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钢琴家》电影最后结尾弹钢琴那段是男主弹得吗
不是。演员都是做做样子的。
2. 电影钢琴家在真实历史上钢琴家和德国军官最后重逢了吗
没有 这个故事的原型钢琴家叫斯普尔曼 那个德国军官叫韦恩 战后入狱 斯普尔曼试图通过苏联政府解救他出来 但是和电影中一样 还是死在狱中了 未能重逢
说是送过去改造,其实就是到集中营里送死,电影里没有,但是书里写得很清楚,斯皮尔曼后来做梦,他弟弟到他身边,对他说他们全都死了,斯皮尔曼就知道全家只有他活下来了。
《钢琴家》是由罗曼·波兰斯基执导,阿德里安·布洛迪、艾米丽雅·福克斯、米乔·赞布罗斯基、爱德·斯托帕德等主演的战争片。
该片根据波兰犹太作曲家和钢琴家席皮尔曼的自传改编,描写了一个波兰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期间艰难生存的故事。
(3)电影钢琴家结局扩展阅读:
《钢琴家》根据符瓦迪斯瓦夫·席皮尔曼(Wladyslaw Szpilman)1946年出版的回忆录改编。席皮尔曼是20世纪30年代纳粹占领时期,在波兰电台和咖啡厅圈子中非常著名的钢琴家。
1939年9月,当华沙遭受野蛮轰炸时,波兰电台没有了播音员的声音,只有一个年轻钢琴家弹奏着肖邦的夜曲。六年之后,广播恢复,演奏的是同一曲目,表演者是同一位钢琴家——席皮尔曼。
其间席皮尔曼逃脱了去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命运,而是流落在华沙街头,在犹太人聚居区挣扎求存,用琴声抚慰每天生活在恐惧中的同胞。在一名富有同情心的德国军官的帮助下,席皮尔曼终于等到了纳粹被赶走的那一天,而那个军官自己却死于战俘营。
4. 电影《钢琴家》讲的是真实的事情吗
这部电影是根据波兰犹太作曲家和钢琴家席皮尔曼的自传《钢琴师》改编的。
《钢琴师》一书于1946年在波兰出版,原名《城市之死》。这是波兰广播电台著名钢琴师维拉德斯娄·斯普尔曼用生命和灵魂书写的一部回忆录。他怀着清晰而痛苦的记忆,用朴素的语言和一颗经受过死亡洗礼的心,以平淡而毫不夸张的语气讲述那段犹太人和整个华沙城一起被毁灭的经历。
(4)电影钢琴家结局扩展阅读:
电影原型背景: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作为犹太人,瓦迪斯瓦夫·席皮尔曼的父母、亲戚相继被送到集中营。他被迫开始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帮助下四处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阴影时刻相伴。
直到一位热爱音乐的德国军官维尔姆.霍桑菲尔德被他的钢琴曲打动,决定冒险保护年轻的音乐家。在他的庇护下,斯皮曼苦撑到二战结束。
那个救了他的德国军官的名字是:威廉·霍森菲尔,仅知他于1952年死于俄国的战俘营。
5. 电影《钢琴师》里那个德国军官最后的结果如何
惨死在苏军战俘营。
战后,霍森菲尔德被苏军俘虏,关押进战俘营。苏联人认为他是德军情报组织成员,对他进行了残酷审讯。1950年,以战争罪行判处他死刑,后减判为25年苦役。
审讯中,霍森菲尔德说自己救助过犹太人,反而激怒了苏联人,认为他在撒谎,招来更加残酷的对待,判刑一年后,霍桑菲尔德中风瘫痪在床。1952年8月13日,霍森菲尔德死于斯大林格勒的战俘营,死因是胸主动脉断裂,死前可能遭受了长时间的痛苦。
主要人物介绍:
1、瓦拉迪斯劳·席皮尔曼
作为一名天才的作曲家兼钢琴家,瓦拉迪斯劳·席皮尔曼在纳粹占领前还坚持在电台做现场演奏。然而在那段白色恐怖的日子里,他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不得不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魔爪。
2、多萝塔
多萝塔是一名大提琴音乐演奏家。质朴阳光的一个清纯女孩。她被钢琴师瓦拉迪斯劳·席皮尔曼演奏的肖邦进行曲所吸引,并成为了他的追随者,陪伴他度过了在华沙的犹太区轰炸的一段岁月。
6. 电影《钢琴家》的一个问题
我觉得这是部慢热型的电影,当你完完整整看完后,才能深刻体会到它的独特与非凡。如果把你这个问题当成选择题,我只能选前者了,因为我并不觉得钢琴家的恐惧,在电影里他之所以落魄,那只是战争带来的无奈,他只是名艺术家,而非战士。钢琴家这部电影也并不像辛德勒名单,比起《辛德勒》,钢琴家更像是一个传记电影,战争只是故事发生的大背景。而且钢琴家里也并没有像《辛德勒》那样花了大笔墨去渲染战争给犹太人带来的伤害。钢琴家更像反映人性的一部电影,可以参照这个影评:
被误读的《钢琴家》
(具体内容贴不出来,网络提示有不良信息,可去豆瓣网看)
如果非要停留在“反应战争”层面上的话,很明显第一个选项的范畴比第二个要大得多,而且论据也多。在豆瓣里你会找到更深刻的解析。
7. 请介绍一下电影《钢琴家》
史标曼(艾德里安•布洛迪 Adrien Brody 饰)是波兰一家电台的钢琴师。二战即将爆发之时,他们全家被迫被赶进华沙的犹太区。在战争的颠沛流离中,家人和亲戚最终被纳粹杀害,而标曼本人也受尽种种羞辱和折磨,他侥幸得到一位朋友的帮助,暂时有了藏身之处。
战争愈加猛烈,朋友不得不抛下 他回老家寻得安全的住所养育儿女。此时史标曼恶病缠身,却还要在搜捕中逃亡。在废墟的阁楼上他遇见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要求下他弹奏了钢琴曲。美妙的琴声令德国军官萌发了恻隐之心,他暗暗帮助标曼直到俄军对波兰的解放到来……
(7)电影钢琴家结局扩展阅读:
《钢琴家》是由罗曼·波兰斯基执导,阿德里安·布洛迪、艾米丽雅·福克斯、米乔·赞布罗斯基、爱德·斯托帕德等主演的战争片。该片于2002年9月25日在法国上映。该片根据波兰犹太作曲家和钢琴家席皮尔曼的自传改编,描写了一个波兰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期间艰难生存的故事。
瓦拉迪斯劳·席皮尔曼:演员阿德里安·布洛迪
作为一名天才的作曲家兼钢琴家,瓦拉迪斯劳·席皮尔曼在纳粹占领前还坚持在电台做现场演奏。然而在那段白色恐怖的日子里,他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不得不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魔爪。
多萝塔:演员艾米丽雅·福克斯
多萝塔是一名大提琴音乐演奏家。质朴阳光的一个清纯女孩。她被钢琴师瓦拉迪斯劳·席皮尔曼演奏的肖邦进行曲所吸引,并成为了他的追随者,陪伴他度过了在华沙的犹太区轰炸的一段岁月。
亨里克:演员爱德·斯托帕德
瓦拉迪斯劳·席皮尔曼的弟弟,喜欢听广播。以卖书为生,但是因为波兰政府对犹太人的剥削太重,而生意越来越难做。汉奸海勒过来劝说他加入犹太人警察队伍时,他认为要是去做了警察,就会成为盖世太保一样打犹太人,所以便拒绝了海勒的请求。
威廉·霍森菲尔:演员托马斯·克莱舒曼
德国的纳粹军官,在一片废墟之中发现了瓦拉迪斯劳,但他没有杀害瓦拉迪斯劳,因为瓦拉迪斯劳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他,在他的冒死保护下,瓦拉迪斯劳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
8. 电影《钢琴家》讲的是什么故事情节
史标曼(艾德里安?布洛迪AdrienBrody饰)是波兰一家电台的钢琴师。二战即将爆发之时,他们全家被迫被赶进华沙的犹太区。在战争的颠沛流离中,家人和亲戚最终被纳粹杀害,而标曼本人也受尽种种羞辱和折磨,他侥幸得到一位朋友的帮助,暂时有了藏身之处。战争愈加猛烈,朋友不得不抛下他回老家寻得安全的住所养育儿女。此时史标曼恶病缠身,却还要在搜捕中逃亡。在废墟的阁楼上他遇见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要求下他弹奏了钢琴曲。美妙的琴声令德国军官萌发了恻隐之心,他暗暗帮助标曼直到俄军对波兰的解放到来……
影片根据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的自传体小说《死亡城市》改编。
9. 电影钢琴教师结局什么意思
她从层层格格的几扇门中冲出,好像过了好久才从里面走出来。扭曲的心理在挣扎,高潮与快感已经过去,最终她走出了这栋压抑的大楼,从画面的角落里仓皇离开。
这是她第一次遇到的人,第一次如此接近自己薄片玻璃样的内心,而崩溃过后还是要穿上冷硬的大衣走向未知的明天,最后一刀的欲望释放后她继续保持着冷峻的面孔,日后会发生什么谁都不知道,导演只是呈现了她这次的这一过程。
(9)电影钢琴家结局扩展阅读
影片评价
《钢琴教师》狠狠地剖析一位女钢琴家的心与脑的阴暗面,冷静又不失悲悯的刻划女主角以及她周遭人物各自的心理变态(尤其是性方面的明疮暗疤),奇诡辛辣生动非凡。片中令人心悸的母女关系,因为编剧、导演掌握观众心理的技巧老练,而更显挑衅,使观者在伦理道德的天平上失衡摔跤,仿佛剧情害他们掉入人性龌龊的深渊;但正是人人心中都有龌龊的深渊,才会跟影片所剖开的龌龊人性连结。
而《钢琴教师》最令人惊慑的莫过于种种变态的性狂想。导演显然将爱莉卡极端的性格归咎于母亲高压的控制与过分的期望,也因此爱莉卡对于那位资质聪颖的女学生,心里赏识,但口头上仍以贬抑辱骂的方式教导,最后竟因妒火燃烧毁灭其钢琴生命;这种对下一代兼具认同与嫉妒的微妙情结,亦为角色深度的来源。
在场面调度上,更是导演与演员结合下的杰作。白色的布景基调充分象征女主角内心世界的荒芜与苍凉,也对比出在圣洁的形象下隐藏着狂乱荒唐的畸想。除了爱莉卡的家中,诸如琴室、演奏厅,皆以镜头创造出空旷的景深,布景也力求简约,将注意力集中在人物身上。构图式的景框设计尤为一绝,中景或全景的平视镜头固定不动,在同一个镜头里面,无论距离镜头深浅每个人的表情反应都充满叙事张力。
“冷”是《钢琴教师》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导演对题材对拍摄手法的“冷”、爱莉卡对情人对母亲对学生对自己的“冷”、于佩尔演技的“冷”。冷透了人心,让人不知应该给予怜悯还是给予鄙夷。结尾教师想刺杀少年,却因为少年的回眸一笑而下不了手,只好刺自己一刀,这再次的自残向观众证明了她在受到打击和侮辱的同时仍有女性最温柔的一面 。(《南方都市报》评)
10. 请问<钢琴师>的结局是什么
马克斯(普路特·泰勒·文斯饰)在因缘际会下来到Virginian号加入乐队伴奏,也因此见识到这位传说中的海上钢琴师1900,两人因此结为好友。而1900在与发明爵士乐的传奇钢琴手杰利同船竞技钢琴琴艺之后,声势更是如日中天。
但尽管马克斯再三鼓励1900下船去向全世界展露他的天赋,1900却始终未曾踏足陆地一步。直到他在为唱片公司录制个人专辑时,意外见到船舱之外清秀动人的女孩,并在感动之余创作了《1900's Theme》。随着女孩的下船离去,1900的心开始波动 。
(10)电影钢琴家结局扩展阅读
《海上钢琴师》的情节如同碧海潮生,高潮一浪接着一浪。在狂风暴雨中一边任钢琴自由滑动一边弹奏,小孩子无师自通的演奏震惊满船的人,这些只不过是大师的铺垫罢了。自称“爵士乐祖师”的杰利上船与1900比赛钢琴,激动人心的程度简直可以和最激烈的枪战相媲美。
《海上钢琴师》的精神内核无疑是纯真与自由:天赋秉异的1900就是这样的象征,他放荡不羁、不为世俗所动,只因演奏是他毕生所爱,他不必下船只要一直沉浸在音乐中就得到了最纯粹的快乐。该片就是献给那些始终向往单纯、远离喧嚣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海上钢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