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电影看上去很美观后感

电影看上去很美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1-07-07 23:45:05

㈠ 想要知道《看上去很美》的影评简介

这是方枪枪生命里第一次和外面的世界交手——幼儿园。 这个陌生的地方有种统一的标准正统治着所有的小伙伴们,就是贴在每个人名字后面的小红花,方枪枪愤怒了:不会自己穿衣服就得不到小红花吗?尿床是我自己能控制的吗?这是什么狗屁道理?方枪枪号啕大哭,他孤独,他不懂这世界的规则,然而渐渐的他发现,在周围的小生命之间,有一种自由的情感正悄悄的奔放着,在那个灵魂主宰的内心世界,他无拘无束。于是方枪枪开始散发生命的热力与无穷的幻想,他脱下女孩的裤子给女孩打针,把小红花当成礼物送给他钟情的女孩……“老师是吃人的妖怪!”,方枪枪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她,而她又告诉了他,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没有睡觉的孩子们开始行动了…… 那一天和今天一样阳光灿烂,对于长大的我们来说,现实的生活像往常一样干燥,每个人带着一颗干燥的心脏,匆忙赶往下一个目的地,生活正常的令人麻木,因为你,和我,早已经掌握了一种不言而喻的方法去面对现实,甚至在这种方法运用久了之后,你可能已经想不起来到这世界的最初,你曾经怎样的挣扎过,而就是这平常的一天,对于《看上去很美》的小主人公方枪枪来说,却是那么的不一样,他和你一样做了一晚上的梦,所不同的是,当他在幼儿园的集体宿舍醒来,他发现自己又尿床了,怎么办?方枪枪知道自己将再一次得不到老师奖励的小红花,他哭,他闹,他要造反,他是老师眼里的坏男孩,对于他来说,幼儿园是他面对的第一个完整的社会,也是第一次,他打算用行动去挑战这个世界。 由王朔的原著改编,张元导演的《看上去很美》,将在这个春天和我们见面,这部已经入选美国圣丹斯电影节竞赛单元和柏林电影节的电影,将和电影里的孩子们一起,为我们带来一次温暖而百感交集的生命旅程,被西方影评人称作“电影界的坏男孩”的张元,也在沉寂三年之后,为中国的电影观众们带来一部富于情感与自由奔放的作品,以极其开放的创作心态和丰富的表现力拍出了令人捧腹又伤感的主人公方枪枪,那些奔跑中的孩子们释放了观众的情感与天性,更震动你久已平静的心灵。原作者王朔认为《看上去很美》这部电影“光芒四射”,直逼十年前他本人作品改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而西方观众则评论说:“令我想起自己曾经也是个恋爱过的孩子。” 你依然在做梦吗?也许依然还有幻想?你觉得自己长大了吗?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不再是孩子?没关系,不用着急给自己一个答案,这个春天,去看《看上去很美》,体验那些久违了的快乐悲伤,释放那些内心的冲动与美好,也许你会发现,每个成人身上,永远都有一个奔跑的男孩子,不管他变得多么苍老,我们都是方枪枪。

㈡ 电影 看上去很美有关师幼关系的影评

《看上去很美》:一个叫方枪枪的男孩被父亲送进幼儿园,从天真活变得狡黠孤僻,最终,“逃”出幼儿园,在锣鼓喧天里呆呆地望着戴着大红花兴高采烈的从身边走过的人群。幼儿园对他或许已成为回忆,而对于他的教育生涯这仅仅是个开端。
中国教育美吗?电影之后看到这个问题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中国教育“一刀切”不讲个性、扼杀儿童天性……但我更愿意先从社会视角去看中国教育。
首先就说个性,影片的背景应该是改革初期,此前社会过于突出集体,强调一致已是不争的事实,讲求个性恰恰是当时社会所难以接受的,放在这个大框架下,“一刀切”与“个性”不是首要问题。就当时乃至今天在大多数学校,教师管理着庞大的班级,面对的是大多数学生,不准一刀切,必须因材施教,那么教师的工作与负担何时是个尽头。如果真一刀切也就算了,可美其名“一碗水端平”促进教育公平。可影片中一位很有派头的家长到校看望孩子时,像领导视察般指指点点,老师们则一个个唯唯诺诺,当问及“这孩子(方枪枪)咋没小红花”时,马上就“明天大家都有一朵小红花”。这种现象荼毒至今,远甚于“一刀切”,孩子最终会有自主意识,“一刀切”切不断孩子的成长,而这种另类的“区别对待”给孩子们贴上了无形的标签并深深影响着今天的教育公平。
刚说到小红花,则不得不提所谓的“评比”,人们私下里常说“人比人,气死人”,可在现实生活与工作中它确有“奖掖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可我们把这些东西强加给那些不谙世事的孩子,其激励作用或许会大打折扣,至少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而事实上,我们社会上评比之风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时代再变,不变的是评比,即便是梁山兄弟还排座次呢,后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再近些是空前激烈的竞争压力,于是就有了标准,条条框框的规矩,别说是教育,社会自身也被这些东西绑架了。
还有一点不可忽视:影片中就四合院改造的幼儿园,近百名学生却只有一名园长两名老师,除了床与桌椅,教学娱乐设备寥寥。其条件相对于当时也算不错。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96年前后(我们那里农村孩子基本没有幼儿园可上(现在似乎也是老样子)),我去了“学前班(算是小学前的缓冲吧)”我也像方枪枪那样被父亲交给老师(却没他那么幸运,要走读,单程两公里),当我被领进教室时首先看到的是一根才支起的木柱(后来才知道是防止下雨房屋倒塌),一群小朋友正高兴地跺着脚和老师一起把地上新铺的泥土踩实……总有人不厌其烦地强调“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可当我们经济上创造举世瞩目的奇迹时,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百分之四的许诺却始终是一张空头支票。老百姓自己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当他们勒紧裤腰带把孩子送进学校是时,孩子们受的教育,是不是让那些“高度重视”的听起来很美的人心里很美?你百般无奈,可大势如此。
我们可以用新的教育理念指点教育批评社会,可社会确实现实的。如果我们脱离社会环境妄论教育,是不是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所以,从社会视角,不好说也说不出中国教育美不美。当然,我们不能苛责社会,社会毕竟是人的社会,人的要素不可忽视。
先说说我们的教师。人们一再批评中国教育手把手、一刀切、规矩、灌输……但谁也不能否认中国教育更利于大多数人快速高效地掌握一些基本知识与技能,能过为学生打下较好的基础。正如:九尺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那一筐土,没有学会走,就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又谈何筑九尺台,行万里路?就像影片里老师教孩子们洗手穿衣服教他们基本礼貌给人道歉,我们是不是也要他们去搞什么诱导和因材施教呢?问题在于我们对前者太过拘泥了:吃多少饭、穿什么衣服、什么时候上厕所之类的事情都要统一,似乎有些吹毛求疵。而后者所关心的如何因材施教诱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不同阶段侧重有所不同,至少需要学生先有一定的自主意识才有意义,早期教育是磨刀阶段,应侧重基础,过于强调诱导启发,学生获得的知识是相当有限的,而用更多的时间打基础则磨刀不误砍柴工。因而不管人们怎么批评,中国孩子的早期教育总体上是相对可取的。
在特定的教育体制下,改变教育模式及的可能性不大,作为教师个人因素的教育手段与教育态度确实可以改变的。老师们有他的一套奖惩措施:小红花,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孩子们每犯一个“错误”就会被扣掉一朵小红花,就是说做好该做的就会获得所有小红花,到后来做作业、考试总习惯打叉,没有错就是满分就是优秀,成了我们的一种思维方式。我们所谓的激励不是正面的即不是“扬善”而是反面的“惩恶”,似乎很符合中国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好比某些地方政府不谋民生与发展而不惜花大力气“维稳”,“别给我添乱子就好”,其“产品”放到社会上就多“良民”而少“良材”,就好像我们的教育培育不出希特勒也产生不了爱因斯坦。老师又想出了很多办法“逼”其就范:拿着大剪刀、扮妖怪“吓唬”,“威胁”扣小红花……还有不少一石二鸟的做法:当众批评,杀鸡儆猴,惩前毖后;保持距离,别和他玩,咱孤立他……等等很多看似立竿见影的做法都值得商榷。所以说,我们更应该改进的是教育手段与态度,能不能多一点正面的激励来点表扬;能不能找到两全齐美的批评方式既不伤害学生又能改正错误;能不能也“不抛弃、不放弃”哪怕他是“差生”?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有时候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他的一生,我们慎重点,好不?
此外,我们也应该看到:幼儿园里老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小朋友,帮他们擦手、洗澡,盖好他们的被子,和不少老师一样他们事无巨细,势必躬行,其对学生的关怀与责任着实让人感动。可孩子最终还是要步入社会的,如何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与自理能力?在这所幼儿园老师们是出于责任,而家长又是缺位的又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方枪枪先是与南燕玩病人游戏“打针”“吃药”最后竟傻傻地望着医院希望自己生病“不用上幼儿园,爸爸妈妈还会来看我”,而当下农村变空,“留守儿童”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亲情的缺失——一种比上不起学更易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的状况。如何在教育过程中营造更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人”的环境,同样值得深思。
故而,从人的角度,我们也很难说中国的教育不美,毕竟它也有不可抹煞的一面。中国教育美吗?实在不好说,也没资格说,但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中国教育更美,尤其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

㈢ 电影《看上去很美》的观后感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
《看上去很美》,它改编自王朔的同名小说。
当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心里却特别的难受。我在努力地思考着一个问题:看上去很美,它到底美在哪里呢?是幼儿园的这段时光很美,还是老师的大红花很美,还是当时老师们的教育方法很美。
方枪枪是一个多么可爱,多么灵气的孩子!他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天真,那么可爱。可是,李老师的一把大剪刀却给了他一个下马威,也让我的心跟着方枪枪一起紧张。
园长老师对方枪枪的一句话让我想了很多:孩子,你应该记住,幼儿园的生活是你人生中最美的一段时光,等你长大就明白了。在那个时代,在大人眼里,幼儿园的时光真的应该是很美很美的。可片中的方枪枪觉得这段童年生活美吗?他在恐惧、迷茫中过着他的童年。方枪枪认为最美的是那朵老师手里的日思夜想的大红花,当他想象着自己能得到一朵朵大红花时,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从此,他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规定的时间认真大便,好好洗手,但也没有得到大红花,因为它既不会穿衣服,还经常尿床。百般的努力也没有得到老师们的认可,孩子的美好希望破灭了,他不再为争夺大红花而努力了。
在方枪枪的眼里,李老师已不在是老师,而是吃小孩的大灰狼。方枪枪为自己的发现既紧张又兴奋,他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自己的小伙伴,并在小朋友中开展了清查大灰狼的行动。在方枪枪的领导下,小朋友们组织了对李大灰狼的“围捕”行动,但因力量悬殊,李老师迅速控制了局面,并清查谣言的源头。面对来势汹汹的李老师,方枪枪十分恐惧,但由于谣言传播的无序性,一个替罪羔羊的出现使方枪枪迅速摆脱了困境。方枪枪发现,所谓“做错了事,就要受惩罚”的定律并非那么灵验,而貌似强大的李老师也并非想象中那样强大。从此,方枪枪彻底改变了,他不再驯服,到处惹事生非,成为害群之马。
老师们知道,对方枪枪这样的人,最大的惩罚就是孤立他,不给他恣意妄为的舞台。经过数天的禁闭,方枪枪终于又回到了群体中。在队伍行进过程中,他手舞足蹈,大喊:看啊,我又脱队了,快告诉老师啊!小朋友们却始终熟视无睹。方枪枪终于明白,他的表演结束了,他的舞台不再有了。但让方枪枪不明白的是,这一切是如何开始,又为什么结束呢?一路走来,他始终在反抗,却从未逃出过;他始终在融入,却从未被接受过。
故事的结尾让人看着很心寒,我看到了孩子的孤单、无助、渴望被关注。
我们不得不反思在当时那个年代中国的教育方式。有多少幼小的心灵被深深的伤害,这将会成为他们那一代童年抹不去的记忆。

㈣ 《看上去很美》读后感2500

只能用难受来形容观影后的心情。 
电影看上去很美,方枪枪初入幼儿园的时候,画面还算美好,孩子们的吵闹,游戏,哭笑。直到他被强行剪辫子的那一刻,画面开始狰狞,老师拿着剪刀,其他小孩子积极配合,用红花作为代价,他不懂红花的意义随手扔在地,一个小女孩当宝一样拾起。 
吃饭时,睡觉时,按部就班,严格要求,不许有错,否则扣小红花,小红花是什么?是老师管理学生的手段,评判学生优劣的标准。如同劳模身上戴的大红花一样,它代表被认可,代表荣誉,代表羡慕,代表欲望。 
在这样一个地方,孩子们像是要被集中训练成某种机器,每天同一时间做同样的事,甚至上厕所。我看不到孩子的天性。孩子们被粗鲁对待,看不到细心呵护,甚至最后令孩子们把老师想象成妖怪。 
老师的形象是令我可怖的,他们虚假,阴冷,不问孩子的冷暖温饱,不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在教育的方式上,他们常常不是引导而是命令,把孩子塑造成他们想要的样子  
喜欢看枪枪与南燕在一起,他不会那么孤独,能够有一个人一起想象玩耍,他俩跑出去的时候,画面才开始明朗起来,在外面的世界飞翔更自由与快乐,玩,是件多么简单又无聊的是,可是,小孩子的童年不就是在玩中度过的吗?无所顾忌能让他们敞开心扉。 
时常听别人说,三岁看大。所以,剧中,也有老师对那些孩子们说,你在这样,长大就会怎样。要改变孩子性格中不好的部分不是通过这样的威胁,适当的引导会使他们逐渐改变。 
枪枪像个不合群的旁观者,看着以他不熟悉的方式生活着的老师与孩子们,但旁观者本身也在逐渐受着周围世界制度与法则的影响,从开始他不在意小红花到后来渴望得到小红花,他也是渴望与大家融为一体的。 
还是希望孩子小时候可以自由的玩耍,伸展他们的个性,行为上的束缚是应当有的,但思想上的束缚却最好不要有,这是能够影响他们一生的。都说最快乐是童年,不正是因为无忧,为什么要像大人一样去争夺不知道有什么用处的小红花呢? 
这部电影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讲述关于小孩的故事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有种看恐怖片的感觉。在畸形的教育理念里,有着冷漠的大人,孤独的小孩···

㈤ 电影 看上去很美 影评

《看上去很美》讲了一个每个大陆人应该都很熟悉的故事,在一个架构中,通过一系列手段,去掉每一个人的个性,让每个人都制度化。被制度化了的人又再去制度化其他人。

而这个制度化的过程从每个人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逃避被奴隶,习惯被奴隶,选择被奴隶,渴求被奴隶!FUCK

㈥ 《看上去很美》影评怎样写

<看上去很美>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幼儿园的故事,轻快着描写了一个迷惘的小男孩寻找尊重和理解的的故事。场景既然搬到了幼儿园,也就搬进了每个观众内心深处。随着电影画面的渐续,我内心深处的那个尘封已久的匣子也启了封,一抹抹斑斓的色彩从里边欣喜地跃出,点缀着早有些泛白的心灵。不管过去是欢悦亦或愁伤,只要被回忆随意涂点颜色,就总能让人展颜一笑。毕竟,能回忆便已是美好。
在荧幕上的画面与心中的往昔互相穿梭时,电影竟已步向尾声。伴着郁重的音乐,片子戛然而止了,我的心也蓦的滞了一下。随后悲怆弥漫起大雾,倏忽间遮掩了回忆。究竟是什么在无数的小幸福连成的快乐中埋了哀愁的种子?我诧异,不觉间便深思开去,寻思那掩藏其中的深意。
影片伊始,雪纷扬,一个眼角下垂略显忧郁的孩子哭丧着脸被带到了幼儿园,而后,他便开始了在那的新生活。初来乍到,刚从自己的圈子里跳出来的方枪枪显然很迷茫,很畏惧,常常泪眼婆娑,望着所有的陌生扑面而来而手足无措。——这是所有人都曾亲历过的感觉,本能的对未知事物而恐惧,不知道何去何从,不懂得如何把它紧攥在手中,枪枪也是如此,逐渐地开始对这个新世界开始摸索,逐渐的,小心的,不愿受伤害的。
而后方枪枪渐然地熟悉了幼儿园,并天真的喜欢上了一个叫南燕的小女孩,却可悲的被拒绝了```于是他把注意力又转移到南燕的妹妹-北燕身上,于是更可悲的,他被两个人所厌弃,他很气馁,便开始孤单的独自玩耍。——此时的枪枪已经开始寻求别人的理解与尊重,希望摆脱孤独的阴影,很自然的失败了一次,可他却放弃了,搞起了自由主义,想从孤独里追寻那份缥缈的快乐。
在由于一次音乐课的契机中方枪枪与南燕一起跑出了幼儿园,在那围墙外,他们的快乐似月光般满泄大地,充盈却不炽烈,犹如轻曼的音符在空中翩舞,也许这就是最纯真的快乐。枪枪吻了南燕,南燕并没有反抗,却很开心地笑了,纯朴而烂漫。——枪枪春风得意,终于在不意间寻获了别人的理解,但事实上他也正一直追求着理解,他的自由主义不过是他失败后拙劣的掩饰罢了。
接着枪枪做了件大事,煽动班里的人说李老师是魔鬼,一时间让整个班的人都人心惶惶,终一夜所有人集结起来准备把李老师捆起来。这自然只是虚晃一枪,李老师狠斥了一个无辜的小男孩,枪枪窝囊地躲在一旁不敢吭声。——这是故事的一个高潮,枪枪在获取理解尊重的同时在思想上蛊惑着别人,似乎源自于对李老师的惧怕,但事实上却希望以此能获得更多的尊重,可惜,他失败了,所得的一切便也在刹那消弭。
之后的枪枪从一次与汪若海夺枪的经历中发现了暴力的美学,发现暴力使对方听取自己,于是他开始与班里一些“不良分子”组成了混世集团,整天惹是生非,一日欺侮他人被唐老师撞见,唐老师一句狗头军师掀起枪枪内心愤怒的波澜,他石破天惊地喊了句:****妈!之后的待遇很清楚:凄凄然的被关了禁闭,在黑暗的恐惧中反思过去。——暴力的确很美,可惜获取的并不是尊重;粗口的确令己愉悦,可惜引起的却是愤恨,枪枪不懂,被罚了禁闭。
禁闭间李老师她们决定孤立枪枪。之后的方枪枪很无奈,周遭所有人都已经排斥他,没人理他,他一人徘徊于幼儿园的围墙边,看着路人身披大红花,自己却一无所有,惘然若失,在那条界线的边缘,他静静地睡去了````
方枪枪,本就是一个极具冲击性的名字。作为了一个斗士,枪枪似乎一次次地朝界限猛然冲锋,追寻着无上的自由。但自由```真的是让人快乐的么?当没有天地的界限,一切皆为混沌,什么都有着绝对的自由时,人又感到恐惧了,忙不迭地寻找一个踏脚的地方,一丝柔和的曙光,来带给自己安全的感觉。你不正寻找着你曾背弃的规则么?人因为束缚而苦闷,又因为绝对自由而恐惧,那人究竟想寻求些什么?或许你已经发现了,我们并不惧恶那种物理层面上的束缚,我们只是给自己的心灵绑上了太多的枷锁。方枪枪事实上也并没有任何要去打破规则的意思,他对小红花的执着并不亚于其他人。他只不过是在寻求内心的解放,但是他失败了 ,他选择了错误的途径,但这并不是整个规则的错误,暴力与粗口令人愤恨本就是不争的事实。
从影片中还能看出的一点,那就是对心灵自由的追寻在于和他人的不断交流当中。实际亦如此,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拥有完整的心灵,你自己心中有你,朋友心中有你,陌生人心中也有你;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完美的心灵,心灵总是有所欠缺的,而寻求其自由的途径最基础的便是与人的交流,这是一种互相补充,一种互相容纳(从片子里看 ,枪枪总是在与南燕一起时才最快乐) 。因此,任何形式的独处,事实上只能称作是逃避,受了伤就把自己封闭,似乎独享天下之乐,实则唯堕独者之心。枪枪曾经的自由玩耍,那种自由主义,实际便是逃避,逃避所谓的规则,寻觅所谓的独乐,不过只是排斥人心的互融,畏惧面对自己的内心而已。简而言之:作茧自缚罢了。
《麦田的守望者里》曾说过:既然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我就到一个没人认识我的地方,去扮一个聋子,瞎子,那就没人认识我,独自过我的生活了。那是“垮掉的一代”所作出的二择一:我改变不了规则,那我放弃,我不认识任何人,独自生活。两条路都艰苦卓绝,但却还有第3条路让太多人视而不见:改变自己,让自己去适应那些规则,在规则里寻求心灵的解放。肖申克的救赎里安笛在牢狱里的泰然自诺让我确信他获取了自由,而“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却因给自己的心灵戴上太多名义的枷锁而断送性命。规则其实只是界定了距离,而在距离里,我们获得自由。
我们不是摩西,可以分开大海拯救苍生;但我们是否可以跨过那线心灵的小涧,来拯救自己呢?
枪枪醒后,要做的不过是继续摸索。我们呢?



(最后还要废话点:所有的象征意义都只是导演的有意识强加到孩子的无意识上,或者说根本只是我们“故意”这么想的,事实上,孩子又怎么明白何谓界限呢?有时候什么都不懂,是一种界限,也是一种自由。)

㈦ 看上去很美 观后感

昨日看了一部电影,《看上去很美》,改编自王朔的同名小说。看过之后,不禁又一次为王朔早期作品中的睿智、灵性,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赞叹不已。《看上去很美》可能是王朔早期作品中最后一部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的。为什么呢?因为这部作品讲述了四岁小男孩方枪枪在进入幼儿园后的惧怕、顺从、迷茫、觉醒、反抗的心路过程,而由一个小演员来表演,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这部作品通过方枪枪在幼儿园这个小社会中的经历,表现了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强力塑造,表达了作者浓厚的人本主义情结,其中不乏尖锐的隐喻。
四岁的方枪枪一直和姥姥生活在一起,由于生活的变故,不得不来到了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他最初的反映是恐惧,不停哭闹。老师以不哭闹为条件,奖励给他一朵小红花,而此时的方枪枪并不理解小红花就是能够为个体带来利益的社会评价、社会肯定,根本不予理睬。
生活进入轨道后,在小红花榜前,老师宣布小红花得主时,方枪枪稚嫩地质问:为什么我没有小红花。老师答:不尿床、自己穿衣服、按时大便、饭前洗手才能有小红花。方枪枪答:没有人告诉我,不算。这是方枪枪最初的呐喊,虽然稚嫩,但他内心的本能已经在告诉他,不公平的事就不能算。
方枪枪为小红花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规定的时间认真的大便,但却没有能够得到小红花,因为他既不会自己穿衣服,还总是尿床。某日,一位小朋友的爸爸在规定时间以外来接孩子,巧的是这位爸爸是后勤部副部长(军队幼儿园),幼儿园的上级。他注意到了小红花榜,发现方枪枪还未有小红花,而自己的儿子也不多,便以领导的姿态说:要加强对这位小朋友的帮助啊。乖巧的李老师立即表示今天得小红花的就是其子与方枪枪。方枪枪的第一朵小红花就这样产生了。方枪枪一脸迷惑,他不懂,为什么自己那么努力却得不到的小红花,竟会以这样的方式得到?从此,方枪枪不再为小红花而奋斗了。这算不算是方枪枪的幻灭呢?
在方枪枪的眼里,李老师已不在是老师,而是吃小孩的大灰狼。方枪枪为自己的发现既紧张又兴奋,他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自己的小伙伴,并在小朋友中开展了清查大灰狼的行动。在方枪枪的领导下,小朋友们组织了对李大灰狼的“围捕”行动,但因力量悬殊,李老师迅速控制了局面,并清查谣言的源头?面对来势汹汹的李老师,方枪枪十分恐惧,但由于谣言传播的无序性,一个替罪羔羊的出现使方枪枪迅速摆脱了困境。方枪枪发现,所谓“做错了事,就要受惩罚”的定律并非那么灵验,而貌似强大的李老师也并非想象中那样强大。从此,方枪枪彻底改变了,他不再驯服,到处惹事生非,成为害群之马。
老师们知道,对方枪枪这样的人,最大的惩罚就是孤立他,不给他恣意妄为的舞台。经过数天的禁闭,方枪枪终于又回到了群体中。在队伍行进过程中,他手舞足蹈,大喊:看啊,我又脱队了,快告诉老师啊!小朋友们却始终熟视无睹。方枪枪终于明白,他的表演结束了,他的舞台不再有了。但让方枪枪不明白的是,这一切是如何开始,又为什么结束呢?一路走来,他始终在反抗,却从未逃出过;他始终在融入,却从未被接受过。
方枪枪的迷惑是许多人都有过的,但方枪枪的感知却不是人人都有的觉悟。这觉悟既是方枪枪的,更是王朔的。能有如此觉悟,自然不是凡夫俗子

㈧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

看到既是有缘,我来给你2篇吧,你借鉴一下,希望能帮到你,多追加分哦~~

第一篇:

昨日看了一部电影,《看上去很美》,改编自王朔的同名小说。看过之后,不禁又一次为王朔早期作品中的睿智、灵性,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赞叹不已。《看上去很美》可能是王朔早期作品中最后一部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的。为什么呢?因为这部作品讲述了四岁小男孩方枪枪在进入幼儿园后的惧怕、顺从、迷茫、觉醒、反抗的心路过程,而由一个小演员来表演,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这部作品通过方枪枪在幼儿园这个小社会中的经历,表现了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强力塑造,表达了作者浓厚的人本主义情结,其中不乏尖锐的隐喻。
四岁的方枪枪一直和姥姥生活在一起,由于生活的变故,不得不来到了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他最初的反映是恐惧,不停哭闹。老师以不哭闹为条件,奖励给他一朵小红花,而此时的方枪枪并不理解小红花就是能够为个体带来利益的社会评价、社会肯定,根本不予理睬。
生活进入轨道后,在小红花榜前,老师宣布小红花得主时,方枪枪稚嫩地质问:为什么我没有小红花。老师答:不尿床、自己穿衣服、按时大便、饭前洗手才能有小红花。方枪枪答:没有人告诉我,不算。这是方枪枪最初的呐喊,虽然稚嫩,但他内心的本能已经在告诉他,不公平的事就不能算。
方枪枪为小红花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规定的时间认真的大便,但却没有能够得到小红花,因为他既不会自己穿衣服,还总是尿床。某日,一位小朋友的爸爸在规定时间以外来接孩子,巧的是这位爸爸是后勤部副部长(军队幼儿园),幼儿园的上级。他注意到了小红花榜,发现方枪枪还未有小红花,而自己的儿子也不多,便以领导的姿态说:要加强对这位小朋友的帮助啊。乖巧的李老师立即表示今天得小红花的就是其子与方枪枪。方枪枪的第一朵小红花就这样产生了。方枪枪一脸迷惑,他不懂,为什么自己那么努力却得不到的小红花,竟会以这样的方式得到?从此,方枪枪不再为小红花而奋斗了。这算不算是方枪枪的幻灭呢?
在方枪枪的眼里,李老师已不在是老师,而是吃小孩的大灰狼。方枪枪为自己的发现既紧张又兴奋,他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自己的小伙伴,并在小朋友中开展了清查大灰狼的行动。在方枪枪的领导下,小朋友们组织了对李大灰狼的“围捕”行动,但因力量悬殊,李老师迅速控制了局面,并清查谣言的源头?面对来势汹汹的李老师,方枪枪十分恐惧,但由于谣言传播的无序性,一个替罪羔羊的出现使方枪枪迅速摆脱了困境。方枪枪发现,所谓“做错了事,就要受惩罚”的定律并非那么灵验,而貌似强大的李老师也并非想象中那样强大。从此,方枪枪彻底改变了,他不再驯服,到处惹事生非,成为害群之马。
老师们知道,对方枪枪这样的人,最大的惩罚就是孤立他,不给他恣意妄为的舞台。经过数天的禁闭,方枪枪终于又回到了群体中。在队伍行进过程中,他手舞足蹈,大喊:看啊,我又脱队了,快告诉老师啊!小朋友们却始终熟视无睹。方枪枪终于明白,他的表演结束了,他的舞台不再有了。但让方枪枪不明白的是,这一切是如何开始,又为什么结束呢?一路走来,他始终在反抗,却从未逃出过;他始终在融入,却从未被接受过。
方枪枪的迷惑是许多人都有过的,但方枪枪的感知却不是人人都有的觉悟。这觉悟既是方枪枪的,更是王朔的。能有如此觉悟,自然不是凡夫俗子。

第2篇:
《看上去很美》其实是王朔的小说,而且似乎是最后一部,我在大学的时候就看过了。电影既然王朔也参与了,那就也该忠于了原著的精神。不过我看原著基本就没看太明白,这次看就更觉得和原著有些地方不象了。比如电影里把时代感的东西(就是70年代)给淡化了许多。但方枪枪的小演员的长相就和王朔是一个模子扣出来似的,这和姜文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发掘了夏雨这个小姜文是一个道理。本质上,这类电影都是70一代人在掌握了社会话语权后怀旧的举动,和曾经传播很广的70一代的游戏啦,零食啦,电视剧啦等等是一样的,这不,这几年同样的文章都题目被改成了80一代,可见的确是话语权问题。

原著和电影对我来说都比较晦涩,我的解读,就是这个幼儿园其实就是中国那个时代的缩影,所有的小朋友都整齐划一,老师作为权威的象征,竭力把小朋友们给训练的丧失个性,比如淡化了语言交流,用哨音代替,一声哨音就过来洗屁股,毫无隐私可言。吃饭的时候要添饭不能说话,要举手示意。早起后必须集体拉屎,吃饭前必须先尿尿。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还用小红花作为激励。这些和我们曾经的时代不是一样的吗?我们每个人不都是被这么要求的吗?而方枪枪会自己思考,懂得隐私,洗屁股的时候知道哭。于是是理所当然的坏孩子,方枪枪被孤立了。后来他自己跑来跑去,爬在石板上,外面隐约传来了老师的呼喊。——那个时代啊。

也可能我解读的太离谱。其实或许就是象前面说的,在70一代人掌握了社会话语权后,他们怀旧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幼儿园时代。

大恶魔李老师的角色尽管演的很好,可我觉得演员的相貌不象原著,记得原著里说的那个家伙是个虎背熊腰健康的象奶牛的人,应该类似与欧美女人的身材。而这个李老师就不是了。而且抓恶魔一段,我更喜欢原著里小孩子爬出去报告解放军去抓特务。
说到美女,那个唐老师就非常漂亮了。不过剧里最漂亮的小妮子则是北燕和南燕,真是小美人胚子,连走路都透出来个优雅。

不过影片中大量的男女孩露出屁股和生殖器的镜头或许有些问题,因为尽管在中国日本这样的亚洲国家会觉得无所谓,可是按照欧洲法律,似乎这该算儿童色情来着。——据说影片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奖,似乎没法律问题。

就是这些感受了。不过这个影片也购起了我对幼儿园的回忆,我也是住过长托的。天天都住在幼儿园。

㈨ 看上去很美 的影评 字数多点的急需

《看上去很美》根据王朔同名小说改编。王朔这人就是痞子一个,文风犀利,描绘人物内心情感首屈一指,也爱用指桑骂槐的套路来剖析罪恶虚伪的人性。在他的文字中,我可以看出他的愤怒,一个文人所具备的“精神愤怒”。同样《看上去很美》也一样,用孩子的眼睛透射出成人的世界。

方枪枪是电影的主角,其名字就带有一定程度的锋利性,“枪”既是自卫武器,也是杀人武器。告诉我们,方枪枪或许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的孩子。在电影的进程中,小主角从一个爱哭的孩子转变成了一个“狗头军师”,越来越显得孤立无助痛苦无奈,与普通孩子的灿烂成为了对比。这是谁的错?家庭、老师还是自己?方枪枪的确有点奇怪。

本片的序幕,清楚地告诉我们,方枪枪缺乏父母应有的关心,他几乎是被父亲硬逼来到幼儿园的,一直哭一直闹。因而在他的人生起初阶段,家教是没有的,埋下了阴沉的种子。而且他不会穿衣服,经常尿床,比别人慢一拍,不适应这个氛围,在思想上就很自卑。老师作为孩子的“第二母亲”也没有发挥其作用,她们只会用命令的口吻来规矩一切的方圆。吃饭睡觉不许说话,拉屎洗手要定时,小红花是衡量优劣的惟一标准,这种填鸭式的教育与《迷墙》有些类似。方枪枪就是王朔,他不会去服从自己所厌恶的事情,因而他学着去捉弄老师,与小朋友抢玩具,搞破坏,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可是方枪枪依旧孤独,一个人玩木马游戏,摔倒都无人问津。深夜在石墩睡觉,不愿回到现实中去,抑郁迷离。

影像所呈现的无非就是这些镜头,把这些镜头的涵义引伸到成人世界去,思索的空间就更大了。试想一下,方枪枪长大后,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叛离、愤怒还是乖巧?我想叛离与愤怒还是会占大多数吧,引用一句宁波老话来说便是:三岁模样看到老。长大后的方枪枪憎恶世界的肮脏,会直抒胸意不满的情绪,走非主流的路线。这不是与王朔本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果然《看上去很美》就是王朔本人的童年传记。

如今社会一直崇尚“创新”,用哲学的原理来说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创新可以带来新的机遇,也可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方枪枪这类长大后的成人会在“创新”这个词汇里散发出自己的能量,散发自己的智慧。当然事物也是分两面的,一面是成功,一面是极端,往往这类人最能推动社会变革与进程。逐大流的成人小时候的境况就跟影片里的普通小孩一样,按时洗手拉屎吃饭睡觉,按部就班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不越轨容易受到怂恿,一只只鸭子就是这样“填饱”的。当然我不是说这类人不好,只是觉得这类人缺乏一种气,一种叫做“愤怒”的气,太过平淡。

用孩子的眼光来隐射成人的世界这是电影最大的优点,也是王朔小说的魅力所在。只可惜内容上有所偏失,把握人物性格变化有些问题。

方枪枪刚进幼儿园之时,爱哭爱闹不合群,显得老实腼腆憨态。影片的中部,他就突变成“狗头军师”了,期间有明显的脱节,令我感到费解,而且他的脏话从何处学来,也是一个疑问。这些问题的存在就把“方枪枪”这个人物性格削弱了,有种恍惚的错觉。如把这段性格变化的情节加上,定会使《看上去很美》真的很美,可现在的感觉是《看上去很美》不是特别的完美。擅自加一个情节内容:方枪枪私自去疗养院玩耍的路上捡到一本情色画册,翻阅后似懂非懂,但也有些领悟。加上这个情节,那么之后的故事就显得通畅了,因为在电影中,方枪枪大胆地亲了小女孩,甚至用一个“打针”的游戏拉下了女孩的裤子。这些性成熟的表现,无疑是要作铺垫的,而电影里却没有,实在遗憾。

缺失只是调味品,优点才是主旋律。影片的一大亮色除却映射的手法外,几个长镜头的运用寓意非浅,尤其是结尾处方枪枪疲惫地躺在石墩上的画面,格外精彩。这个镜头刻画了方枪枪极端孤单抑郁的心情,他就想这样沉沉睡却,最好永远都不醒来,憔悴阴森不言而喻。配乐也符合方枪枪这个“半悲剧”人物的性格,一听音乐立刻就会联想起沧桑的未来。

《看上去很美》在影院老板的“患得患失”下,最终没能在宁波准时上映,看来文艺片还是不受官方的青睐,纵使上映,也只是一个阉割版本。我们究竟何时才能欣赏到一个完整的电影呢,何时才能真正提高地自己的赏影素质呢?今年是中国电影第二个百年的第一年,电影机构的官员们,你们也应该放眼大局朝前看了,野花也是花啊!

㈩ 看上去很美 影评

为数不多的一些时候,会和周遭同学聊起童年。
其中自然会有许多趣事,或是隐藏多年的小秘密。
而谈话结束时通常笑言,小时候可真傻。并且对那时的老师,给予极低评价。
这是全国惯例,所以不能单从人格方面分析言论的起因。
或许张元的《看上去很美》可以给出一个模糊答案。

因为王朔,影片注定了不会按照常理出牌,即便这只是一群小孩的故事。王朔此人,他批判与嚣张的本性在当年痛斥金庸的事件中早已暴露无疑。
同样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阴暗的人,但我愣是没看出来《看上去很美》里的温暖和感动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这根本就是一个黑色童话,幼儿园和孩子们是童话的表层架构,隐藏在内里的,还是那些沉重且无奈的东西。

比如打小报告。
这种情况在影片里出现得不算多,却让人记忆犹新。我记得自己小时候,最痛恨的就是打小报告,我们有许多秘密的相互渗透的团体,但都拒绝任何与老师“狼狈为奸”的人加入其中。
即使到了今天,那些曾给老师通风报信的同学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也很难说是正面的。在漫长的不晓人事的童年里,老师是绝对统治者,有权利干涉一切即使与之无关的行为,定下苛刻标准,并强制执行。这些被同龄人广泛排挤而实质上什么也不懂的小“奸细”们,也许他们的最初动机,仅仅是为了老师一个赞许的眼神,却变相成了学生们与老师或者与教育制度冲突中的牺牲品。

比如潜规则。
任何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群体都存在潜规则,在儿童世界里,或许这只关系到跟谁玩和不跟谁玩。简单直接,但不能例外。于是电影里我们时常看到主人公方枪枪形单影只、孤身奋战。这种说法丝毫没有夸张,因为确实,方枪枪由始至终没有成功进入到任何一个小团体里。并不是他不够好不够吸引力,仅仅因为他是后来者,而他的伙伴们没有足够勇气,战胜自身可卑而又强大无比的从众心理。

比如误导。
影片中最令我震撼的一场戏,是方枪枪当着全园小朋友脱衣服,引来哄堂大笑。场景如此突兀,孩子们本该天真的笑声此刻听起来刺耳至极。他们不知道取笑别人是错误的行为,只是觉得有趣而已。
可是没有人指责,那个面容可憎的李老师说:“你就慢慢耗着吧,做不好你就别下来。”语气冰冷。这个角色几乎完全没有表现出任何讨好的地方,而另外一个唐老师却几乎成了“真善美”的化身。这大概是张元一直以来都把握得不太好的人物刻画,不过我们姑且把它理解为孩子的视角——他们通常一叶障目。

还有就是,权利与利益。
影片中权利的象征有许多——总是打人的调皮小孩和他的领导父亲,笑起来跟巫婆没什么差别的幼儿园园长,当然还有说话尖刻的李老师。基本上,他们的每次出现都意味着打官腔和强制性命令的下达。
利益的象征是小红花。老师们管教孩子惯用的手法只有两种,奖励小红花或者扣除小红花。紧接着导演就让我们看到了一张张可爱的小脸蛋为这种红色小纸片趋之若骛的表情。
最近时常听到身边的人抱怨,说这个国家的人民过于擅长明争暗斗、阳奉阴违,报纸上也时常出现“社会呼唤诚信”之类的大标题。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些理解为人口众多而资源贫乏,至少从儿童教育上,从儿童教育者李老师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神态上,就可以找到端倪。
对了,影片的英文名是“Little Red Flower”,我相信它是个多义词。

张元还是没能摆脱第六代的潜在悲观意识,对于一个追求上进的导演来说,有点遗憾了。虽然“看上去很美”的前三个字总让我觉得它跟中国的教育者脱不了干系,可我还是忍不住想,电影拍成这样,会不会并非张元的本意?也许他要的,只是一个简单明媚的故事,用纯美孩童勾起我们于幼年生活的美好追忆。
不幸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方枪枪如此聪明,接收能力超凡,他迅速完成了由弱者到幼儿园园霸的角色转换,同时让我们毫无遮掩地,目睹了他迷失的全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他自己一无所知。

关于影象的风格,我一点也不觉得它干净写实。《看上去很美》的色调更像是一部落伍的老片,一如影片本身描绘的仿佛早已成为历史的幼儿园。没有过多刻意做作的类似贾樟柯的时代细节描写,真好。孩子们的天真笑容,也足够使中国的观众不用再面对《小鬼当街》望洋兴叹。
最美的一个镜头,是方枪枪的梦境。他光着身子,走到操场上撒尿,那时下着雪,天地一片雪白。这也许才是人生命之初,最简单和真实的写照。可我们知道,过不了多久他会醒来,并且学着自己穿衣服。

小三即日。成都雨过天晴。

阅读全文

与电影看上去很美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观英雄儿女电影观后感 浏览:330
一部中国电影强行和死人结婚 浏览:217
2017印度电影国语版大全 浏览:815
电影院屏幕拍摄违法吗 浏览:637
小格是哪个电影的主角 浏览:232
有洗澡堂的电影名字 浏览:47
国外电影名字f开关 浏览:558
韩国色大全电影迅雷下载地址 浏览:336
好生意电影在线免费看完整版 浏览:173
2018英文电影经典台词 浏览:548
电影姐弟恋的英文歌 浏览:51
夺命十三枪出自哪一部电影 浏览:715
为什么中国第一部电影是戏曲片 浏览:696
末日少女主演电影大全 浏览:21
东海异闻录完整版电影 浏览:859
电影全集大全鬼片 浏览:446
老电影英雄出场背景音乐 浏览:627
看了因为爱微电影观后感 浏览:143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电影学院导演 浏览:184
韩国电影结局打开门是一堆钱 浏览: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