家和文学家,如贯休、苏东坡、赵松雪等人,所以十八罗汉很容易地在我国流传开来。 [编辑本段]【最早纪录】 最早记录这件事的是宋代苏轼,他在《自南海归过清远峡宝林寺敬赞禅月所画十八大罗汉》一文中,一一列举出十八罗汉的姓名。前十六位罗汉即《法住记》中列的十六罗汉名,新增补的两位罗汉,第十七位是“庆友尊者”,即《法住记》的作者。第十八位是“宾头卢尊者”,这与第一位其实是同一位,只不过一个用全称,一个用尊称而已。后来,宋代志盘在《佛祖统计》卷三十三中提出新见解,认为第十七位应是迦叶尊者,第十八位应是君徒钵叹尊者,也就是“四大罗汉”中不在“十六罗汉”中的那两位。
但是,到清代乾隆年间,皇帝和章嘉呼图克图认为第十七位罗汉应是降龙罗汉即迦叶尊者,第十八位应是伏虎罗汉,即弥勒尊者。皇帝钦定,自此十八罗汉就以御封为准了。藏传佛教十八罗汉的第十七位是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第十八位是弥勒。十八罗汉取代十六罗汉后,影响越来越大。十八罗汉的石窟雕像不多,但在寺庙中则比较常见,一般塑在大雄宝殿中,作为释佛或“竖三世佛”的环卫存在。
十八罗汉原本没有固定的形象,是后来的艺术家凭着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的,现存最早的十六罗汉雕像在杭州烟霞洞,是吴越王的妻弟发愿所造的。 [编辑本段]【罗汉名称】 十八罗汉,系自十六罗汉演变而来。目前所知最早的十八罗汉像,为五代·张玄及贯休所绘。其后,宋·苏东坡分别为此二画题十八首赞,并于贯休所作标出罗汉名称。此外,杭州飞来峰金光洞中,刻在石床上的十八罗汉像,也是宋代的作品。
元代以后,各寺院的大殿中多供有十八罗汉,且在佛教界,罗汉像的绘画与雕塑,也多以十八罗汉为主。自此,十六罗汉乃逐渐沉寂,十八罗汉代之而起。日本镰仓光明寺也有十八罗汉像,据考证系南宋至元代期间之作。
关于十八罗汉的名称,前十六罗汉,皆如《法住记》所载,并无异说。此十六罗汉之名称,即如下列:
(1)宾度罗跋罗堕阇(Pindolabharadvaja),坐鹿罗汉:曾乘鹿入皇宫劝喻国王学佛修行。
(2)迦诺迦伐蹉(Kanakavatsa),欢喜罗汉:原是古印度一位雄辩家。
(3)迦诺迦跋厘堕阇(Kanakabharadvaja),举钵罗汉:是一位托钵化缘的行者。
(4)苏频陀(Suvinda),托塔罗汉:他因怀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
(5)诺矩罗(Nakula),静坐罗汉:又为大力罗汉,因过去乃武士出身,故力大无穷。
(6)跋陀罗(Bhadra),过江罗汉:过江似蜻蜓点水。
(7)迦理迦(Karika),骑象罗汉:本是一名驯象师。
(8)伐阇罗弗多罗(Vajraputra),笑狮罗汉:原为猎人,因学佛不再杀生,狮子来谢,故有此名。
(9)戍博迦(Jīvaka),开心罗汉:曾袒露其心,使人觉知佛于心中。
(10)半托迦(Panthaka),探手罗汉:因打坐完常只手举起伸懒腰,而得此名。
(11)罗怙罗(Rāhula),沉思罗汉:佛陀十大弟子中,以密行居首。
(12)那伽犀那(Nāgasena),挖耳罗汉:以论“耳根清净”闻名,故称挖耳罗汉。
(13)因揭陀(Añgaja),布袋罗汉:常背一布袋笑口常开。
(14)伐那婆斯(Vanavāsi),芭蕉罗汉:出家后常在芭蕉树下修行用功。
(15)阿氏多(Ajita),长眉罗汉:传说出生时就有两道长眉。
(16)注荼半托迦(Cūlapanthaka)。看门罗汉:为人尽忠职守。
第十七罗汉: 降龙罗汉:庆友尊者,传说曾降伏恶龙。后据民传转世为济公活佛,惩恶扬善,普救众生。
第十八罗汉: 伏虎罗汉:宾头卢尊者,曾降伏过猛虎。
至于后二位罗汉,则众说纷纭,并不一致。兹列出几种主张如下:
(1)以庆友为第十七尊,宾头卢为第十八尊。其中,庆友即难提蜜多罗,亦即《法住记》的作者;宾头卢即位列十六罗汉之首的宾度罗跋罗堕阇。
(2)另有加上大迦叶与军屠钵叹二位尊者。依《佛祖统纪》卷三十三所述,唐代妙乐(湛然)首创此说,宋代净觉(仁岳)亦采此种说法。此系合并《法住记》所载十六尊者,与《弥勒下生经》的四大声闻,省略其中重复的二位尊者所成。
(3)西藏地区所传,则加上达摩多罗与布袋和尚。其中,达摩多罗被认为是编纂〈优陀那品〉的法救,但无明确的证据。其像为背负梵箧,类似唐代入竺僧玄奘。布袋和尚,其起源与中国唐末的契此和尚颇有关联。另从其周围围绕若干幼童看来,也可能与多产神诃梨帝母(Hāritī)的配偶半支迦(Pañcika)有关。此外,又有加上降龙、伏虎二尊者,或加摩耶夫人、弥勒二者等不同说法。
周星驰在《武状元苏乞儿》中习睡梦罗汉拳,至于什么罗汉就不知了。
6. 赵本山的十大弟子都是谁啊
1,宋小宝
宋小宝是出名最晚,但名气最大的一位。绝对的综艺大咖,为啥给他排第一位?问了办公室周围七八个姑娘小伙,说赵本山弟子最喜欢哪位,都说,最喜欢咖妃!
2,刘小光
尼古拉斯赵四,四哥的名头,那简直是,不多说,太牛了。有一次听电台节目里说四哥要来,当天晚上刘老根大舞台的票根本买不到了。
3,丫蛋
赵本山女弟子中最被器重的一位,上央视春晚便是证明。之后也是各卫视的常客。唱功惊人,上几个八度没问题。
4,小沈阳
小沈阳是赵本山最早大火巨火的一位弟子,因为上了春晚表演了不差钱之后,小沈阳迅速成为各大卫视常客,但是,他的表演功力是下降,或者说没有进步,这样不好不好。
5,王小利
作为东北F4中的一员,王小利演的刘能家喻户晓。
6,程野
程野是因为《三枪拍案惊奇》火的,但火了后一直在努力,他是比较能搞怪的一个,深受观众喜欢,因为长得也挺野的。
7,大鹏
大鹏是赵本山弟子中比较特的一个,因为他的事业在北京,在搜狐,不在本山集团工作。一提《屌丝男士》《煎饼侠》,哪有不知道的啊。
8,赵海燕
海燕哪,你可长点心吧。嗯,说的就是她。
在赵本山的女徒弟中,她是发展比较迅猛的一个,老公是“刘一水”。
海燕是学霸,考了大学,还当了大学老师,现为本山艺术学院专职教师,专教二人转唱腔。
9,唐鉴军
好像提起谢广坤没有不知道的,那么烦人,哈哈。现实中唐鉴军其实十分努力,现实中赵本山对他十分器重,辽宁民间艺术团团长都给了他。
10,张小飞
张小飞是比较早拜入赵本山门下的,是赵本山非常器重的弟子,大家比较熟悉的是“二柱子”,他在电视屏幕上没有大红大紫,主要是帮赵本山打理各地刘老根大舞台。
(6)十大弟子电影完整版扩展阅读
赵本山,1957年10月2日出生于辽宁省开原市,喜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小品演员、东北二人转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全国青联委员、本山传媒集团董事长。
2016年1月25日在辽宁省曲艺家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赵本山被推选成为第八届曲艺家协会主席团副主席。
1982年,赵本山主演拉场戏《摔三弦》,一举成名。
1990年首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其中十五次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
1999年由个人投资主演的电影《男妇女主任》获得第2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赵本山获最佳男演员奖。
2003年,赵本山首倡“绿色二人转”,并创立了以演出“绿色二人转”为主的“刘老根大舞台”。
2011年最后一次亮相央视春晚,表演《同桌的你》。
2013年蛇年春晚前,赵本山宣布退出小品舞台。2014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副总导演兼语言类节目总监。
2016年主演贺岁片《过年好》。2017年主演农村爱情轻喜剧《乡村爱情10》。
7. 巾帼枭雄里面的祥发叔叫什么名
张翼(Cheung Yick,1945年2月24日-),原名张伯燊,广东惠州人。1967年加盟邵氏公司之前,曾在台湾复兴剧校接受过八年评剧科班训练,学过武生和须生表演,身手矫健,更是跆拳道高手,甫进入影视圈即担当主角,第一部备受瞩目的电影是《神剑震江湖》。此后作品大多是武侠片,包括《儒侠》、《七侠五义》、《玉面飞狐》等。60年代末邵氏大搞新派武侠片的时候,张翼被挖掘到香港,一上来就在《儒侠》、《夺魂铃》等片中扮演第一男主角,张翼在当时和邵氏首席2武侠小生王羽关系很好,后来王羽离开邵氏去台湾发展的时候,张翼也是其中忠实的追随者之一,一起跟着王羽去了台湾,和王羽合演过《侠义双雄》等经典作品。整个70年代,张翼活跃在港台两地,主演或参加演出超过百部武打片,其中不乏《侠义双雄》、《棍王》、《黄埔滩头》、《螳螂与鹰爪》《十大弟子》这样的经典,在这些片中,张翼或热血青年、或正义高手、但最经典的形象却莫过于反派BOSS,尤其是白发的BOSS,张翼在电影中经典的白发BOSS形象实在太多,比如《勾魂针夺命拳》、《螳螂与鹰爪》、《十大弟子》、《棍王》、《中原镖局》、《方世玉大破梅花桩》等。1971年离开邵氏以后,仍活跃于影坛,片约不断,以拍摄武侠、功夫、动作片为主。80-90年代张翼转而接拍电视剧,在香港两家商营电视台的银幕上均有它的影踪。近年虽移居加拿大,但他对演戏仍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他在加拿大也间中作慈善演出,并于2007年年底回港拍摄无线电视剧《甜言蜜语》。
主要作品:
电视剧(丽的电视/亚洲电视)
在圆月弯刀中饰演魔教教主任天行1981年:大控诉
1984年:四大名捕 饰 铁手-铁游夏
1984年:十二金牌
1984年:醉拳王无忌之日帝月后
1985年:战神
1986年:秦始皇 饰 李牧
电视剧(无线电视)
1981年:鳄鱼潭
1989年:还我本色 饰 高家杰
1989年:侠客行 饰 贝海石
1991年:我系黄飞鸿 饰 祝昆
1992年:中神通王重阳 饰 霍景山
1993年:飞星寻龙
1993年:天伦 饰 林海
1993年:金蛇郎君 饰 夏侯义
1993年:赌霸天下 饰 成坚
1995年:命转乾坤
1995年:箭侠恩仇 饰 楚天威
1995年:包青天之人皮面具 饰 柴经武
1995年:神雕侠侣 饰 公孙止
1995年:圆月弯刀 饰 任天行 (于1997年播映)
2008年:甜言蜜语 饰 齐胜
未播映:巾帼枭雄
电影
1965年:痴情泪
1967年:七侠五义
1967年:神剑震江湖
1967年:儒侠
1968年:玉面飞狐
1968年:夺魂铃
1970年:五虎屠龙
1970年:大罗剑侠
1970年:江湖三女侠
1970年:武林风云
1971年:独臂刀大战盲侠
1971年:夺命金剑
1971年:一夫当关
1971年:血符门
1971年:萧十一郎
1972年:黑吃黑
1972年:铁掌旋风腿
1972年:侠义双雄
1972年:山东响马
1972年:黄浦滩头
1973年:烈日狂风
1973年:半斤七
1973年:克星
1973年:黄金赌客
1974年:虎豹双雄
1974年:大搏杀
1974年:英雄榜
1974年:四大天王
1974年:大地龙种
1974年:鬼风吹
1974年:碧城故事
1975年:昨夜星辰昨夜风
1975年:南侠展昭
1975年:猎人
1975年:龙门风云
1975年:避孕大全
1975年:不共戴天
1975年:十八罗汉阵
1975年:妙手千金
1975年:八百壮士
1976年:大太监
1976年:大江南北
1976年:达摩密宗血里飘
1976年:天皇巨星
1976年:黑龙会
1976年:神环
1976年:独臂双雄
1976年:少林寺十八铜人
1976年:火烧少林寺
1976年:金罗汉
1976年:中原镖局
1977年:武林客栈
1977年:少林小子
1977年:圣剑风云
1977年:灯笼街
1977年:血连环
1977年:刀剑霸王拳
1977年:鹰爪螳螂
1977年:少林叛徒
1977年:快刀乱麻斩
1977年:方世玉大破梅花桩
1978年:鹰拳
1978年:勾魂针夺命拳
1978年:龙拳蛇手斗蜘蛛
1978年:飞燕双娇
1978年:幽灵神功
1978年:五花箭神
1978年:追猎
1978年:十八玉罗汉
1978年:七侠八义
1979年:锦衣卫
1979年:十大弟子
1979年:功夫七戒
1979年:烈日狂风野火
1979年:战天山
1979年:醉步迷猴
1979年:棍王
1980年:身不由己
1981年:神剑动山河
1981年:御剑伏魔
1984年:无名火
1984年:黄祸
1986年:霹雳大喇叭
1987年:中华战士
1990年:再战江湖
1992年:战神传说
8. 踩着玩具老虎伏虎罗汉的电影叫什么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梵名《Arhat》。有杀贼,应供,无生的意思,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坐鹿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 ,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 长眉罗汉,看门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降龙罗汉 伏虎罗汉,欢喜罗汉,芭蕉罗汉。
以下是十八罗汉的名字及简介:第一位是坐鹿罗汉,他曾经乘坐他的鹿骑进皇宫劝说国王学佛修行。
第二位是欢喜罗汉,他清楚世间一切善丑恶,所以在很久以前,他是故印度一名雄辩家,他在辩论时,常带笑容。
第三位是举钵罗汉,他是一位托钵化缘的行者,所以手中一直拿着钵盂。
第四位是托塔罗汉,他是佛陀所收最后一名弟子,因为佛主怀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
第五位是静坐罗汉,又名为大力罗汉,因为他过去是武士出生,所以力大无穷,能搬动任何重物。
第六位是过江罗汉,他是一名贤者,过江似蜻蜓点水。
第七位是骑象罗汉,骑象罗汉是佛主的侍者,他原本是一名驯象师。
第八位是笑狮罗汉,意思为金刚子,原现是一名猎人,因为学佛,所以不再杀生,狮子来谢,故有此名。
第九位是开心罗汉,开心罗汉在出家前身是一名乞丐,曾袒露其心,使人觉知佛于心中,所以就叫做开心罗汉。
第十位是探手罗汉,探手罗汉是一个路边生,因打坐完经常把手举起伸懒腰,所以叫探手罗汉。
第十一位是沉思罗汉,沉思罗汉是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佛陀十大弟子中,佛法道行居首位。
第十二位是挖耳罗汉,意思为龙军,习惯上称那先比丘,以论耳根清净闻名,所以称挖耳罗汉。
第十三位是布袋罗汉,因为布袋罗汉经常背着一个布袋,没时都是笑口常开。现今也被叫做布袋弥勒。
第十四位是芭蕉罗汉,因为他是出家后常在芭蕉树下修行,有一天终于在芭蕉树下修成正果,所以叫芭蕉罗汉。
第十五位是长眉罗汉,跟骑象罗汉一样,也是佛的侍者,传说自从出生时就有了两条长眉了,所以叫做长眉罗汉。
第十六位是看门罗汉,是半托迦的弟弟,为人尽忠职守。
第十七位是降龙罗汉,因为早在古印度之时,龙王偷佛经,他就降幅过龙王,夺回佛经,所以立了大功,所以叫做降龙罗汉。
第十八位是伏虎罗汉,因为在寺庙外经常遇到有一只饥饿的老虎,他把他的斋饭分给这只老虎吃,所以就叫伏虎罗汉。
9. 电影剑雨里面那句佛语怎么说的就是我愿化身石桥的那个!要全的故事!
我愿化成一座做石桥,经受五百年的风吹,五百年的日晒,五百年的雨打,只求她从桥上走过!
出自《石桥禅》
有个年轻貌美的少女,出身豪门、多才多艺,她家的门槛都快被媒婆踩断了,她仍不想出嫁,因为她始终都在盼望如意郎君的出现。
有一天,她去庙会散心,在万头攒动的人群中,瞥见一名年轻男子,心中确知就是她苦苦等待的人,然而,场面杂沓拥挤,她无论如何都无法靠近那人,最后眼睁睁地看着心上人消失在人群中。之后,少女四处寻找此人,但这名年轻男子却像是人间蒸发,再也没有出现。
落寞的她,只有每日晨昏礼佛祈祷,希望再见那个男人。她的至诚,感动了佛心,于是现身遂其所愿。
佛祖问她:「 你想再看到那个男人吗?」
「是的,哪怕见一眼也行!」
「若要你放弃现有的一切,包括爱你的家人和幸福的生活呢?」
「我愿放弃」少女为爱执着。
「你必须修炼五百年,才能见他一面,你不会后悔吧?」
「我不后悔」斩钉截铁。
于是女孩变成一块大石头,躺在荒郊野外,四百九十九年的风吹日晒,女孩都不以为苦,难受的却是这四百多年都没看到一个人,看不见一点点希望,才让她面临崩溃。最后一年,一个采石队来了,相中了她,把她凿成一块条石,运进城里,原来城里正在建造石桥,
于是,女孩变成了石桥的护栏。就在石桥建成的第一天,女孩就看见了那个等了五百年的男人!他行色匆匆,很快地走过石桥,当然,男人不会发觉有一块石头正目不转睛地望着他。这男人又一次消失了。
佛音再次出现:「满意了吗?」
「不!为什么我是桥的护栏?如果我被铺在桥的正中,就能碰到他、摸他一下了!」
「想摸他一下?那你还得修炼五百年!」
「我愿意!」
「很苦,你不后悔?」
「不后悔!」
这次女孩变成了一棵大树,立在一条人来人往的官道上,每天都有很多人经过,女孩每天观望,但这更难受,因为无数次希望却换来无数次的希望破灭。若非前五百年的修炼,女孩早就崩溃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女孩的心逐渐平静了,她知道,不到最后一天,他是不会出现的
。又是一个五百年啊,最后一天,女孩知道他会来的,但她的心中竟然不再激动。他终于来了!还是穿着她最喜欢的白色长衫,脸还是那么俊美,女孩痴痴地望着他。这一次,他没有匆匆走过,因为,天太热了。他注意到路边有棵大树,休息一下吧,他想。
他来到树下,靠着树根,闭上双眼睡着了。女孩摸到他了,而他就紧靠在她的身边!但是,她无法向他倾诉这千年的相思。只有尽力把树荫聚拢,为他遮挡毒辣的阳光。
男人只小睡片刻,因为他还有事要办,他拍拍长衫上的灰尘,动身前一刻,他回头看了看,又轻轻抚摸一下树干, 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当那人逐渐消失的那一刻,佛祖又出现了。
「你是不是还想做他的妻子?那你还得修炼。」
女孩平静地打断了佛祖的话:「我是很想,但是不必了。」
「哦?」
「这样已经很好了,爱他,并不一定要做他的妻子。」
「哦!」
「他现在的妻子也曾像我这样受苦吗?」女孩若有所思。
佛祖微微点头。
女孩微微一笑:「我也能做到的,但是不必了。」
就这一刻,女孩似乎发现佛祖微微地吁了一口气。
女孩有些诧异:「佛祖也有心事?」
「这样就好,有个男孩可以少等你一千年了,为了看你一眼,他已经修炼两千年了。」佛祖脸上绽放着笑容。
(9)十大弟子电影完整版扩展阅读
1、电影台词
剑雨中陆竹的台词
我愿化成一座石桥,经受五百年的风吹,五百年的日晒,五百年的雨打,只求她从桥上走过!
2、台词来源
阿难尊者是提婆达多的亲弟弟,也是佛陀的堂弟,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阿难对佛祖说 :我喜欢上了一女子。
佛祖问阿难:你有多喜欢这女子?
阿难说: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
会有多喜欢?
可是一见钟情便倾心一世?
可是不问回报而付出等待?
这一切你都明白,仍旧只为那场遇见而甘受造化之苦。
阿难,你究竟有多喜欢那从桥上经过的女子,令你舍身弃道,甘受情劫之苦?
3、剑雨台词
电影剑雨中主角的对话:
细雨说:师父,为什么陆竹死之前说,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但求此少女从桥上走过?
方丈说:佛陀弟子阿难在出家之前,在道上遇一少女从此爱慕难舍。佛祖问他,你有多喜欢这少女?阿难回答: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但求这少女从桥上走过。
方丈说:那他对你很好啊!
细雨说:方丈说,我还有这个福分吗?
方丈说:去,死者乃为生者开眼,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未来已成现在,现在已成过去,随心去吧,看能得否。
10. 一补很早的电影,演十个少林俗家和尚护秦王的,最后死了九个的是什么电影 谢谢
少林寺十大弟子..只有大师兄活了..不过不是保着秦王..希望能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