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历史电影观后感350
第一篇
《大秦帝国》为我讲述了一个群雄逐鹿,山河日变的秦朝统一的故事。
在这段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百家争鸣。秦国是这场历史豪赌的最终胜利者。他们燃烧着自己,用一段段血与泪,爱与恨交织的悲壮故事,推动着整个时代前行。最终大出天下,统一六国。
在这段历史故事中,涌现过许许多多为后世所熟知的典故传奇,而印象最深的是商鞅的立木取信。
商鞅为了取信于民,在变法令下达后,以三丈之木置于国都南门,募民有能徙木于北门者赏十金,但无人响应,最后他将赏金增至一百金,有一人应募,立即获得一百金,以此来取信于民。深深地被商鞅的才能和不屈服的人格、秦孝公的知人善用和坚持真理的决心所震撼。
在如今的生产生活中也是一样,一个国家只有使民信才能立国立民,一家公司,一个人也是一样。
第二篇
《汉武大帝》讲述了汉武帝刘彻54年的统治历程。
前无古人的巨大功业,使汉武帝成为历史发展道路上一座罕见的高峰,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颗耀眼的巨星。
他的雄才大略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成为世界文明无可争议的中心,而汉武帝的时代,也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伟大时代之一。
《汉武大帝》将展现这段气势恢弘,英才辈出的大时代,对这一时代文治武功的回顾,可以激发,调动起观众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自豪感。因为有他,如今的我们才叫汉人,如今的民族才叫汉族,而不是什么晋族,秦族。
从刘彻登基起,他智斗窦氏,重掌大权;任命卫青,大败匈奴;信任张骞,出使西域;任命董仲舒,文化一统。在许许多多的事迹中,最难让人忘却的便是”金屋藏娇“的那段美好佳话,当年的他说:”若得阿娇,便以金屋许之。“十年之后,是谁守着金屋泪眼成花,坎坷的爱情令人唏嘘不已。
千百年后,史书上或许只记了这样一段话:名,刘彻。高祖刘邦的曾孙。在位54年。逝世时年70。谥号:武;庙号:世宗。
但后人永远不会忘记那段灿如星辰的耀眼历史。
Ⅱ 看5部关于历史电影,写一篇1000字的观后感
《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18日——我们应该铭记于心的日子,因为在历史的篇章上,这是帝国主义火烧圆明园的日子。圆明园的毁灭,即见证了帝国主义的伤天害理,令人发指的罪证,也证明了那时清朝的腐败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看了学校的《火烧圆明园》的记录片后,我感受颇受。
闭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近160年前那火烧圆明园的场面,也看到了法国和英国这两个强盗在肆无忌惮的犯着罪恶。我可以听到他们在骄傲的笑着,笑着他们的胜利,笑着他们的伟大,笑着中国的腐败。
其实,这段历史是我最不愿意面对的历史,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的屈辱,也是作为每个中国人心底最疼的地方。我想,是个中国人。就一定仇恨妄自尊大,毫无避讳的烧杀抢掠的帝国主义吧!这不是我在夸大其词,而是他们的做法真的不能不让中国人气愤,不能不让全世界所苟同.
对于圆明园,我是心存骄傲的。不管它曾经是否被帝国摧毁,也不管它现在是如何的面目!但是可以说,它集我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我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年,凡目睹过其盛况的人,都说它确实是好。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园林刮目相看,也正是从圆明园开始的。总之,圆明园为我们这个文明古国赢得过荣誉,曾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抢劫圆明园的时候,随军的神职人员在圆明园被焚毁前居然大言不惭地说:“都拿走吧,再过半小时,所有的东西都将被烧掉。这是拯救,而不是抢劫。”这是令中国人所愤怒的,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么的自圆其说。
我想,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令中国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类所叹息的,也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我想,现在的英国和法国应该抱有抱歉之心了吧!毕竟他们的做法实在太过分,太可恶了!可是,网上的一条消息,彻底把我震撼了:对于圆明园一事,帝国中有的没有记载,有的甚至是庆祝胜利之类言语。他们这般的自我吹嘘,我真的被震撼了。他们难道不该觉得在圆明园一事上,他们的做法可耻之极吗?没有记载,这不是小人的做法吗!敢做不敢当,这不是和当年日本对于二战时的残暴行为不以承认的可耻做法一样吗!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曾说过:圆明园劫难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态度:对于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和罪行,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
是呀!那毕竟已是历史,是不可改变的。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要再让这篇历史在以后重演。我们要把这篇羞辱的历史铭记于心。成为我们加油的指引标。历史是不可改变的,它将永远记录在每一代的人心中。但是,它可以改变以后,改变将来我们的生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为了以后中国美好的将来奋斗。从现在努力,为了新中国,为了历史不再记录像火烧圆明园这样的屈辱史!我们应该有奋斗的决心。来!为了中国的以后,我们努力奋进吧!
《鸦片战争》
我一直都忘不了那一组镜头:虎门炮台的守将关天培在开战之前,先拔下自己的一颗牙齿,让手下人带回祖坟,然后散尽全部家产,以鼓励战士们死战。无奈夜郎自大、腐败不堪的大清王朝太落后了大炮根本无法击沉敌人的舰船。将士们只坚持了五个时辰,炮台便失守了。士兵们全部战死沙场。浑身是血的关天培面对敌寇,微微一笑,毅然点燃炸药,英勇就义。
朋友,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何感想?是否被关天培的爱国精神所感染?是否会在脑海中产生“舍生忘死、精忠报国”等字眼?然而除此之外你是否也感觉到了关天培面对敌人坚船利炮的无奈与悲哀?是否知道“落后就要挨打”?
是的,落后就要挨打,面对横冲直撞的英国战舰,手握大刀长矛的中国士兵尽管神勇无比,却仍然改变不了被动挨打的局面据历史记载,在160多年前的那场鸦片战争中,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等爱国将士英勇抗敌,以身殉国。定海守军4000人在城中军粮匮乏,士兵每天每人只有极少口粮(约200克)的情况下,仍然浴血奋战五昼夜,给敌人以重大杀伤,但在英国的现代工业面前,我们毕竟太落后了。
然而、比物质落后更可怕的则是精神的落后。
当时清朝那此熟读经书、善作八股的官僚十大夫们的御敌之策让人看了都不禁喷饭,他们认为洋人的腿直不能打弯,纷纷提出用木棍 “扫堂腿”就能让英军倒地不起。多数人还主张“火攻”,援引的依据竟是周瑜、诸葛亮火烧赤壁。这些荒诞落伍而不堪一试的奇谈,只能说明他们的军事思想与社会制度样停留在古代。在广州指挥防御的湖南提督杨芳,见英舰炮火猛烈准确就认为是妖术,便照民间污秽物可以避邪的传说,在全城收集猪羊血、妇人便桶摆在城墙上。惨败之后,昏聩的统治者则走向另一个极端,畏敌如虎,视其长技如神物。这种洋奴思想,一直延续到现代。
中冈近代的历史充满了耻辱,鸦片战争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它不但记在历史中,更应永远铭记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 “落后就要挨打”!
《刘胡兰》
这部电影给我们讲述的是一位伟大的地下工作者、年轻的革命女英雄——刘胡兰。在她牺牲之前,刘胡兰的事迹就在全国传开。人们都知道、刘胡兰反对日本的特务、汉奸和日本军,慢慢地,刘胡兰组织成了一支儿童军,来反抗日本军。紧接着,给特务做了保姆,得知了对方的情报,并秘密地把情报告诉了八路军,把敌人打了个落花流水,然后,又设计把坏蛋的一个重要职务人员给引了出来,打死了,最后日本军被我们国的军队给打
跑了,蒋介石又率领国民党打起内战,刘胡兰被国民党抓住了,英勇牺牲。
看完电影,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许许多多感人的画面.刘胡兰姐姐生前说过的一句话:“不向困难低头!” 那时,刘胡兰姐姐明知前面的路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可她还是毫不犹豫。相比之下,我从小就娇生惯养,整天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之下,一旦遇到了麻烦,就束手无策,不能勇敢地去面对,很容易就放弃,将来如何面对社会啊!我想,以后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说一声“不会”就过去了,也不是一声不吭就随之而去,而是要动一动脑子把它解决,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刘胡兰姐姐还说过“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如果没有许许多多像刘胡兰这样的烈士,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十一岁对于我们来说正是无忧无虑尽情享受生活的年龄,正是一个儿童最美好的阶段!但刘胡兰为了做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她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与她相比,我真的感到无比羞愧.
今天,老师让我们写观后感时,我的眼前又出现了刘胡兰姐姐那双纯洁坚毅的眼睛。虽然她没有看到现在的美好生活,但是她的精神却永远的留在了我们的心中。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幸福地学习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的学习呢?今后,我一定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做出贡献。
《南京!南京!》
最近我观看了爱国主义优秀电影作品——《南京!南京!》。我深有感触。虽然只有整整130分钟时间,但是我深感压抑。摇晃的镜头晃得我想吐,很长时间都没有过这种窒息的感受了。
刚开场的时候,被枪声、炮声吓怕了。惨不忍睹的杀戮,血流成河,生灵涂炭。南京城成了一个死城,这个,深深震撼了我。但是,身为一个女性,更令我震撼的是……
我想改编莎士比亚的名句:举手,还是不举手?这是个问题。这里说的举手,不是指对南京侵略者日本人的投降,而是在这部历史灾难大片《南京!南京!》里上百名妇女举手自愿牺牲自己做慰安妇,为安全区的民众换取过冬的物资那个震撼人心的场面。每一只上扬的手,都像一支灼灼扑动的火炬,放射出民族尊严的光辉。每一个举手的妇女,燃烧自我,救助他人,令70多年后的我们动容、惊心、泪流满面。她们的牺牲与毅然走入刑场、高喊“中国不会亡”的中国士兵的牺牲一般高贵而沉重,像两记重锤捶打在历史的鼓面,动人心魄,回音荡荡。教堂妇女举手一幕是《南京!南京!》继中国军人江边就义后的第二个高潮。令这部灾难电影,回肠荡气,渐入佳境。
很多人跟我有同样的质疑:姜淑云居然没有举手?尽管她声音颤抖,泪落双颊,但是如果她也能举手,是不是能和妓女小江一起携手走进那片神圣的光辉里去?是不是能给角色一个更加完美的收场?举手,还是不举手?牺牲,还是苟活?电影继续在进行。我的问题也终于有了答案。在教堂百名妇女举手时,姜淑云已经做出了选择。在我们的文化里,更容易被牺牲的壮烈感染,而对“理性的拯救”感到陌生。在教堂小江等妇女选择“牺牲拯救”时,姜淑云选择的是另一种“拯救”,尽管她最后的牺牲同样令人黯然神伤。我们应该感谢电影《南京!南京!》,她让我们对历史的解读了一种可能。
我不会再去看第二次,不是不想,而是不忍。《南京!南京!》里透露死亡讯息的场景之多,尤其黑白画面的处理更让每一种形式的死亡都让人身临其境,这种真实的氛围已经让你觉得内心超出了对残酷的负荷,因为每个中国人都曾看过那些触目惊心的老照片。但最可怕的还是那些没有直观画面的死亡讯息。女儿被日本鬼子从窗口扔下去,观众看到的只有唐先生奔去窗口的崩溃呼喊,还有一车车从军营运出去的女子裸体。日本士兵杀人时的表情,走向死亡的人群的眼神,在黑白不见血的银幕上,你只能读到两个字,绝望——这是地狱最底层的绝望。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穿长褂戴瓜帽的男人被推到土坑活埋的那一刻,他紧紧闭着眼睛,没有反抗,也没有歇斯底里。如果看过那些老照片,你会相信这就是真实的地狱。
唐先生一句:“我老婆怀孕了!我老婆又怀孕了!”之后,英勇就义了。这句话,透露了生命的气息,还让那些侵略者知道“中国人杀不尽!中过国人的生命是顽强的!”我深深感动了!
铭记国耻很重要,比铭记国耻更重要地是认识你自己。最后我还想说,它就是一部电影,因为只有电影才会以那样的方式结尾,留一点阳光与希望,并且浓妆重彩地将小豆子的照片放那么大,题注下他还活着。这静止的画面远比那句中国不会亡来得更有力量。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自立更生,勇往直前,不忘国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建国大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
影片以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校场口事件、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宋庆龄、张澜、李济深、沈钧儒、何香凝等民主爱国人士纷纷登场,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电影以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的飞机上拉开序幕。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中国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展开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杀,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遭到杀害。此举遭到了以共产党为首的各党派的强烈反对。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一幕戏中,冯将军大白天手持白灯笼闯入蒋介石的府第,要求见蒋介石,被拒绝后。冯将军义愤填膺的说:“这个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见。”足以看出当时的时局是多么的恐怖,而冯将军也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李公朴、闻一多为代表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最让人难忘的镜头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革命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的消息,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于是,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观众的眼睛似乎也在这一刻湿润了,多么艰难的历程啊。
解放上海,解放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看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一个崭新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台湾那边,落寞的是蒋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现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六十周年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回忆那段历史,追忆那段历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由衷地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们幸福安康。
Ⅲ 历史影片观后感
看了《甲午风云》这部电影,我为邓世昌浓弄的爱国情意所感动。
电影描述了1894年,日本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北洋大臣李鸿章极力主张求和。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主动请缨,海战中,邓世昌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后来因为炮弹已经打完了,邓世昌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做出了这个决定后,全舰无一人退缩。但是在追赶“吉野”号时,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到现在这部展现以失败告终的中日甲午战争的悲壮史诗
还时时刻刻震撼着我的心灵!
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饱受帝国主义列强凌辱瓜分的剧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史。爆发于十九世纪末的中日甲午战争,虽然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但影片在表现这一历史悲剧时,则突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气势磅礴地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颂歌,把一段本是"灰溜溜"的历史,塑造成了一件"亮晶晶"的杰出艺术经典。发生在一个世纪前的甲午海战,一直是我中华民族的耻辱。日本自从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他看到欧美殖民者纷纷侵占中国领土,也对中国虎视眈眈,1894年,日军挑起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中日甲午海战。
甲午海战这一个历史事件,悲壮地歌颂了海军将领邓世昌,水兵王国成等中国广大爱国官兵在黄海海战中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我国反侵略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同时也揭露了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和清廷的昏庸腐败,暴露了慈禧、李鸿章、方伯谦等民族败类卖国求荣的丑恶嘴脸。
关于中国的惨败,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制度的差异。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不但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且成为世界强国,而中国正处在晚清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列强瓜分的目标。
2、清朝统治的腐败。慈禧、李鸿章等人寄希望于外国调停,没有把 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据说日本为了备战,天皇带头捐了4万元,日本各界更是竞相倾囊,而慈禧太后为了举办万寿庆典,挪用了1500万两海军军费,以致于北洋水师缺银少饷。
3、直接原因是指挥不当,贻误战机。李鸿章避敌保船,不准海军出战,最终丧失了制海权。本来中国国力和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中国经过洋务运动,重工业和军事都取得不少发展,日本由于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重工业比较薄弱,其实力于中国不相上下,本来可以一战,但由于指挥者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经过甲午海战,对中国对日本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中国,被迫签订了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大大加深,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甲午海战的失败,使洋务派“自强求富”的梦想最终化为泡影。自此,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勇敢先进的中国人,也在血与火的交织中奋勇抗击,和争取民族独立,拉开了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序幕。
对于日本,不但扩大了殖民地范围,战争赔款也使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自此,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与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也日趋激烈,为发动新的战争作了准备,最终形成了法西斯策源地,为其上世纪30年代大举侵华埋下了伏笔。
110年前,在我国黄、渤海水域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甲午海战,那是场刻骨铭心的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创伤,至今仍隐隐作痛。110年的国耻,提醒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0年的屈辱,我们将永不忘记。
今天,我们要学习邓世昌那种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和坚强不屈伟大精神,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她的强大靠的不是别人,靠的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勤奋与努力。当然还有那在战场上付出了生命与鲜血的英雄人物。我们将高喊着“振兴中华”来祭奠那些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脊梁!!!
Ⅳ 有关历史电影的观后感
看完了《李小龙传奇》
,影片总体上还是相当不错的,陈国坤做到了形神兼似,把李
小龙的霸气和截拳道的搏击之道诠释的淋漓尽致;
虽然有人说漏洞太多,
武打场面不够精彩,
但瑕不掩瑜,
本片其实侧重的是讲述李小龙成长之路与创建截拳道的悟道之途,
让我体味到
了真正的武学道学精神,这恐怕是以前我对李小龙武术思想一知半解的部分。他
,
是我们中
国人的骄傲
,
是我们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开路者
,
也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
不过说老实话
,
这部
电视剧是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
但是其可信度却并不高
,
记得叶问先生说过
,
两种人
,
一种是有德
行的武家
,
一种是狂妄之徒
.
我想大家都明白李小龙是什么样的武术家
.
我喜欢他身上的那种永不言败的血气男儿,
喜欢他的自信乐观,
富有公平与正义的气
质。面度强权和暴力,他迎难而上,不屈不饶。他永远是一个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命运是
与众不同的。我还清晰地记得,
当他面对黑社会的霸道与蛮狠时,
他挺身而出,不顾自己的
生命安全,与正义为又,与邪恶为敌。他是个精力旺盛充满魅力的小伙子。很快,我就被这
个年轻人的强烈个性所吸引了。
他可以在这一分钟讲个粗俗的笑话,
而下一分钟又滔滔不绝
地谈论道家与禅的哲学。
他流露出亲和的感召力,
一旦他出现在你的面前,
不知为什么,你
会被他极富吸引力的个性和独特的笑声所
“
催眠
”
。
从一开始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与众不同
的李小龙(不知道李小龙如果生在我们身边的普通家庭会怎么样?)
,他不单纯听父母、老
师、师父、同学、朋友们的话,他更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很多人把他定义为“狂妄”
,
我更愿意说是“偏执狂”——看来精彩的世界是由“偏执狂”创造的。当他露出那诚挚的、
孩子般的笑容时,
你没法不喜欢上他。
很少有这样的年轻人会闯入你的生活,
并教给你一个
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其价值的
“
秘密
”
--
自我认同感。今天,我心灵中的宝石开始发光,而他知
道,在未来的某一天我定会完全理解这一切。
”
李小龙的人格魅力无论是作为武术家还是电影明星都是一个巅峰。
他的朋友
(浑旦杰
西、木村武之、伊诺山度、布莱尔、徐迪雅等)对他的支持与帮助,他的对手(山本冈夫、
霍夫曼、
劳力士、
察尔王等)
和他的坦诚交流,
他的合作伙伴
(好莱坞、
嘉禾)
对他的赞赏,
都让我们觉得李小龙太幸运了,
太有魄力了。
李小龙他非常善于学习并寻求创新。
他以咏春
拳为基础,融入拳击、空手道、柔术、跆拳道等武术的精华,结合中国老子的哲学思想,创
立的截拳道(截即是防,拳即是功,道即是自然功防的方法)
。说他是天才,一点都不为过。
在我看来,
李小龙的截拳道真正达到了道学的
“
大道无形
”
的地步,集中各家所长,熔
炉历练,化若天成,抛弃了招式与门派,乃至达到了无招胜有招,心静如水,大象无形,随
心所欲的境界。
最重要的是,在他身上有许多的好的人格品质值得我去学习。我还记得,当
他在奥克兰的跆拳道比赛中得到了冠军后,
在朋友的建议下,
他的武术事业可以在这儿更好
的发展。面对此时,
他在西雅图的事业和学业,他果断的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放弃在西雅图
的武术成就和学业,
果断的去奥克兰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
在这个过程中,
所表现出来的智
慧和意志,以及他的格言:只要你想好的事情就不要犹豫,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就怎么做!
我最欣赏的就是他的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品质。
他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他的自信乐观豁
达,伸张正义,坚强的毅力,耐吃苦,敢于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有坚定的信念和立场,独
立和完善的人格。敢于挑战自我,不怕苦与累,很有毅力,每天坚持跑步来锻炼身体,能够
换为思考去体谅和理解在别人等。
Ⅳ 近代历史影片观后感500字
“弱国无外交”
---- 近代历史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影片《我的1919》是以1919年一战刚结束在法国召开凡尔赛会议为背景来讲述中国驻美公使,亦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之一顾维钧在会议上与法、英、美、日各国斡旋,中去中国主权而却最终外交失败的历史故事。影片详细地描述了那段历史和那次中国人民不会忘记的失败外交的经过,让我对那段历史多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相对于从教科书的简单叙述中获取的知识,影片更是为我提供了一个认识历史,对待历史人物的视角。
顾维钧,影片的主人公,年轻,一表人才,他的身上,似乎拥有了一切优秀的品质,而他所作的种种,也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无可指责的爱国青年。为了争取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五个席位,他和陆征祥总长前去拜访法国总统克里孟梭,表现得不卑不亢,深受克里孟梭赏识;美国充当“和事佬”,希望中日能友好协商解决山东问题,当日本貌似公正友好地表示不会攫取山东的主权而只是拥有在山东行使经济特权时,他毫不客气地讽刺日本是捡个钱包把钱拿走还给主人一个空钱包,愤然离席;在面对个大国的刁难时(要求中国代表团在下午三点前阐述自己在山东问题上的观点,二他们接到通知时已是将近两点),他顶住国内政府的压力,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说,斩钉截铁的指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语出惊人,获得全场一致的掌声。
只是,正是应验了那句话,“弱国无外交”,他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付诸东流,举办国法国权衡各种利益,最终仍只给予了中国两个席位,而山东问题,英法美三国左右权衡,最后仍然决定牺牲掉中国来获取自身的利益,将山东转让给日本。这所有的一切,早已不是一个外交家所能左右的结果,尽管直到最后陆征祥总长都灰心丧气绝望的时候,他还相信“我们还有机会在争取”,只是局势,早已不是他顾维钧一个人便能力挽狂澜的,无论他再出色,再如何才华横溢,因为他的背后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政府。
爱国有很多种,爱国的人也有很多种,我至今仍然不能说清顾维钧和肖克俭的爱国方式究竟孰优孰劣,只是他们身上都具备着那份爱国的热情,这是毋庸置疑的。肖克俭这个人,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存在过我并不清楚,因为查不到真实的资料,但是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我只是想说,在我们去判断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时候,或许该设身处地地去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还原任务所处的特定环境和位置,这样才不至于一棒子把人都打死,才可以看清历史的真相,这是我们面对历史时应有的,也是影片为我们提供的另一个的视角。
Ⅵ 急求一篇看完历史电影的观后感!
看了《甲午风云》这部电影,我为邓世昌浓弄的爱国情意所感动。
电影描述了1894年,日本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北洋大臣李鸿章极力主张求和。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主动请缨,海战中,邓世昌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后来因为炮弹已经打完了,邓世昌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做出了这个决定后,全舰无一人退缩。但是在追赶“吉野”号时,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到现在这部展现以失败告终的中日甲午战争的悲壮史诗
还时时刻刻震撼着我的心灵!
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饱受帝国主义列强凌辱瓜分的剧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史。爆发于十九世纪末的中日甲午战争,虽然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但影片在表现这一历史悲剧时,则突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气势磅礴地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颂歌,把一段本是"灰溜溜"的历史,塑造成了一件"亮晶晶"的杰出艺术经典。发生在一个世纪前的甲午海战,一直是我中华民族的耻辱。日本自从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他看到欧美殖民者纷纷侵占中国领土,也对中国虎视眈眈,1894年,日军挑起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中日甲午海战。
甲午海战这一个历史事件,悲壮地歌颂了海军将领邓世昌,水兵王国成等中国广大爱国官兵在黄海海战中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我国反侵略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同时也揭露了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和清廷的昏庸腐败,暴露了慈禧、李鸿章、方伯谦等民族败类卖国求荣的丑恶嘴脸。
关于中国的惨败,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制度的差异。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不但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且成为世界强国,而中国正处在晚清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列强瓜分的目标。
2、清朝统治的腐败。慈禧、李鸿章等人寄希望于外国调停,没有把 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据说日本为了备战,天皇带头捐了4万元,日本各界更是竞相倾囊,而慈禧太后为了举办万寿庆典,挪用了1500万两海军军费,以致于北洋水师缺银少饷。
3、直接原因是指挥不当,贻误战机。李鸿章避敌保船,不准海军出战,最终丧失了制海权。本来中国国力和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中国经过洋务运动,重工业和军事都取得不少发展,日本由于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重工业比较薄弱,其实力于中国不相上下,本来可以一战,但由于指挥者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经过甲午海战,对中国对日本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中国,被迫签订了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大大加深,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甲午海战的失败,使洋务派“自强求富”的梦想最终化为泡影。自此,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勇敢先进的中国人,也在血与火的交织中奋勇抗击,和争取民族独立,拉开了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序幕。
对于日本,不但扩大了殖民地范围,战争赔款也使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自此,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与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也日趋激烈,为发动新的战争作了准备,最终形成了法西斯策源地,为其上世纪30年代大举侵华埋下了伏笔。
110年前,在我国黄、渤海水域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甲午海战,那是场刻骨铭心的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创伤,至今仍隐隐作痛。110年的国耻,提醒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0年的屈辱,我们将永不忘记。
今天,我们要学习邓世昌那种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和坚强不屈伟大精神,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她的强大靠的不是别人,靠的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勤奋与努力。当然还有那在战场上付出了生命与鲜血的英雄人物。我们将高喊着“振兴中华”来祭奠那些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脊梁!!!
Ⅶ 历史电影观后感400字数限制
《建党伟业》从辛亥革命开始,一直演到中国共产当成立,这之间的十年时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十年里发生了许多值得大书特书、使国人永远铭记的事情,涌现了许多名留青史的风云人物,武昌起义、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运动、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张勋复辟、护法运动、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当文字成立„„这些国人耳熟能详、如数家珍的历史事件,曾使我们愤怒过,哀痛过,无奈过,彷徨过,兴奋过,期待过„„而今仍在我们的脑海里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而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便是真实再现了那段风云变幻、令人可歌可泣、中华民族在苦难中抗争奋斗并逐渐进步的历史。
跟很多历史题材的电影一样,怎么样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都是比较棘手的难题。《建党伟业》真的是有独到之处,我相信应该是不会有观众质疑电影的内容脱离历史事实了。我们曾经看到的历史题材方面的电影,尤其是历史比较久远一点,有的真的是胡编乱造的,跟原来的历史估计没什么瓜葛了,除了借用一下题目以外。我觉得,这方面一定要把好关,给观众的感受和印象十分重要。历史的东西,歪曲了,会害人的,影响孩子教育的。
Ⅷ 历史电影观后感
《火烧圆明园》观后感
1860年10月18日——我们应该铭记于心的日子,因为在历史的篇章上,这是帝国主义火烧圆明园的日子。圆明园的毁灭,即见证了帝国主义的伤天害理,令人发指的罪证,也证明了那时清朝的腐败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看了学校的《火烧圆明园》的记录片后,我感受颇受。
闭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近160年前那火烧圆明园的场面,也看到了法国和英国这两个强盗在肆无忌惮的犯着罪恶。我可以听到他们在骄傲的笑着,笑着他们的胜利,笑着他们的伟大,笑着中国的腐败。
其实,这段历史是我最不愿意面对的历史,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的屈辱,也是作为每个中国人心底最疼的地方。我想,是个中国人。就一定仇恨妄自尊大,毫无避讳的烧杀抢掠的帝国主义吧!这不是我在夸大其词,而是他们的做法真的不能不让中国人气愤,不能不让全世界所苟同.
对于圆明园,我是心存骄傲的。不管它曾经是否被帝国摧毁,也不管它现在是如何的面目!但是可以说,它集我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我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年,凡目睹过其盛况的人,都说它确实是好。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园林刮目相看,也正是从圆明园开始的。总之,圆明园为我们这个文明古国赢得过荣誉,曾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抢劫圆明园的时候,随军的神职人员在圆明园被焚毁前居然大言不惭地说:“都拿走吧,再过半小时,所有的东西都将被烧掉。这是拯救,而不是抢劫。”这是令中国人所愤怒的,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么的自圆其说。
我想,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令中国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类所叹息的,也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我想,现在的英国和法国应该抱有抱歉之心了吧!毕竟他们的做法实在太过分,太可恶了!可是,网上的一条消息,彻底把我震撼了:对于圆明园一事,帝国中有的没有记载,有的甚至是庆祝胜利之类言语。他们这般的自我吹嘘,我真的被震撼了。他们难道不该觉得在圆明园一事上,他们的做法可耻之极吗?没有记载,这不是小人的做法吗!敢做不敢当,这不是和当年日本对于二战时的残暴行为不以承认的可耻做法一样吗!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曾说过:圆明园劫难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态度:对于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和罪行,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
是呀!那毕竟已是历史,是不可改变的。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要再让这篇历史在以后重演。我们要把这篇羞辱的历史铭记于心。成为我们加油的指引标。历史是不可改变的,它将永远记录在每一代的人心中。但是,它可以改变以后,改变将来我们的生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为了以后中国美好的将来奋斗。从现在努力,为了新中国,为了历史不再记录像火烧圆明园这样的屈辱史!我们应该有奋斗的决心。来!为了中国的以后,我们努力奋进吧!
Ⅸ 看关于历史的电影,写200字观后感
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电影《南京》观后感
1937年的冬天,日本侵略军的大炮从上海轰到了南京。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大轰炸之后,日本士兵攻打南京城,并且开始大肆屠杀南京城的老百姓。在南京实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为了追捕驻城军人,对只要是手上有老茧的壮年男人进行屠杀;为了打发时间,强奸妇女,最令人发指的是,当时的日本军人强奸的有10多岁的小女孩,有已婚的妇女,更有60多岁的老妪!幸存者在讲述当时的情景是,不禁泪如雨下。就在南京城的人民们都绝望的时候,由15位外国友人为难民们提供庇护的安全区成立了。他们为了南京人民的安危与日本士兵进行对抗,不顾个人安危。而正是他们15人组成的这个安全区,却拯救了25万南京人民。
日本士兵为了追捕南京驻城士兵将大量男性进行集体屠杀。100个绑成一路,到了扬子江边的时候就10个帮成一堆,一个士兵负责一堆。最开始是用刺刀捅,有的一刀就捅死了,有的捅歪了,就叫喊。整个扬子江边惨叫连天。30分钟过去后,日本士兵开始对那些没捅死的人进行机枪扫射,扫射之后将尸体集中,淋上汽油,然后焚烧。短短的时间内,就残忍的杀害了40万南京人民。
在漫长的70年里,幸存下来的人们,所背负的心理压力和将这屈辱的历史告诉后人的责任是非常巨大的。我扪心自问,在经历了如此的炼狱,在亲眼看见亲人死在自己面前的历史后,是否还有勇气继续生存下来,是否还有勇气将自己屈辱、惨痛的经历告诉后人,为历史留下证据?又是否能够在日本人的暴行前像那15位外国友人一样,勇敢的为南京人民建立安全区,当日本人的刀架到脖子上的那一刻都不曾后悔为中国人民所做的这一切的援助?
不,我不能。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我不知道这是谁说的,但这句话我却一直难以忘记。看完这部电影,也要我产生的巨大的内疚感,我何德何能,竟可不费吹灰之力过上安逸的生活。每天想的是如何听好听的音乐、吃好吃的食物、玩好玩的游戏、买漂亮的衣服,没钱的时候伸手向父母要就可以,饿了的时候在房间里叫父母做饭就可以。可是我却在安逸的生活中沉沦了,险些忘记了历史。而作为一个生活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呢?是盲目的抵制日货?是在互联网上对当年日本士兵的所作所为进行漫骂?还是对曾经的历史一笑而过?都不是,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做的便是做好当下应该做的事,搞好学习。虽然像南京大屠杀一样的残局在当代社会是不可能再一次重演,可是在文化、经济、思想等方面,我们现在已经不多不少的受到了外来的侵略。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的学习,将来用国内的力量将中国发展壮大,来减少外来的文化侵略对中国的影响。这就是我们没有忘记历史最好的证据,也是我们能为我们的祖国所能做的最有力的事了。
因为,不愿背叛,所以,选择铭记这段历史。
Ⅹ 谁有历史电影观后感(300字)
这是一部宏扬无产阶级革命主义精神的主旋律影片,本片有着较强艺术风格与文学品味,同时又是一部制作精良具有史诗风格和悲剧色彩战争题材。与以往渲染美感和壮烈的战争题材影片不同,《亮剑》不打算消解战争的真实和残酷,《亮剑》是一部战争艺术和传奇色彩融会贯通的主旋律作品。影片中爱国精神与英雄主义、铁血丹心与人世常情、斗智与斗勇、友情与爱情交相辉映。片中刻画出了一个可以媲美“石光荣”、“姜大牙”的军人李云龙,他身经百战,性情暴烈,表现出一种铁血军人的气势。这里八路军不再是攻无不克的神兵天将,而是打得漂亮说得明白的人间铁军 当你翻开中国的历史,最惨不忍睹的一页肯定是清朝末期。在清朝初期,清兵的铁骑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一支军队。那时英国还没工业革命,美国还是“土著”,其他国家就更不用说了。可你再看看清朝末期,一会儿八国联军,一会儿日本来侵略。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一个胡乱的借口烧了,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好好的皇帝陵墓被挖掉一半珍宝,堂堂慈禧太后还被开肠破肚……这些事还不是因为当时的中国落后、不思进取造成的。 任何一支团队都要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和性格是由这支团队组建时首任长官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团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支团队灵魂永在。这就是魂。中国人现在太需要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一种勇立潮头不倒的精神,一种敢想敢说敢做的精神,一种铁嘴铜头橡皮肚的精神了。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逢敌亮剑当自强。剑锋所指,所向披靡!亮剑精神,就是我们的魂。 和平年代,不再需要我们以命相搏,但,英雄主义精神绝不能丢!亮剑,是在金钱权势面前保持纯洁高尚的情操;亮剑,是在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时遇挫折不气馁、敢于向科学最前沿发起猛攻;亮剑,是在国内国际经贸战场上的斗智斗勇寸利必争;亮剑,是在思想领域和其他意识形态的坚定不动摇;亮剑,就是在中华民族崛起的征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艰辛,我们都敢于面对它,研究它,战胜它,哪怕失败一千一万次! 一支军队要有军魂才能战无不克,推而广之,我们国家不正是因为有黄河、长江这两条巨龙的盘绕,这种国魂的存在,五千年来既有汉唐的辉煌也有南宋的积弱,使我们民族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 狭路相逢勇者胜。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是为“亮剑”之精神。人生如战场,同样需要“亮剑”;学习亦如战场,同样需要“亮剑”,只是方式不一样,但同样在斗智斗谋,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斗的是谁更努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这一切的一切都激励我们勇敢的向前冲,共同演义现代传奇故事。 古语:“由狮子统领的一群绵羊战胜得了由绵羊统领的一群狮子。”可见领头羊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李云龙才会取得胜利…… 这一切都告诉我们:该亮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