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黑澤明獲得過多少次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電影和最佳外語片
黑澤明1910年出生在日本東京的一個武士家庭,從小家教很嚴,父親不但讓他學劍道,還逼著他學書法,而他對繪畫卻非常感興趣,曾經意志當一名畫家,但是當時以畫家為職業非常困難。他經歷了日本歷史上最富戲劇性的世紀,它從一個半封建王朝轉變成了一個工業大國。在黑澤明26歲的時候,一次偶然的選擇他進入影壇,開始了自己的電影人生。
1923年9月1日,關東地區發生了強烈的地震,三分之二的城市建築被毀壞,死亡人數幾乎與廣島原子彈死亡人數相當。那年黑澤明十三歲。黑澤明最初的理想是成為一名藝術家。他在中學學習過西方繪畫,參加過一個稱為「無產者藝術家聯盟」的組織,該組織經常談及革命的話題。
1936年,黑澤明在報紙廣告上看到一家叫PCL的電影公司在招聘助理導演,他報了名,這家公司就是後來的東寶映畫。這一年黑澤明26歲。直到1943年,黑澤明才被允許執導他的第一部電影《姿三四郎》,該片取材於一部講述年輕柔道師的小說。雖然是初任導演,黑澤明在日本一下走紅。電影《羅生門》在日本的首映失敗,但卻意外的在西方大獲成功。1951年這部影片入選威尼斯電影節,並獲得了令人羨慕的金獅獎。
1990年,80高齡的日本導演黑澤明在奧斯卡頒獎禮上獲得終身成就獎。
直到1998年他去世,黑澤明導演的電影超過了30部,包括《羅生門》、《七武士》、《蜘網宮堡》和《亂》等,他的作品對其他導演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如喬治·盧卡斯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他們尊稱黑澤明為電影大師。而在日本他被指責過分地迎合國際觀眾,以及過多地將日本社會暴露給西方。
黑澤明拍攝的影片《羅生門》,在1951年威尼斯影展上獲得金獅獎,這是西方電影節第一次把頭獎給了一位亞洲導演。這無疑是一個里程碑,因為,從此西方社會不僅認識了日本導演黑澤明,還通過他的影片真正認識了亞洲電影。
黑澤明在日本的武士家庭長大,年輕時一次偶然的選擇使他進入影壇,在做了7年的副導演後,導演了第一部影片《姿三四郎》,而1950年的影片《羅生門》更是奠定了黑澤明在世界影壇的地位。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黑澤明不斷拍攝出傳世傑作。
接下來的幾年中,黑澤明連續拍了幾部傑作,都是描寫人們在艱苦和逆境中如何善良生活的。自我犧牲和承擔道義是許多黑澤明影片的中心主題,這與他的武士家庭背景密切相關。黑澤明堅持劇本要基於真實的事件,所以他和攝制組對日本歷史進行了深入的探查,以便獲得更多有關武士的資料。
《七武士》是東寶映畫拍攝的最昂貴的影片,因為拍攝時間是原計劃的四倍。黑澤明和他的攝制組設法完成了這部影片,但卻使東寶映畫瀕臨破產的邊緣。黑澤明的冒險得到了回報。《七武士》在日本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時它在西方被認可,也為他贏得了世界級藝術家的美譽。
1960年,黑澤明的《七武士》被約翰·斯特奇斯重拍,取名為《七個高尚的人》。詹姆斯·考伯恩扮演飛刀牛仔,人物直接取材於黑澤明的武士劍客。
1968年,20世紀福克斯公司宣布,黑澤明將在一部描寫突襲珍珠港的宏大的戰爭史詩片中擔任日本部分的導演。開機三周後,黑澤明離開了劇組,最後完成的影片中一點也沒有用他導的部分。到1968年,電視劇完全佔領了日本的市場。
1972年,黑澤明接受邀請到蘇聯去拍一部俄語片《德烏蘇札拉》。當時蘇聯的電影公司還由國家控制,他和一大幫蘇聯人一起工作。這部影片用了兩年多時間才完成。影片講述了世紀之交一支探險隊深入荒野進行勘測的故事,片中大部分外景都在西伯利亞拍攝。1976年,影片《德烏蘇扎拉》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由於拍電影越來越入不敷出,黑澤明不得不尋找新的收入來源。其中一個選擇就是接拍一組日本威士忌酒的廣告,拍攝地點就在他在日本的住所附近,他親自執導,並且還在其中客串了角色。
黑澤明依靠外國的資助才得以完成《影子武士》的拍攝。弗朗西斯·科波拉在他的好友喬治·盧卡斯的幫助下籌集到了足夠的資金。剛剛拍完《星球大戰》的盧卡斯稱,自己的靈感來源正是黑澤明的作品。
黑澤明的《影子武士》將觀眾拉回了戰國時代,他呈現給眾人一部講述忠誠和兩個敵對家庭之間戰爭的史詩巨作。不過,他這一時期的心境更加灰暗,而這部電影中表現的戰爭的恐怖也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震撼。
拍完《影子武士》之後,黑澤明著手拍攝一部根據莎士比亞名著《李爾王》改編的影片《亂》。《亂》令黑澤明像著了魔。他常常陷入幻想,滿腦子都是他要拍的影像。影片的結尾是一場預言式的血腥大屠殺,這喚起了黑澤明腦海深入最可怕的童年記憶。
當黑澤明需要緩解拍片的疲勞或是寫些什麼時,就會到東京呆上幾個禮拜,他每次都住在一家簡朴的小旅館里。
黑澤明80多歲高齡時仍堅持拍片,1998年9月,黑澤明與世長辭,享年88歲。共有35000多人參加了他的追悼會。
黑澤明在他50年的電影生涯中共導演了近30部電影,獲得了30多個著名的獎項,他獨特的電影表現手段,觸及人類情感秘密的電影主題,令西方影人心醉神迷,影響了斯皮爾伯格、盧卡斯、科波拉等一代西方導演。
『貳』 1、日本第一部獲得世界電影節大獎的影片是( ),由日本最負盛名的( )導演
日本第一部獲得世界電影節大獎的影片是《羅生門》,由日本最負盛名的(黑澤明 )導演.
『叄』 黑澤明獲過的國際大獎
從1943年到1993年,黑澤明走過了整整半個世紀的電影生涯。其中20世紀40年代9部作品,50年代9部作品,60年代5部作品,70年代和80年代各2部作品,90年代3部作品。獲得的電影獎項不計其數,其中最具影響力的獎項有這樣幾個,分別是:《羅生門》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和威尼斯電影節最高獎項金獅獎,《德爾蘇.烏扎拉》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影武者》獲得戛納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獎和因《戰國英豪》獲1959年第九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還有就是他本人獲得的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黑澤明在奧斯卡和世界三大電影節上都獲得過大獎,無愧於電影大師稱號!!!
『肆』 黑澤明《羅生門》
《羅生門》是黑澤明的代表作,於1951年榮獲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成為西方世界認識東方電影的窗口,至今在全球范圍內影響深遠。該片改編自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以《竹林中》和《羅生門》為背景,雖然篇幅不長,卻以其深刻的主題和多角度敘述贏得了廣泛贊譽。
影片講述了在大雨下的羅生門下,樵夫、和尚、無賴三人互相講述同一事件的不同版本。這些故事涉及武士的死亡、強盜的行徑、以及女性的掙扎。每個角色的敘述都含有其個人的動機和偏見,使得事件真相變得模糊不清。
「羅生門」原為日本京都的正門,因年久失修而成為破敗之物,成為影片故事的背景。在故事中,三個角色在躲雨時展開了一場關於真相的探討,揭露了人性的復雜性和欺騙。他們各自的敘述展現了自私、虛偽和道德淪喪的一面,同時也反映了對尊嚴、愛情和勇氣的渴望。
影片中,角色們對事件的描述各異,使得觀眾不得不質疑所謂的「真相」。在多襄丸的故事中,他被描繪為一個智慧、勇敢、魅力非凡的人物,而其他版本則揭示了更多關於人性的陰暗面。這一系列不同的敘述,讓觀眾意識到,真相可能因敘述者的視角和動機而被扭曲。
《羅生門》以其獨特的敘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題,探討了人類的本性、道德和真相的本質。影片通過多角度敘述,展現了人性的復雜性和多面性,以及對自我欺騙的傾向。盡管影片中的角色們試圖通過講述不同的故事來掩蓋真相,但最終,這些故事共同構建了一個關於人性的復雜畫面。
在藝術上,《羅生門》展示了黑澤明的創新技巧和對動態鏡頭的運用。影片的動感鏡頭、精心設計的場景調度以及對光影的巧妙運用,為觀眾呈現了一幅充滿情感和戲劇性的畫面。同時,影片的音樂和視覺效果緊密結合,增強了敘事的連貫性和情感表達,使得觀眾能夠沉浸在角色的敘述中,感受到故事的深度和復雜性。
《羅生門》的成功不僅在於其深刻的內涵和藝術表現,也在於它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對人類本性的反思。影片通過多角度的敘述,展現了人性的復雜性和欺騙的普遍存在,提醒觀眾認識到真相可能因敘述者的視角和動機而被扭曲。《羅生門》通過其獨特的方式,成為了探索人類本性、道德和真相的電影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