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典紅歌合唱曲目有哪些
經典的紅歌有很多,這里主要介紹比較著名的50首。
精選50首:
1.《在太行山上》 2.《我的祖國》
3.《祝酒歌》 4.《希望的田野》
5.《南泥灣》 6.《懷念戰友》
7.《 義勇軍進行曲》 8.《 紅旗飄飄》
9.《 走進新時代》 10.《東方紅》
11.《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12.《 松花江上》
13.《紅軍不怕遠征難》 14.《好日子》
15.《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16.《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17.《地道戰》 18.《游擊隊歌》
19.《娘子軍連歌》 20.《保衛黃河》
21.《十送紅軍》 22.《志願軍軍歌》
23.《解放軍軍歌》 24.《畢業歌》
25.《工農兵聯合起來》 26.《洪湖水浪打浪》
27.《我們走在大路上》 28.《五月的鮮花》
29.《難忘今宵》 30.《同一首歌》
31.《愛我中華》 32.《長江之歌》
33.《春天的故事》 34.《打靶歸來》
35.《一二三四歌》 36.《大海啊故鄉》
37.《當兵的人》 38.《黨啊親愛的媽媽》
39.《我向黨來唱支歌》 40.《歌唱祖國》
41.《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42.《紅梅贊》
43.《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44.《我的中國心》
45.《我是一個兵》
紅歌即紅色歌曲,就是贊揚和歌頌革命和祖國的歌曲,它們普遍具有濃韻的感情基調,有較強的節奏感。紅歌是革命實踐的真實寫照,它能喚起人們的紅色記憶。
2011年4月下旬,重慶市委宣傳部為慶祝建黨90周年,積極響應《唱響中國》節目,掀起紅歌傳唱熱潮,要求人人學唱36首歌曲。
「紅歌」泛指歌頌社會主義、共產黨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歌曲。由於紅色象徵著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紅歌」自然代表著無產階級的政治取向和意識形態。所以諸如《馬賽曲》、《星條旗》等不能稱之為紅歌。
2. 25首軍隊的歌有那25首啊
只找到20首著名的軍鎮猜歌。
1、《義勇軍進行曲》
《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關頭誕生以來,對激勵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
2004年正式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為《義勇軍進行曲》。2015年《義勇軍進行曲》入選由中宣部舉辦的我最喜愛的十大抗戰歌曲。
2、《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歌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原為《八路軍進行曲》,由張松如(公木)作詞,鄭律成作曲,創作於1939年,是組歌《八路軍大合唱》中的一首。解放戰爭時期,《八路軍進行曲》被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歌詞略有改動。
1988年7月25日,被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3、《八路軍軍歌》
1938年冬,為了反映抗日戰爭中八路軍指戰員艱苦奮斗、浴血奮戰的英雄業績,作曲家鄭律成同公木合作創作了《八路軍大合唱》。
《八路軍軍歌》是大合唱中的第二選段。歌詞真實反映了我軍開展敵後游擊戰、持久戰、運動戰和首戰平型關大捷等輝煌戰績,歌頌了八路軍戰士為爭取獨立和解放,「慷慨悲歌奔戰場」的英雄氣概。旋律朴實上口,適合群眾性的演唱,當時曾在全軍廣為流傳。
4、《新四軍軍歌》
1939年春,新四軍為了動員廣大官兵貫徹執行中共中央關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新四軍作戰方針的指示,配合部隊進行革命傳統教育,鼓舞士氣,軍部首長建議創作一首新四軍軍歌。
3月間,首先由陳毅寫出歌詞初稿,後經葉挺、項英等新四軍高級將領集體修改定稿,新四軍魯迅藝術團團長何士德譜曲,成為新四軍部隊集體宣誓性質的戰歌,並和《八路軍軍歌》一起,成為新四軍部隊作戰間隙休整開會時必唱的兩首軍歌。磨旅仿
5、《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原名《打敗美帝野心狼》。創作於1950年,由麻扶搖作詞,周巍峙作曲。這首歌,採用進行曲式,氣勢雄壯,節奏鏗鏘。1954年3月,在文化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舉辦的"三年來全國群眾歌曲評獎"中獲得一等獎,是傳唱度非常高的一首歌。
6、《游擊隊歌》
《游擊隊歌》是是中國作曲家賀綠汀於1937年所作。 《游擊隊歌》曲調輕快、流暢、生動、活潑,以富於彈性的小軍鼓般的節奏貫穿全曲,既給曲調以進行感,又表達了游擊戰士們巧妙、靈活地與敵人周旋,伺機消滅敵人的典型形象。
2015年8月26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了"我最喜愛的十大抗戰歌曲"網路投票結果,《游擊隊歌》是入選的10首歌曲之一。
7、《保衛黃河》
《保衛黃河》是《黃河大合唱》的第七樂章。歌曲採用齊唱、輪唱的演唱形式。具有廣泛的群眾性,是抗日軍民廣為傳播的一首歌曲。作詞:光未然(張光年),作曲:冼星海。
8、《團結就是力量》
《團結就是力量》由牧虹作詞、盧肅作曲,產生在1943年6月晉察冀邊區平山縣黃泥區的一個小村子。2015年8月26日,"我最喜愛的十大抗戰歌曲"網路投票結果,《團結就是力量》是入選的10首歌曲之一。
9、《大刀進行曲》
《大刀進行曲》,又名《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為作曲家麥新1937年7月在上海創作的一首抗日救亡歌曲。此曲為歌頌當時在長城附近用刀殺日軍的國民革命軍第29軍「大刀隊」而作。2015年8月26日,「我最喜愛的十大抗戰歌曲」網路投票結果,《大刀進行曲》入選10首歌曲之一。
10、《娘子軍連歌》
《紅色娘子軍連歌》是一首革命歌曲,歌曲出自舞劇《紅色娘子軍》。舞劇《紅色娘子軍》是中國芭蕾史上的一座傲人的里程碑,它破天荒地塑造了瞎纖英姿颯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國娘子軍形象,將西方芭蕾的技巧與中國民族舞蹈的表現手法結合。
創造出了民族芭蕾的世紀精品,並成就了中西文化在芭蕾藝術領域完美融合的世界奇跡。在音樂創作上,《娘子軍連歌》、《萬泉河水清又清》等音樂幾十年來經久不衰,深入人心。
11、《人民海軍向前進》
《人民海軍向前進》作於1950年,由海政文工團創作組作詞,綠克作曲。歌曲以昂揚激奮的旋律唱出了海軍戰士建設新中國海軍的高漲熱情和保衛祖國海疆的大無畏精神。這首歌問世後,成為海軍代表性的歌曲、海軍戰士音樂形象的寫照,廣泛流傳幾十年仍葆有藝術生命力。
雖然沒有正式地作為海軍軍歌,但海軍習慣上將其作為軍歌使用,在重大集會、慶典、儀式結束時演奏,也是海軍艦隊出訪時必奏曲目。
12、《我是一個兵》
《我是一個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的著名革命歌曲之一,這首歌誕生於朝鮮戰爭爆發後,陸原詞、岳侖曲。作者認為該歌曲改變了舊中國"好男不當兵"的歧視軍人觀念。
該歌曲後來獲得解放軍全軍文藝匯演一等獎,以後廣泛收錄在中國革命歌曲出版品中,並時常在官方慶典晚會上被演唱。
13、《打靶歸來》
《打靶歸來》是音樂家王永泉於1960年在部隊期間創作的。歌詞原刊登在1959年的刊物上,曲作者偶然看見後添加後半段歌片語成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
歌曲旋律清新優美,新穎別致。歌中根據旋律的「音名」所加的襯詞和末尾的「口令」,更充分地展現了革命戰士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戰斗風貌和樂觀精神。
14、《學習雷鋒好榜樣》
《學習雷鋒好榜樣》是由作麴生茂、作詞洪源二人共同創造的歌曲,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影響較深的歌曲。歌曲激昂、振奮。在每年的三月五日學雷鋒日,《學習雷鋒好榜樣》也就自然成為了主題曲。這是一首激情創作的歌曲,從開始創作到開始傳唱僅僅用了幾個小時。
15、《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被譽為「紅色經典第一歌」和「中國第一軍歌」,多年來久唱不衰,在許多重大場合都可以聽到這首歌。
1947年10月10日,毛主席起草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關於重新頒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訓令》,從此內容統一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就以命令的形式固定下來,成為全軍的統一紀律。
此歌的旋律早於歌詞,早在國民革命時期,以它填詞的不同版本的歌曲就在中國廣為傳唱了,《國民革命軍軍歌》也是改編自此曲。
16、《歌唱祖國》
《歌唱祖國》由王莘作詞、作曲,是一首愛國歌曲。1951年9月12日,周恩來總理親自簽發了中央人民政府令:在全國廣泛傳唱《歌唱祖國》。歌曲已經成為中國各種重大活動的禮儀曲、開場曲或結束曲。1989年,歌曲榮獲中國唱片總公司金唱片獎。
17、《我的祖國》
《我的祖國》是中國大陸電影《上甘嶺》(1956年出品)的插曲。喬羽詞,劉熾曲,原唱者是中國女高音歌唱家郭蘭英。2007年,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中,也特別選用這首歌曲搭載。
18、《軍港之夜》
《軍港之夜》是一首反映水兵戰斗生活的抒情音樂作品,創作於1980年。馬金星作詞,劉詩召作曲,蘇小明原唱。
歌曲形象描述了駐守在軍港中的可愛的水兵,在海風、海浪吹拂的戰艦上度過的一個個辛勞的夜晚,深情贊頌了海軍戰士為保衛祖國領海而付出艱辛的英雄壯舉。歌詞親切感人,旋律柔美動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我們走在大路上》
《我們走在大路上》是由李劫夫於1962作詞譜曲的一首紅色經典歌曲。這是一首鼓舞人們士氣的歌曲,周恩來總理非常喜歡這首歌。歌創作構思醞釀於1962年的春天,發表於1963年春天。
當時,共和國剛剛告別艱辛、苦痛的三年困難時期,正是那個時代最強音的能動反映,是中國人民矢志戰勝天災人禍,發憤圖強、自力更生地建設社會主義的心曲與戰歌。1992年12月,《我們走在大路上》被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列為124部華人經典音樂作品之一。
20、《咱當兵的人》
《咱當兵的人》由王曉嶺作詞,臧雲飛作曲,劉斌原唱。深受戰士和人民群眾的喜愛,被人們譽為"真正軍人的歌"。
在改革開放的年代裡,軍人們放棄了不少個人機遇,以無私奉獻精神,履行保衛祖國的神聖職責。1994年,當兵出身的王曉嶺在部隊深入生活時有感於此,創作了歌曲《咱當兵的人》。
3. 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歌曲是什麼
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歌曲名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歌曲簡介: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被譽為「紅色經典第一歌」,多年來久唱不衰,在許多重大場合都可以聽到這首歌。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這首軍歌還沒有誕生時,它的旋律就誕生了。
並且早在國民革命時期,以它填詞的不同版本的歌曲就在中國廣為傳唱了。其曲源來自《德皇威廉練兵曲》,《國民革命軍軍歌》也是改編自此曲。
這首歌的「媒人」是劉華清。
1935年9月,劉華清在紅十五軍團政治部任宣傳科長,和政治部秘書長程坦負責新兵教育。在對新兵進行紀律教育時,程坦找到劉華清,建議把「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編為歌曲,讓大家天天唱。
程坦和劉華清一樣,也不懂音樂。他們就借用了鄂豫皖蘇區流行的《土地革命完成了》的歌譜,詠過來詠過去,一唱一哼,認為歌詞和曲子很合拍。
唱了許多遍後,覺得可行,就把結果向軍團政治部副主任郭述申報告,他也完全贊同。這首歌在《紅色戰士報》上刊出,印發各部隊。
當時,劉華清等人結合新兵的紀律教育,在部隊組織教唱,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因為歌詞容易領會,曲調也簡單,這首歌很快就傳唱開來。
後來,這首歌廣泛傳唱開來。「如果這算得上是一份成績,主要是程坦同志倡議乾的,是他的歷史功績。
」劉華清如此評價自己的作用,「我只是協助,作了個"媒人",把蘇區現成的曲調往歌詞上嫁接了一下」。
4. 紅歌都有哪些
一、祖國頌歌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東方紅》
《歌唱祖國》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團結就是力量》
《社會主義好》
《我的祖國》——電影《上甘嶺》插曲
《我們走在大路上》
《唱支山歌給黨聽》
《黨啊,親愛的媽媽》
《媽媽教我一支歌》
《我愛你,中國》
《我和我的祖國》
《北京頌歌》
《我的中國心》
《愛我中華》
《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
《江山》
二、流金歲月篇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八月桂花遍地開》
《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
《松花江上》
《長城謠》
《南泥灣》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歌劇《星星之火》選曲
《紅梅贊》——歌劇《江姐》選曲
《英雄贊歌》——電影《英雄兒女》插曲
《洪湖水,浪打浪》——歌劇《洪湖赤衛隊》選曲
《九九艷陽天》——電影《柳堡的故事》插曲
《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電影《地道戰》插曲
《我愛你,塞北的雪》
《牧羊曲》——電影《少林寺》插曲
《誰不說俺家鄉好》——電影《紅日》插曲
《打起手鼓唱起歌》
《邊疆的泉水清又純》——電影《黑三角》插曲
《橄欖樹》
三、軍民情歌篇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解放區的天》
《軍民大生產》
《十送紅軍》
《游擊隊歌》
《我愛這藍色的海洋》
《我愛祖國的藍天》
《軍港之夜》
《駝鈴》——電影《戴手銬的旅客》主題歌
《保衛黃河》
《紅星歌》——電影《閃閃的紅星》主題歌
《情深誼長》
《妹妹找哥淚花流》——電影《小花》插曲
《當兵的人》
《為了誰》
《說句心裡話》
《十五的月亮》
四、璀璨民歌篇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小河淌水》
《沂蒙山好風光》
《瀏陽河》
《北京的金山上》
《阿佤人民唱新歌》
《太陽出來喜洋洋》
《四季歌》
《可愛的一朵玫瑰花》
《阿拉木汗》
《延邊人民熱愛毛主席》
《康定情歌》
《綉荷包》
《阿里山的姑娘》
《外婆的澎湖灣》
《翻身農奴把歌唱》——紀錄片《今日西藏》插曲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電影《冰山上的來客》插曲
《知道不知道》
五、美好展望篇
《走進新時代》
《讓我們盪起雙槳》——電影《祖國的花朵》插曲
《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在希望的田野上》
《同一首歌》
《歌聲與微笑》
《幸福在哪裡》
《父老鄉親》
《小背簍》
《大海啊故鄉》——電影《大海在呼喚》主題歌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難忘今宵》
《愛的奉獻》
《青藏高原》——電視劇《天路》主題歌
《長江之歌》——電視紀錄片《話說長江》主題歌
《春天的故事》
《天路》
《我和你》(You and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