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梦开始的地方新疆版观后感300字
《梦开始的地方》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电影《梦开始的地方》,该电影主要是以内地新疆高中班为素材,通过讲述内高班各族学生在内地学习、生活、成长和成才的故事,生动展现了党中央对新疆各族青少年的亲切关怀,尤其是对新疆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倾力支持。剧中通过一群飞出边远地区,在内高班学习的新疆孩子青春励志的故事和家庭变迁来折射新疆这片土地,各族群众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的真实生活状态。
通过观看这部影片,让我更加真实的感触到,民族团结靠大家,民族团结可以结出最美的爱之花。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团结显得尤为的重要和必须,只要在新疆这个地方呆过的人,都会真切的感觉到“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每一个人都应该在新疆,这个梦开始的地方,靠着人与人之间真、善、美的情感纽带,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为新疆的繁荣、昌盛、和谐、文明做出努力。
为了梦想,走出新疆,走向世界!
Ⅱ 新疆的电影《真爱》的观后感 500字以上
电影《真爱》观后感:洒向人间都是爱
我为可爱的新疆人流泪,我为真爱流泪,我为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一位母亲和她的伟大母爱流泪。而这个眼泪是激动的眼泪,自豪的眼泪,是内心震撼的眼泪……
是的,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曾在报纸,电台,电视台多次报道,感动了全新疆,感动了全中国。
有一次我在大街上看到过这样一个场景,有个卖水果的维吾尔族小伙推着手推车准备从很多在大街上停放的汽车当中穿过去,但他害怕划伤周围的汽车,不知道怎么过,这时,有位汉族老大爷给小伙子指挥,让他安全地从汽车中间过去。这就是我们新疆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且非常感人,几乎人人每天都能看到,碰到。
阿尼帕大娘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女人,但是,她做的事不普通,靠老公钉马掌的微薄收入抚养无依无靠的各族孤儿,几十年如一日,冬天在刺骨的冷水中洗羊下水,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要给这些跟自己无亲无故的孩子们吃,给孩子们穿,这是多大的爱,多么大的情怀,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们受苦,受难。为他们无私的遮风挡雨。
我们生活在无数个充满真爱的家庭里,沐浴在充满大爱的国度中。阿尼帕大娘的家就是我们生活的缩影,也是我们天天看到,听到,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生活也是我们新疆人为之自豪的资本。
天山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我是一部不落的去看,从小看到大,我也感受到该厂一步步走向成熟,一步步走向巅峰,小时候喜欢看《向导》《神秘的驼队》《艾力甫与赛乃木》《买买提外传》……最近几年的《吐鲁番情歌》《乌鲁木齐的天空》等都是很好的电影。看了都喜欢,我总认为我们新疆的电影还有待发展,与内地有着差距,觉得拍摄、剪辑、导演、演员还需努力。这次看到《真爱》这部影片后,我对新疆的电影及电影人充满了信心。对我们的电影在内地市场能够打响,能够站稳脚跟充满希望。谈电影我是个外行,我只能看到表面,但就表面而论《真爱》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除了震撼还是震撼。拍摄地点,叙述的场景,自然风光,自然的生活,没有刻意去表达什么,但是表达了很多,没有刻意去说什么,但是说了很多。让人联想到嬉闹与青山绿水中的童年,联想到远在千里之外为自己祝福的普通而伟大的母亲站在木桥头上盼望子女回家的情景。
这是一部好电影,体现了新疆的美,新疆人的美。没有夸张手法,没有超越生活,人物有血有肉。
电影是一门直观艺术,它能达到很多艺术形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电影用故事及它的感染力宣传新疆,赞美新疆,推出新疆,用这种方式使内地与新疆的距离更加拉进,进一步推动我们的旅游,搞活我们的经济,使更多的内地同胞认识新疆,认识新疆的人,知道新疆的事,让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了解新疆的和谐及各民族之间的真爱。
Ⅲ 新疆电影爱在旅途 求观后感 谢谢
影片内容取材自新疆流浪儿童的经历,电影情节紧凑,故事感人,以帮助被拐儿童木拉提回家为主要故事,再现了解救、教育、转化流浪儿童并为他们找到家人的过程,再现了各部门通力合作、果断出手、严打蛇头、服务群众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社会各界的关爱,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弘扬正气的优良传统。
电影《爱在旅途》讲述了被拐流浪儿童木拉提在“蛇头”胁迫下行窃,之后被新疆警方解救回疆,开始寻找父母的故事。故事围绕着爱与被爱展开叙述,影片中流浪儿童的生活、丢失孩子父母的现状、社会各界力量的大爱让人为之动容。
Ⅳ 新疆电影娜娜观后感 要原创的,不要复制粘贴的
《娜娜》观后感
前几天,我看了《娜娜》电影,心里想说的很多…
电影讲述了汉族姑娘王燕娜在了解到维吾尔族少年毛兰江被查出患有急性肾衰,生命危在旦夕,必须立即做换肾手术,而他家中所有直系亲属都不符合换肾标准的情况后,隐瞒了家人,辞去临时工作,主动提出无偿捐献肾脏的请求,之后努力劝说父亲同意自己对毛兰江的帮助,成功完成手术的故事。
《娜娜》于2012年4月17日晚在兰州交通大学成功举办了电影首映式,引起广大师生的强烈反响,电影主演及《娜娜》人物原型王燕娜同时参加仪式。
王燕娜说:“我的想法一直很简单,我只是做了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要代表我的全家感谢社会各界一直以来的关心。这将是我一段最难忘的人生经历。”
自治区精神文明办公室主任孙新刚说,王燕娜无偿捐肾体现了新时代青年的优秀品质,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青春之歌。王燕娜是民族团结的模范,也是道德建设的楷模[1],值得全疆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学习。这是高新区长期坚持民族团结教育的丰硕成果。他代表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精神文明办公室向王燕娜表示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向王燕娜及其父母和全家表示崇高的敬意。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徐彬说,王燕娜年仅24岁,她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为挽救一个原本素不相识的维吾尔族学生毅然无偿捐献了自己的一个肾脏,这对任何人都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她的行动非常感人。她为高新区树立了一个可贵的民族团结典范。这也以无可否认的事实说明,党的民族团结政策深入人心,新疆各族人民在祖国大家庭里互相帮助,其乐融融,谁也离不开谁。
王燕娜用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书写了民族团结的感人篇章,体现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和当代青年的优秀品质。
娜娜观后感2
前几天,我和同学看了新疆本土电影《娜娜》,深有感触。
电影讲述了汉族姑娘王燕娜在了解到维吾尔族少年毛兰江被查出患有急性肾衰,生命危在旦夕,必须立即做换肾手术,而他家中所有直系亲属都不符合换肾标准的情况后,隐瞒了家人,辞去临时工作,主动提出无偿捐献肾脏的请求,之后努力劝说父亲同意自己对毛兰江的帮助,成功完成手术的故事。
一个家境平凡的26岁临时工、社区自愿者,一个身患重病的18岁维吾尔族少年,两人之前毫无关系,也相互不认识,主人公娜娜却坚持提供援助。再加上一系列社会现实的缩影式投射,尤其是人们对无偿捐赠的望而却步的态度,使得主人公与思想作斗争的舞台空间被拓展得纵深感极强。男朋友的抛弃,父亲的劝阻,最终却令娜娜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从而打动了深爱自己的父亲--------其间电影将主人公内心的发展历程抓的丝丝入扣,表现的刻骨铭心、感人至深。大爱无边。那女孩为了用善良的双翼守护重病的维族少年,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捐出一个肾使她承担了异乎寻常的风险,同时相伴的还有无法避免的伤害。女孩固执的决定是伟大的,然而在伟大的背后却只是一个简单的想法,一份最本真而朴素的情怀,在危难关头施救于人。 手术是成功的,恢复的不仅仅是少年羸弱的身体,更是人们心中随着岁月而渐渐淡化的,这份爱的勇气,女孩兑现了奉献的承诺,在术后平静而温暖的阳光中,她正经历了从平凡到伟大的蜕变,也使得“大爱无边”这个词跨越了年龄、民族、家庭,在这片飞速变迁的大地上拥有了最好的诠释!
Ⅳ 爱归来新疆电影观后感
《爱归来》讲述了维吾尔族牧羊人卡德尔捡回一名汉族弃婴,历尽艰辛坚持把弃婴养育成人的故事,彰显了民族大爱、人性之美。
遗弃婴儿取名字凯赛特,长大以后承继了卡德尔大爷心地善良朴实的品性,享受生活,渴望自由完美的爱情,打破了各种各样摩擦阻力,最后和阿娜尔古丽踏入了婚姻生活的红毯。
凯赛特母亲韩冰在临死之时,满怀忏悔的心理状态来协助凯赛特,却在凯赛特取得成功之时含笑花离开。
本剧依据产生在鄯善县的民族大团结真实事件开展深层写作,重现了新疆省各族群众在强国梦的重大新征程中团结一致奋发进取、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的感人至深情景。
这一影片好像非常简单,但这一影片确实不容易,用一个简单的故事就把人内心深处许多繁杂的物品翻了出去。
很多种多样繁杂的情感感人至深,都是在心内翻滚,最首要的,我认为或是真情和感情,这也是尘世间更为宝贵的情感,有你才幸福。
Ⅵ 爱在旅途新疆电影观后感
爱,是影片围绕的主题,正是这份爱,打动着千千万万观众的心!看完这部影片,我流泪了,这感动的泪水滑过我的面颊,影片中那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画面又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不得不说:相信人间有真情!
该影片讲述了被拐流浪儿童木拉提在“蛇头”胁迫下行窃,之后被新疆警方解救回疆,开始寻找父母的故事。故事围绕着爱与被爱展开叙述,影片中流浪儿童的生活、丢失孩子父母的现状、社会各界力量的大爱让人为之动容。
这部影片唤起全社会对流浪儿童的关爱和救助。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社会各界的关爱,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弘扬正气的优良传统。
在新疆,每年有很多像阿里木江那样被犯罪团伙贩卖到各地,那些无辜的孩子,在城市的边缘流浪、做恶、同时被蹂躏。在温暖的木吉他、打击乐以及洪启布道式的喃喃细语中,我们听到他放下了对社会的控诉,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心灵真挚的呼唤。
参考啊!!!!我也写的这篇
Ⅶ 这里是新疆观后感两百字。
观看宣传纪录片《这里是新疆》
观看完大型诗画形象宣传纪录片《这里是新疆》,看后不禁感慨我们新疆好美、新疆好大,不仅是民俗特色的新疆,也是现代化、开放的新疆,这部纪录片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最好的礼物。影片只有画面没有对白像一幅动态画卷娓娓道来,伴随动感的音乐全景呈现了全疆各地州的风情,展现了新疆各民族互相团结,经济腾飞,民生改善,生活水平日新月异的一面。
一、弘扬了爱国爱疆、团结奉献、 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达西村是新疆农村的缩影,再现达西村的过去和现在,让我们看到了新疆的快速发展,也见证了新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展现了少数民族特色传统文化。影片由《石榴花开》、《老城新家》、《我的梦》等一个个小单元展现了少数民族传统饮食,特色文化。三、宣传了新疆是歌舞之乡、瓜果之乡、黄金玉石之邦。优美的舞姿,欢快的节奏,每一个画面都是新疆的宣传名片。
Ⅷ 爱无疆电影观后感
《爱无疆》故事写一个叫苏萌的漂亮姑娘,在胡杨林里写生,偶遇沙尘暴,并遭遇饿狼,是一个叫阿布都拉的小男孩救了她。在走出沙漠途中,为了一颗鸟蛋,阿布都拉从树上栽下来,树杈戳坏了他的肾。为了挽回阿布都拉年轻的生命,苏萌捐出了自己的鲜活的肾脏.
《爱无疆》故事是我知道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共同发展已成为民心所向和各族群众普遍的价值追求。当无辜的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和践踏时,我心里难以平静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我们的民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为什么在这样的和平年代里我们的民族依然遭受着同样惨烈,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拥护民族大团结的旗帜,紧密的团结在一起打击民族分裂份子,让死者安逝,伤者慰藉,还人民一个安定,和谐、稳定、发展的一片净土。
故事虽然不算复杂,与枪战片、武打片相比,情节也说不上多么曲折,但却真实、感人,胸中不时涌起一股热乎乎的东西。苏萌集漂亮和善良于一身,阿布都拉活泼而可爱——两个青年人,用他们的行动,谱写了两个民族相互救助,血肉相连的感人诗篇,在浓重的人文关怀中喻示了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
回家已有月余,心潮却一直难平。新疆之“大”,新疆之“广”,总在脑海里萦绕,加上那个热乎乎的故事,闹得我心里十分的纠结。在一个满天星斗的夜晚,我仰望着亘古的星空,突然萌生出一个感悟——苍海桑田,新疆的历史空间那么巨大;而新疆的现实空间,同样也是广袤辽阔的。但最大的,能让人灵魂震颤的,是新疆人宽广的胸怀。
作为一个中国人,大家真应该去一趟新疆。吃世界上最甜的瓜果,感受异域的独特情调,在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体验生命行走的方式和意义,同时,也体验一下新疆人博大得如同戈壁一样的胸襟……如此如此,经受一次独特的洗礼,然后让我们共同走向生命的辉煌。
Ⅸ 新疆电影真爱观后感700字
观看这部电影用六个字形容我当时的表情,流泪,流泪,流泪。
我为可爱的新疆人流泪,我为真爱流泪,我为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一位母亲和她的伟大母爱流泪。而这个眼泪是激动的眼泪,自豪的眼泪,是内心震撼的眼泪……
是的,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曾在报纸,电台,电视台多次报道,感动了全新疆,感动了全中国。
有一次我在大街上看到过这样一个场景,有个卖水果的维吾尔族小伙推着手推车准备从很多在大街上停放的汽车当中穿过去,但他害怕划伤周围的汽车,不知道怎么过,这时,有位汉族老大爷给小伙子指挥,让他安全地从汽车中间过去。这就是我们新疆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且非常感人,几乎人人每天都能看到,碰到。
阿尼帕大娘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女人,但是,她做的事不普通,靠老公钉马掌的微薄收入抚养无依无靠的各族孤儿,几十年如一日,冬天在刺骨的冷水中洗羊下水,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要给这些跟自己无亲无故的孩子们吃,给孩子们穿,这是多大的爱,多么大的情怀,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们受苦,受难。为他们无私的遮风挡雨。
我们生活在无数个充满真爱的家庭里,沐浴在充满大爱的国度中。阿尼帕大娘的家就是我们生活的缩影,也是我们天天看到,听到,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生活也是我们新疆人为之自豪的资本。
天山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我是一部不落的去看,从小看到大,我也感受到该厂一步步走向成熟,一步步走向巅峰,小时候喜欢看《向导》《神秘的驼队》《艾力甫与赛乃木》《买买提外传》……最近几年的《吐鲁番情歌》《乌鲁木齐的天空》等都是很好的电影。看了都喜欢,我总认为我们新疆的电影还有待发展,与内地有着差距,觉得拍摄、剪辑、导演、演员还需努力。这次看到《真爱》这部影片后,我对新疆的电影及电影人充满了信心。对我们的电影在内地市场能够打响,能够站稳脚跟充满希望。谈电影我是个外行,我只能看到表面,但就表面而论《真爱》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除了震撼还是震撼。拍摄地点,叙述的场景,自然风光,自然的生活,没有刻意去表达什么,但是表达了很多,没有刻意去说什么,但是说了很多。让人联想到嬉闹与青山绿水中的童年,联想到远在千里之外为自己祝福的普通而伟大的母亲站在木桥头上盼望子女回家的情景。
这是一部好电影,体现了新疆的美,新疆人的美。没有夸张手法,没有超越生活,人物有血有肉。
电影是一门直观艺术,它能达到很多艺术形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电影用故事及它的感染力宣传新疆,赞美新疆,推出新疆,用这种方式使内地与新疆的距离更加拉进,进一步推动我们的旅游,搞活我们的经济,使更多的内地同胞认识新疆,认识新疆的人,知道新疆的事,让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了解新疆的和谐及各民族之间的真爱。
Ⅹ 乌鲁木齐的天空电影观后感
乌鲁木齐的天空电影观后感:《乌鲁木齐的天空》,故事情节感人,催人泪下。影片中感人至深的是在画家刘沛受伤期间,马合木提和海里且姆夫妇省吃俭用,自己舍不得吃鸡蛋、省下来给失去右手的画家吃,每天早晨把女儿从暖和的背离中叫出来,在离家较远的冰天雪地里排着队为汉族画家打治病的牛奶;还有吾努别克的“羊烈士”,巴图尔费尽心机搞来的“古巴糖”。甜水巷1号大院里的每一个人尽全力保护、治疗着这个受伤的年轻人。
故事,主题鲜明、内涵丰富、贴近生活,是一部弘扬现代文化、表达人文关怀、富有审美价值和时代精神的优秀电影作品,通过观看影片教育了一大批人,为构建和谐新疆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明白: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民汉一家亲。作为社区干部我们的职责更加明确,就是为人民服务,维护社区一方平安,打造和谐社区,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促进融合,相互帮助,团结友爱,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社区永远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