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形成電影的三大物質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連續攝影術
第一架「軟片式連續攝影機」是由法國人馬萊在1888年研製成功的,是在他自己的「攝影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
② 膠片
最早使用的照相底版是僅能保持幾分鍾的濕版,後來出現了用溴化銀乳劑的干底版,不久又發明了玻璃底版,但這種硬版根本無法適應連續攝影的要求。1887年在新澤西的紐沃克,漢尼鮑爾·葛德溫試製成功了將感光乳劑塗在透明柔韌的賽璐珞底片,這種材料叫膠片。(這個詞源於filmen.在古英語中,它指的是燒牛奶時產生的泡沫)另一位美國企業家喬治·伊斯曼(柯達公司的創立者)與之一拍即合,於1889年開始大量投放國際市場。葛德溫與伊斯曼都無意於發明「活動畫面」,但是,這種易於捲曲的「軟片」顯然比銀版和玻璃版更適宜於連續攝影,能拍攝更多畫面。
③ 活動放映術
解決活動放映問題的最重要的是兩組人:湯姆斯·愛迪生和盧米埃爾兄弟。
愛迪生的放映機技術是從兩個華盛頓發明家那兒買來的。1891年,愛迪生實驗室的「電影視鏡」問世。這是一個長方型立櫃式冰箱似的箱子,用干電池驅動,重約500磅,外面有個2.5毫米的透鏡。櫃內裝膠片,首尾相連,可以連續循環放映50英尺35毫米膠片的影片(這種軟膠片是由柯達公司剛剛研製出來的,膠片兩邊每格打4組小孔),其放映的速度是46/秒畫格。但這個「電影視鏡」每次只能有一個人透過放大鏡來觀看。愛迪生還買了另一個發明:在膠片兩邊打孔的牽引方法,以使膠片在攝影機中以同樣的間隔向前移動。這種在膠片兩邊鑿孔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我們一般的照相用膠片還是用這一辦法保持膠片的勻速移動。
盧米埃爾兄弟的「活動電影機」是自己研製的,與愛迪生「電影視鏡」相比,它具有更多優點:
※成本低,重量輕,便於攜帶。手柄式自重還不到16磅重,適應拍攝戶內戶外,台上台下,人工布景,自然生活等各種場景。
※放映速度為1/16秒,更接近1/24秒的正常速度。
※既能拍又能放,使用賽璐珞軟膠片;集攝、印、放三位一體的功能。
※最重要的是:他們解決了機器的片帶牽引問題。他們依照縫紉機的「動—停—動—停」的原理製造了電影放映機抓片的機械,電影放映時,影片不是連續不斷地通過片門的,而是經過片門時必須停止一下,讓影像落在銀幕上,接著當影片運動時,遮片就把片門遮起來,當第二格畫面經過片門時,影片又停止不動,遮片打開,讓畫面上的形象通過片門又落在銀幕上。
※它是一種投影式的放映機,即將影像打在銀幕上,這樣便從技術上確立了投影式電影的群體參與性,可以讓更多的人同時觀看。這樣一次放映可以獲得更多的票房收益,同時也為電影作為大眾化的儀式性娛樂方式建立了基礎,構成了電影的基本特性,從而最後實現了電影的誕生。
(選自《世界電影史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② 電影的起源在哪裡
1.電源起源於1895年12月28日
2.盧米埃爾兄弟的《火車進站》是世界上第一部電影。電影在誕生過程中經歷了喬托·卡努多的宣言,讓人們把目光集中在電影上,英國人慕布里奇拍攝的奔馬,最終《火車進站》確定了電影的誕生。
③ 為什麼會發明電影
電影
電影的起源
1895 年盧米埃兄弟向大眾展現火車進站的畫面時,觀眾被幾乎是活生生的影像嚇得驚惶四散。從此,由他們所啟動的活動攝影(cinematogrphy)不只在人類紀實工具的發展史上展現了劃時代的意義,火車進站的鏡頭也象徵了電影技術發展的源起。
電影究竟是誰發明的?
你若問美國電影界的人,
他們會異口同聲地回答:「是愛迪生發明的。」
但你如果去問法國人,
他們則會說:「是盧米埃!」
那麼誰才是電影真正的發明者呢?答案:兩個人都是!
根據記載:
在一八八八年,愛迪生開始研究活動照片,而當伊斯曼發明了連續底片後,愛迪生立刻將連續底片買回來,請威廉甘乃迪和羅利狄克生著手進行研究。到了第二年的十月,迪克生提出研究的結果,他將之拍攝成會活動的馬,這就是電影史上最早攝影的成功。成功之後的迪克生,繼續埋首更深的研究,一八九0年,他用能活動的圖片申請到專利,這些活動圖片每秒鍾能拍四十張,這就是現代影片的鼻祖。
一八九一年,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申請影像映出管和攝影裝置的專利權,這是「西洋鏡」電影的鼻祖。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發明「西洋鏡」電影的想法是,由於西洋鏡一次只能由一個人去」窺看」,藉著人們的好奇心,如此便可以增加利益,於是這種電影在一時間非常流行。不久,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又創造了世界最早的攝影棚,大有助於電影的發展。
起初,在歐洲,也有人在對這些活動照片作研究。一八九五年,倫敦有兩位名叫巴德艾卡和R.W.保羅的人,把初步的攝影棚改良後,在大庭廣眾之前舉行表演。同時間,在法國有兩位名叫路易盧米埃和奧古斯特盧米埃的兄弟,他們將照片映射在布幕上,因而吸引了大批好奇的觀眾。放映電影就此展開序幕。
盧米埃兄弟接著巴黎工業獎勵學會上試映了一部名叫「盧米埃工廠了大門」影片,同年十二月,在巴黎布辛奴街「大咖啡館」的地下大廳,正式公開上映十二部影片,並出售門票。
同年九月,在美國亞特蘭大所舉行的世界博覽會,放映這種射映式影片時,也出售門票。如此可知,早在電影產生的同時,就已和營利結下了不解之緣。
④ 電影是如何發展而來的
電影誕生和成長的歷 史,也即是連續攝影的機器、 堅韌敏感的膠片和連續放映的機器這三種技術手段改進的過程。中國電影所指涉的歷史和地理范圍非常之廣,它包括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並且在某種程度上還包括海外華人社區。自從8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電影工作者們開始大膽地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自己。
中國電影獲得許多國際大獎,而且逐年增多。由於中國電影在國際上日益受到歡迎,中國電影工業已經吸引了相當多的外資並且不斷地與外方合作拍片。隨著電影生產和消費的國際化,中國電影實際是由什麼組成的問題也就凸現了出來:它是由中國人為中國人生產的嗎?假定關於中國電影的性質已達成某些共識,那麼,紮根中國深厚的傳統文化而有別於好萊塢現象的這種電影有它自己的特點嗎?這些特點又是如何可靠地被國際電影界所洞察與闡釋的呢?這些特點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形成有意義的國際對話呢? 回顧中國電影一個世紀的發展,不由使我們想起了一些具有全球意義的歷史性事件。一百多年前,1895年電影在西方發明。這不僅是世界電影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年,而且也是清朝政府在戰敗之後把台灣割讓給日本的一年。自從1895年以來,世界范圍內視覺技術的發展與中國這個正在形成的現代民族國家的國內政治事件的聯系日趨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