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一九四二电影观后感

一九四二电影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1-07-05 09:28:50

『壹』 求电影《一九四二》学生观后感500字以上

冯小刚的电影《一九四二》上映一段时间了,电影《一九四二》严肃的主题,对历史的追问,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怀,构成一部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作品。专业人士一致认为《一九四二》将对中国电影历史产生深远影响,饶曙光说:《一九四二》在中国电影史上有标志性意义,只有我们的民族强大自信之后才能面对自己的灾难,这部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人礼。路海波认为《一九四二》是一部温暖的电影,“《一九四二》没有悲观,而是相信人性的温暖,给人往前行进的力量,哀而不伤。小编特别为你整理了电影《一九四二》的优秀观后感,带你感受一下影片的精彩。
而你在观看电影《一九四二》之后,是否也被影片中的内容和场面所深深触动,说说影片中触动你内心深处的点。
《一九四二》观后感
1942年,河南百分之九十以上已沦为战区。那个时候的人们在国军、日军、土匪之间寻求生存。民以食为天,饥荒时期日军放粮,而汤恩伯那溃不成军的部队却以卫国之名义实土匪之行为。面对一个不保护自己的国家,本身国家观念就不强的中国人在生存和民族大义之间大部分人选择了生存。帮着日本人打中国军队。汉奸呼?非也。
再说,汉奸本来就只是个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概念罢了。
清朝亡了,我们可以活在中华民国,民国沦落成了一个小岛,我们活在所谓的共和国。哪天共和国覆灭了,我们也依然活在这片土地上。只要是这片土地上的土著,只要是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就拥有选择活下的的权利和方式。
仓廪实而知廉耻,衣食足而知荣辱。我们都是正常人,若他人不负我,我何故负他人。
选择给四分是因为很少能看到一部中国电影揭示战争的残酷性。1942拍的比集结号好,冯导对大片的掌握已然越来越熟悉。剧本又是由刘震云操刀,保证了下线。1942的特效和烟花技术团队用的还是上次集结号那帮班底,这次棒子们也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特效看起来挺不错。
片中蒋介石说的那句:在这个世界上我最羡慕的两个人,一个是甘地,一个是毛泽东。他们两个人都没有负担。可以融合到民众。说这段话的时机安排的恰到好处。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日本人第一次轰炸那场戏。撕心裂肺的呼救,军民互相为生存而打斗。和烈士子女中打头的那个小女孩的演技。
这部片子表达了很多,人在极端情况下的抉择。在思考活下去的意义,为了什么活?信仰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些,还是就仅仅在活。生命到底是有多可贵、是有多卑贱。也在提醒政府存在的意义、政府之应所为。家庭的意义,家庭之可贵。承诺的意义,承诺之重远高于生命。

『贰』 1942观后感

人们不能忘记历史,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却又不能正视历史。我们似乎习惯了冯小刚的幽默路线,却不想他在2012年贺岁档带着我们严肃了一把。在影视剧极端娱乐化的今天,冯小刚拍这样一部超风险的电影,可见其人生态度执著。从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到电影拍成,已过去了二十个年头,创作者的沸腾血性早已凝固成岩石一样,支撑着从未泯灭的信念。
看完电影《一九四二》我没站起来,调整了一会儿,几乎是最后走出电影院的。当天晚上做了一宿的梦,梦见全是长满了虫的粮食,梦境清晰得很,以至早上起来,我去看了看家里粮食是否长了虫。
我知道这是因为《一九四二》。在影视剧极端娱乐化的今天,冯小刚拍这样一部超风险的电影,可见其人生态度执著。从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到电影拍成,已过去了二十个年头,创作者的沸腾血性早已凝固成岩石一样,支撑着从未泯灭的信念。让今天远离苦难的人们无论老中幼,亲见我那苦难民族的一场灾难,这虽与当下灯红酒绿不甚和谐,但每一个看过影片的人都会深陷于一场内心的煎熬。
散场时,我前后左右的人都说“太惨了”,他们在影院灯光启亮的瞬间,只能简单说出内心真实感受。我们民族百年来有多少“太惨了”的历史淹没在史籍之中。我曾经看见过一组民国时期西方人拍摄的流民照片,文字解释说:逃荒的灾民毫无目的地流动,所到之处树皮全被剥光,几万人不见一个笑容。我们在《一九四二》中可以看到这种对人生麻木至极点的影像,真实震撼。我原以为中国导演不喜读史也不具史观,拍不出梅尔·吉布森的《勇敢的心》、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这样具有历史凝重感的作品,冯小刚的《一九四二》让我对他肃然起敬,一个满身光环的人愣是褪去光环,闯入黑暗之中寻求,智勇可嘉。
只要你认为你有承受力,你愿意替民族分担苦难,那你绝对应该去看《一九四二》,不要以为苦难离你会很远,一九四一年时河南也有许多人这么认为。看的时候一定要多想一步,甜蜜与苦难究竟相隔多远。

『叁』 冯小刚(1942)电影观后感

昨天刚去看了,作为一个生活在四川的河南人,觉得还是我们的河南话好听,感觉拍的不错,沉重中有那么一点诙谐,张默演的拴柱给人印象深刻,看了之后更讨厌日本鬼子了。。。我们要自强。

『肆』 电影《1942》影评

告诉你一个方法
先网络:豆瓣
然后点击豆瓣电影,在上面输入1942,点开你所找的那一部,应该是冯小刚拍的那个吧,你点那个,往下面拉就能看到很多很多影评了,自己稍微借鉴一点,再写点自己的就可以了

『伍』 1942电影观后感800字 初中作文 急急急急

1942,似远去,实则未远去

11月29日,我特地去电影院看了《1942》的首映。之所以会去看这类题材的影片,是身体里一种说不出的力量驱使我去的。

在看这部影片过程中,我被触目惊心的画面震撼住了:中原大地的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惨不忍睹;惨无人道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加紧侵略;没有良心、没有人性的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想趁机发国难财……不过,也有催人泪下的镜头:老东家(张国立饰)在瞎鹿(冯远征饰)欲卖孩子就自己的娘时,从自己家所剩不多的粮袋里拿出了一碗小米;基督教徒小安(张涵予饰)为了救一个女孩全然不顾日军飞机的轰炸,他差点丢了性命;花枝(徐帆饰)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讨价还价后4升白面就把自己卖给了别人……不仅如此,就连蒋介石(陈道明饰)也有不少仁义的举动!

这部影片看完了,我不想追问冯小刚导演拍此片的动机。但我知道,这部从构思到完成耗时冯导18年的呕心沥血之巨作能够上映,就已经是奇迹!我个人认为,此类题材影片的呈现,在陈述历史真相的同时,肯定顶住了不小的压力,与此同时,它能够与大众见面,说明我国的审查制度以及开放程度已经有很大飞跃。还有一事,细细回想片中的镜头画面,不免发现现在的国产电影在制作效果和艺术表现形式上都在追求唯美。这里说的唯美,是指影片注重细节刻画和故事情节,仅这两点,作为国人的我,很激动很兴奋:因为国产电影也越来越像那么回事了!

重新温故那个历史时刻。那个年头,本来就在抵抗日本的侵略,碰巧(河南)又赶上旱灾和蝗灾,这种“内忧外患”使得已经民不聊生的穷苦百姓的生活更加雪上添霜。天公的不作美,官吏(腐败之吏)的不作为,让人若有所思,让人义愤填膺!生活在那个年代人,真是不容易,实在是不容易。……本人才疏学浅形容不出来。总之,深表同情和悼念!

在荧幕前的我,仿佛身临其境;放映完毕,走出影院,眼前所见恍如隔世。我不禁惊叹如今的好生活,不禁陷入沉思。河南,我想我也会像那个美国记者白修德一样会义不容辞去的,我在追求我的“普利策”(河南大学新闻研究生)时,我也会用行动追忆那段似远去,实则未远去的历史!

(谨以此文悼念那场灾难死去的人们!)

『陆』 1942 电影观后感 要自创的

1942年对于我们来说那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年代,似乎离我们已经很遥远,我们不知道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对河南人民又意味着什么?电影用血腥、暴力、惨不忍睹的场景和场面为我们展现了1942年的那场河南大灾荒。不但让我们看到了逃荒者的凄惨遭遇,还有拨开历史尘埃后看到部分真相时的悲哀。

由于当时的蒋氏政府不作为,封锁消息,官史贪污,对民众的生死麻木不仁,致使河南的一千万民众颠沛流离,三百万人死在逃荒路上。有的被饿死、有的死在日本人的轰炸下,有的死在中国军人的枪口下,有的甚至死在别人锅里。特别是在看到两只野狗在那里抢尸体时,让我一阵恶心,但我更多的是心痛。当美国记者把这张照片给蒋委员长看的时候,蒋政府首先不是想的民众的疾苦,而是他所为的官职,所为的面子。

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卑微的如同蝼蚁。为了躲避战争,为了活着,为了不挨饿,河南一千多万人民拖家带口的逃往陕西。老东家范殿元,大灾之年,战争逼近,他赶着马车带着粮食,粮食上坐着他一家人,也加入了陕西逃荒的人流。 逃荒路上他们遭受了寒冷、饥饿和日本飞机的轰炸,为了换取一点点粮食,他们卖女儿、卖老婆、卖自己。老东家的儿媳生下孩子后饿死,女儿卖了自己换了五斗小米,孙子在逃到陕西时闷死了,瞎鹿为了找驴被烫死在锅里,长工栓柱为了别人的孩子跳了火车,最后死在了日本人的剑下......

一幕幕场景,一个个片断,都让人心疼和悲痛。电影中特别有一个场景让我记忆犹新。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在飞机上巡视河南灾情,日军军官陈诉日军兵力不足,战争不利。冈村指出中国最大的弱点是政府对民众极其冷酷,如果能帮助水深火热中的中国民众,则必然扭转战局,击败貌似强大的中国军队。冈村要求日军以军粮赈济中国灾民。军官们疑惑不解:“……可是他们是中国人啊!”冈村宁次说:“别忘了,他们首先是人!”毫无疑问,这句“他们首先是人”是这部电影最为刺耳的台词。

是的,首先他们是人,是人就要生存,就要活着,为了活着有一些灾民不惜为日本人卖命,不惜丧失自己最后一点点做人的尊严。可是在那样的境地下,人连最基本的生存都难以为继,再说尊严和国家名誉都只是空谈。在生命面前,所谓的尊严和国家名誉都是那样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天灾人祸加上蒋氏政府对民众的淡漠,把他们推入了举步维艰、实难选择的境地,那份煎熬、那份痛苦、那份心酸、那份无奈是我们现在都无法体会到的。

这是一部巨大的灾难片,也是洗涤人心灵的故事片,它给予我们更多的深思和反省,我们不能更改历史,但我们不能遗忘历史。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怀揣对生活的希望,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工作、好好活着。

『柒』 求一篇1942观后感,要3000字

12月9日,我特地去电影院看了《1942》。之所以会去看这类题材的影片,是身体里一种说不出的力量驱使我去的。

在看这部影片过程中,我被触目惊心的画面震撼住了:中原大地的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惨不忍睹;惨无人道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加紧侵略;没有良心、没有人性的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想趁机发国难财……不过,也有催人泪下的镜头:老东家(张国立饰)在瞎鹿(冯远征饰)欲卖孩子就自己的娘时,从自己家所剩不多的粮袋里拿出了一碗小米;基督教徒小安(张涵予饰)为了救一个女孩全然不顾日军飞机的轰炸,他差点丢了性命;花枝(徐帆饰)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讨价还价后4升白面就把自己卖给了别人……不仅如此,就连蒋介石(陈道明饰)也有不少仁义的举动!

这部影片看完了,我不想追问冯小刚导演拍此片的动机。但我知道,这部从构思到完成耗时冯导18年的呕心沥血之巨作能够上映,就已经是奇迹!我个人认为,此类题材影片的呈现,在陈述历史真相的同时,肯定顶住了不小的压力,与此同时,它能够与大众见面,说明我国的审查制度以及开放程度已经有很大飞跃。还有一事,细细回想片中的镜头画面,不免发现现在的国产电影在制作效果和艺术表现形式上都在追求唯美。这里说的唯美,是指影片注重细节刻画和故事情节,仅这两点,作为国人的我,很激动很兴奋:因为国产电影也越来越像那么回事了!

重新温故那个历史时刻。那个年头,本来就在抵抗日本的侵略,碰巧(河南)又赶上旱灾和蝗灾,这种“内忧外患”使得已经民不聊生的穷苦百姓的生活更加雪上添霜。天公的不作美,官吏(腐败之吏)的不作为,让人若有所思,让人义愤填膺!生活在那个年代人,真是不容易,实在是不容易。……本人才疏学浅形容不出来。总之,深表同情和悼念!

在荧幕前的我,仿佛身临其境;放映完毕,走出影院,眼前所见恍如隔世。我不禁惊叹如今的好生活,不禁陷入沉思。河南,我想我也会像那个美国记者白修德一样会义不容辞去的,我在追求我的“普利策”(河南大学新闻研究生)时,我也会用行动追忆那段似远去,实则未远去的历史!


-

『捌』 电影1942观后感1000~2000字急急急

如果说李安以一种带有魔幻色彩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了关于人类的心灵史;电影《2012》以3D版的包装将人们带到一个末日。那么,冯小刚类似纪实手法的《一九四二》将观众们带回过去,带回那段最不堪回首的往事,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具灵性的电影

从片名上看,《一九四二》年似乎在我们的记忆中并无标志性的事件发生,就如同冯小刚在开篇赘述的一样,也许存在世人记忆深处的,有甘地绝食,丘吉尔感冒,却独独不记得在那一年严冬的河南,饿殍遍野,有300万人饿死。如今的人们,似乎很难因为饥寒交迫而因此与电影产生共鸣。在零点的午夜场,大家吹着空调吃着汉堡爆米花,有些浮躁的落座,欣赏自己的先人“逃荒”的悲惨经历,能有多少感悟不得而知。
今天看了《1942》,真的很震撼,内心有太多的感触,好久没有看过这么深刻的片子了,真的拍得太好了,中国的电影太需要有这样的影片出现了。影片结束时,我哭了。情绪很复杂,悲伤、痛苦、同情、无耐好像都不能准确的描述这个情绪,我说不上来,更像是一种慈悲。我也不愿意去太多的思考这个情绪到底是什么,只是让自己流着泪。
回来的路上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觉得这部片子好看,但也在说,可能很多人会不觉得好看。我也在整理着自己,到底被什么打动了,绝对不只是影片拍得很真实。我在看的过程中,会去自然的对比现在的生活,比起生活在解放前的中国,真的犹如天堂一般。觉得自己太幸福,也感谢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但越往后面看,我确越多的看到了更深层的东西,当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现在的中国去掉经济高速发展光鲜的外衣后,其实骨子里面的东西,跟1942年居然没有两样时,我不仅打了个寒颤。我脑子里开始浮现出那位外国记者反复问道的一个问题:“怎么会这样?”
一九四二年的河南,中日军队在此陷入胶着状态,大面积的蝗虫和旱灾使得夏秋两季绝收。在没有粮食的日子里,最后的出路就是贩人,年轻的闺女媳妇通常被买去周家口等地的窑子。电影中,徐帆饰演的花枝在失去丈夫后,为了孩子能够有一口吃的,在于男人一夜夫妻之后又将自己买了出去,临走之时,她对仅处了一天的丈夫说:“你来,我的裤子囫囵(完整)一些,咱俩脱下换一下吧。”男人听罢,默默无语,只能无能为力的目送马车离去。
天灾也许还可以用“逃离”来解决,可是战争带来的伤害却是避无可避。即使河南已沦为半壁江山,仍是国民政府手里的粮食支柱,从河南征购的粮食支撑着整个西北的军队、官僚和城市。天灾来时,农民手中仅有的余粮也被搜刮殆尽,军粮供给亦不可少。当时的国民政府,从蒋介石开始,对于这场饥荒带来的灾难就处于“甩包袱”的态度。他假装不相信的态度也并未避过《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当面递上的血淋淋的灾情照片,中国人向来就是乐忠于报喜不报忧的。即便是最后拨下的救灾粮食,要支付军粮开始,打点上下级关系,最后到达灾民手中的已是寥寥。
1942年在河南发生的旱灾,一千多万人流离失所,三百多万人死亡,这到底是怎么导致的?大自然的无情?国民党的腐败?蒋介石的昏庸?日本侵略者的残忍?灾民们的愚昧?还是其他什么?
我们看到在影片中,蒋介石为了集中人财物力抗日而放弃援助重灾之下的河南;大当家为了自保,宁愿看着村民挨饿也不开仓放粮救济乡亲;河南省长亲往重庆为民请命,但面对公务缠身的蒋介石时,确不忍再为领导添堵;大当家女儿难忍饥饿,最终主动求父亲把自己卖到妓院……故事情节演绎得是如此的真实,而剧中的每一个角色的行为仿佛都能被作为观众的我们所理解。换位思考一下,若是我们自己处在那样的环境当中,我们会选择放弃万贯家财开仓济民吗?我们会选择顶住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放弃跟日军会战,用大量军粮救民于水火吗?我们会冒着失去丢官去爵的风险冒死进谏吗?我们会宁可饿死也要守住贞节吗?当今的国人,乃至全人类,试问有多少人又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呢?我想一定是极少的一部分人吧。这代表了什么?悲剧还会再次上演!这个悲剧甚至是全人类范围内的悲剧!
似乎《1942》摆出的是一盘没有救的死局,影片中几乎动用了一切似乎可能救灾的外在手段:政府动用军粮的援助、宗教团体和国际社会的努力、民间的慈善捐助……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刘震云和冯小刚是智慧而充满灵性的,在片尾出现了这样一幕,大当家收养了一个刚刚失去母亲的小姑娘。这就是他们给出的救世良方:只有全人类最终开始明白人与自然其实是一个整体,只有人内在和谐了,才能有风调雨顺;只有当人类之间做到不分彼此的去爱时,人祸才能最终避免。
再次感谢刘震云和冯小刚能够为中国电影业创作出如此深刻、充满灵性的电影,这代表了一种高度,特别在2012这个特别的年份里。但愿能有更多人因《1942》而觉醒,走上灵性升进、创造世界大同之路!——一位霎哈嘉瑜伽士写于2012年12月1日
很多人估计都会拿《一九四二》和 《唐山大地震》去对比,两部电影都是讲灾难,两部电影都是悲剧,而两部电影却有着不同的观影感受。《唐山大地震》是彻头彻尾的情感大戏,赚足了观众的眼 泪,电影煽情意味特别浓厚,这是一部讲述“有情”的电影。而《一九四二》则是将悲剧升华到一种让人崩溃、麻木的彻头彻尾的惨剧,电影更多的是给观众展示了 在那个年代穷苦人民的无奈、无助,从饱含希望到彻底绝望的一个残忍的过程,人们失去了家人、失去了朋友、失去了信仰、失去了希望,最后失去了生命,这是一 部讲述“无情”的电影。

电影从头到位都在挑战着广电审核的底线,讲述了一个民族在特殊时期的一种特殊状态,政府漠视灾情、外省拒收灾民、 日本人轰炸灾民、国民军抢杀灾民、灾民抢杀灾民,这种状态让人感到寒冷,感到绝望,人性的阴暗被暴露无余,电影在后期,日本人放粮想要收买灾民来对抗国民 政府,虽然河南省委主席说没有人反抗,属于造谣,但我们都懂的,迫于电影审核,无法表达,那个时候的人们,眼里只有生与死、饱与饿,哪有什么对与错、敌与 国。

黑色幽默为冯小刚作品的一大特色。本片导演仍然没有忘记穿插他的黑色幽默,例如:“地主女儿被人买走,给买主洗脚时,说自己撑得蹲不下去” 又比如“买大送俩小的,你合算了”等。 这些台词广义上来看让人啼笑皆非,但放在剧中,言语的背后,又无不令人深思。
影片留给我们一个问题,到底为什么会饿死300万人? 是政府官场由来已久的积习,所以放任了灾情的加剧?还是同日本交战为国民政府增加了难度?还是因为军队高层谎报人头,超需军粮,谋私立 造成的?

自己改改,复制了很多,自己加了些

阅读全文

与一九四二电影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傲娇与偏见电影轻音乐 浏览:223
2021五一电影票房 浏览:95
钟镇涛和周星驰拍了几部电影 浏览:64
成龙电影与罗马 浏览:528
悬疑古装爱情奇幻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浏览:445
疾速追杀3电影百度云完整版 浏览:351
八佰电影完整版观影时间 浏览:892
电影打架视频大全 浏览:229
一部岛上野人吃人的电影 浏览:915
手机电影与崔永元什么关系 浏览:32
啤酒谋杀案电影英文版 浏览:247
罗曼史法国电影豆瓣评分 浏览:77
征途电影很燃音乐 浏览:607
电影剪辑类似爱情1 浏览:791
exo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750
实时电影票房统计 浏览:213
石油一部泰国有味道的电影 浏览:5
90分钟电影女演员是谁 浏览:675
唐人街探案3唐人街二大电影 浏览:671
哈利波特3英文版电影百度云盘 浏览: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