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威尼斯電影節最高獎項
威尼斯電影節最高獎項是金獅獎。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每年8月末至9月初在義大利威尼斯麗都島舉辦。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分為「主競賽」、「地平線」、「未來之獅」、「VR競賽」、「非競賽展映」、「國際影評人周」、「威尼斯日」等單元。在電影黃金年代(20世紀30年代—60年代),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是諸多世界電影大師的搖籃。
其他單元獎項
1、終身成就金獅獎。是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頒發的終身成就類獎項,旨在表彰全世界對電影藝術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電影人。
2、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獎、最佳紀錄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劇本獎、評審團特別獎、最佳短片獎。
3、未來之獅單元:未來之獅獎。
4、VR競賽單元:最佳VR作品獎、最佳VR體驗獎、最佳VR故事獎。
『貳』 濞佸凹鏂鐢靛獎鑺傚巻灞婅幏濂栧悕鍗
鎴鑷2023騫9鏈5鏃ワ紝濞佸凹鏂鐢靛獎鑺備富絝炶禌鍗曞厓鍘嗗眾鑾峰栧悕鍗曞備笅錛
絎涓灞婏紙1932錛
鏈浣沖兼紨錛氬凹鍙ゆ媺路鍩冨厠銆婄敓璺銆
鏈浣崇敺婕斿憳錛氬紬闆峰痙閲屽厠路椹鍖恆婂寲韜鍗氬+銆
鏈浣沖コ婕斿憳錛氭搗浼β鋒搗鏂銆婇┈寰烽殕路鍏嬪姵寰風壒鐨勭姜鎮躲
絎浜屽眾錛1934錛
鏈浣沖栧浗褰辯墖錛氥婇樋鍏板矝浜恆
鏈浣沖兼紨錛氬悏路椹鍝堣拏銆婂叆璋溿嬨佺害路緗楁枃鏂鍩恆婇潚騫翠箣鎮嬨
鏈浣崇敺婕斿憳錛氬崕闆鋒柉路鐨鑾便婅嚜鐢變竾宀併
鏈浣沖コ婕斿憳錛氬嚡鐟熺惓路璧鏈銆婂皬濡囦漢銆
鏈浣蟲剰澶у埄褰辯墖錛氥婃嘲闆瘋惃鏃楁墜銆
絎涓夊眾錛1935錛
鏈浣沖栧浗褰辯墖錛氥婂畨濞溌峰崱鍒楀Ξ濞溿
鏈浣蟲剰澶у埄褰辯墖錛氥婂夠褰便
鏈浣沖兼紨錛氶噾路緇村氥婃礊鎴胯姳鐑涘溿
鏈浣崇敺婕斿憳錛氱毊鍩冨皵路甯冮儙澶忓皵銆婄姜涓庣綒銆
鏈浣沖コ婕斿憳錛氫繚鎷壜烽煢濉炲埄銆婃彃鏇層
絎鍥涘眾錛1936錛
鏈浣沖栧浗褰辯墖錛氥婂姞鍒╃忓凹浜氱殑鐨囧笣銆
鏈浣蟲剰澶у埄褰辯墖錛氥婂埄姣斾簹楠戝叺闃熴
鏈浣沖兼紨錛氭澃鍏嬄峰紬寰楓婂紬鍏板痙鐙傛㈣妭銆
鏈浣崇敺婕斿憳錛氫繚緗椔瘋寕灝箋婅礬鏄撴柉路宸存柉寰蜂紶銆
鏈浣沖コ婕斿憳錛氬畨濞溌瘋摀鎷夈婃垬鏂楀墠澶溿
絎浜斿眾錛1937錛
鏈浣沖栧浗褰辯墖錛氥婅垶閽堢殑鍐屻
鏈浣蟲剰澶у埄褰辯墖錛氥婃姉鍑繪眽灝兼嫈銆
鏈浣沖兼紨錛氱綏路寮楁媺鍝堣開銆婁紡璞$炵ャ
鏈浣崇敺婕斿憳錛氫紛瀵嗗皵路瑭瑰畞鏂銆婄粺娌昏呫
鏈浣沖コ婕斿憳錛氳摀钂偮烽粵緇存柉銆婄孩琛娉鐥曘
絎鍏灞婏紙1938錛
鏈浣沖栧浗褰辯墖錛氥婂ゥ鏋楀尮鍏嬭繍鍔ㄤ細銆
鏈浣蟲剰澶у埄褰辯墖錛氥婄┖鍐涙暍姝婚槦銆
鏈浣沖兼紨錛氬崱灝斅烽噷鐗廣婂+鍏電殑鍋囨湡銆嬨侀┈濉炲皵路鍗″唴灝斻婇浘鐮佸ご銆
鏈浣崇敺婕斿憳錛氭潕鎬濆埄路闇嶅崕寰楓婂崠鑺卞コ銆
鏈浣沖コ婕斿憳錛氱憴鐜浡峰笇鎷夈婄粷浠h壋鍚庛
絎涓冨眾錛1939錛
鏈浣蟲剰澶у埄褰辯墖錛氥婇樋甯冪撼路姊呰タ闃挎柉銆
絎鍏灞婏紙1940錛
鏈浣沖栧浗褰辯墖錛氥婇┛絝欓暱銆
鏈浣蟲剰澶у埄褰辯墖錛氥婇樋灝斿崱鎵庡皵涔嬪洿銆
絎涔濆眾錛1941錛
鏈浣沖栧浗褰辯墖錛氥婂厠椴佹牸鎬葷粺銆
鏈浣蟲剰澶у埄褰辯墖錛氥婇挗鐩斻
鏈浣沖兼紨錛氭牸路娌兟鋒淳鍕冩柉鐗廣婂枩鍓ф紨鍛樸
鏈浣崇敺婕斿憳錛氬巹姊呯壒路鎵庣戝凹銆婃嘗閭e笗鐗瑰厛鐢熴
鏈浣沖コ婕斿憳錛氳礬鏄撴柉路涔屽皵閲屽囥婂畨濂堝埄銆
絎鍗佸眾錛1942錛
鏈浣沖栧浗褰辯墖錛氥婁紵澶х殑鍥界帇銆
鏈浣蟲剰澶у埄褰辯墖錛氥婃熷姞瑗褲
鏈浣崇敺婕斿憳錛氱忔柉縐懧鋒牸鎷夊垏钂傘婁竴嬈℃灙鍑匯
鏈浣沖コ婕斿憳錛氬厠路鑻忓痙椴嶅嗐婁紵澶х殑鍥界帇銆
絎鍗佷竴灞婏紙1946錛
鏈浣沖栧浗褰辯墖錛氥婂ぇ鍦頒箣鍏夈
絎鍗佷簩灞婏紙1947錛
鏈浣沖栧浗褰辯墖錛氥婄艦宸ャ
鏈浣蟲剰澶у埄褰辯墖錛氥婃偛鎯ㄧ殑榪介愩
鏈浣沖兼紨錛氫酣鍒┞蜂箶娌宦鋒牸鍗浣愩婂反榛庤﹀矓銆
鏈浣崇敺婕斿憳錛氱毊鍩冨皵路璐規柉鍐呫婃枃媯鐗瑰厛鐢熴
鏈浣沖コ婕斿憳錛氬畨濞溌風帥鏍肩撼灝箋婂彲灝婃暚鐨勫畨鍚夊埄濞溿
絎鍗佷笁灞婏紙1948錛
鏈浣沖栧浗褰辯墖錛氥婄帇瀛愬嶄粐璁般
鏈浣蟲剰澶у埄褰辯墖錛氥婂湪緗楅┈鐨勯槼鍏変笅銆
鏈浣沖兼紨錛氭牸路娌兟鋒淳鍕冩柉鐗廣婂″垽銆
鏈浣崇敺婕斿憳錛氭仼鏂鐗孤峰氫紛濂囥婂°
鏈浣沖コ婕斿憳錛氱弽路瑗胯挋鏂銆婄帇瀛愬嶄粐璁般
絎鍗佸洓灞婏紙1949錛
鍦i┈鍏嬮噾鐙濂栵細銆婃浖渚銆
鏈浣蟲剰澶у埄褰辯墖錛氥婃布娉界殑钃濆ぉ銆
鏈浣沖兼紨錛氶樋路鍚夊凹閭c婃布娉界殑钃濆ぉ銆
鏈浣崇敺婕斿憳錛氱害鐟熷か路縐戦】銆婄弽濡鐨勮倴鍍忋
鏈浣沖コ婕斿憳錛氬ゥ涓借枃路榪路鍝堝紬鍏般婃瘨榫欐江銆
絎鍗佷簲灞婏紙1950錛
鍦i┈鍏嬮噾鐙濂栵細銆婅佸垽緇撴潫銆
鏈浣蟲剰澶у埄褰辯墖錛氥婃槑澶╁お鏅氫簡銆
鏈浣崇敺婕斿憳錛氳惃濮喡鋒澃澶銆婂滈槕浜烘湭闈欍
鏈浣沖コ婕斿憳錛氬焹鑾夎郝峰笗鍏嬨婇搧紿楃孩娉銆
『叄』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獎項設置
金獅獎是威尼斯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頒發給最佳電影長片,大多數年份僅一部優秀影片可獲此殊榮,但有的年份這一大獎由兩部影片共享。金獅獎自1949年設立以來,大多數金獅獎杯都被歐洲男性導演捧走,歷史上僅有3位女性導演的作品獲此殊榮,分別是印度裔的米拉·奈爾、德國的瑪格麗特·馮·特羅塔和比利時的阿涅絲·瓦爾達。美國電影自2000年以來一直是參加威尼斯電影節的大戶。
銀獅獎是威尼斯電影節僅次於金獅獎的獎項,並非每年都有。有時頒發給角逐金獅獎的影片,有時頒發給最佳處女作電影、最佳短片和最佳導演。
威尼斯電影節還設有特別評委會獎、最佳男女演員、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音樂等獎項。
金獅獎-頒給最佳影片
銀獅獎-非正規獎項,有時頒給第2優秀的作品
評審團特別獎
評審團大獎
評委會大獎
最佳演員獎
威尼斯日
金奧薩拉獎(Golden Osellas)-頒給最佳導演與技術人員
『肆』 世界著名電影節及獎項分別是什麼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威尼斯電影節的獎項很多,主要有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聖丹斯國際電影節: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聖丹斯電影節是專為沒有名氣的電影人和影片設立的電影節,由羅伯特·雷德福於1984年一手創辦。一年一度的聖丹斯電影節每年1月18日至28日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舉行,為期11天。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始於1985年,由東京國際映象文化振興會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電影節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旨在發掘新人和獎勵青年導演,是亞洲最大的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1951年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主要獎項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主要獎項有金棕櫚獎和評委會特別獎,金棕櫚獎屬於最佳影片大獎,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擇一到三部優秀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名目不少的個人獎,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技獎」、「國際青年批評家獎」等。
美國電影金球獎:始自1943年,由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主辦,是美國影視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金球獎共設有24個獎項,金球獎的被提名者名單通常是在聖誕節前公布,頒獎晚會則選在一月中旬舉行。作為每年第一個頒發的影視獎項,金球獎被許多人看做是奧斯卡獎的風向標。
中國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創建於1993年,是中國每年始於春季的第一個電影節。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宗旨,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特色。於每年的4月20日至5月4日之間召開。參賽影片幾乎囊括最新優秀國產影片,學生評委來自全國各大高校。
『伍』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歷屆獲獎名單
截止至2020年8月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一共有76屆(1969年至1979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再遭波折,政治因素導致原有的影片評獎制度被廢除,改為觀摩放映的方式,直至1980年恢復評獎),主競賽單元的獲獎名單如下:
第一屆(1932)
最佳導演:尼古拉.埃克《生路》(蘇聯)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化身博士》(美國)
最佳女演員:海倫.海斯(美國)《馬德隆.克勞德特的罪惡》
第二屆(1934)
最佳外國影片:《阿蘭島人》(英國)
最佳導演:吉.馬哈蒂 《入謎》捷克 約.羅文斯基《青年之戀》(捷克)
最佳男演員:華雷斯.皮萊 《自由萬歲》(美國)
最佳女演員:凱瑟琳.赫本 小婦人 (美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泰雷薩旗手(義大利)
第三屆(1935)
最佳外國影片:安娜.卡列妮娜(美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幻影 (義大利)
最佳導演:金.維多 《洞房花燭夜》 (美國)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布郎夏爾 《罪與罰》(法國)
最佳女演員:保拉.韋塞利 《插曲》(奧地利)
第四屆(1936)
最佳外國影片:加利福尼亞的皇帝 (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利比亞騎兵隊(義大利)
最佳導演:傑克.弗德 《弗蘭德狂歡節》 (法國)
最佳男演員:保羅.茂尼 《路易斯.巴斯德傳》(美國)
最佳女演員:安娜.蓓拉 《戰斗前夜》(法國)
第五屆(1937)
最佳外國影片:《舞針的冊》(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抗擊漢尼拔》
最佳導演:羅.弗拉哈迪《伏象神童》(英國)
最佳男演員:伊密爾.詹寧斯《統治者》(德國)
最佳女演員:蓓蒂.黛維斯《紅衫淚痕》(美國)
第六屆(1938)
最佳外國影片:《奧林匹克運動會》(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空軍敢死隊》
最佳導演:卡爾.里特《士兵的假期》(德國)馬塞爾.卡內爾《霧碼頭》(法國)
最佳男演員:李思利.霍華德《賣花女》(英國)
最佳女演員:瑙瑪.希拉《絕代艷後》(美國)
第七屆(1939)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布納.梅西阿斯》
第八屆(1940)
最佳外國影片:《驛站長》(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爾卡扎爾之圍》
第九屆(1941)
最佳外國影片:《克魯格總統》(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鋼盔》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喜劇演員》(德國)
最佳男演員:厄梅特.扎科尼《波那帕特先生》(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路易斯.烏爾里奇《安奈利》(德國)
第十屆(1942)
最佳外國影片:《偉大的國王》(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檳加西》
最佳男演員:福斯科.格拉切蒂《一次槍擊》(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克.蘇德鮑姆《偉大的國王》(德國)
第十一屆(1946)
最佳外國影片:《大地之光》(美國)
第十二屆(1947)
最佳外國影片:《罷工》(捷克)
最佳義大利影片:《悲慘的追逐》
最佳導演:亨利.喬治.格盧佐《巴黎警局》(法國)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費斯內《文森特先生》(法國)
最佳女演員:安娜.瑪格納尼《可尊敬的安吉利娜》(義大利)
第十三屆(1948)
最佳外國影片:《王子復仇記》(英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在羅馬的陽光下》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審判》(奧地利)
最佳男演員:恩斯特.多伊奇《審》(奧地利)
最佳女演員:珍.西蒙斯《王子復仇記》(英國)
第十四屆(1949)
聖馬克金獅獎:《曼儂》(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沼澤的藍天》
最佳導演:阿.吉尼那《沼澤的藍天》(義大利)
最佳男演員:約瑟夫.科頓《珍妮的肖像》(美國)
最佳女演員:奧麗薇.迪.哈弗蘭《毒龍潭》(美國)
第十五屆(1950)
聖馬克金獅獎:《裁判結束》(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明天太晚了》
最佳男演員:薩姆.傑夫《夜闌人未靜》(美國)
最佳女演員:埃莉諾.帕克《鐵窗紅淚》(美國)
第十六屆(1951)
聖馬克金獅獎:《羅生門》(日本)
最佳義大利影片:《自由市街》
最佳男演員:讓.加賓《黑夜是我的王國》(法國)
最佳女演員:費雯麗《慾望號街車》(美國)
第十七屆(1952)
聖馬克金獅獎:《禁止游戲》(法國)
最佳導演:溝口健二《西鶴一代女》(日本)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一個推銷員的死》(美國)
第十八屆(1953)
聖馬克銀獅獎:《雨月物語》(日本)《紅杏出牆》(義大利、法國)
最佳導演:亞溫.李斯《四張廣告》(美國)
最佳男演員:亨利.維爾伯特《沒有懺悔的神》(法國)
最佳女演員:莉莉.帕爾默《四張廣告》(美國)
第十九屆(1954)
聖馬克金獅獎:《羅密歐與朱麗葉》(義大利、英國)
聖馬克銀獅獎:《在碼頭》(美國)《七武士》(日本)
最佳男演員:讓.加賓《不要碰珠寶》(法國)
第二十屆(1955)
聖馬克金獅獎:《諾言》(丹麥)
聖馬克銀獅獎:《跳來跳去的女人》(蘇聯)
最佳男演員:肯尼思.莫爾《親情深似海》(美國)
第二十一屆(1956)
最佳男演員:布爾威爾《巴黎橫斷面》(法國)
最佳女演員:瑪麗亞.雪爾《酒店》(法國)
第七十一屆(2014)
最佳影片金獅獎:羅伊·安德森《寒枝雀靜》(瑞典)
最佳影片評委會大獎:約書亞·奧本海默《沉默之像》(丹麥/挪威/芬蘭)
最佳導演銀獅獎: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郵差的白夜》(俄羅斯)
最佳男演員:獎亞當·德利弗《飢餓的心》(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獎:阿爾芭·洛瓦赫《飢餓的心》(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卡昂·穆德西《錫瓦斯》(土耳其)
第七十二屆(2015)
最佳影片金獅獎:洛倫佐·維加斯《來自遠方》(委內瑞拉)
評審團大獎:查理·考夫曼《失常》(美國)
最佳導演銀獅獎:帕布羅·查比羅《犯罪家族》(阿根廷)
最佳編劇獎:克里斯蒂安·文森特《貂》(法國)
最佳男演員獎:法布萊斯·魯奇尼《貂》(法國)
最佳女演員獎:瓦萊莉·高利諾《為你著想》(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艾明·阿爾珀《封鎖》(土耳其)
最佳新演員獎:亞伯拉罕·阿塔哈《無境之獸》(美國)
第七十三屆(2016)
最佳影片金獅獎:拉夫·達茲《離開的女人》(菲律賓)
評審團大獎:湯姆·福特《夜行動物》(美國)
最佳劇本獎:諾亞·奧本海姆《第一夫人》(美國)
最佳導演獎: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戰爭天堂》(俄羅斯)、阿瑪特·伊斯卡拉特《野蠻地區》(墨西哥)
最佳男演員獎:奧斯卡·馬丁內茲《傑出公民》(阿根廷)
最佳女演員獎:艾瑪·斯通《愛樂之城》(美國)
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獎:葆拉·貝爾《弗蘭茨》(德國)
評委會特別獎:安娜·莉莉·阿米普爾《劣質愛情》(美國)
第七十四屆(2017)
最佳電影金獅獎:吉爾莫·德爾·托羅《水形物語》(美國)
評審團大獎銀獅獎:薩繆爾·毛茨《狐步舞》(以色列)
最佳導演銀獅獎:澤維爾·勒格朗《傾盡所有》(法國)
最佳男演員:Kamel El Basha《羞辱》(黎巴嫩)
最佳女演員:夏洛特·蘭普琳《漢娜》(法國)
最佳劇本獎:馬丁·麥克唐納《三塊廣告牌》(美國、英國)
評審團特別獎:沃威克·桑頓《甜蜜的國度》(澳大利亞)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演員獎:查理·普拉默《賽馬皮特》(英國)
第七十五屆(2018)
金獅獎最佳影片獎:阿方索·卡隆《羅馬》
銀獅評委會大獎:歐格斯·蘭斯莫斯《寵兒》
最佳劇本獎:喬·科恩、伊桑·科恩《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銀獅最佳導演獎:雅克·歐迪亞《希斯特斯兄弟》
最佳男演員獎:威廉·達福《永恆之門》
最佳女演員獎:奧莉薇婭·柯爾曼《寵兒》
評審團特別獎:詹妮弗·肯特《夜鶯》
新晉演員獎:巴凱里·甘納巴《夜鶯》
第七十六屆(2019)
金獅獎最佳影片:《小丑》導演:托德·菲利普斯
評審團大獎:《我控訴》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最佳劇本獎:楊凡《繼園台七號》
最佳導演獎:羅伊·安德森《關於無盡》
最佳男演員:盧卡·馬里內利《馬丁·伊登》
最佳女演員:阿麗亞娜·阿斯卡里德《世界的勝利》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獎(最佳新人獎):托比·華萊士《乳牙》
評委會特別獎:《黑手黨不再是曾經》導演:弗蘭科·馬雷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