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20幀是什麼意思電影有哪些 120幀+4K+3D是什麼體驗
120幀是什麼意思電影有哪些 120幀+4K+3D是什麼體驗
李安導演的電影《雙子殺手》,讓120幀又成了熱門話題。
繼2016年推出首部120幀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李安在自己設定的坐標上,又往前跨了一步。《雙子殺手》是一部科幻題材的動作片,依然延續120幀+4K+3D的技術組合,並且為適應120幀的要求,首次用CG特效+動作捕捉打造了人類主角。簡單說,《雙子殺手》技術升級了,投入更大了。隨之帶來的討論也更熱烈了,最大分歧在於120幀:這樣的技術革新是否必需?
我們知道,當前電影的通用格式是24幀/秒,這一標准從有聲電影時代沿用至今。隨著大片時代的到來,24幀顯出不足,快速移動的畫面容易出現拖尾、虛影、模糊等問題,在3D條件下則更為明顯。高幀率拍攝讓畫面更清晰穩定,細節也更豐富連貫。近些年,一些導演開始嘗試用高幀率拍攝電影,李安則首次嘗試120幀,讓每秒銀幕更新120張畫面。
120幀+4K+3D是什麼體驗?觀看《雙子殺手》如同置身巨屏高清電視前。觀眾眼中的世界清晰了數倍,感觀變得極其敏銳,大量過去不被留意的細節沖擊視覺,每個畫面都蘊含巨大的信息量。高度清晰感帶來了高度真實感:高速行駛的摩托車剪裁風的形狀,子彈運行的軌跡被捕捉得清清楚楚,觀眾如同站在街角目擊銀幕上的一切,光線、灰塵、槍火、影子、水波、飛蟲,觸手可及。
100多年來,電影一直被視為造夢的藝術。某種程度上,模糊為電影帶來特有的韻味,電影的魅力常在於與真實的似與不似之間。120幀改變了傳統的觀影感受,也因此被批評者認為像電視不像電影,失掉了電影感。
所以,到底是科技解放了藝術,還是消解了藝術?120幀的爭議在於科技與藝術這對矛盾關系。
電影從誕生起就與科技密不可分。從最早的無聲電影到上世紀20年代的有聲電影,再到30年代的電影有了色彩,50年代出現寬銀幕,七八十年代的立體環繞聲,以及本世紀的《阿凡達》掀起3D電影技術新浪潮電影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推動,新技術讓電影釋放新魅力,也帶來新的電影美學。當然,任何新生事物總有一個被接受的過程。
120幀的革新還與數字時代帶來的焦慮有關。很多人認為,在這個被大屏小屏佔領的全媒體時代,傳統電影、傳統電影院的生存正在遭遇挑戰。論視覺效果,智能電視已經可以達到4K、8K,家庭影院讓人們不出家門就能享受大片的視聽感受;論沉浸感、參與感,電子游戲比電影擁有更天然的優勢。今天,電影如何鞏固自己的觀眾群,滿足不斷升級的觀賞需求?這是電影業求解的命題。
在追逐技術革新的同時,我們不能忘記,電影不僅是一種觀賞體驗,也是一種敘事藝術。因為對於普通觀眾而言,好看依然是他們走進影院最重要的理由。在一個貧乏的故事面前,高新技術只會淪為炫技,不可能長久地挽留觀眾。這一點,中外電影都有過教訓。
電影也許需要一場自我革命。這場革命,需要電影人、市場、觀眾、評論家一同完成。24幀經過100多年的完善,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創造,一部又一部作品的觀眾反饋,才塑造了眾多經典。120幀只是一個開始。它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需要故事的創新、人才的培養、觀念的革新。
Ⅱ 120幀電影怎麼播放
如果要看120幀電影,就必須至少配置兩台,分別作用於觀眾的左右眼。
首先是需要有4K數字放映機,也就是物理解析度是4096*2160像素的數字放映機,同時還要支持120幀影片的放映。
除了這些還不夠,我們必須要有相匹配的數字電影伺服器,因為解析度和幀率的提高,數字伺服器處理碼流的速度也要跟上才行。
那麼還需要一台支持【3D、4K、120幀】放映的3D系統。偏振式3D系統需要支持120幀的放映就需要足夠快的響應速度,要滿足4K解析度放映要求就必須保證經過3D系統後圖像清晰度不變差。
總的來說,主要的是放映設施,就是各類設備都太貴了。
未來很長時間都不會普及,普通的4K影片一年產出不過十來部,IMAX產出不過十來部,這是因為拍攝成本非常高;另外拍攝出來的影片,還需要影院有相應的放映設備去支持,但是拍攝成本的提高,以及放映設備的昂貴投資,都使投資方的投資回報周期和難度提升很大,要麼有更多的消費者,要麼更高的票價,這就需要達到兩個基礎:
影片的內容非常吸引人,注意引起風潮。
更多願意為電影影片付出高票價和有能力付出高票價的消費者。
所以,即使技術已經可以達到了,全世界也才只有寥寥幾家影院可以播放。
Ⅲ 哪一部電影首次運用了120幀/4k/3d技術拍攝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由美國索尼電影娛樂公司發行,由李安執導,喬·阿爾文、克里斯汀·斯圖爾特、克里斯·塔克、加內特·赫德蘭聯合主演劇情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根據本·芳汀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伊拉克戰爭中的美國士兵比利·林恩與戰友戰勝歸來並被譽為美國英雄,在一場橄欖球公開賽的中場表演過程中,揭露這群士兵在戰場上真實經歷的故事。該片於2016年11月11日以120幀、60幀、24幀/3D規格在中國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