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第74屆威尼斯電影節有幾部華語電影入圍競賽單元威尼斯電影節入圍名單
當地時間8月30日晚,第7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開幕。今年影展依然大師雲集,包括達倫阿倫諾夫斯基、是枝裕和、亞歷山大佩恩、弗雷德里克懷斯曼等名導,以及馬特達蒙、喬治克魯尼、詹妮弗勞倫斯、伊莎貝爾於佩爾等知名演員的新作均入圍主競賽單元。值得欣喜的是,由《白日焰火》 製片人文宴執導的中國電影《嘉年華》也入圍了主競賽單元,她也是今年主競賽入圍導演中唯一一位女性導演。
今年,來自十餘個國家共21部電影入圍主競賽單元,其中美國影片達到6部,在數量上依舊占據絕對優勢。加上兩部英國電影以及一部澳大利亞電影英文對白的影片幾乎占據半壁江山。
在這些影片中,馬特達蒙一人就主演了兩部,除了開幕片,他還出演了好友喬治克魯尼執導的《迷鎮》。2011年克魯尼曾憑借自導自演的《總統殺局》入圍威尼斯主競賽單元,這一次新片請來了科恩兄弟擔任編劇,並延續了帶有魔幻色彩的黑色幽默風格,將故事背景設定在上世紀50年代的僻靜小鎮,講述一戶外表光鮮的家庭因一次意外接連引出勒索、背叛、復仇等驚悚事件的故事。
曾在嶄露頭角時就拍出意識流神作《夢之安魂曲》,隨後又有奧斯卡獎提名之作《黑天鵝》的美國導演達倫阿倫諾夫斯基,這次帶來了新作《母親》,由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和兩奪威尼斯最佳男主角獎的哈維爾巴登主演,相信在達倫的包裝下,普通夫妻因為接連不斷的不速之客來訪而陷入危機的老套劇情,會變成一部極具個人風格的驚悚懸疑片。
曾執導《潘神的迷宮》《地獄男爵》《環太平洋》 的墨西哥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新作《水形物語》與開幕片一樣是科幻片,講述冷戰時期在政府工作的啞巴清潔工與水生人形生物的愛情故事,這位墨西哥導演向來擅長製造奇幻迷離的氛圍,新片以浪漫故事投射真實人性。
《紐約公立圖書館》則是主競賽單元中唯一一部紀錄片,由曾獲奧斯卡和威尼斯終身成就獎的美國紀錄片大師弗雷德里克懷斯曼操刀,3小時17分鍾的片長更是在入圍作品中排在第一。
而在非英語對白影片中,已經成為歐洲三大電影節常客的法國導演阿布戴柯西胥讓人期待。他在2013年憑借電影《阿黛爾的生活》獲得第66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新作《宿命,吾愛》同樣是一部愛情片,講述了年輕編劇、少女、製片人妻子三人之間的愛恨糾葛。另外一位備受關注的導演則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他曾四度入圍戛納,今年則是他在1995年處女作《幻之光》之後第二次來到威尼斯,法庭題材懸疑新片《第三次的殺人》以律師調查當事人縱火案為線索,這也是繼《如父如子》後導演再次與福山雅治合作。
兩部華語片入圍競賽單元
令中國觀眾欣喜的是,今年威尼斯一掃去年華語片零入圍的遺憾,《嘉年華》 入圍主競賽單元,而VR動畫《拾夢老人》則入圍了首次設立的VR競賽單元。
《嘉年華》透過兩個不同年齡段、不同成長背景的女孩視角,講述了女性青春成長的故事。導演文宴試圖在影片中探討良性的社會機制、人與人之間的和解,以及如何讓成長煩惱變為成長契機等主題。影片主演則大膽起用新人,文淇和周美君皆是初涉大銀幕,同時史可、耿樂等多位實力演員加盟助陣。
VR動畫短片《拾夢老人》的導演米粒曾任《大聖歸來》編劇,還參與過《魁拔》《小門神》《搖滾藏獒》等多部國產優秀CG動畫電影的製作,11分鍾的短片主要講述撿垃圾的老頭和他的小狗在垃圾場中,日復一日撿拾人們丟棄的夢想的故事。
除了兩部入圍競賽單元的華語影片,吳宇森新片《追捕》也入圍了非競賽單元,影片將在威尼斯舉行首映禮。這一次,吳導回歸了他最擅長的警匪片領域並請來張涵予擔任主演,講述一位檢察官被人誣告後一邊躲避追捕一邊追查真相的曲折故事。(記者陸乙爾)
下一頁為第74屆威尼斯電影節入圍影片完整名單:
㈡ 現實主義題材影片《嘉年華》,《嘉年華》評價和口碑如何
《嘉年華》的導演文晏,是中國內地新生代優秀導演和製片人中為數不多的女性。曾擔任64屆柏林金熊獎的影片《白日焰火》的製片人。
2013年個人處女作《水印街》成為中國內地唯一一部入圍70屆威尼斯電影節「影評人周單元」的劇情長片。
而文晏的這部新片——《嘉年華》也入圍了第74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獲得2017年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影片的原名是《水上嘉年華》只得是片中孟小文的父親所管理的游樂園。影片講述了,兩個小學生孟小文和張新新,因為父母疏於照顧,被她們的「乾爹」——當地的一位大老闆帶到旅館進行了性侵。
而旅館的服務人員小米成為了整起事件唯一的見證人,並且保存下了視頻資料。而這也使她成為了警方、旅店老闆、律師,以及閑雜社會人員,多方勢力爭相拉攏的目標。
而年僅15歲的小文正處於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階段。個人情感世界的敏感纖細與外部社會力量的糾葛沖突相互交織。如何展外部社會矛盾的激烈和少女內心世界的細膩,對於導演文晏和飾演小文的米琪來說都是個巨大挑戰。最終的成片證明,她們不負眾望為觀眾呈現了一個引人入勝、震撼人心的故事。
片中的重要意象——夢露雕像,高達數十米的「夢露」擺出了她最經典的「撫裙」動作。所以每當人們抬頭仰望,總能夠看到她若隱若現的「裙底」。但是沒過多久雕像的小腿就貼滿了各種廣告,原本鮮紅的腳趾甲也被人刮花。
這個在海灘邊搔首弄姿的美國性感女星雕像,柔弱、魅惑、令人浮想聯翩,卻更容易招來非議。其現實原型來自「廣西貴港建立全球最大夢露雕像,後因有傷風化被拆除」的事件。導演將其移用到影片中,使其具有了多重象徵意味。
這座雕像和影片的英文名字「Angels Wear White」相呼應,無疑成為了當代女性社會地位的象徵。與男人相比她們是弱者,但雌性的誘惑卻一再讓她們成為男性暴力和強權的受害者,而作為旁觀者她們既不敢也沒有能力發聲。「夢露」就是片中孟小文、張新新和小米的代表,更是全社會女性形象的集合體。
另外片名「嘉年華」來自歐洲中世紀時期的「狂歡節」,所有人在固定的幾天內忘記身為地位差別,為所欲為盡情釋放自己的原欲。其象徵著當前以金錢為核心的現代社會,每個個體的價值和尊嚴都不再被重視。每個在金錢大潮中「弄潮」的投機者,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刻被潮水裹挾、吞沒的對象。而《嘉年華》則導演文晏對當代社會現實,女性身份、兒童侵害等問題的全面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