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电影2012观后感

电影2012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1-07-07 07:00:46

『壹』 电影《2012》观后感征集

我刚刚看完《2012》从电影院出来。

电影场面做的的确是宏大,比起《后天》来,是又上了一个台阶。而且特技做的很逼真,我是坐在第五排,就感觉像是身临其境一样。比看3D电影要来得舒服。总的来说,当我走出电影院,我没后悔花了30块钱来看这场电影。至少,我认为,截止到现在,是我看的灾难片中最好的一本。(当然,和《泰坦尼克》还是有一定差距,有些东西先入为主。即使《泰》的特技做的再烂,在那样的一个年代,那样的一个氛围,那样的一种感动,恐怕毕生是不会再有了。)

看完其实心里有些压抑,当电影院灯光亮起时,有些小小失落。(个人因素,我是比较悲观的一个人。)

恐怕想的最多的还是,2012年的玛雅预言真的会实现么?还是现在已经是这样样子,而各国政府却联合起来,像电影里的那样,欺瞒着人民?那感觉,就像看《楚门》一样难受。是不是天外还有天,我们所观察到的宇宙抑或者只是另一个“人类”手里所把玩的水晶球?而他们只是把我们当做一个实验来看?

或许LZ会笑我,你想的太离谱了,太客观唯心了。但尽管我学的是马克思主义,学的是辩证法和唯物主义,但一个人的时候,还是会胡思乱想一下。

虽然《2012》里的灾难源自于天体本身,地壳的运动什么的,但在我的感觉中,最后结局不应该是这样样子,应该人类全部灭亡的。
……残忍了点…… 但《后天》我就能接受那个结局,可以接受人类存活下来。而且当最后我看到博士和总统的女儿接吻时,就感觉,太突兀了,戏剧化,或许是我认为他们本不该存活着。这种皆大欢喜的结局,一向是灾难片喜好的。

还有一点小小失望,就是奥巴马没来客串。撇去各种政治因素不说,光奥巴马的长相是让我喜欢的。……(女生,没有办法)

这部片子没有给我太多温情的感觉,因为里面讲的亲情在好莱坞片子里司空见惯了。一般都是父亲太忙,顾不上家里,但是仍深爱着女方,然后最后经过种种挫折,两人终在一起的套路。倒是政客的行为让我记忆很深。看完了影片,忽然觉得世界有点悲凉,连书上都说,国家和国家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关系。在现实面前,仿佛一切情感都不存在了。

有时候我会想,等再过100年,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现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就发展的如此迅速,那再过20年呢?又会是怎样一副前景?再过100年,我们地球上的资源是否会被消耗完尽,然后发现新的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或者干脆人类自己变异来适应坏境?到那时候,是否会实现我们教科书里所描写的共产主义社会?想着想着,就会感觉一切都很虚幻,仿佛这些触手可及。可当我明白,到今天,科学家还没有研制出攻克癌症的药物,又感觉到人类的渺小。

讲了这么一些,总体也不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心里很模糊。我还只是个学生,没有接触过社会,看东西还过片面,所以也比较肤浅。但,《2012》,我想,主要给我们展示的还是一种人性的善与美吧。

LZ,不用去想太多。每天怀着奋斗的心情,过好自己的明天,或许才是我们最重要的!

『贰』 电影《2012》观后感

个人觉得 很震撼。。我一直以为 世界末日来临的时候 人类是自私的 不管别个并且抱有一种 我死了你也一定要死的想法 但是。。 这部电影很多地方关键地方 主宰的却是人类的良知。 深爱的前妻与自己的感情 儿女与自己的感情 前妻的男朋友与自己的关系 政治家跟人民之间感情等等 虽然也有过自私 有过刻薄 有过放弃良知。。 但是 当危险真正来临的时候 最后还是挺身而出。。 那个刻薄、吝啬的老板 最后为了救儿子掉入大海 而他的情人 那个美艳的女人 最后却救出了小女孩跟她的宠物 而自己淹死在隔舱里面。。 政治家们最好决定打开了那扇门 那个中国人最后选择把所有人都带入诺亚方舟 而自己为此折断了一双腿 美国总统决定留在本国 他选择了人民 而不是他自己。。
我喜欢这部电影 是因为 它更多想要表达的是。。人类真正面临这些的时候 我们还有救。。 我们不会灭亡

『叁』 2012 观后感

2012年离我们太近了,未必灾难马上就要来临?给人一种迫在眉睫的紧张感。
电影开头还有些沉闷,不过是为后面做好铺垫,地球内核完全液化,地壳正在漂浮位移,老百姓都不知情。后来的发展太令人吃惊了,美国完全消失,地球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消失,地震、海啸在短短几天内接二连三,卷席了整个地球,海平面疯狂上升,影片中美国的黑人总统亲眼看着约翰肯尼迪号航空母舰被巨浪打翻,压在他所在的华盛顿市,美国的英雄纪念碑拦腰折断,砸在惊慌的人群中(这种镜头在中国的电影中绝对不会出现,比如人民英雄纪念碑拦腰折断,我相信没有任何导演敢于尝试拍摄这样的镜头,即使拍了也会被审查掉),加州在州长的谎言中陷入一片火山爆发中(让我怀疑是否在影射现任州长施瓦辛格经常说谎?他还是我的偶像哦!)。飞机飞过那一片地狱般的城市,垮塌的摩天大楼,断裂的高架桥,沉陷的高速公路……让我们目瞪口呆!

最让人意外的是,拯救人类的还是中国人民,就在我们四川的北部山谷,我当时还说我们四川硬是多灾多难,咋个一下子所有的事情都集中在四川哦!结果到电影的后面才晓得,那里修建了一个巨大的港口,12个诺亚方舟等待着避难的人类和各种物种,就像电影中所说的:“这样的工程也只有中国人能够完成!”确实太巨大了,每个方舟都比航空母舰还要大很多倍(这样的电影很难让人相信中国造不出航空母舰来)。电影集中描述了几个小人物和大人物,很有点意思,尤里这个俄罗斯富商不算个好人,但是他毕竟提供了安26这样的巨无霸飞机给主角避难,也带领一群平民争取自己的生命,在最后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展现了人性美的一面。印度科学家有天真的性格,不知道政治为何物,但正是他的天真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而指挥者也有独裁的性格,但是独裁也能够拯救很多人的性命,独裁代表纪律,没有纪律所有的人都会暴乱,二者在电影里很巧合地融合在一起。

而且影片还不乏幽默感,当安26飞机无法降落时而必须用宾利车冲出来时,男主角不能发动汽车,居然还是尤里添上一句“发动引擎!哈哈,语音控制,高科技。”当巨无霸飞机侥幸停稳后几秒钟,飞行员正舒口气要擦汗,冰山崩塌了,掉了下去,很有点像《真实的谎言》中的桥段。
影片中有好几个桥段都是模仿《海神号》,巨浪打翻舰艇的镜头很震撼,但我们似曾相识,方舟的舱门关不上,男主角和儿子潜入水底排除故障的情节也明显模仿,我还以为他们会牺牲呢,不过导演非要安排完美结局。
在灾难片中间,导演也不忘记穿插爱情戏,科学家和总统女儿擦出了火花,而更有意思的是女主角本来和前夫都离婚了,电影安排她的现任丈夫送他们上了方舟,然后死在方舟上,接着前夫又英勇表现一番,赢回了前妻,这种安排我觉得太牵强了。
如果电影描述的是真的,那我们可真得抓狂了,地球确实承载不了太多的人类,就这样繁衍下去,终有一天自然界会报复,人类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是多么渺小和微不足道,前几年的印度洋海啸,造成难以形容的破坏,2008年四川的地震,破坏力难以想象。我们要怎么对待自己生活的地球,它就会怎么回报我们。

『肆』 2012观后感两篇。

对美国,不是很有好感,因为自己的父辈曾经与美国人在朝鲜战场血肉相拼,无数中国军人在那场战争中流血,牺牲。也因为从自己青春时期起,就见过太多美国对中国的羞辱。

但这不代表自己对美国的一切都拒绝,如果是美国的优秀的一面。

2012》,就是这样一部可以代表美国优秀一面的电影。

影片是灾难片,这是美国人早就拍的烂熟的一种电影,我也看过别的美国灾难大片。但这部片子,确实从内心深处打动了我。

这部片子,几乎集中了灾难片的所有元素,特大地震,超级火山,超级海啸,毁灭整个人类的大洪水,陆地的下沉与崛起,地球磁场的倒转,城市的毁灭,无助的人群,可能是我见闻有限,反正能把这么多灾难元素集中中在一起的灾难大片,记忆中好像没有,大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电影《日本沉没》,灾难元素的集中度稍可与《2012》相提并论,但也远远不及,场面与特效更不能同日而语。看这部影片,你很少能有平静观看的时候,眼睛里随时都是惊天大灾难,所有的思维都在随着影片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命运在转动。

但这些,只是让我激动的理由,而不是让我感动的理由

我的感动,来自于片中的那种人性的光辉。人性,这个词用于评论电影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了泛滥,但我还是要说,这部片子,最让我感动的,是人性。这种人性,是博大宽广,是勇于付出,是为了他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不是狭隘自我,不是自私自利,不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在《2012》里,我可以看到人类生命和人类文明的脆弱,那么健美的身躯,那么精美的建筑,那么温情的感情,在大自然狂暴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无力,几秒钟,或者几分钟,在地震、火山、海啸、超级洪灾面前,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但我也看见,无论是在什么样巨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人类,或者说作为人类代表的影片主人公一家,还有那些上到国家领导人下到平民百姓的人,都在灾难面前表现出了人类的尊严。美国总统在灾难注定来临的时刻,选择留在美国与自己的人民在一起直到最后时刻,“船长不愿丢下正在沉没的船,这是他高贵的选择”,影片中那位美国官员对总统的评价,我完全赞成。在超级洪水袭来的最后时刻,那些掌握着方舟外几万人命运的全世界各个国家的领导人们,在瑞得里安博士“我们都是人类的一份子,人类的文明就在与互相帮助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如果我们今天放弃他们,那么即使我们生存下来,我们怎么去面对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又怎么去面对他们的孩子”的激切演说下,一致同意打开方舟大门,无数人欢呼着冲进方舟。那一刻,不管是是什么人,不管是什么政治立场,我想,都会在心中刻下一丝温馨。

而那些普通人,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作出的奋斗和努力,更值得我们投以尊敬的目光。男主角杰克,为了让自己的一家人得到进入方舟的船票,驾着车疯狂地跑,从黄石国家公园跑到了拉斯维加斯的机场,在漫天黄石公园火山爆发的巨大烟火中找到沉迷于要和地球共存亡并且快死了都不忘记自己是第一个宣布地球完蛋的那个疯狂家伙,又在陷入巨大的裂缝后爬出来追上正在起飞的飞机,经过了飞机原本说要在中国南海迫降最后却在中国西藏降落的戏剧性经历,终于在那位好心的中国方舟工作人员天庆的帮助下全家进入了方舟。当杰克在影片最后,终于解除了方舟尾部的机械故障使得方舟顺利开动,一家人悲喜交集拥抱在一起的一刻,我想,作为平凡人的杰克,在这样的巨大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同样巨大的勇气,应该说不上是为了什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即使他的做法恰好做到了这点)。他和瑞得里安博士不同,博士确实是一个全人类共同利益至上的理想主义人物,而杰克,在寻常时期在一个为生活而奔波的小人物,在危险来临时,他的无比勇敢和智慧,都只是为了自己的亲人。但谁能说,即使只是为了自己的亲人,他的这一切举动就不值得我们感动,并且值得我们向他致敬呢?又有谁能说,他的一切举动,不是博大宽广、勇于付出和为了他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光辉人性呢?

我喜欢杰克,理解杰克,因为我是一个和他一样的父亲,一个和他一样有着自己孩子的父亲。当儿子要和他一起去排除方舟尾部故障时,他不准儿子和自己同去;而当儿子悄悄跟来被他发现后,他所做的是更加努力的做自己的事情,因为他知道,要让儿子活下来,他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排除故障,否则,他活不成,儿子也活不成。可以让自己去死,但绝对不能让孩子去死。因为,他是孩子,而自己是父亲。

这一幕,也出现在俄罗斯人尤里的身上。尤里是商人,浑身充满着铜臭味。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也不乏令人佩服之处。尤其是那种临危不乱的风度,颇有“带头大哥”的气质。飞机迫降西藏,几个人为了是否等待飞行员米沙而在豪华车里争执不休,眼看着再不将车开出飞机大家全得完蛋,尤里一声大吼“闭嘴”,压住所有人,随后大家将车开出迫降中的飞机,结果虽然飞行员萨沙遇难,但绝大多数人的命却保住。从事态发展的结果看,尤里的做法虽然对萨沙不公,但却是正确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尤里的当机立断无可指责。在方舟大门即将关闭,几万人将被抛弃的一刹那,看着两个哭泣的孩子,尤里大吼一声“跟我来”,带头冲击方舟。当方舟大门打开后,尤里不是自己先进方舟,而是拼命的先把两个孩子送了进去,最关键的时刻,眼看大门即将关上,而自己还有一个孩子却爬不上门,尤里做出了最后的选择:他用尽全力,举着孩子的脚奋力往前跳跃,孩子的手终于抓住了方舟的门板,而尤里的的跳跃之后,脚下就是无边的悬崖。。。。

还有那位飞行员萨沙,一个英俊硬朗的俄罗斯男人。在飞机迫降的最后时刻,他拒绝了别人要他一起撤离的劝告:“我必须等飞机上所有的人都下了飞机再走”!“那你呢”?“我没事”!他几乎是吼着说出了这句话,他也果真做到了。当所有人都撤离飞机后,他驾驶着的飞机,没能停住,滑下了悬崖。。。。飞机上,有将他的爱人夺去的尤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救了飞机上所有的人,包括他的情敌。萨沙,一个俄罗斯男人,真正的男人!当生命即将结束的最后时刻,他的嘴角,应该是带着一丝微笑吧----自己的爱人吧,还活着。。。。。。

在杰克排除故障,和儿子紧紧拥抱在一起的那一刻,在尤里奋力一跃,将儿子送上方舟的那一刻,我想到了自己的女儿,想到了在自己双脚骨折的那一天,女儿把自己最喜欢吃的零食带到医院,还给我带来了《读者》,说,爸爸最喜欢看这本杂志;想到了在自己卧床不起的那几个月,女儿每天早上起来给自己煮好面条端到床头;想到了因为受伤后脚冷,女儿端着对她来说太重的一盆热水给我烫脚的一幕幕。。。。。

在大自然面前,我们都是渺小的。在巨大的自然破坏力前,我们都是无力的,唯一能拯救自己的,除了方舟,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天性中光辉灿烂的人性,是为了亲人和朋友不惜付出一切乃至生命的英勇。当我们能够做到这一切,我们也才能够拯救自己,我们也才能够拯救人类和文明。

『伍』 2012电影读后感(400)字

观众对《2012》这个电影的反响都是很不错的。于是,昨天下了班我带着期待与好奇去观看了这场电影,说真的,直到现在,当我回想起电影中的每一处情节时,依然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中的恐慌与不安,因为我有些担忧,我知道这种担忧或许会被看成是杞人忧天,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人类真的需要好好的自省一下了。《2012》虽只是一部关于人类毁灭的灾难片,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我们人类是如何挣扎求生的。
但对我们每一人来说也敲响了警钟,影片中讲述的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被人类掠夺性破坏,地球自身的平衡系统已经面临崩溃。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日期,能如2012年12月21日这样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玛雅文明预言它是世界末日,而各个文化、种族,全球的科学家、政府,都无法预知这一天到底会发生什么。
影片中所带来的视觉冲击,让观众切身的感受到了仿佛世界末日真的降临了一样。影片中强烈的地震、巨大的火山爆发让眼前熟悉的家园变成了人间炼狱,在地球的其他地方,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爆发,每一个镜头每一处情景都让我紧紧的抓住康的手,仿佛我们就是那场世界末日里挣扎的人一样,害怕即将失去的一切美好事物和心爱的人。而故事中的主人公杰克逊一家在寻找和前往方舟基地的过程中多次经历了生死考验,最终他们终于到达方舟基地。然而已经制造完成的方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从世界各地闻讯涌来的受灾人群,于是,谁去谁留已然成为挑战整个人类的道德抉择。面对灾难,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类做出了最重要的抉择:“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生存机会!”这句话也让那些在生死边缘的人们看到了生的希望,最后人们终于在方舟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那一刻,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记得康说,这样的灾难即使来了也无所谓,所有的人类都一起面对然后一起消失。但是我真的不希望会是这样,即使2012年的12月真的会是世界末日我仍然希望灾难离我们远一些,如果一定要面对那恐怖的巨变,我希望我会和我爱的人在一起,和我的家人们在一起,一起躲过这可怕的恶梦。
珍爱现在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吧,生活是美好的,为了美好的明天让我们珍爱生命珍爱地球吧。

『陆』 《2012》观后感500字

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在《2012》里堆砌的特效,于技术上毋庸置疑。世人经历过、能想象的所有自然灾害都在影片中呈现殆尽,真实感所营造出的视觉上的“好看”在这部灾难片中发挥到了极致,地震、海啸、火山喷发……水深火热的人类几无可逃,如《后天》、《彗星撞地球》等片的大合集。末世的无助感在影片的前半部分被肆意渲染,可又在影片的后半部分被主人公一家的“幸运”逃脱而逐步消解。借助于电脑数码技术,灾难片已经完全可以做到叹为观止,但这种景象重复多了,并不能愈加深入地打动观众,反而变得模式化。等到方舟赫然出现,需要仰视这《星球大战》里才有的庞然大物时,作为灾难片的《2012》其实已经变成了“科幻片”。



在灾难片里必须提供的“终极解决方案”上,艾默里奇提供了一个并不新鲜的精英路线,为了撇清《独立日》中过于明显的美式沙文主义,《2012》里刻意强调了所谓的国际合作。然而,我们看到所谓文明的拣选仍无法做到真正的公平,导演没有回避这种不公,却也无法给出解释,最后只得用道德救赎来煽情。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被再次强调,“只有中国人能造出来”,作为一句字正腔圆的夸赞,也显得有些突兀和生硬。可造船的中国工人们,并未算在被救赎的范围内,还是“走后门”式的自救或是精英们的怜悯才得以逃出生天。如果把《2012》仅仅当作一部好莱坞的商业产品,那中国只是能造出来方舟的“工厂”,“MadeinChina”还得掏钱来给“自己的方舟”捧场。票房的最终受益者还是出点子的美国人。在影片中决定人类命运的G8会议上,并没有再给出中国决策者的镜头,在中国造方舟似乎仅仅是取决于喜马拉雅山在地理上的高度。以小喇嘛、工人大哥和卢燕扮演的老奶奶为代表的中国人,其实和丧生海啸的印度科学家处于同一阶层,他们始终没有被作为抗灾的主体来对待,还是10亿欧元买来的通行证来得保险、踏实。



影片为了做“大”,基本涵盖了地球上各国阶层和族裔,然而仔细分析这些稍纵即逝的人物,就会发现除了美国人自己,其他大都是单薄、刻板的形象。尤其是自私的俄罗斯富豪和阿拉伯王公,基本就是美国人对他们的一贯印象,并无改观。即便是梵蒂冈教堂和巴西里约热内卢耶稣雕像的坍塌,也只是宗教上的象征意义,毫无抵御灾难的主动性。即便片长有两个半小时,但导演艾默里奇还是来不及深入地刻画人物。代表美国中产阶级的杰克逊由谁来扮演无所谓,怎么演也无所谓,他可以是约翰·库萨克,也可以是汤姆·克鲁斯或者尼古拉斯·凯奇。作为还算戏份多的主演,库萨克所做的只是从一场灾难跑到另一场灾难里,在汽车、小飞机、大飞机、方舟等各种交通工具里安慰孩子,反正总能利用“最后一分钟法则”成功脱险。模式化的场面在《2012》中出现了多次,电影的长度只是和灾难的次数成正比,在不断重复同类型的影片的桥段后,库萨克终于扮演了一回《海神号》里的“牧师”,牺牲掉了情敌,保全了自己一家团圆。



银幕上的黑人总统如今已是现实,丹尼·格洛弗虽不及奥巴马年轻干练,倒也显得沉稳厚道,最后一刻的大义凛然不再像《彗星撞地球》那么虚构,灾难片也与时俱进,符合美式的主旋律。作为三军统帅的一国元首,总揽大局,身先士卒,即便牺牲在自家的航母之下,照样能感动全世界。这才是好莱坞的精明之处,艾默里奇这位德国打工仔领会精神,既捧好了领导和老板,又哄好了全球观众,赚个盆满钵满当在情理之中。

『柒』 2012电影观后感

不久前我看了电影《2012》。现在想起,我的心中还是会涌动着很多感想,还是会觉得很震撼,还是会想起里面形形色色的人物……
这部电影主要是根据玛雅历中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地球会毁灭的传说,描绘出了世界末日来临时地震、海啸等特大灾难对地球造成的伤害和人们面对灾难的表现。其中,发现世界末日要到来的人是印度的科学家;而最后,制造好“方舟”,拯救人类的是中国,我为中国和亚洲感到骄傲。
在电影《2012》中,主角叫杰克逊,他在发现灾难来临时,立刻带上自己的家人,开汽车,开飞机,历尽艰难万险来到中国,在一个造“方舟”的工人的帮助下进入了方舟。可是却因此给“方舟”造成了损坏,差点害死了全船人。于是杰克逊冒着生命危险与儿子一起齐心协力解决了故障,让大家都得救了。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犯的错需要我们去承担!”我很佩服他在这种危急时刻选择了知错就改,勇于承担。
影片中最让我敬佩的还是美国总统。灾难来临时,这位美国总统选择了留在地球上,和人民共存亡。他把科学家们发现世界末日的消息告诉全世界的人们,而不是隐瞒真相,让人们有时间与自己的家人告别。美国总统说过“我们是一家人,我会留下来和你们一起度过难关!”这位美国总统是最有权力上“方舟”,逃过这次劫难的人,但他却认为惊慌的人们需要有人指挥;恐惧到了极点的人们更需要有人去安抚。美国总统最后选择了留下,被海啸淹没。他做了一个普通人难以做到得伟大的选择!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不会有这么大的灾难,但也会有面临选择的时候。有一个黑人在白人一统天下的西方世界,选择了努力与奋斗,最后成为美国总统,他就是美国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今年的感恩节,奥巴马与两个女儿一起出现在白宫,接收国家火鸡协会按传统向总统赠送的火鸡。奥巴马曾计划把这只伙火鸡吃掉,但女儿上前阻止,他就没有吃,并且假装严肃地把手放在火鸡的头上,说:“你被赦免了。”在威严的总统和慈爱的父亲之间,奥巴马选择了做一个慈爱、幽默和会让女儿快乐的父亲。相信这样的总统,这样的父亲,在碰上《2012》这样的灾难时,也会做出像电影中的总统一样的选择!
我很佩服《2012》里那些舍生取义的人,但我更希望我们在现在选择健康,选择环保,让《2012》的悲剧永不出现!一起加油~

『捌』 电影 2012 观后感

尽管在叙事上颇为拖沓,《2012》还是依靠其过硬的特技效果震撼着每个观影人的视觉。如果你能对那些宣扬美国“主旋律”信念的台词选择性回避,并不深究本片到底是赞中国还是贬中国的话,你完全可以享受一道丰盛的大宴。如果地球真的有一天不得不面对自然极度恶劣的末日,人类究竟该如何应对?本片要表现的核心内容正在于此。

先说些好话,本片在特技效果上确实是可以笑傲全球了。影片中综合了灾难片曾经运用过的各种伎俩。地震、火山、海啸、雪崩,这些在“《后天》制作组参与作品”里挑大梁的灾难,在本片中一股脑全部倾倒而出,而且全部都是“加强版”。艾默里奇就是在证明,除了他之外任何灾难片都只是从他那里挖走了冰山一角而已。想看最正宗的灾难场景,还是得等他的新片!你要是被边角料吓怕过,就别来电影院看《2012》!

『玖』 2012 电影 观后感

唯有我们能够拯救自己

走出影院,冬季夜晚的凉风吹在脸上,猛然间感到了脸上的热度。影院空调的功能良好,而我血液比往日快速的多的流动,更是身体热量增加的原因。这热度,就来自刚刚看完的美国大片《2012》。在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里,我的呼吸几乎一直在绷紧。但我的心也一直在激动中感动。

对美国,不是很有好感,因为自己的父辈曾经与美国人在朝鲜战场血肉相拼,无数中国军人在那场战争中流血,牺牲。也因为从自己青春时期起,就见过太多美国对中国的羞辱。

但这不代表自己对美国的一切都拒绝,如果是美国的优秀的一面。

2012》,就是这样一部可以代表美国优秀一面的电影。

影片是灾难片,这是美国人早就拍的烂熟的一种电影,我也看过别的美国灾难大片。但这部片子,确实从内心深处打动了我。

这部片子,几乎集中了灾难片的所有元素,特大地震,超级火山,超级海啸,毁灭整个人类的大洪水,陆地的下沉与崛起,地球磁场的倒转,城市的毁灭,无助的人群,可能是我见闻有限,反正能把这么多灾难元素集中中在一起的灾难大片,记忆中好像没有,大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电影《日本沉没》,灾难元素的集中度稍可与《2012》相提并论,但也远远不及,场面与特效更不能同日而语。看这部影片,你很少能有平静观看的时候,眼睛里随时都是惊天大灾难,所有的思维都在随着影片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命运在转动。

但这些,只是让我激动的理由,而不是让我感动的理由

我的感动,来自于片中的那种人性的光辉。人性,这个词用于评论电影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了泛滥,但我还是要说,这部片子,最让我感动的,是人性。这种人性,是博大宽广,是勇于付出,是为了他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不是狭隘自我,不是自私自利,不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在《2012》里,我可以看到人类生命和人类文明的脆弱,那么健美的身躯,那么精美的建筑,那么温情的感情,在大自然狂暴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无力,几秒钟,或者几分钟,在地震、火山、海啸、超级洪灾面前,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但我也看见,无论是在什么样巨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人类,或者说作为人类代表的影片主人公一家,还有那些上到国家领导人下到平民百姓的人,都在灾难面前表现出了人类的尊严。美国总统在灾难注定来临的时刻,选择留在美国与自己的人民在一起直到最后时刻,“船长不愿丢下正在沉没的船,这是他高贵的选择”,影片中那位美国官员对总统的评价,我完全赞成。在超级洪水袭来的最后时刻,那些掌握着方舟外几万人命运的全世界各个国家的领导人们,在瑞得里安博士“我们都是人类的一份子,人类的文明就在与互相帮助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如果我们今天放弃他们,那么即使我们生存下来,我们怎么去面对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又怎么去面对他们的孩子”的激切演说下,一致同意打开方舟大门,无数人欢呼着冲进方舟。那一刻,不管是是什么人,不管是什么政治立场,我想,都会在心中刻下一丝温馨。

而那些普通人,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作出的奋斗和努力,更值得我们投以尊敬的目光。男主角杰克,为了让自己的一家人得到进入方舟的船票,驾着车疯狂地跑,从黄石国家公园跑到了拉斯维加斯的机场,在漫天黄石公园火山爆发的巨大烟火中找到沉迷于要和地球共存亡并且快死了都不忘记自己是第一个宣布地球完蛋的那个疯狂家伙,又在陷入巨大的裂缝后爬出来追上正在起飞的飞机,经过了飞机原本说要在中国南海迫降最后却在中国西藏降落的戏剧性经历,终于在那位好心的中国方舟工作人员天庆的帮助下全家进入了方舟。当杰克在影片最后,终于解除了方舟尾部的机械故障使得方舟顺利开动,一家人悲喜交集拥抱在一起的一刻,我想,作为平凡人的杰克,在这样的巨大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同样巨大的勇气,应该说不上是为了什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即使他的做法恰好做到了这点)。他和瑞得里安博士不同,博士确实是一个全人类共同利益至上的理想主义人物,而杰克,在寻常时期在一个为生活而奔波的小人物,在危险来临时,他的无比勇敢和智慧,都只是为了自己的亲人。但谁能说,即使只是为了自己的亲人,他的这一切举动就不值得我们感动,并且值得我们向他致敬呢?又有谁能说,他的一切举动,不是博大宽广、勇于付出和为了他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光辉人性呢?

我喜欢杰克,理解杰克,因为我是一个和他一样的父亲,一个和他一样有着自己孩子的父亲。当儿子要和他一起去排除方舟尾部故障时,他不准儿子和自己同去;而当儿子悄悄跟来被他发现后,他所做的是更加努力的做自己的事情,因为他知道,要让儿子活下来,他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排除故障,否则,他活不成,儿子也活不成。可以让自己去死,但绝对不能让孩子去死。因为,他是孩子,而自己是父亲。

这一幕,也出现在俄罗斯人尤里的身上。尤里是商人,浑身充满着铜臭味。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也不乏令人佩服之处。尤其是那种临危不乱的风度,颇有“带头大哥”的气质。飞机迫降西藏,几个人为了是否等待飞行员米沙而在豪华车里争执不休,眼看着再不将车开出飞机大家全得完蛋,尤里一声大吼“闭嘴”,压住所有人,随后大家将车开出迫降中的飞机,结果虽然飞行员萨沙遇难,但绝大多数人的命却保住。从事态发展的结果看,尤里的做法虽然对萨沙不公,但却是正确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尤里的当机立断无可指责。在方舟大门即将关闭,几万人将被抛弃的一刹那,看着两个哭泣的孩子,尤里大吼一声“跟我来”,带头冲击方舟。当方舟大门打开后,尤里不是自己先进方舟,而是拼命的先把两个孩子送了进去,最关键的时刻,眼看大门即将关上,而自己还有一个孩子却爬不上门,尤里做出了最后的选择:他用尽全力,举着孩子的脚奋力往前跳跃,孩子的手终于抓住了方舟的门板,而尤里的的跳跃之后,脚下就是无边的悬崖。。。。

还有那位飞行员萨沙,一个英俊硬朗的俄罗斯男人。在飞机迫降的最后时刻,他拒绝了别人要他一起撤离的劝告:“我必须等飞机上所有的人都下了飞机再走”!“那你呢”?“我没事”!他几乎是吼着说出了这句话,他也果真做到了。当所有人都撤离飞机后,他驾驶着的飞机,没能停住,滑下了悬崖。。。。飞机上,有将他的爱人夺去的尤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救了飞机上所有的人,包括他的情敌。萨沙,一个俄罗斯男人,真正的男人!当生命即将结束的最后时刻,他的嘴角,应该是带着一丝微笑吧----自己的爱人吧,还活着。。。。。。

在杰克排除故障,和儿子紧紧拥抱在一起的那一刻,在尤里奋力一跃,将儿子送上方舟的那一刻,我想到了自己的女儿,想到了在自己双脚骨折的那一天,女儿把自己最喜欢吃的零食带到医院,还给我带来了《读者》,说,爸爸最喜欢看这本杂志;想到了在自己卧床不起的那几个月,女儿每天早上起来给自己煮好面条端到床头;想到了因为受伤后脚冷,女儿端着对她来说太重的一盆热水给我烫脚的一幕幕。。。。。

在大自然面前,我们都是渺小的。在巨大的自然破坏力前,我们都是无力的,唯一能拯救自己的,除了方舟,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天性中光辉灿烂的人性,是为了亲人和朋友不惜付出一切乃至生命的英勇。当我们能够做到这一切,我们也才能够拯救自己,我们也才能够拯救人类和文明。

『拾』 电影2012观后感3000字,急急急急!!!

除了宏大的场面,其实给我最深刻的还是影片中的对各种人物的亲情、爱情、责任的展示,以及人类不分国籍互相关爱、灾难面前相互扶持。影片的每个人物都是人类不同国籍不同层次的典型代表。当然与社会道德相悖的反面人物是不可缺少的,这是每个影视作品及社会都存在的。
1、亲情
刚开始我的注意力完全被杰克逊一家给吸引住了,过于专注于热爱的事业而忽略了妻子及子女的杰克逊在影片开始的时候,开着别人的豪华轿车带着一子一女到曾经和妻子一起去过的黄石公园野游,儿子一副完全爱理不理且表现出很喜欢妈妈的新男朋友的样子,为父亲这恐怕是莫大的讽刺。送子女回前妻家看到情敌戈登医生和妻子出来应邀请他一起到家里吃煎饼,杰克逊面对了另一个尴尬。送双胞胎上飞机,在双胞胎与他对骂时不小心透漏了灾难的降临及政府的计划,杰克逊全速开车回到刚刚离开且正在面临灭顶之灾的前妻家,来营救他的家人当然也接上了前妻的男友。逃难的过程是影片的一大看点,也就在这一过程中,使这一家人一直隐藏的爱涌上来。杰克逊一直都是爱他的前妻及子女的,这个在开始就很明显了,只是因为前妻和儿子不理解他对写书的痴狂,在无奈中他埋藏着自己的感情和自尊;其实前妻和男友(不好意思,忘记他的名字了,暂且叫他医生吧,因为他的职业是名医生)在超市第一次遇到地裂时,医生在言语上冒犯杰克,前妻极力维护他,就已经表现出了她仍然爱着杰克逊,后来他们偷偷进入方舟一路上相互扶持,尤其是只剩几分钟海啸就到来而方舟的门却关不上杰克逊返回去检修时,儿子对父亲的爱完全爆发了,趁大家不注意,诺亚尾随父亲,两人齐心协力在最后几秒的时候解除了故障,大门及时合上,方舟发动了引擎,整个船上的人脱离了危险;诺亚回到了母亲身边,妈妈问他爸爸呢,他说就在我后面,可是他们却没看到杰克逊,母子俩抱在一起为失去亲人哭泣,指挥中心的人都陷入了哀默中,就在此刻杰克逊出现了,当他浮出水面与前妻儿子相拥的画面通过监控显示出现在大家面前时,所有的人都欢呼起来;(当时自己也松了一口气,不喜欢看灾难片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导演或者作者总是喜欢把相爱的情侣或者温暖的家庭生生拆散,让人看得撕心裂肺的痛,还好此片没有让人如此绝望。)最后灾难结束,地球恢复平静,一家四口出现在大屏幕上,女儿问:“我们什么时候回家?”父亲说:“我们就在这儿建立一个新家好吗?只要我们在一起到哪儿都是家。”我想说的是,在我们还来得及的时候,请好好珍惜身边的或者远方的家人吧,不要等到你的一个转身变成了一世的诀别。如果儿子觉得父亲不够爱你,其实你错了,因为作为一家之长,他必须养家糊口以及担负着这样或那样的责任,他想把最好的东西放到你面前,而你的冷漠刺伤了他;如果父亲觉得儿子不够敬爱你,其实你也错了,他只是感觉不到你的爱与重视,所以想用冷漠和叛逆来引起你的注意。
当方舟的大门要关上时,尤里用他所有的力气和希望将儿子推上了方舟而自己却葬身于海啸,我才开始注意这个自始至终的反面人物,哪怕再冷酷无情的人也是有爱的。他漠视小人物时的残忍,以及在危难时刻毫不犹豫的丢掉信任他的拳击手和女友的无情,然而在这一刻他变成了一个伟大的父亲,为儿子争取活着的权利,将希望全部寄托到了生命尾声的那跳跃着向上的一举。
劳拉的父亲,那个美国总统在最后关头选择了和国民一起面对这场灾难,然而再伟大的人物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就在劳拉登上方舟以为父亲在指挥中心忙碌时,打来了那个诀别的电话:“劳拉,如果让你在等船之前知道,我想你是绝不会登船的。”
影片的另一个主人公,博士再登船之前也给父亲打了最后一通电话,父亲很安详的等待着灾难的降临,并告诉博士:“我跟你妈妈的这一生过得都很精彩,我们最成功的是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儿子。”博士父亲的搭档哈里也给一直冷战的儿子打了多年来的第一通电话,然而却没来得及跟儿子说上一句话,但是导演留了一个让观众想象的空间,因为哈里的小孙女说是爷爷打来的,这是不是意味着儿子已经知道了父亲原谅了他去了一个日本妻子?毕竟父子之间还是有一些默契的。
影片里另一反面人物,我忘记他叫什么名字了,在总统放弃生机后成为美国的总指挥的那个人,他像往常一样给母亲打了一个电话,还跟母亲说下个星期的这个时候再打,手中拿着两张票,然而89岁高龄脑子已经不清楚且腿脚不便的母亲显然不能登船的,手中那张多余的票已经没有可送之人,我想这是影片中最悲哀的人吧。

......
2、爱情
在每部影片中,爱情都是不老的传奇,它的伟大与震撼在于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人之间因为存在爱情可以为对方付出生命。劳拉与博士在逃难以及拯救人类的过程中发现了共同的价值观,在人们脱离危险后,爱情就这样顺理成章的产生了。
尤里和他漂亮的女朋友,救援人员请他们出示登船卡时,他们之间相互利用的关系爆漏,尤里早就知道女友和飞行员之间的关系,因此他毫不犹豫的丢弃了女友,而他的女朋友也在后来向杰克逊承认了她其实爱的的确是飞行员,她真应该早点儿做出选择。然而她一直选择呆在尤里身边,也不过是看上了人家能够拿安225作私人飞机的财富。贪婪的人总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他们最后都没有逃离那场灾难,尽管在危难时刻他们都表现出了人性善良的一面。
杰克逊的前妻和戈登医生,不说杰克逊,是因为他和前妻虽然离婚了,但他们彼此相爱,还共有一对儿女,已经成了深入骨髓的一家人。不可否认戈登医生是爱杰克逊的前妻的,而这个女人显然也是被对方吸引的,曾一度认为是爱他的,只是在最后关头她才明白谁才是自己等的人,导演给戈登的结局看似残忍,其实在爱情上这是最好的归宿,艺术是高于生活的,也许在现实世界里什么都不如活着更有意义,而在艺术里的爱情总会以一种悲剧来成全另一场喜剧,杰克逊一家在一起了,他们都不会忘记戈登,尤其是被他爱的那个女人,他永远活在她的心里。我想说的并不是得不到爱情的人都应该以死亡这种悲壮的方式活在对方生命中,而是想说如果不能够和我们爱的人在一起,请把最美好的自己留给他/她,然后退出他/她的生活,成全他/她的幸福,那么我们就会永远以最好的形象出现在那个人的回忆中。
......

3、友情
友情在这部影片里表现得并不是很多,毕竟在钢筋水泥的现代社会,很少再有人关注一些与我们毫无血缘关系的人了,何况是人类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我能想到的只有博士的朋友在死亡到来之前的那通电话。但那个镜头是一家三口相拥着等待死神的降临,毫无畏惧,也许亲情真的更为伟大吧。
4、责任和人性
虽然没有过多的描写友情,但是影片中人与人之间,完全的陌生人或者仅仅是认识的人,在关键时刻都没有只顾自己逃命而放弃别人的生命,是责任还是人性的伟大,我无法区分。飞行员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驾驶那架安225,只是为了让其他人安全降落,甚至尤里根本就不领情,更不会因此更感激他,他应该是知道的,然而还是选择了牺牲。
尤里的女朋友在闸门合上前一霎那,把杰克逊的女儿丽莉推了上去,而自己却失去了逃生的机会;
那个中国藏族老太太说:“我们都是地球的儿女!”这句话道出了人性的良知,也是对整个影片中那一个个对生命的尊重的行为的诠释,她代表了最平凡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
博士则代表了社会上层人物,不管是底层也好,上层也罢,他们都是人类道德规范的象征。

阅读全文

与电影2012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柏林电影节在哪国举办 浏览:662
主角扮成野人的电影 浏览:176
全国实时电影票房榜 浏览:243
女飞人电影图片大全 浏览:656
去电影院看电影要不就是 浏览:148
赏析一部经典电影中国 浏览:595
十大真实犯罪事件拍的韩国电影下载 浏览:139
电影院设计老师需要 浏览:125
电影电影的英文单词 浏览:642
泰山功夫电影配的音乐叫什么名字 浏览:743
甜景长城电影演服图片 浏览:25
恐龙视频儿童大电影 浏览:416
Pchy泰国电影Dew 浏览:252
韩国科幻爱情电影推荐 浏览:303
电影演员王双宝吕晶 浏览:938
公主为奴电影音乐 浏览:486
海贼王电影免费观看完整国语版 浏览:34
禁忌的童年法国电影 浏览:689
美国电影r级推荐爱情 浏览:488
音乐对电影的影响力 浏览: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