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梅兰芳电影观后感500子
记着,唱戏的再红
还是让人瞧不起
大伯不想让你挨了打
还得跟人家说打得好
大伯不想让你再带上那纸枷锁
……
僻静的深院,苍茫的树梢点点光亮,透过深邃的枝头望向飘渺的远方,迷途的路铺开,一切如旧。
沉睡的宫廷,昏睡的蝉群沉沉低吟,弥漫苦痛的枷锁锁紧滴血的残心,恍惚的树摇晃,不尽凄凉。
那纸枷锁,那份沉重,在漆黑的夜,异常寂静。年少的梅兰芳,或许还不知道什么压迫,但他从此记住一句话:唱戏的,终究就是个唱戏的。
但这是他的命,梅家几代戏子,这重担总会落到他身上。
《牡丹亭》的那天,座无虚席,蔡元培、胡适、袁世凯,说得上新的旧的少的老的都来了。十三燕对着梅兰芳说了这么句话:给唱戏的争一点地位。
这场戏,征服了邱如白,这个矛盾的官人。他潇洒地,带着被家人鄙视的目光,说他傍戏子去了。这条路,一走就是几十年,直到白发爬上了头。他预感到,自己的一生从此不再一帆风顺,只在曲折中闪烁迷茫。
和很多人一样,当看到黎明的面孔出现时,我崩溃了,欲哭无泪。但随着剧情的推移,渐渐地理解了黎明的眼神,或者说梅兰芳的眼神。
之后的梅兰芳,是成熟的、深沉的、稳重的、抑或是个台下的男人。他越来越明白了之前他为此不得解的事,越来越放弃了之前他不沦落的志,他知道了人生苦难全,他知道了唱戏的终究是个唱戏的。
但他不同于一般的戏子,对于他的坚贞,他为了自己的尊严为了自己的使命感,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诺言宁死不给日本侵略者唱戏,不惜为此损害自己的身体。也许他知道,这世界上超越肉体的东西很多,也很伟大,所谓的升华,便是让精神超脱,让生命不朽。田中说:无论战争谁胜谁负,梅兰芳是不朽的。但田中不知道,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真正让梅兰芳不朽的,不是他的戏,是他的灵魂,是他的那份操守。
但他是普通不过的凡人,为了儿女情长迷失自我,丧失理智,遗忘自己的使命,当然,七情六欲是人的难耐,但这证明了他的平凡,他的普通性。他也是为了爱可以放弃事业的人,他也是为了人之本性可以忽略追求的人。如果没有邱如白,也许梅兰芳就不是梅兰芳了,他将只是一个普通不过的戏子。
所以,邱如白最后说:你(梅兰芳)只是个凡人。
这句话,是真理,是哲学,是王道。
他就是这么一个不平凡的凡人,一个永远不会被弄脏的戏子,一个阳刚的真正的男人。
梅兰芳将让后人知道,真正的一个人,不仅仅存在于表面,更存在于旁人看不到的那冰山一角的最深处,那里也许就是另一个深度。表面的梅兰芳,是一个让四大美女汗颜的妩媚的绝世女子,但真正的他,是一个阳刚十足成熟稳重道德高尚的真汉子。这就是人的不同角度,这也就是梅兰芳。
2. 急求一篇《梅兰芳》观后感
梅兰芳和十三燕,还剩多少?
《梅兰芳》这戏是有惊喜的。
惊喜不在章子怡饰的孟小冬身上,不在黎明演的梅兰芳身上,也不在孙红雷扮的邱如白身上。戏里戏外的他们,都被讲述得太多。
“你的时代来了。”这是留洋归来的邱如白对梅兰芳说的。于是梅兰芳应下和“爷爷”十三燕的比试。
“你的时代过去了。”这不是梅兰芳对“爷爷”说的。这是“座儿”说的。
大势所趋。
只是,十三燕唱了一辈子的戏,到了,连个体面的谢幕都没有。有的是空无一人的戏园子和扔上台的垃圾。“谁毁了梅兰芳的孤独,谁就毁了梅兰芳。”这是全剧被引用最多的台词。梅兰芳的孤独或许成就了他的艺术,十三燕追求一生的东西却最终将他孤独地留在了台上。
难道他真不知变?他看了邱如白给梅兰芳的信,应他之变改了戏已经代答。只是他唱了一辈子,“命和戏只能挑一个”,对他是个伪命题。
“顺时代者昌,逆时代者亡。”他们不是不懂。可要人在一生最后的光景里认输、认错,怎么认得起。这等于告诉他:你这一辈子都得推到重来。可是他不再年轻,他没有改正的机会,没有“重建”的时间。试图改变父辈爷爷辈的价值观,总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这并非让年轻人要闭紧了嘴,不去呼吸自由的空气。“两个凡是”的时代早已过去,道德的大棒已不再有力,一切合理的争论,哪怕对象“前辈”,也值得鼓励。但我相信大部分的80后看到舞台上寂寞的十三燕时,心情是复杂的,绝非拍手称快。毕竟谁都有老的跟不上趟儿的一天。
梅兰芳败了“爷爷”,没来得及谢幕就跑到“爷爷”那边去问候,挺好。因为“爷爷”和梅兰芳是一心的。“爷爷”临走的一句话是让梅兰芳把伶人的地位提高些,不再是下九流,梅兰芳到美国,拒日本,一辈子践行。这是几代伶人都是对梨园的感情,不认输的感情。
如今,“座儿”叫“市场”,口味变化更快也更势力,“伶人”叫“艺人”,从下九流变成万人迷。也不知梅兰芳和十三燕,还剩多少。
题外话
《南方人物周刊》问梅葆玖,怎样看待张国荣比黎明更适合的扮演其父,梅葆玖说“张国荣演技很好,但有点女里女气的。黎明还是一个大男人的样,私下是个大男人,因为我父亲私下就是个大男人。”读了这句,觉得梅葆玖的境界比起其父似乎差了些。
说说《梅兰芳》了。就这个戏的缘起而言,其是否成功只在一点,就是梅家人的满意与否。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电影不是为普通观众拍的,也不是为陈凯歌拍的,尽管章诒和说陈是想“用梅来拯救他自己”。而要想真正了解梅兰芳,还不如去看八卦和野史。
影片其实只是拍摄了梅兰芳的几个经过置换的人生片段。“死别”“生离”“聚散”三个篇章,人们给出了虎头蛇尾的评价。从三段完成的品相来看,确实呈现“倒三角”的态势。口碑最好的首篇,很多人惊呼《霸王》还魂,实在是过誉了。这部分戏所有的光彩来自于夸张的京腔京韵、轮番切入的戏中戏,以及镜头场面调度包括美术音响等构织而成的张力,谈及剧情及剧作本身,较之《霸王别姬》,可谓望尘莫及。因之,也就有了虚张声势的嫌疑。再看看日前曝出的阿娇被删的戏份,可叹原本就嫌寡淡的故事又少了精彩。这节的“斗戏”是看点,好在十三燕这个人物虽败犹荣,老谭家也算大气,始终没听到什么意见。观众也看得明白,知道二者其实无所谓输赢,新老交替,是潮流所至、时代趋势、历史必然,就像今天的京剧得给周杰伦让路一个道理。而沙里澄金,直到现在《定军山》里的老黄忠依然气冲斗牛,《黛玉葬花》《一缕麻》却早已湮灭于舞台。
“生离”一节,因为早前就对梅孟之事有所耳闻,眼见先人尸温犹在,却给编排成这样的面目,我是很抗拒看的。中国历来有造神的传统,放着好好的人不做,偏要在人前装神,背后弄鬼,中间多少的不堪,何其荒唐!这次的《梅兰芳》打了还原其为凡人的旗号,却仍旧是靠篡改历史为死人涂脂抹粉的行径。自然,伶人不及帝王将相,再怎么改也无非风月之事,多少人不过是看个乐子。但细详其理,则充斥了对于历史尤其是对于逝者严重的不尊重。孟氏后继乏人,估计也懒得站出来理论。翻遍正史野史述及梅孟姻缘的前前后后,这出现实中的戏剧梅的表现真正是现实的入骨。“梅兰芳从来不是菊坛徐志摩,决无什么浪漫情怀。(章诒和语)”是啊,一个一贯奉行圆融通达中正平和的人,如薛氏宝钗,怎可言及浪漫。可怜那千斤婚书和万种辜负竟硬生生改成了柏拉图,即便是刺杀血案,也可以移花接木,不但“刺梅”成了“刺孟”,为了不玷污二人感情的“纯洁”,还给安排在了分手已成定居、双方诀别的前夜,现实中背弃的导火索演变成修饰爱情童话的美丽花边。我心想亏得当事人没活到现在,否则看了岂不得当场呕吐。
这戏,眼见着就只成了一个编字。到了“聚散”,日本人的军刀都举起来了。梅不是振臂高呼的革命者,不是家国大于天的旧文人,做为场面中人,对他而言,“做人”应该是凌驾于那些大概念之上的立命存身的根本,他当然懂得趋利避害,说到底不过跟大家一样,辗转求存,苟全性命于乱世罢了。而日本人再怎么猪狗不如,倒懂得尊重艺术,好过那种整天追着你捧着你一副离了你活不了的架式骨子里却一百个瞧不起你张口就是戏子下九流之徒。因此,这样的戏于塑造圣像金身益处无多,也远不及程蝶衣一句“要是青木在,京戏就传到日本了”火爆精彩。除了几句狗血台词,拉拉洒洒四十几分钟,若非邱如白露了一脸,几乎都要水掉了。我倒是喜欢这电影的结尾,大幕缓缓拉开,景别的处理是大全景中的小舞台,然后镜头打到台下的邱如白身上,电影戛然而止,手起刀落,匆忙之中似是带着一种无法释怀的恨意。
至于演员的表现,最好当然是王学圻。早在这电影公映之前,似乎对他的十三燕已有颇多巷议,难得是舆论一边倒,好就一个字。我一般将这种不够审慎的言辞视为恭维,但后来的印象累积下来,我忽然冒出这样的想法,综合王学圻的资历等多方面的因素考量,他很有可能凭借这个角色预定来年的金鸡奖。王学圻是个很有意思的演员,他的特别之处在于,已近花甲之年气质中仍有着隐约的虎气,而且妙在平常不事张扬。上得台来,呈现给我们却是十三燕一招一式举手投足间的名伶风采。这个角色唯一让我不喜欢的是那口过于夸张的京白(我称之为京味太监腔儿),这也是陈氏电影的特色。对章子怡的表演有弹有赞,我觉得还算不错,第二部分的戏,她撑起了大半。记得谢飞老师曾说过章子怡谈得上表演的作品只有《我的父亲母亲》,其余都是在演自己。这次明显感觉整个人沉了下来,少了以往角色的轻浮和发狠,塑造出人物性格开阔的一面,她应该是用了心的,比如人物讲话的口气设计得有些意思,不见了她惯有的那种腻味的胡同气和咬牙切齿,倒是颇有些可爱的丈夫气,看得出她在把自己向“坤生”的身份努力靠拢。邱如白这个人物,显然是陈凯歌在片中的代言人(惯于在影片中设置自己的替身,是陈氏电影的另一大特色。)孙红雷自身的气质跟角色距离不小,没有了才华和文学修养做底,所谓的“狂”就难以成立。孙一贯的“东北方法派表演”也让人颇有微词,但还是得承认,他的某些戏还是可以的,比如邱如白晚年的戏份。其他的角色,吴刚的费二爷多被提及,建议去看看他的《光荣的愤怒》,表演堪称精彩;余少群的少年梅郎让很多人惊艳,看过他上《鲁豫有约》,倒还是烂漫之人;英达无功无过,黎明乏善可陈,而陈红真是让人惊讶,科班出身加之多少年的影视实践、圈内浸淫、人生累积统统不作数,浅薄俗气倒在其次,竟然完全不入戏。她真是应该安心做幕后,若不是要养家,也实在没必要这么现眼(八卦一句,估计《赵氏孤儿》中的程婴夫人已经预定了吧?)。
这篇文章开写不久,竟传来影片入选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消息。惜乎已不是旧日豪情,《霸王》“婉拒”柏林,剑指戛纳。英雄迟暮,摧眉弯腰都只为稻粱谋。当然,如果柏林够得上怜老惜贫,给个安慰奖已是慷慨之举。
最后谈谈陈凯歌电影折射出的性心理现象。记得当年有这样的笑谈:张艺谋是投机者,陈凯歌是自恋变态,王家卫是小商贩,李安是老太太。《霸王别姬》的主题是迷恋与背叛,陈凯歌大约很是享受用这样的调调来阐述自己的艺术理想。影片在戛纳蟾宫折桂,陈因此一雪前耻,也结束了张艺谋独步天下风头出尽所带来的“尴尬”。荣归之后和电影上映时的宣传,面对媒体,陈凯歌多次迫不及待地宣称“我就是那个虞姬”,执拗中透着少年豪气。大约就是从这种极具优越感的自恋中,人们开始透视陈凯歌电影潜隐的心理征候。学者陈墨曾在其著作中将这种心理溯源追至《大阅兵》始,其中的某些表演片段确实让人感到一丝暧昧。到了《霸王别姬》,非常心理引发的特殊情感被发挥和升华到极致,而这种男男之间特殊关系的处理还延续到了陈凯歌之后的众多作品中。最近的这部《梅兰芳》,虽然另类情感是梨园题材和男旦角色的上佳佐料,但考虑到现实中的诸多顾忌,这应该是被极力回避的东西。孰料陈凯歌此心不死,祭出奇招,将此大任降于邱如白这个表情复杂的人物身上。孙红雷被邱如白上身后,吐出了许多癫狂之语,闻者多是啼笑皆非。但他其中一句话却有些意思——我和陈凯歌的合作,就像两个残废在一起……两个残废碰到一块儿就不孤单了,两个人在一起真是幸福。窃以为,这或可作为陈凯歌电影中男男情谊的最佳解读。综观陈氏电影男男暧昧史,其显然不同于港片及西片中那种江湖岁月中的兄弟情深,但将其称为同性恋情,倒也未必准确,至少不全对。在这些“残废”的人物身上,其实体现的是陈凯歌的一种自我分裂。有人说“看李安的电影觉得他爱女人,也爱男人”。看陈凯歌的电影,给我的感觉是他不爱女人,也不爱男人,他爱的是自己,而那个自己,似乎是被扭曲的。做为艺术家的天性中的孤独与脆弱诚然让他缺乏面对世俗时需要的强大的内心力量,而其周边的人似乎也一直没能适时给予这样一种足够的心理支撑。看陈凯歌在《梅兰芳》宣传期间顾盼时的露怯,让人无法怀疑至少陈红未能提供给他强有力的心理支持。而这点,张伟平之于张艺谋,就要好得多。因此,透过那些近乎畸零之人的惺惺相惜的微温和豆火,烛照的是在艺术坎途上孤愤前行的陈凯歌深刻的自怜自恋,是在夜阑人静时对俗世剑身的深情抚摸和穿越岁月的对自己的深深的体恤。
3. 爱国电影《梅兰芳》观后感
刚从新世纪看完《梅兰芳》,赞就三个字:好电影。
如果陈凯歌曾经是个好导演,那么这个好导演又回来了。
重重叠叠的四合院,青砖灰瓦,光影氤氲。犹如泛黄的旧照片,与故事的色调如此协调。
镜头下的戏台富丽堂皇,很有质感。想一想,委实纳闷,何以我在长安大戏院前排亲眼所见的舞台那样虚假呢?或许是当时不入戏吧。
纽约的剧院门前,绅士仕女鱼贯入场的镜头,冬夜,飘雪,霓虹。先由高空俯瞰,既而慢慢摇下,成水平(对不起,我不知道怎么用专业术语,只能讲自己的观感),非常精致的感觉,不禁想起了《纯真年代》那种调调。
情感戏很干净,赞一下,在近来的中外银幕上太少见了。
三分之二的篇幅,让人眼中噙泪。尤其前半部,王学圻演的十三燕以及余少群演的青年梅兰芳,其对手戏张力十足,将旧日梨园优伶的辛酸、尊严、无奈,刻画得入骨三分。王学圻的台词功力太好了,使用的语调类似黄宗洛,既脆又哏的京片子,带着股儿飘忽劲儿。余少群,气质扮相都挺符合我期望的,呵呵。一定得找找他的越剧去。
相比之下,黎明所扮的中年梅兰芳,的确很正派很有尊严很有分寸,及格。可是,单纯一个好男人就能定义梅兰芳吗?他更应该是一个好男旦吧?于是,又不能免俗地怀念哥哥张国荣,那眼角眉梢的风情,美人如云,绝色难寻啊。
章子怡扮的孟小冬,不错。不过,角色在表白情感态度时的那种执著感和章子怡以前演过的角色类似,故无惊喜处。忽然想到一个细节,在孟小冬的居所,画外时时响起细细的、清脆的风铃声,声音很小,很随意,几乎让人忽略掉,画面的诗意感、层次感却为之丰富了。除了这细脆的风铃声,我也想不到究竟还有什么更适合点缀在这雅致的闺房里与梅郎相对。倘若真是风铃声,我要赞为神来之笔啊。
陈红,每次出现她的镜头,我都紧张,生怕她一开口我就出戏,结果呢,果然果然。抱歉,是我有成见。
孙红雷,又一好演员,看完整部电影,确信唯一的戏痴就是这个“邱如白”。他爱梅兰芳,他爱的是梅身上的戏魂,嗯,这是我的确信。舞台上杜丽娘风流婉转(青年梅兰芳余少群扮),台下邱如白如痴如醉,喉结滚动。由此推断,惹动他的是艺术化了的女性美,而不是看到男人扮。
英达演的六爷,很有喜感,没什么可说的,及格。如真要比较,还是不及“费二爷”。扮演费二爷的那位我不熟悉,但是丝毫不影响他那种旧京味儿带给我的感动。
还有一大担心:童年梅兰芳的扮演者叫什么彤,也是现在筹拍中的李少红版《红楼梦》中少年宝玉的扮演者。电影中仅几个镜头,这孩子咋就这么寒酸这么丑呢,瞧那眯眯三角眼儿。那里是我们“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的宝玉呢?我期待《红楼梦》,可是我不喜欢现在这个小宝玉,但愿我错了。
最后总结一句:无论人物设置,故事编排,还是摄影、美工、剪辑等等,《梅兰芳》都是上乘的,这是我近年来所看到的最好的电影。
应该再说一下缺点:前半部,余少群与王学圻为主角的那部分,亦戏亦人,穿插着《牡丹亭》、《汾河湾》、《定军山》等唱段,花团锦簇,美不胜收。黎明登场之后,舞台上的表现明显无力,几乎没有正面唱段,遗憾遗憾,除了主角罩不住,还能有什么其他理由呢?我充分相信,倘若有那么一个合适的主角,保持前半部的水准,陈凯歌会把这部片子拍得更好看。
这两天陆陆续续又看了些评论,有个观点得到很多拥趸,大意是导演不尊重历史,比如真实的梅孟关系、刺杀事件的真相、梨园行的师徒关系等等。对于这类观点,我的看法是:导演拍传记电影,就应该像司马迁写《史记》!“史家追叙真人实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摹,庶几入情合理。盖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管锥编》第一册)
4. 谁能帮我写一下 电影<梅兰芳的观后感>.. 在线等
刚从新世纪看完《梅兰芳》,赞就三个字:好电影。
如果陈凯歌曾经是个好导演,那么这个好导演又回来了。
重重叠叠的四合院,青砖灰瓦,光影氤氲。犹如泛黄的旧照片,与故事的色调如此协调。
镜头下的戏台富丽堂皇,很有质感。想一想,委实纳闷,何以我在长安大戏院前排亲眼所见的舞台那样虚假呢?或许是当时不入戏吧。
纽约的剧院门前,绅士仕女鱼贯入场的镜头,冬夜,飘雪,霓虹。先由高空俯瞰,既而慢慢摇下,成水平(对不起,我不知道怎么用专业术语,只能讲自己的观感),非常精致的感觉,不禁想起了《纯真年代》那种调调。
情感戏很干净,赞一下,在近来的中外银幕上太少见了。
三分之二的篇幅,让人眼中噙泪。尤其前半部,王学圻演的十三燕以及余少群演的青年梅兰芳,其对手戏张力十足,将旧日梨园优伶的辛酸、尊严、无奈,刻画得入骨三分。王学圻的台词功力太好了,使用的语调类似黄宗洛,既脆又哏的京片子,带着股儿飘忽劲儿。余少群,气质扮相都挺符合我期望的,呵呵。一定得找找他的越剧去。
相比之下,黎明所扮的中年梅兰芳,的确很正派很有尊严很有分寸,及格。可是,单纯一个好男人就能定义梅兰芳吗?他更应该是一个好男旦吧?于是,又不能免俗地怀念哥哥张国荣,那眼角眉梢的风情,美人如云,绝色难寻啊。
章子怡扮的孟小冬,不错。不过,角色在表白情感态度时的那种执著感和章子怡以前演过的角色类似,故无惊喜处。忽然想到一个细节,在孟小冬的居所,画外时时响起细细的、清脆的风铃声,声音很小,很随意,几乎让人忽略掉,画面的诗意感、层次感却为之丰富了。除了这细脆的风铃声,我也想不到究竟还有什么更适合点缀在这雅致的闺房里与梅郎相对。倘若真是风铃声,我要赞为神来之笔啊。
陈红,每次出现她的镜头,我都紧张,生怕她一开口我就出戏,结果呢,果然果然。抱歉,是我有成见。
孙红雷,又一好演员,看完整部电影,确信唯一的戏痴就是这个“邱如白”。他爱梅兰芳,他爱的是梅身上的戏魂,嗯,这是我的确信。舞台上杜丽娘风流婉转(青年梅兰芳余少群扮),台下邱如白如痴如醉,喉结滚动。由此推断,惹动他的是艺术化了的女性美,而不是看到男人扮。
英达演的六爷,很有喜感,没什么可说的,及格。如真要比较,还是不及“费二爷”。扮演费二爷的那位我不熟悉,但是丝毫不影响他那种旧京味儿带给我的感动。
还有一大担心:童年梅兰芳的扮演者叫什么彤,也是现在筹拍中的李少红版《红楼梦》中少年宝玉的扮演者。电影中仅几个镜头,这孩子咋就这么寒酸这么丑呢,瞧那眯眯三角眼儿。那里是我们“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的宝玉呢?我期待《红楼梦》,可是我不喜欢现在这个小宝玉,但愿我错了。
最后总结一句:无论人物设置,故事编排,还是摄影、美工、剪辑等等,《梅兰芳》都是上乘的,这是我近年来所看到的最好的电影。
应该再说一下缺点:前半部,余少群与王学圻为主角的那部分,亦戏亦人,穿插着《牡丹亭》、《汾河湾》、《定军山》等唱段,花团锦簇,美不胜收。黎明登场之后,舞台上的表现明显无力,几乎没有正面唱段,遗憾遗憾,除了主角罩不住,还能有什么其他理由呢?我充分相信,倘若有那么一个合适的主角,保持前半部的水准,陈凯歌会把这部片子拍得更好看。
这两天陆陆续续又看了些评论,有个观点得到很多拥趸,大意是导演不尊重历史,比如真实的梅孟关系、刺杀事件的真相、梨园行的师徒关系等等。对于这类观点,我的看法是:导演拍传记电影,就应该像司马迁写《史记》!“史家追叙真人实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摹,庶几入情合理。盖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
5. 电影观梅兰芳有感2000
观电影《梅兰芳》后有感
文/张玉富
导演陈凯歌的电影新作《梅兰芳》上映了,这是被看作是一部可以《霸王别姬》相媲美的力作,也被称作是《无极》之后陈凯歌的翻身之作,一直就很期待;梅兰芳,京剧大师,四大名旦之一,这个名字在中国太响了,可以说是妇孺老少皆知了,很有号召力;这部电影在筹备之初就备受关注,其中焦点就是梅兰芳的扮演者的演员会是谁,当“四大天王”之黎明成为饰演梅兰芳的演员后,到底黎明能将梅兰芳诠释到什么程度也勾起了人们的胃口;章子怡的加入也是很大的看点,特别是她在剧中扮演的是与梅兰芳有过恋情的孟小冬,也大大吊起了很多人的胃口;还有,在电影上映之前,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就抛出消息,说正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会再授权拍摄以其父为故事蓝本的相关电影,这足以看书梅葆玖对这部电影的认可。在《梅兰芳》全国首映的日子里有机会能到电影院观看此片,看后有些许感想,不妨写下来有大家分享。
尽管网络上有很多对电影《梅兰芳》的批评、否定、质疑,有些的确说的有理,但这丝毫不能改变我对这部电影的认可,我更多地是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看待这部电影的,比如她的制作周期之宽松,她的演员选择之明知,她的故事讲述之流畅,事件选择之恰倒好处,这些都是值得认可的,这也就使整部电影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真不同凡响,这些都是可以贯穿整个电影的,也是看了之后不后悔的原因。
梅兰芳出生于梨园世家,他的艺术天分好像也遗传的很多。他的祖父是进京徽班四大班主之一,当时能进京的徽班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徽班进京是要给宫廷演出的,当时进京演出的还有昆曲,可见他的祖父戏剧造诣不一般,他的父亲也是唱戏的,可是有点英年早逝,故有说梅兰芳是由他的大伯养大的,当然,大伯也是唱戏的了。在旧社会,三教九流之中,唱戏的戏子,也就是电影中说的伶人是属于下九流的,别看每天可以在舞台上风光,舞台下的社会地位很低,每个在这个行里的人都是深有体会的,他们中的哪个没有受到过不公正、受侮辱的待遇呢?甚至是丢了性命。影片的开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的,梅兰芳的大伯在给宫廷的演出因家有丧事而没穿红,受到整治,他给梅兰芳写了一封信,也可以说是遗书了,他告诉梅兰芳要及早地退出梨园行,以免重蹈自己的覆辙,但他也知道梅兰芳的性格,如果他想继续的唱戏的话,就要好好的唱,为这些唱戏的伶人正地位。这封信是少年梅兰芳思想走向成熟的转折点,对梅兰芳一生的艺术事业和为人品格都有很大的影响,这也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陈凯歌以这样的故事开头来讲述梅兰芳在我看来也许是很明知的,如果他把历史时间拉的再靠前的话,只能大部分讲梅兰芳父辈了,虽然梅兰芳在梨园行里耳濡目染,知道的东西非常多,但梅兰芳的思想未发生实质性的转变,讲太多的故事都是无用功。
旧社会的很多达官贵人家里都有家班的,在昆曲繁盛时期,苏州很多大户人家就都养着家班,每天排演剧目,有时还会邀请几位有人和同僚一起来品评一番,京剧也不例外的;还有,那时候很多有地位、有几个糟钱的人都爱捧戏子,这样看起来的话,说唱戏的伶人地位低下是有点荒唐的感觉,其实他们捧戏子就是要戏子听他们的,纳戏子为妾也不在少数,而有些人好男色,受捧的戏子陪酒是不可避免的。而影片中梅兰芳给表兄朱慧芳的一记耳光应该是该剧的重点之一,这表明即使梅兰芳在戏曲艺术上的成就还没有达到巅峰的时候,他的思想境界已经与众不同了,这样的与众不同就是其独有的人格魅力。在今天我们不敢想象的旧社会里,有多少人能有梅兰芳这样的思想意识,更有几人可以为此付诸实践呢?所以梅兰芳算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了,这多么难能可贵。
梅兰芳真正走上艺术高峰是从与十三燕的打对台而开始的。梅兰芳能赢下与“天下无敌”的老生十三燕的对台,是因为梅兰芳富于创新、敢于创新,这一点从梅兰芳改戏的那一刻就有所体现,但那还很局限,收到很多的限制。当然能够赢下十三燕与梅兰芳自己的努力有莫大的关系,但也是时代的选择,那是在约一百年前的事,那是东方睡狮初醒的时候,那是一个“新”的时代,代表传统旧势力的十三燕与代表进步新势力的梅兰芳“同台竞技”是必输无疑的。用三哥邱如白的话说就是梅兰芳的时代到来了,但与十三燕打对台的过招,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他只是在国内红了,而没有成为国际一流的大家,而邱如白和六哥冯子光一同策划梅兰芳的赴美演出才使得他真正成为了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家。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孙红雷扮演的三哥和英达所扮演的六哥。三哥是留洋归国的学生,曾经在戏曲领域有所研究,回来后是司法局局长,对中国的传统戏曲就看不到眼里,并提出批评,这也是很正常的,现在这样的现象也是很多的,出国几年再回来就对中国的什么东西都看到不到眼里了。而当他看完了梅兰芳女扮男的旦角戏后,他的态度改变了,是彻底的改变了,他认识到了京剧的美,也从心里开始赏识梅兰芳,并开始与梅兰芳接触,当然梅也上门拜访,他们因此也结下了不同寻常的感情,并陪伴了两人的一生。他开始以梅兰芳经济人的身份奔走,并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不惜辞职,在梅兰芳的人生和艺术道路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抗战开始后,他们在北京的一别是三哥邱如白的人生转折。六哥冯子光是大银行家,他也是梅派的主要成员,与邱如白一样,是梅兰芳一生不可缺少的一个人,无论是在梅兰芳和十三燕打对台的时候,还是梅兰芳赴美国纽约的演出,冯子光都是子所不辞的,事实上,在梅兰芳抗战时期南下上海,更多的都是得到冯六爷的帮助,因为邱如白是坚持梅兰芳在北京留下来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二人作为梅党力捧梅兰芳与旧社会区别是很大的。
这部影片不得不提的就是梅孟恋,也算是整部影片的精彩部分了。孟小冬也是当时的名角,有天下第一坤生之名,她因为感情的羁绊而从上海北上来到北京,与梅兰芳的相识应该是正常的。梅兰芳的名气、个人气质,在加上孟小冬正处于感情的空白期,因此两人的相遇便有点一见钟情的意思,也算合情合理。梅孟恋是梅兰芳的真实生活,正是因为孟小冬的出现才使梅兰芳让人知道,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多高,人格魅力多高,他们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也需要自己的情感生活,就像是无意中告诉邱如白:我需要普通人的生活!
最后,还是有点批评,感觉梅兰芳在抗日期间的故事,篇幅不算是很小的,但感觉到与整部电影的效果好像有些不在一个节奏上,有点生硬。因为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下,日本所代表的含义是很特殊的,再加上蓄须明志这段故事是家喻户晓的,可能就是如此,陈凯歌在处理这些故事的时候的放不开手脚了吧。
最后说一说对这部电影的整体印象吧。不错,可能要算2008年的顶级制作了,无出其右者了,虽然还有很多的年度贺岁片还没有上映,这样的话我还是敢说了。如果可以的话,整部电影可以拿最佳电影奖,陈凯歌可以得最佳导演,黎明可以得最佳男演员,孙红雷当然是最佳配角了,章子怡就很难说,把她应该当主角吗?还是配角?反正还不错,陈红只说是一般了,我总感觉是一家人总不能胳膊肘往外拐是在说陈凯歌。至于有评价说余少群所演的梅兰芳胜过黎明之说,我不敢苟同,黎明所表现的梅兰芳的淡定、儒雅、高贵而又成熟的气质是余少群所不及的,至于有人说孙红雷这家伙抢了主角黎明的戏这真是对极了,孙红雷太会演戏了,章子怡也越来越会演戏了,看来都成熟了很多。
6. 电影梅兰芳观后感
重重叠叠的四合院,青砖灰瓦,光影氤氲。犹如泛黄的旧照片,与故事的色调如此协调。
镜头下的戏台富丽堂皇,很有质感。想一想,委实纳闷,何以我在长安大戏院前排亲眼所见的舞台那样虚假呢?或许是当时不入戏吧。
纽约的剧院门前,绅士仕女鱼贯入场的镜头,冬夜,飘雪,霓虹。先由高空俯瞰,既而慢慢摇下,成水平,非常精致的感觉,不禁想起了《纯真年代》那种调调。
情感戏很干净,赞一下,在近来的中外银幕上太少见了。
三分之二的篇幅,让人眼中噙泪。尤其前半部,王学圻演的十三燕以及余少群演的青年梅兰芳,其对手戏张力十足,将旧日梨园优伶的辛酸、尊严、无奈,刻画得入骨三分。王学圻的台词功力太好了,使用的语调类似黄宗洛,既脆又哏的京片子,带着股儿飘忽劲儿。余少群,气质扮相都挺符合我期望的,呵呵。一定得找找他的越剧去。
相比之下,黎明所扮的中年梅兰芳,的确很正派很有尊严很有分寸,及格。可是,单纯一个好男人就能定义梅兰芳吗?他更应该是一个好男旦吧?于是,又不能免俗地怀念哥哥张国荣,那眼角眉梢的风情,美人如云,绝色难寻啊。
章子怡扮的孟小冬,不错。不过,角色在表白情感态度时的那种执著感和章子怡以前演过的角色类似,故无惊喜处。忽然想到一个细节,在孟小冬的居所,画外时时响起细细的、清脆的风铃声,声音很小,很随意,几乎让人忽略掉,画面的诗意感、层次感却为之丰富了。除了这细脆的风铃声,我也想不到究竟还有什么更适合点缀在这雅致的闺房里与梅郎相对。倘若真是风铃声,我要赞为神来之笔啊。
陈红,每次出现她的镜头,我都紧张,生怕她一开口我就出戏,结果呢,果然果然。抱歉,是我有成见。
孙红雷,又一好演员,看完整部电影,确信唯一的戏痴就是这个“邱如白”。他爱梅兰芳,他爱的是梅身上的戏魂,嗯,这是我的确信。舞台上杜丽娘风流婉转(青年梅兰芳余少群扮),台下邱如白如痴如醉,喉结滚动。由此推断,惹动他的是艺术化了的女性美,而不是看到男人扮。
英达演的六爷,很有喜感,没什么可说的,及格。如真要比较,还是不及“费二爷”。扮演费二爷的那位我不熟悉,但是丝毫不影响他那种旧京味儿带给我的感动。
还有一大担心:童年梅兰芳的扮演者叫什么彤,也是现在筹拍中的李少红版《红楼梦》中少年宝玉的扮演者。电影中仅几个镜头,这孩子咋就这么寒酸这么丑呢,瞧那眯眯三角眼儿。那里是我们“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的宝玉呢?我期待《红楼梦》,可是我不喜欢现在这个小宝玉,但愿我错了。
7. 梅兰芳观后感
《梅兰芳》观后感
《梅兰芳》讲述的是一代京剧名师——梅兰芳传奇、悲情的一生。
古时的演员身份是很低微的,不那么让人敬重所以他家人,并不想让他学唱戏。希望他做个平凡的人,但他生在这个梨园世家,从小对戏曲的耳濡目染让他还是喜欢唱戏。他是个凡事都认真、进取争取做到最好的人,所以他争取到了每一部戏都让自己唱到最好,让他赢得了无数的戏迷粉丝。
通过这部电影我隐隐感觉到梅兰芳的内心是孤单的,从来都是,如果毁了他的这份孤单,也就毁了梅兰芳——优秀的人注定是孤单的,做不到平凡,注定要孤单,忍受这份孤单吧!他是优秀的、卓越的,不属于自己也不属于任何人,福芝芳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有幸能陪梅兰芳左右,被梅兰芳认可,他需要忍受跟所有迷恋梅兰芳的人一起分享这个枕边人,孟小冬是自私的,但不能掩盖了他的才华,《天下第一小生》不能忽略他识大体的气派,人都是自私的,他有权利争取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两个优秀的人,两个孤单的人,注定不能在一起,名人的婚姻注定是让人关注的。
只有凡是认真的人,才能演出那么好的角色,梅兰芳很纯真,很无邪,很干净,试问多少人可以做到!当时我对自己说:我需要保持纯真在纯真,我会坚持、会忍耐。我的内心要排除那些干扰,那些污秽,我需要读书,学习很多很多的东西,才能让自己强大起来,让自己做到最好!
现在的明星我觉得他们是幸运的,生在这个明主自由的世纪,能做更多他们想做的事情,所以我们都应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生活!!
8. 关于电影《梅兰芳》读后感受.
观后感因为热爱京剧,喜欢梅先生的戏剧作品,因此那些经典烂熟于心。其中包括先生的生平。也看了孟小冬本人的生平。觉得是那个时代的一段传奇。他们跟千千万万的当时中国人一样,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祖国动荡的岁月,各种东西方新旧思想在这里交错,激荡出绚烂的火花。 因为有了这些先入为主的思想所以用现代人挑剔的眼光主观的评点这陈凯歌导演及众演员辛勤的劳动成果。因为有真人的照片所以对于主要演员的相貌格外挑剔,用温润的黎明演温润的梅先生,虽然感情上过不去但也慢慢适应。因为章子怡在其他的影视作品中以及国际影坛上太过耀眼,所以看影片时很难入境。本来历史类就很难演。 上半部的小梅兰芳演员演的很好,虽然稍显稚嫩,但入情入境,短暂的时间段却有出彩的表演。梅先生本来就是演戏的,而这部戏又把他作为题材,真是戏中戏呀。人生如戏,或许千百年后我们又会是别人作品中的戏! 电影清晰地画面道具完美的化妆足以说明现代发达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比之百年前戏院站主导地位的旧中国不知便捷上多少倍!但是我们的记忆深处总有那一抹挥之不去的古朴印迹,这就是我们的历史,这就是我们中国人中华民族的精神!
9. 求《梅兰芳》影评 2000字以上
在影片《梅兰芳》里,我们看到了陈凯歌的诚意,看到了属于因为等待《黄土地》、《霸王别姬》的那个北方气韵的陈凯歌。也许是因为记忆里那个“不疯魔,不成活”的程蝶衣已经成了观众心中的维纳斯,这部同样与京剧密不可分的影片难免被人与《霸王别姬》相比。但是窃以为,这样的比较无论对于《梅》剧组的主创人员,还是对于主要演员们来说,都是不公平的。程蝶衣毕竟只是虚构的艺术形象,而梅兰芳则是家喻户晓的真实人物,对于这样一位在国人心中象征艺术与美的人物,拍摄传记性影片,本身就意味着将整个团队置于悬崖边缘。作为观众,我记住了众多演技精湛的配角,为他们出神入化的表演而激动;同时,也为传统意义上主角们的某些缺陷而倍感遗憾。
华彩:“十三燕”与王学圻
影片的第一部分,讲述少年梅兰芳和当时“伶界大王”十三燕的故事,也是全片最具水准的部分,从小梅兰芳一露面,到十三燕败给梅兰芳郁郁而终。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高潮不断,精彩台词层出不穷,出场人物的设置和性格魅力都堪称一流,尤其是结尾处十三燕和梅兰芳的王者之争,将两个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表现得极为细腻动人。这段戏也奠定了整部影片的情感基调,“十三爷爷”临终前对梅兰芳的嘱托是对梅兰芳性格成因最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证明。
尤其夺目的当推王学圻的表演,尽管他所饰演的十三燕戏份只在前半段,台词也常常两三字成一句,但演员的光芒无人能及。王学圻,这位老戏骨的表现几近入臻化境,言谈举止之间将十三燕身上流露出的没落贵族气质演绎的气势逼人,绝对堪称近些年来华语影坛罕见的表演。
锋芒:“邱如白”与孙红雷
可以说,孙红雷是这部戏事实上的男主角。有网友戏评:就算给这部片子改名叫《邱如白传》,也不为过。确实,按具体戏份来讲,孙红雷所扮演的邱如白是戏份最多的一个,从进步青年到成为陪伴梅兰芳大半生的经纪人,再到最后与之因为误会决裂,时间跨度近三十年,的确是风头最劲的事实男主角。从演技上来看,如果说王学圻的表演堪称登峰造极,孙红雷对邱如白的刻画也应该称得上是光芒万丈,他的表演充满爆发力,在一些细腻情绪上的拿捏更是令人惊叹,任何一个导演面对这样的表演恐怕都不忍心下剪刀。
惊艳:“青年梅兰芳”与余少群
青年余少群一出场,华美俊秀的扮相就惹得台下观众屡屡感慨:真是造物主的杰作!他的花旦扮相堪称惊艳,有一种令人屏气凝神的美艳,这种美带来的震撼,堪比当年张国荣版的程蝶衣。在表演上,这位新人也是可圈可点,想必这些成果都离不开导演的悉心调教。
缺憾:主角的疏离
配角的光芒夺目,主角却显得有些黯淡。关于男主角,从最初宣布由黎明出演梅兰芳,到黎明的京剧扮相曝光,直至如今影片已经上映,黎明一直都备受争议。作为演员的黎明,显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从影片最终的效果来看,黎明的确为这部戏作了很多值得肯定的努力,举手投足、一招一式都显得有模有样。然而独缺了一丝神采,而这一丝神采恰恰就是致命的缺憾。美则美矣,却没有灵魂。这一丝神采的缺乏导致他的表演缺乏感染力,力道不足,佳句虽多,但就是出不了佳章。有时你能感觉到他的戏就快来了,离动人心魄的境界只差一步,正在兴奋,他却拐弯了。这一步,也是神性的一步。多少演员演了一辈子戏,勤勤恳恳,却终究停在神性的殿堂之外。
而章子怡版的孟小冬,则多少有点本色演出的味道。因为戏份上的限制,章似乎并没能尽情的发挥,虽然也算是出色地完成了人物塑造,但算不上有突破之处。作为一位女扮男装的传奇女子,孟小冬本人是热烈的、率直的,同时,也有其娴静优美的一面。而我们看到的银幕上的孟小冬,却似乎率直刚强有余、优美娴静不足。你只能说:章子怡还是章子怡。她咬紧牙关时的表情让我瞬间想起玉娇龙、想起2046里的舞女,这些表情是如此相似,不同的只是场景和戏服。她的表演有很大的同质化。也许,并没有像她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她终究没有与孟小冬的气质融为一体。
总之,影片拥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开篇,这个开篇是2008年底最浓墨重彩、带着浓郁老北京气质的经典开篇。可惜影片在转入梅兰芳中年后就开始中规中矩,越来越有些丧失了开篇先声夺人的气势,尤其在梅孟相识之后,演员很卖力,唱念、身段、手势也时有亮眼之处,但总是流于笼统,缺少让人激动的戏剧张力。我们有时候可以从演员身上看到导演的意图,但又转瞬即逝,无法在演员身上得到更加持久深入的展现。不可否认,此片在细节、背景还原、故事构成上,都在国产片的行进路途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堪称佳作。
10. 电影梅兰芳影评
走出剧场的时候,天还没有黑尽,我恍然地看着散场的人流,想要找寻出那份怅然的缘由,心里却似有团扯不开的棉絮梗在胸口发作不得。在长达两个半小时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试图捕捉和定义自己那种纷繁复杂却又稍纵即逝的情绪,但没等我体会摸咂出其中的真味,剧情的发展却又把我迅速带离去到另一种情感体验。于是,我放弃了要给这出期待已久的大戏一个明确的褒贬取向。没有期待中《霸王别姬》式的酣畅淋漓,也不似《无极》般极尽雷人之能事,《梅兰芳》绝不是“好”与“不好”那么简单。
全片以梅兰芳的人生轨迹为时间线,采取三段式的叙事方式铺陈展开,为我们展现了其一生中“死别”、“生离”、“聚散”三个重要片段,分别以亲情、爱欲和爱国之情为情感内核,阶段分明、层层递进。然而匪夷所思的是,随着情节的阶段式推进,我的观影情绪也跟着三步走,从心潮澎湃到开心一刻再到昏昏欲睡,这三段由于叙事手法和演员表现的迥异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水准。
而无可争辩的是,讲述梅兰芳的大伯和师父“十三燕”之死的“死别”篇是最像《霸王别姬》,也是最趋向陈凯歌的艺术追求的一章,出演的青年梅兰芳的新人余少群表现不俗,而饰演“十三燕”的老戏骨王学圻更是全片的一个亮点,两人的对手戏更堪称是全片的最高潮。叙述梅兰芳与孟小冬感情纠葛的“生离”本应该是影片最出彩的“动情”段落,而黎明和章子怡的对手戏也一直是本片宣传的看点,而令人颇为失望的是,虽然章子怡的出演让人眼前一亮,但黎明拖沓拘谨的演技和时而失控的情绪化处理让这一段落的感染力大打折扣,笑场点和雷人指数在此节迅速攀升,观众们的笑声此起彼伏。经过中段的喜剧气氛,在讲述抗战时期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的“聚散”篇中,观众期待的高潮却迟迟没有到来,取而代之的是对中日文化冲突冗长的表述和毫无新意的爱国主义说理,加之黎明持续沉闷的表现和孙红雷过分的夸张演绎,使得整部影片很遗憾地在一种延迟高潮的不畅快感和怪异感中戛然而止。
毫无疑问的,“死别”这一章节绝对是整部影片的精华所在,若没有此节,我大概可以肯定地给予《梅》片一个毫不客气的“贬”评,可以说,这精彩的开篇儿撑起了整部影片,而撑起这开篇儿第一章的,绝对是十三燕的扮演者王学圻。他扮演的十三燕是当时被誉为“伶界大王”的京剧名角,与梅家有着三代情谊,梅兰芳叫他“爷爷”,在梅兰芳的大伯去世之后,在实际上担负起了培养梅兰芳的责任,对梅兰芳来说,十三燕既是师父是前辈更是亲人。而由于少年梅兰芳接收了新思想意欲改革京剧,这与十三燕的传统观念发生了抵触,一场轰烈的擂台赛在两人之间展开。虽然结局是以十三燕之死而告终,但正是十三燕教会了梅兰芳“输不可怕,怕才可怕”的道理,而梅兰芳也一直以其死前托付与他的“提高伶人的地位”为一生的目标,可以说,十三燕这个人物影响了梅兰芳的一生。
这是一个极具人格魅力和性格张力的角色,他血性爷们但不严肃死板,他看似不着边际的自嘲调侃字字都在点上,他看似谦卑却敢于权贵叫板,他明里反对梅兰芳革新实际却是其登上事业顶峰的最后助力;处在新旧更替风口浪尖的上的他,是个极其矛盾的人物,与看不起伶人的权贵矛盾,与时代矛盾,与梅兰芳矛盾,与他自己矛盾。这是陈凯歌在整部影片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而王学圻不愧是老一派的实力演员,无论是作为“伶界大王”该有的扮相身段手势,还是略带黑色幽默让人笑中带泪的演绎,着实把这么个血肉丰满而复杂的十三燕给演活了。
与梅兰芳打擂的最后一场,他知道自己必输,而输也意味着自己生命的终结,但他还是选择了登台,因为对他而言怕比输更可怕。面对被人蓄意破坏后一片狼藉空无一人的“座儿”,他气定神闲地唱完最后一句《定军山》,在他认为“最神圣”的戏台上给自己的艺术生涯和生命划上了完美而悲壮的休止符。这是全片唯一使我落下泪的场景,也是能让我找到一些《霸王别姬》的影子的一个段落,虽然陈凯歌一再声明不拿此片与《霸》相比,但作为一位普通的观影者又怎么能不期许能再一次体会如《霸》带给我们的那种酣畅呢?
《梅兰芳》是一部复杂而矛盾的影片,既有陈凯歌的艺术坚持也有对票房的妥协,于是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些失衡的成品,你既无法叫好,也不能不为其中的部分所动容,我只能怀揣着这样复杂的心情选择一遍一遍回放精彩的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