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题目<<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悲剧对比看中西方爱情观>>
西方追求冲突矛盾的爱情,东方更喜将神话传说戏剧加入故事。都是经典爱情悲剧故事
当然,封建是主体,悲情是结果,结局上很有看点,虽然主角都嗝屁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家族最后幡然悔悟,吸取教训,反正也算是表现得挺痛惜。梁山伯和祝英台就惨点了,死就死了,还活着的该干嘛干嘛,就剩下个讲故事的人心肠还好点,编了个化蝶眷眷而飞,情意深深不寿。西方在爱情上也爱浪漫,喜欢私奔什么的,挺开放,在这里,私个奔就是要浸猪笼的,管你的爱情多伟大,管你的生命多宝贵。英台的作为在当时挺胆大挺有型虽然还差点把梁山伯搞成断袖,但人家有个老爸形似李刚啊,于是就传为佳话,人家描写书院生活还挺甜蜜。在看罗密欧是,有时候就忍不住破口大骂,什么玩意儿!杂就错过了捏?这样的矛盾就让人看得很是扼腕,但回过来想想,西方就这点玩意,譬如巴黎圣母院,人长得搓但心地善良得很,看卡西莫多虽然和人长那么漂亮一小姑娘在一起时,总是提醒自己,内心世界内心世界!于是雨果目的就达到了,他就是让你时时刻刻都想着这个卡西莫多人生就是一悲剧。(我已经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了……= =)
完毕的说 (博君一笑吧……)
⑵ 朱丽叶与梁山伯 JULIET IN LOVE怎么样
柔情的阿来,平静的金鸡,演绎一段王家卫式的不挑明的爱情,叶伟信和吴镇宇一样烂片无数,但也会爆出像枪火这样的亮点,吴君如这么不靠长相吃饭的女演员,除了装疯卖傻也得有一身内心戏的硬功夫。就剧作来看,相当一般,仅仅是逻辑不起障碍而已,但类似钥匙圈的意象,却令人可喜,可见帮甄子丹拍功夫片出来的叶伟信内心也是文艺青年,葛民辉一线很不明朗算是瑕疵之一,但两位主演的情绪磁场,简直秒杀抵抗力不强的恻隐之心,最后还玩那么个意念,够味
⑶ 《朱丽叶与梁山伯》为什么是悲剧
是让人悲伤的结局来结束的咯!!
⑷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比较
两情相悦的爱情总使人愉快,古往今来,多少痴情男女在爱情里甜蜜、沉沦……爱情是人类永远的主题,从柳永到纳兰容若,爱情似乎贯穿了他们整个创作生涯,从“杨柳岸晓风残月”到“人生若只如初见”,爱情的甜蜜与苦涩流淌在诗人的笔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可谓家喻户晓,自东晋开始,他们的爱情故事就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而在西方的戏剧里,有两位和他们一样,为爱殉情的年轻人——罗密欧与朱丽叶。
相同点:
一、同样的悲剧结局
梁山伯与祝英台互相爱慕,但是却逃不过封建礼教的破坏。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州游学,途中偶遇梁山伯,于是两人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渐浓。
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后,梁山伯来家探望她,方知她是女儿之身,三载同窗之情,梁山伯知悉祝英台的身份,遂向祝家求婚,结果祝英台已经许配给了马文才,回来后梁山伯抑郁而亡。
越剧梁祝
祝英台出嫁之时,花轿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起大风,祝英台坟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裂开,祝英台跳入开启的坟茔,双双化蝶而去。这是一个典型的浪漫主义爱情故事,人们用想象给梁祝的爱情画了一个完美的结局,用一个魔幻的表现方式,讴歌了梁祝的爱情。
而产生于中世纪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样是以悲剧结束的,由于双方家长的反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
在文学作品中以死亡表现男女感情的作品并不少见,东汉《孔雀东南飞》里的男女主角以同样的悲剧形式谢幕,死亡渗透在文学作品之中,让人物形象浸透着幽情的伤感、优美的怜悯,以及纤细的哀愁。
从梁祝与罗朱的爱情悲剧来看,他们都是以殉情结束了生命,用悲伤的结局印证双方的感情,给后世留下唏嘘感叹。
二、同样的遭到的家族的反对
在古代封建社会,女子的婚姻必须征得家长的同意,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绝对的婚姻道德标准。
祝英台在求学的过程中爱上了同窗师兄梁山伯,这种源于长期相处而萌生的感情,使得祝英台大胆的向梁山伯表白,长亭相送执手相看泪眼,但是梁山伯在此时并没有看透祝英台的真实身份,所以一再错过。古典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长亭相送”里,祝英台不顾封建礼教的束缚,以物言情,私定终身,为后来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梁祝化蝶
梁山伯回到家中后,去看望祝英台,发现曾经结拜的兄弟原来是一位千娇百媚的女娇娥,心里欢喜非常,但是两个年轻人两情相悦,并不能打破封建礼教的桎梏,梁山伯满怀憧憬的爱情理想被无情的破灭,祝英台在父母的强迫下许配给了马文才。
一段不被家长,不被世俗所容纳的爱情,必定是以悲剧收场,在祝英台的花轿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坟墓炸开裂出一道缝隙,祝英台在最后一刻扑向她心中的爱情圣堂,以最悲伤的形式成就了一段传奇,她与梁山伯双双化蝶而去。梁祝的悲剧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于男女青年的迫害,两情相悦的年轻人由于家庭地位的悬殊只能以悲剧收场。
这个结局虽然是悲伤的,但是魔幻主义的表现手法,又使得故事的结尾柳暗花明,在人们美好的想象中,他们是变成了蝴蝶双宿双飞,黄泉碧落永不分离。
与梁祝一样,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也没有得到家族的认可,不同的是,这一次不是门第观念,而是两家世仇。
十五世纪的意大利的贝洛那城住着两家声望很高的家族,凯普莱特家族和蒙太古家族,两家由于世仇经常发生尖锐的矛盾,两个家族之间不断发生血腥的争执。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认识了凯普莱特家族中一位可爱的姑娘——朱丽叶。
他们深深的相爱着,但是在一次误会中,罗密欧杀死了朱丽叶的堂兄提伯尔特,这一次少年之间的逞凶斗狠,使得两家的矛盾更加深刻,罗密欧犯下杀人之罪,城市的统治者决定驱逐罗密欧,下令如果他敢回来就处死他。
罗密欧在善良的神父的安排下,在离开的夜晚见到了心爱的朱丽叶,并且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夜晚。在罗密欧转身离开时,出身高贵的帕里斯伯爵再次求婚,凯普莱特非常满意,命令朱丽叶立刻准备下星期四的婚礼。
19世纪的版画罗密欧与朱丽叶
梁祝的爱情悲剧与罗朱的悲剧一样,同样都遭到了反对,不同的是,梁祝是被家族门第和封建礼教所束缚,而罗朱是被家族利益所羁绊。他们的悲剧矛头都指向外界的压力,在外来思想的干预下,两对年轻人只能以生命对抗强大的外界力量,以悲剧完成爱情理想。
三、都有对于爱情的执着
在受到外界反对之时,祝英台并没有放弃心中的理想,她早就报有必死之心,所以当花轿路过梁山伯的坟墓时,她下轿哭诉三年同窗之情,回忆和梁山伯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或许是她的真挚感情打动了上天,梁山伯的坟墓开裂,祝英台毫不犹豫的跳进去,最后和梁山伯双双化蝶飞舞,这段故事里的两位年轻人,以忠贞的爱情,执着践行着“天长地久”的诺言。
朱丽叶在受到家族压力之时,去求助神父帮忙,神父为了化解两家的恩怨,同时也成全两个年轻人的爱情,给了一份可以伪装成假死的药,朱丽叶假死以逃避和帕里斯伯爵的婚礼。而执着的罗密欧并不知道细情,以为朱丽叶已经死去,悲痛欲绝的罗密欧在朱丽叶的棺椁前自杀。朱丽叶看到罗密欧离去,又岂能苟活于世,于是也死于罗密欧身边。
⑸ 电影朱丽叶与梁山伯的结局让我怎样理解才好 10
还是代表吴镇宇没有死?还是最后吴君如选择了教练?很让人迷茫回味的电影结尾。 《朱丽叶与梁山伯》(港)让无哩头的吴镇宇和吴君如静下来细诉这个故事。
JUDY的生活已没有了甚么生趣,当她的半边乳房被切掉以后,连那男人离开的理由他都懒的去听,生命中就只有一个整天吵着喝可乐的爷爷,没有可乐,没有希望,如果爷爷真的乖乖的不再吵着要喝可乐时,那么生活就真的死灰一般了。女人如此,男人亦如此,上天安排了一个孤零零的烂仔来与她相遇,让绝望碰撞出希望,但终究也是一场梦,这把钥匙留不住命运。 多琐碎的生活,多执着的人生,都抵不过一刹,静静的,多可怕的静静的,最绝望是哭不出来的,连眼泪都害怕。还是要一瓶可乐吧,这汽水也许真的载着希望,平静的希望。
⑹ 朱丽叶与梁山伯的影片评价
以悲喜剧形式重写 《爆裂刑警》 中以代家庭来治疗个人创伤的主题,比前作更深刻地描绘出人在渴望底下的痛苦。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评) 影片获得包括最佳导演在内三项香港金像奖提名。描绘发生在两个底层小人物身上的爱情,仿佛永远慢了一拍的温吞水一般的爱情,欲说还休着相濡以沫的暧昧。凡是爱,必然是残缺者更动人,凡是生活,必定是悲剧更动容。这是属于叶伟信独特的苍凉意境,纵使后来的商业影片几乎已经看不出属于他的这种味道。他让一个痞子爱上被切除了半个乳房的女招待,两个卑微灵魂轻触疼痛的抚慰,尘世冰凉中带来的些许微温更觉天人永隔时的撕心裂肺,就连这点温暖叶伟信都不敢去相信它的恒定,他让梁山伯死了,留给朱丽叶只有无尽的等待。叶伟信最喜欢的安排是让所有人都死去,因为死亡才是悲剧的最好注脚,一切归于尘土,没有尘埃,亦没有光。(沈荻评)
几位演员的不愠不火、含而不露的的精彩表演也是影片将获得全面好评的主要因素之一,应该说尽管吴君如的表演较以往有了较大的突破(这次主要是火候把握的比较恰当),但真正出彩的却是在两位男演员之间碰撞出的“火花”。吴镇宇那近乎无赖式的个人魅力此次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至,执着的眼光中却总能让你在不经意中察觉出一抹温情。他绝对是诠释“辛酸式幽默”的不二人选!当结尾音乐响起时,忍不住为吴镇宇大声喝彩!(新浪娱乐评)
《朱丽叶与梁山伯》延续了《爆裂刑警》求新求变的影像风格,以真实细腻的笔触描绘着平凡小人物的泪与笑,在看似混乱的市民生活中注入巨大的感情能量,在搞笑的剧情下又夹杂着苦楚和温暖,含蓄肃穆温文尔雅地唠叨着关于两个小人物的感情纠葛,叶伟信尽情抒发浓郁的个人情怀。(家钥评)
⑺ 朱丽叶与梁山伯的影评写的怎么样
一直想看《朱丽叶与梁山伯》,是因为吴镇宇。我虽然常常自称是港片fans,但是港片中的男星,还真没个算得上是热情追捧的。实在要说,也只能讲相较之下,我对黄秋生、刘青云和吴镇宇这些所谓的“性格演员”似乎偏好多些。
吴镇宇常被人称作“性格演员”,我对这个概念至今还是一知半解,不知从何而来,大概揣测是讲他演戏很有自己的一套特色,显得比较另类;亦或者讲他私下里作风出位,个性突出,常有惊人言论和行径的缘故罢。比方1999年和2000年间的这段时间里,吴镇宇参演的几部影片《爆裂刑警》、《枪火》、《朱丽叶与梁山伯》和《公元2000》都是以贴头皮的短发示人。他自己解释道,“香港的美指看了演员,全不顾剧本怎样,总想帮你改变下造型,弄弄你的头发。真正好的演员是不需要靠改变造型来区分饰演的角色的,我自己能演得出来啊”。于是为了省得美指干涉自己的发型,他干脆自己剃了光头,“让你想接发都没得接”,然后恶作剧得逞般得意地哈哈大笑。
以前收集了好些吴镇宇的言论,本想做个吴氏语录,因为发觉他实在是个有趣的人,口无遮拦,却妙语连珠。结果莫名其妙的硬盘挂掉,所有的东西一并丢失。虽然他的访谈多在网上能看到,却再没有心劲儿去搜罗了。这大概是我从来做过的“最具fans相”的一件事情罢。
《朱丽叶与梁山伯》的导演是叶伟信,以前看了他的《爆裂刑警》便开始纳闷儿,真是好片,怎么从来都没半点儿此人的印象呢?后来查下资料,才恍然大悟,原来此君最好的两个片子即是《爆裂刑警》和我久闻不得一见的《朱丽叶与梁山伯》了。早年做副导演熬了十年,上位后拍了些子我没丝毫兴趣的鬼怪灵异片,要么即是《干柴烈火》、《大城小事》这般看了不嫌多,不看不嫌少的爱情剧。这两年终于还是捞得片子拍的,帮甄子丹打下手,《杀破狼》、《龙虎门》和《导火线》,都是。
从《朱丽叶与梁山伯》,还是能看出叶伟信的野心的。影片开始即是个一分多钟的长镜头,当然,这本来是不算什么的。但是如果您也是港片迷,大概还是能想象到片子中那些个固定机位的长镜头,是怎样的架势了的。
片子看下来,真是很棒,邹凯光的本子好,叶伟信拍得也好,两个主角吴镇宇和吴君如,尤其出色,以后再提这两人,是要把这片子当成他们最好的代表作了的。至少在我看来,吴君如在本片中,是好过帮她拿到金马奖影后的《金鸡》的,更不要提带给她金像奖影后的《洪兴十三妹》了。
怎么说?这样罢。1999年,出了100多部港产片,杜琪峰拍出了《枪火》,林岭东拍出了《目露凶光》,周星驰拍出了《喜剧之王》,许鞍华拍出了《千言万语》,叶锦鸿拍出了《半支烟》,而叶伟信,则拍出了他目前为止最好的两个片子,一个叫《爆裂刑警》,一个叫《朱丽叶与梁山伯》
不说了,再讲要剧透了,扫了你们看片子的兴致,毕竟这真是值得推荐你们去看的。
您的采纳是我想要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