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浪潮】观后感
[【浪潮】观后感]
今天下午花了三个多小时把【浪潮】这部电影看了两遍,【浪潮】观后感。向大家推荐这部德国电影,相信大家十有八九都没有看过!!!首先说说浪潮在中国所受的待遇:在六间房、迅雷看看以及新浪视频、搜狐视频都找不到,优酷里面的链接甚至直接被屏蔽,但庆幸的是在已经上市的酷六中可以找到,土豆也有。所谓的禁书效应,你们懂的~
【浪潮】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所描述的是一群松散的自小生活在自由主义教育下的人是如何蜕变成一个独裁组织的,而这个蜕变过程却只有短短的五天!!关于影片的一些细节这里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自己去看,我只分享一下自己的观后感,观后感《【浪潮】观后感》。独裁统治的特点想必大家都知道:少数人或组织统治大部分人。那其中的大部分人难道自己没有脑子么,就这么成为被统治者?!这里就需要独裁统治者要有绝对的权威,讲的话要蛊惑人心,要让别人深信不疑。当已经得到了别人的推崇之后,接下来所作的就是用集体主义消除他们的个人主义观念,让他们感觉自己在组织里有归属感!当然长久形成的个人自由主义观念是不可能这么轻易的被改变的,所以独裁者就需要时刻强调组织的纪律,用纪律来强制约束他们的一些不同于大家的行为以此达到组织上的高度统一!一旦纪律真正起效,独裁统治其实已经形成,但是还是有外人会持反对意见。这时独裁统治的可怕之处正式体现:利用组织吞噬异体!组织成员根本就不会意识到自己在做些什么,只知道领袖(独裁者)说什么,他们就照做什么,他们已经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被洗脑了)。独裁组织从来不会考虑其他除了集体之外的任何事情,认为自己的存在就是为了对组织做贡献(集体主义观念已经毒害其身心)。
【浪潮】的存在提醒我们法西斯主义、纳粹在当今这个时代不是不可能重现。从而自由主义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充分强调个体的独特性,才能从根本上把自己排除在一切都平等的集体之中,避免自己独裁统治的一员!
影片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搞这个试验的老师无法控制庞大的局面,甚至到了在礼堂宣布要结束浪潮的时候居然有成员因为浪潮得不到继续发展而自杀!这是一部值得人深思的电影!特此推荐!
〔【浪潮】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贰』 德国电影《浪潮》 德语影评/简介
影片根据陶德·史崔塞Todd Strasser的小说《浪潮》(The Wave,1981)改编而来,其笔名为Morton Rhue。小说取材于真实历史时间,1967年4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所高中里,教师Ron Jones大胆地进的一场实验,为了让学生们理解法西斯主义,利用五天的时间向他的班级灌输纪律性和集体精神。导演将这一事件搬到了现代的德国。教师莱纳·文格尔在学校活动周中给班上的同学讲授独裁政治,并突发奇想进行了一个为期五天的试验,却没想到事情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并最终引发悲剧
结尾处老师莱纳·文格尔读学生交的作业——关于“浪潮”的体会与感受:
“我想要的我应该都有了,衣服、零花钱,诸如此类,但我却时常感到无聊。(台下有学生对旁边的人小声说:这是我写的)这几天的经历很有趣,谁最漂亮、谁成绩最好都不再重要,“浪潮”让我们人人平等。出身、信仰、家庭环境都不再重要,我们都是一场运动的一份子。“浪潮”让我们的生活重新有了意义,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
说的很好,如果说一开始给这些年轻人灌输的“纪律铸就力量”等思想是独裁者借以操纵他人的手段,那么上述学生的内心感受深刻地表明团体的巨大影响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在物质上得到了满足,可是精神上去缺乏归属感、认同感,没有人在乎你对什么感兴趣,没人在乎你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生活漫无目的、索然乏味。可是一旦我们组成一个团体,一个有着令人甘愿跟随的精神领袖、严明的纪律;有统一的制服、统一的手势、统一的LOGO;有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的团体,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人得以被平等对待,团体中的每个人似乎都充满激情,眼中时刻闪现着激动的光芒,满腔热血地做着自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极度崇敬高高在上的精神领袖。。。一个小型的独裁体制就这样轻易地实现了。
『叁』 浪潮观后感
[浪潮观后感]12月1日,阅读了党员文摘的一篇浪潮电影的评论:纳粹速成,只需五日,浪潮观后感。我非常好奇怎样通过五天的时间成就一个纳粹团体? 影片中奈那老师为了使同学们深刻了解独裁主义,开始了体验游戏,五天内他们提出铿锵有力的口号,“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和“行动铸造力量”,向学生灌输集体主义,要求绝对服从,遵守纪律。游戏期间学生们尊称奈那为文尔格先生,他们精神抖擞,穿上制服,印发标志,很快凝聚成一个新的团体。这个团体被命名为“浪潮”,甚至拥有了一个标志性的问候动作:手臂从右往左,划出一个波浪状的曲线。学生们越来越投入其中,以团体为核心活动,享受团体成员高人一等的心态,他们发传单,印贴纸,拉拢新的成员,排斥异己,观后感《浪潮观后感》。只用五天时间,这个班就由20人变成了200人,所有成员都狂热的投入到了这场运动,形势越发不可控制。最后,奈那在学校大礼堂召开了一次大会,发表了极具煽动性的演讲,学生们兴奋欢呼,甚至叫嚣着严惩叛徒。冷静下来后,学生们面面相觑,羞愧不已,没想到自己这么轻易就被操纵了。 影片给我震撼最深的有两个场面,一是这个团体仅用五天的时间就席卷全校,甚至向全城蔓延;二是这个团体在水球比赛时显现出巨大的力量。 对此,我有几点感想: 1、学生的思想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易受外部环境影响。 2、集团归属感、社会需要感、自身成就感是保持心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3、国家控制非法集会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
『肆』 《浪潮》观后感
[《浪潮》观后感]
《浪潮》观后感
我只是觉得一个人的心智真的很恐怖,人性本恶吧,如果没有价值观、没有人生观作为一定的抑制力量,那么人的兽性与心智结合起来是异常地野蛮与低俗的,《浪潮》观后感。一定是人在作为兽性发展阶段时大自然规律的力量使得有东西可以遏制住人类的兽性。
宗教是一种价值观,但是它可能是把人带向另一个发展方向,在科学思想影响非常深刻的我不能说宗教就一定把人带向错误的发展方向,不能因为它现在没有发展得如科学那么深刻、完密而就判定宗教是不可取的,这反而是用辩证主义来解释宗教存在的可能合理性,任何价值观只要能够帮助人类走出一条路,那么它就能够说是有价值的。而科学也是一种价值观,从性质不能从等级、正误来说明科学一定比宗教高级到哪里去。宗教是控制人的本性,控制人的认知、情感、行动、价值观。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思想运动都要比战争革命来得更惊心动魄,更让人热血沸腾,思想上的巨人能够战胜武力,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是一个思想巨人,上帝也是思想巨人的象征物,因为思想上的控制力量狠狠遏制住了人的兽性,让人心底深处产生恐惧感、神秘感,对这种力量产生崇敬、膜拜,这就是被控制住,观后感《《浪潮》观后感》。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社会制度,什么方式地领导模式,本质上都是能够控制住人性!
影片《浪潮》是想说社会运动的掀起,没有真正控制住人性的社会制度是注定会有骚动的猫腻,没有控制住人性会引起各种具体的社会问题,社会运动也是因缘这些具体的社会问题作为触发点,情绪与人性地下能量的迸发。就像地球内部总有一股力量在酝酿涌动,如果没有坚冷的地壳般地社会结构与社会价值体系,没有变化滋润的雨水、森林、太阳能地滋补,软硬兼控,那么地球就真的会没有理智地走向毁灭。控制地过程是具体的、艰苦的,这也许是人生世俗生活的具体演绎吧。
〔《浪潮》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伍』 求看“浪潮”这部电影后的观后感,1500字
观后感-----群体的毁灭性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但也有可能成为致命性的毁灭力量。 影片以一个德国高中校园活动周开始。教师赖纳·马克文被学校要求教“独裁政治”的课程,照本宣科无法赢得学生的兴趣,有的学生说独裁不会再有了,法西斯已是历史,没必要再讲了。为了使课程继续,马克文决定采取课堂实践的方式,用符合独裁政治的因素来要求学生,让学生切身体验独裁政治。开始学生们并不配合,因为他们都是受独立开放教育观念而成长的,个性,随意,自由是他们的准则,个性就是上帝。拉帮派,贩毒,做爱乱性,自我主义,比赛时单打独斗是这群高中生的常态。这一切看起来似乎很颓废,很糟糕。但影片显然不是来批判这些的。 为期六天的活动周以星期一马克文老师提议上课要起立回答问题,经过允许才讲话,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开始了。对没有受过任何拘束长大的学生来说,有人坚决抵制这种集体去个性化而退出,也有人因为新鲜而留下。事情进展很顺利,接下来的几天,马克文带领大家做统一踏步来体验集体的力量,更多的人感到有趣而加入,貌似颓废的学生们开始乐衷于集体这一统一形式。于是有人提议穿统一制服,白衬衣加牛仔裤,以便更好体现集体精神。大家忙着买白衬衣;蒂姆深陷集体主义,把其他个性衣服烧掉;卡萝没有穿白衬衣上课,被马克文老师故意忽略,卡萝最终退出课程学习,并因此与男友马尔科争吵,双方陷入误会中。大家为集体起名为“浪潮”,并为之绘图作为标志,“浪潮”开始行动,到处贴发图标,在汽车,橱窗,建筑物上漆喷图标。后来又有人发明手势,作为“浪潮”人员见面的手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浪潮”,“浪潮”成员开始阻止其他非成员进入校园,并强迫他人作统一手势。在在第五天下午的水球比赛中,“浪潮”成员让每个进入赛场的人必须身穿白衬衣,否则禁止入场。在比赛时,个性的马尔科不再单打独斗,似乎一切顺利,但“浪潮”成员为集体荣誉与对手发生暴力冲突。卡萝意识到“浪潮”向邪恶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而散发传单阻止“浪潮”,马尔科因此愤怒动手打了卡萝;马克文也与妻子因“浪潮”事件争吵,马克文太太愤而出走。马克文与马尔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第二天在礼堂结束“浪潮”,但陷入太深的蒂姆用手枪逼迫马克文不要结束,而开枪误杀同学,继而自杀,马克文被警方逮捕。而“浪潮”成员用两条生命换来血的教训,深刻体会到什么是独裁。影片以卡萝与马尔科和好,同学们痛苦深思,马克文在警车里深思结束。 影片开始有同学说,独裁不会再有,法西斯已是历史,而影片结尾马克文说,我们的所作所为正是纳粹法西斯的形式。它悄悄地不为人知的轻易控制了每个人的思想,麻痹了每个人的意识,也轻而易举的吞噬了任何反对的声音。极其统一的集体,没有个性,不存在反思,每个人都服从统一的思想,而从来不会思考这些思想是否是正确的。在高度统一的集体里,彼此没有差别,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为所谓的集体荣誉失掉应有的个性,并深以为傲。在这种集体无差别的热情与期待中,这个集体就很容易被煽动,哪怕把曾经深受喜爱的同学揪出来作叛徒也毫不留情面。集体的狂热感占据着每个成员,从而不自觉失掉了同情心,失掉了人情味,失去了判断力,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狂热的集体主义排斥其他任何反对的思想,排斥压迫任何不服从集体的人,在排斥的过程中,释放出人性最疯狂最丑陋最卑鄙的一面----一切不同于集体的东西都要想方设法毁灭,哪怕用最残忍最血腥的方式。 影片中只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校园课程实验,却演变成一场创立者都无法预测难以控制的集体狂热集体崇拜,以致只有死亡的血腥才能将其控制,代价无法也难以想象。影片开始同学们表现出的那些颓废与集体狂热后的血腥死亡相比,已不是什么了。 集体自有它的好处,强大的力量,高效的执行力,但若不加控制走向极端,集体主义就演化成魔鬼撒旦,任何不可预知,任何形式的灾难都会因之产生。而我们所要警惕的是如何有效合理的使用集体力量,不让任何人打着集体利益的口号来控制个性,反对真理,防止任何形式的独裁形式,不要让法西斯,文革的历史悲剧重演。
『陆』 有没有人看过【浪潮】这个电影帮忙写一篇观后感呗,2000字左右
个人觉得《浪潮》很好看。你写读后感可以侧重写年轻人容易冲动、辨别是非能力较低在各方面容易受到,老师则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变化……,不要让学生走向极端。
『柒』 《浪潮》这部电影,求观后感 结合中国社会现实写一篇观后感1500字以上要原创的 知道麻烦所以悬赏100分
试问由民主走向独裁需要多久?电影《浪潮》给出了它的答案:五天,甚至更短。仅仅五天,并不是耸人听闻,我相信每个人只要看多电影就不会怀疑这个答案的正确与否。
民主与独裁似乎是两个对立的词汇,而使得这两者互换的桥梁竟然是我们大力倡导的集体主义。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德国一所普通的高中,故事的主角也只是一位普通的高中教师,赖纳•文格尔,和他所带的一个班级。而独裁闹剧的产生也非常简单和单纯,甚至不能说出有什么邪恶的地方——仅仅是因为赖纳的“无政府主义”被换成“独裁政治”,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产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收获更好的上课效果。对,一切一开始只是一种教学方法,谁都不会怀疑这会有什么后果,包括赖纳本人。
单纯的想法,却愈发失去控制,直到最后仅仅因为赖纳宣布“浪潮”解散导致学生蒂姆拔枪射杀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到底这中间产生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悲剧?
可以说赖纳在无意中建立起一个小型的纳粹社会。强调纪律性和集体性,不断重复阐述“纪律产生力量”、“团结产生力量”,是的原本松散的班级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一个非常巩固的集体,而赖纳本人理所当然成为集体中的领袖和元首。统一的制服,统一的手势,“浪潮”横空出世。
集体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很有可能产生独裁。而历史上也有形形色色的实例能够说明这个命题。几个熟悉的例子:德国纳粹,苏联斯大林时期,中国文革还有中国的邻国朝鲜。
正如很多历史学家说的德国纳粹不可能仅靠一个希特勒,一个戈林,一支党卫军就可以在欧洲建立起恐怖的法西斯统治,纳粹的罪行,那些热衷的德国百姓也必须承担罪责。因为正是这些狂热的拥护者给予纳粹扩张的土壤。希特勒掌权德国后,利用其出色的演说天赋和极其吸引人的承诺使得德国上下一心,形成一个紧密的集体。沉湎于集体中的人是原子化、无个性的,在集体的迷雾里他们只是人口统计学中一个小小的单位,对于他们而言,最大的幸福就是最大限度的服务于他们所愚忠的集体利益,甚至不惜消弭个性、牺牲个人权利。
在影片中每个加入“浪潮”的学生都心甘情愿并竭尽全力地去完善组织,发展组织。不难发现,其实“浪潮”的制服、标志、问候手势都是学生自己想出的,将“浪潮”标志贴涂在整个城市中更是学生为了证明自己对这个集体的热爱而做出的疯狂之举。又是一个疑问:为什么学生们如此信奉“浪潮”甚至到了非理性的程度?集体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体的力量,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个体不能达到的目标通过集体的力量往往就能实现,正是这种力量的差距使得集体中的个体会对集体产生深深的精神依赖,如同毒品一般无法摆脱。影片中的学生很多都是问题学生,成绩差,遭受欺辱和歧视,个人生活信心缺失,迷失自我没有目标,这一切的不足使得个体常感到力不从心,没有任何动力。但当他们融入“浪潮“中后,似乎什么都改变了:赖纳要求“浪潮”成员互相帮助,互相平等,于是个人缺失的信仰在集体中被共同目标所填充,“浪潮”逐渐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须。吸毒者被夺走毒品会发狂,而对于“浪潮”的狂热者,“浪潮”的突然解散也会使他们有过激行为。
看完电影,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学生蒂姆,他烧掉了自己所有的名牌衣服只穿白衬衫,爬上高楼喷涂标志,守夜保护“元首”安全及其最后的开枪,对于蒂姆来说,“浪潮”意味着一种梦寐以求的力量, “浪潮”的成立,显然给一直处于“校园底层”的蒂姆的生活带来转机。“浪潮”使蒂姆获得了“新生”,他的成长远远超出了文格尔所能控制的范围。组织之我的成长,同时意味着个体之我的消亡。我想到了文革时期的红卫兵,文革之于红卫兵如同“浪潮”之于蒂姆,实现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远非个体所能完成,而文革在红卫兵眼中正代表着一种希望,完成理想的急迫使得他们逐渐失去理智,而被四人帮利用。单从红卫兵个体来说,他们并不邪恶,但文革这个集体同化了他们的思想,也抹煞了人性,成了文革的傀儡。
到底集体主义应该如何发展,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应该如何才是正确的?《浪潮》给出了回答却需要每个人去慢慢发现。对于当代的中国,不应该仅仅以一种国家利益至上、集体利益优先的立场要求公民牺牲自身的权益,而是应更多的致力于对公民权利的赋予和保障,否则“浪潮”的悲剧将在现实中上演。
『捌』 晚上毛概课要看《浪潮》这部电影,求观后感,谢谢各位大虾~悬赏20分哦
1967年,美国加州一所高中,历史教师罗恩•琼斯(Ron Jones)为了让学生们明白什么叫法西斯主义,搞了一场教学实验。他提出铿锵有力的口号,“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和“行动铸造力量”,用严苛的规条束缚学生,向他们灌输集体主义,要求他们绝对服从,遵守纪律。令人惊讶的是,学生们非常顺从,步调一致地投入其中。他们精神抖擞,穿上制服,做课间操,互相监督,很快凝聚成一个新的团体。他们给这个团体命名为“浪潮”,还设计了一个标志性的动作:手臂从右往左,划出一个波浪状的曲线。学生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越来越像纳粹分子,他们发传单,印贴纸,拉拢新的成员。只用五天时间,这个班就由20人变成了200人。最后,琼斯在学校大礼堂召开了一次大会,放映了一部第三帝国的影片:整齐划一的制服和手势,集体狂热的崇拜和叫嚣。学生们面面相觑,羞愧不已,没想到自己这么轻易就被操纵了,心甘情愿地当了一回冲锋队员。
《浪潮》根据这个故事改编而成,看完电影之后,真的很震撼,即使作为观众的角度一直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看待,但当最后教师揭开谜底那一刻,真的觉得自己迷迷糊糊就被绕进去了。看完电影后,真的感觉到集体的力量很大,但是集体意志却很难把握,只要有一点儿的偏差,整个方向就会偏移,团体就会面临失败甚至毁灭。所以企业能够做大做久的很少很少,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决策层制定一个好战略是多么困难,要考虑多少东西。
另外,看《浪潮》,开始觉得小时候常说的“团结就是力量”真实了不少,的确团结不单是个人的叠加,当人们有了组织,就觉得个人很难实现的目标伸手可及,便会为之奋斗,把自己完全代人集体当中,ONE FOR ALL, ALL FOR ONE,一些不可能的任务便可以完成,当年中国就是这样依靠团结走出最初的极度贫穷。
但是,凡事有个度,当组织变得过分狂热,就会迷失自我,迷失方向,成为只由本能操纵的机器。电影里面就是如此:“浪潮”里的人为了使组织壮大,四处涂鸦宣传,拉拢会员,排斥非会员,为的是满足自己的欲望,想看到自己的强大受崇拜。这让我想到了文革、纳粹、黑社会、六四,这些组织最初的目的都是好的,只是后来被部分人利用来实现自己的欲望,挑起组织成员的欲望,把组织引向一个错误的方向。以黑社会为例,最初的黑社会是为了保障平民不被官府欺压,或者是为了反对清朝“外族”入侵,或者说是一种基层自治,后来被欲望控制,将手伸到老百姓的口袋里,欺压老百姓,追求崇高的地位,实际上也是一种独裁者的思想。
追述西方政治学的传统,对于民主制度以及自由主义的怀疑,既是保守主义政治学派的立论根基,也是对多年来政治实践的一种总结意见。柏拉图将民主制度看成是必然会滑向暴民政治的糟糕制度,在他看来,民主制度乃是一个充斥着不知限度与互相排斥的欲望的角斗场,最终将会让一种压倒性的激情变为专制统治其他的制度。而他的后继者们则从小胡子元首之流的发迹得出“软弱的自由主义无法遏止专制的产生的结论。”在他们看来,一个一切观点、宗教、偏好都具有平等价值的社会,实则是一个虚无主义的社会,而虚无主义社会带来的价值观的真空,唯有更强烈的、单一的价值观的胜利才能填满。——反对方可能会提出,小胡子元首之流的上台,是利用的欺骗与歪曲的手段,并非是民主社会与自由主义的罪责,但他们也无法否认的是,一个能够利用民众的恐惧、偏见的煽动者是多么的强大。更要命的是,一个相信个人权利与自由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在面对一个如斯强大的“僭主”时,完全束手无策:除非他们放弃自己的理想与原则,否则又如何去制止一个个体宣扬自己的政治理念呢?
2008年,德国年轻的导演丹尼斯.甘赛尔将罗恩.琼斯的实验搬上了银幕,推出了电影《浪潮》。
影片一开始,着力描绘了乏味的现实生活,学校每个地方都充斥着随心所欲的个人主义,做什么事情都既艰难又虚无,令人厌倦:
话剧排练时,男生胡乱给剧本故事添加了《新龙门客栈》的台词。水球比赛中,球员想展现个人英雄主义,而不愿意传球,结果失去了进攻良机。酒吧里,少年诉说:“当今的人想叛逆,却找不到叛逆的方向……人人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我们这一代人缺少的,是一个可以将我们团结在一起的目标。”另一个少年则说,你知道Google上搜索量最多的是谁?美国富家豪放女帕丽斯.希尔顿!
意志的冲突将毁灭你的亲密关系
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称,只要我们是将别人视为自己达到目标的工具和对象,那么危险就已产生,不管这目标看起来是多么美好。
回到卧室后,情欲高涨的马尔科对卡罗提出性要求。但她说没有兴趣,我们计划一下去西班牙的事吧。
此时,卡罗的意志是,我们计划一下去旅游的事情,而马尔科的意志是性爱。卡罗没顺从马尔科的意志,马尔科也不想顺从卡罗的意志,他说,我要去训练,甩门离去了。
冲突,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谁都有自己的意志,而谁都想别人顺从自己的意志,并且就算自己想顺从对方的意志,也未必能知道对方的意志是什么……所以,冲突会不断产生。怎么处理这些琐细的冲突,是决定一个亲密关系是否幸福的关键。
该怎么处理琐细的冲突呢?原则是就事论事。假设在事情A上发生冲突,就谈A好了。但我们常用的办法是,假设在A上发生了冲突,我去谈B。
作为实验班的“元首”,文格尔规定的制服是白衬衫和牛仔裤。卡罗穿着红T恤上学。去学校的路上,马尔科说,你之所以不穿白衬衫,是因为你正是老师所说的自私。
也许,他最想说的是,我想和你做爱时,你拒绝了我,你真自私。但是,他当时不能理直气壮地这样说,因为他的要求缺乏正确、伟大的含义,假若那时直接说卡罗自私,那势必意味着他也一样自私,为什么非得要卡罗顺从他的意志,而他就不能顺从她的意志呢?所以,当时他只能找一个不那么伟大的借口B——我要去训练——而表达了他在A上的不满。
但现在,有了浪潮,那就不一样了。浪潮不只是我和你的,浪潮是我们几十个人的,你可以不考虑我的感受,不为我的意志做牺牲,你总可以为这个集体牺牲吧?你做不到,所以你看,卡罗,你是多么自私啊!
通过“为了浪潮”这个要正确、伟大很多的名义,马尔科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指责卡罗。
想一想,这种冲突的延伸,或者说,意志较量的延伸,在你的生活中是何等常见,而它又是怎样逐渐浇灭了你亲密关系中的火焰。
拥抱细腻的情感才能远离恶魔
因为种种原因,对很多人而言,为一个细腻的感情事件负细腻的责任,体会到其中模糊、温暖而柔弱的情感体验,这真的很不容易。
相比之下,我们宁愿找一些粗糙的、但看起来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其实是借口,好让别人服从自己,好让自己相信,自己的意志是正确的。
因为戏剧排练的事,卡罗和利萨发生了冲突。利萨不谈排练的事,而说“你发火是因为浪潮没有按照你的指挥发展”。一切都是因为浪潮,浪潮就像是一个黑洞,把一切差异吸进去抹平,最后只归结为两点——你是“为了浪潮”还是为了你自己?
这样吵架会变得容易很多,但总这样说话,我们的心会变得越来越粗糙,离事情本身就越来越远。国内导演极少能达到《浪潮》这种水准,或许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爱说粗糙话。
细腻的情感终究还是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当马尔科发现自己即将失去卡罗时,清醒了,要求文格尔终止浪潮运动。文格尔也意识到危险,结束了一星期的浪潮运动,但代价是,已将浪潮视为一切的蒂姆自杀了。
蒂姆什么都没有,所以放不下浪潮。假若马尔科没有卡罗,那么他会不会和蒂姆一样放不下浪潮呢?历史的回答是“yes”,将纳粹推行到底的希特勒,以及类似希特勒这样的人,他们的感情世界是空白的。尽管希特勒有爱娃,但据说他从来没和她做爱,爱娃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木偶而已。
宣布结束浪潮运动前,文格尔还装成元首的样子,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讲,使用了很多伟大的名义,譬如德国不能做全球化的输家、我们打击恐怖主义等,这都是一些常见的伟大名义,也即借口。
如果想彻底远离政治上和生活上的纳粹主义,我们必须远离这种粗糙的话语,而要回到每一起事件发生时的细腻感受。这样做时,我们就与自己内心取得了联系,这是我们立在这个世界上的根本
自由主义与民主社会的支持者面临的正式这样的两难困局:要么眼睁睁看着小胡子元首们被民主制度一次次推上政治舞台;要么牺牲自由社会的一部分特性与理想来阻止这类事情的发生,但是,我们能放弃的到底是多少呢?为了阻止我们要反对之物,我们将会在多大程度上变得与他们一样?这无疑是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自由主义者的心头。
《浪潮》里的实验,一方面似是为了提醒我们,自由主义与民主社会需要时刻警惕小胡子元首的出现,另一方面,隐藏在其后的焦虑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民主社会中,谁来阻止“僭主”呢?如果每个人都是坚强而意志坚定的,似乎温格尔的实验就不会成功,但这可能么?在这里,自由主义者显然无法回答好保守主义者的疑问:软弱的个体,怎么能够摆脱、反抗被卷入一个强大群体中成为群氓的命运呢?
最后实验的终结,一是依靠了温格尔自身的“觉醒”——滑稽的是,先不论温格尔自身之前是如何被实验绑架的。这种依靠一个强大个体来主导群体的想法,不正是背离自由主义与民主社会的理想的么?其次,最后的枪响,让每个参加实验者受到深深的震动,这让整个实验抹上悲剧色彩的同时,又带着无可遏制的讥讽:暴力,只有暴力是从不改变的,能够震动人类,改变人类的手段。又是一记响亮的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