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藝術賞析論文範文精選(2)
電影藝術賞析論文範文精選篇2
淺談《紅高粱》中色彩藝術的運用與賞析
[摘 要] 當前,影視作品已經成為人們視覺審美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一種視覺藝術,圖像是其造型語言,而色彩是其造型語言中最重要的組成元素之一。影視作品的畫面質量直接影響著觀眾的視覺享受,而人的視覺感受在人的感官中最為強烈。電影《紅高粱》是最能反映張藝謀早期風格的一部經典作品。電影中一個個油畫似的場景,勾勒出了一個以紅色為基調的“紅高粱”世界,歌頌黃土高坡上的中華兒女抗日生活的電影,用來祭奠那些激盪在無邊無際的如火如荼的高粱地里的靈魂。
[關鍵詞] 《紅高粱》;色彩藝術;人性;魅力
高粱,象徵著狂野的、自然的人性,它們在風中勁舞,自生自滅,是世間生命萬物的象徵。《紅高粱》對紅色渲染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紅高粱,紅褂,紅褲,紅轎子,在烈日的灼燒下通紅的漢子背,以及影片最後染滿整個銀幕的鮮血,既象徵了面對惡勢力的踐踏,以最本質的方式進行反抗的原始生命力,也使整個電影充滿了詩情畫意。《紅高粱》,以濃烈的色彩、豪放的風格,歌頌了中華兒女激揚亢奮的民族精神,敘事和抒情結合得恰到好處、寫實與寫意聯系得相得益彰,把電影語言的獨特魅力發揮得淋漓盡致。該部電影充滿了神奇的色彩,它頌揚了人性的本質及生命的不可抗拒,對大自然色彩的運用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
一、電影《紅高粱》的色彩藝術效果
《紅高粱》中所營造出的以紅色為基調的畫面以及恢宏的氛圍,部分來自於作者自身所注入的感情,部分則來自於客觀事物烘托的意境,情境自然結合,“情與景會,意與象通”。這正是影片創作的基礎,同時也是觀眾喜歡的魅力所在。在這部電影意境的營造方面,色彩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色彩在電影創作中有助於情感的表達,它主要依賴於人們的聯想來獲得,即人們通過色彩而獲得的感受。
人物的內心深層次的刻畫能夠烘托其復雜的心理活動及其性格特點。而要想在限定的較短時間里,有限的場景中來形象、細致刻畫一個人的內心活動,那就需要能夠讓觀眾看到一個恰到好處的視覺載體,而美術色彩藝術的巧妙作用就恰好可以充當這一載體。張藝謀導演就是巧妙地把色彩藝術運用到《紅高粱》這部影片中,形象刻畫了影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他通過美術色彩的多樣變換,為觀眾准確、清晰展現了片中角色的內心活動及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
該部電影中紅色基調的大量運用,不僅對觀眾產生了強烈的視覺沖擊,也傳達出了影片所承載的象徵意義。人物通過色彩摻入了復雜的感情,使影片人性化。《紅高粱》這部電影通過運用大量的色彩來營造一種紅色中國的意境,進而捕捉觀眾的眼球,以達到產生共鳴的效果。影片中鋪天蓋地的紅色,極具象徵意義。每處場景的色彩、色調無不把片中人物的特點刻畫得淋漓盡致。從最初象徵生命力、如火如荼的紅高粱、紅襖、紅鞋、紅蓋頭,到最後布滿銀幕的血紅色,這些色調極具感染力,經導演的精心設計與故事情節結合得天衣無縫,為全片定下了恢弘壯烈的基調。
二、電影《紅高粱》的色彩賞析
畫面與音樂,作為構成電影的兩大元素,在電影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色彩是電影語言的一部分,恰當使用色彩,可以表達不同的情感及感受,有助於電影情緒的准確表達,渲染影片的風格氣氛。同時,音樂在電影中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具有很強的情緒性。音樂是電影中聲音的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影響著影片的氣質,深化其主體,強化觀眾的心理活動。一部成功的電影,出色的電影音樂是必不可少的。
奪得多項大獎的電影《紅高粱》,算不上張藝謀最經典的作品,卻是最激情的一部。影片自始至終,都致力於表現出感性生命的躁動。《紅高粱》不僅是一部好作品,更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
電影《紅高粱》改編自莫言先生的中篇小說,講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一夥純朴的農民的狂野生活以及他們浴血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影片經過演員的成功演繹,頌揚了生命的奔放,敢愛敢恨,大生大死的人生。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令人難以預料。節奏鬆弛有度,畫面、色彩、光線及其視覺形象熱烈、活潑。該影片突破了傳統的抗日戰爭題材,在《紅高粱》中,自由奔放、氣勢恢宏的生命躍上了銀幕。與同時代的影視作品相比,戰爭畫面明顯減少,而且不涉及任何政治色彩。影片結束時,戰斗場面十分寫意,雖然不如傳統國產戰爭影片中的場面宏大,人物也不多,但畫面卻更多了幾分震撼。日食、紅霞映襯下的世界,嘹亮的歌謠響徹天地,如血海汪洋的火紅高粱地……
《紅高粱》在觀眾心中留下了深深的戰爭烙印。影片成功在於純美,頌揚了愛就真愛、恨就真恨、敢愛敢恨、大生大死、氣勢恢宏的生命。
和大多數的中國人一樣,張藝謀導演對鮮艷的紅顏色是情有獨鍾,紅色自然成了電影《紅高粱》的主色調。正如大家所了解的,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紅色被視為喜慶和美滿的象徵,後來紅色逐漸被人們賦予了積極、向上、正義、革命的內涵。而且,在美術繪畫領域,紅色也是彰顯個性與烘托氛圍的一種常用手段。
影片《紅高粱》一開始,映入人們眼簾的就是如血海汪洋般的火紅色,影片女主角“九兒”那象徵喜慶的大紅的嫁妝:紅蓋頭,紅褂,紅褲,紅鞋;還有那大紅的花轎;還有那火紅的高粱地,以及在高粱地里讓觀眾心情為之盪漾的野合。這些火紅的畫面一開始就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給人們內心帶來了一次紅色的洗禮。雖然整部影片的色調多是紅色的,但並沒有讓觀眾感覺這是打破常規的矯揉造作,而是很自然接受了高粱本就是火紅色的。另外,影片還把那種放盪不羈、肆無忌憚、自由激情和那歡樂愉悅氛圍與紅色的主色調巧妙地結合起來,在紅色基調的襯托下,“爺爺”和“奶奶”的凄美愛情故事姍姍而來。
整部電影由“爺爺”與“奶奶”的相遇、相知、相愛、互助的情感構成。他們通過與世俗觀念的抗爭,最終走到了一起,最後浴血奮戰反抗日本侵略者。影片結尾,女主人公“九兒”和其他漢子們全都死了,“爺爺”和“爹爹”靜靜站在那裡,一動不動,相互凝視著對方,在血紅色的太陽光下相互凝望著,很久很久,直到天空中日食出現時,天空突然暗淡了下來,緊接著出現的還是一種血紅色。張藝謀導演巧妙把美術色彩在這部影片中用到了極致,畫面唯美,故事感人,無限放大了人物的形象,更是對中華兒女的高度歌頌與贊美。影片歌頌了這片荒涼的土地,這段不畏世俗,令人崇敬的愛情故事,並深深頌揚了這塊土地上的那種無拘無束的野性,更表達了對中華兒女不畏強暴、浴血奮戰到底的優良品質。全片表達的就是對原始生命勃勃生機的崇拜之情。
在整部電影中,作者還是保留了大量的個人的風格及其自己主觀的認知.影片較多固定於同一個鏡頭,來刻畫人物的變化過程,吸引觀眾把心沉下來認真觀看。影片多通過近景來刻畫“奶奶”,當“爹爹”在釀酒缸里蹦來蹦去,不停地喊著“娘”時,“奶奶”臉上露出了會心的笑容。然後,“奶奶”注意到了遠處的一個身影,側影映在他身上,襯托出羅漢瘦小的身軀。太陽金色的光環繞在他周圍,暗示著暴風雨即將來臨。“奶奶”焦急地追趕過去,“爺爺”一臉不解,逆光從其身後射來,凸顯他更加憂郁,好想看到了什麼似的,彷彿危機正在來襲,就像光似的壓在他身上,繼而鬼子的掠奪呼之而出。
電影《紅高粱》巧妙地將故事情節串連在一起,一個個油墨潑成的畫面,扣人心弦。整片的高粱地被血色殘陽染成了血紅色,那是被鮮血染成的高粱地,那是象徵著凄涼的殘陽,是“爺爺”“爹爹”失去愛妻、母親後心口的傷疤,是作者對高粱地上中華兒女的歌頌。一塊高粱地被踐踏了,但是還有如血海汪洋的高粱在瘋長著,它象徵著中華民族不屈的生命力,生生不息的文明,也是“爺爺”身上那股野性。“爺爺”身上的野性是原始的、野獸的瘋狂,是中華男子漢所共有的特殊品質,更是中華兒女不畏強暴,奮力反抗的基礎。影片呼籲人們追求真善美,追求勃勃生機的人生。
三、電影《紅高粱》的畫面鑒賞
色彩具有象徵性。人們在各種色彩摻雜的世界裡生活著,培養了很多視覺經驗。這些經驗與外來刺激相呼應,而情感則在其中慢慢升華,深刻地表達著人們的信念和思想,激起了人們的思緒。
出身於攝影師的張藝謀,電影畫面及色彩一直都非常唯美,如有神相助。電影《紅高粱》中的畫面中紅色為影片的主色調。在中國,紅色既代表著喜慶、美滿,也代表著革命。影片中最熟悉的畫面就是那片火紅的高粱地,鬱郁蔥蔥的高粱高過人頭,密得讓人喘不過氣來。秋風襲來,掀起層層波浪,一陣陣清脆的搖擺聲;還有就是那血色殘陽的畫面,“九兒”出嫁,當花轎來到十里坡時,遇到了日本鬼子,最後死在了鬼子的刺刀下。那天的日食把整個世界都染成了血紅色,“娘,娘,上西南,高高的大路,足足的盤纏,娘,娘,上西南……”影片結束時,嘹亮的歌謠響徹天地人間,無邊的高粱地如血海汪洋,“九兒”躺在血泊中,安詳地死去了。暗紅的鮮血把太陽染成了血紅色,血紅的太陽燃燒著,把整個世界都燒成了紅色……這就是影片的結尾
張藝謀對色彩特殊的審美價值運用恰到好處,為觀眾呈現了一個血紅的世界。電影《紅高粱》既有唯美的觀賞性,更有很強的思想性,它的成功與色彩特殊的審美價值的准確把握息息相關。
影片中紅色為主要基調,色彩對於人們的審美觀有著特殊的視覺效應,它可以勾起人們悠遠的遐想,成功喚起人們的視覺體驗。
影片中還有很多唯美的畫面:“九兒”出嫁時的紅鞋、紅襖、紅褲及紅蓋頭,甚至花轎都是紅的;漢子們被烈日曬得發亮的古銅色皮膚以及他們肆無忌憚的光頭;日食時血色汪洋的紅,高粱地里令人喘不過氣來的綠……
四、結 語
在《紅高粱》中,導演張藝謀把視覺享受與造型藝術結合得淋漓盡致,幾乎每一個鏡頭都可看作是唯美的水墨畫。造型藝術也被運用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此之前,還從未有人能夠如此把畫面拍攝如潑墨般肆意自如,而且色彩還極為濃厚。那血色殘陽的紅色,既愉悅了人們的視覺享受,又象徵了一種不屈的生命力,一種要愛真愛、要恨真恨、敢愛敢恨、敢作敢為、淋漓奔放、肆意自如的人生態度。兩者成功結合在一起,使人戀戀不舍,回味無窮。
[參考文獻]
[1] 尹秀茶.對生命的渴求與贊美――《紅高粱》欣賞[J].作家,2008(08).
[2] 辛宇傑.淺談語言與文化的關系[J].華章,2011(07).
[3] 黃巽齋.漢字文化叢談 [M].長沙:嶽麓書社,1998.
[4] 賀友齡.漢字與文化[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歡:
1. 電影藝術鑒賞論文
2. 電影賞析論文範文
3. 電影音樂賞析論文範文
4. 關於電影論文範文
5. 藝術鑒賞論文範文參考
Ⅱ 色彩為題的議論文怎麼寫
色彩,這個自然界中千變萬化的元素,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無盡的情趣和深刻的內涵。在吉林松原二中的高三年級八班,張明亮同學就色彩這一主題,展開了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三毛,這位才情橫溢的作家,或許在最後時刻做出了錯誤的選擇,用絲襪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永遠地離開了她所熱愛的撒哈拉沙漠,連同那不再來的雨季。然而,也許她的選擇是對的,因為她預見了未來生活的黑暗,選擇了逃離。我們在守候著那些如泡沫般脆弱的夢境,快樂才剛剛起步,悲傷卻已悄悄逼近。生命就是這樣,盡管傷痛無法避免,我們又何需恐懼,何須退縮,不如勇敢地承受,用自己的方式為生命上色。
在一間頹廢的畫室里,住著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之一,梵高。他的生活困頓,頭發凌亂,但這並未減少他對繪畫的熱情。在經歷了一次精神上的沖擊後,他依然堅持不懈地創作。《星夜》就是那個夜晚的產物,他用如火般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奇幻而迷人的星空,那片被藍色和黃色渦流吞噬的天空。這個畫面讓人目眩,體現了他內心的不安和反抗。他的葵花作品,如同向陽的花朵,深深植入人們心中,是對生命的一種無聲的抗爭,堅韌而持久。
在遙遠的邊疆,皚皚白雪之下,蘇武,這位堅守節操的使者,忍受著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摺磨。面對匈奴的多次勸降,他的信念堅定不移。他忍受著嚴寒和飢餓,日夜期盼著回歸故土的那一刻。他那雙充滿渴望的眼睛,始終凝望著遙遠的明月,等待著重回故里的日子。他的堅持,讓生命煥發出耀眼的光芒,讓天地為之動容。
三毛用黑色表達了對生命和世界的失望;梵高用金色表達了對藝術和生命的熱愛;蘇武用白色表達了對祖國的深深眷戀和對生命的執著。在歷史的記憶長河中,這些先哲的人生理念如星辰璀璨,照亮我們的選擇。面對生命的苦難,我們是選擇逃避,還是勇敢前行?是選擇退縮,還是堅定抗爭?既然我們無法選擇生命的起始,為何不勇敢地改變生命的軌跡,讓它綻放出我們獨有的色彩,如同雨後的彩虹,春日的青苗?
讓生命調出最美的色彩,為了生命本身!
Ⅲ 電影賞析論文2000字左右,最好是自己寫的!謝謝,高分求助!
電影《亂世佳人》賞析:
《GONE WITH THE WIND》在中國的翻譯有兩個版本:《亂世佳人》和《飄》。我比較喜歡後者,正如電影開始時打出了一行字幕:A civilization has gone with the wind.一個文明是隨風而飄的,最終是要飄散的;一個人的命運是隨風而飄的,最終也會飄散。其實又豈只是一個文明的飄散,隨著文明飄散的是,無數個生命個體,一代人,一代人的夢想,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就像是面對一個終極的目標——死亡——一樣,你是選擇清醒而悲觀空虛地活下去,還是拋開這終極的目標盲目地積極活下去;在一個文明消逝之後,你是選擇在緬懷中活下去,還是拋棄過去,從新開始。在電影中,給出了幾種選擇。
灰色的模糊輪廓
阿希禮是一個註定應該過一種富庶安寧的生活的人,否則就是一個悲劇。他見不得任何清晰的事物:鮮艷的色彩刺痛他的眼睛,清晰的線條刮傷他的皮膚。相反,平靜單調的生活、沉靜纖弱的妻子,由想像勾勒出來的音樂和文學,這些模糊的形象卻帶給了他安全感,他太習慣它們了,柔和、縹緲。但是,一聲炮響,一個士兵的倒下,一座建築的崩塌都以清晰而血腥的畫面刺激著他柔弱的神經。他很清楚的意識到世界已經變了,這於他毫無改變,只能加深他的悲劇。並不是他沒有能力去應付即將到來的世界,只是他不敢面對的態度削弱了他在新的文明下生存的能力。
其實阿希禮並不能算是他所懷念的那個文明的最好代表。如果一個文明只以一種享受的姿態出現,而沒有踏實的實干,就像一個海市蜃樓,這樣的文明是沒有存活的資格與魅力。我認為在此電影中這個文明的真正代表是奧哈拉太太和玫蘭妮,她們既有修養地悠閑地生活又能勇敢的面對困難。這才是這個文明真正的意義與魅力之所在。阿希禮充其量只不過是繼承了文明的表象,享受這個文明經過漫長的奮斗後的成果,卻沒有記住與繼承這個文明在早期開發的階段所表現出來的勇敢的性格魅力。他天生就是懦弱的,被道德束縛的他還是可以在新的文明下生活下去,但是其內心潛藏著巨大的恐懼與厭惡,也就是說,他永遠也不能融入那個文明當中。後來也證明他不能使妻兒過上很好的生活,他沒有能力在那個滿是殘酷醜陋的競爭生存下來。
阿希禮在戰爭的殘酷現實的逼迫下,漸漸明白他所處的文明已經沒有生存下去的可能了 :它沒有可以抵禦他人進攻的現代化設施,卻滿懷為國犧牲的雄心與對現實情況的無知與狂妄;只既希望於與歐洲的棉花貿易幫助自己取得勝利,卻不知道世界正被一場新的革命所改變著。戰爭不是最可怕的,它只是消磨你的生命,個體的意志;戰爭之後的價值觀的侵略才卻是對過去的整個文明的顛覆。阿希禮有明確的歷史觀,能夠看清歷史發展的脈絡,卻沒有勇氣去正視歷史的前進的規律。他不夠資格代表一個燦爛過的文明,卻完完全全把自己交給了那個文明。一旦此文明飄散,他的精神也隨之崩塌,靠道德維持的生命只是一具沒有生氣的軀殼。
在現實當中太多阿希禮這樣的人,看清現實,只能徒增他們人生的悲劇色彩,這樣的人是真正的弱者。而阿希禮的懦弱就是體現在自己的理想與庇護消逝後的選擇,既然選擇了就必須承擔。其實阿希禮完全可以通過自殺來解脫自己,但是,他太把自己歸類到那個文明當中,受到文明中的價值觀、人生觀、倫理道德、社會習俗的限制。他最終陷入了必須用死的意志來支撐活的軀體,活的職責的困境。他不能怨那個文明,而是自己沒有理解那個文明,沒有超脫於那個文明。
猩紅的粗線條
斯佳麗(Scarlet)本意就是熱烈的猩紅色,但是卻讓她配上了象徵希望的綠色。這本就不矛盾,只是色彩太鮮明,輪廓太清晰。她這根粗紅的線條註定要在歷史中留下她明顯而深刻的一筆。她就是電影的主角,她就是被歌頌的對象,她就是電影給予我們關於選擇的答案:拋棄過去,不顧一切的為了生存,就算是一個外表柔弱、從小嬌慣的女人,因為除了自己沒有人是真正的庇護;勇敢地擔起你應擔起的責任,因為責任只會降臨在能擔起它的人身上。她就是內戰後美國所宣揚與崇拜的女性形象——獨立、自由。塔拉(或者說那片紅色而肥沃的土地)就是「生存」的象徵,而斯佳麗對塔拉的熱愛與佔有就是對 「求生」的慾望。玫蘭妮的死亡與瑞特的離去就象徵著她沒有了依靠,以後的路將由她獨自地走下去。現在的世界上,還有好多並沒有達到沒有美國如此經濟發達的程度的國家中的女性也正在走著這條路,崇尚個人主義、自由主義、拜金主義。「生存」是人類在世上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務,只有滿足了這個要求,人類才有精力把生活弄得更有意義。到電影結束,斯佳麗應該算是確保了生存,並且過得很好。可是,人生就是為了有錢,有房子,不受餓受凍這些物資條件的?盲從於生計的奔波,貌似充實的人生真的就是如此有意義,如此值得我們去效仿?
斯佳麗一生也沒有明白一個道理:人生的標准一旦降低了就再也不能回到原來。當她面對戰爭,以及戰爭失敗後的混亂,一步一步從一個嬌慣的小姐成長為一個堅強而獨立的女人時,她就已經拋棄了她母親教導,拋棄了宗教信仰,也就是拋棄了已逝的那個文明,拋棄的所有她認為阻礙她向前走的障礙(人或者事物):她可以不顧社會習俗而作為一個女人經營木廠,也可以不顧倫理道德而僱傭犯人。這個世界已經沒有什麼可以讓她感到恐懼,但這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之後她並沒有真正融入到一個新的文明中去,她看不慣那些北佬,看不慣他們攫取金錢的貪婪與粗俗。因為她認為自己不同於他們,有一種優越感,一種已逝文明給予她的有教養的優越感(但她不知道給予她優越感的文明已被她遺忘,留在她身上的只是慣性存在的軀殼),使她產生了一個幻想:只要她賺取了足夠多的錢,她就能寬容地對待別人,尤其是弱者,而她將使一個過一種舒適生活、又受到人尊敬的高貴女人。先不說她自己性格上本身那中「藐視弱者,爭做強者」的態度不允許她這樣;戰爭的經歷,原有生活的破碎,讓她作出了拋棄過去、不顧一切向前走的選擇——她開始變得自私,惟利是圖,過去的生活在她現在的生活中的印跡越來越淡,她的生活標准已經降到維持生存的地步,雖然她對她的親人承擔了巨大的責任,雖然她也想要愛情,但是讓自己順利的生存下去的願望縈繞在她的心頭,左右著她的行為。她變成了個人英雄主義、自由主義、反傳統主義的代表。其實這本是一個順理成章的事:當戰爭結束後,富庶、平靜的生活一去不復返,人們都變成了連溫飽都難以支撐,也就理所應當的要靠自己的勞動去建立另一個家園,緬懷過去並不能養活自己;而那些倍受紳士們保護的淑女們再也不能享受過去的生活時,既然懷念它不能讓它復活,剩下的唯一的路就是往前走。但是斯佳麗從來沒有想到,她除了生存就再也沒有別的精神寄託:她拋棄了母親的教導,拋棄無法繼續下去的文明,以及文明中的信仰與宗教;她看透了自己不是愛阿希禮的,阿希禮對她已經沒有先前的誘惑了;她也並不是一定要瑞特的愛與幫助,她更愛土地;她最後終於明白了玫蘭妮是她聯結過去的紐帶,她對於自己有多重要,但是她死了。這就是她什麼也不怕的後果,什麼支撐也沒有了。金錢是不能支撐一個人走完一生的。
但是,有一個問題:可以就這樣努力地生存下去,過一輩子嗎?既然原來的文明會消散,就不能保證取代它的現行的文明不會消散。即便我們無法預料到它的終結時間,終結的命運卻是不可避免的。一旦「生存」這個慾望滿足了,一旦被「生存」主宰的這個文明消散了,斯佳麗的選擇無疑就是一種低級的選擇,而這種選擇將被新的文明所取代。我想,新的文明也許是一種要求人文,要求倫理道德規范,要求精神滿足的文明。但是,以後呢?以後將是什麼文明呢?無從知道,只是就如「A civilization has gone with the wind」中的「A」隨時可以換成一個「The」。以後將有更加先進的文明取代它。歷史的進程就是由一個個文明推向前的。
完美的對稱
我認為在電影中,玫蘭妮是那個已經逝去的文明的真正代表:既寬容、沉靜、純潔、知性,又能勇敢的面對困難,捍衛自己的朋友。就像是一個完美的雕塑,剛柔相濟;就像是一幅畫,理性與感性的結合。她喜歡文學,喜歡音樂,她對過去的生活緬懷,在阿希禮的心目中是一根柔和的線條,一個模糊的身影;她可以為了朋友而拿起沉重的劍,她敢於為維護正義而反對文明當中的權威的代表,她可以為了生存而努力勞動,她就是斯佳麗奮斗中的忠實戰友。是她聯系了這兩個文明,用自己的人格與行為來紀念著過去,極大地安慰了那些對過去懷念的人;用自己的勇氣與氣度,包容著開始新生活的人,給予他們理解與支持。在文明的消逝面前,她選擇了繼續向前,卻又深深地把過去文明的精華烙在心裡。
但是,在電影的最後,她卻死了,也就意味著那個文明的完全消散了,隨之而來的將是一種新的文明的統治,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的泛濫。即便她最後不是因為難產而死,她也不會活得很幸福。戰爭結束後,過去文明的消逝不是確定與否的問題,而是時間長短的問題。我們人性的土壤是養不活像玫蘭妮這樣本應生活毫無私慾的天堂的花朵。在電影中安排這樣一個角色,只是代表著一種回憶與理想,既是對燦爛過的文明的回憶,也是對即將到來的文明的希冀。
影片中阿希禮、斯佳麗、玫蘭妮在文明消逝的面前作出了不同的選擇,也就意味著不同的命運,但是他們不論選擇如何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是淹沒在一種文明之下的,他們的命運就像歷史長河中的文明一樣,最終都會隨風飄散,因為沒有一個確定的文明個體是可以永存的。從一個文明跳入到另一個文明,也避免不了這樣的命運。但是,好在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是長河中小小的一滴,在這長河中有無數的水滴分享著同樣的命運。看透後,也許會開闊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