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柔情史》已經上映 「中國式母女」太真實
《柔情史》是由楊明明自編自導並主演,耐安聯合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8年2月16日在第6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全景單元展首映。該片刻畫了北京胡同中一對單親家庭母女互相拒斥、仇恨、傷害的奇觀,在絕望中折射出柔情的力量。
柔情史什麼時候上映的?柔情史主要劇情是什麼?
由楊明明自編自導自演、耐安主演的電影《柔情史》已於5月7日在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專線上映。隨定檔消息一同釋出的還有電影定檔預告與海報,一對「中國式母女」相愛相殺的生活日常讓人直呼「太真實」。
影片曾入圍第6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處女作、榮獲第42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火鳥大獎及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等眾多國內外知名獎項。導演楊明明在創作本片時吐露:「這是一部用外科手術刀剖析而成的電影,從當代北京一對母女生活的橫截面入手,凜冽與戲謔並存,重新解釋了當代中國的柔情史和快樂。」
影片以全新的視角面對當代城市生活,故事中剛和男友分手的小霧,因一筆意外的稿費而在北京胡同里租了一套房子,期待自己一個人的世界。不了母親因無法與家中老人相處,搬來與她同住。奇特的戰爭開始了。
每天一睜眼,在屋子的每個角落,母親都在用荒謬的生活規則與偏執的行為方式折磨著小霧。小霧也被母親的思維邏輯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兩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女人,在飯桌,尿盆,碗筷中互相攻擊,防禦。在戰爭高潮,她們已無法面對彼此。母女各自開始了一場戀愛,獲得了暫時的平衡,但最終都失敗了。
預告片中,伴隨著緊張逼人的鼓點節奏,母女二人在線互懟堪稱還原不少母女的真實生活對話。母女之間的較力,女人之間的角力,讓這一對母女看似不同尋常卻又充滿了每對母女的影子。
2012年楊明明導演攝影兼主演的短片《女導演》,將極度真實的表演和虛構劇情合為一體,代表青年導演最新最酷的創造力。2015年間剪輯了楊超導演的劇情長片《長江圖》。2017年拍攝電影《柔情史》,該片是楊明明自編、自導、自演的首部長片文藝電影。
2018年《柔情史》入圍了第68屆柏林電影節全景單元並獲得最佳處女作提名。同年榮獲第42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新秀競賽-火鳥大獎及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第20屆首爾國際女性影展最佳導演獎。第13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年度新銳編劇。第10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8年度表彰大會入圍年度影片、年度導演、年度青年導演。
❷ 《柔情史》曾入圍柏林電影節,導演開拍前三天決定自己演
《柔情史》海報圖,母女兩人「相愛相殺」。
5月17日,導演楊明明自編、自導、自演的首部長片《柔情史》上映。影片曾入圍第68屆柏林電影節全景單元並獲得最佳處女作提名,楊明明憑借《柔情史》成為了最受矚目的年輕女導演之一。
電影講述了小霧(楊明明飾)和母親(耐安飾)在胡同里共同生活的日常故事。母親用荒謬的生活規則和偏執的行為方式折磨著小霧,小霧也被母親的思維邏輯潛移默化的影響著。這兩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女人互相攻擊又無法離開彼此。
「小霧」曾找曾美慧孜出演
《柔情史》的故事非常瑣碎,講述的也是日常生活中很隱私的事情,它就像切開一個橫截面一樣,讓人看到生活內里的構成,因此楊明明形容這是一部用「外科手術刀剖析而成的電影」。同時,影片選擇了大量近景拍攝和實景拍攝的大特寫,用以表現胡同壓抑局促的真實感。
於是,《柔情史》中呈現出一個疲倦又有明顯面部缺點的「小霧」形象,以至於路演的時候,有不少觀眾在映後環節「安慰」楊明明說,「沒想到你本人這么美」。楊明明聽完很高興,但她並不介意在鏡頭前展現不完美的一面。在楊明明看來,電影最大的魅力就是真實,「真實會帶來這個角色的魅力,它不是歲月靜好式地掩蓋缺點」。因此,她敢於素顏出鏡,在鏡頭面前暴露黑眼圈和皺紋,還做出了各種歇斯底里的表情。
楊明明透露,「小霧」這個角色最早的人選是曾美慧孜。楊明明曾和曾美慧孜聊過電影和角色,對方表示很感興趣,最終因為拍攝檔期問題遺憾錯過。楊明明十分欣賞曾美慧孜塑造人物的能力,「她在生活中波瀾不驚,你甚至不知道她是個女演員。但是在鏡頭面前,她就能夠給人特別大的震撼。我知道她是一個被低估了的女演員,所以她現在能夠被大家注意到,我特別為她開心」。
小霧和母親在飯桌前邊聊邊吃,這一幕極具生活氣息。
偏書面的表達緣於人物特質
在《柔情史》中,吃飯是生活里最簡單的儀式,奶、羊蠍子、瓜這三種常見食物串聯起了三個章節。牛奶最便宜最普通,跟她們的生活一樣乎亮森平淡;羊蠍子代表著「 改善生活」,有幸福的意味,而且吃的動作在視覺上給人以享受;「拍瓜聽響」則是婦女買水果經常做出的動作,買到甜的瓜,就好像得到了獎賞一般,自己的生活也多了一點希望。
對於片中沒什麼「存在感」的母親來說,做飯是控制女兒的武器。她屢次在餐桌上拿出母親的權威,對女兒提出苛刻的要求,而母女二人也只有在共享 美食 的時刻才能獲得短暫的和平。
楊明明表示,《柔情史》中有她自己和身邊朋友的影子。在寫劇本之前,楊明明經過了大量的調查,詢問不同工作和身份的人與母親之間的關系。「不同的母親、相同的控制欲」給他們帶來過不同程度的苦惱,這也堅定了她繼續創作《柔情史》。
在談到《柔情史》的創作時,楊明明說:「這部電影從當代北京一對母女生活的橫截面入手,凜冽與戲謔並存,重新解釋了當代中國的柔情史和快樂。」她通過這對母女身上展現了復雜的人性——怪癖的、刻薄的、溫柔的、帶有愛意的,這也是她們的真實狀態。
片中的「吃」有著象徵意義,母女兩人的吵架也使用了很多書面用語。對此,楊明明解釋說,這是由人物的特質和興趣決定的,「母親這個角色,她沒有能力寫出可以發表的小說,她只是把自己的文學理想投射到生活的各個層面,所以她跟女兒說話喜歡用大詞。女兒小霧和男朋友張憲都是知識分子,這種知識結構的不匹配,導致他們說話會產生這樣的戲劇效果」。
工作中的楊明明。
女導演的創作困境和男導演相同
從第一部短片到《柔情史》,楊明明一直被人稱道的是獨特的「女性視角」,但與此同時,片中對男性的刻畫不多,形象也相對模糊。楊明明坦言,自己沒那麼了解男性世界,但可以捕捉到特定身份的人物特質,「比如張憲這種,他有犬儒的一部分,但是他也是這部戲裡面最正常的。爺爺是這對母女要抵抗的外部世界的『敵人』,是一個假想敵」。
楊明明表示,她並不想把自己的創作局限於女性題材,也不想將自己的作品打上女性導演的標簽。鍵答她還有非常多想嘗試的方向,商業片、動畫片,不同的主題和類型,「如果有好的商業片劇本,我當然要拍」。
作為一名女性導演,楊明明並不覺得自己身處「弱勢」。「男導演女導演在創作本身上的困境是一樣的」,楊明明談道,「可能女導演沒有太大的野心,更單純一些,她們特別珍視內心的感受,視角也非常豐富。對於每一位導演,最重要的都歲畝是看清自己的優點。女導演的突破也並不是要做到像男導演一樣」。
【對話導演】
新京報: 為什麼會選擇邀請耐安老師來出演?
楊明明: 我覺得她是一個不滿足做演員的人,演員工作無法滿足她志趣的需求。她是一個很好的演員,只是不去演而已。《柔情史》當時在金馬得了一個創投獎,她知道這部電影,看完劇本之後就沒有任何負擔地接受了。她說她特別珍惜與能夠找到她合作的年輕創作者的緣分,所以以全力幫助我們,是一個定海神針一樣的人。
耐安老師讓所有導演都非常驚喜的優點,就是她不會改詞,不管是什麼樣的台詞她都能夠特別自然地演出來。她非常尊重導演,也不擺前輩的架子。
新京報: 滑板車這個工具非常好地體現了女主的性格,是怎樣想到這個點的?
楊明明: 她有一點蠢蠢的、用蠻力的性格,滑板車有腿蹬得費勁的感覺,比較適合她。但是她又不是特別酷的女孩,滑板太帥了也不適合。我還是希望能用滑板車塑造這對母女的狀態,女兒騎滑板是不想看到人,母親出門戴墨鏡也是不想看到人,她們甚至連彼此都嫌棄,所以騎滑板讓她可以避免看到人群。而且滑板車在固定的鏡頭內移動,也可以在視覺上給畫面帶來新鮮感。
新京報: 片中小霧的閨蜜雨杉雖然戲份不多,但是很有趣,以後會拍她的故事嗎?
楊明明: 我其實很早以前就想拍一個電影,講雨珊這樣的一個角色。我當時是受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的啟發,想寫一個沒有人愛的、很喪的、天賦不足但又特別努力的女孩。到現在我也沒有放棄去寫她的這個想法,但是需要做更多的准備。
新京報: 入圍柏林電影節,《柔情史》獲得了較高的口碑,你對於上映後的票房有預期嗎?
楊明明: 當它變成一件商品的時候,就不單單是藝術這么簡單的事情了。我希望這個電影被更多的人看到,票房的話,真的沒有太大的期望。是它的觀眾肯定會來看,不是它的觀眾,如果有這個緣分當然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