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找一部電影,里邊有少先隊員的鏡頭
電影《飄揚的紅領巾》 《我的九月》
《閃閃紅星》在70年代和80年代,這是一部著名的優秀兒童電影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潘東子的小男孩的故事。
他在很小的時候就決心成為紅軍,無論是多麼困難多麼艱巨的任務,都能咬牙堅持下去,與敵人戰斗機智勇敢,最終勝利,如願以償的當上了一名紅軍戰士。
即使是面對比自己強大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敵人,也不能退縮,要勇往直前的去斗爭,同時也會懂得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是一部教育小孩子從小就要熱愛祖國的絕佳影片。
3. 《飄揚的紅領巾》觀後感
《飄揚的紅領巾》觀後感15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飄揚的紅領巾》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我看過許多好看的電影,其中讓我記憶猶新的一部是我們實小全體同學去大豐電影院觀看的《飄揚的紅領巾》,至今都讓我歷歷在目。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有一些孤兒整天靠偷東西來維持生活,後來他們到了童子團去學習。最後,大笨頭成了傑出的「神槍手」。最讓我感動的是:歐陽姐姐被敵人嚴刑拷打——把她的十個手指甲全拔掉。疼得她汗如雨下,她咬緊牙關也沒說出地下黨員的下落。
生活在那個年代的孤兒們,沒有飯吃。而我們這一代呢?從小就生活在社會主義國家裡,是在蜜罐子里泡大的,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我們沒有親身體驗過舊社會人民的苦難,我們更沒有體驗過拔指甲的痛苦,而我們卻不知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有一天中午,桌上全是我不喜歡吃的蔬菜,沒有我喜歡吃的紅燒肉、糖醋排骨……我生氣地撅著嘴。今天,我感到十分慚愧與內疚,與那些堅強的烈士相比,我是多麼渺小、多麼可笑啊!是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用鮮血換來的,是來之不易的。讓我們從今天開始珍惜現在的生活吧!
7月10日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在家一起看了中央少兒頻道《飄揚的紅領巾》節目。這期節目介紹了湖南大學附屬小學的一千多名小學生參加了一個特別的活動「我跟爸媽上一天的班」。節目里,特別介紹了三個小朋友張順祺、丁俊傑和李宛珈。
張順祺的媽媽是一個護士,要照顧很多病人,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還要值夜班。張祺順看見媽媽工作很辛苦,決定以後在家裡要拖拖地、掃掃地、學做飯,幫媽媽分擔家務事。
丁俊傑的爺爺是開校車的司機,每天要早出晚歸,接送一百多個學生。他開車轉方向盤,手上都長泡了,又痛又癢,丁俊傑很心疼。他說等爺爺下班後,他要給爺爺捶捶背,好好孝敬爺爺。
李宛珈的爸爸是一個交通警察,每天要站在馬路中間指揮交通,經常日曬雨淋,非常辛苦。李宛珈決心要好好學習,改掉「嬌氣包」的壞習慣,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看了這期節目,我覺得自己的爸爸媽媽工作也很辛苦,有時身體不舒服,還要堅持上班。我要好好學習,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不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掃掃地、洗洗碗、擦擦桌椅、曬曬衣服,幫爸爸媽媽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
今天,我和媽媽從電腦上觀看了一部少年教育片《飄揚的紅領巾》。
這部片子主要講了一位愛國華僑回憶童年的一個故事。當時是二十年代的廣州,這位愛國華僑是當時廣州警察局局長的外甥,由於父母的原因來到廣州找舅舅,他的舅舅是一個大壞蛋,抓了許多共產黨。這部片子重點是:這位愛國華僑結識了一群沒有爸媽的小孩。他們加入到了共產童子團組織,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堅持與敵人作斗爭。那群小夥伴在的考驗中,堅強、獨立、勇敢,為故事留下了光輝的一幕。
看完了《飄揚的紅領巾》這部片子,我認識到我們現在的生活是那麼的幸福,跟當時的孩子比起來,完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簡直有天壤之別。然而他們對紅領巾的珍惜與尊重也是我們無法比擬的。我們經常因為為帶紅領巾而覺得煩躁,在學校里不敢解,可是一回到家馬上就把紅領巾給扯了下來,隨手就扔到一邊去了。看到他們對紅領巾的愛惜,相比自己過去的行為,我覺得慚愧不已。
我想:雖然我不能像他們那樣為革命而貢獻自己的生命,但我要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刻苦學習,為國家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友誼是什麼?如果說友誼是一顆常表樹,那麼,澆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水如果說友誼是一朵開不敗的花,那麼,照耀它的必定是從心中升起的太陽。
前幾天,我在少兒頻道看到了一個節目《飄揚的紅領巾》裡面講了杭州市的一所小學舉行了「手拉手」活動。有一個班裡的同學和青海玉樹的一所學校的學生成了好朋友。他們之間互相通信交流,互換思想,互相鼓勵,互相進步。隨著交流的深入,他們之間的友誼之橋也形成了。就在這時,青海玉樹地區發生了7、1級的地震,和他們成為好朋友的玉樹小學的學校在地震也沒有了,和他們成為好朋友的同學們也聯系不上了,這讓杭州的同學們一下子呆若木雞了。在沒有消息的日日夜夜裡,他們時刻在等待著小夥伴們的消息。160多個小時過後,他們終於等來了消息,他們玉樹的小夥伴在地震中一個都沒有少,這讓同學們心中的石頭一下子落了下來。
看到這,我在想:「他們之間相距三千公里,但是他們之間的那份掛念,那份真摯的友誼一絲一毫都不會減少。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呀。經歷了地震的事情之後,我相信他們之間的感情會更加的深厚,架在他們之間的友誼橋梁不會為時間的流逝而消失。
友誼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濃厚;友誼是焰火,在高處綻放才愈是美麗;友誼是鮮花,送之天人手有餘香。這就是真正的友誼。
7月10日,我和孩子一起觀看了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由「知心姐姐」盧勤女士主持的大風車特別節目《飄揚的紅領巾》第三期《今天我上班》
第一位張順祺同學他的媽媽是一位白衣天使,每天要護理許多不同的病人,非常勞累回家倒頭就睡,順祺很生氣。那天他跟媽媽去上班時正巧趕上媽媽上連班,媽媽忙的,顧不上喝一口水,順祺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給媽媽倒水,幫媽媽發醫療知識宣傳單, 他理解了媽媽,不再惹媽媽生氣了,還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二位是丁俊傑同學,由於爸爸媽媽在外地工作,他陪開校車的爺爺上班。從清晨開始和爺爺一起刷車做准備。爺爺是一位校車駕駛員,雖然手和胳膊上起了皰疹,又癢又痛,可是爺爺還是堅持接送學生,每天往返好幾趟,從未間斷。爺爺的辛苦和堅強使丁俊傑很欽佩,讓他從一個因為不愛說話和不願意與別人接觸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懂事、活潑的好孩子。
第三位是有名的「嬌氣包」李宛珈陪交警爸爸上班。這天,正值驚蟄時節,天空下起了大雨,爸爸冒雨在車流中不斷地轉身.揮手指揮來往的車輛,細心地宛珈數了一下,爸爸每天要轉身120次,揮手244次,天天都要如此堅守在崗位上,爸爸太辛苦啦!通過陪爸爸上班,使這個有名的「嬌氣包」懂事了,變成了一個好孩子。
觀看了節目以後,做為孩子的家長,我深有感觸,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優越,需要的不只是無微不至的關懷,更需要。家長與孩子不斷地溝通、交流,讓孩子們把家長當成知心朋友。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讓讓孩子了解社會.感恩社會,有一顆感恩的心。懂得將來報答社會。做一個有用的人。
看完了《飄揚的紅領巾》這部電影,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感慨萬千,現在我們安定的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紅領巾是多麼來之不易啊!
《飄揚的紅領巾》這部電影主要是講:在舊社會里工人們發起行動,組織了一個由童工,流浪兒組成的童子團,在黨的領導下,與敵人作斗爭,在血與火的考驗中成長的故事。
影片讓我感受到舊社會的黑暗和殘忍,和我們的生活截然不同。電影中的阿貞受不了繁重的工作,想休息一些,兇殘的工頭就鞭打她,把她的左手按在了被燒得滾燙的火鍋上用鐵烙,那撕心裂肺的慘叫......這樣的童年,是多麼黑暗啊!她的幾個哥哥,奮不顧身地來救她,還好行動委員會及時趕到,帶回了他們。蔣介石下達命令,行動也失敗了,很多委員會的叔叔阿姨要麼被捕,要麼被殺。歐陽姐姐在被捕後,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也不說出組織的秘密,受盡折磨後還鼓勵兩位小少先隊員。他倆帶上了鮮艷的紅領巾,悲痛欲絕地離開監獄,讓我的眼淚脫眶而出。後來童子團成員奮勇殺敵,光榮犧牲。
他們是好樣的!是像他們一樣無數革命烈士換來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人人平等的祖國。而我們都身在福中不知福,連紅領巾都很少戴,我感到羞愧萬分,深刻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人生的道路是不平的,我應該像影片中那些意志堅強的童子團團員一樣,將來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難,勇敢地去克服,努力學習,時刻准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讓五星紅旗永遠高高飄揚,讓飄揚的紅領巾永遠鮮艷,讓先烈的英靈看到一個嶄新的,美好的祖國!
7月10日晚19:30分,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觀看了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大風車」欄目《飄揚的紅領巾》的第3期《今天我「上班」》。
這期節目由「知心姐姐」盧勤主講,介紹了湖南大學附屬小學組織了一千多名學生「今天我陪爸爸媽媽上一天班」的活動。
其中,張順祺陪媽媽上班。他爸爸出國不在家,家裡所有的事都是媽媽一人干。媽媽是護士,這天又上連班,2個小時媽媽都吧、顧不上喝水,一邊量血壓一邊量體溫,還給病人打針,忙前忙後,張順祺就幫媽媽做醫療知識宣傳員。丁俊傑陪爺爺上班,因為爸爸媽媽出差。爺爺開校車,這天下雨,早6:30分,他好爺爺一起刷車,爺爺滿手好胳膊都是泡疹,非常疼,可爺爺每天都要跑2個社區,出12趟車,跑70多公里,拉100多人,風雨無阻。李宛珈陪爸爸上班。爸爸是名交通警察。這天正是驚蟄時節,忽然春雷一響,下起了漂泊大雨,爸爸在雨里來回指揮,他轉身120次,揮手244次,每天重復著。
這次活動,使丁俊傑由原先的「大舌頭」變的陽光快樂,李宛珈由「嬌氣包」變的善解人意,學會自立。我觀看了以後,也知道並深深地了解了爸爸媽媽的辛苦,我決心幫他們掃地、擦桌子、擦地、摘菜、洗碗,做我能做的事情,讓他們下班回家後休息休息,我們自己要努力學習,煉好本領,不讓爸爸媽媽操心,做社會有用的人!
今天,我看了《飄揚的紅領巾》之四——《大山的呼喚》。內容講的是:在廣西壯族百色地區的一個偏僻的山村,那裡缺水少糧,人們生活很困難。青壯年都外出打工了,留下了60多個留守兒童。其中有一個叫張玉玲的少先隊員,她為了緩解孩子們對大人們的思念,經常組織他們到大山上對遠處的親人進行呼喚。
張玉玲是一個學習刻苦、活潑可愛、樂於助人的小女孩。生下來不久,父母就外出打工了,她和爺爺、奶奶一同生活,有一次,爺爺到地里幹活去了,奶奶在家犯病了,為了減輕奶奶的痛苦,她按當地的方法拿著刀片小心地再奶奶的手上劃了幾個口子,並從此立志要當一名醫生。她還多次為當地一名90多歲的孤寡老奶奶送水,她和孩子們用笑聲和歌聲陪伴著老人走過了人生的最後時刻。她把自己獲獎的圖書捐給了學校圖書館,還為玉樹災區捐款……
想想我們,生活在城市之中,有父母和長輩的關愛呵護,有很好的學習條件,和山裡的孩子們相比真是太幸福了。可是有的同學卻不珍惜著大好時光,只知道貪玩,影響了學習;有的同學比較自私,光顧自己,不知道關愛別人;還有的同學沒有遠大的志向,往往需要家長和老師的督促才去做作業,學習缺少主動性。
我們要向張玉玲那樣,不畏艱苦的環境,樹立遠大的志向,認真學習,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為我們的祖國的建設奉獻更多的力量。我們要向她那樣,溫暖而充實、踏實而快樂地度過每一天。
今天,老師組織我們看了一部叫《飄揚的紅領巾》的電影,我看完後,真是受益匪淺!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一幫流浪兒在罷工社的叔叔、阿姨們的幫助和關懷下,成為省港大罷工委員會的童子軍團團員。當時,在發生沙面慘後的白色恐怖下,阿凱個個和一些共產黨員犧牲了。阿芳雖然被還在們誤會,卻仍然帶領著童子團員們繼續與惡勢力進行不倔不饒的斗爭。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血與火的斗爭考驗中,孩子們茁壯成長起來,童子團也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驗。
最令我感到氣憤的是:阿華的妹妹——阿珍因為太小找不到工作,只好當火工,開始老闆很惡毒,安排了許多的事給她做。做累了,想休息一下,三秒都不到,老闆就走過來,拿起她的小手就往火爐旁的鐵片上,鐵片的溫度幾乎大道100多度,活生生的燙著,此時,我心裡為之一顫,我默默地嘆息現在的孩子被父母寵著,像個小公主、小皇帝一樣什麼玩具都有,但是影片中的孩子們卻要要收到百般折磨和*待!他們是用自已的雙手養活自已的!這是多麼鮮明的對比啊。
令人最感動的是,歐陽姐姐為了掩護上級領導和兩位童子團團員離開了,不小心被敵人抓住,但是兩位團員也被抓住了,歐陽姐姐在監牢里被敵人嚴刑拷打,受盡折磨,但她毫不畏懼,受苦如鐵,始終不透露一點兒情況,在臨死錢,還對阿華和阿秀進行革命教育。兩位團員帶上鮮艷的紅領巾,邁著堅實的步伐走出監牢,走向光明!
今天的我們是幸福的,脖子上的紅領巾是革命前輩們染紅的,帶上它,就會有一種力量油然而生,未來的我們一定會更加幸福、快樂!讓我們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一起努力吧!
看了《飄揚的紅領巾》後,我覺得受了很大的教育。
在舊社會,人們沒有吃沒有穿,生活十分艱苦。那時的小孩,能吃飽穿暖就是最大的幸福,但他們依然那麼堅強。可我們呢,吃飯挑食,衣服也要挑漂亮的。
在另一個故事中,「嬌氣包」李婉珈以為爸爸是交警,很威風。自從她和爸爸上了一天班後,她終於知道爸爸無論刮風還是下雨,嚴寒還是酷暑,都要直挺挺的站在馬路上,十分辛苦。她明白了:爸爸媽媽這樣辛苦的工作,是為了小孩有一個好的生活、學習環境,讓小孩學到更多本領。所以,作為家中的一員,小孩有責任和義務為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的事情,為家長減輕一份負擔。
記得剛入學時,看到哥哥姐姐們胸前飄揚的紅領巾,我多羨慕啊!現在我也是一名少先隊員了。紅領巾是五星紅旗的一角,之所以它格外鮮艷奪目,是因為那是用許許多多壯烈犧牲者用鮮血凝結而成的。我們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應該負有一種使命感,努力學習,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今天我看了一個節目,叫《飄揚的紅領巾》,講一個13歲的留守女孩張玉玲的故事,她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
張玉玲的家在廣西一個偏僻的山村裡,她的爸爸媽媽為了掙錢養家去外地打工了,平時很少回來,張玉玲成了留守兒童。有一次,張玉玲太想念爸爸媽媽了,就帶領村裡面的幾個留守兒童去附近的山上大喊:「爸爸,媽媽,我們好想你呀!」這群孩子喊呀喊呀,喊完了,他們卻悄悄地哭起來,傷心極了,失望地下了山。
有一年,張玉玲的家鄉發生了旱災,張玉玲就組織了一個「送水隊」,無條件地給人們送水,他們都要走上一段很長的山路,很辛苦。還有一次,她看到一個92歲的孤寡老人艱難地提著一桶水,就想幫助老人,從此以後,這位老奶奶的飲水就不成問題了。老奶奶去世的時候穿的新衣服還是張玉玲掏錢買的。
張玉玲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有一次張玉玲的奶奶的腿病又發作了,她的爺爺正好在地里勞動。按照這里的土方法,只要在手上劃幾道口子,再把淤血擠出來就行了,張玉玲前兩刀都劃錯了,第三刀才切對,張玉玲不忍心看到奶奶的手這樣,便哭了起來。
我看了也忍不住流淚,雖然我也知道要孝順父母,可是張玉玲做得好,我要好好向她學習,在行動上孝順父母和長輩。
看了《飄揚的紅領巾》,讓我深有感觸,特別是最後一集。
這集演講人叫溫玉娟,她講的是關於一個留守兒童張玉玲的故事,張玉玲住在廣西一個偏遠的山區,她是個13歲的初中生。說到張玉玲,那是眾人皆碑,從小,她的父母就去了外地工作,張玉玲就是從那時候成了留守兒童。不滿十歲的她不但要擔起家庭重任,還要照顧有腿病的奶奶。有一次,奶奶犯腿病了,需要放血,小玉玲看著奶奶痛苦的'樣子,不忍心下手,在奶奶的再三催促下,小玉玲才動起了刀子。可是,小玉玲好幾次都割錯了地方。她非常自責,為什麼總是割錯地方,讓奶奶那麼痛苦。
在抗旱時期,張玉玲帶領同學們組成了一支抗旱的送水隊,他們每天都要到山下挑水,送給每戶人家。張玉玲是一個愛老的女孩,她經常陪一個92歲的老奶奶聊天,還送她衣服呢!真是個樂於助人的好姐姐。張玉玲還有個偉大的理想,就是當一位醫生,為奶奶治好腿病,為大家服務。
這就是張玉玲,一個純潔善良、樂於助人、尊敬長輩的小女孩,這幾點,哪點不值得我們學習呀!
假期,我觀看了《飄揚的紅領巾——大山裡的呼喚》節目,講述的是張玉玲小朋友的故事。張玉玲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住在廣西百色隴窮村,爸爸、媽媽長年在外打工,她自小就沒有父母的陪伴,成為大山裡的一名留守兒童。一年一年過去了,張玉玲慢慢長大,發現身邊有60多名和她一樣的留守兒童。她和其他孩子一起跑到山上,對著大山大聲呼喚:「爸爸、媽媽,你們在哪裡?」「爸爸、媽媽,我想你們!」她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快樂地生活。在學校里,張玉玲是一位班長,她關心集體,樂於助人。在抗旱時期,有一次,張玉玲在山裡看見一位90多歲的老奶奶提著水桶往家裡走,她見到此情景,對老奶奶說:「老奶奶,從今天起,您不用再去提水了,以後,我們幫您把水送到家裡去!」張玉玲組織了一個送水小分隊,給孤寡老人送水,陪老人聊天,做飯。
看了《大山裡的呼喚》,和張玉玲那些大山裡的留守兒童相比,我每天都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我是幸福的。我要向張玉玲姐姐學習,學習她自強不息,勤奮學習,樂於助人的精神,敢於面對寂寞和困難並戰勝困難,做一名快樂自信的好少年。
「飄揚的紅領巾」是一部紀錄片,講述了四個非常感人的故事。每一個小故事都包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
在浙江一所小學里開展了「手拉手」的活動。這所小學四年級一班的29名同學與玉樹的一所小學的29名同學結對子。浙江小學的同學寫信給玉樹小學的同學。幾天後,玉樹地區發生了地震。浙江小學的同學們聽說後,心裡都非常害怕,怕和他們結對的同學不在了。時間不長,玉樹那邊的小學有了回信,浙江小學的同學們高興極了,但他們都沒有發現這封信是在玉樹地震以前寄出的。老師含著眼淚告訴了他們。在搜救人員的努力下,最終結對的29名同學全部被救出。
在一座大山之中,有一群留守兒童,他們的爸爸、媽媽都到城裡打工去了。有一個留守兒童,她也很想念爸爸、媽媽。她想到了一個發泄的辦法,就組織小夥伴到山頂,沖著爸爸、媽媽打工的方向大聲呼喚。她組織小夥伴為村子裡的老人服務,幫助那些無依無靠的孤寡老人。
有三個小朋友,他們覺得自己的父母上班很輕松,但是他們參加過「陪父母上一天班」活動後,就覺得父母的工作都很辛苦。回家後,他們替父母分擔很多的家務,分擔他們的辛苦。
看了這幾個故事,我的心再也無法平靜。遠在千里之外不曾見過面的同學因一次災害,使他們的心緊緊相連。從高興到害怕再到驚喜,使浙江小學的同學們經歷了人生的悲喜,玉樹的同學們也因千里之外的那份關愛而溫暖著。大山深處的那份呼喚,遠在他鄉的父母可曾聽見。留守兒童並不孤單,他們把對父母的思念轉換成了一份愛心奉獻給了社會。體諒父母工作中的辛苦,而更加懂得孝敬父母,這不正是美德嗎?所有的故事不正是我們少先隊員應該具有的品德嗎?關心、關愛、互助、孝敬······
隨著科學技術一步步發展,現代化國家也逐漸富強起來。
人們過著富裕、安定的生活。
學校放影的《飄揚的紅領巾》,我看了以後,眼淚奪眶而出。
電影中的阿華、大笨頭、阿珍等人為了抵抗敵人,不惜一切代價,最後取得革命的勝利。歐陽姐姐帶領廣大工人階級和學生抗拒反動派的侵佔,同時為了保護孩子們的安全,勇敢地犧牲了自己。阿凱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個家園,讓他們在家園里幸福、快樂地生活。但是他們沒有忘記人們的疾苦,為了更多人的幸福,他們團結在一起,在街上齊聲喊道:「打倒民黨反動派。」革命的勝利貢獻自己一分力他們視死如歸,也不願意讓反動派欺壓。
現在,我們生活得多麼美好!但阿華他們每天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什麼事都依賴父母。與阿華他們相比,我們生長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里,是多麼幸福啊!黨和政府無微不至地關懷我們的成長,在學校有老師的指導……我們像小鳥一樣自由自在地在藍天下飛翔。
看完了電影《飄揚的紅領巾》,阿華他們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我們要以歐陽姐姐為榜樣,刻苦學習文化知識,將來為國家建設作出貢獻,不辜負黨和政府的期望。努力把自己培育成一個對祖國,對人民有用的人才。
;4. 紅色革命電影有哪些兒童可以看
如下:
一、《雞毛信》
《雞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石揮執導,蔡元元、蔡安安、舒適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戰故事片。影片主要講述了龍門村的兒童團長海娃奉命給八路軍送雞毛信的路上所發生的故事。影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部反映中國少年兒童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對敵斗爭的兒童影片,也是中國第一部獲國際大獎的兒童影片。
二、《小兵張嘎》
《小兵張嘎》是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由崔嵬、歐陽紅櫻聯合執導,安吉斯、張瑩、葛存壯、於中義主演。該片於1963年在中國上映。該片改編自徐光耀的小說《小兵張嘎》,講述了小嘎子在老鍾叔、老羅叔、區隊長、奶奶的引導下,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八路戰士的故事。
三、《閃閃的紅星》
《閃閃的紅星》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中國兒童紅色電影。該片由李昂、李俊執導,祝新運、趙汝平、劉繼忠主演主演。於1974年10月1日上映。該片講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四、《紅孩子》
在新中國拍攝反映戰爭年代的兒童片中,電影《紅孩子》以其明朗、生動、朴實、自然的風格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中小主人公蘇保、細妹也成為那個時代英雄少年的經典形象。本片於1979年獲全國第二次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二等獎。插曲《共產兒童團歌》。
五、《地下少先隊》
1949年,上海某中學學生江大成被反動的朱校長借口出售《新少年報》開除。在黨的地下工作者楊明老師誘導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呂小可、陳玉珍等在江大成影響下,把被查封的《新少年報》改為牆報在學校出版,並秘密散發傳單,喚起人們的鬥志,終於迎來了上海的解放。在雄壯的少先隊隊歌中,少年兒童們舉行了庄嚴的入隊儀式,江大成為新隊員繫上了紅領巾。
5. 紅領巾的相關電影
電影名:飄揚的紅領巾
導 演:於立涓、潘辰
編 劇:柴紅兵
主 演:胡安、李達、楚翹
上 映:2003年
地 區:中國大陸
時 長:100分鍾
類 型:劇情片
故事梗概
二十世紀20年代,香港一富家子弟英家林來到廣州,他結識了阿秀、阿華等小夥伴。 阿華等流浪兒在共產黨員阿凱、歐陽芳的關懷和幫助下,成為省港大罷工罷工委員會的香港童子團團員。 當時,在發生沙面慘案後的白色恐怖下,阿凱和一些共產黨員英勇犧牲了。阿芳雖然被孩子們誤會,卻仍然帶領童子團的團員們繼續與惡勢力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血與火的斗爭考驗中,孩子們茁壯成長起來,童子團也接受了一次次革命的考驗。
6. 四年級觀看《號聲嘹亮》觀後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四年級觀看《號聲嘹亮》觀後感(通用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是一個感人但是又帶了笑點的小故事,一個因睡過頭而錯過了為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慰問演出的小男孩,為了那枚紅領巾特色章而想盡辦法為章爺爺表演吹奏革命歌曲。
看完這個視頻,我內心深受觸動,剛開始章爺爺一再拒絕小男孩的表演,我不明白他為什麼會這樣做,可當他拿出他的號角時,我明白了,就像章爺爺說的,那時候的號角雖然沒有現在的好聽,但是只要它一響,革命戰士們就會不畏艱難險阻,勇敢向前沖去,只是上去的人多,回來的人卻沒幾個。對呀,號聲一響,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但是盡管如此,革命戰士們為了祖國的勝利,從未選擇退縮,這號角,是支撐革命英雄們敢於拼搏的強大精神力量。現在,沖鋒軍號變成了演奏小號,時代變了,但是這一抹紅色的愛國精神卻永存。是什麼讓年幼的小男孩和年邁的革命戰士走到了一起,是傳承。偉大的革命英雄們用自己淋漓的鮮血換來了祖國的勝利,這號角聲喚起的愛國精神力量傳承了一代又一代,永不磨滅。革命戰士們的英雄事跡,激勵著我們奮發向上,砥礪前行,我們要用智慧和汗水把革命戰士們用鮮血換來的中國打造得更加美好,更加強大!
一個調皮可愛的「鼓號手」少先隊員,因在大巴車上睡過頭,錯過了慰問革命老英雄的演出,遇到了不苟言笑的「司號員」老革命軍人—章俊榮。一開始,機靈的小男只是想得到那枚心心念念的紅領巾特色章,於是纏著章老同志,要給他演奏革命歌曲。可在在章老革命心裡,號聲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他不是不願聽,是不敢聽,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個老號手,「我這號聲一響,他們就敢沖,就敢拚命」「他們沖出去的多,回來的少…」在章老革命的講述里,小男孩了解到了革命先輩們當年浴血奮戰的革命經歷和視死如歸革命精神。
影片的最後,小男孩和章老革命一起佇立在庄嚴肅穆的烈士陵園,在夕陽的余暉里,的眼神濕潤而堅定……,悠揚的號聲再度響起,不同的是,號聲不再是讓戰士們沖鋒陷陣的沖鋒號,而是《我和我的祖國》。正是不畏犧牲、敢於沖鋒的革命先輩們創造了祖國今天的繁榮富強和我們的穩定幸福生活,正如「如果說你曾苦我的甜,我願活成你的願」所講,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將不負先輩遺願、不負韶華、傳承紅色精神,接續奮斗、砥礪前行、續寫新的發展。
看完這視頻,我心裡浮現出「不理解」、「共情」和「敬仰」三個詞。視頻中的小號角手雖然有著高超的技能,但是,他最開始並不能理解號角聲的意義,直到章爺爺的講解,「在戰場上,只要號聲一響,戰士們就要向前沖,而沖在前面的是子彈、炮彈、手榴彈、刺刀!號聲一響,他們就敢沖,沖出去的越多,回來的越少。」直到此刻,小號角手才明白,號角聲不是吹得好聽就行,號角聲代表著前進,代表著無畏,代表著犧牲,代表著千千萬萬革命戰士們必勝的信念!此時,小號角手心中才與章爺爺產生了共情。當《我和我的祖國》奏響在滿是五星墓碑的烈士陵園時,我眼角閃爍著淚花,情不自禁地敬了少先隊禮,心中是對革命烈士的敬仰!沒有他們拚死拼活地前進,哪裡有我們現在的好生活!
視頻結束,我的情緒久久不能平息,所有少先隊員的英雄們,無論是革命軍人,還是現在的軍人,警察,消防員,沒有他們的負重前行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和平生活。他們保衛祖國,保衛人民,我們愛他,敬他,助他,護他!
電影中章爺爺和小男孩的一段對話使我記憶猶新「我以前也是個吹號的」「這是打仗的時候吹的號」「嗯」「爺爺你吹一個吧」「你以為這吹著玩」「你這個連按鍵都沒有,肯定沒有我這個好聽」「可在戰場上,這號聲一響戰友們就得沖呀」「那沖在最前面的是什麼呀」「子彈,炮彈,手榴彈,這么長的刺刀」「他們不怕嗎?」「怕,可我這號聲一響,他們就敢沖,但沖出去的多,回來的呀,沒幾個……」是呀,難道他們不怕么?難道他們沒有妻兒,沒有親人,沒有朋友?但!為了祖國,他們願意犧牲自己,換來和平!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眼含熱淚、飽含著激動地心情看完了這部14分鍾的微電影,感動於調皮可愛又堅持不懈的「鼓號手」少先隊員,敬畏於嚴肅不苟言笑的「司號員」老革命軍人。
影片講述的是一名「鼓號手」隊員因睡過頭沒能參加學校組織的去四川省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的慰問演出,因此錯失了一枚紅領巾特色章。失望沮喪的他在休養院博物館里偶遇了老革命軍人章爺爺,靈機一動,他想通過給章爺爺表演吹奏革命歌曲,或許能夠得到那枚心心念念的紅領巾特色章,小男孩與章爺爺一路鬥智斗勇……
從小男孩到章爺爺,從傷痕累累沖鋒號到光滑錚亮的演奏號,是傳承讓他們共同激起了這波「紅色的漣漪」。小男孩手中原本被當作玩具『步槍』或完成表演的樂器小號在烈士陵園的一排排墓碑前吹起時,熟悉的旋律響起,革命先輩奮勇殺敵的場面浮現,我想此時的他心中已經悄然種下了一顆紅色精神的種子吧。
戰爭年代,是像章爺爺這樣的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護佑我們的寸金寸土;和平年代,我們更應該用智慧和熱情去建設更加美好的.新中國!作為一名大隊輔導員,我要時刻牢記初心使命,團結、教育、引領隊員們聽黨話、跟黨走,時刻准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為紅領巾增添新時代的那抹「紅」!
在八一建軍節之際,我和全中隊隊員觀看了少先隊傳承主題微電影《號聲嘹亮》,其中調皮可愛的「鼓號手」少先隊員和嚴肅不苟言笑的「司號員」老革命軍人,以「號聲」為主線,「司號員」為什麼不敢聽號聲吹響呢?因為這會勾起他對革命軍人沖鋒陷陣、犧牲戰場的回憶和懷念。這理由讓我熱淚盈眶。年幼的「鼓號手」少先隊員和年邁的「司號員」走到一起,激起了一波「紅色的漣漪」。
作為新時代的輔導員,我肩負著引領少年兒童傳承紅色革命精神的重任。在不同時代,紅色基因亦有著不同的內涵。作為新一代紅色基因傳承者的少先隊員,必先溯源紅色歷史,再展望紅色未來。
中國的紅色曾是鮮血的紅,沸騰而滾燙,為生存而戰斗。在戰爭年代的硝煙中,紅色基因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精神。漫漫長征之時,紅軍憑著堅強意志,克服惡劣的環境,成功反圍剿,用徒步兩萬五千里的奇跡證明了中華民族生命力的頑強;艱苦抗戰之期,中華兒女團結一心、共赴國難,以槍林彈雨中奮勇前進的身軀向世界宣告了中華民族永不屈服的決心。
中國的紅色曾是紅旗的紅,熱情而堅定,為發展而拼搏。在以後的中隊工作中,我打算帶領少先隊員開展豐富多彩的爭章活動,追溯歷史的波瀾,引導少先隊員傳承紅色革命精神,向可親可敬的軍人們學習。
一名「鼓號手」少先隊員是千千萬萬名少先隊員中的一名,他的調皮可愛盡顯少先隊員的活潑。他為了讓革命軍人老爺爺聽到自己的號聲,幾次被老爺爺拒絕卻始終不放棄,這是他出自對老爺爺這樣革命軍人的崇敬,最終他在老爺爺面前,在25048位紅軍烈士墓前吹響了他的號聲——《我和我的祖國》,這是少先隊員熱愛的祖國,也是老爺爺和無數革命烈士深愛的祖國。
一名嚴肅不苟言笑的「司號員」老革命軍人,他也是千千萬萬名為國作出貢獻的軍人中的一名,他珍藏的號是一支不輕易吹響的號,他的號一響就有無數不怕犧牲的勇士沖鋒在前。而吹響沖鋒號的人又怎能退縮,必定也是英勇向前,哪怕獻出生命,失去一條腿又何妨?從沖鋒軍號到演奏小號,從烽火硝煙到和平年代,號聲就是傳承。
一名千千萬萬名輔導員中的我,在建軍節致敬像章爺爺這樣最可愛的人。感想不是口號,把感想變「敢想」,把「敢想」變「敢做」,紅色的心不褪色,紅色的血脈永流淌,這就是輔導員肩負著的責任。
我們少先隊員生活在這個衣食無憂的年代,更加要注重紅色精神的傳承,因為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是用戰士們的鮮血換來的。我們出生在幸福和平的年代,無法體會到當時的艱苦,不知道什麼是寒冷,不懂得什麼是飢餓。但我們是成長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是無數的先烈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們換來的幸福生活。我們要學會感恩,學會知足。
回到我們現在的生活年代,我不禁想起2019年新冠疫情。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們身邊也有很多很多這樣的英雄。疫情就像沖鋒號,他們拋下家中年幼的孩子,年邁的老人,義無反顧沖向疫情第一線。在這場戰斗中,幕後還有無數默默無聞的英雄,負責後勤保障的工作人員,負責執勤的警察們,負責配送物資的司機們,還有很多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正是有這些紅色基因的傳承者,我們的國家才會越來越強大,人民才會安居樂業,我們學生才會幸福地坐在教室里讀書寫字。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因為我對偉大的祖國愛的深沉。我們的戰場就是腳下的土地,用我們百倍的努力,學習,工作,生活,然後用我們自己強健的雙手去開創祖國輝煌的未來!讓我們用行動為祖國增光添彩吧!
今天是8月1日,正值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周年,一大早,我就觀看了微電影《號聲嘹亮》。
一個調皮可愛的「鼓號手」少先隊員和一個嚴肅不苟言笑的「司號員」老革命軍人由傳承而走到一起,共同激起了一波「紅色的漣漪」。片尾,那曲跨越時空的演奏久久縈繞在我的耳畔。
作為一名少先隊輔導員,責無旁貸的是教育少先隊員們思想、政治、品德、紀律等各方面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培養他們有一顆愛祖國、愛黨、愛社會的赤誠之心。我們有責任讓孩子們明白:革命勝利是革命先驅始終堅守初心使命、不畏槍林彈雨,抱著革命必勝的信心換來的。他們用實際行動和偉大成就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從曾經令人隨意欺凌的」東亞病夫」變成如今在國際上具有話語權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國家。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無數個這樣可愛的人,在默默無聞地替我們負重前行。
如今中華大地上雖已不見戰爭的硝煙,但強國夢、強軍夢的征程仍然需要英雄的中華兒女接續奮斗。你、我,都是責無旁貸的吹號者,都是勇擔使命的追夢人!
今天早上觀看了由全國少工委辦公室、退役軍人事務部褒揚紀念司指導,共青團四川省委、四川省少工委、《少年時代》雜志社聯合出品的微電影《號聲嘹亮》,我深有感觸,收獲頗多。
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小男孩是學校鼓號隊的一員,一天,學校組織前往四川省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慰問演出,小男孩睡過頭沒能參加,因此錯失了一枚紅領巾特色章。失望沮喪的他在休養院博物館里偶遇了老革命軍人章爺爺,他靈機一動,想著給章爺爺表演吹奏革命歌曲,沒准可以得到那枚心心念念的紅領巾特色章,於是決定主動出擊,將章爺爺「拿下」。面對小男孩的心思章爺爺心知肚明,卻不以為然。在他心裡,號聲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老前輩年事已高,但提起那段烽火歲月,卻依舊滿懷激情,熱血沸騰,言語中流露出濃濃的愛國之情。這次活動讓我們又一次重溫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他們用生命換來山河無恙,我們當銘記不忘,致敬可歌可泣的英雄!
我們要時刻銘記這種精神,傳承使命,努力學習,爭做新時代民族復興大任的少先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