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一部韓國電影美術老師愛上學生
有《智齒》是將師生戀的,考試學院數學講師趙仁英(金廷恩飾)是一名聰慧漂亮極具主見的現代女性,在她平淡的生活中,突然有一天,一名長得非常像自己的初戀情人的17歲男孩來到了學院。仁英情不自禁地愛上了他,而男孩李錫(李泰成飾)也對仁英頗有好感。
仁英每天都自言自語說不但名字一樣,長得都一樣,一副幸福甜蜜的模樣。但是,仁英的高中同學兼現任的同事正宇(金英在飾)卻說這個李錫長得根本不像以前的李錫,她也不相信仁英和小李錫之間的愛情。有一天,一個穿著校服的17歲女高中生來到學院找李錫,正宇實在看不下去生活在錯覺中的仁英,於是把仁英的初戀,已經三十歲的李錫帶到了仁英面前。
智齒簡介
片名:智齒
備案單位:銀都機構有限公司、太陽娛樂文化有限公司
編劇: 歐健兒
梗概:從學堂畢業的任凱,因一宗連環兇殺案,與剛復職的展哥開始搭檔。案子破不了反倒引發連串事故。展哥重遇殺妻兒的街童王桃,被激發的恨意一發不可收拾;任凱大意失槍,誤被兇手所獲。兇手潛伏在城市之中,危機逐步逼近。
⑵ 墊底辣妹觀後感
墊底辣妹觀後感(通用17篇)⑶ 電影《驢得水》塑造了怎樣的人物
電影《驢得水》表面上打著喜劇的標簽,但其實只有在一開始看這部影片時才能笑出來;越往後看,越是會感覺這部影片不禁讓人催人淚下。在看了這部影片之後,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各個人物的形象及性格變化。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電影主要塑造了什麼人物。
⑷ 《飛揚的青春》觀後感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飛揚的青春》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曾在說說上看到兩張圖。第一張,在明亮的階梯教室,穿著整齊的校服,學生們手一台蘋果筆記本。第二張,用黃土泥巴堆積的土屋裡,沾滿了污泥的上衣,褲腿,雙手,有的孩子背後還背著自己的弟妹。看到這里我不禁想問,你們是一個國家的孩子嗎?
東部平原,經濟發達;西部多山地,發展較緩慢,於是導致了兩張圖的天壤之別,同時也催生了這樣一個詞「志願者「。他們無償的幫助那些無助的同胞。就像片中的丁嬌,封政當然還有王琦校長,他們放棄了城市優越的生活環境,工作環境,投身到支教事業。包括大老闆田進,宋傑為支教提供物質援助。這些志願者的存在就是西部山區發展的希望。
但是我認為這希望太小了,遠遠不夠。
誰來填補這缺少的希望呢?政府。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鳥巢,水立方,國家的建設耗資巨大。沒錯,中國人長臉了,老外們驚嘆了,然後就沒有了。
老頭老太訛人,為什麼?社會醫保不到位。水質專家稱即使自來水廠出來的水是合格的,到了居民家中就不合格了,為什麼?水管老化生銹。那為什麼不健全社會醫保呢?為什麼不重換管道呢?答案是沒錢。
開奧運會,辦世博會那些錢用來實施全民醫保那是綽綽有餘。如果那些錢被用來重換水管,危房盤查修繕,那發生在今天的一系列的麻煩事是不是就不會發生?同樣,如果加大對西部山區的經濟技術援助,是不是就不會有那樣的天壤之別?
志願者們的愛心,社會責任感是不可缺少的,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中國社會的進步,全民素質的提高。然而,更為重要的卻是政府的支持,政府的行動。
將來,志願者們的熱情只會有增無減,因此,我希望當然,也相信政府亦能走在公眾前面,做出群眾滿意的工作,真正惠民的工作。
學校組織我們六年級的學生觀看一部青春勵志片——《飛揚的青春》。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主要說兩個支教老師到山區幫助那些貧苦的孩子。而那兩個支教老師分別叫封老師和嬌嬌老師,這兩個老師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他們舍棄城裡榮華富貴的生活,來到一個連飯都吃不飽的山區里,這又是何苦呢?而他們雖然在城裡長大,但一點也不怕那些困難,並勇敢地戰勝了它們。
這部電影中有很多感人肺腑的片段,而真正打動到我心裡的故事就是封老師來到山區里吃的第一頓飯的場景。封老師坐在一個板凳上,一手拿著筷子,一手端著飯碗,看著一個由蘿卜和火紅的辣椒混合在一起的菜,不停地咽唾沫,因為他實在難以吃下眼前這個不知名的菜,可在飢餓的威脅下,他還是用筷子夾起一個蘿卜慢吞吞地塞進嘴裡,他忍著辣味臉上露出了難以忍受的痛苦他只有不停地吃著白米飯才能壓制住辣味。突然,他發現在那白嫩嫩的米飯下,掩蓋著幾塊很珍貴的肉。封老師的目光一下子變得呆滯了,眼中含閃著淚光,比之前更快速的吃著米飯了,而一隻有幾個臟兮兮的孩子看著封老師的一舉一動。
看完這部電影,我應該反思一下,那些山區的孩子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依然堅持著自己的夢。回想這些年,除了抱怨和後悔,自己究竟還收獲了什麼呢?逐漸失去了對學習的熱情,剩下的卻只是追分追名唄。影片中的孩子們珍惜新老師,珍惜新知識,於是他們懂得感恩,懂得回報。而瞧瞧如今這穿戴整齊的自己,是否知道珍惜呢?如果懂得珍惜,還會和老師、父母頂嘴么?還會在自習課上悠閑得談天說地么?
青春正飛揚,珍惜彌珍貴。
「雨後的天空多麼晴朗,風在飛舞,水在唱歌」
「在大山的懷抱里,有一雙期待的目光」
「我們和明天有約,一起出發,一起嚮往,一起追趕那初東的太陽」
看完了《飛揚的青春》這部電影,這首歌不停地回盪在我耳邊,我久久地閉上眼睛,大概是身臨其境了吧!
封老師是一名義教老師,他原是教育處處長,可是他為了自己的夢想放棄了職務。封老師第一次來的時候,吃的是沒有多少油的菜,而他吃著吃著卻發現碗里埋著肉,當時我感動得哭了,肉對於山村娃子來說,是多麼嚮往的東西,可他們卻捨不得吃,留給了老師。
嬌嬌老師也是一名義教老師,我還記得電影上的一幕:傍晚,下著大雨,孩子們還在廚房幫忙,突然房子震動起來,果子老師急忙帶孩子出去,當房子要倒塌時,嬌嬌老師沖了進去,「轟——」,房子塌了,我的心顫動了,只希望嬌嬌老師不要死。當大地和封老師救出嬌嬌老師時,卻發現她懷里抱著一名女孩。我感動的淚水流了下來,心想:嬌嬌老師多麼偉大啊!
山娃子是個可愛的男孩,他很孝順,當媽媽生病時,便去抓些石蚌給媽媽補身子。當他得知媽媽不能見風時,便用自己的本子貼在窗戶上擋風,把作業寫在石頭上。我不由得低下了頭,我什麼時候像他一樣孝順?媽媽打他時,她一點都不躲,而我每次都跑得遠遠的。下次我一定不跑並主動承認錯誤。
電影里還有很多人物值得我們學習,這是我第一次心靈受到震撼呢!這就是感動吧!我能做的就是珍惜。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兩位城市青年到山區支教的故事。
片中的嬌嬌是個記者,封政則是個處級幹部,他們都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而去山區支教,學校的老校長身患癌症,但是卻一直掛念著學校、學生,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當兩位老師到山區時,孩子們給他們准備的飯下都是一塊塊肉,這裡面能看出教師在那個山區的重要性。
當下暴雨時,廚房快要倒下之際,嬌嬌為了救孩子奮不顧身地跑到屋內,這能看出嬌嬌對孩子們的愛。
從這部影片中,我能夠感受到山區孩子對求知的渴望,山區老師對學生深深得愛以及老校長對學校的掛念。
想了想我的處境,又想了想山區孩子的學習環境,他們在簡陋的房子里,而我在寬敞明亮的大教室里,我卻沒有好好的珍惜。孩子們對老師的愛也同樣令我羞愧。在學校我經常與老師有矛盾,總覺得老師在針對我,現在我明白了,是我沒有對老師施加足夠的尊重,片中兩位城市青年為了實現自我價值放棄了優越的物質條件也值得我學習,從小到大,我就像溫室里的花一樣,一有點風吹草打都受不了,一方面是因為我平時受到的磨練太少,另一方面是因為我沒有擺正心態。
看完了這部片子,我受益匪淺,我會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努力擺正心態。
隨著電影《同桌的你》的火熱上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問,什麼是青春。
一轉眼不知過了多少年,外婆還唱著那歌謠,追螢火蟲的少年卻不見了。日記本里的夢想慢慢變黃了,這些年的故事全在裡面,對的錯的擁有的失去的,苦的笑的留下的離開的。
但終究青春不是回憶,失去的嘆聲氣便罷,年少輕狂還有太多事要做,太多的夢想還要我們去追,青春等於夢想,我是贊同的。
如果一切都走的風平浪靜,一切都按安排好的走,那才不是青春。她本是記者,有一個大老闆追求者,隨口答應了就算不想干記者,下半生也不用愁了。他有妻子有兒女,在城裡做老師,工作體面又穩定,家庭幸福又美滿。但他們都沒有選擇平庸,毅然地決定到那窮山惡水之間去支教,不是一時的摳氣,不是為了滿足政治資本的積累,是青春,是夢想,在青春時做一些有意義的事,這才是青春。
曾看過一篇文章,是寫支教的。裡面這么寫到「孩子們看到我們帶來的東西,沒有興奮沒有欣喜,他們知道,這些支教老師在這里呆滿一年後,又將帶著他們的期望回到里……」讀到這時有點惘然,相比那些老師,他和她才是真心想去為了那裡的孩子做點什麼。她妻子一再打電話叫他回去,而他只是一再地說到,如果你們來到這里,你們也會選擇留下。很多人認為青春是揮霍,其實不然,與其拿青春放在無邊際的事上,不如帶著夢想去為這個社會做點什麼。
別總是拍照留念,生活是往前。別總是看別人,人各有其志;別總是說廢話,夢想沒有能幫你實現,不管別人怎麼說,說自己認為有意義的,把它做好了,才能不負青春。
帶著夢想飛,就讓我們去追,不管累不累,會不會,到底做的對不對。
誰說青春是一場盛大的狂歡,誰說青春本該飛揚跋扈。
氣少輕狂或許是我們經歷的太少,我們沒有瀕臨倒塌的教室里上過課,沒有在某個暴風雨來臨前夕去疏通水道……相比而言,我們的生活太過幸福以至於不知足,這樣的我們怎麼會懂大山懷抱中一雙雙飽含期待的雙眼?
如今的我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怎知哪些衣食不足的孩子們如何度日?能不能在你嫌棄今天的飯菜不可口時想一下那些每天活在飢餓中的孩子們,在你嫌棄家務太累時想一下那些在農忙時節放棄學業下田農作的孩子們,在你嫌棄去年買的衣服款式過時而不想一下那些只有單薄衣服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孩子們,與之相比,我們哪裡還有不知足的理由呢?
我們盡可以抱怨我們的出生有多麼平庸,我們沒有權沒有勢,只有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家庭,時不時的父母就帶我們下頓館子,買幾件新衣服,生日了有大蛋糕,節日了有水果糖和愛吃的巧克力,這一切的一切在我們看來都習以為常的事情,殊不知是有些人夢里才能出現的場景。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為什麼不知足呢?讓自己活得簡單快樂不好嗎?是,我們沒有錢一身高檔品,但是我們至少沒有在冬天凍得發抖,我們沒有錢每天山珍海味,但是我們至少每天家常小炒也是一種滿足啊!
難道一定要經歷過滄海桑田才會懂得知足二字該如何詮釋?
知足是人生最大的幸事。
因為知足,青春才得以綻放最絢爛的色彩,才可以飛揚跋扈,了無牽絆。
今天,學校組織了我們五年級全體師生觀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飛揚的青春》。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支教生活。而生活的艱辛就是從封老師到來的第一天開始,當學生們把飯菜遞給封老師後,封老師咽下第一口時,我感動了。因為學生偷偷在碗底藏了肉,「肉」在我們的生活中早已不足為奇,可在那種艱苦的環境之下,它又是多麼的珍貴。看到這里我更對下面的情節充滿期待。
暴風雨來臨時,孩子們都在廚房幫忙做飯,突然房屋劇烈的晃動。果子老師馬上叫學生們撤離,當大家出去後,嬌嬌老師發現仍有一個孩子沒有出來,她便不假思索地沖了進去。房屋倒塌了。在老師們把木板抬起來的一瞬間,我的眼睛再度濕潤,因為嬌嬌老師正用瘦弱的身軀拼盡全力的保護著這個女孩。她的行為是多麼偉大啊!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千千萬萬個這樣的老師,也許她們並不像影片中的那麼感人,但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也同樣令人敬佩!記得四年級的暑假,我和同學們在學校排練舞蹈,休息時大家提議玩捉迷藏。我正准備躲在櫃子里,突然櫃子倒了,我的脖子劃了一個口子。我便開始大哭,這時胡老師趕緊跑了過來,一邊安慰我一邊打電話叫我媽媽過來。我和媽媽去醫院後准備回家了,又接到胡老師的電話,原來她還不放心。直到媽媽說沒大礙後她才放下心。而我們新來的洪老師也是同樣,因為怕我們突然換老師會不適應。也一直想盡辦法在學習和生活中融入我們。而為了能更好地教導我們,多次利用自己的時間到別的學校聽課學習……
我覺得老師真的是辛勤的園丁,用她們的心血來澆灌我們這些花朵。我從心底敬佩她們!現在若是再有人問起我的理想,我會大聲地告訴他們——當一名老師!
你知道嗎?在大山的深處的一隅,在那個被塵世以往的角落,還有一群孩子和那些志願者老師,在無人知曉的時間和地點,飛揚著他們的青春。
金錢,環境,這些他們都沒有,但是,他們用毅力和不屈作著命運的斗爭,他們渴求知識,他們不服於命運,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想。
不是所有的奉獻都有目的,不是所有微笑背後都藏著陰暗,或許他的奉獻無關利益,只是為了夢想,為了飛揚的青春。
那些志願者老師們,甘願放棄奢華的生活,背井離鄉,隻身一人走到這荒遠的山區,用雙手在黑板上寫下知識,用愛和耐心去澆灌這些可憐的孩子,他們的青春不是索取,是付出,不是揮霍,是每一天的意義,富裕的家庭並沒有束縛他們飛往山區的翅膀,家人的反對也並沒有扼殺他們的愛心,他們只想憑借自己微薄的力量,來感化這個社會。困難算什麼,貧窮有算什麼,既然成人,就要雙腳踏地,活出自己頂天立地的人生。
他們的青春不奢華但高貴,他們的青春不華麗但充實,他們的青春沒有被物質所湮沒,他們的青春在社會的角落飛揚,而我們呢?
昨天,我們看了一部電影《飛揚的青春》,講的是關於支教老師來到山村教書的故事。有兩個支教老師,一個叫封政、封老師,一個叫嬌嬌、嬌老師。
兩位老師來到山區教書,並不是為了什麼,而是為了那些山村孩子們的學習。校長也很友善,即使不知道得病,危在旦夕,但是她為了孩子,一直勞累著。
嬌嬌既是一位老師,也是一名記者。她將她現在教書的小學破舊不堪的'地方拍下來。可是,校長的女兒果果卻不喜歡她,於是兩個人鬧起了矛盾。嬌嬌生氣,一氣之下,離開小學,卻被一條激流攔住,坐在了一個竹筏上,沒想到翻了過去。還好被大山老師和山娃子發現了,及時救上了岸。盡管這樣,還是阻止不了嬌嬌老師在這里教書的意志。
有一天,下了暴雨,廚房塌了,嬌嬌老師為救一個孩子跑了進去,沒受什麼傷。他把這些毀壞的房屋拍了下來,用了記者這個身份,把這些事情發在了報紙上了,許多人看到了,紛紛過來支援。
我明白了,每個孩子都有義務接受教育,即使多貧困,多艱難。我們應該幫助這些孩子。我們應該自我反省。我們的家庭條件遠遠比上他們。但是我們卻不好好學習。沒有認真學習過,應該愧疚。我們要向他們一樣,有一顆積極向上愛學習的心。
昨天上午看的大片,飛揚的青春,看完以後我有很多的感想。
當時看的時候,我的眼淚就已經流下來了,我真的特別感動。最讓我感動的是王校長,她為了學校能夠建起來,為了孩子們能夠得到教育,她付出了很多,她從沒有真正地為自己想過,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給了孩子們和學校,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想的仍是孩子們和學校的前途。她付出的這些,我看了以後非常感動。還有是她的兒子山娃,因母親王校長咳出血,不能吹風,但窗戶破了,他為了母親能夠好起來,他將自己的作業本撕下來貼在窗戶上。這個小小的舉動讓我注意到了,我看到山娃真是一個孝順、懂事的好孩子。
還有兩位來松坡小學支教的青少年志願老師,讓我看到了這些年輕人的愛心,人間處處有愛,同時我也看到了孩子們的天真、淳樸、可愛以及他們的善良、敬師,對知識的渴望,以及對上大學,對美好未來充滿鬥志和信心的勇氣。那些孩子們給封老師端飯給他吃,其實除了上面都是米飯,下面全都是肉,令封老師特別感動,也令我特別感動。我覺得這部大片飛揚的青春,可以算是一部很好的片子。
教育是強國之本,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是相當重要的,教育必須是首先要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的。片中的教室設備很不精良,學校的廚房簡直就是危房,一場大雨的降臨廚房就塌了,這兩位青年志願者還堅持來這支教,他們的行為讓人敬佩,我想我們國家正需要這樣的人。只有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才可以。
昨天觀看了大片《飛揚的青春》,這部電影很感人也很勵志。劇中講兩位志願者去農村當支教一男一女,男的是一位教育處的處長他放下了一切東西,只為完成自己的夢想去幫助那些農村裡的孩子,另一位也一樣。農村的環境遠遠不如城市,每天孩子們去上學不知要走多長的路,有的還要過河。教室也非常的差,房屋也不結實。但兩位老師也在努力的適應這里的環境。
有一次下大雨,許多同學在廚房幫忙做事,房子不踏實,眼看房子就要倒了,所有人都竭盡全力的往外跑,突然那位女教師奮不顧身的沖了進去,房子全塌了,所有人都沖了過去尋找嬌嬌老師,只看見在木頭下的嬌嬌老師抱著個孩子,嬌嬌老師沖進去的那一刻沒有思考猶豫,只想救出危險中的孩子,這種勇氣和精神的確值得我們學習,老師也把同學們當成自己的孩子,幾年一次的唱歌比賽同學們也努力的獲得了冠軍,可在片尾那個值得大家尊敬的王校長卻得了癌症死了,校長一生都為那個學校做事,盡到了所有責任,每一位同學都是她的兒女,都得到她的關愛,電影里的所有與學校有關的人,他們都有著一顆善良的心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他們的愛都是無私的。
沒人能用卡子卡住時間疾速轉動的齒輪,時間每天都按時完成二十四小時的工作。
我們被時間拽著成長,青春飛揚。
在大山深處的童年,總有那麼一個夜晚,立在露濕的石階上,望著升起的明月,天真成了碧海,白蒼蒼的一彎月,望得人發寒。支教老師出發前接下的那支鋼筆是青春的傳遞,他們要用自己的青春去負載大山中的目光。
支教第一天,在白飯下發現了學生藏著的肉,在課堂上與學生第一次握手都是青春的感動。在大雨中沖進快要崩塌的房子救學生,在報紙上報道大山中的希望都是青春的貢獻。
青春就是一邊快遞,一邊感動,一邊貢獻。
青春就是那樣一段不問理由,不問借口,甚至連答案都不需要知道,永不退縮的日子。
身邊的朋友,許許多多,每個人的追求都不同,但是當你仔細去觀察,就會發現青春原來就是這樣,都源於心底思想的牽引,沒有對於不對,只有合適與不合適。青春的人,正處在一個人生的抉擇口。
如果沒有特殊的力量讓青春大放光彩,那就堅持自己的愛好,自己的愛好才能讓青春顯得不是那麼蒼涼。
歷史的車輪未曾停留,留下的只有車輪碾壓過的痕跡,如果想要人生變成詩句,就不能虛度青春,揮霍青春。用奉獻充實青春。
時光的機器永遠在運轉,人在老去,青春在逝去,青春不像泉眼源源不斷,青春的路上,沒有指引的燈塔,只能靠自己開拓。
「良辰美景奈何天,這年華青澀逝去,明白了時間」,不要讓青春匆匆走過,青春需要用心一步一個腳印走過去,青春就像波濤,在海洋中起落,濺起的水花是她來過的印記。
燒完所有的青春換一段美好。
握青春,致青春。
瞧吧,他們沒有電腦,沒有校服,沒有本子,甚至沒有老師,但他們渴求知識,渴求未來。他們期待的,讓他們堅持著站在風雨中等待的,是對大山外的好奇,是對新知識的無限遐想,是對夢想的不懈追求。那一瞬,我能感受到心靈的震撼。
以前,只存在於想像中的場景突然以如此直觀的方式展現在我的眼前,我開始羞愧,那些孩子們的懂事、善良、純朴是如今這些年愈離愈遠的,回想這些年,除了抱怨和後悔,自己究竟還收獲了什麼呢?逐漸失去的對學習的熱情,愈行愈遠的是當初對千萬事物的好奇,剩下的卻只是追分追名唄,誰能告訴我,學習何時變味了呢?
是因為不懂得珍惜嗎?影片中的孩子們珍惜新老師,珍惜新知識,於是他們懂得感恩,懂得回報。而瞧瞧如今這穿戴整齊的自己,是否知道珍惜呢?如果懂得珍惜,還會和老師、父母頂嘴么?還會在自習課上悠閑得談天說地么?我仍記得影片中一個孩子說過:「我一定要考上大學!」那樣堅定執著的眼神直扣人心弦,而這不是在我們身上尋不到的那種活力,大山讓他們貧困,卻保護了他們最真實的本性,讓他們懂得珍惜。
青春正飛揚,珍惜彌珍貴。
青春不能被埋藏,微笑不能失去陽光的味道。
山的那邊,海的那邊,那裡到處都是太陽的味道……
他們帶著他們搖搖欲墜的青春,踏上尋找太陽的方向。
他們是青春,他們認為可以撐起那一片天空。可是,第一天,烏雲就壓彎了她的肩,溫室中的心臟,受不了太多風浪。她要離開,她要放棄,她不屬於這里。一張張淳樸的臉,就算沒有鮮亮的外衣,也有不沾灰塵的心臟,小手輕輕觸碰著「心臟」,「不要早,留下來。」一聲聲,一句句,終於那心靈上面鋪下的一層保護膜被褪去。因為她拒絕不了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她拒絕不了那一顆顆純粹的心靈。她願意被洗滌心靈,她也想被鍍上太陽的光芒,她要把青春飛揚。
當新時代的思想被舊時代碰撞時,他們願意用愛拉回分歧的心,重新融合,一起飛揚。
當他們走的路得不到支持,得不到理解時,他們願意用行動將太陽的光芒灑得更遠。
是的,是那一顆顆心靈的感染,他們穿著泥濘的衣服,卻有一顆透明的心。
平凡原來可以這么美好,庸俗也可以那麼高雅,這是電影最後一句台詞,也是最最純朴的詮釋生命。
在那飛揚的青春里,有一群可愛善良的孩子,他們純真渴望知識的眼神打動我的心,在飛揚的青春里,有一生為山區孩子奉獻的王校長。她建造了學校,對孩子們嘔心瀝血,才換來了山裡一所平凡的學校,在飛揚的青春里,有樂於支教山區的嬌嬌與封政。
生活在山區的孩子們,他們沒有溫暖的床,也沒有豐盛的食物,他們只有惡劣的環境相伴,只有他們自己空空的軀殼,加上純潔的靈魂。也許支教老師太普通了,就像影片中果子說的那樣:「你們城裡來一批又一批支教老師」,但是我們不曾想過,到底為了什麼,年輕的支教老師們來到了境況不堪的山區來給孩子們上課。他們難道是心血來潮說要下一回鄉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他們是真心為那些山裡的孩子們著想,他們將孩子們的快樂當成自己的快樂,將他們當成了自己的孩子來對待。這種大愛,本來就沒有多少人可以做到,更何況犧牲了自己大把青春光陰的青年。
若天下再多一些這樣有愛心的人就更完美了,然而如我們大家所見,封政的老婆顯然不是很願意拿錢資助山區孩子們,不是每個人都能犧牲自己的利益的,這就是人性,沒錯當你看見那些清澈的眼神與童稚的聲音與善意的微笑時,不知你有何感受,是否會有一股酸澀的感覺?
影片中女主人公嬌嬌其實像每一個平凡的人一樣,但唯一不同的是,她最終掩埋了自己的嬌氣,真正地幫助了那些孩子,曾經她也與果子發生爭執,任性地想要回去,但是卻被困在了削你河中,沒有人在身邊,她蹲在竹排上哭了。是的,她與果子到底誰對誰錯呢?我想答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心中有那些孩子……
在飛揚的青春里,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有燦爛的笑容,願天下好心人都能有燦爛的笑容!
⑸ 尋一部韓國電影的名子我 。只記得一點劇情。
◎譯 名 元卓的天使/圓桌的天使/元拓的天使
◎片 名 Holy Daddy
◎年 代 2006
◎國 家 韓國
◎類 別 喜劇/家庭/奇幻
◎語 言 韓語
◎字 幕 英文/韓文
◎片 長 109 Min
◎導 演 權成國 Kwon Seong-guk
◎主 演 李珉宇 Min-woo Lee
林河龍 Ha-ryong Lim
金尚鍾 Sang Jung Kim
李韓威 Han-wi Lee
◇ 故事:「天使爸爸」VS「同學兒子」
因為詐騙罪入獄的英奎(林河龍飾)還有一天就要刑滿釋放了。但是在黑幫頭目張錫朝(金尚鍾飾)的折磨下最後因腦震盪死掉。本想出獄後成為元卓(李珉宇飾)最好的爸爸,但是願望還沒實現英奎就死了,他感到很冤於是求天使給短暫的時間,能成為兒子元卓最要好的朋友,在英奎的哀求下天使滿足了他的要求。
中年爸爸英奎幻生為元卓的高中同學東勛(河東勛飾)。
另外,天使除了收復英奎的靈魂外還要收復一個靈魂,那就是黑幫頭目張錫朝。比起在監獄就倒霉的死掉的英奎,張錫朝幸運了許多,他順利的出了獄。不過黑幫組織已經被瓦解,他的手下只剩呆頭呆腦的3個人。張錫朝無法相信眼前的事實,極度郁悶的開著一輛80年代的車行駛在路上,一場交通意外差點葬送了他的命。天使本可以順利完成任務,但因為英奎的苦苦哀求,把張錫朝的身體借給了英奎,從此英奎開始了東勛的校園生活。
2006年的高中,對爸爸來說一切都是第一次
英奎在天使的幫助下進了元卓的高中學校,在那裡他是高中生東勛。雖然身體是18歲,但東勛的心智已經是40多歲了,東勛試圖隱瞞身份接近元卓,想與元卓成為好朋友。但事情並沒有他想像的那麼簡單,因為他們的代溝太嚴重了。轉學第一天東勛就被元卓的朋友毒打一頓,不過這只是開始。東勛完全聽不懂青少年說的流行語言,並且還驚訝的發現學生們做了違法的事。東勛想替兒子頂罪……
東勛是否能給兒子元卓所有的父愛後跟著天使回天國,讓我們拭目以待……
◇ 看點:初次觸電的李珉宇
2006年夏天,所有國民可以一起享受的喜劇
6月世界盃的熱潮過後,夏季又迎來了影院的繁榮。多種風格的影片在等待著觀眾的選擇,但想酣暢淋漓的笑一場的電影似乎少之又少。就在人們苦苦挑選喜劇類電影的時候,《元卓的天使》來了。
《元卓的天使》講述的是爸爸成為18歲兒子元卓的同學,克服代溝的故事。只是想與兒子成為要好朋友的想法,沒想到變成現實,身體是18歲可心裡卻已經是40多歲中年。爸爸成為兒子的同學,期間經歷的事情完全讓人捧腹大笑。
電影《元卓的天使》生動搞笑的描述了父母與孩子的代溝,是一部男女老少都有共鳴的喜劇,它將給所有國民帶來無限的快樂。
超越想像的新鮮形象和別樣的故事
電影《元卓的天使》使韓國電影的題材更加的廣泛了些,因為片中有了天使。到現在為止我們在韓國電影中還很少看到天使登場。而與傳統的善良天使形象相比該片里的天使似乎不道德些。天使「不務正業」,沒有把人間的靈魂收好,反倒鬧成了一場荒唐的事情,任它發展,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如果說這里的天使是這部電影的第一個魅力的話,去學校的爸爸應該是第二個魅力,因為他在學校為了適應校園生活,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也許現實生活中父親和兒子發生尷尬的事情也時常會有,但是像《元卓的天使》一樣成為同班同學的尷尬相信還不多見。這樣的尷尬和搞笑估計只有靠想像才能去體會了。
韓國電影界的新星即將誕生,那就是李珉宇和河東勛
通過《元卓的天使》可以說韓國電影界又發現了兩個可塑之星,他們就是主演李珉宇和河東勛。其實兩人剛被選定為主演的時候人們對他們的憂慮要大於期待。李珉宇雖然是韓國最高人氣組合神話的成員,但在影壇還是初出茅廬。而河東勛雖然活躍在各大電視節目中在大銀幕里他還是個陌生的面孔。尤其在韓國國內的電影界里普遍認可正統的演技派演員,兩人主演的當選實數破例行為。
但是種種的憂慮和擔心在拍攝電影的過程中全部消失。導演權成國對他倆優秀的演技非常驚訝。李珉宇生動的感情表現和集中力簡直讓人難以相信他是第一次拍電影。片中李珉宇扮演18歲高中生薑元卓,雖然表面很叛逆但內心很想念父親,李珉宇把這種復合型感情演繹的淋漓盡致。河東勛扮演的角色是身體18歲心裡40多歲的角色,盡管這樣的角色難度很大,但河東勛還是很好的把角色特點演繹了出來。兩位年輕的演員不但在片場上表現優異,在片場外也非常謙虛和誠實,向前輩演員們虛心學習,因此也很受前輩們的愛戴。
◇點評:無厘頭搞笑+魅力親情
《元卓的天使》根據羅貝托·貝尼尼的《美麗人生》改編,導演權成國在看過《美麗人生》之後就萌生了拍攝之意,後精心創作,遂成《圓桌的天使》。而該劇本編寫時間是在98年左右,影片至今才出爐,可見導演的用心與情感。
《美麗人生》以二戰的殘酷環境為背景,以善良的猶太青年的家庭遭遇為主,表現的父愛是沉重而深刻的。本片以詼諧、搞笑、輕松、幽默為主。粗心的天使,在元卓周圍打轉的英九,40歲的心理年齡卻擁有18歲身體的父親,怎樣消除年齡差距介入兒子的世界,如何給班主任老師洗腦,閑得無聊的天使如何完成難度極高的任務等系列情節處處彰顯詼諧幽默。
如片中最好玩的一段,是為了紀念元卓的畢業和給元卓的媽媽慶祝生日而悄悄准備的一次生日派對,本來就很擅長舞蹈的李珉宇和何東勛展示了搞笑的肢體動作。
片中除了洋溢著溫暖的親情之外,無厘頭式的天馬行空搞笑也成了一個亮點,被李珉宇稱贊本片「像蘸了蜂蜜的年糕一樣,美味雙倍,搞笑指數雙倍」。尤其是當他們換上校服進行拍攝時,更是借衣發揮,當場玩起了高中生時的「惡作劇」。李民宇說自己在演戲的同時一直想起高中時代的趣事,於是演起來就會非常自然。
這部電影在優酷網里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