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一篇电影《大河之恋》的影评
一条河流就这样静静地在我们身边流淌,过了一辈子,你才发现这条河流给你的,原来有如此多的快乐。你发现,你深深的爱着这条河流。
故事从回忆里慢慢展开,低沉的述说声让我们体会到一个人对自己过去的深深怀恋。一个个似是毫不关联的画面,只是以时间排序,慢慢组成了一个家庭的生活。孩子天真自由的笑声和严父慈母的关怀组成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经过的画面。所以,片中表现童年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
生活并不是那么完美。弟弟逐渐的有了自己的个性,童年时养成的桀骜不训个性长大后依然不变。哥哥的老实沉稳也注定了他那种安安稳稳的生活。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没有撕心裂肺的场面,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又一件小事,也正是这些小事穿插在了我们自己的生活里。
弟弟的悲剧似乎是注定,哥哥也无法理解弟弟的选择。也许只有在河面上钓鱼的时候,他们才会真正的理解彼此。甩起鱼杆去完成自己的艺术作品,去浪里拼搏,去互相帮助。
影片的画面不用多说,很多人都觉得这部电影使用油画拼起来的。绝对能让你放松心情去微笑着看完。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编剧和最佳音乐的提名也足以让你有收藏它的理由。
㈡ 《大河之舞》观后感
上周的音乐课上,老师给我们放映了一个爱尔兰的音乐剧——《大河之舞》,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看过之后同学们都很震惊,我也被深深地震憾了。
在一片星星点点的灯光下,《大河之舞》拉开了序幕。先是听见演员们用脚敲击地面发出整齐的咚咚声,继而看到一大片身穿黑色上衣、绿色裙子的身影在稳而有序的闪动着。老师告诉我们,对于踢踏舞来说,最重要的是节奏是否清晰,一个好的踢踏舞者,不管是多快的节凑多复杂的舞步,多轻的声音,都能做得清清楚楚。的确,舞者不注重身体的舞姿,而是炫耀脚下打击节奏的复杂技巧。演员们都没有太多的上身动作,双手要么垂直放在两侧,要么叉腰,而脚下动作却很多、很复杂,一会儿猛的向上一蹦,双脚绷得笔直,一会儿又大步迈向舞台两端,双腿稍稍弯曲;一会儿用脚跟敲击地面,发出异常清脆的响声,一会儿又用脚尖支撑,两个人背靠背转圈,一会儿散成大三角,一会儿又围成一个大圆……我很难想象那声音竟是人用脚的跳动发出的。
《大河之舞》整场演出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穿黑白上衣的人交替互动的一段。先由两个黑人用脚敲打出不同的节凑,仿佛在说着什么悄悄话,然后再一起欢快地跳下台阶,来到一个萨克斯手面前,分别为他表演了自己的绝活,正巧被三个白人撞见,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也跳一段,仿佛是和黑人比赛似的,认真极了。其中一个白人用脚尖旋转着,从这头转到那头,厉害极了!同学们都惊讶的大叫起来。最后五个人一块跳了起来,全场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大河之舞》不仅有爱尔兰的踢踏舞,还有弗朗明哥舞、芭蕾舞、爵士舞……演员们一会儿用脚尖、一会儿用脚跟,一会儿能听到声音,一会儿听不到声音,原来这就是舞艺的比拼啊!
看了这部音乐剧,我深深地被演员们用脚尖和脚跟磨出的这么美的艺术火花而震撼了!这使我想到了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坚持到底,才能有所作为!
㈢ 大江大河观后感
这部剧改编自阿耐的小说《大江东去》,讲述了改革开放后,人们面对变革浪潮中的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浮沉故事。
剧中,王凯所饰演的宋运辉,是那个时代里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
由于父亲在抗战期间不得已给国明档做了两个月的医生,从此他们家被定成了“黑五类”。
勤学上进的宋运辉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通过大学录取分数线,并取得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
当要把自己的政审资料送到县里审核时,革委会主任的一句“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高中不是给你们这种人办的”把他挡在了大学门外。
现在的我们或许对那个时代的大学生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在当时,大多数青年都在农村和农场上山下乡,远离城市家乡,精神世界一片荒芜。
那个政治出身决定一切的年代,出身不好就意味着永远被隔离在了大学校门之外。
面对这样的机会被阻拦时,宋运辉是愤怒的,力求上进的他,有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在革委会背了200多遍人民日报关于高考改革的言论。
幸运的是,在他和姐姐两个人之间获得了一个大学名额,姐姐宋运萍含泪选择了亲情而让他上了大学,当得知自己能够去上大学时,他兴奋不已,对着远处的山大喊:“我们可以上大学了,我们要上大学了。”
在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里,个人命运总是这样流转浮沉,面对贫困带来的羞涩,个人很难在改变命运与坚持理想之间平衡。
㈣ 新疆电影大河观后感
所有的大河,都是一部流动的历史。她们孕育了人类文明,催生了沧桑巨变,把自然和人与社会宿命地纠结在一起。翻滚的河水波涛浩荡,承载了无数人的爱恨情仇和命运跌宕。大河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在大河史诗之中诞生了人的史诗,在勇往直前的大河精神之中,升华了无私、奋斗和矢志不渝的人类精神。
天山电影制片厂献给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新片《大河》,就是在这样一个凝重的主题下,展开了当代的宏大叙事。
同影片中的人物同悲共喜同愿相求这段宏大叙事在影片中通过交替的镜头切换,浓缩在近60年的时空中。以陈大河和陈南疆为代表的父子两代知识分子,围绕大河的开发和利用,倾其毕生的心血和精力,进行了做法相悖、却殊途同归的奋斗。
为了造福村民,当年陈大河顶住外国专家的压力,拦河垒坝,引水浇田;同样为了永久地造福村民,陈南疆却要与村民们奋力抗争,亲手炸掉父母带领村民们筑起的大坝,向干枯的大河下游注水。殊不知,这些村民们对陈大河和大坝倾注了无限深情。如此尖锐的矛盾,在叙事伊始就被推到了观众面前,使我们顷刻之间不由自主地走进了历史和现实交相对比和映衬的情境中,随情节发展,同影片中的人物同悲共喜、同愿相求。
影片显示的矛盾是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我们却无法对此做出价值判断。二元论的价值观在生活显示的历史现象的丰富性面前,常常凸显出简单和无力。我们只能说,陈大河父子的不同做法,是历史条件和境遇的差别所致,截然相悖的做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段上都表现了合理性。而矛盾的最终解决过程,则形象地表现了历史的进步和建立在科学基础上人的理性和精神的成长。正是在这一点上,显示出影片编导对历史生活所持辩证唯物的态度和恪守“写真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坚定性。
在生活的旋涡中塑造当代人物的鲜明性格运用史诗手法对当代生活进行历程式的扫描,就无法绕过诸如中苏决裂、“十年浩劫”这样一些产生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重大事件。
尽管这个时段距今已经过去近五十年,但许多人对当年的天灾人祸仍旧记忆犹新。人们痛恨那段历史,却又毫无例外地曾经被裹挟其中。毫无疑问,向前看并非要彻底遗忘过去。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的最好方法,不是让人们淡忘那段历史,而是让人们记住那段历史,记住具有历史和社会根源的人生教训,从而更加珍惜和拥抱今天。
在《大河》中,对特定历史事件的描绘是成功的。影片没有热衷于对苦难的渲染和对“恶”的肆意展示,而是把着力点放在了表现苦难中迸发的人性美的光彩上。陈大河与异国姑娘冬妮娅志同道合、相濡以沫的爱情,支撑着他们跨越意识形态屏障,度过了艰难时日;为了保护冬妮娅,吐尔逊的父亲挺身而出,毅然认做女儿护在身边。这些情节如穿透乌云和阴霾的一线线阳光,照亮了人生,点燃了希望,伸张了正义。
特别要提到的是方文刚这个角色。他是陈大河的同学与同事,和那个时代的几乎所有年轻人一样,同样有理想和抱负。尽管在艰苦面前他曾经有过失望和消沉,但在文革中,却勇敢地主动承担了所有“罪责”,保护了陈大河。这种晓以大义的自我牺牲精神,是对文革中那些卑鄙“叛卖”行径的鞭笞;是对中华民族“舍身求义”传统美德的坚守。他虽然因此被迫离开了陈大河,从影片叙事中消失了,但是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运用典型化手法,在生活的旋涡中塑造当代人物的鲜明性格,是这部影片的一个重要特色。
成功反映当代多民族社会生活的本质特点《大河》围绕两代人治理塔里木河的故事展开,具有典型而浓郁的新疆多民族特色。真实而自然地表现民族关系,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要求之一。在当代新疆的文艺创作中,我们既需要那些深刻揭示民族社会自身生活、生动塑造本民族时代新人形象的优秀作品,更需要深刻反映在新疆这块祖国热土上,各民族相惜相依、共荣家园,自古以来形成的“大家庭”关系和兄弟姊妹情意的作品。《大河》在反映当代多民族社会生活的这一本质特点方面也是成功和感人的。
㈤ 大河的影片简评
首先,《大河》配得上为建国60周年献礼的重任。片名《大河》“一语双关”,既是影片主人公陈大河的名字,也是故事的主线——新疆塔里木河,这条河在新疆,在中国都是赫赫有名。塔里木河整个流域的生态、居民和历史代表了新疆的特色,也有着充分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片中的中苏关系的年代背景之下,甚至还具备国际化的眼界。这样宏大的题材正是具备建国60周年献礼的厚重感。
其次,《大河》中陈大河、陈南疆父子两代治理塔里木河的故事,采取平行叙事的手法,但塔里木河的主线传承了两代人,甚至整个新疆历史。塔里木河的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根”,两代人根据不同的情况,对治理塔里木河的观念转变,也表明了内地投身新疆建设开发的一辈人,和后继者之间精神的延续,对塔里木河情感认知的升华。
陈大河这一辈当初是看到南疆农牧民生活条件的艰苦,决心让塔里木河的漂移不再危害一方,甚至建造水库服务当地居民。这是当年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的精神和风采。但是到了陈南疆的一代,新时期的水利专家面对当地居民多少年的生活习惯和情感,有着很不同的考虑,陈南疆和几个助手深入塔里木河流域考察的一段故事,几乎是一次自我和新疆人的“寻根”之旅。塔里木河对当地人,对新疆历史,新疆民族文化的积淀象征着一段时光长河的波浪,既有深厚的情感皈依也有着无情的消逝伤感……中国文化中对这种聚散无常的感怀是具有时间穿透力,陈大河夫妇的墓随着他的心血——水库大坝——炸毁完全融进塔里木河的波涛中……仿佛是陈大河一代人等待多年的朝向塔里木河回归的仪式!
《大河》这部影片另外一个亮点是对中苏关系背景的处理。中苏过去的友好经历了一些无奈的变迁,陈大河与冬妮娅的感情尽管有些浪漫离奇,不过对苏联专家的刻画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一开始在大会上,陈大河与苏联专家的矛盾就爆发,苏联专家的形象有些让人怀疑是偏重“反面”的。后面不少地方,苏联专家都有针对陈大河的地方,不过到他为假资料反省的一段,开始令人思考这些苏联人自身的性格,并非想象的好与不好那么简单,尤其回到苏联后,教授在冬妮娅决定私自越境再到中国寻找陈大河时,真正体现了这个苏联专家的人性化光辉,这些是真实的有血肉的人物形象。
陈大河与冬妮娅的恋情经历波折,冬妮娅以吐尔逊家人的身份嫁给了陈大河,一大家人都为塔里木河奉献了一生。这个故事没有单纯纠缠在所谓主旋律的主题上,治河关联了人物的命运,情感关联了两代人和两国人,这都是过去新疆电影几乎没有涉及过的复杂结构。
《大河》中几个演员的表演都很不错,像开场陈南疆为了迁坟和当地人发生冲突这样的场面很有分量,表演其实略有点过,但为了突出情绪的波动并不算多大的瑕疵。作为外国演员,冬妮娅在片中的表演很难得,这个人物设计也让人敬佩。电影主创人员并没有因为当年中苏关系的变故,抹杀很多苏联专家为中国所做的贡献和牺牲,冬妮娅这个角色代表了那些扎根中国边疆,帮助中国人民建设、发展的外国人的高尚情操。而吐尔逊、阿卜杜拉等少数民族角色也十分鲜活,甚至很多其他演员的表演体现了少数民族语言的幽默,令人印象深刻。
影片中的一些场面也代表了当下新疆电影的最高水准。为什么说《大河》能够体现新疆电影的突破,具备新疆大片的水准,一方面是大题材,大结构,更现实的就是大场面。尽管实际上影片的几百万资金投入不能与国内大制作影片相提并论,与新疆历年影片的成本也没有太多差别,但《大河》所表现的场面却在有限的资金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影片一开始反映牧民反对陈南疆迁墓炸大坝的一场,中间大坝截住洪水还有最后炸毁大坝等,《大河》显示新疆电影在场面上的一些巨大进步。
整体上,《大河》标志了新疆电影在向市场主流电影靠拢,不再单纯强调影片的主旋律意识,而是尽量让新疆观众和内地观众都能接受,不再刻意营造民汉团结的高调,而是让故事的发展纠结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使观众认同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国籍的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大河》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在目前的新疆电影中,它算是佼佼者。
㈥ 大河恋观后感200字
一部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经典之作,尽管久闻大名,但我一直无缘一睹其风采,这就是布拉德·皮特早期代表作的《大河恋》“A RIVER RUNS THROUGH IT”。
周五,我又走进那家音像店,终于找出了这张我心仪已久的片子,然后放进了我的电脑的光驱。
从在一口气全部欣赏完该片之后,我的心就似乎一直被一种莫名的伤感之情所萦绕,于是在经历一天的反复思索之后我终于决定了将心头的感触一吐为快。
《大河恋》改编于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教授诺曼·麦考林自传体小说 A River Runs Through It and Other Stories (1976)。这部由罗伯特·雷德福执导的片子拍摄于1992年,于今已有10年整,该片以第一人称自述的形式讲述了美国蒙大拿州一个小镇上一家四口的故事,故事从始到终没有大的情节起伏,也没有强烈的剧情冲突,有的只是美得让人眩晕的西部乡村景色,精致的演技,以及故事中流出的丝丝淡淡的忧伤和微妙的家人之间的亲情。
影片开始时,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淡青色的水流,一双颤巍巍的老人的手艰难地把鱼饵穿在线上,然后主人公诺曼以第一人称的叙述缓缓拉开影片的帷幕,在老年诺曼富有磁性的嗓音里,我们的思绪开始伴着主人公来到一个小镇,来到那条令人魂系梦牵的大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也正是这样的开始,我们才感到一种温馨的怀旧情节在我们心中慢慢地铺开了,像一杯带着淡淡苦涩的咖啡。
一战前,美国蒙大拿州特律河边的小镇,住着长老派牧师雷夫伦特·麦考林(Tom Skerritt)一家。麦考林为镇上人布道之余,平时喜爱读书,更喜欢在美丽的特律河里用假蝇钓鱼。麦考林家有两个男孩,大儿子诺曼(Craig Sheffer)稳重内敛,小儿子保罗(Brad Pitt)坚强、倔强、狂放不羁。他们从父亲那儿学到了钓鱼的技艺,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1917年,一战爆发,诺曼加入美国森林服务部,而保罗做了泳池救生员,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对钓鱼的爱好。诺曼发现,弟弟慢慢不再按照爸爸教的节拍去钓鱼,他发明了自己的节奏,而他无疑是个钓鱼天才。
1919年秋,诺曼前往离家几千英里的达蒙斯学院上学,一去就是六年。在学院,他发现自己其实非常擅长讲授英国文学,萌发了当教授的念头。保罗在家乡读了大学,毕业后在当地报社工作。
1926年,诺曼回到了家乡。再和弟弟一起去钓鱼,他发现自己永远都赶不上弟弟了,而且弟弟钓鱼时简直成了一位艺术家。在一个舞会上,诺曼结识了美丽的杰茜,两人很快坠入爱河。保罗则迷上了赌博,欠了一屁股债,经常因为欠债与人打架,成了警察局的常客。诺曼接到了芝加哥大学的聘书,请他担任英国文学教授,诺曼勇敢向杰茜求婚。即将离开家,诺曼与父亲和保罗再次来到特律河钓鱼,诺曼让保罗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和他一起去芝加哥,保罗拒绝了,因为他是一个钓鱼艺术家,他不愿意离开蒙大拿。就在诺曼动身去芝加哥的前一天,保罗被仇家杀害。
至此,在父亲老去的身影里,影片开始走向结束。麦考林牧师临终前的最后一次布道,则似乎对于影片想要体现的人类生存目的做了总结,使人感叹不已。
诺曼在迟暮之年回到蒙大拿,回到了开始他生命的大河,用颤抖的手抛出了鱼线,大河流淌着生命的意义……这样,影片在开头和结尾达到了完美的衔接,一幅生命的画卷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这不是一部电影。
这是一幅流动的水彩画,是一篇清新的散文,是一篇充满浪漫气息与人文情怀的诗。
景色是该片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影片用流畅的电影视角描绘了蒙大拿瑰丽的乡村风景,使人向往无限。蒙大拿位于美国西北部,除了森林、河川之外,更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和牧场。全然的西部风光,加上广阔无尽的蓝色苍穹,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素被称为“大自然的教堂”的黄石公园也在那里。在对风景的描绘中,摇动镜头的主线始终是那条时而宁静、时而汹涌的大河,大河构成了小镇风景中的生命源泉,而故事便在这条大河畔展开。
阳光透过树顶的缝隙一线线地撒在宽阔的特律河上,河面上一闪一闪地跃动着细碎的金光,抛出的鱼线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慢慢坠入河里……,这一切由摄像机捕捉下来,还原在银幕上,美得足以让人心碎。《大河恋》所追求的唯美,已经可以让观众完全忘记是在看一部剧情片只在摄影师营造的美丽里沉醉。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海明威在《大双心河》中描述,从海明威那神奇的笔下流淌出了一条风光依旎,富饶而且多情的大双心河,尽管作者当时经历了战阵的创伤,但仍掩饰不住他对故土的依恋,并且同样以一条大河来寄托自己的这种依恋,并以此来慰藉自己受伤的心。而我在《大双心河》中只能想象的垂钓鳟鱼终于能在本片中有了真实的表现。
其次是影片对亲情的描述。人类之爱是电影艺术永远的主题,在电影的世界里,爱情占有绝对的垄断地位。而在《大河恋》这部影片里,虽然穿插了诺曼的爱情故事、以及保罗和印地安女子的恋爱,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观众能够感受到的仍然是那种刻骨的亲情之爱。影片的亲情之爱中,麦考林父子之间的爱是让我感触最深的,这里超出了一般好莱坞影片的情感白描手法,把麦考林牧师对儿子的爱意蕴含在生活的一点一滴里,让人回味无穷。
麦考林牧师是非常虔诚的清教徒,他对两个儿子的爱往往并不形于色,但是从他对儿子讲述生命的原则、人生的意义中,从他向儿子悉心教授蝇钓技巧来看,我们就可以体会一位父亲浓浓的爱意。其中特别让我感动的有几个片段,一个是诺曼小时候学写作时,严厉的父亲反复的让他进行修改,然而一旦达到要求后父亲却让他把那篇稿子扔掉。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下诺曼渐渐养成了严谨、稳重的个性。第二个是当诺曼宣布自己得到教授的聘书之后,父亲先是短暂的沉默,然后体现出那种抑制不住的喜悦之情,一反他平时一贯的冷静和严肃,那正是为人父者望子成龙的骄傲,即使父亲只有这短暂的真情流露,也足以画龙点睛似的把父爱的温情迸发般地体现出来。第三个是父子三人最后一次一起钓鱼时,诺曼与父亲坐在树林里看保罗独自垂钓,父亲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拍诺曼的膝盖,但因为他是背对着诺曼,所以摸空了,那一刻我想诺曼终于真实的感受到了父亲的爱,那种从不外露的爱,那种严厉的父亲的并不善于表达的舔犊之情。诺曼立即把自己本来放在膝盖上的手拿开,让父亲把手放在上面。父亲则显得有点尴尬,本来好不容易情不自禁地表达出来的父爱,却因为一点失误没有让它顺畅的传递出去。由于演员深厚的表演功底,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幕是那样让人感动,即使是每一个细微的细节都让人有触电一般的感觉。最后一个则是父亲听到保罗的死讯后,遽然苍老的面容和神态,当父亲颓然地坐到摇椅中时,那一刻大概是某种痛苦之极的麻木;而诺曼告诉父亲是保罗的右手骨头被打碎是,我注意到父亲有力地握紧了自己右手的拳头,那种心痛使得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㈦ 影片《活着》,《站台》,《大河之恋》观后感
万恶的旧社会
㈧ 《大河之舞》2010北京版观后感
上周的音乐课上,老师给我们放映了一个爱尔兰的音乐剧——《大河之舞》,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看过之后同学们都很震惊,我也被深深地震憾了。
在一片星星点点的灯光下,《大河之舞》拉开了序幕。先是听见演员们用脚敲击地面发出整齐的咚咚声,继而看到一大片身穿黑色上衣、绿色裙子的身影在稳而有序的闪动着。老师告诉我们,对于踢踏舞来说,最重要的是节奏是否清晰,一个好的踢踏舞者,不管是多快的节凑多复杂的舞步,多轻的声音,都能做得清清楚楚。的确,舞者不注重身体的舞姿,而是炫耀脚下打击节奏的复杂技巧。演员们都没有太多的上身动作,双手要么垂直放在两侧,要么叉腰,而脚下动作却很多、很复杂,一会儿猛的向上一蹦,双脚绷得笔直,一会儿又大步迈向舞台两端,双腿稍稍弯曲;一会儿用脚跟敲击地面,发出异常清脆的响声,一会儿又用脚尖支撑,两个人背靠背转圈,一会儿散成大三角,一会儿又围成一个大圆……我很难想象那声音竟是人用脚的跳动发出的。
《大河之舞》整场演出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穿黑白上衣的人交替互动的一段。先由两个黑人用脚敲打出不同的节凑,仿佛在说着什么悄悄话,然后再一起欢快地跳下台阶,来到一个萨克斯手面前,分别为他表演了自己的绝活,正巧被三个白人撞见,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也跳一段,仿佛是和黑人比赛似的,认真极了。其中一个白人用脚尖旋转着,从这头转到那头,厉害极了!同学们都惊讶的大叫起来。最后五个人一块跳了起来,全场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大河之舞》不仅有爱尔兰的踢踏舞,还有弗朗明哥舞、芭蕾舞、爵士舞……演员们一会儿用脚尖、一会儿用脚跟,一会儿能听到声音,一会儿听不到声音,原来这就是舞艺的比拼啊!
看了这部音乐剧,我深深地被演员们用脚尖和脚跟磨出的这么美的艺术火花而震撼了!这使我想到了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坚持到底,才能有所作为!
㈨ 综合《活着》,《大河恋》,《站台》三部电影写一篇观后感
then reportedly tr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