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華麗上班族》這部電影憑什麼能吸引大眾的眼球
《華麗上班族》是叫人充滿聯想的電影,這聯想能跨越好多的時間和空間。美國電影大製片廠時代,拍戲全在攝影棚里,如今來看,有幾分封閉環境的不真實感,不過與老電影那略顯舞台化文藝腔的表演十分匹配。純搭景放在今天多半行不通,因為表演方式趨於自然化,戲劇味道不再那麼濃,再放進燈光考究見不到天空的「舞台」上,難免失於可信。也許只有一種類型片是例外,那就是歌舞片。歌舞片在華語電影圈是個異數。雖然武俠片宗師張徹也好,江湖片巨匠吳宇森也好,都坦言從西方歌舞片汲取過動作設計的靈感,把純暴力的武打和槍戰附上了姿態優雅的美學屬性。然而,如果不算五六十年代香港風靡一時的黃梅戲電影,真正意義上的華語歌舞片,屈指可數。拍歌舞片的導演,不是特別鍾情,就是異常無畏。
所以不得不贊老杜。這位以黑幫、槍戰的獨特風格為人熟知的著名香港導演,同時也是華語影壇最著名的多面手之一,喜劇、武俠、文藝、愛情、魔幻、科幻等均有涉足。在拍電影方面,他展現出不知餮足的創作動力。以他今時今日的影壇地位,完全可以在這個浮躁的市場里,像大多數導演一樣按部就班拍些拿手的、已經被市場認可的東西。但他仍滿懷勇氣,不斷嘗試新的類型。這位電影界的拿破崙,即便遇上過幾次滑鐵盧,也是不改初心。更可喜的是,他並沒有像許多大陸和香港的上一輩導演,創造力與日凋零,拍出脫軌時代審美的笑柄來。通過他的幾部近作中,我們仍看得出飽和的才華。如今,他用一座重金搭建的寫字樓,一組25年重聚的台前幕後卡司,一種華麗音樂劇的樣式,來演繹一個似乎已被榨乾潛力的職場故事,並且找到了一種與之相對應的表現樣式,歌舞片。一邊是載歌載舞,拿腔拿調,一邊是樓宇街景,亦幻亦真,講的是跨國公司的高層權力斗爭,這么多難接地氣的元素縫合在一起,卻能落回情感的立足點,頗為不易。嚴格來看,很難說是歌舞片,唱詞在對白中比例不高,即使職業唱將陳奕迅也僅僅貢獻了兩首完整的曲目。除了一些拿腔作勢的肢體動作,誰都沒有太多的翩翩起舞,更接近MV拍攝。追求形式的同時,不至於拉開與主流觀眾的距離——《悲慘世界》的故事多家喻戶曉,狼叔貓女的人氣多旺,前兩年那部電影版不照樣看悶了一大批文青。杜sir走的,是有華語特色的歌舞片道路。
影片的開頭令人非常不舒服,確切的說,是像銀幕反派的惡行一樣,喚起一種嫌惡感。地鐵到站,人人排隊入司,活力的泯然與做作的亢奮構成荒誕的並置,會計精英出場那段更是極盡嘲諷,彷彿寫字樓精英都在高度職業化的制度約束下成為喪失個性的工作機器。反烏托邦電影,就常常用這種高度整齊劃一的群體行為,來激發觀眾的反感。這個華麗麗的人性地獄,跟《黑社會》開頭的結拜儀式,人人循規蹈矩,儀態端莊,「不分老中青上下一心」的高度職業做派,就像幫派分子誓死效忠一樣,充滿了儀式感。然而沒多久,《黑社會》迅速開撕,《上班族》們作為生物人的私心和私情也沖破了職業人的高貴偽裝,上演一出出涕淚交加的悲喜劇來。哈哈,這種先建制後解構的戲碼,真是老杜的拿手好戲。網上評論,多將此片形容為「職場黑社會」。兩片有一樣十分接近,就是不搞梗不驚人死不休的劇情波折。這與老杜拍《單身男女》一定要奇遇巧合連環爆炸的路子,正好背道。那些職場計謀,並沒有懸疑電影出人意料的震驚時刻,有個朋友說略失望,沒有想像中職場男女螳螂黃雀火花四濺的高智商撕逼。就好比看了《黑社會》,也有很多自詡熟悉幫派生活的圈內人表示不屑,說香港黑幫哪是那個樣子的。但這恰恰是杜氏電影的專項和魅力,若僅僅復制現實,朝九晚五多的是,緋聞八卦勾心鬥角,上班天天可見,何必花錢去影院看個仿製版本。更何況,這個張艾嘉編劇的故事之所以耐看,不在於多麼峰迴路轉,絕殺俗套,它賦予我們一個近乎全知的視角,通覽一切。那些打著小九九,在理智、情感、好奇與慾望之間掙扎的男女,是如何不可避免地走向一錘定音的結尾。從角色唱唱跳跳開始就在告訴我們,它是寓言也好,格言也好,反正不是寫實的。片中充滿顯而易見的象徵意涵,比如那部直達71樓的電梯,不斷成為陳奕迅夢中的殺人機器。杜氏電影里,頭腦冷靜不感情用事者,笑到最後的機會總是更大,就像《黑社會》的阿樂,《以和為貴》的吉米仔,再早一點,還有《暗花》的洪先生。影片結尾,勝者似乎傾盡了全部的智慧,才表現出並不算驚艷的城府,但我們願意陶醉在那塵埃落定後昌亡驟分的情緒中。現實里,我們的視角是狹窄的,想像是受限的,個人情感會干預判斷,幾乎沒有可能領略這樣大合唱式的華彩棋局。
企業高管被金融賭局逼得走投無路,那些股市大動盪的段落,有來自《奪命金》的親切延續感。印象深刻的還有那句「我要報警」,瞬間想起當年的那些「我們去自首吧」,「火是警方卧底」等等。經過《放逐》,《鐵三角》,《奪命金》那些尷尬的蛇足後,老杜通過《毒戰》證明自己捏實了審核門道,而《華麗上班族》告訴我們他進一步學會了與體制共舞。北上的香港導演都有類似的訴求,考慮到題材的敏感性,幾乎沒人能比老杜做的更好,不信,比比前不久林嶺東那部《謎城》。作為銀河映像的影迷,我們都對《大隻佬2》、《黑社會3》翹首已久,也許,是時候了。
Ⅱ 看徐冰的電影《蜻蜓之眼》
昨晚在今日美術館觀看了當代藝術家徐冰的電影《蜻蜓之眼》。一部完全用真實的監控錄像素材剪輯而成的虛構故事片,沒有攝影師,沒有演員。
這也是藝術家徐冰的第一部電影作品。
藝術家偶然看到監控器下的鏡頭,發現這樣的視角很特別,很真實而有沖擊力。於是突發奇想,決定用監控錄像素材來完成一部電影。於是開始找人收集監控錄像素材,有些素材甚至是動用了私人關系。再請人根據錄像素材開始編寫故事劇本,再做剪輯、製作。配音和字幕。歷時數年,期間隨著錄像素材的不斷增加,劇本也不斷地修改完善。最終完成了這部史無前例的電影創新之作。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名叫蜻蜓的女孩短暫人生的命運。然而透過無處不在的監控器的俯視的鏡頭,我們卻看到一個殘酷而又倍感無力的現實世界,真實而又恍惚。
蜻蜓17歲時因身體不好被母親送到寺院代發修行。
後來因為在寺院里看到一些事情,覺得寺院也和外面一樣,就想到外面去看一看,闖一闖。
其中在寺院里碰到的一件事就是,一位企業老闆捐助寺院,要再建一座新的廟堂,因此要挪動一棵千年的古樹。蜻蜓覺得這是要動了寺院的風水,心有不甘。師姐勸說,寺院也要生存下去,沒有辦法,要她不要太執念。後來蜻蜓還是出去了。
寺院外面找工作並不容易,她幾經磕碰,在一家牛奶廠找到一份工作。在那裡與一年輕人擦肩而遇,小夥子叫柯凡,只用眼角的餘光就覺得蜻蜓似曾相識。兩人聊得來。小伙仗義,有血性。
有一天蜻蜓無意和他聊起,說她感覺一頭母牛的眼睛告訴她,想要離開這個地方。
小伙兒記住了蜻蜓說的話,有一天夜裡,他偷偷把這頭奶牛裝上卡車給放了。他自己承認是他乾的,因此被工廠辭退了。蜻蜓也離開了牛奶廠。
她想去服裝店找工作,人家嫌她顏值不夠,後來找到一家洗衣店的前台工作。因為衣服出了點問題,和一位仗勢欺人的大客戶爭吵,被老闆解僱。小伙柯凡替他打抱不平。找那個女人算帳,後來反而被人家的家丁暴打。蜻蜓並不想柯凡這樣對她,不希望自己成為柯凡的孽債。然而柯凡說他願意。也許這是前世有緣吧。
一次在馬路上,柯凡發現後面車里坐著那位欺負蜻蜓的女子,於是不顧違規,執意把車頭掉過來,與後面那輛車數次對撞(監控錄像的真實素材)!毫無懸念,柯凡又挨了打,還被送進了監獄。
蜻蜓後來去美容院整容,美容院說只要同意把整容前後的照片拿出來做廣告,就可以優惠。蜻蜓答應了。
整容之後,她改名瀟瀟,做視頻直播成了網紅。柯凡從監獄出來,到處找蜻蜓,後來從美容院的廣告中發現網紅瀟瀟就是蜻蜓。通過直播視頻,無論柯凡怎樣懇求,瀟瀟並不願意相認。後來因為瀟瀟整容後的面容與一位明星的臉相像,那明星讓人把瀟瀟給人肉了,搜出來很多蜻蜓整容前的照片,發到網上,瀟瀟遭到眾人的謾罵和唾棄。後來她從網上消失了,有人說瀟瀟自殺了。但公安從監控錄像上根本無法破案,因為太多人長得和瀟瀟一樣了。
柯凡一直放不下蜻蜓。後來他找到美容院,要求整容,整到蜻蜓以前的模樣。整成蜻蜓的面容之後,柯凡順著蜻蜓以前的軌跡倒著又走了一遍,想找到蜻蜓所有經歷過的內心感受。他從洗衣店、餐廳,牛奶廠,一直回到寺院。回到寺院後,師姐絲毫沒有懷疑眼前的「蜻蜓」,覺得模樣沒有變,只是聲音有些變粗了。師姐依然還是那句話,寺院內外都一樣,讓蜻蜓不要太執念,假作真時真亦假。影片隨之結束。
在時長80多分鍾的影片里,除了男女主人公的命運故事,還有大量監控器鏡頭下的芸芸眾生相,作為電影的現實大背景,無論馬路上行駛的汽車、還是熙熙攘攘的行人,電梯里,小區里,馬路邊;白天和晚上。有路邊賣早點的,有超市裡打架的,有觸目驚心的交通事故,有暴雨之中掉進沒有井蓋的下水道里的人,有自然的火山噴發,有房屋突然塌陷…各種不測,隨時發生,讓你拎著心,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鏡頭下的真實世界超乎你的想像,那也只是冰山一角,你無法可及真實世界的邊緣在哪。
從監控器俯視的視角看,匆匆來去的人們,忙碌著、生存著,就像人類在看螻蟻的生活,如此微不足道,又生死無常。不禁感嘆活著就已經是一個奇跡了。
電影中的主人公飄零的命運,讓你想到佛家所言,人來到這個世界,就是來受苦的。只有受盡人間苦難,才能真正體悟到人生的真諦。
也有先賢說,人生本沒有意義。無論螻蟻還是大象,生命的本質上是一樣的,並沒有什麼分別。所以對人世的悲觀也是正常。不過,終極悲觀並不代表不能好好活在當下。當下是唯一可以把控的,把當下這一刻過的有意義,享受這一刻的存在,積攢下的生命也就多了意義。
一位大俠說過,人生就是一場大夢,大鬧一場然後轉身離去。所謂大鬧不過就是按自己的心去活一回。
有朋友看過這個片子後,感嘆現代和未來,人類已經毫無隱私可言,無異於裸奔。既然已如此,又何必畏畏縮縮,不如坦坦盪盪去做自己,畢竟世界已經是攝影棚,還有無邊無際的大數據,人類早已無處逃遁。
處在鏡頭之下的你我,盡量做人中和,多結善緣,或許能多些平安,少一些被暗算。所謂因果相報是也。
藝術家徐冰,用完全真實的監控錄像鏡頭畫面,帶給觀眾一次完全不一樣的電影體驗,也分不清這是故事片還是紀錄片。這的確是一個虛構的故事,然而所有鏡頭又是真實的存在。同樣應了那句話:假作真時真亦假。
世界並不只是我們看到的樣子,還有很多發生的事情,如果不被記錄就像沒有發生過一樣。
蜻蜓之眼的創意:
從生物學上看,蜻蜓有著兩只相對於它的身體而言極為碩大的復眼,每一隻復眼都由兩萬到兩萬八千隻小眼組成,上半部復眼專職看遠處,而下半部的聚焦近處。復眼是蜻蜓賴以生存的武器,它靠著它們將周遭環境的每一個細節盡收眼底,並伺機而動。
《蜻蜓之眼》正是一個隱喻,那些無處不在的隱匿的監控器鏡頭,就像人類社會的「蜻蜓之眼」,在它們「復眼」之下,芸芸眾生就像蚊蠅、螻蟻,永遠無法逃遁命運的捉弄與暗算。
Ⅲ 美國西部片鼻祖——埃德溫.鮑特
在電影的黃金時代,埃德溫.鮑特以其獨特的視角和創新精神,成為了美國西部片的鼻祖。讓我們一同探索這位電影巨匠的傑出作品——《火車大劫案》。 鮑特的電影生涯始於愛迪生的攝影棚,作為攝影師和導演的雙重身份,他不僅掌握了電影的拍攝技巧,更在梅里愛的影像世界中尋找到了創新的靈感。1902年的《一個美國消防隊員的生活》是他首次嘗試將現實與夢境融合,通過時空轉換,展現出電影敘事的新可能。盡管技術上略顯稚嫩,但鮑特已經初顯電影結構和表現手法的革新精神。 這部影片徹底顛覆了觀眾的期待,以真實的火車劫案為背景,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鏡頭,展現了強烈沖突和緊張動作的完美結合。影片共分為14個場景,每個鏡頭都像一個精心編織的敘事片段。 首場中,鮑特巧妙運用景深鏡頭,通過電報員與強盜的互動,以及火車的移動,構建出層次豐富的畫面。而第二個鏡頭中,火車的移動和木條「X」形的視覺元素,如同電影的隱形導線,引導觀眾進入故事的核心。 在第八個鏡頭,攝影機如魔法師般變換角度,捕捉強盜逃離時的動態場景,創造出「山谷中的美麗場面」,這種動態捕捉和環境描繪的結合,展示了電影語言的無限可能。 接下來的幾個鏡頭,通過平行剪輯,打破了時間的線性束縛,展現了電影敘事的獨特魅力,將觀眾帶入一個超越現實的時間維度。 最後,影片以強盜直視鏡頭,向觀眾開槍的鏡頭結束,這一大膽的創新瞬間,不僅成為影史經典,也對後來的敘事技巧產生了深遠影響。 《火車大劫案》的成功,不僅在於其商業上的轟動,更在於它對電影敘事形式的革新。鮑特的才華和勇氣,為美國西部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的影響深遠,直至今日仍能在格里菲斯等大師的作品中找到痕跡。
美國西部片的瑰寶:埃德溫.鮑特與《火車大劫案》</
1903年,鮑特的巔峰之作《火車大劫案》</
運動鏡頭的極致運用</
經典時刻:打破第四堵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