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电影寻根观后感

电影寻根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1-07-03 20:00:57

❶ 观看《中华文明》的观后感3篇,共10集,500字

中国有五千年的人文文明史,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国家。其他的文明古国都灭亡了,因为它们的文化传承断了。中国之所以五千年来不亡国,是因为我们的民族文化没有断,只要有文化在,国家亡了可以复国,民族亡了可以振兴。但是如果民族文化亡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就成了“游魂”,中华民族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这正是国家重视文化,尤其是古代文化的原因,从清明正式成为法定假期可以看出来。如果世界都成了麦当劳将会不可想象,没有民族和文化,人们只生活在物质中,毫无精神可言,这也是为什么要寻根问祖的原因。 中华民族是多元的统一体,中华文化也是多元的统一体。 中华文化史是文化的多元辩证发展的历史,每一次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都带来中华文化的跃进,出现新质文化,推动社会的前进,并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民族文化传统。 区域文化是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织结构,没有诸多区域文化,也就没有中华文化。 北方区域文化包含有草原文化、森林文化、渔猎文化和海洋文化,以及少部分的农业文化,而以草原文化为基本形态,它的一个突出特质是开放性与流动性,这恰恰与中原一带稳定的、保守的农业文化构成鲜明对比。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使这个民族充满生气,充满活力,不拘一格,豪迈真刚,慷慨豪放,善于吸收异质文化,主动进取,采取攻势;但也因为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使他们难以形成深厚的文化传统,长时间内没有自己的思想哲人和文化巨人(从匈奴族开始,北方民族相继出现一些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与文学艺术家),因而当它一旦与中原接触就很容易与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同化力的农业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史。 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其明。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延续至今。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是民族文化的基本属性。任何民族文化必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和具体的历史时间之中,蕴涵这一文化的民族特性,也反映出这一文化发展的时代性质。各民族的文化,因其民族性而呈现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质,又依其时代性而融汇成人类文化的共性特征。

❷ 求速度帮忙写《2010寻根之旅夏令营>>观后感,要求500字,速度,星期四要交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欲速则不达。
看来,“求人不如求己”好啊!

❸ 《回归》电影观后感500字左右

回归观后感

❹ 寻根之旅有感(我姓施 500字作文),急需!!!求求大家啦

记得7月15日那天早上,广州突然下起很大的雨,那天下午是我们暨南大学的学生和老师们参加“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出发的时间。由于当时下的是小雨,我们还是按照原计划到广州火车站坐火车。大家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上了火车。我们坐的是硬卧,条件也不错。火车才走了几个小时就在韶关梅村站停了。那时候我以为中国的火车到了晚上就不开,有点莫名奇妙。出乎意料的是,早上起来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火车前面的路被洪水冲坏了,而后面的路被水淹了,不得已我们坐的火车就停在了中间。听我们老师说修好路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可能吃喝问题有点紧张。听了老师说的话,我愣了一会,一声不吭,眼泪差点都要流出来了,很担心会发生什么意外。刚上火车时,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笑容,而现在笑容已经变成了愁眉苦脸。老师们都对我们很关心,因为没米饭可吃,老师就给我们几个鸡蛋吃。

7月17日是我们在火车上的第三天,我们等待的好消息终于来了,铁路已经修好了,我们可以往北京走了。大家兴高采烈地大声叫起来。火车经过刚修好的铁路,开得很慢,那时候我在心里一直向老天爷祈祷说:“老天爷,保护我们这辆火车能平平安安地过去。”在路途中,我们看到农民的家,农民的田,农民的牲畜都被洪水淹了。我看到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难过,心想我们比他们好多了。又过了一天,大家的心情更好了。我坐在窗户旁边一边往外看风景,一边回想这三天发生过的灾难。经历过这个灾难,当我们没米饭吃时,让我更深地感受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这是我第一次遇到的灾难,也是我终生难忘的事情。

7月18日中午十二点多,火车终于到达北京了。还没下火车,就看到我们学校的贾校长和几位老师的脸上充满了笑容,向我们招手,他们是来接我们的。下了车然后我们直接去用餐,然后就到九华山庄酒店休息,第二天才开始活动。九华山庄酒店非常豪华、环境优美、服务热情,住在那儿让我感到很荣幸。

7月19 日,我们上午的游览景点是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壮观的人造工程之一。它以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势成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有句话说:来到中国,不到长城非好汉。正好那时候,天气太热,到了雄伟壮观的长城,我们就一步一步地爬上去。因为我们的旅游团有几千人,所以爬长城时不是很顺利,才爬了几步而以就停下来了。我就站在那高高的烽火台观看周围的风景,绿绿的树、弯弯的长城,一看下面都是穿着黄衣服的青少年,看起来就象一条龙真的在飞似的。本来我想一直爬上去,只不过给我们的时间太少了,我们不得不往回走。

吃完中餐后,我们继续参观明十三陵。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所在地,距今已500 多年,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陵墓。听了导游的讲解,我很好奇,很想亲眼去看看,以前皇帝的陵墓是怎样的。我们走进正门时看到一个正襟危坐的铜像,它周围都摆放着以前皇帝、皇后用的东西。那些东西是从皇帝的陵墓挖出来的。虽然那些东西的颜色看起来都有点褪色,但是当我们仔细看后仍能看出它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研究价值。据说如果我们把钱扔给那个皇帝铜像,那么它会带给我们好运气,钱扔得越多运气越好。当然有人相信也有人不相信。

那天晚上七点,来自世界各地的华裔青少年到北京首钢体育馆参加联欢晚会。联欢晚会是 “中国寻根之旅”的闭幕节目。节目开始之前,舞台两边的电视屏幕播放着“中国寻根之旅”第一天至第四天的活动。我看了之后,心里非常感动,没想到我们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今年暑假有机会到中国北京来参加“寻根之旅”,领略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想起来也有点遗憾我们没赶上隆重的开营仪式。联欢晚会的歌舞节目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表演的。虽然他们不是在中国长大的,但是他们所表演的节目很有中国的特点,非常精彩。

7月20日,我们所有参加“寻根之旅”的营员离开了最豪华的九华山庄。先期到达的营员当天离开北京,而我们广州暨南大学的营员在北京还有两天,我们搬到鱼阳饭店住了。因为它离市中心不是很远,所以到游览景点不需要很长时间。这一天的游览景点是故宫与天安门,这里是北京市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中国的骄傲。

虽然这时天气已变得很热,我们还是跟着导游边走边听她的讲解。我心里一直在想,这么宽的皇宫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走完啊。对于所看到的东西,如建筑等,我们很好奇,问这问那。我们想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只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得不匆匆离开故宫前往天安门。雄伟的天安门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成为中国的象征。站在天安门城楼,我们看到天安门广场车水马龙,是人们到北京后必不可少的游览点。我不想让这时刻一晃而过,所以就拍了照片留下来作纪念。

晚上我们自由活动,我和几个朋友坐巴士到王府井逛街。当时我们的胆子真大,第一次来北京对路也不熟悉,只问酒店的服务员怎么走就去了。我们逛到很晚才回酒店,差一点没巴士可坐。回来之后还给朋友过了生日。

7月21日,是我们在北京的最后一天,时间安排得很紧。我们的活动是参观颐和园、天坛、北京市珐琅厂和观看红剧场的功夫表演。颐和园原是清代的皇家花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据说昆明湖不是自然的湖而是人工建造的。颐和园内建筑有塔、佛香阁、廊以及一座又大又宽呈半圆形的桥等,风景十分优美。虽然天气很热,但是当我们走在宽阔的长廊上,欣赏着美丽的昆明湖,享受着湖面上吹来的柔柔的风时,我们觉得很舒服、很轻松,什么烦心事都没有了。

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还没上到天坛,我就发现有三层圆圈围着天坛。仔细一看,每一层圆圈都有不同的雕刻艺术:云、风、龙的象征。

晚上的功夫表演非常精彩,但我们被他们表演的节目吓了几次。因为在黑暗中他们突然出现在我们旁边。节目结束之后,我们十二人直接到飞机场坐晚上的飞机回广州,因为我们要赶第二天的飞机回国。当我们离开时,我们恋恋不舍,我们舍不得离开北京、离开老师、离开朋友。那位高大的张导游送我们到机场,我们也舍不得离开她,虽然她陪我们只是五天而已,但是我们和她就象朋友一样友好。

我很幸运今年能够参加“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因为这不是每个人想参加就有机会参加的。游览北京已经成为世界各地许多游客的梦想。我以前也有这个梦想,没想到我的梦想这么快就实现了。参加了五天四夜的“寻根之旅”,对于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我已经了解了不少。以前对于那些地方我一无所知,只知道那是皇宫,明星拍电影的地方。我们只看电影与耳闻目睹会有不同的感想。我们去的每一个游览点风景都十分优美,它的建筑与装饰都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我不想让那些优美的景色、独特的建筑一晃而过,所以每到一处都拍照留念。对我来说,每一张照片都有当时的气氛,当时的含义。每一张照片都能留给我们美好的回忆。我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到北京旅游。

最后我想向国务院侨办说一声“谢谢”,是你们举办这了个活动,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对我们学校的贾益民副校长和老师们我也要说“谢谢”,谢谢你们的关心,谢谢您们的照顾,尤其要谢谢你们在火车上遇到困难时对我们的悉心呵护。

❺ 谁有科技影片的观后感啊(是关于地球的先史的哦!)

《与远古人同行》
亲眼目睹人类祖先的生活!本片以深入浅出的剧情见证数百万年前人类始祖的生活,带您深入了解不可思议的人类演化历史;本系列描述的是一个物种,看他们如何结合各种特征并形成强势的本能,逐渐演化最后征服世界的故事,这个物种,没错,就是我们现代人;这是一趟寻根之旅,藉由特效与先进的人工修补技术,并以科学化的方法,将人类始祖精确地重现在我们的眼前;片中也透过计算机绘图与创新的数字科技,完整的仿真他们的生活环境!此外,本片也提供一个机会让我们得以探寻史前人类生活行为,并且揭露猿人始祖的特性是如何的留传给现代人,甚至进而了解到经由那些关键的特征,才会演化出今天现代人两足运动的模样,也看看他们如何打开使用各项惊奇新技能的大门;同时也探讨为何一个食腐的物种能比深思熟虑的物种具有更强的求生本能。经由这些的见证,让我们开始对观察其它人的思维与感觉产生兴趣;最后我们将揭开人类成为成功独特物种的主要关键在于想象力!

❻ 以文化寻根为主题,谈谈自己对于当前时代背景下坚持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深入思考

这是一个社会大变革大转型的时代,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有步骤地全面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文化企业如雨后春笋,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改革,文化产品创作层出不穷,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沉稳矫健……

文化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文化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增进民生幸福、促进社会和谐,文化都是重要内容和衡量指标。认清文化的地位作用,把握文化的特点规律,创新文化的体制机制,是提高文化自觉的逻辑必然,增强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文化复兴的历史方位之所在。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部署启动、全面展开、深化攻坚。经过8年的探索实践,全党全社会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今天,我们已经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文化正迎来一个难得的黄金发展期。

改革,文化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

快速的经济发展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带来全面协调的社会进步,更不会简单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改革的特点是经济领先,其他领域依次推进。当经济领域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时,文化领域也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2000年,中国首次举办国际图书博览会,我们的出版社大多一头雾水,图书博览会不能像书市一样卖书,这个道理让很多人想不通。当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刚拿到《哈利•波特》中国版权,这个今天看来如此普通的案例,那时却瞬间被演绎为出版业的神话。也就是在这一年,“文化产业”这4个字正式写进中央文件。

进入新世纪,“WTO”这短短的3个字母给中国人上了第一堂国际贸易的扫盲课。然而,打开的贸易之门却让门内的人倒吸一口凉气:全世界每100本图书,85本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全世界每100小时音像制品,74个小时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美国生产的电影虽然只有全球影片数量的10%,但它却占用了全世界一半的观影时间。

更为尴尬的是,我们的“事业单位”这样一个体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根本找不到对等的称谓,更不要说进行版权贸易。就好像整个世界坐在一张桌子上打牌,“中国”这个特殊的选手,由于没有独立的文化法人地位,连参赛的资格都没有。

如果说国际上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巨大反差以及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是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外在诱因,那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压力则是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

长期以来,我国面临着公共文化服务短缺,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文化消费不平衡,“精神饥渴”现象日益强烈的尴尬局面。

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单位由国家投资、建设和管理。文化单位按照政府财政拨款的多少划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三种,“多给多干,少给少干,不给不干”。想当年,一个小小的香玉剧社,靠常香玉带领一帮艺人走街串巷,就能用自己挣的钱给国家捐飞机;可文化体制改革前,许多文艺院团竟到了无钱排戏的地步。原因何在?关键在于香玉剧社是向市场要钱,而国有院团则是向政府要钱。

长期以来,我们的事业职能和企业功能也混淆不清。本属公益的,公益属性模糊;本属市场的,市场属性不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有文化、无市场”,构成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一面是加入WTO以后国内的文化市场要逐渐放开,一面是我国的文化单位难以与国外文化企业同台竞争;一面是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强烈,一面是国有文化单位缺乏活力。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复兴的迫切要求,成为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大课题。

事实证明,快速的经济发展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带来全面协调的社会进步,更不会简单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在继续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开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部署,开启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崭新航程。

改革,不啻一场深刻的革命

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改革的难度可想而知。

盘点一下中国文化的家底,几乎令人望而却步:10000多家报刊,近10000家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570多家出版社,3000多个发行企业,2300多家文艺院团,近1000家影视公司……地域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可谓千头万绪,错综复杂。这样一场涉及面极其广泛的改革,如何平稳有序地推进,着实考验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智慧。文化本身的复杂性、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使体制改革的过程注定充满艰辛。它所涉及的内容枝枝蔓蔓,需要调整的关系层层叠叠,从宏观设计到微观操作,中间隔着千山万水。

改革的困惑同样来自内部。文化体制改革是“一把手工程”,但哪一个政府职能部门不想花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改革的成本由谁来买单?原本就穷得叮当响的文化厅局,不改革好歹还有几个院团可以管,现在一改革似乎什么资源都没有了。

改革之初也曾顾虑重重。先改的单位小心试探,后改的单位观望不前;条件好的地区想“脚踩两只船”,既保留事业单位身份,又享有企业的收益;条件不好的地区则想慢半拍、等等看。

经过最初两年的试点和探索,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终于明确:科学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简单的一句话,拨云见日,使改革的目标和路径变得清晰起来。

改革之难,其难在人。如同当年经济体制改革打破铁饭碗一样,这也涉及数以万计人员的身份转换——以什么样的身份退休直接决定了退休后每个月拿多少钱。而且旧庙拆了,新的庙又没有建立起来,让只会念经的和尚做什么?谁能把人的后顾之忧解决好,谁的改革才能成功;谁愿意支付改革的成本,谁才能获得生产力的解放。

一场不可逆的改革发动起来了。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几个关口上,党中央召开的重要会议,作出的重要部署,成为改革的强大推力。从2003年开展试点,到2005年点面结合,再到2009年全面展开,文化体制改革如关山飞度,一刻没有停歇。一年一次的经验总结会,半年一次的考察学习,一个月一次的进度汇报,使改革既有明确的任务书,精细的路线图,又有具体的时间表,要求2012年上半年,所有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基本完成转制任务,基本完成一批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整合任务,基本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任务。这四个“基本”,其实都是硬任务。中央甚至建立了退出机制,明确规定,对不具备市场准入条件的出版社,允许其在做好资产财务清算和人员安置的前提下停办;地方所属电影制片厂在2009年底前尚未完成转制任务的,将视为自动退出;非时政类报刊不符合改革要求、不具备市场生存条件的也要退出。

“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中共中央、国务院2005年底出台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充分彰显了中央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2009年8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标志着改革的全面展开,出版、发行、电影、文化市场管理等领域的改革,进入决定性阶段。国务院随后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

担心,在政策支持面前消融;共识,在不断探索中达成:改革不是“甩包袱”,不是“养不起”,不会“一转就死”,也不会使传统文化消亡。目前,已完成转企改制的国有院团出人出戏出效益,生存状况远好于改革前。迅猛发展的数字技术,也将人类社会流传下来的文化成果“上载”,并制成数字文化消费品。

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精神文化转化成物质财富,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中国文化,迎来黄金发展期

谁早进行改革谁就早发展,谁先进入市场谁就先受益

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气象,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

文化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紧扣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这四个关键环节全面推进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的关键所在。不下决心把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硬壳砸掉,就无法培育出真正的市场主体。

作为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2004年1月,北京儿艺完成股份制改造,从原来的事业单位彻底转为公司法人,实现了惊人的飞跃:演出场次增长了7倍,总收入增长了100倍。

截至2011年6月底,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任务如期完成,全国出版发行、电影电视剧制作等领域基本完成全行业转制,国有文艺院团完成转制590家,非时政类报刊完成转制595家,22个省区市实现省内广电传输网络整合。全国共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4000多家,核销事业编制18万个以上。随着大批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完成企业工商注册登记,曾经靠吃“皇粮”生存的事业单位开始面向市场,“事业人”变成了“企业人”。

这些惊人的变化证明:文化单位蕴藏的潜力是巨大的,文化市场开发的前景是广阔的,谁早进行改革谁就早发展,谁先进入市场谁就先受益。

创新机制,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大大提升。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性”没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建立健全遍布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成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上海浦东新区通过“竞标+配送”的方式,把对文化产品的选择权由政府交给基层、交给受众,变传统的“上面送什么,下面看什么”为如今的“下面要什么,上面给什么”。自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正式启动以来,各级政府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超过了过去几十年的总和。尤其是“十一五”以来,我国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速达到18%以上。政府实施的五大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极大地缓解了基层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文化活动少的状况。

调整结构,文化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各地通过推动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兼并重组、整合资源,使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大型文化企业。

2008年3月24日,江西出版集团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重组的中国和平出版社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为国内出版业首次跨地区重组的企业。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整合省内发行网络,控股海南发行集团公司,成为出版业首家超百亿元企业。

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区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目标,纷纷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2010年,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湖南、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都超过5%,有的甚至达到7%。

如果8年前,我们讲文化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别人会说这话太不靠谱,但是今天这句话已经上升为我国的一项大政策。

转变职能,加强和改进文化管理。通过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正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主要管理直属单位向社会管理转变。

山东省临沂市率先探索出“三局合一、联合执法”的“临沂模式”。以“临沂模式”为蓝本,全省各地市加快整合文化行政管理机构,组建了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同时整合文化市场执法职能和执法队伍,组建起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这一改革举措,真正实现了文化审批权、执法权之间的分离。

“走出去”,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随着对外文化交流渠道的不断拓宽,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艺术门类,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脱颖而出。在海外设立中国文化中心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选择,目前也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已与148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建成海外中国文化中心9个。

8年的奋斗,8年的探索,充分证明文化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是对文化复兴历史方位的准确把握。

今天,中国文化迎来了难得的黄金发展期,一个管理科学、市场规范、创作繁荣、消费旺盛的文化中国正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提高文化自觉才能解放文化生产力

一个发展中大国要掌握自己的前途命运,就必须有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的文化发展观

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不仅仅是生机勃发的文化产业和一大批活力四射的文化企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更是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坚实思想基础的过程。

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任务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文化体制改革启动的时机和节奏时,不能不叹服这高屋建瓴、大胆缜密的顶层设计。

英国BBC曾经评论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领导人也正将注意力转向国家的文化影响力。”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要掌握自己的前途命运,就必须有自己的文化设计,有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的文化发展观。如果说,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回答的是文化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建设的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那么,这次文化体制改革,不仅要回答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还要回答如何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问题。

从理论层面看,文化体制改革的价值是实践、丰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体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深化了人们对于文化生产力的认识;从实践层面看,它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创造和培育了良好的文化发展体制机制,理顺了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今天,我们总结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和经验,是为了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鼓起远航中可以凭借的风帆。

文化体制改革为什么能形成广泛的思想基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导向。没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及由此而来的文化自强,就谈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说,党的十六大吹响文化体制改革的进军号时,人们对于改革的必要性还认识不足的话,那么,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确立“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时,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则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文化体制改革为什么能够顺利推进?改革能否顺利,关键是改革是否尊重和顺应规律。实践证明,经营性文化产业只有进入市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才能更高,主流的声音才能传播得更远。这既是文化发展的规律,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规律。因为把文化推向市场,就是把创造的权利、评价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交给了群众,就是让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成为衡量文化发展的标准,从而文化才能在接受市场的评价中不断校准自己的方向。事实上,那些关注现实、艺术精湛、思想深刻、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往往都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近年来《亮剑》、《任长霞》、《恰同学少年》、《士兵突击》、《金婚》、《闯关东》等一大批优秀电视剧,其收视率节节攀高就说明:占领市场就是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市场份额越大,服务的群众就越多,正确导向就越能落到实处。

改革能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对象是否理解和支持。文化体制改革之所以能够保持波澜不惊、顺利推进的良好态势,就是因为在改革中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只有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改革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8年来的文化体制改革实践,可以说也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它表明群众路线的法宝对于我们党来说永远不会过时。

文化体制改革为什么能有一个优化的路径?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一种科学有效的领导方法。正是因为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改革的经验教训作参照,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日渐清晰。

自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就设计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发展思路: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一手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手壮大文化产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其中,“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文化发展实践上的一个重大创新。

❼ 求一篇500字左右的电影观后感

每次跟老公一起看的电影总是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这次看的是《机器人总动员》,名字倒是没什么特别之处,一听就有动漫的感觉。
800年后, 人类已经离开了地球, 住在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大型飞船里. 人们已经集体肥胖, 不会行走, 甚至于有些缺失自我意识. 所有的一切都由机器操作管理. 这些听起来有些夸张, 但真真像个语言. 有人说过, 科技是懒人的发明. 当我们真正什么都方便了, 也就失去了控制任何的能力.

WALL-E是台机器, 它善良, 它单纯, 它调皮可爱. 每天按时起床, 睡觉, 工作. 闲暇也有自己的小小兴趣爱好. 看着他坚固小屋里, 那些从垃圾堆里收集来的新奇小玩意儿, 不知为什么, 觉得可爱之余, 好感动.
在似懂非懂间遇见了EVE, 为她做人偶, 为她打伞, 对她展示自己的收藏, 为她奋不顾身. 即使永远只会说”WALL-E” “EVA”, 即使总要EVA来收拾烂摊子. 那份执着, 任谁都不经意间在屏幕外为他喜, 为他忧.

机缘巧合中, WALL-E圆了人类的寻根梦. 他让人们意识到, 他们的家在一个叫地球的地方, 那里有海洋, 植物和PIZZA. 现在, 在离开那里700年之后, 他们能回家了. 当人们回到地球, 面对干涸的家园, 没有惊讶, 没有失望, 只是默默地打量这个叫家的地方. 也许家就是这样, 不管它变成什么样子, 我们都欣然接受, 我们都依然想要回到它的怀抱.

当EVE重新组装好WALL-E那生锈的机身, 当她发现面对的, 是已失去记忆的他时, 那份没有语言的惊慌失措, 任谁在屏幕外都会觉得揪心.

尽管是机器, 他也会想牵她的手, 他和她也会彼此依恋, 彼此担心、牵挂, 他和她也懂得, 什么是爱情.

最终, 人类回家了, WALL-E也在一番冒险后, 找到了家.

整个剧情中台词很少,能让你体会到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深的爱,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美好而单纯的爱。。。2个机器人的爱情,总感觉超过一切~~ 让我们好好想想自己是否能达到一个机器人的爱情~!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感动,现实中的我们应学习它们的善良, 它们单纯,它们的毅力~~~

阅读全文

与电影寻根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周韦彤拍过什么电影 浏览:655
2020成龙国际电影节在哪儿办 浏览:177
love完整版法国电影 浏览:691
一个手指按门铃的是什么电影 浏览:889
解读电影恶魔结局 浏览:847
电影背景音乐震撼人心 浏览:670
周星驰的电影有什么 浏览:663
在中国公演的法国电影 浏览:118
周星驰吴孟达巩俐演的电影 浏览:518
电影播放大全国语版 浏览:181
国外电影名字叫黑 浏览:410
缓存较快的电影网站推荐 浏览:263
搞笑电影的真正名字 浏览:651
法国四季电影公司出品泰拳王 浏览:738
法国电影触不可及主演 浏览:758
印度的电影喜剧爱情电影 浏览:412
国外免费电影下载网站 浏览:567
盲人电影看见音乐 浏览:838
关于3个女孩追梦音乐电影 浏览:757
电影音乐带mv的 浏览: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