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一部令人感慨的日本電影

一部令人感慨的日本電影

發布時間:2024-05-24 20:45:08

A. 問問一部日本電影;說的是女主角(十幾歲)得了什麼病,她的願望就是在死之前出嫁……。

在世界中心呼喚愛


《在世界中心呼喚愛》是根據日本小說家片山恭一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一部純愛劇情電影,於2004年5月8日首映。本片由坂元裕二、行定勛、片山恭一、伊藤千尋等人編劇,行定勛執導,大澤隆夫、柴崎幸、長澤雅美、森山未來、山崎努、宮藤官九郎、津田寬治、高橋一生、菅野莉央、杉本哲太、天海佑希等主演。該片講述了男主角朔太郎到四國尋找忽然失蹤的未婚妻律子,在那裡,他卻不禁想起了當年在這里邂逅的初戀情人亞紀,那些初戀的回憶、關於Walkman的往事在這一刻湧上心頭。

內容簡介

"我"的爺爺年輕時愛上一個患肺結核的少女。因肺結核病在當時幾乎是不治之症,爺爺為了能夠娶她養活她而從家鄉跑去東京拚命賺錢。當他賺了錢回到家鄉時,少女的病因為鏈黴素的發現而治好了。病治好了即意味著可以出嫁。但對方父母不願意把女兒嫁給做"亂七八糟買賣"的爺爺而嫁給了一個"本分人"。不久爺爺也結了婚。

五十年後,爺爺領孫子去盜墓,把所愛之人的骨灰偷出一點點裝進小桐木盒交給孫子,叮囑孫子待自己死後"把差不多同樣分量的我的骨灰和這個人的骨灰混在一起",撒在長有對方喜歡的紫花地丁的山坡。而此時孫子正愛著班上一個叫亞紀的學習好性格好的美麗少女。

不料亞紀後來得了白血病。盡管"我"每天晚上都向神祈禱,寧願自己受苦而換取亞紀的康復,但亞紀還是在凄涼的山谷里化為灰燼--"四周一片岑寂,不聞人語,不聞鳥鳴。側耳傾聽,隱約傳來焚燒亞紀的鍋爐聲響……我在看著焚燒世界上自己最喜歡的人的煙靜靜升上冬日的天空。"於是剩下來的只有亞紀的骨灰。"我"和亞紀的父母飛往澳大利亞,把骨灰撒在了亞紀生前嚮往的淺褐色草原。但我沒有撒盡,留下一點點裝在透明的小玻璃瓶里帶回。最後,"我"來到和亞紀一起就讀過的校園的櫻花樹下。"白色的骨灰如雪花兒飛向晚空。又一陣風吹來,櫻花瓣翩然飄落。亞紀的骨灰融入花瓣之中,倏忽不見了。"

B. 值得一看的日本電影都有哪些

《熱血高校》 《千與千尋》《夢旅人》《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

《熱血高校》是由三池崇史執導,小栗旬、山田孝之等主演的動作片,該片於2007年10月27日在日本上映。


看千尋在這座物慾橫流的小鎮游盪,就像是看一滴清水,投入一灘泥水,不知最後是化作污泥,還是泥水變得更清澈了一點。

這座小鎮,像是夢境,實際卻是現實的寫照。

它看似天馬行空,不著邊際,實際卻有著不可動搖的運作規則。

比如在這里,你必須要吃這里的食物,不然就會人間蒸發;可是,你又不能毫無節制地暴飲暴食,否則就會變成豬。

在這里,你必須要找一份工作,證明你存在的價值,而尋求安逸的人將會變成動物,被永遠放逐。

在這里,你要忍受人類才是異類,那些怪物隨時可能會走到你面前,給你一句:他身上的味,可真臭!

在這里,金錢仍是被眾人趨之若鶩的至高存在,為了錢,神明們也可以爭得頭破血流、尊嚴掃地。


瞧瞧,這和現實世界又有什麼區別呢?

戳破它華麗的衣裳,仍然是一具借屍還魂的腐朽軀體。


而千尋將要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高度抽象的現實世界。

可是,她並沒有站出來挑戰這些腐朽的規則,或是成為改變世界的英雄。

相反,她接受了。

為了生存,她在湯婆婆的澡堂里,找了一份工作,安定下來。

這就讓整個故事,更具有現實意義:我們每個人,都只能接受既定的社會規則,成為這場游戲的一部分。

而區別在於,有的人,被那規則馴化出一種懦弱;而有的人,卻始終有底線地活著。

其他兩部因篇幅有限就不多做介紹介紹了,我最喜歡的就是這兩部,但是熱血高校算不上很有深度的電影,但是誰沒有青春年少呢,看著很爽就行了

C. 哪一部日本電影讓你印象最深刻

在我的心中,最印象深刻的莫過於1974年的一部老電影《望鄉》。

豆瓣評分8.7分,這是一部充滿了苦難色彩的電影,慶幸的是,因為這部電影也讓更多人銘記了那群曾經「背向日本,長眠地下」的南洋姐。

這就是南洋姐,一個被 歷史 遺忘的群體。而電影《望鄉》正是經由女史學家三穀圭子(栗原小卷飾)的調查,通過倖存的南洋姐阿崎婆(田中絹代飾)的講述,由此揭開了那段無辜少女被賣做風塵女的悲慘遭遇以及她們在漫長苦難的一生中數度想要回到故鄉卻最終背鄉長眠的故事。

曾經的第八番館,是南洋姐自己都不肯提及的屈辱過往。

影片開頭,三穀圭子為了查訪南洋姐的 歷史 來到了第八番館,那裡曾是阿崎婆記憶中最痛苦的地方。少年時的阿崎婆早年喪父,母親改嫁後繼父一家容不下阿崎婆兄妹,哥哥為了維持生計只得去做礦工,而阿崎婆卻被人販子騙到了南洋。

來到第八番館的少女起初都不知道自己是被拐賣來做妓女的,但是就算知道了又能怎麼樣?世道就是這樣,沒人會去管一個女人的死活。不反抗的就直接認了命,像阿崎婆這樣反抗的不過是多挨幾頓打之後再認命。在第八番館的那些年裡,阿崎婆每天都在醉生夢死和痛苦壓抑中度過,那裡是一個不容許有愛情的地方,也不容許你像個正常人一樣地去生活。

無數個「阿崎婆」們思念著她們的家人和故鄉,卻只能在每一次的午夜夢回里以淚洗面。

被本國人遺忘的過去,也該被本國人彌補和反思。

南洋姐也曾是日本經濟飛速發展的墊腳石之一,卻因為其不堪被提起的屈辱史而被祖國選擇性地遺忘和拋棄,因此她們在最後的一刻懷著對故鄉的愛與恨將墓碑背向國家後絕望的死去。

當年熊井啟懷著勇敢正義的心情去籌拍這部影片,而最後的過審也是很多人所想不到的。 這是日本當代人民的覺悟和反省的體現之一,不管怎樣,正視 歷史 ,哪怕它曾經是不光彩的。

其實不只是導演熊井啟,影片中的兩代演員都為了這部電影付出了讓人難以想像的心血。 尤其是田中絹代,為了塑造老年阿崎婆的生活窘迫,她竟然生生地將自己的一口好牙悉數拔下;更為了演出瘦骨嶙峋的感覺,她連續幾天都沒有吃飯。 影片中田中絹代兩次撕心裂肺的哭喊,痛徹心扉,更是催人淚下。而這位這老藝術家也真正地為這部影片奉獻了自己最後的熱忱,在結束拍攝後不久便與世長辭。

而在飾演三穀圭子的栗原小卷的身上,我們更是看到了在那個苦難沉重的年代裡難得的一抹優雅,影片中,圭子與阿崎婆的那段短暫的相處也是最溫情的時光。栗原小卷的溫柔和美麗,畢生難忘,她飾演的是一個富有同情心的女史學家,所有的憐憫都藏在了她的眼睛裡。

這是一部沉重的電影,卻也是一部了不起的電影。它出彩的地方太多,又或者說,它能將一部邊緣題材的作品升華到藝術兼具內涵意義,其本身就是出彩的。《望鄉》更是一部值得人去反思的電影,而這種反思也恰恰是世人最難做到的。

追捕。

當然是《追捕》了!小時候我父母特意買的影碟看的!冷麵酷哥高倉健被人陷害,成為逃犯!為查明真相還自己一個清白!幾番輾轉,途中得到富家大小姐中野良子的垂青,捕獲芳心,幾次化險為夷,最終真相大白!聽我父母說,當年這部電影在日本上映時票房慘淡,可在中國非常受歡迎,引起轟動!後來消息傳回日本,這部電影才受到日本影迷的好評!

我父母說,當年看完這部電影,走出電影院的女人們都歡快的挎著自己伴侶的手臂!在那個年代這種舉動是非常大膽的!而走出電影院的男人們,都把衣領立了起來,嘴裡哼著啦呀 啦!後來如果人們開玩笑說別人丑,就說他長得像橫路敬二!可見這部電影在當年的影響力!

印象最為深刻的一部電影,是黑澤明導演的《羅生門》。因為它的攝影技術,它的敘事技巧,它的開放式結尾,更因為它的拍攝年代,以及取得的成就。為什麼這么說呢?我想有以下三方面理由:

第一,電影的攝影技術,觀看起來就是一種美的享受。無論是樵夫的行走路線,橫移鏡頭,全景鏡頭,還是光影的成熟運用,對於大雨,門的鏡頭特寫,還是人物形象的三角構圖,還是前後景,大特寫,大全景,速度感,節奏感,都非常棒!無論是節奏感,畫面感,流暢感,縱深感,層次感,都無可挑剔,它能夠在那個年代取得那麼大的成就,得到西方影視界的認可,足以說明它的實力,它的超前,以及那份純粹,那份執著,那份對於藝術的追求。背後肯定是無數次的嘗試,無數次的實驗,才會取得這樣的效果。

第二,電影的敘事技巧。現在看來,仍舊是一個非常棒的講故事的方式,無論是樵夫等三個人,還是強盜等三個人,可以說,故事裡套著故事,結構里裝著結構。而且,導演對於三這個元素,運用得非常巧妙,可以說,運用自如,很多無形之處,讓你感到它的奇妙之處。比如,每個人在回憶時候,他的位置都要高於,形象要大於其他兩個人。比如每個人物形象的表情,言語不多,很多都是通過肢體動作表達出來。

第三,電影的開放式結尾。在電影中,每個人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但是,到底誰說的對,誰說的才是真相,並沒有答案,也沒有結果。採用開放式結尾,讓觀眾自己去想像,自己去判斷。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這也是電影的魅力所在。

綜上所述這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全部分析。都是個人見解,不當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也請大家提出你的意見建議。

當然是《啊,野麥嶺》!!!以前看過不少日本優秀電影,比如《望鄉》、《追捕》、《遠山的呼喚》《寅次郎的故事》、《W的悲劇》《阿西門的街》、《人證》、《伊豆的舞女》、《挪威的森林》、《情書》、《菊次郎的夏天》、《蒲田進行曲》等,但只有《啊,野麥嶺》最讓人回味無窮。

《追捕》。

這是文革結束後中國引進的第一部外國故事片,也是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觀賞的第一部日本故事片,1978年該片在中國公映時,一票難求,盛況空前!

先談談人物:

高倉健飾演的杜丘與國產片中講起大道理來一套一套的「高大全」式人物迥然不同,他冷峻高傲,深沉穩重,不苟言笑。形勢愈發危急,鬥志愈反昂揚。他為遮掩面目而豎起衣領的打扮,讓不少年輕人競相模仿(插話:班上一同學穿中山裝也裝模作樣豎起衣領,被老師點評:「想學杜丘啊?瞧你這慫樣,就是個『土丘』!」拜老師所賜,此外號不脛而走)

中野良子飾演的真由美,典型的「白富美」,對救命恩人杜丘一見鍾情,不顧對方逃犯身份,甘作從犯,並當面大膽表白:「我喜歡你!」如此開放直接,讓70年代的年輕人驚異不已。閱歷豐富的大叔們感慨:「真是『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啊!」

再來看看故事情節:

警方追杜丘,步步緊逼;杜丘追幕後黑手,險象環生。深山遇熊、駕機逃生、深入虎穴、直搗黃龍……各類驚險場面接連不斷 ,精彩紛呈,叫人連呼「過癮」!

另外,影片中透露種種細節,著實讓當時的國人大開眼界:摩天大樓比比皆是;富有的農場主真由美父親不僅有豪宅、轎車,居然還有私人飛機,這可以說超出了當時人們的想像力。

最後,是上譯廠畢克、楊成純、翁振新、丁建華、富潤生、嚴崇德、尚華、程曉華、邱岳峰、童自榮等一批優秀配音演員的絕妙配音,讓這部影片錦上添花,更具魅力!

日本電影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追捕》了。









《七武士》


1、《周圍的事》 木村多江、中川雅也主演,豆瓣8.3分

2、《東京家族》 山田洋次導演,很多人主演(見圖片) 豆瓣8.7

3、《眼鏡》 小林聰美、加瀨亮主演 豆瓣8.0

看完電影:日本電影擅長表現田園牧歌式生活,人與自然渾然一體,讓人把歸隱終老列入考慮。可是如眼鏡里表達的,生活在別處也需要天賦。小森林式的生活只是嚮往,鋼筋水泥體質的人可能無法適應。試想有天要搬去世外桃源了,打包行李發現還要帶兩櫃子的衣服。所以,我們心裡有片海,卻是田園生活的異鄉人。

4、《60歲的情書》 主演看圖 豆瓣8.2

稍微修改一下下,增加兩部個人非常喜歡的動畫——————————

非常感謝大家的贊,其實我感覺自己寫的有點混亂,有空會更新修改,以及看大家安利的好電影!感謝!—————————————————

多圖。。。。。。。。。

劇情緊湊,全程被吸引。松隆子還是這么溫柔啊~

2、《金色夢鄉》 豆瓣8.6分

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很奇妙,又絕望又熱血!喜歡雅人叔雅人叔~

這部雖然也有點懸疑色彩,但更多是 搞笑 啊~各種黑色幽默

4、《嫌疑人X的獻身》 豆瓣8.3分

作為東野奎吾的粉這部還是要看的,雖然電影不及書好看,不過看看福山雅治也挺好的嘛

是枝裕和導演的淡淡的清新風格,柔軟細膩到讓人想哭。瑣碎的家庭小事卻滿是溫暖。

首數《追捕》,其次是《生死戀》。

追捕,絕唱,龍子太郎。。

D. 一部日本愛情電影,一個女人悲慘人生,是對少女情懷怎樣的嘲諷

這是一部女人看了更有感觸的日本愛情電影,比較獨特的方法,詼諧幽默對話,誇張的人物,浪漫歌舞來敘述松子悲慘的人生,這樣的反差更讓人深刻反省松子的性格弱點,不能獨立,太相信別人等,令人絕望的一生,竟然是因為愛情。同時,《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故事又對“少女情懷”赤裸裸的嘲諷!



作為女人會情不自禁地代入自己。恩,我的一生才不要這樣呢!生而為人,要愛的有底線有原則,更要愛自己。搖尾乞憐討得的愛,是廉價的、是出於同情和憐憫。退一步,或許就不會將就這一生。或許松子彪悍的一生不需要解釋。

E. 天使的膽量:赤色教室的電影評價

《紅色教室》:情慾里的華麗憂傷
在一堆廢棄的垃圾邊,女人走過來,將男人遺落的風衣丟給他,然後繼續向前走。
「一直走,然後轉右,你會看見一個寺院,在那裡可以搭到計程車。」
女人停下腳步,平靜的道,並不去看男人。
這是一句平淡的對白,就像隨口回答街邊迷惘的問路人,彼此只是不經意的擦肩而過,不留回憶,不留痕跡。但接下來的對白卻帶出些瑣碎的往事,暴露出存在的過去,於是情感就像被剪接在一起的蒙太奇,瞬間就有冷暖在其中迸散開來。
「我等過你,但只有三小時。就這樣。」
說完這句後,女人轉身就走,不理會男人的拉扯以及表白。在路邊的一塘積水旁,她停下腳步,略為低頭,臉頰邊似有亮光閃動。清冷的光將她的身影投射在污穢的水面上,倒映出一個依然美麗的輪廓。她躊躇起來,隨即又踏進去,影子劇烈搖晃起來,在漣漪中分裂成碎片……
這是曾根中生1979年作品《紅色教室》(天使のはらわた赤い教室)中的最後一幕,分離中包含著難以排遣的悲傷與愁緒。多情而脆弱的人也許需要一段濃烈的音樂一抒胸臆,但曾根中生對此卻只是輕然的嘆謂。在那段擦肩而過的寂靜里,背景有淡淡的音樂聲響起,來不及去到高潮又黯淡下去。在《紅色教室》中曾根中生所敘述的這段交錯的愛,憂傷一如這段悄然出現的音樂,輕撩心弦,只是數秒,卻歷久不息。
這部入選了《電影旬報》所評選的日本二十世紀百大名片的經典電影,意外的有一個粉紅電影(PINKEIGA)的表層。與其他粉紅電影具有同樣的賣點,《紅色教室》中也充斥著裸露的女體與情慾中沉淪的愉悅畫面,處處流淌出官能的美。但這顯然不是曾根中生的意旨所在,那些掩藏在肉體與情慾之下的人物命運,才是他所關注的焦點。
在《紅色教室》里,曾根中生以粗放的筆觸敘述了一對男女的愛情故事:色情雜志編輯村木與粉紅電影女演員名美,彼此吸引卻又無緣相愛,雖然一再相遇卻只能一再錯過。藉著表層粉紅電影的官能吸引,曾根中生得以深入人物內心,展示其中隱秘的情慾與情感,將之與時代背景結合,為粉紅電影賦予了強烈的現實主義色彩。
有別於那些巨細靡遺描繪人物點點滴滴的作品,《紅色教室》中曾根中生用了一種極其簡潔的處理,避開對人物的刻畫,而是集中描寫人物在不同時空里的生活狀態,突出其中細微的重復與變異,以對比來完成對人物形象的塑造。與之對應的,是線性敘述的三幕時空。在第一幕中,村木在觀看一部類似的《女教師》電影時,對女主角產生了一種復雜的情感,但卻找不到有關她的線索。第二幕發生在數年後,村木偶然中得知女主角名美的下落,於是約她見面,向她表白那份在一個不合適的時刻里產生的情感;由於彼此還需要時間及空間來接受彼此,村木決定第二天再見面;誰知第二天村木意外被警察抓走,名美在約定的地方等了許久,最後黯然離開。第三幕是三年後,村木在一次外出拍攝結束後,重遇名美,但她已經不再是從前的名美……
在電影里,曾根中生塑造了一群在日常生活被磨平了稜角的男人與女人們,在日復一日盲目的奔走中沉默的生存著,偶然中重拾生活的意義,卻在追求的道路上一再碰壁,雖然外表看上去完好如初,但內心早已裂成碎片。這群人物的焦點,無疑集中在水原ゆう紀所扮演名美這一人物之上。正是通過她的遭遇,曾根中生塑造出一個被摧殘、被追逐、被毀滅的女人形象,某種意義上也代表著真善美。而蟹江敬三所扮演的色情從業者村木,他對名美真摯而執著的愛,正是拯救這個沉淪慾海的女人的最有效武器。
這種等待被拯救的女人及其形象,正是情節劇中最常用的模式,但曾根中生卻在電影中賦予了它更多的內容以及含義。作為被摧殘的名美的拯救者,村木自身也是一個待拯救者。他為了生存投身色情出版業,在隨手可得的「性」里早已迷失了對「愛」與「美」的感受,「喪失了被感動的能力」。直到他戀上電影中的名美,那些消失的情感,又再次復活。正是在對名美的拯救中,對愛與美的追求同時也在拯救他自己。這種雙向的、互動的拯救在沿襲情節劇模式的同時,又打破了情節劇中因文化背景所產生的意識形態限制,改變了情節劇結尾慣常的社會妥協與自我犧牲含義,從而將主題提升到一個全新的表現層面。
在《紅色教室》的三幕時空中,故事看似是起承轉合的三段式結構,但略過作為引子的第一部分,把注意力放置到故事的後兩幕之上,我們可以發現這是一個經過精心設計的、精巧的對照式結構,其中的情節、細節具有嚴格意義上的演變、對立與統一,就像是事物本身與倒影,其間的介質是時間。
在第二幕中,村木處於莫名的失落狀態;主編著一份色情雜志,小且處於地下狀態;裕子是他的固定情人,村木是與她發生性關系的第一個男人,倆人之間的關系更多地依靠性來維系;因為拍攝需要場地,村木在情人旅館的預約電話里聽見完全陌生卻異常熟悉的聲音;在情人旅館他找到名美,她有著干凈的、純真的面容;在第一次約會中,兩人在明亮的公園見面;其後在旅館里,名美主動以性來誘惑並試探他,村木沖動的打了她;離開時得知她的名字叫名美;第二天,在瓢潑大雨中,名美沒有等來村木;在被遺棄的失落中,名美用性來填充空虛,一個男人成為她的性俘虜……
在第三幕中,村木處於一種更現實的失落狀態;雜志已經頗具規模;裕子已經成了他的太太;有一個名叫名美的女兒,顯然寄託著村木不為人知的情感;兩人之間已經沒有了性;同樣是工作原因,村木來到情人旅館,服務生卻是一個老太太;在其後,下著雨的骯臟街頭,村木偶然中邂逅名美,她主動招徠著路邊行人,化著濃妝,美麗依然卻有了太多改變;在村木的糾纏中,名美現在的情人正人毆打了他;第二天,村木再次來見名美,再次被毆打;正人依然是名美的性奴隸;最後在閣樓上,在一場混亂的性表演里,名美沉浸高潮之中,但性已經無法填補空虛……
這種結構上的鏡像意象或者「二」的意象,是《紅色教室》中曾根中生最具創造力的運用,也是故事最內化最具表現力的基礎結構。除了上述一再重復的細節外,在主要角色以外的人物設置上,同樣體現著類似的結構。在第二幕中,裕子與村木是情人關系,在第三幕成為婚姻關系,由不穩定到成為社會體系裡一種穩定的結構。正人與名美最初是基於偶然的性吸引,最後兩人之間產生一種特殊的性關系,不僅都成為性的俘虜,還將性轉化為商品。雖然沒有明確交代兩人之間是否存在婚姻關系,但這種相互需要的關系顯然也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社會結構。這種社會意義上的關系對比,同樣構成了鏡像意象。在更外一層的人物上,色情雜志的攝影師、助手、女模特等,都是這種鏡像中用於對比的元素。
在這個鏡像結構里,不僅存在著線性時空上的縱向對比,同樣也存在著時空內的橫向對比。比如兩個女人的比較:名美與村木有著心靈上的聯系,裕子與村木有著肉體上的聯系;在時空變化後,名美與村木還存在著某些精神上的聯系,裕子卻與村木有了事實上的婚姻聯系。當我們來審視他們之間的糾葛關系,在兩種不同的聯系裡,同樣存在著巨大的鴻溝。兩個男人的比較同樣的屬於這種范疇。以名美為中心,村木與名美有著心靈上的聯系,但卻無法走到一起;正人與名美只有肉體上的關系,但兩人卻能夠在一起。對於拯救的主題來說,兩人都無法拯救名美,同時也因為拯救這一行為的失敗而導致自身的沉淪。對應他們各自所屬的關系,對名美這個待拯救者而言,又是一個雙向的雙重拯救,不同時空的兩次拯救,不同方式的兩個拯救人。
由鏡像的兩幕結構再回到整體的三幕結構上,看結構如何決定強有力的悲劇結局。在第一幕中,村木對名美產生了情感,對名美的拯救由此開始,但兩人之間沒有現實的聯系,拯救只存在於構想之中,這一幕最終的價值包含了失落;在第二幕中,村木與名美見面、表白,有了情與欲的糾纏,這是第二次拯救,意外的失約導致反諷的效果;在第三幕中,一切已是滄海桑田,拯救只是無力的掙扎,名美拒絕了拯救,任由自身的沉淪,這是無可更改的失敗。對於村木的自我救贖來說,在第一幕中他找到了方法;第二幕他有了行動,但行動失敗;到了第三幕中,他的境況已經決定了拯救變得毫無意義,無力的自我救贖變成了對社會結構(婚姻)的沖擊,這就註定了悲情的結局。而有著鏡像效果的外部拯救內部拯救的雙重失敗,又賦予了故事最大的悲劇意義。
這只是起點。我們知道最大的悲劇歸結於宿命,而宿命的最大意義在於一再重復,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時代一再上演。一部傑作,必須在已經完成表述的基礎上繼續向外擴展;同時在形式上,最好還有一個封閉的圓環結構,而無論結局是否開放與閉合。這一切,曾根中生都在《紅色教室》中巧妙而自然地完成。在第三幕的最後部分,名美在村木的窺視下與男人做愛,一個無處發泄慾望的男人拉住離開的正人,詢問是否有第二個女人。意外的,正人打開地板,從裡面拉出一個女學生裝扮的少女,飢渴的男人頓時圍攏過來,將她團團包圍。背景里,村木在一個男人的沖擊中上下顛簸著,表情木然;前景里,少女的手伸在空中,無目的的無力抓取,燈光來回搖晃,將兩者交替閃現;而村木在另一間屋子裡,目睹著這一切發生……這一刻,女學生與女教師、誤入歧途的人與待拯救的命運、被摧殘的女性與無力的旁觀者等諸多形象重疊在一起,營造出一個令人震驚的高潮。形式上,不僅首尾呼應同時也呼應了鏡像意象;在內容上,成功地將悲劇擴展到不同時代、不同人物,營造出一個周而復始的宿命主題。
《紅色教室》改編自石井隆的系列漫畫《天使的膽量》之一,石井隆作品的一個重要特徵,是用許多大雨場景用來烘托環境與氣氛。由於無緣一睹石井隆的原作,無法確定《紅色教室》的漫畫中是否存在類似場面。在電影中,雨的意象被曾根中生部分的沿襲進來。在村木與名美無緣相見的場景里,下著瓢潑大雨,將名美渾身淋透;在兩人重逢的夜裡,也下著絲絲小雨,被淋濕的人是村木,在這些場景中,雨的意象某種程度上外現著人物內心。但縱觀全片,雨的意象其實被曾根中生納入了水的意象之中。在電影中,純潔的水、被污染的水、潮濕的曖昧與性、體液、水與紅色的花、紅色與情慾、白色等等元素,構成了一套復雜但含混的的象徵系統。其中最重要的意義,是水所構成的鏡子意象,對時間之河的隱喻,與故事的鏡像結構之間形成關聯映像,在形式與內容兩個層面上強化著這套表意系統。
這套系統中另一獨立且直接可見的元素,是曾根中生對色彩(紅)的運用,同樣的復雜、含混且包含了諸多層面。這一元素最先應用於戲中戲的電影里,是一種黯淡的紅,包括了紅色的花、紅唇、紅色走廊、紅色圍欄等等;當它沿用到現在的故事中,則包括了場景中的紅色道具、紅色衣物、紅色燈光等等;在情節中,紅花作為敘事元素,對應著村木與名美的數次相遇;在色彩上則部分運用了紅色色調,與其作為濃烈的情感象徵對應出現。
在這種綜合的運用中,曾根中生與他的合作者們創造出了許多具有令人驚嘆的表現力的場面,其中最精彩的一場戲也許就是村木與名美在旅館里的見面。這是一場復雜的戲,它包含著極多的細節。內容上,這一場戲將讓兩人在對抗的前提下完成心靈上的第一次契合,這個過程包括了誤會、表白、說服、試探、辯解、憤怒、自嘲、觸動、接受等一系列復雜的心理活動,通過這些脈絡清晰的細節,人物將在內心完成一次艱難的轉變;同時為了保持敘事的進度和節奏,這場戲必須在一個受控的時間內。最後的銀幕時間長約八分鍾,在這個段落里,曾根中生以一個中景作為主鏡頭,以這個鏡頭的出現為界限把整個段落劃分為三個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曾根中生以頻繁的切換強調兩人的沖突;在第二部分,這種切換相對變緩,但曾根中生加強人物動作使對抗到達一個小高潮,然後通過人物的動靜變換表現其中所包含的轉折;在第三部分中,曾根中生只用了一個鏡頭來交待情節,以緩慢的進度來擴展銀幕時間,從而使觀眾得以深入人物內心、體會其中所包含的細膩情感。
在這場戲里,曾根中生對節奏的掌控、場面調度等都表現出極高的水準,但最令人欣賞的,卻是曾根中生對這場戲的另一個重要元素——時間的表現。與受控的銀幕時間不同,這里的時間是指故事時間,是場景中不可見的但不停流逝的時間,它與敘事節奏相互作用,額外製造出強大的張力。在這里曾根中生化不可見為可見,將情節所包含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在結構上,它與第三幕尾聲中的污水塘鏡時間意象形成對照,成為整體鏡像意象的重要組成部分。
時間這一元素巧妙存在於作為界限的中景鏡頭中。在這三個主鏡頭里,背景都是窗紙,而場景的主光源則是來自窗紙外所斜射進來的光線(可能是模擬陽光的強光源)。在開篇的第一個鏡頭里,光線由右上至左下在窗紙上投射出一個屋頂的陰影,灰色陰影占據了窗紙的一半,另一部分則是白色的強光,側面暗示出情節所發生的時間。這種白色、白與灰的對比也構成這個場景的主色調。到第二個鏡頭出現時,窗紙上的陰影已變小了,分界處有明顯的紅色調,暗示時間已變化,場景整體的色調也變為白與紅的對比。這里顏色的變化也象徵著人物內心的某些變化,與情節的發展是嚴格對應的。第三個鏡頭同時是一個完整的部分,雖然這部分只有一個鏡頭,但內部也是有分段的。在這個鏡頭的開始,窗紙上的光線快速移動,然後消失;房間里一片黑暗;緊接著外面有一盞紅色的燈在左方亮起來,將窗紙的左邊映紅,紅色成為場景的主色調;過了一會兒,又有一盞白色的燈在右方亮起來,在窗紙的右邊形成一塊白色光暈,與左邊的紅色形成強烈對比。這個白色出現的時機,正對應著名美內心改變的一瞬,她此時背對著鏡頭,默默無言,但光線的變化卻將她的內心世界表露無遺。由這些變化,我們也可以發現這場戲中灰色、紅色、白色所代表的情感象徵。在這一段落中,聲音和配樂的運用具有類似的效果,只是不如前者來得明晰。
照明不僅在這場戲中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在整部電影中都有突出的表現。在現實主義的題材中,這種照明與舞美結合,在某些場景營造出一種詭異幽玄的基調,正是宿命主題不可缺少的表意空間。這部電影的照明師是熊谷秀夫,他的合作者雖然沒有那些名聞遐邇的大師級導演,但卻是日本電影史上一位極重要的電影人,日活七十年代粉紅浪潮中最主要的創作者之一。他參與了一百多部電影的攝制,職業生涯由五十年代延伸至今,其代表作品除了眾多的粉紅名作外,還包括了《戰爭與人間》(三)、《人證》(人間の證明)、《魚群之影》、《青春之殺人者》等名作,最新作品是2006年根岸吉太郎導演的《透光的樹》。他在《紅色教室》所使用的照明手法,與許多日本電影尤其是鬼怪片(怪談、恐怖)的用法極其相似。
在這一場景之中,電影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形象,就是由日本建築特有的水平線條、垂直線條等構成的內部景框。除了構圖方面的考量外,主要原因應該是曾根中生藉此營造出一種囚禁的意象,不僅是人的囚禁,也包括了更深一層的被囚禁的情感、情慾。在攝影上,曾根中生使用了許多的低機位角度,以此製造出一種壓迫的感覺,這與囚禁的意象是相通的。另一部分攝影角度是較多的俯與仰,這種用法可能是藉此表現性別在性中處於屬或者支配的地位。在以官能吸引為主打的粉紅電影中,這是最常見的主題之一。作為一個紅粉電影導演,曾根中生在電影中塑造的村木這一角色,無疑具有較多的自況色彩。藉著《紅色教室》中的突出表現,曾根中生突破了粉紅電影的藝術局限。同時,曾根中生也保留了粉紅電影一貫的思考,即靈與欲中的重合與分離。在故事中,村木對名美情感的萌芽,源於那部被觀看的情色電影,而觀看本身就具有較多的色情意味,情感的內部多少也包含著情慾。這種粉紅電影對情與欲的探討,本身具有隨意與含混的特徵,但與《紅色教室》的宿命主題結合,意外的具有了嚴肅的思想性,遠遠超出普通粉紅電影的境界。結構上,這種分離又重合的兩面,同樣包含進了整體的鏡像意象中。
前面我們說起過《紅色教室》具有的情節劇特徵,也說過《紅色教室》超越情節劇的悲劇意義。這類情節劇通常有一些固定的套路:把壓抑的性慾作為起點,情慾解放是敘事的焦點,適當的性行為是常見的結尾等等。以此對照《紅色教室》,我們可以發現兩者之間更多的相似之處,尤其是《紅色教室》的粉紅表層。有趣的是,情節劇中情感與情慾多半是一體的,而《紅色教室》中情感與情慾的關系卻復雜得多,尤其在後半部分,情與欲完全處於對立的分離狀態,這與絕大多數粉紅電影也有著明顯的區別。另一個可以把《紅色教室》從粉紅電影超脫出來的,是電影中的情色場面。大部分粉紅電影中,類似的場面完全是基於官能賣點而誕生的(《女教師》),或者是完全處於支配地位的主要敘事內容(SM類型),《紅色教室》中,類似的場面則是故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其它情節具有同等的地位。
跳出故事內容,回頭再看《紅色教室》,或多或少也包含了對電影本體的一些不自覺思考。色情創作者對於曾根中生的自況意義是其中一部分,村木對名美的情感源於看電影這一行為是另外一部分。這種行為中包含了許多本體的意味,例如儀式、移情、代入、認同、凝視、濫情與聚情等等。總的來說,《紅色教室》具有一切藝術電影的特徵,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傑作。它不但講述了緣分的陰差陽錯,有情人終不能成眷屬的永遠的傷;也講述了日復一日里,被生活磨掉了稜角的每一個普通人。它是對時間的嘆謂,人終歸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也是對命運的終極憂慮,即使你脫開人生的一個凶兆,也避不開命運接踵而至的兩個大波……

F. 為什麼電影《七武士》能被評選為日本電影第一

縱觀這部《七武士》,其中的鏡頭運用、敘事節奏都非常流暢,有著優秀且辨識度極高的敘事節奏與拍攝風格,可以說沒有多餘的鏡頭或情節,而這部電影的台詞,也是微言大義,值得揣摩。更難能可貴的是一些動作戲,其中的動作設計和鏡頭剪輯沒有絲毫地拖泥帶水,放在今日依舊是頂尖水準。

這就是《七武士》的魅力,它讓你看見那個國度最後的江湖,就像影片結尾處對犧牲的死人無力的憑吊一樣,「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這部長達三個多小時的電影,像一首慷慨激昂的戰歌,最後卻空餘一聲嘆息。

閱讀全文

與一部令人感慨的日本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林正林電影大全電影 瀏覽:212
鋼鐵俠主角托尼最新電影 瀏覽:929
電影奧斯維辛大逃亡音樂的名稱 瀏覽:854
女主角沒腿的法國電影 瀏覽:665
幾部勵志的英文電影推薦 瀏覽:655
中文基督電影 瀏覽:356
電影院被摸 瀏覽:908
用圖片合成電影膠片動畫 瀏覽:682
電影配樂用古典音樂 瀏覽:110
李孟羲演過的電影大全在線觀看 瀏覽:837
第一部配音電影下載 瀏覽:450
電影紅星大道觀後感 瀏覽:825
龍咁威2粵語電影完整版 瀏覽:735
社區國際電影節活動 瀏覽:802
電影演員李超照片 瀏覽:567
台灣拍的的三國題材電影 瀏覽:976
有什麼泰國電影說降頭的 瀏覽:474
食人魚電影裸泳圖片 瀏覽:53
起跑線電影悲傷音樂 瀏覽:993
電影閏年的背景音樂 瀏覽: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