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用視聽語言介紹一部電影

用視聽語言介紹一部電影

發布時間:2024-05-01 10:28:44

1. 電影《阿甘正傳》視聽語言分析。

視聽語言分析之阿甘正傳

好萊塢一直以來都是電影的王國,大量的商業巨制電影從這里產生,進而風
靡世界。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非常經典的電影,
《阿甘正傳》就是一部非常
經典的好萊塢大片。
今天我們就從視聽語言的角度來分析一下

這部經典的作品。

本片改編自一部同名小說,
影片通過阿甘對自己生活的講述,
深層次的剖析
了美國當代歷史,
以幽默的方式對社會現象和戰爭進行諷刺。
作為一部以人物記
錄歷史的影片,
阿甘作為主要線索,
經歷了美國最動盪的一段歷史。
影片也同樣
倡導了美德的回歸,進行正確的精神引導,大力提倡人性關懷和人文主義精神。
它是好萊塢反智潮流電影中的經典名作。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是美國社會的反智情緒高漲的時代。
於是好萊塢便出品了
一系列貶低現代文明崇尚回歸原始闡釋人性的影片。
其中
《阿甘正傳》
便是通過
一個智力障礙者的視角,
描述了美國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生活的方方面
面,越戰,政府丑聞,外交,種族沖突„„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盪不安,與人們
生活的生活狀態——多數人的消極頹廢與盲目熱情。
《阿甘正傳》這部影片就是
讓美國人回顧自己的歷史,
重新審視自己。
阿甘在此片中被塑造成一個天生弱智,
卻具備了人類最優秀美德的人。
他坦盪的面對生活帶給他的挑戰,
在混亂中接受
錘煉,只沖著一個方向奔跑,最終跑向了他的終點。這是一部人生寓言,帶給人
們歡樂的同時,引發了廣泛的思考。

在這部影片中,
人物造型有很強烈的對比。
阿甘的形象出現時一般是清爽整
潔的,
與影片中出現的其他人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湯姆漢克斯成功的塑造
了一個先天性智力殘疾,
卻朴實真摯的阿甘。
幼年時阿甘拙笨,
說話緩慢而堅定,
而成年的阿甘說話滔滔不絕,
包含了一種絕對的自信。
珍妮,
她一直是阿甘的天
使,正因為聽了珍妮的話,阿甘才能永不停歇的跑著。但是與阿甘不同,她的生
活始終是隨波逐流居無定所的,
她從生活上到精神上都是個流浪者,
找不到自己
的位置。
她想成為歌星,
卻只能在街上或者色情酒吧里賣藝,
與一幫狐朋狗友們
吸毒。她的生活中總是充滿了色情,暴力,毒品這些負面因素。所以影片塑造出
的珍妮的形象總是陰暗的,
模糊的。
但是她對阿甘又是真誠的,
所以在影片結尾
處,
珍妮的形象又回歸了初識阿甘時的純潔美麗。
丹中尉,
一開始出場便是狂野
的,
翻臉如翻書,
上一刻還在開玩笑下一刻又在嚴肅的下達命令。
他在戰場上一
門心思的求死,
延續他家族的「光榮」捐軀歷史。
在做完截肢手術後的丹中尉異
常絕望,
他認為生活的希望全都結束在了戰場上,
他本該死在那裡,
對阿甘的救
命之恩完全不領情。
從戰場回來後變得有些神經質,
穿著邋裡邋遢,
說話粗聲粗
氣,宣洩著他的不滿。但是在新年夜裡,他的悲傷抑制不住的外泄,讓觀眾感受
到他真正的內心世界。
後來在海上他與風暴進行搏擊,
又以不屈不撓的反抗者形
象出現。
最後「他和上帝講和」後,
以及在阿甘結婚時出現的形象是溫和的,

是他在經歷人生幾大起伏後回歸本性的表現。

影片的拍攝技巧也是很值得稱道的。
在體現珍妮和阿甘兩個人的生活時,

常用不同的光效和色調。
在阿甘的生活中,
大量的運用暖調。
而珍妮的生活片段
則運用較多的冷色調。
影片中多次出現阿甘跑步的畫面,
跑步在這部片子裡面算
是出現最多的動作段落。
第一次跑步,
阿甘擺脫了他腿上的支架,
在這一場景中
依舊出現大量的綠色,背景擁有很清晰的輪廓,自然的和諧美麗使人心情明朗。
第二次他得到了橄欖隊教練的青睞,
隨後憑借著跑步這一特長,
為橄欖球隊贏得
了比賽的勝利,
在這一場景中出現了大塊的紅色和黃色,
觀眾席上也是大片大片
的紅色標語,把球場比賽熱烈氣氛烘托起來,讓人興奮。依舊是暖色調為主。隨
後是越戰中他在叢林中奔跑,
救了自己的戰友們。
這里也是使用大量的綠色和黃
色,並且光線充足,線型較為清楚,營造出很好的光影效果。與阿甘的生活段落
色彩刻畫相比,
珍妮的生活環境大部分降低了色彩的明暗度,
表現起其生活的壓
抑,同時體現珍妮本人內心的消極厭世。影片通過這種明暗,色調的對比方式,
暗示了阿甘與珍妮兩人個性的相悖與命運的走向。
而在最後,
珍妮重新回到阿甘
身邊的時候,兩人的內心世界逐漸相統一,珍妮場景的色彩也與阿甘趨於一致,
光效也統一使用了自然光效。
珍妮一身白色裙子向阿甘走來,
色彩又如同兩人幼
年的時候,白色與綠色相間,開闊明亮,充滿朝氣。讓觀眾明白珍妮的生活已經
不像從前一般,
而是以一種更樂觀的方式面對人生,
也喻示了珍妮經歷若干波折
後的精神上的重生。
影片通過對光線與色彩的配置,
更加完美的塑造出人物性格,
也表達了導演的意圖和影片的主題,
具有很強的主觀色彩,
同時能激發觀眾的想
象里,
讓觀眾潛意識的接受這些暗示信息。
色彩與光效的使用也推動了敘事,

強影片真實感,加強了影片的觀賞性。

在這部影片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道具,想必也給觀眾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那就是那根飄浮著的羽毛。
這根羽毛也多次出現在鏡頭當中。
影片一開始便以羽
毛作為視線引導,鏡頭追隨羽毛,一直到人物出現。結尾處,羽毛又隨風而起,
飄盪到更遠處。在《阿甘正傳》的一開場,一根羽毛引導觀眾的視線,同時出現
了開場音樂
鋼琴的輕盈與小提琴的柔美融合在一起,
為「羽毛」塑造出聲音造
型,
也推動著影片的氣氛。
隨著羽毛的起伏,
觀眾感受到的音樂也是如羽毛般飄
忽不定,隨風飄盪,正如生活一般充滿了不確定感,難以預料。而在影片結尾處
又重復出現這一主題,此時,音樂的含義卻多於開頭,有了一份對生活的感慨,
多了幾分感動。生活就像這根羽毛一樣,或隨風飄盪,或落於塵泥,我們無權選
擇它的方向。但是我們有權利選擇如何面對。

在美國的社會中一直存在著種族歧視的問題。種族問題也是《阿甘正傳》中
的一個重要元素。
首先是阿拉巴馬的民權運動,
州長華萊士拒絕黑人入校,
但最
終妥協。
在開往軍營的車上,
觀眾可以看到車上都是白人與白人坐在一起,
黑人
與黑人坐在一起。
阿甘在車上碰上了從前在校車上一樣的釘子。
最後他和黑人巴
布坐在一起,
這也是他在軍營中唯一的好朋友。
巴布的祖先都是做蝦的,
在飯店
里給白人端菜。
在阿甘送給巴布母親股份之後,
人物關系轉換了,
換成了白人給
黑人端菜。種族問題以一個幽默的報復方式呈現處理。

電視在這部影片里成為重要的敘事手段,通過它,展現了美國當代的政治文
化包括阿拉巴馬州民權運動,
華萊士被射傷,
肯尼迪總統接見全美大學生橄欖球
隊,約翰遜總統接見越戰功臣,肯尼迪總統被刺殺,福特總統被刺殺,尼克松水
門事件,
還有登月„„電視新聞經常作為一個剪輯點建立起鏡頭與鏡頭,
段落與
段落只見的關系。
在敘事上,
也承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為我們呈現出美國社會
狀態——暴力沖突嚴重,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國國內的真實情況。

聲音是一部影片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中人聲在影片中表現為對話和旁白以及
內心獨白,整個故事由阿甘的旁白來講述,阿甘的聲音柔和,平緩,情緒起伏不
大,
娓娓道來,
奠定了整部影片舒緩平實的基調。
幼年時的阿甘,
說話有些木訥,
字字清晰,雖然拙笨但是很朴實。阿甘總是重復「笨有笨的的作為。」,這句話
塑造出了阿甘自信的性格,
而「我更加的思念珍妮。
」這句話貫穿影片始終,

為珍妮場景與阿甘場景的剪輯點,
連接兩個人的關系,
推動了情節發展,
也讓我
們看到了一個感情專一,
真誠的阿甘。
而電影音樂,
也記述了這一時代最有代表
性的音樂——搖滾。
電影中的搖滾音樂有鮮明的時代特點,
幫助影片敘事推進影
片節奏,
也同樣發人深省,
突出了人道精神和人文主義情懷。
音響為影片增添了
生活氣息,阿甘的場景中,總是寧靜的,充滿自然的氣息。而珍妮的場景中,充
滿了城市噪音,
是浮躁而喧鬧的。
這些場景中,
導演想要表達的是對現代工業的
排斥與對自然的嚮往。

影片中關於漫漫人生的種種韻味,苦與樂、生與死、戰爭與愛情、冷

漠與
友誼、成功與失敗,偉大與卑微,值得我們去一輩子細細品味。在我們驕揚跋扈
時,在我們患得患失時,在我們迷惘彷徨時,在我們傷痕累累時,我們想總可以
在滿目的荒謬之中苟活下去,
就沖著阿甘這個理由。
我們還要盡我們的所能,

更多人知道阿甘的故事,
縱然這世界走到盡頭,
必然是消失於無形,
但活著的人
總需

要一縷希望的曙光。或許人生就像那根飄浮的羽毛一樣,要麼飄浮不定,
要麼乘風破浪,但是人生也像那根羽毛承載著我們的希望。

2. 從視聽語言方面分析電影殺生光線,構圖,景別

同學你好,我們以《七宗罪》的開頭做一個範例:

《七宗罪》是大衛芬奇導演33歲的長片作品,其成熟的視聽造詣讓人稱贊,我們用最粗淺的視角,去嘗試解讀芬奇老師是如何用視聽語言構建人物。

(本文涉及劇透)


電影中,主人公賽默塞特,我們簡稱S,是一個出色的警官,做事一絲不苟,思維縝密,刑偵技術高超,有一顆為美國人民服務的心。可人到晚年,無法根除的罪惡讓他在即將退休的年紀心力交瘁。而米爾斯,我們姑且叫他M吧,掐指一算也就30出頭,在地方上頗有建樹,一時間讓他忘乎所以,自以為自己是超級警察,其實性格急躁沖動,做事毛手毛腳。機緣巧合,這一「SM組合」便相遇了。


簡單介紹人物之後,我們來對比影片,看看芬奇老師是如果悄悄塑造人物的。和文字不同的是,視聽語言要緊扣視覺和聽覺的表達,畫面的信息量是具象且豐富的,加之有人類生活的經驗,很多表達不言而喻,深諳此道的人便可以得心應手去創作。

《七宗罪》鏡頭五

M便接了個電話,從襯衣的口袋裡掏出一支鋼筆,隨意的記在手心裡。還記得上文里S的鋼筆放在哪嗎?整齊排列在桌子上。不能說導演刻意做對比,他只是把一些細節通過人物動作和美術陳設展現出來。刪去這些細節或許對情節不會產生太多影響,但是會讓故事與人物的邏輯更加合理。這便是視聽的魅力。

視聽語言包括很多方面,景別、角度、運動(攝影機運動)、照明、色彩、語言、音響、音樂,剪輯等,但所有的電影元素都是為人物和故事服務,如何突出人物性格形象,如何交代故事情節,如何讓觀眾有代入感,才是電影各元素的目的。

3. 從視聽語言角度分析《雨中曲》這部影片

Singin' in the Rain據說是影史上歌舞片的經典之作,片子誕生於1952年,正是其他國家從廢墟中重建的時期。

(也許只有美國還可以這么開心的在戰後堅信著他們的理想主義,載歌載舞。)

這部片的緣起是米高梅製片亞瑟佛雷(Arthur Freed)想把一些舊歌「再生利用」,於是要求旗下兩位編劇把它們串成一個故事,並獲得金凱利(Gene Kelly)的同意演出。由於這些舊歌剛好都是在20.30年代,所以他們將背景設定在默片轉變成有聲片的時期,生動描寫了片廠種種妙趣橫生的事情。據說還常有人跑來他們的拍片現場,跟他們分享那段時期的記憶.而他們也詳實的考證了當時好萊塢明星的穿著打扮和片廠的布景設備。

對於我來說,片中的歌舞有點冗長,讓我分心地想起高中時代練啦啦隊的隊形;那種灰姑娘似的溫馨劇情,也常讓我覺得男女主角像芭比和肯尼(或是史瑞克2的Prince Charming)。最吸引我的是那些早期攝影棚拍攝的細節,片中可以看見很多棚內的道具、設備、燈光,也可以瞧見影片的排演、特技演員的動作、配音對嘴和早期收音的方式,有一種『幕後花絮』的特殊效果,滿足了小影迷的好奇心。

Singin' in the Rain,被歸類成backstage musical,也就是以劇中劇的方式讓觀眾看到後台的種種。此劇中主角的身分設定為電影主角,所以可以看到電影的製作過程和拍攝效果(特別是聲音)。片中輕松的談論到電影媒體本身的特性和意義,觸及真實和虛構之間的分界(ex:一開始男主角說的話和畫面呈現出來的事實不符、用女主角的口中說出對於電影表演的質疑、男主角死黨唱的Make me Laugh想為電影的娛樂性辯護等等)。透過電影拍攝的過程來突顯出這是一部「有關於電影的電影」。

有人說,『關於電影的電影』是大師或是作者論導演才會觸碰的主題,是嚴肅的對電影致敬及提問。我不太懂它的定義或是深刻內涵,不過我覺得Singin' in the Rain常很巧妙的處理虛實真假彼此對映的趣味,唱唱跳跳,開開心心。比起蔡明亮的『不散』、費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或是楚浮的『Day for night』都平易近人多了。

Singin' in the Rain以愛情通俗故事做為第一層糖衣,再加上精采歌舞包裝,已經具商業賣點,然而除此之外,又有許多有趣面向和細膩考究,讓它可以影史留名,叫好又叫座。

在雨天窩在家裡看著漫妙的舞姿聽著悅耳的歌聲,就像是欣賞迪士尼卡通那樣不用提心吊膽,有著理所當然的樂觀:邪不勝正、困難終將必克服、離散的也必將團聚、愛情圓滿、事業成功。

(此片適合在每一個疲憊的夜裡,安撫著現實中的憤世嫉俗,催眠到睡著。)

4. 求2000字影評,從視聽語言方面分析,不是觀後感

看了橫掃奧斯卡諸多大獎的《貧民富翁》,為該片所隱含的各種矛盾而驚嘆。片子講述的,是一對兄弟和一個女孩在印度貧民窟中長大的經歷。三個孤兒當中的哥哥加入黑社會,女孩一度為舞女和花瓶,弟弟本想通過電視智力競賽贏回美人心,無意竟成百萬富翁。全片以弟弟Jamal在警察拷打下的閃回記憶為基本結構。

乍看此片,必然驚嘆這部電影的藝術潛力。豐富的生活原料和質感給觀眾帶來巨大的沖擊力,快速運動的攝像機和剪輯,以令人目不暇給的色彩和節奏,迅速展現出一個成長中的孩子眼裡,印度最底層到最富有的社會階層形形色色的生活場景。影片幾乎涉及了印度所有的社會矛盾以致最黑暗面:種族沖突、階級矛盾、城市化、黑社會、兒童虐待、刑訊逼供,等等。影片前1/3幾乎讓人看到一種令人喘不過氣來的美感、悲劇感和獨特的幽默感,讓第三世界的觀眾可以聯想到無盡的現實和類似的諸多傑作。

然而過了前半段之後的電影,味道就不對了。用力不均的筆墨和缺少邏輯的情節,將影片的悲劇感一掃而空,代之以電視劇水平的淺薄情懷和樂觀主義。每個鏡頭和對話變得越來越俗套,貫穿全劇的愛情主線也變得越來越空洞,有一種明顯「出戲」的感覺。男主人公對生活的內在希望,變成了大眾觀摩的幸運秀;男女主角間本來可以引而不發的純真感情,變成類似「吻我吧」這樣好萊塢的對白;而邏輯上缺乏支撐的兄長自殺的苦情戲,竟沒心沒肺地湮沒在片尾大團圓的歌舞聲中,令人詫異自己看的是不是同一部電影。

更令人詫異的,還包括影片導演Danny Boyle的轉變。曾經導演《猜火車》這樣另類經典、敢於直面人生輝煌與絕望的導演,對生活的態度難道真的轉變得如此迅速?且不說智力競賽與回憶交叉這一情節構造是否缺乏變化,影片後半部極其媚俗、自我麻痹和商業化的思想理念,難道也是出於導演肺腑的嗎?難道說,英國一代獨立思考的文藝青年,到了中年之後也和中國當代許多文化人一樣投機取巧、隨波逐流了?

查閱了英美兩國主流的許多影評,同時對照印度媒體,又有了更多發現。在英美兩國影評中,對該片攝影剪輯和音樂成就的誇獎基本是一致的,區別在於有人如《芝加哥太陽報》的Roger Ebert厚道些,從印度題材本身的類型意義談起,對影片大為贊賞,稱其大獎在望;而《紐約客》的Anthony Lane這樣的批評家,就會直陳其情節缺乏新意,情感缺乏深度,並且暗諷說:就是以多情著名的狄更斯,也不敢為後世寫下「讓我們逃跑吧……以愛為生」這樣的句子。最令人欣慰的是《Time Out》的評論一俟發表,則有網友跟貼說:「影片揭示了第三世界如此痛苦的生存境況,而我們竟然在探討它是不是足夠娛樂,我們的良心到哪裡去了?」——這句話,可能是最打動我心的一句。作為第三世界的觀眾,不可能不提出這樣的問題:這部影片真實嗎?是否達到了它應有的政治性?

去查印度媒體,果然看到了一場大爭論。一個印度教團體就公開在網上抵制該電影,稱其將印度教徒描繪成恐怖分子,有悖社會真實。(的確,這部電影和很多「外來人」拍攝的電影一樣,對於復雜社會矛盾採取了極度簡化的方式。現實題材電影高下,往往在此。)而更多的爭論,則在於電影是否該拿奧斯卡,是否代表印度。雖然這部電影主創人員不是印度人,但因為它是印度題材,而且用了印度演員、音樂和錄音師等,所以也被印度國人當成自己的電影。於是,很多印度媒體包括個人博客討論的焦點都在於:此片是否反映了印度過多陰暗面?是否給印度這個國家帶來了恥辱?(大概此前很多印度電影都是風花雪月掩蓋社會現實的?這個題目值得好好研究)對此,在電影中曾被提到的印度影星Amitabh Bachchan就公開說:如果拿到奧斯卡獎,當然好,對幕後影人是個獎勵;如果拿不到,更好,因為印度電影應該有自己的標准,不必仰人鼻息——這套說詞是非常有意思的,因為看上去,印度人關注的,與電影本身是否足夠深刻無關,而更關注電影獲得的榮譽和民族意義。這是不是第三世界文藝評論的一個共同特點呢?Amitabh Bachchan面對印度媒體的原話,十分具有啟發性。他說:「印度電影從來都是站在前列,從來都是最好的。而奧斯卡則自成一派。」「India cinema has always stood first, stands first, is the best, Oscar has its own place。」側看近鄰印度如此思維,我們自己又怎樣呢?想像《貧民富翁》如果在中國拍攝是什麼命運就知道了。

5. 從視聽語言角度分析電影《告白》。(片段就可以)

看完這部電影我久久不能平靜,每個人的告白都象刀一樣深深地切入人的內心深處,將人性底層最陰暗最脆弱地部份一層一層地切開,讓人深陷入莫名震撼的殘酷黑暗世界中。
每個人都有一個告白,每個告白都有一個讓人瞠目的秘密,有失去幼女而陷入瘋狂復仇中的女教師,有從小缺乏母愛而任意踐踏生命的瘋狂少年A,缺少父愛被母親寵壞的自卑少年B,有一味溺愛兒子不可自拔的母親,有品學兼優卻渴望死亡的少女,有滿腔熱血卻過於理想化的年輕男教師,這些告白者的故事交叉在了一起,就構成了一部非常震懾人心的故事。
電影以大量的慢鏡頭與特寫,加上沉重壓抑的配樂,讓觀者在觀影中慢慢思考復雜、深刻又現實的人性,女教師的復仇計劃讓殺人者永遠記住了「痛」的感覺,但同時又讓復仇者痛哭街頭,讓人性在十字路口徘徊思考,復仇雖然成功,然失去的痛苦誰又能補償呢,痛定思痛,何以為痛啊!

6. 編導專業的影評寫作,從視聽語言的角度分析電影《一步之遙》,求一篇影評,謝謝各位了。

電影敘事是以直觀的視覺畫面為基礎來「講述」故事的。因而空間藝術元素――畫面構圖、光線運用、色彩調配等亦成為電影敘事構成的重要元素;就電影敘事與其他敘事體藝術的比較而言, 甚至可以說這些視覺元素才是電影敘事個性的主導因素。可見,電影空間的布局、轉換與節奏變化,都與影片的敘事有必然的聯系。為敘事提供背景和人物活動的場所,是電影空間最基本的審美職能。 首先,在《一步之遙》中,空間最突出的審美職能便是為影片敘事奠定基調。導演通過馬走日的人生起落,揭示了民國時期大上海的喧囂混亂:外表光鮮繁榮,內里污穢不堪,充斥著虛假、背叛和爾虞我詐。影片通過視覺風格的前後反差,揭示了這一點。影片的敘事大體上可分為兩個階段,以花國總統完顏英的死為分野。前半段中,飽滿靚麗的色彩烘托出喧鬧的場景。這時的馬走日在大上海混得風生水起,與紈絝子弟武七一拍即合,而項飛田則作為他的忠實夥伴,與其一起操辦花國大選。這一段的喧囂、浮躁的集中縮影就是花國大選。在影片中,花國大選的舞台空間被打扮得如同百老匯的劇院,用紙醉金迷來形容選舉的氣氛一點都不為過。金光燦燦的舞台上,馬走日與項飛田搭檔主持,其西裝革履的搭配,可以看出明顯的西化傾向。而舞台下的人們,穿著也向舞台上的兩位紳士看齊。馬走日在浮華的氛圍中,享受著觀眾的掌聲,也享受著花國大選按照其事先准備的方向發展。影片後半段則多是晦暗的色調。此時的馬走日成為殺人犯以及眾人茶餘飯後的談資,背負屈辱的馬走日四處逃亡,但他無法忍受眾人對死者完顏英的羞辱,也無法割捨與武六的情緣,這也是他註定悲劇的原因。其中的典型空間莫過於監獄,此時的馬走日成為階下囚,冰冷的鐵窗、牢房構成的狹小空間中,項飛田向其密授逃亡的辦法。而作為交換,馬走日要配合演一場戲,將自己的自尊完全拋棄。此時昏黃的燈光照耀下的監獄,如同馬走日的生命走向一樣暗淡無光。 其次,整個影片充滿了魔幻現實主義色彩。電影創作者通過空間這一視覺手段,帶給觀眾夢境般的體驗。從視覺審美上看,電影空間呈現出多樣性的變化,總的來說,其表現是美的,甚至有某種程度上的童話色彩。如,馬走日與完顏英吸毒後,電影空間營造出濃郁的幻境氛圍,表現了人物精神上的恍惚。當兩人開車來到郊外,在車上賞月時,皎白的月亮越來越拉近鏡頭,而且月球上赫然出現了兔子的巨大陰影,並且月球還向二人翻滾沖來。而兩人飛車向月亮沖去,則是荒唐的頂點,完顏英也因此殞命。又如,當完顏英意外身亡,馬走日跑到武六家,尋找大帥的求助時,影片再次呈現夢境色彩。馬走日看著牆上的彩繪,想起了與武六在一起的日子。二人漫步於沙灘上有說有笑,沙灘的顏色亮黃到刺眼,一切都顯得那麼不真實。而武六僅僅兩腳,就將馬走日兩條腿踢斷,這再一次顯示了這是夢境而非真實。影片最後,被射殺的馬走日從高台上墜落下來時,更是具有鮮明的魔幻色彩。本已被人槍斃的馬走日飛在空中,向觀眾說著一些不著邊際的話,而雲朵從其身旁掠過。本來沒有多高的檯面,馬走日應該早已墜地,這一段的魔幻色彩也充分展現出來。雖然在空間設計上,影片充滿了寫意、浪漫的情調,但影片講述的卻是一個充滿丑惡與殘酷的故事。空間與敘事之間的反差,增強了影片的結構性張力。《一步之遙》的空間建構始終與影片敘事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兩者時而協調統一,時而沖突對立。在對影片審美空間的拓展和審美力度的增大方面,空間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視的。

閱讀全文

與用視聽語言介紹一部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汪東城演的電影大全 瀏覽:326
成龍演的電影飛龍猛將 瀏覽:784
有一部電影叫赤什麼龍 瀏覽:153
電影大萌叔殺老師 瀏覽:232
諜戰反恐電影大全 瀏覽:629
有獅子的英文動畫電影 瀏覽:892
何炅撒貝南主持金鷹電影節 瀏覽:697
電影imax廳是什麼意思 瀏覽:551
拉薩布蘭卡電影結局 瀏覽:832
蛇谷奇兵電影完整版 瀏覽:290
愛情電影談戀愛電影 瀏覽:758
在電影院那個電影 瀏覽:975
99電影院年輕的母親 瀏覽:97
電影盲山180分鍾完整版視頻 瀏覽:729
十億花完是什麼電影 瀏覽:332
類似大鱷魚2的電影 瀏覽:823
非洲黑白電影大全 瀏覽:157
雙胞胎愛情電影台灣 瀏覽:298
電影演員陳國立 瀏覽:376
電影面子粵語 瀏覽: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