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陕西洋县朱鹮濒危的状况有所改善,主要是采取了哪些措施
宣传教育 1981年5月27日,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加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布告》和《关于认真保护珍禽朱鹮的紧急通知》,并在城乡广泛宣传爱鸟护鸟,严禁乱捕滥猎和保护自然环境。1982年4月,开展第一个“全民爱鸟周”活动。1986年4月,县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青少年辅导员协会,联合举办洋县首届中学生爱鸟护鸟知识竞赛,同年12月,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来县拍摄彩色科教片《朱鹮》,次年又拍摄《保护朱鹮》科教片。1989年4月“爱鸟周”活动中,县人民政府组织宣传车在20个乡镇巡回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
保护措施 1984年,将朱鹮活动区划为三级觅食区:一级觅食区(即巢区)包括姚家沟、三岔河、金家河、曾家山、菊家坪等距巢地3~5公里范围内。区内水田禁施化肥、农药,禁止起旱;巢树编号挂牌;不准闲杂人员出入林中伐木、解板,不准毁林开荒,不准鸣枪射猎,不准带火种入林,不准掏蛋、毁巢、捕捉、猎杀。二级觅食区(即朱鹮主要活动区)包括银杏坝、黑峡、大店、八里关、团山河、牯牛坪等。区内,水田控制施用化肥、农药、冬水田一律蓄水越冬,发动群众抬田修堰,扩大水田面积,植树造林。三级觅食区(平川、丘陵成片水田地带)广泛开展以保护朱鹮为主的爱鸟活动。1985年4月,对姚家沟、三岔河52株大树挂牌建卡立档管理。次年10月,将三岔河巢区37株挂牌大树征为国家所有。1989年8月,又将姚家沟巢地15根大树挂牌立档。是年10月,对四郎乡一带朱鹮游荡停歇的杨槐树、臭椿树、白杨树、青冈树挂牌保护,保证朱鹮停歇安全。
为不致因朱鹮觅食、游荡区域的划分和禁令的实施而影响巢区群众生产和生活,县人民政府决定对巢区实行优惠政策。自禁令施行之日起,巢区免征公粮,优先照顾返销粮,并适当投放无息贷款,帮助当地发展生产。对水田因缺化肥造成的减产,给予补偿。1983~1989年,国家先后向巢区无偿投资7.8万元,有偿投资6万元,支援发展多种经营。1986年,朱鹮保护观察站先后向三岔河村、八里关乡投资5.4万元,建起12千瓦水电站,修复八里关至大店村简易公路10公里。
科学喂养 1982年,朱鹮观察小组在朱鹮繁殖期中,试行人工投食,采收活泥鳅250公斤,投入姚家沟水田内,朱鹮觅食次数比投食前提高一倍。试验成功后,即将人工投食列为正常业务工作。每年冬、春重点投食两次,保证朱鹮在繁殖期和越冬季节有充足的食料。1983~1984年,先后在姚家沟、三岔河建修了3个贮养池,可贮养150公斤泥鳅。至1989年共投食4984公斤。
惩治猎杀 朱鹮性情温和,多低空飞行,易遭天敌攻击。繁殖期间,除鹰、乌鸦、喜鹊、青鼬、蛇等伴生动物常毁巢、毁卵、危害成鸟外,有时也遭受少数目无法纪的歹徒猎杀。1982年7月17日,国营四〇五厂工人崔惠仁、黄时忠,在前湾乡时家坡用双管猎枪射杀朱鹮一只,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崔犯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150元;判处黄犯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100元。为防止猎杀朱鹮事件再次发生,县人民政府于1983年加强了猎枪管理。巢区86个村210个村民小组的7400户村民,订立《保护朱鹮公约》。华阳镇板桥村和茅坪乡九池村先后成立了“猎人协会”,严禁猎杀朱鹮和其他保护动物。1985年,三岔河村民为协助观察站人工饲养雏鸟,自觉处死猎狗5条,并给巢地送去青蛙和泥鳅。阳坪乡牯牛村67亩水稻虫害严重,为不影响朱鹮下田觅食,全村未施农药防治。1987年4月,经省林业厅批准,朱鹮站为朱鹮携“环志”,以掌握其活动规律、种群结构及生物习性。1988年,开始实行有计划的人工监护措施,朱鹮产卵后,巢树下搭棚,每棚2人值班守夜,风雨无阻。
② 全球气候暖化不断加剧,红火蚁或成未来统治地球霸主
近日,国家发布《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并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在这些入侵物种中,有对农业的危害的,比如烟粉虱,是大田作物的主要入侵害虫,能够传播70多种病毒;有对林业的危害,最臭名昭著的当属松材线虫;会与牧草竞争或直接危害牲畜,对畜牧业造成危害;还有一些入侵物种会挤占受保护物种的生态位,严重的可导致物种灭绝,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③ 青海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