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影《后天》观后感应该怎么写
几天前,我看了一部电影叫做《后天》,我原以为不好看,便拒绝了父母,但我父母说:“看看吧!看完你再做决定。”我心想:“好吧!看这部电影,也没么损失阿!”现在,让我告诉你故事的情节吧!
这部电影是在描述全球温室效应造成各地天灾频传,暴风雨、龙卷风、地震、海啸、山洪爆发等等,一名气候学家试图找出拯救地球方法,但之前他必须抢救危在旦夕的儿子,他的儿子被困在冰河包围的纽约城的图书馆中,气候学家决定自己去拯救儿子,并在和儿子通话中告诉他:“在室内烧点东西保温,不要出去,一出去,马上会被冻伤,严重可能会死的。”过了不久,大家发现雪停了,他们想说赶快逃命吧,他的儿子试图告诉大家他爸爸说的话,但大家都不相信他,只剩下他的好友.流浪汉和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大家一直烧书,并相信他的爸爸一定会来,途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最后,他的爸爸终于来了,他很庆幸自己的儿子能听他的话,并存活下来。我看完了这部电影,我很感动,也很害怕,问爸爸说:“我们会不会遇到冰河时期?”爸爸微笑着说:“有可能吧!也有可能在你的四.五代会遇到。”我很想问爸爸:“你怎么都不害怕呢?”但我没做到。
我觉得大家都看过这部电影,有可能害怕,有可能不会,但是大家一定要维护这个世界,才能尽量不碰到这可怕的冰河时期。
㈡ 求一篇 电影《后天》的观后感 800字左右
在这个暑假里,我去电影院看了一部关于自然灾害的电影——《后天》。
影片是以几个美国人在大面积的冰地上钻取宝贵的冰,突然冰地大面积破裂,导致一人牺牲,两人差点与死神握手的惊险场面开始的。一开始便让我感到了大自然的威力和人类生命的脆弱。然而更惊险的场面还在后面等着我们呢。先是美国众多城市气温急速下降,气象学家——山姆的爸爸预言世界将要进入第二期冰河时期,全球气候急剧反常,人类将灭亡;接着是日本遇到前所未有的冰雹和雪崩;然后是男主角“山姆”在各大学校举行的竞赛活动中遇到的一系列随时可剥夺他生命的气候灾难——海啸、雪崩、冰雹、台风(龙卷风)和暴雨。最后是美国的南边遭受到严重的台风袭击,成为了真正的冰的世界......
《后天》这部影片给我带来的不仅让我看到惊心动魄的气候带给我们的灾难,更让我深思......
先是政府的腐败,当时山姆的爸爸向政府提出可能面临冰川期要政府疏散人群的时候,政府想到的不是人们的安危,而是这次巨大的行动会给政府带来多大的损失,使其多少的人力、物力更是财力。然而当事情已经进一步恶化,山姆的爸爸再次向政府提出疏散人群的时候,政府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推托,直到事情真的恶化的党政府真正意识到危机的时候,已经无法疏散南边的居民了——只要居民踏出家门一步,便会冻死。如果我是政府中的官员,我一定会听从气象专家的劝告,不会因为金钱而不顾人民的死活,因为人的生命远远比那看似是“全能钥匙”的金钱宝贵的多。
再是山姆的爸爸,我认为他已经拥有高尚的品德。作为气象学家,他注重的不是名誉也不是金钱。他为了让人民存活的几率更大一些三番两次地向政府提出要求,冒着凛冽的寒风进行研究......作为父亲,他冒着生命危险到雪地里去解救自己的儿子“山姆” 执着的信念,坚强的毅力,浓浓的父子情深,在影片中得到更好的体现,这种精神并不是常人所能拥有的。同时也告诉了我:人性的光芒是我们遇到灾难时的通天之梯。人性也包括我们对待生存环境的态度。
最后是男主角“山姆”我认为他拥有智慧和勇气。当危机接近他时,他保持冷静的头脑,按照父亲的提示,做出了正确判断,使自己幸运的存活了下来。当自己的同伴遭到危险时,他奋不顾身、冒着被恶狼吞食的危险为朋友拿药,冒着随时有可能被海啸冲走的危险帮朋友的弟弟拿证件。如果我是山姆,或许我不会有他那么聪明的头脑,但是我至少不会慌乱、疯狂的无目标的在冰天雪地里乱闯,我会为朋友去冒险,去尝试。
同时这部影片也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人类再这样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这些气候危机将不仅仅出现在影片里,而是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㈢ 后天电影观后感
看《后天》之前,在“环保”上我是言语的巨人;看过《后天》之后,我决心不再做个行动的矮子。
《后天》这个灾难片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美国,看着金发碧眼的洋鬼子们逃出生天,很多人也可能“只会”当成旁观来看个惊险和揪心。但是内容涉及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这就不得不让人跟着一块杞人忧天一下。来来来,我们来看个权威的预言: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会造成如下后果——
●每年将有16万人因温室效应外围影响丧生,2020年死亡人数更会加倍;
●海平面上升会造成2500万人远离家园;
●第三世界将因洪水、饥荒、干旱和农作物欠收而大举移民;
●欧洲老年人将死于热浪。
综合各种气候变化的趋势,在影片的官方网站上,做了一个骇人的统计和预测:2003年,在欧洲有2万多人因气温过高死亡;美国创下龙卷风最高纪录,一个月中平均每天6次,而且据分析该数字还有可能被很快刷新;在过去30年里,热带气旋带来的死亡半数与洪水有关……到2050年,125万种生物将会灭绝;美丽的自然景观将由于气温变暖而消失;由于气候变暖,各种疾病将在这个星球上大肆传播……
就是这么一部电影,它不是把时间搬到几十年后,而是让灾难活活地在眼皮子底下席卷而来:洪水,就在眼前;冰雹,就在眼前;酷寒,就在眼前;一切人力不可抗力,就在眼前!上一个冰河世纪结束时,恐龙灭绝,但人类存活了;如果又一个冰河世纪就在眼前,措手不及的人类将如何?
《后天》这部影片直观地体现了影视艺术的逼真性和假定性,一方面运用电脑特技营造出了一个似乎不可能发生的“后天”,但特技之后,我们的心被深深地震撼到,隐隐地感觉到那个“后天”真的并不遥远。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㈣ 求一篇200字电影《后天》的观后感
今天,妈妈带我去看了一部很好看的电影,名字叫做“后天(Thedayaftertomorrow)”,“后天”是部灾难片。
第一个出现灾难的是日本的东京。有一天,有一个叔叔他下班去喝酒,他喝了一会儿就下冰雹了。他家人给他打电话,话还没说完,他就被冰雹打死了。世界各地还有很多类似的灾难,我还要给大家说的是:美国纽约出现了水灾,是最严重的国家。有些人被饿死了,有些人被冷死了。因此,我们就应该保护小草,小树,不能伤害他们。
㈤ 电影《后天》的观后感
片名《The Day After Tomorrow》无疑是个警示:温室效应将导致地球灾难,环保问题需政府重视,人民自觉。2004年的老电影,教育意义不用赘述,世界早已关注并执行。今天推荐这部电影,纯粹是为它强烈的视觉美感所震撼,让我一度忘记高科技的效用。其空前的想象力和磅礴气势,迄今无人超越。它是后继者朝拜跟模仿的经典。《The Day After Tomorrow》,绝对是灾难片的巅峰之作。
故事伊始在南极洲拉森冰川,一望无际的冰面,远处尽头的霞光。几个黑点是勘测队所在地。半分钟内横生变故。队员站立的地面蓦地下陷,深渊深不可测。镜头拉远,茫茫的冰川一分为二。尽头,仍然是一无所知的霞光。
与此同时,印度新德里开始飘雪;苏格兰平原下陷,都是很好玩的创意。东京,却开始下冰雹。拳头大小的冰雹,突如其来地砸在车窗、屋顶上。重重的、圆圆的,火花跟晶莹没有丝毫的烂漫气息,因为行人逃避不及,死于灾难。
最类似的天灾电影有1997年的《龙卷风》和1996年的《天崩地裂》。在描述群众夺路而逃的前半个小时是灾难片的重头戏,某些大胆想象如果成功即是传世经典。譬如《龙卷风》,就有女主角开车过程中,一只奶牛被龙卷风席卷上天,然后对准镜头直飞过来。在《The Day After Tomorrow》里,选景在纽约。十个路口塞车,象征环保问题迫在眉睫。毫不知情的男主角下车,发现天空颜色阴暗,数以万计的鸟仓惶逃散;圈养的动物惊恐不安,灾难前夕的恐怖预兆酝酿十分精彩。
影片进行到25分钟,出现了第一个龙卷风。太酷了!我们见过太多成型的龙卷风,却从没见识它的形成过程。城市上空压得低低的云层,好像拥有极大的魔力,如吸尘机一样将地表灰尘向上牵引。霎时,浅色的尘粒连接天地,由散乱变得有序,逐渐成型。时尚顶级城市纽约,矗立成排高楼的背面,是成群结队的龙卷风。灾难效果简单到不可思议,反正街上车多,那么就直接将汽车卷上去摔下来。特别之处是快,摔得快,冲击力狠。
影片第30分钟,人们还未在骤变中醒觉,我们迎来了该片的传世经典:一名男子缓缓推开隔壁的门,发现自己站在悬崖边缘,大楼的另一边不见踪影。对面的大楼全是断壁残垣,而更大的龙卷风正在形成。音乐徐徐响起,空灵的女声缥缈、遥远,透着死寂。
影片第40分钟,飞行勘测队查看地形。因天气骤冷冻坏油管而坠机。一名雪地生还的机师推开机窗,正要庆贺生的喜悦,3秒内雪迹爬上他的脸,嘴还张着,人就冻死了。
电影海报是被雪地掩埋的自由女神像。虽然我更喜欢断壁残垣的那幅景象,但是理解政治意义的高度。尽管灾难遍及全球,自由女神像并没有遭到损坏,这大概也是影片的善意。她在影片出现过两次,都带来炫惑的美丽和震撼。一次是海啸,翻腾的海浪以魔鬼般的狰狞呼啸过来,她坚强而孤独地站立原地,头顶一道闪电,夺目惊心。这是一场神与魔的较量,但是信念已逐渐崩塌。另一次已接近电影的尾声,就是海报那幅。男主角他爹从帐篷出来,发现晶莹一片,女神像安静地半埋于地,手上的火炬仍不失尊严的高举,肃穆地哀悼,更多的是希冀。
诚然影片在故事脉络方面稍显单薄,结构上灾难情境较短,抗灾的篇幅过长。而抗灾两条线未免太容易:受灾群众只要在屋内躲避即可;救世英雄是南极勘测队员,只需走到纽约救儿子就成了。结尾当然粗糙,因为很多父亲都不是专业探险的,他们同样在屋顶得到直升机的救援。年轻的男主角Jake Gyllenhaal出演过《断背山》和《十二宫杀手》,在这里还稍显稚嫩。但是瑕不掩瑜,对于喜爱灾难电影的同好,《The Day After Tomorrow》是必修课。
㈥ 电影后天观后感
[电影后天观后感]"过去的几个星期里让我们感到,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渺小,电影后天观后感。多年来,我们一直以为,我们可以不计后果地挥霍我们星球的自然资源,我们错了,我错了......"(引自电影《后天》)天气太冷了,于是又重温了经典的灾难电影《后天》,一样震憾的灾难场景,一样惊心动魄的情节,一样充满了人在绝景中的顽强和奉献精神,和电影《2012》遥相呼应的是对生命终极价值和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诉求。第一次是在电影院看的,逼真的电影音效让我久久难以平复,那时候还没有信主,心情也不象今天那么沉重。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其实我们都很少真正地去思考明天,虽然都知道生命有限,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热衷于不断地计划,在有限的里面不断添砖加瓦,构筑无限的人生华厦,雕梁画栋,庭台楼阁,从小到大,我们就被教导,要把自己人生的每一个细节,每一级台阶都安排得一丝不苟,环环紧扣。现代人的通病就是活着就象永远都会有明天,活着就象永远不会死。没有几个人愿意在生活平顺,意气风发的时候,去思索死亡这件事情,这个世界有很多的不公,但在死亡面前我们是平等的,从古至今,炼丹寻药,积德修行,穷尽智慧,没有人能够彻底地逃脱死亡的罗网。很多人每天劳碌奔忙,周而复始地为营生打点,耽于安逸舒适的生活,沉迷在世界的声色犬马,功名利禄的争斗中,倾尽所有,耗去一生,不外乎是为了在那金字塔的世界里占得一个较能居高临下的席位。在生命的尽头面对真实的自我,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的,有趣的是,在两部电影里,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人在死亡临到之时,并不是去数算他们的存款和房产,也没有翻出厚厚的职场履历来缅怀,反而是寻找疏离已久的亲人,又或是为了捍卫至亲好友,以及人类的生命而顽强奋斗,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于是,我明白了,人类最高的道德情操是体现在为他人谋福利这件事上面的。人之所以是人,不是动物,不是体现在直立行走,运用语言等生理差异上面的,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自由的意志,能够选择无私奉献,舍身忘己,在生命的最深深处涌流出上帝的普世之爱,观后感《电影后天观后感》。一切都会过去的,在人生的某一个转角,峥嵘岁月,绮丽人生,浮华岁月最终都会如云烟逝去,到了明天的明天,到了终结在即,繁华过尽,到底那时的你又是否真的能够坦言无惧,到神的面前,去交待和算数自己的一生呢?生命不胜于饮食么,身体不胜于衣裳么(马太6:25)。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马可8:36)。耶稣说过,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神)那里去。亲爱的朋友,周末来临了,我们也是否应该放松我们忙碌的心灵,卸下一切的重担,在神的面前,低头思考一下人生,想想什么才是生命里最值得珍惜和守护的东西。周六下午,我悬着一颗心看完了灾难片《后天》。电影结尾,山姆等到了前来营救他的父亲杰克,纽约劫后余生的人们等到了营救他们的直升机。这是一个抚慰心灵的结尾,这样的结尾让心儿绷得紧紧的我长吁了一口气。人类总是害怕灾难,但是当灾难真正来临时谁也无法避免,因为灾难是不为人所左右的,灾难是没有预见性的。影片中山姆得到了来自父亲的承诺,父亲没有弃自己的儿子不顾。电影《后天》讲了美国科学家发现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即将造成一个冰川时期的到来,但是当人们对这一理论还将信将疑甚至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灾难就发生了,而且就发生在后天。灾难来得实在太快了,因为人们一直以为灾难会在他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甚至是很晚很晚以后发生,可是很遗憾,就在后天。当灾难来临时,人与动物恢复了最原始的关系;当灾难来临时,人与人终于平等了,人们都希望自己是幸运儿;当灾难来临时,人的生命与人创造的文明成果产生了矛盾;当灾难来临时,亲情、友情、爱情被残酷地考验着。此时的人类之间异常团结,人与人之间,甚至是目中无人的大国与小国之间。因为人类对这种灾难的无能为力,因为人类逐年累月对环境的伤害一夜之间就降临了。
㈦ 后天电影的观后感
世界都快末日了还有什么好想的。
珍惜当下,不要等到没有明天了,才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爱护环境从身边做起吧。
㈧ 电影《后天》观后感
[电影《后天》观后感]电影《后天》观后感2011-02-09周五上午,一个消息使我们五年级二班沸腾了!这个消息就是:今天下午我们班要往笑天影城观看一部美国科幻灾难电影--《后天》.,要知道,我最喜欢看电影了,一天看个十部百部都看不厌.,接下来老师又说:"每人需要交两元钱.,"哇,只要两元钱呀!太好了,平常看电影,电影票少说也得几十元呢.,而且,下午不用上课了!哈!中午放学后,我的心情格外激动,连饭都吃不下去了.,下午,我早早的来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排好队,一点四十分准时出发了.,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大部分同学都在猜测《后天》这部电影可能讲了些什么.,两点十五分,我们抵达了笑天影城,两点二十五分,对号进座完毕,两点三十分电影开始放映.,我是怀着兴奋和悲哀的心情看完此片的.,《后天》讲述的是一名叫杰克人美国人发现有极端天气向地球袭来,将会造成冰冻天气而毁灭地球,但由于美国副总统不相信他的说法,延误了防范灾难的最好时机.,第二天,龙卷风、巨大冰雹、狂风雪等灾难天气相继而至,分别袭击了美国纽约、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等城市,气温骤然下降,温度低到直升机飞在高空都会由于邮箱被冷冻而坠毁,人类陷进了恐慌.,杰克的儿子山姆和几个同学被困在了雪窖冰天的曼哈顿,杰克和同事历尽艰辛,在顽强意志的支撑下,终于找到了儿子并逃脱困境.,电影结束后,我原本兴高采烈的心情变得极为沉重,在大自然眼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弱小.,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一切手段,甚至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引发这样的灾难,都是因为人们不爱护地球造成的呀!在叹息的同时,我又看到了人类的坚强,捷克和山姆就是勇敢者的代表,在困难眼前,人类的坚强意志是坚不可摧的!我作为一名小学生,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上,要时刻牢记环保的重要性,同时,我也要向杰克和山姆学习,在困难面前不气馁、不低头,做一名真正的勇士!(2010年10月26日作),〔电影《后天》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㈨ 《后天》观后感
[《后天》观后感]冰河世纪威胁严重的温室效应六千五百万年前的冰河世纪,让恐龙全部灭绝;如果新冰河世纪来临,人类会再哪里?电影《后天》为唤起世界对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及理论上可能引起的新冰河世纪威胁,针对全球著名地标设计了一系列相关冰冻图像,显示气候对人类的威胁和急迫性与全面性,《后天》观后感。由于影片中气候异变是现由海水淹没后因气温急速下降而骤然冰冻。因此包括自由女神像,埃菲尔塔,伦敦大本钟都将被冻成冰柱,横向的冰柱凸显地球急速降温与急冻。人们都知道,温度及盐度,都会改变水的密度。低温及盐度较高的水会下沉;温暖及盐度较低的水会上升。这一常识性物理学规律在地球海洋的活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海洋学家称为温度,盐度不同而流动的洋流为温盐环流。温盐环流是全球性的,它降水,热量,盐分与海水中的化学物质传送到所经之处,被称为全球海洋运输带。其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北大西洋流。当其向北进到挪威海,格陵兰海,及拉布拉多海附近时,因热量散去使得海水密度变大而下沉。之后往南转向变成北大西洋深层水,成为全球深层海水的源头之一。当极区海水下降时,南方的温暖海水便流过去补充,使真个循环得以持续。从北大西洋暖流转向为北大西洋深层海水的过程称为MOC(meridionai overturning circulation).MOC传送给北欧的热量比北欧从太阳照射中得到的热量还要多20%。在电影《后天》中,造成气候剧变的原因就是MOC循环停顿,北半球气候骤然变冷。30°N以北地区银装素裹,以至包括自由女神像、埃菲尔塔、伦敦大本钟都将被变成冰柱的壮观景象。最近几年,不管是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地球气候异变:大陆冰雹,欧洲水灾,印度热浪,美国一天16次龙卷风…这一切让人不禁要问:地球究竟怎么了?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指出,温室效应是地球气候变异的元凶,观后感《《后天》观后感》。气候变化使得两极冰川融化,海水增温,洋流改变。危及世界人民的生产和生活。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召开,是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一次"拯救人类最后一次危机"的会议。有效开发利用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低碳生活"的倡导,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他反应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低碳生活"理念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和理念。节能低碳,科学发展。实现地球的可持续,也是我国的发展目标。作为中学生,我们能做到的有很多,让我们携手为地球的"后天"尽一份力。毕竟,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后天》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㈩ 电影后天观后感。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温室效应作为20世纪危险的产物,依然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本片被定义为"环境灾难惊悚"而非"科幻片",也就是说,本片所展现的情景,是与现实有着密切联系,而非凭空编造的.
尽管如此,影片中的大量情节仍被批作是"扯淡的".比如冰河期来去的速度、波及的范围,从科学意义上讲都是不可能的,可我觉得,科幻(我还是习惯称其如此)不是科普,尽管它很不严谨,但我们仍能体会出导演用夸张警示人们的用意。
少谈几点感情主线
《后天》摒弃了好莱坞以往一贯“明目张胆”的个人英雄主义,如果冰河期的到来与结束是影片的大背景的话,那父子情便是贯穿全片重要的情感主线之一。而这种感情,体现在父亲营救儿子的过程中。
从开头看,Sam与父亲的关系明显存在分歧与矛盾,这是许多美国家庭在此时期的普遍现象。当儿子面临危险时,父亲毅然北上,这不仅是勇气与毅力。更是一种可以战胜理智的情感——爱!
当冰河来临,困在图书馆的几人成为一个整体,他们在最绝望、最危险的时候相互依靠、相互鼓励,这是相当重要的一条线索,也有着以点带面的妙处。
当他们在选择用来燃烧取暖的书时,所发生的分歧可以显示出不同的人在危难时,对人类文明的态度。
一类赞成以生存为主,因为只有生存下去,也许才有可能重建人类文明;另一类宁死也要保存人类文明的痕迹,因为这是老祖宗千百年来留下的瑰宝,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他们期望有一天,也许在危难之后的某时,子孙能重拾那曾经险些毁灭的文明。一类对自己存有希望,充满生的渴望;另一类则对未来充满了末世关怀的宿命期望。
这一桥段,是导演提示着人们,展开了非常深刻的思考。
但最终,双方均作出让步,同时,彼此信任着、鼓励着,此刻,不会再有任何对权钱的贪欲,不再有个人的私利与争夺,因为此刻,人类文明基本被冰封的时刻,一切都显得无关紧要。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此刻只有互相帮助,才能抓住生的希望,或许才有生的可能!于是,人类的情感在社会灭亡的边缘蜕化的单纯而真挚!而此刻,观众也会不禁思考,难道一定要等到灾难灭绝每人类才懂得蜕化?!
这一点,与之前一点,展现在同一时空环境下,构成了影片最深刻的两点人文主题。
故事的警示
影片的故事并没有显示出多少新奇的地方,总的来说,通俗易懂。我们暂且不论剧情的疏漏或场景的似曾相识,单看故事本身所要传达的思想,是发人深思的。
在气象学家发现洋面温度异常后,立即向总统申请全国向南转移。而总统说“请不要忘了我们的经济同我们的环境一样脆弱!”。此时,总统的形象代表了典型的大资产阶级,他们惟利是图,不愿浪费任何一点时间和精力在非赚钱的事物上,他甚至依然觉得,经济才是解决一切的万能钥匙,直到最后。
为了缓解温室效应,国际上有着《京都议定书》,而恰恰是美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本片无疑是对美国莫大的讽刺。那些自信的美国人向来喜欢指责别人,而他们自己做的,已经很差了!
当潮水来袭,林立的高楼瞬时倒下,龙卷风中的房屋、大桥、汽车...一一被毫不留情地卷上天,被摧毁、被撕碎、被吞噬!人们甚至还来不及作出反应,那些耗费人类大量金钱、智慧、劳动力的所谓“人类文明的杰作”,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脆弱、渺小而不堪一击!那些有着“良好建筑技术”、“优秀建筑材料”的人类避难所,顷刻间化为乌有!被冰封的自由女神像,只残剩出奄奄一息的头。此刻,她高举向天的手不再示意着自由,那是在质问!在指责!在控诉!!
数十分钟灾难场景的连续体现,使人们坐在银幕前感受到了巨大而不可名状的恐惧与深思。
我们生于自然,长于自然,我们为了自己的文明不惜破换自然的平衡,最终,自然反过来向人类做了宣判,我们的一切文明,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完全可以被她轻而易举地全部摧毁!在自然面前,无知的我们凭什么自豪于自己的“杰作”?!我们有征服、取代自然的资格吗?
影片中,由于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洋面升高,整个北半球被全部冰封。这种假设是撼人的!恰巧那段日子全球气候极为异常,如欧洲六月降雪,阿尔卑斯山大量冰川融化、雪线上升...人们不禁警惕地问"后天不会明天到来,那明天的明天呢?"
但这毕竟是商业片,不会是绝望到底的.人类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即使是在最为难的时刻也保留着"潘多拉魔盒"最后所剩--希望!正是如此,导演才在结尾让地球自行结束冰河期.
没错!自然永远都是一位母亲,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她只会或重或轻地惩罚,而不会毁灭我们!(其实我倒希望地球彻底发一次怒,让人类社会就此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