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狂怒电影观后感2000字

狂怒电影观后感2000字

发布时间:2022-07-25 20:00:19

① 战争片都反战,狂怒说了什么(狂怒)影评

《狂怒》上线8.1分,不过其实我没抱特别特别大的期望,首先战争片就不容易特别特别出彩,特别是讲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么久远的故事,要真实还原战场还要让人觉得碉堡了,没几个亿美金下来似乎很难搞定。战争片肯定少不了场面,而讲场面,就只有讲钱,《僵尸国度》就告诉了我们,讲场面又吹小成本制作的,都是唬人,一戳就破。这个片子直到上映前几个月都不太有消息,说明不是那种超级预算砸下来的片,导演大卫阿耶,拍过几部7.5分左右的实力型片子,再看看阵容,布拉德皮特,希亚拉博夫,罗根勒曼,看样子虽然可能不是经典巨著,但应该也不差。
片子看完,下来还去做了不少功课,因为作为军迷,问题实在不少。总的来说,大多数问题还是能说得通讲的圆。
说起本片,最大的观影欲望当然非坦克莫属,鼎鼎大名的保时捷公司生产的”虎式“坦克,虽为法西斯一方但却有着无数“德迷拥簇”不是没有理由的,米歇尔·魏特曼这种1V25的“虎式”坦克传奇故事也许还将会被人们传阅很多年。本片的最大亮点就是一辆号称当今世界上唯一能开动的“虎式”坦克,以及四辆也是真家伙的“谢尔曼”坦克。片子看下来,这五辆坦克主角确实不负众望,基本表还原出“谢尔曼”打虎的九死一生惊险场面。毕竟真家伙,这样的片要不论为纯粹“抗X神剧”首先就对道具要求很高,1945年你给整出个用T54之类改装成的没有交叉负重轮的“虎式”,一看就很糟心。
但是说实在片子看完,还是稍微给人一点“抗德神剧”的感觉,原因就在于高潮的十字路口阻击战这里。
都说美军怕死,当然这都是误传,真上战场了,除了意大利人这种奇葩之外,大多数还是正常的,没有谁又比谁勇敢多了一个级别。十字路口阻击战这里从坦克中地雷就开始看出,刻画安排的痕迹稍微有点浓,那半个小时几乎没有任何悬念,都能让人预测到(除了两个木柄手榴弹闷在舱里后皮特大帅哥居然还发型保持完好这有点意外的2)。美军里肯定也有这种狼牙山五壮士一样的士兵,守住十字路口,才能保护住后面2000多手无寸铁的文职人员,但遗憾的是这种转变稍微仓促了一点。男主从一个一路从南非杀到欧洲的老兵,嘴里一直念叨着想活命就跟着我,要转变为铁血奔赴死亡的类型是肯定需要一些激烈变化才能自然过渡,这里堪称本片的一大缺失。
总的来说,编剧的整体故事情节把握上也没有太大问题,只是稍显平庸了一些。
一辆坦克五个人,硬扛一个娃娃党卫军营倒也不算神话,因为毕竟现实里有个美国队长原形的奥迪·墨菲,一人射杀240名德军这种事就曾经发生过...
战争片有一个天然属性叫做“反战”,最后说一下中间那个让一些人评论为“有些令人昏睡”的“爱情桥段”。
这个部分,我个人非常疑惑导演和编剧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给观众。
给一块巧克力就上床,这确实是当时打到德国后的历史还原,甚至在东线苏联人还不给巧克力就那啥。战争中是谈不上太多“道义”和“公理”的,《狂怒》的这一出男女戏,稍微让人有些费解。坦白说,年轻的机枪手和年轻的艾玛”表妹“这种事哪里算得上真正的爱情,因为这事从一开始本质上就是通过武力软胁迫搞的强奸行为。你以为看看手相就真花前月下了?你以为都是年轻人就不算强奸了?你问问那姑娘如果你没拿着枪,人家让你碰吗。所以这就让我感到很复杂,这一段在整部作品里表现出来的,至少不是反面的“厌恶”这样的情绪,那到底究竟是想说什么?难道也只是简单的历史还原,做一个独立客观第三方的电影片段?

这是一部值得观赏的战争片,这也是一部令人耐人寻味的“反战片”。
人类本质上,就是动物嘛。特殊时期非常时刻,大脑会忽然消失,身上只有血液、肾上腺素,和性器官。

② 狂怒观后感

主要内容如下:

昨天下午两点钟,迎着初冬的寒风,骑上心爱的自行车,到大地影院观看了最新上映的美国二战影片《狂怒》,再次享受了一种忙中偷闲的快乐。

该片为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发行,由大卫q阿耶导演、布拉德q皮特主演。剧情发生在1945年4月,讲述的是二战末期美军装甲部队挺进德国腹地的战斗故事。

在剧中,陆军中士WARDADDY(布拉德q皮特饰演)一出场就以一个战争硬汉的形象出现,对他的刻画,是典型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的体现。他作战勇敢、指挥有方,处事公道、关心部下,在战场指挥官牺牲后临危受命率领"谢尔曼"坦克小分队向前进攻。

在遇到德军时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在最危险的炮塔上指挥战斗,在新兵诺曼因胆小怕死造成人员牺牲后强迫其枪杀德军战俘壮胆,在占领小镇停留时以强硬姿态调解由于女人分配不均而产生的部下之间的矛盾,在仅剩一辆坦克而且履带损坏的情况下面对数百德军进攻死战不退直至牺牲。

牺牲前还不忘保护最后一名部下诺曼的生命。新兵诺曼(罗根q勒曼饰演)则是由一名胆小鬼最终被战争锤炼为勇士的典型,对他的刻画既真实又全面,在其身上总能闪现出正直、爱心等人性的光辉。

他开始是一名打字员,在被派到坦克分队后极不情愿且胆小怕死,在遇到少年德军攻击时不愿开枪还击,在接到长官命令枪杀德军战俘时不愿屈从,在占领德国小镇后爱上了一位当地少女且对她全力保护,在该少女被德军轰炸而死后悲痛欲绝,最终侥幸存活而成为人们仰慕的英雄。

总体来看,该片带有不少电视连续剧《兄弟连》的风格和痕迹,背景宏大,战场逼真,反映战争残酷性真实,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刻画细腻,可以说是近年来一部不可多得的战争大片。

③ 狂怒观后感200字

观看完电影狂怒后 我深有感触 这部电影直接讲述了二战时期美国与德国的冲突 而也讲述了深深的兄弟情谊 在这部电影中主要讲了年轻小兵诺曼的故事 而在最后的那些对诺曼恶劣的人也对他表示歉意 格雷格最后说他是个好人 在最后时刻胖子挡住了手榴弹保护诺曼 在最后一刻纳粹没有杀死诺曼是点睛之笔 战争不仅夺取人的生命,而且也摧残了人性,诺曼最初不肯杀人,目睹战争的残酷后变成了杀人机器。这个年轻德国兵就像最初的诺曼,只不过战争也会改变他,导演想要表达这是一个轮回,只要战争没结束,这样人性的泯灭就会继续下去 在最后他被接上车最后回眸那辆狂怒掉下了不舍的眼泪 然而有人说他是英雄 但对于他英雄儿子是嘲讽 因为留在坦克里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④ 《狂怒》观后感100字

观看完电影狂怒后 我深有感触 这部电影直接讲述了二战时期美国与德国的冲突 而也讲述了深深的兄弟情谊 在这部电影中主要讲了年轻小兵诺曼的故事 而在最后的那些对诺曼恶劣的人也对他表示歉意 格雷格最后说他是个好人 在最后时刻胖子挡住了手榴弹保护诺曼 在最后一刻纳粹没有杀死诺曼是点睛之笔 战争不仅夺取人的生命,而且也摧残了人性,诺曼最初不肯杀人,目睹战争的残酷后变成了杀人机器。这个年轻德国兵就像最初的诺曼,只不过战争也会改变他,导演想要表达这是一个轮回,只要战争没结束,这样人性的泯灭就会继续下去 在最后他被接上车最后回眸那辆狂怒掉下了不舍的眼泪 然而有人说他是英雄 但对于他英雄儿子是嘲讽 因为留在坦克里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⑤ 观狂怒电影观后感(600字以上)

不凡的老梗 不俗的神剧
文/梦里诗书

英雄主义的老梗,老美居然还学起了咱不屑一顾的抗战神剧,但这些却无以成为驳斥《狂怒》的槽点,相反这出老梗神剧却给人了以最真挚的动容,在那冰冷的钢铁之躯里,那群亲如手足的坦克五人组间,深密于他们内心的战友情成为了互为支撑的依靠,黑暗的战争岁月中那冰冷钢躯里的兄弟情如明灯驱散着阴霾。

电影将时间定焦1945年4月,同年4月30日纳粹元首希特勒在绝望中饮弹自尽,5月2日其妄想称霸世界的第三帝国正式灭亡,《狂怒》的呈现便是那黎明前最后的黑暗,但同时此刻也是纳粹德国最后的疯狂,全民皆兵预以玉碎不为为瓦全的煽动,伊始狂怒号坦克五人组一位战友的牺牲便着点着这战的艰难,但这仅是电影的引,如若你认为这是部美国为自已书写荣耀的贴金,那便大错特错,这部作品有感之所以能为人动容,正是电影将美好建立,再无情以粉碎的过程,那初入军营的少年与德国少女间如晨露般短暂美好的爱,那战火中建立起战友间的金兰之谊,爱情与友情都在被那无情决绝的战火吞噬,借此将战争的残酷与丑陋给人以最直击心灵的震撼。

《狂怒》的主角并非奥斯卡影帝布拉德·皮特,更非昔日的变形金刚之友希亚·拉博夫,电影中他们已然晋升为导师级人物,而那个曾为《壁花少年》里羞涩粉嫩的小生罗根·勒曼,挑起了这部男人电影的大梁,本为打字员却错被送入坦克营的他,顶替了狂怒号牺牲队员的位置,战火洗礼的成长是剧情的主线,电影架构颇为张弛有度,弛于那美好短暂宁静的爱情,仿若一家人的看着报纸喝着咖啡,和平的舒缓之美于此让人心醉,张则在那一次次坦克伏击战和正面战里,电影虽未有苏联二战老片里坦克群战的宏大,却胜在了坦克间真实对决的屏息之战上,而面对战争残酷的哭泣,面对心爱之人逝去的愤怒,面对失去战友后的沉思,罗根·勒曼饰演的新兵诺曼可谓淋漓尽致的诠释了那战争年代中宿命的悲情。

五人阻击三百党卫军无疑是最为精彩的桥段,伏击决战前他们在坦克间的交谈,如老友饮着美酒谈天的简单却将友情给予了最好的升华,此刻也暗喻着悲剧性的结局,但这时面对那英雄主义的老梗,面对那看似不可思议的阻击神话,却并未有一种离谱夸张的狗血,电影用近两小时树立起性格迥异,人物鲜明的四位坦克兵,他们的牺牲,绞痛着观众的心房,最后新兵诺曼的幸存,出人意料的是一个同样年轻党卫军士兵的善举,这时电影对人性善的呈现,在结局处将《狂怒》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二战题材佳作所因致力呈现的绝非如史泰龙《第一滴血》般让观众血脉膨胀的孤单雄鹰,而是那警钟长鸣的战争反思,这正是为何中国拍抗日神剧被吐槽连连,而美国一出抗德神片却能被人称道,同为战争的受害者,这种高下立断的区别是自感汗颜的。

⑥ 电影 狂怒 看完后 有什么感想

电影是部不错的电影,拍出来的效果也挺真实的,但是本片个人英雄主义太强烈,电影也有不少漏洞

⑦ 狂怒电影观后感100_200字数

最近几年不能说被科幻电影轰炸和各种大制作大特效的片子轰炸完全不过,而且这个轰炸不光是好莱坞华语电影也是如此这般。看电影有时就像吃饭吃一样东西吃多了以后会腻,这部狂怒正好换换口味。
这部电影我没有看过多的宣传,只是简单的看过预告片和一些简短的新闻介绍,关注度其实并不是很高,而且没有去贡献票房的表现,老实说我除了对希亚拉博夫有点兴趣以外其他的不怎么关注本身对电影本身没有什么大的期待,不过在看过电影以后真的很喜欢,尤其是各个人物的表现虽然有些脸谱化不过真的很深入人心,整体的故事发展和内容也是丝丝入扣,没有多余的东西需要去过滤是实实在在的干货。
这部电影有一点真心我很喜欢就是用电脑的看电影的观感很棒,整部电影给我的感觉不小写实,而且电影过多的场景和画面都是小场景,包括电影中几场关键的战争戏,没有什么的大的场面需要大银幕去烘托战争,这部电影有一个特点就是用很多的小细节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表达战争的残酷,包括电影中年轻士兵和德国姑娘那段戏,姑娘的惨死给年轻士兵带来的伤痛,电影中有好几段坦克前行的片段,在坦克和行人之间来回切换来展现战争的残酷,除了刚才说的,在观影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反抗的德军大多是德军的青年团士兵,而且在第一场遭遇战的时候还给了那个死去的青年团的士兵一个特写,小小年纪却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尤其是影片最后的那个一台坦克对抗党卫军的那场战斗,让我对战争更加深痛欲绝。
抛开电影中所表达的整部电影真的很不错,尤其是电影的节奏带来的紧张感真的很不错很棒,电影中快速大量的台词让人物的表现更加丰满,虽然是战争片不过电影中大量的文戏却并没有影响到对电影的整体观感,反倒是电影中的一些文戏里面的冲突的话语让故事更加的完整
一句话说感受:标准的好莱坞爆米花,流畅的故事发展,紧张的故事情节,近几年少见的战争题材。

⑧ 二战电影狂怒观后感1500字

电影《狂怒》观后感
今天是感恩节,难得天气晴好,上午工作完成后与老婆在万达广场碰头,随便吃点鸡肉汉堡喝点可乐便一头扎入影城。
二战片是我们共同的爱好,老婆最爱《兵临城下》里裘德洛饰演的狙击手瓦西里,经常要我推荐二战大片给她。这次看坦克大战也是预谋很久了。之前看过一些影评,吐槽这部所谓美帝主旋律作品里五个坦克兵大战德军一个营的场面,和我们的手撕鬼子片有一拼。但是也有一些介绍说这部电影采用了现今存世的唯一一辆能开动的德国虎式坦克,作为军迷也甚是期待在大屏幕上看到它的再世。
周四的中午影城里人影寥寥无几,选个中央的皇帝位,有一种包场的感觉。首先就排除了周围人山人海议论纷纷的干扰,得以静下心来慢慢体验。不得不说电影一开始的气氛就营造得很到位,巨大的炮弹轰炸声足以让午餐后昏昏欲睡的我毫无倦意。硝烟弥漫的战场,血肉模糊的尸体,支离破碎的房屋和死气沉沉的战车具有难得的代入感,脑子里飞快的在将这些布景和道具与之前的《拯救大兵雷恩》等大片做对比。
皮特扮演的车长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德语和鬼子叫阵,也能将圣经倒背如流,恩威并重博得下属尊重,也能随机应变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尤其是在和虎式坦克交手那一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个文武双全高大上的老帅哥英雄自然是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最后被德军狙击手的步枪打中三下也不会立刻挂掉,还有精力说一堆废话并秒杀一个鬼子简直是超人附身。二战后期德军的虎式坦克皮粗肉厚,88毫米炮确实无人能挡,但是片头导演的字幕其实忽略了盟军强大的后勤能力以及绝对的制空权,那个OUTGUNNED和OUTNUMBERED用得有些矫情,无非是为了后面的坦克大战做些铺垫罢了。而且为了凸显狂怒的厉害,另外三辆谢尔曼坦克居然都没有装备口径大点儿的坦克炮,打在老虎的身上就一个疤,纯粹打酱油来凸显主角的。
这样看来,我们的战争片里带上主角光环的英雄们也不寂寞。我突然理解了守着电视不停换频道在神剧间切换的老爸,我们对英雄的期待其实并无差别,只是美国人的电影里道具更真实(不会出现日本人开捷达,游击队用AK47的笑话)罢了,所有正面人物都能中枪不死,所有敌人都是一枪N个,所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都是好人才能体会的专利。没法,老百姓就是爱看,只要别手撕就行。
然后是罗根饰演的诺曼,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打字员成长为杀敌不眨眼的勇士,电影的铺垫虽略嫌生硬,但是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在战争中的变化。当然你要说被扭曲了我也同意。杀掉一个投降的俘虏似乎算不得好汉,但是考虑到那德国兵穿着美军大衣,排除是间谍的可能性(盟军吃了不少冒充美军的德军的苦头,在《圣战士》里有非常精确的描写,此文不赘述),也至少说明此人杀过不少美国大兵。这点和他们美国人打完仗都要搜刮一下德国兵尸体同理。战争中没有情面可讲,所以不能说对错。
其实不管是《拯救大兵》还是《狂怒》,美帝主旋律电影要想展现G.I.JOE大兵的最终胜利,背景都得设置在战争即将结束,敌人已经是强弩之末的时候。我想是没人愿意去拍摄敦刻尔克大撤退或者麦克阿瑟逃亡菲律宾的故事的,太丢人了是不?这样看来,全是娃娃兵的纳粹面对几个美国老爷们儿被秒杀得丢盔弃甲也是情理之中了。最后电影谢幕时,以狂怒为中心,周围成片的德军尸体实在是让导演和观众都大大的YY了一把,过瘾!
其实走出影城看到外面的好天气,总要为自己生活在和平的时代而松一口气。战争如此毁人不倦,是万万不要发生在我的时代才好的。今年已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百年纪念了,从这个意义上看,《狂怒》或许在军迷眼里有这样那样疏漏,仍然不失为一部好的反战电影。反战电影以战争形式体现,如同坦克是对付坦克的最好武器一般。

⑨ 电影狂怒观后感

观后感:

电影体现出来的对战争、对人性的反思、对情义的渲染,才是它的动人之处。男神布拉德·皮特在剧中饰演“老枪”,他在战场上潇洒干练的指挥、血性十足的厮杀让他依旧帅得一塌糊涂。

而他对战友的情义、对新兵的教导,还有他偷偷躲在一旁悲伤的举动,又让这个铁汉子充满了柔情。

剧情:

1945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盟军越是深入德国腹地,纳粹德军的抵抗就越加凶狠。盟军新兵诺曼初上战场,即奉命与以“战爸”为首的5人坦克小队驱战车“狂怒”开赴前线,冒着敌人强大火力为大军劏开纳粹防线。

4位经验老到的战狼阵上果断杀敌毫不犹豫,惟新兵诺曼难抵恐惧压力,他的迟疑与懦弱三番四次将战友置于生死边缘。

经过炮火洗礼和多次的血腥教训,诺曼有所成长,坦克“狂怒”亦顺利向前推进。谁料即将完成任务之际,纳粹军团竟空群出动,决意拔走“狂怒”这根眼中钉。面对敌人殊死围剿,“狂怒”5位兄弟手足能否全身而退。

⑩ 观看电影狂怒的观后感100字左右

许多年没看过这么号的战争片了。
本片无论是故事剧情、演员表演、战争场面刻画、音响效果、还是服装道具全部都可圈可点。
影片用所有能够想到的大到坦克,小到服装裁剪、物品摆设各种各样的细节,真实的还原了欧洲那一个刻骨铭心的冬天。
下面是两篇精彩影评的连接
://movie.mtime.com/197089/reviews/7821273.html
://movie.mtime.com/197089/reviews/7826366.html

阅读全文

与狂怒电影观后感2000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十只兔的凶手电影完整版 浏览:464
一部电影说少女不停过生日 浏览:381
贱客电影在哪看完整版 浏览:167
年初二电影院开门吗 浏览:130
曲波大电影 浏览:390
张梓琳在电影里的图片 浏览:961
亚洲视频大全重口味电影 浏览:556
音乐剧电影的区别 浏览:117
最新日韩爱情电影迅雷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28
刀的英文电影名字大全 浏览:643
上海电影制片厂老导演 浏览:395
黑人入住白人社区电影名字 浏览:861
哪个电影网站播放器可以投电视 浏览:385
印度电影爱情的故事 浏览:505
翡翠明珠电影完整版粤 浏览:824
周浦的电影院 浏览:270
有个电影什么戈 浏览:2
穿越革命电影大全 浏览:148
橘右京音乐电影 浏览:555
分手男女电影英文字幕 浏览: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