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家推薦幾個關於搖滾的電影,除了NANA
我看過的就只有《迷牆》《天鵝絨金礦》(又名「紫醉金迷」),都特別經典。兩部都是歐洲影史的經典。另外我在網上給你找了點其他的:
十部經典搖滾電影
1.《Easy Rider(逍遙騎士)》(1969年,美國,導演:丹尼斯.胡珀,主演:亨利.方達,丹尼斯.胡珀)。這部影片既是一部公路摩托片,又是一部搖滾片,片中兩位主人公騎著錚亮的高把摩托車,穿著國旗裝,幾乎是漫無目的的橫穿美國,在經過一系列的奇遇之後,兩位主人公莫名其妙的死去。在看這部片子時,總令我想起凱魯亞克的那部著名小說《在路上》,總感覺「嚎叫」派詩人、作家的創作精神很與搖滾樂相通。影片中的音樂雖然不是太出名——最出名的大概是The Byrds的音樂,但這些清新淡雅的民謠風格的音樂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2.《American graffiti(美國風情畫)》(1973年,美國,導演:喬治.盧卡斯,主演:哈里遜.福特等)。《星球大戰》系列的導演拍出這�那逍驢扇說男∑罰�釗頌痙�S捌�?962年夏天美國一個小鎮為背景,描寫幾個高中生畢業一夜的生活,反映了越戰前夕過著優裕富足生活的美國青年人的思想、感情,其中引用了大量了美國50年代的搖滾樂作為背景音樂,如: Bill Haley(比爾.哈利)的 《rock around the clock》(晝夜搖滾)等等,應該說是恰如其分。這部影片是喬治.盧卡斯的最有深度作品——我就不懂為什麼美國人對《星戰》這樣的適合於兒童觀看的影片這么津津樂道——《美國風情畫》比《星戰》強多了。
3.《The Buddy Holly Story》(《巴迪.霍利的故事》1978)(導演:不詳;主演:不詳)這部影片講述了巴迪.霍利這位搖滾殉道者的一生(巴迪.霍利死於1959年一次搖滾樂演出的失事飛機上,同行的還有另外一批當時的搖滾紅星,所以後來的美國歌手Don McClean在他的歌曲《American Pie》中唱到:Buddy Holly死亡之日就是搖滾樂死亡之日),70年代末期正是第一代搖滾歌手和樂迷成為父母輩,而他們的子女又開始叛逆家庭的時候,導演在片中安排了許多老歌,帶出濃濃的懷舊氣息。
4.《The rose(歌聲淚痕)》(1979年,美國,導演:不詳;主演:貝蒂.米德勒)這是一部關於搖滾樂史上最偉大的女性——Janis Joplin 的傳記片,製片人找了一位外形比較相似——同時也是一名歌手的貝蒂.米德勒來出演這位傳奇女星的短暫一生,令人唏噓不已,貝蒂.米德勒的表演應該說是比較到位的。影片中除了引用了大量Janis Joplin的歌曲以外,貝蒂.米德勒也一展歌喉,在影片中大放異彩。影片的原聲專集十分暢銷,其中出現了一曲也許是搖滾樂史上最為動聽的歌曲《The rose》(玫瑰)。
5.《the wall(迷牆)》(1982年,英/美聯合攝制,導演:阿侖.派克;主演:鮑伯.吉 爾多夫)。——一部最出色的也是最著名的搖滾電影。1979年英國的傳奇搖滾樂隊Pink Floyd推出了搖滾樂史上最經典的作品之一——概念性雙唱片專集《The wall》,由樂隊的靈魂人物Roger Waters根據自身經歷創作的半自傳性作品,這張唱片以「牆」的概念為基礎,抒發了對戰爭的恐懼(Roger Waters的父親死於二戰),對人性麻木的控訴和社會陰暗面的描寫,唱片推出後,不僅在搖滾樂界,而且引起整個西方文化界的巨大反響。兩年後,英國著名導演阿侖.派克決意把它搬上銀幕,他請來了英國樂隊Boomtown rats的主唱Bob Geldof扮演影片主角Pink,運用大量的電影表現手法——蒙太奇和動畫手段極好的傳達了唱片的主題(當然也有導演自己的理解),不僅如此,影片的音響表現手法引起極大震動,全片沒有一句對白,全部採用Pink Floyd在雙唱片專集《The wall》中的歌曲(也有唱片中未出現的一些歌曲在影片中出現)作為推動影片情節發展的媒介,就像一部長篇music video。可以說這部影片的出現直接引發music video的熱潮出現。另外影片的製作方法也引起後來電影人的紛紛仿效。不過如果你對西方戰後青年的概況和唱片本身的內容不夠了解的話,你大概不易看懂這部片子。值得一提的是阿侖.派克在十五年後,又拍攝了一部根據音樂劇改編的影片《Evita》(貝龍夫人,由麥當娜主演。),全片仍然沒有一句對白。
6.《Great ball of fire(悲傷的大火球)》(美國,1984年,導演:不詳;主演:不詳)這又是一部人物傳記片,記述的是搖滾樂史上音樂成就可與貓王比肩的一代巨星Jerry Lee Lewis的生活,Jerry是一位悲劇性的人物,影片主要圍繞著他的愛情生活來描寫,影片中流露出來的悲觀氣氛很能打動人,其中穿插了Jerry的一系列名曲,當然也少不了那首《Great ball of fire》。
7.《The Doors(火樂焚城)》(美國,1991年。導演:奧列佛.斯通;主演: 方.基默、梅格.瑞恩)這是我個人十分喜愛的一部影片——當然和導演有關,我是奧列佛.斯通的忠實影迷,同時也是The Doors樂隊及其主唱歌手Jim Morrison(吉姆.莫里森)的忠實樂迷。奧列佛.斯通和吉姆.莫里森是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影學院的校友,還是吉姆.莫里森在世期間,斯通曾給吉姆讀過自己寫的劇本,在80年代初期,斯通就萌發了把吉姆和大門樂隊的事跡搬上銀幕的想法,這個願望直到斯通完成了《生逢七月四日》後才得以實現,在他宣布要拍攝這部影片之後,很多男影星都爭相要飾演男主角吉姆——因為這個角色實在是太有挑戰性了,最後外形酷似吉姆.莫里森的方.基默幸運入選。斯通在拍攝這部影片中,採取的不同於一般人物傳記片的手法,截取了吉姆一生個片段,並且並不完全拘泥於史實,甚至是一些超現實主義的手法(如那個反復出現的死於車禍的老印地安人)來表現吉姆和大門樂隊的傳奇經歷,取得很好效果。斯通不愧於電影大師的稱號,他對影片的氣氛和節奏把握得恰倒好處。方.基默的演出也十分出色,為了演好這個極富爭議的角色,他不但認真研究表演方法,而且刻苦鑽研了吉姆和大門樂隊的詩作和歌曲,認真體會角色的性格,甚至模仿吉姆的一舉一動,應該說,他把這個人物刻畫得淋漓盡致,不但是形似,而且是神似,(即使沒看過影片,只看過劇照的人相信也會同意我的說法)方.基默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在影片拍攝結束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不能從角色中解脫出來。這部影片和斯通的其他作品一樣,放映後引起極大的爭議,但其藝術價值不容置疑。這部影片也向人們證明——方.基默和梅格.瑞恩(在影片中飾演吉姆的妻子帕米拉)不是只會扮演諸如《壯志凌雲》中那樣傻傻的角色。
8.《Singles(單身一族)》,(美國,1992年,導演:卡梅侖.克勞;主演:馬特.迪龍,碧姬.方達。)這部影片在影史上的地位可能不如它在搖滾音樂史上的地位高,因為電影本身講述的關於單身貴族們的有趣生活影片可能並不太吸引人。但是影片中所描寫的舊金山青年生活和引用的大量西雅圖當時還不甚出名的地下樂隊歌曲,影片的原聲碟和Nirvana的專集《Nevermind》一起開創了20世紀最後一次的搖滾樂浪潮——Grunge,敘寫了20世紀的最後一次搖滾神話,同樣也帶動了一大批地下樂隊的走紅。當然影片本身也比較吸引人,輕喜劇的風格使影片可看性很強。
9.《北京雜種》,(中國,1992年,導演:張元;主演:崔健。)這是唯一一部入選的中國片,有些扶持民族產業的意思。張元是大陸第六代導演的領軍人物,這部很有誠意的作品以記錄片的風格忠實記載了90年代初北京人特別是北京一些藝術家的生活,記錄了當時中國人的一種生存狀態,由此獲得當年瑞士洛加諾電影節大獎。影片由中國搖滾第一人崔健擔任主演(扮演他自己),另外臧天朔、竇唯、何勇在片中也有出演,當然也少不了他們的精彩音樂。本來在崔健專集《紅旗下的蛋》中不甚出彩的歌曲《北京故事》用在片中作為主題歌竟是相當的貼切——當然本片也有不足之處,那就是對於搖滾樂的內涵揭示的還不夠,因為張元並不太懂搖滾樂。
10.《不日成名(Almost Famous)》(導演:卡梅侖.克勞;主演:凱特.哈德森,)又是卡梅侖.克勞!他似乎特別善於把握這類搖滾樂題材的作品,因為他在十五歲那年(還是在七十年代)就成為著名的音樂雜志《滾石》的特約記者,跟隨過LED ZEPPLIN樂隊巡演采訪。後來又成為職業樂評人。在作為一名導演大獲成功後,他有意把他少年時代的經歷搬上銀幕,這個願望終於在2000年變成了現實,卡梅侖.克勞在這部影片中虛構了一個STILL WATER樂隊(靜水),描寫了一個想成為樂評人的少年跟隨樂隊巡演途中的奇遇。影片拍攝得如詩如畫,為我們再現了70年代那個搖滾樂的黃金時代的面貌,充滿了濃濃的懷舊氣息。也引用了大量七十年代的搖滾金曲,如:LED ZEPPLIN、RODSTEWART等人的歌。喜歡那個時代搖滾樂的人可以大過其癮,影片中還有幾首虛構的STILL WATER樂隊的歌曲——由卡梅侖.克勞的妻子南希.威爾遜擔綱作曲和製作(南希是著名搖滾樂隊HEART的主唱),這些歌和眾多名家的作品放在一起毫不遜色。這部影片是卡梅侖.克勞從影以來的最佳作品,也是2000年好萊塢的最佳作品(當年的奧斯卡得獎片《角鬥士》的藝術成就明顯不如《不日成名》)。總之,這部片很吸引我——除了以上這些原因外,還有主演凱特.哈德森的迷人微笑。
⑵ 後現代派的電影有哪些
王家衛導演的片子,基本都可以歸屬到後現代主義電影的范疇裡面來,下面是一些很有名的後現代注意電影,建議你可以都去看看!很不錯的!
後現代主義電影
希臘導演安哲羅普羅斯在1995年拍出了《尤里西斯生命之旅》,借著一個電影導演去找尋一部電影誕生之初遺留下來的膠片的故事,回顧了電影和希臘的歷史。有人將安哲 羅普羅斯視為20世紀最後的現代主義電影大師,其實非常的不準確,安哲羅普羅斯的電影是很難概括的,他的每一部電影無不來自希臘神話的原型,漂流、尋找、個人意志與命運的對抗的題旨,他也不過是不停地「摹寫」史詩罷了。《尤里西斯生命之旅》中有一個經典場面:導演A在火車上遇見兒時印象中的母親,母親帶他回家,他帶著90年代的身體,加入了1945、1948、1976……的新年舞會,每個人都如記憶般年輕,只有他帶著衰老的皮囊。安哲羅普羅斯用電影拼貼了自己的後現代之夢。
英國導演艾倫.帕克執導的《迷牆》一上映就風靡了世界。這里邊最首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這支成立於1966年的英國前衛搖滾樂隊本身的音樂魅力。不過,《迷牆》首先還是一部電影,一部從視覺上加快步伐將大眾帶向MTV時代的電影。現在,MTV已經成為全球收看觀眾最多的視聽藝術,甚至連足球也無法與之相比。阿倫.帕克堪稱「MTV之父」。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世界各地的美術學院中,都有《迷牆》的影迷。《迷牆》成了後現代電影的一個里程碑,同時也宣告了「後現代無經典」謬論的不攻自破。美術愛好者談論它,喜歡它,好像它不僅僅是一部電影,而且是一個觀念藝術的展品。這部集搖滾音樂、現代美術和各種形態的影像之大成的影片,是一部對後現代影像充滿自覺的影片。
《發條橙》是一部著眼於社會現實的電影,它將青少年的青春期躁動誇大到極致,把人生這一階段可能發生的破壞圖景一覽無餘地展現在人們面前。影片的意圖非常明確,就是顛覆傳統的、正統的道德規范,指向更為人性的東西。《發條橙》是根據英國作家安東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說改編。
在德國,1999年青年才俊導演湯-蒂克的《羅拉快跑》是一部成功的後現代主義電影,影片在結構上為故事設置了三個結局,體現了導演打破傳統敘事規則的努力;在影音風格上上,快切、動畫、搖滾樂、動感人物、大塊色調對比等匯成大雜燴,充分表現出剪貼拼湊的特徵。波蘭法籍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盲打誤撞》、德國的《羅拉快跑》和英國的《滑動門》都給影片設置了兩三種結局,都表現了偶然性早對個體命運造成的決定性影響。
20歲的柏林姑娘羅拉和她的男友,同樣是20歲的曼尼,他們遇到了大麻煩。曼尼不小心將一個黑社會老大的錢給弄丟了,而且是20萬馬克。20分鍾後,老大就要來討錢,要是找不回來這些錢,曼尼就命在旦夕。曼尼打電話向羅拉求救!20歲的羅拉只有20分鍾,她想也來不及想,撒腿就跑……
20分鍾以後,羅拉拿到了錢!但曼尼等不及,跑到對面的超市去打劫,被趕來的警察一槍射中胸膛……
這是德國青年導演湯·蒂克偉(Tom Tykwer)拍攝的影片《羅拉快跑》中的故事情節,可憐的曼尼死得太慘了。你別著急,還沒完呢!
20分鍾後,羅拉兩手空空趕到,但曼尼卻橫遭意外,暴屍街頭……
20分鍾後,羅拉抱著千方百計搞來的10萬馬克趕到現場,卻赫然看見黑社會老大也准時抵達……
《阿甘正傳》,該片由湯姆.漢克斯主演,獲1995年第67屆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等六項桂冠。該片表現出的善良、溫情,觸動了我們心中最美好的東西,展現了誠實、守信、認真、勇敢、重情等美好情
《阿甘正傳》以一個被正常世界視作 「低能兒」的阿甘為主人公,貫穿起一個被改寫的人文歷史——它對美國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進行了巧妙的鋪排與重述,並運用了大量反諷、戲擬、電腦模擬、類型混雜、滑稽模仿與「無敘事」等解構手法,對美國近代以來的政治、歷史、流行文化、名牌時尚、廣告等方方面面廣開玩笑,大肆揶揄,重新解釋了歷史、戰爭和英雄,為觀眾提供了一種消遣性的快樂原則,從而建構起後現代文本的敘事模式與造型風格,在打破人文歷史謊言的同時又以謊言的拼貼手段復制了一個虛假的寓言故事。當然,如果對上個世紀早期到中期的美國歷史比較熟悉,就更能很好地理解該電影的黑色幽默成分,比如熟悉「貓王」的音樂風格、「乒乓外交」、「水門事件」、「反越戰運動」的話,其中許多情節一定會讓大家會心一笑。
運動片的風格、血腥又恰到好處的處理、扣人心弦的故事主線和有力的社會警示作用,《搏擊俱樂部》簡直就是90年代的《發條橘子》。在這個只產生了極個別具震撼性影片的年代裡,《搏擊俱樂部》必定不會被忽略。它給人印象很深,並引發深深的思索。與時下95%的恐怖片不同的是:它留給觀眾大量的問題去回想和爭論。《搏擊俱樂部》所展示的發人深省的、多層次的故事給成百上千的評論、特寫及觀後感文章提供了足夠多的討論素材。 本片的導演大衛芬奇在拍攝《搏擊俱樂部》之前,已經有了三部引人注目的影片:《異型3》、《七宗罪》和《心理游戲》。芬奇有心要讓《搏擊俱樂部》成為一部視覺傑作。同前三部片子一樣,《搏擊俱樂部》也是色調暗、進度快,觀眾在看的時候沒有多少時間細想,有人稱其為「MTV風格」,但與其他同類影片不同的是,芬奇的每個快速的鏡頭切換除了可以不讓觀眾覺得乏味,還有其獨特的作用。 不可否認的是,《搏擊俱樂部》的確是一部暴力的電影。有的情節表現得十分的殘忍,以至於一些觀眾會扭頭不看,比如一個人從他的嘴裡把自己松動了的牙齒拔了出來。當然,所有這些血腥的鏡頭都是為了揭示影片的主旨:人天性殘忍,而每日苦差麻木了人心,引發狂性,結果產生難料的後果。搏擊俱樂部的成員們都是現代社會使人失掉人性和感覺的犧牲品。他們已經變成了輪子上的嵌齒,他們恢復個性觀念的唯一方法就是返回到最原始、最野蠻的痛苦和暴力的本能中。
導演:丹尼.博伊爾
《猜火車》又名《迷幻列車》,僅用了49天就拍攝完成,是一部成本為250萬美金的小製作影片。本片描述了蘇格蘭愛丁堡一群吸毒青年垃圾式的生活現狀,其冷靜的喻諷口吻,真實的敘述態度,貫穿始終的黑色幽默感及充滿現代感的聲畫處理使之成為另類影片中的經典。影片對吸食海洛因而產生的快感進行了極為細致的描述,同時片中所充斥的墮落情緒及所表現出的價值觀和自我意識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和爭論,因而影片一出爐便成為輿論的焦點。那眩目的鏡頭和婁.瑞德、伊基.鮑普的搖滾樂不啻為一劑迷幻葯,我們眼直勾勾盯著屏幕,身臨其境,當馬克的針頭扎入皮下組織,我們以為那白色的化學物質是融入了自己的血液;當一夥人搶劫後在路上狂奔,我們覺得是自己的心臟在劇烈地跳動。幾乎每一個場景都可稱得上是一部精緻而出人意表的濃縮短片:
「選擇生活,選擇工作,選擇職業,選擇家庭。選擇他媽的一個大電視。選擇洗衣機,汽車,雷射唱機,電動開罐機。選擇健康,低卡里路,低糖。選擇固定利率房貸。選擇起點,選擇朋友,選擇運動服和皮箱。選擇一套他媽的三件套西裝。……選擇DIY,在一個星期天早上,他媽的搞不清自己是誰。選擇在沙發上看無聊透頂的節目,往口裡塞垃圾食物。選擇腐朽,由你精子造出取代你的自私小鬼,可以說是最無恥的事了。選擇你的未來,你的生活。但我幹嘛要做?我選擇不要生活,我選擇其他。理由呢?沒有理由。只要有海洛因,還要什麼理由?」
主演讓、雷諾《這個殺手不太冷》將一個成年殺手和一個未成年少女之間的愛情,刻畫得可歌可泣。因為新電影的觀眾大部分是年輕人,對電影的要求是「一種刺激的快感或無傷的危險」,傳統電影中嚴肅的悲劇、沉重的道德並不在他的作品中呈現,那些人物並不背沉重的包袱,也無崇高的使命,他們的存在為的是自己,追求的是自己的喜樂。呂克·貝松被稱為法國新巴洛克電影代表之一,後現代電影領軍人物。喜歡看法國電影的觀眾說起貝松的影片《地鐵》、《碧海情》、《尼基塔》、《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五元素》、《聖女貞德》等都是如數家珍。
《低俗小說》由「文森特和馬沙的妻子」、「金錶」、「邦妮的處境」三個故事以及影片首尾的序幕和尾聲五個部分組成。
觀看《低俗小說》,如同觀看一場流動的「波譜藝術」,美國黑幫片、恐怖片、愛情片的雜燴在一起,以一種戲仿的形式重新拼貼。除了視覺形象拼盤以外,《低俗小說》為人稱道的「圓形結構」敘事策略,也是多元共生的拼貼產物。全片由一個序幕(餐館里的打劫),四個章節(分別被命名為「朱斯和文生」、「文生和馬沙之妻」、「一隻金錶」、「 邦尼的處境」)構成。這徹底打破了傳統電影的線性敘事邏輯,首尾相連,似一個圓形從隨意一點開始截取,並最終回到了起點。暴力是昆汀作品反復出現的主題,本片中頻繁的暴力場面正呼應了它的「圓形結構」,明確指出暴力事件的發生是循環而永無停止的。在這里暴力成了一種生存方式,是對異化、疏遠、默默無聞的反抗--然而導演對待暴力的態度始終不是肯定的,朱斯的金盆洗手、文生對愛情的渴望也許就可以說明這一點,他們都在尋求無可奈何的暴力之外的出路,盡管這種出路在美國這個暴力泛濫的社會看起來是渺茫的。作為敘事的功能裝置:偉大的英雄、偉大的冒險 、偉大的航程、偉大的目標皆以喪失,即符合利奧塔對後現代的界定--對元敘事的不信任。這種對元敘事不信任的後現代特徵,在影片中集中體現在英雄的喪失。不僅作為殺手的文生和朱絲是失敗的,而且作為黑幫老大的馬沙是失敗的(遭性變態者的強奸),作為職業拳擊手的布奇(不由讓人聯想到史泰龍扮演的個人英雄主義的拳擊手洛奇)同樣是失敗的(遭到黑幫的追殺又落入性變態者手中)。這種英雄的喪失帶有某種尷尬的滑稽,同時又是我們時代的「後現代狀況」--人類歷史的進步主義者信仰和鼓吹的啟蒙理性遭遇不信任,道德審判和價值判斷無限期延遲(觀眾或許會為昆丁對電影技術花里胡哨的創新困惑不已,但興奮點顯然已從康德的第二批判轉向第三批判,他們渴望獲得奇特而意外的美學救贖)。既然所有的生活難題都解決不了,一切並不像文化精英們所說的那樣,人們也許有理由滿足於對現象的表面佔有和消費(同時,這不是我們時代反史詩的史詩嗎?)於是,剩下的是大眾和通俗文化,正如本片的片名所示- -《低俗小說》。
導演:索德伯格
主要演員: 安迪.麥克道威爾,彼得.加拉格爾
得獎記錄:第四十二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1989)
第四十二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1989)
一個表面上平靜的中產家庭,因為朋友意外來訪而失去平衡,暴露出其中充滿性失調謊言的真相。原來有潔癖的姐姐安迪.麥克道爾早就跟丈夫彼得.加拉格爾沒有性生活,但妹妹勞拉.桑.吉亞科莫卻跟姐夫暗中打得火熱。丈夫的同學詹姆斯.斯派德帶著錄影機來訪,竟然讓姐妹二人因為好奇心而對著鏡頭大談心中秘密。一鳴驚人的新導演史蒂文.索達伯格用冷靜而富創意的手法剖析現代人脆弱的心理層面,尤其突顯出高科技(錄影機)無堅不摧的奇妙魅力。
英國著名導演格林納威早期拍攝過很多試驗性很強的短片,後來又長期為標榜另類風格的英國電視四台拍攝影片,所以他的影片一向以風格手法怪異著稱。他學生時代的繪畫經驗又使得他的作品追求畫面的精良與視覺上的沖擊力。這兩點,在這部影片《枕邊書》中得到了加強與融合。
格林納威的所有影片都情節怪異離奇,這部影片也不例外,諾子在人身上書寫十三章《枕草子》,然後交給出版商的情節實在令人匪夷所思。而出版商在見到最後一章「死刑者之書」之後,竟然心甘情願交出性命。這些極度風格化的情節和細節很難令人接受,但在經過格林納威更加風格化的畫面表現之後,反而顯露出迷人的美感。不過在短暫的視覺美消逝之後,面對空空的銀幕,影片中的一切又是那麼令人迷茫。
影片拍攝手法中最大的特色,是創造性地運用畫中畫的手法。這些形狀、位置、大小變幻不定的小畫面和整個大畫面之間構成多種視覺和結構關系,大部分是與大畫面書法對位的小畫面說明,還有很多是回憶的畫面,也有類似於疊畫的電影語言功能。多功能、多層次的大小畫面的嵌套與並列,形成復雜多變的語言風格和畫面表現力,這是格林納威在影片中進行的一項電影語言的試驗。
影片的故事如何,表現了什麼,這雖然是一部影片必備的重要元素,但絕對不是唯一的。格林納威這部影片的故事性面對大量充滿東方情調的精製畫面和實驗性的電影語言,已經退居到次要位置,只是為他們提供了一個適合的載體而已。在眾多主流的故事性影片中,格林納威的這部《枕草子》令我們看到了一部精彩而富有啟發性的「另類」電影。
《枕邊禁書》以兩位時代相隔、內心卻有默契聯系的女性的日記為敘述主軸,大量運用電腦新科技,將各個年代、各種時空發生的時間以「畫中畫」的形式在同一個電影平面展開,開掘出前所未見的電影語法。有些時候我們明顯感覺可以用切換處理的鏡頭,他都以「畫中畫」的形式代替,平行蒙太奇在他的電影中成了「平面蒙太奇」。透過「畫中畫」,觀者、劇中人,以及隱藏的電影導演位置是相等的,觀眾所看到的人、事物無意不是透過導演之眼在觀看。
中文名稱:巴別塔
英文名稱:Babel
別名:通天塔,火線交錯
資源類型:DVDScr
發行時間:2006年11月27日
電影導演:阿加多·岡薩雷斯·伊納里多 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電影演員:布拉德·彼特 Brad Pitt
凱特·布蘭切特 Cate Blanchett
蓋爾·賈西亞·貝納 Gael García Bernal十二個人、三個國家、四種不同的命運、一次偶然的事件,皆源於那一聲無意的槍響……命運交織的羅網將不同種族、地域、文化背景下的靈魂納入其中。世界上的每個人之間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上世紀60年代,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米爾格倫提出了「六度分割」的理論。他認為,只要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與任何一個陌生個體建立聯系。可是這種關聯的絲線是多麼的微弱,即使我們意識到對方的存在,但我們還是聽不見對方的掙扎呼喊,就算聽到依然無法理解無法進行有意義的溝通。在電影結束後顯現出了一段字幕:「獻給我的孩子。最暗的夜,最亮的光。」顯然,這絕非一部絕望的電影,而是一部在絕望世界裡掙扎的故事,並將孩子視為未來的希望,光明世界必將由他們建成,通天之塔亦必將由他們建成,願未來的世界不再有誤解、隔閡和悲傷。
顯然,影片帶有強烈的亞歷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的獨特風格,世界上恐怕很難找出什麼導演能夠把多線索交叉敘事手法運用得如此嫻熟,儼然有超越上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撞車》的勢頭。而且,亞歷桑德羅此次把握的故事以及故事種的矛盾沖突顯得更加的宏大和人性化。同時,這種多線索敘事技巧在他的手中也已經不再僅僅是表達的工具,而是 極富洞察力並具有深刻見解的表達出口,是其展現故事主題的必由之路。伊納里圖曾表示過,將一些故事線索編織到一起已經成為他工作的一種習慣。「當我坐在車里看到有人從路邊經過時,我便開始覺得那個人肯定比我頭腦中的任何東西都要有趣。所以探究他人的內心是我最大的願望。與此同時,我們所擁有的現實中的一切也是如此的有限。我更希望探索更加廣闊的外部世界,還有陌生的外部世界是怎樣影響到我個人的等等,都將成為我作品中所要探詢的目標……」
波蘭電影大師基耶斯洛夫斯基(1941-1996)的經典之作。以法國國旗的三色命名的三部電影分別代表了三個主題:博愛,平等,自由。導演用極為細膩的光影音的效果為我們剖析這三個主題。《紅白藍三部曲》是基希洛夫斯基生平最後的三部作品,大師兩年後即因病辭世。《藍色》是憂郁和自由,掙脫俗世的信念才能獲得人性與情感的自由;《白色》是尊嚴和平等,導演在片中探討和質疑了情愛與平等;而《紅色》則是真誠和博愛,人世間充滿各種猜忌和矛盾,唯有博愛才能解開羈絆心靈的枷鎖。這三部作品是基思洛夫斯基充滿人道主義和人文思想的傑作。他以細致而精密的情節來講述故事,從普通人的人生命運闡釋他對生命的尊重和見解。在電影中,無論出場時間的長短,基思洛夫斯基都將主人公的位置給予了女性,也許是因為她們更脆弱一些,更能夠體現憂郁、尊嚴與真誠。在這三部曲中,基思洛夫斯基依然發揚了《十誡》以來的一貫宗旨,用包蘊著宗教哲學精神內涵的戲劇性故事情節表達了自己對當代人生存狀態的深刻理解。
《藍色》獲得93年威尼斯金獅獎,並獲得愷撒獎9項提名;
《白色》獲得94年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紅色》獲得紐約影評人協會及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並獲得愷撒獎7項提名。
在三部電影中,都有令人痛苦的道德抉擇。《紅》中,老法官告訴瓦倫婷,鄰居中有一個家庭看似幸福,但丈夫卻背著妻女在外面偷情。那麼,瓦倫婷該馬上去揭穿他嗎?那樣他們將看清真實然而痛苦,還是依然讓他們隱藏在平靜之下呢?《藍》中,朱麗葉的鄰居在夜總會里做脫衣女郎,她認為這樣做自己很快樂,男人們也很快樂。但是有一天她發現自己的父親就坐在台下觀眾席的第一排!《白》中,商人米高拉成功但是已對人生厭倦,他求卡魯把自己槍殺,作為報酬,他將幫助卡魯回國,並且有資本做小本買賣。而卡魯除此而外,似乎沒有別的辦法能幫他回國了。七十年代,波蘭電影藝術大師K.Zanussi開創了「道德焦慮電影」,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把「道德焦慮」推進到一個更深的層面。基斯洛夫斯基認為,在自由主義社會中,人的道德處境更為孤絕。因為,自由主義社會沒有國家道德、民族性道德、階級道德一類的或虛構、或強制的全民道德。個人的道德承負及其軟弱無力在自由主義社會中更充分地顯露出來,所謂自由主義倫理,首先是對個人的道德承負力的脆弱的體認。在自由主義社會,個人的道德壯況是怎樣的呢?基斯洛夫斯基仍然通過個體性的道德困境來探討自由個體在日常生活中的倫理負擔。自由主義社會的意識形態是自由、平等、博愛,《藍、白、紅》三部曲要探討這些價值理念的私人含義。任何價值理念都不是抽象的,社會制度中的大理念也體現為具體的個體私生活事件。要想知道生活制度的倫理大理念的味道,最恰當的辦法是體味在這個生活制度中生活的個人眼裡噙著的淚水。
暴雨將至》給人的震撼是非常巨大的,Milcho Manchevski(米爾科.米切夫斯基這位馬其頓導演的處女作(這是他第一部長片),一舉奪得1994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1995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提名,1996年獨立自由獎等三十餘項國際大獎,決非僥幸。本片分成三個部分。一段不可能的愛情、一個兩難的抉擇,一段手足的殘殺,將前南斯拉夫地區暴雨將至的社會背景和幾個故事聯系起來,無理性的民族、宗教仇殺將愛情、親情無情地打破,讓人看了很悲痛。可以強烈感受到影片中,導演深藏其中的渴求:對人類的熱愛,對家鄉的熱愛。
第一部分:WORDS (字)-----馬其頓的農村
一個年輕的神父藏匿一個出逃的女子,愛情隨之滋長。當他們准備去倫敦找攝影師的叔叔時,女子的家人找到了她。女子死於哥哥的槍下,愛情如鳥一般飛過,我們都無能為力!
第二部分:FACES (臉)---倫敦的都市
安妮是一個美麗的女子,她有一個愛她的丈夫,可是她還有一個放不下的情人亞歷斯。亞歷斯是馬其頓來的攝影師,16年前來到倫敦。其實我們很清楚這個亞歷斯就是第一部分中年輕神父要投奔的叔叔。有一張照片讓我們心頭一悸,照片上是馬其頓的女子死在哥哥的槍下,神父看著她。女人的丈夫很清楚她的出軌,可悲的是他居然死在餐廳的亂槍中,一張臉被打成一片模糊。
第三部分:PICTURE (圖片)---馬其頓的農村
亞歷斯回到闊別16年的家鄉,這里時有紛爭。他為了帶女孩出逃被朋友槍殺,女孩終於得以出逃。鏡頭回到第一部分的開始,我們終於清楚的知道故事的前因後果。女孩逃到了神父的住所,盡管後來也逃不開死亡的宿命。乾旱的土地終於迎來暴雨傾盆,雨中躺著亞歷斯的屍體。
整個故事因為形式的錯亂而變得有些輪回的宿命,充滿了不可抑制的惶惑,原來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狹隘的民族主義的猖獗。而片子里人與人的關系也是微妙錯綜,沒有正面的槍林彈雨但是每一次開槍都有驚人的震撼力。親情和愛情都變得不堪一擊,原來種族的紛爭是如此殘酷。三個故事殊途同歸,影片的背景是籠罩著內戰陰影的馬其頓和巴爾干半島。沒有可能的戀情,個人的極大矛盾,回歸和宿命。三個故事在人物的交錯縱橫中揭示戰爭的悲劇,而狹隘的種族主義正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1994年,美國著名導演奧利弗·斯通經過改編將昆汀·塔倫蒂諾的劇本《天生殺人狂》搬上銀幕。這部電影由於其中對暴力的渲染和對美國新聞媒體的諷刺迅速引起了極大的爭議。盡管與昆汀的初衷不符,《天生殺人狂》還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影片。奧利佛·斯通通過MTV式的拍攝剪輯手法、肥皂劇和動畫片的綜合運用以及大量另類音樂等多種新穎的視聽語言大大刺激了觀眾。本片從一個新鮮的角度重新審視了瘋狂的犯罪行為與同樣瘋狂的媒體行為。劇中的主人公是一對喜好血腥和暴力的夫婦,他們最大的樂趣就是殺人。他們的舉動引起了一位新聞工作者的注意,並且在自己的節目上加以報導。這一來,他們的知名度很快地又被提高了。即使是他們被捕之後,記者的報導仍然沒有停止。一切的犯罪在媒體的眼中似乎都變成了另一個樣子。我們該不該為此而感到悲哀呢?
《黑客帝國》第一部講述的是誕生,一個平凡的網路朋克在父愛和情愛的關心下釋放了自己的心靈,成了將人類救出虛擬世界的救世主。第二部講述生活,這個救世主開始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探討起預言和選擇的關系,以及人能否掌握自己的命運。第三部講述死亡和新的開端,在救世主代表的人類和先知代表的機器共同努力下,戰勝了計算機病毒的破壞,還給人類和機器一個陰陽共生的和平。
同時,這個三部曲還是一部人類思想的大歷史,從一個善惡對立的世界到一個善惡模糊的關系,直到善惡對立完全消失,走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統一,這正是人類發展的大趨勢,先知的陰陽圖案耳環正說明了這一點。
黑客帝國》中的「子彈時間」發生在母體這個虛擬世界裡,在這樣一個程序的世界裡,任何東西都可以改變,包括在真實世界中無法為人力所改變的自然定律。因此,無論是尼奧躲避子彈,還是玻璃幕牆波浪式爆炸,都是虛擬世界中由機器模擬出來的自然定律給暫時破壞或修改的結果。可見,「子彈時間」的運用,並非單純是為了展現特效,實際上是和影片的故事的整體架構融為一體的。如今「子彈時間」幾乎已經成了「視覺濫效」了,無論什麼影片都想拿它來炫一下,可在影片攝制的1998年,這在銀幕上還是個非常原創性的東西。「子彈時間」特效在《黑客帝國》中的應用,是以120架尼康照相機圍繞著被拍攝對象,然後讓這些相機的快門按照電腦預先編程好的順序和時間間隔開始拍照,然後把各個角度拍得的照片全部掃描進電腦,由電腦對相鄰兩張照片之間的差異進行虛擬修補,這樣就能獲得360度鏡頭下拍攝對象的連貫、順滑的動作,最後再由電腦將該連貫的動態圖象與背景融合,才有了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令人拍案叫絕的新奇鏡頭。《黑客帝國》三部曲從奴役和仇恨開始,首先講述的是猶太和基督教的歷史,是善和惡的完全對立,是上帝和撒旦你死我活的較量。電影設定的場景卻是希臘化的,是柏拉圖的「洞穴寓言」,講述人如何定義真實,如何發現真實。尼奧成為救世主,是依賴著基督教最有力的愛的力量,所以那一刻,當尼奧在伊人一吻中復活,他成了基督教的救世主。《重裝上陣》則是存在主義的故事,這是一個「上帝死了」的時代,超人開始懷疑存在的意義。這也是善和惡對立的模糊階段,如同加繆的文學,不是善惡的對立,而是光明和黑暗的對立,其界線是模糊的。同時,尼奧面對的困惑也是郭靖的困惑,究竟什麼能判定好與壞?如果自由就是好的,那史密斯的破壞性該怎麼看待?存在主義認為,人的自由是選擇的自由,不一定是選擇有所為,也可以選擇無所為,無為比有為更自由,因為無為不會冒犯別人的有為。所以,尼奧在《最終戰役》中沒有接受先知的糖,做了和第二集相反的決定。
《記憶碎片》此片的奇特結構,真的讓人有失憶的感覺,具備自我的身份之謎,而且到底應該相信誰,而就連自己都不能相信。如果你看過本片導演克里斯托夫·諾蘭的另一部影片《黨羽》,那麼你就會知道看這位導演的片子可不是件省心的事,他會讓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情不自禁地設想猜測最終的結局,本片採取了倒敘的手法,開始於一起搶劫案,也終結於這起案件,我們知道發生什麼卻不知道它為什麼會發生,所有的答案都在主人公斷斷續續的回憶閃現中,每次回溯,我們都會找到一些新的相關線索或當事人,他們將觀眾和萊昂納多一起引向結尾,也可以說是最初的開始。
可能還有好多精彩的所謂後現代電影,一時想不起來了,或許還有好多沒有看過的,比如黑澤明的〈羅生門〉、 岩井俊二的〈情書〉等,有機會看看。
可能後現代主義電影就是一下子看不懂,再看似乎有些明白,可怎麼看也不會全懂,但又總能讓你有些感觸的電影。當然了,就是看不懂也不說出來,要裝懂。
⑶ 100部值得看的電影(中外都可以,最好是喜劇的)
[最後一班地鐵] 1980
Last Metro
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 出品:法國
典型的「後新浪潮」作品,與「新浪潮」時期相比。特呂弗晚年的這部力作,更為精緻流暢。對時代背景的重現,因有較為豐厚資金作底,也更為細微傳神。而且能夠聘請法國最熱的兩位明星傑拉爾·德帕迪約和凱瑟琳·德諾芙主演。影片在商業上和藝術上都取得巨大成功,獲得最佳影片在內的10項愷撒大獎。還是特呂弗式的三角戀愛,還是那種清淡如散文的敘事格調。除了技巧更為嫻熟,敘事上更為和謁可親之外。這個發生在二戰時期,巴黎愛國藝術家的種種活動,對曾經以旗手著稱的特呂弗來說,並沒有質的改變。他只是錦上添花,並沒有畫龍點晴的神來之筆。有人甚至說「新浪潮」自本片起,徹底殞落了。而這個掘墓人正是特呂弗。還有人指出,特呂弗對維希政府統治下的巴黎,過於溫情脈脈。說的好聽一點的是想當然,另外一種說法,則是無原則無必要的粉飾。法國電影的諸多革命陣營到了[最後一班地鐵],開始喪失鬥志,並有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趨勢。電影語匯的革新走到上世紀80年代,已經舉步維艱了。
[法國中尉的女人] 1981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導演:卡洛爾·雷茲 出品:英國
本片改編自英國著名作家約翰·福爾斯的同名小說,故事發生時間是英國「維多利亞黃金時代」中的1867年。這部小說最新穎之處,在於它從20世紀的高度來考察19世紀的社會和人。值得稱道的是,影片導演把握住了小說的這一內在精髓,沒有拘泥於原小說的結構,而是採用了雙線並進的時空交錯方式,在描述英國小姐莎拉和貴族青年查爾斯愛情的同時,穿插了現代一對男女演員邁克和安娜演出這段故事時發生的戲外情。當影片中的戀人終成眷屬時,男女演員卻分道揚鑣。導演以此來表達對19世紀古典情懷和現代人感情間的對比,從而引發觀眾的思考。戲里戲外的兩段愛情透過表演、攝影、場景的不同氣氛和風格進行互動,耐人尋味。英國和美國的兩位演技派傑里米·艾恩斯和梅麗爾·斯特里普極好地把握了19世紀和現代生活中人物的兩種感覺,令影片韻味悠長。
[靡菲斯特]1981
Mephisto
導演:伊斯特萬·薩博 出品:匈牙利
靡菲斯特是收買靈魂的魔鬼,而片中的那位德國國家劇院經理赫夫根卻早已沒有了靈魂。這是匈牙利版的[霸王別姬],赫夫根雖然酷愛舞台,但他不像程蝶衣,只有一個舞台。他的舞台遍及他生活中的每個角落。程蝶衣始終保留自我,而赫夫根卻在各種角色近乎瘋狂的轉變中暈頭轉向了。本片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根據二戰時期的一起真人真事改編。薩博用長鏡頭在近景間的留連,極為入心入骨地勾畫出一個可憐又可悲的靈魂陷落的全過程。鏡子和燈光是全片最重要的道具,它不僅強化了舞台效果,也暗示了人生與戲劇的膠著狀態。赫夫根每一次在鏡前的安座,時而苦笑,時而痛哭,他的非「我」和多「我」早已潛移默化地擊毀了他的全部性靈。這是一部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近乎無可挑剔的傑作。克勞斯·馬利亞·勃蘭道爾也奉獻出他一生中最透支靈性的最佳表演。
[芬妮和亞力山大] 1982
Fanny and ALexander
導演:英格瑪·伯格曼 出品:瑞典
伯格曼已是第四次拿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這是位在全世界重要獎項拿得最多的一位導演。假如說這是伯格曼最後一次拿獎,還為時尚早,老先生還健在。本片也是伯格曼從影以來耗資最大,篇幅最長的一部影片。5個半小時,對很多人來說,想必都是一種折磨。這是伯格曼的一部自傳,也是對他從影的一次總結。主題仍是人的疏離和對上帝的不信任,夢境的反復顯現也是伯格曼的拿手好戲,象徵、隱喻手法更是如野花開放般隨處可見,只是這一次,更為繽紛悅目。影片在布光和色彩上更是達到了造峰造極的地步,形式美感在本片中得到了一次最為集中的釋放。這還是一部戲中戲,以排演瑞典大戲劇家斯特林堡的[一出夢的戲劇]作為主線,這是同為舞台劇導演的伯格曼最愛的一部戲。這出戲的名字完全可以概括伯格曼的所有影片。
本片之後,伯格曼就息影,偶爾還寫寫劇本,但電影,他總是存著一己之念,卻始終沒拍出來。當下歐洲,屬於伯格曼的時代已漸行漸遠了。
[兩個人的車站] 1982
A Railway Station for Two
導演:埃利達爾·梁贊諾夫 出品:俄羅斯
梁贊諾夫這個名字,對於中國觀眾來說一點也不陌生。[命運的捉弄]、[辦公室的故事]、[兩個人的車站]組成的「命運三部曲」在80年代引進國內時引起強烈反響,影響了幾代人。我們可以從[兩個人的車站]中管窺他那一貫的幽默的深沉。片中普拉東和薇拉由相互對立直至結為戀人,其過程充滿生動自然的生活實感和苦中作樂的寬厚品格。在他鬆弛調侃的表層敘述下,生存境況的荒謬與可笑以一種尷尬的真實撲面而來。在那些由誤會而導致的滑稽場景和節外生枝的情節轉折背後,透露出導演對生活憂郁本質的概括和捕捉能力。梁贊諾夫從不迴避尖銳的社會問題,這使其作品區別於普通的言情劇而成為蘇聯社會風情的一面獨特的鏡子。他拍攝的影片中,主人公往往是小人物——地位卑微、奔波勞苦,卻具有不屈的善良和熱情。他們對生活,都有著入世而溫情批判的獨到觸角。這些令人動容的品質,根植於俄羅斯民族朴實寬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令人釋然之後不由肅然起敬。
[迷牆] 1982
The Wall
導演:阿倫·派克 出品:英國
如果說在世界電影史上,只有一部作品能夠將搖滾精神和電影語言完美地融為一體的話,這部[迷牆]當之無愧。有言論說,這部電影造成了觀影者的三個顛覆:電影觀的顛覆、人生觀的顛覆和價值觀的顛覆。這部宏大的影音天書,通過Pink Floyd樂隊充滿質疑和反思的歌聲和阿倫·派克犀利而天才的影像造就了一部囊括戰爭陰影、教育危機、性愛迷茫、人性異化、暴力嚮往直至末日恐慌種種方面的曠世寓言。這座「象徵的森林」是對二戰後西方文明賴以立足的理性精神和宗教精神的一次徹底反叛和顛覆。Pink Floyd的銳利鋒芒藉助完美無缺的畫面闡釋,將崇尚批判精神和獨立思考的搖滾文化推向極致。我們的感官被其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影像深深吸引,而我們的靈魂,則被其獨立和自由品格強烈震撼。樂隊和導演在影片中對人性、社會、戰爭、文化做了一場深邃的質詢,其中表達出的迷茫、痛楚和失落,足以讓每一個觀者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現實的處境。
[戰地浪漫曲] 1983
War-Time Romance
導演:彼得·托得洛夫斯基 出品:前蘇聯
前蘇聯的戰爭片,從各種類型上講,在世界電影領域都占據重要地位。本片屬於小品製作,用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故事,宣揚了純俄羅斯所特有的負重感,及相當溫暖的道德力量。
兩男一女,相愛了,卻都想成全對方,卻都沒有得到幸福,只是各自的靈魂得到一次升華。
「活著,還要記住」,是前蘇聯戰爭影片反復提及的一個主題。而本片超越了[一個人的遭遇]對戰爭本身那份既堅韌又溫暖的凝視,而上升至人性至純至美的境界上來。戰爭已經過去,一段朝花夕拾的愛情即將被縫補。一位已婚的放映員依然愛著從前的「戰地皇後」,現在的一位頗有幾分粗俗的小商販。放映員的妻子決定成全他們,而「戰地皇後」同樣心懷不忍,作出了退讓,並以極大的隱忍葬送掉了自己的第二次「青春」。這是一出悲劇,但已不局限於對戰爭創傷的簡單審視,而進入到個人即集體,現在即永遠的巨大悲愴中無法自拔。
貫穿影片始終的暖色調,是專屬前蘇聯彩色攝影的一大特色。它在自然光效中加入了創造者強烈的主觀色調。紅、黃、棕、橙皆均勻鋪展,直指人物情緒的微妙轉變。暗示了這個失而復得,得而復失的故事背後,流淌著人性的美好。影片最大的魔力在於,它的情感感召力相當自然生動,每一個細節,看似細碎,卻都讓導演蒙上了一層淡淡的詩意。而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敘事模式,卻內蘊極為豐厚的感情儲備。最後,放映員和他妻子對望的場景,於無聲處中,五味雜陳,卻又撕肝裂肺。你知道主人公在想些什麼,可你卻不願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一部影片能收到如此動人的情感力量,它也就能迎來各種各樣的贊美了。
[戰地浪漫曲]從電影語匯到主題抒發,都具備相當恬靜的古典情懷,卻又是永恆的,關於「愛」之純粹的一次含淚的禮贊。
[錢] 1983
Money
導演:羅伯特·布列松 出品:法國
戈達爾稱布列松為法國電影界的巴爾扎克,不僅在法國,整個歐洲,布列松以其極端化的電影語言,以及對人性的冷然之姿,成為歐洲最獨特,也是最難以效仿的導演之一。自[一個鄉村教師日記]開始,布列松的影片不再聘用職業演員,不搭布景,減少對話。[錢]作為他的收山之作,無疑也是如此極致。影片根據列夫·托爾斯泰的中篇小說[偽息卷]改編,布列松將故事從19世紀的俄羅斯移至20世紀的巴黎。講述了一起假鈔案,所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死了很多人。本來是個環環相扣,沖突激烈的復仇故事。但布列松以惜字如金的鏡語構成,簡潔到突兀的剪輯手段,僵硬到近乎風乾的場面調度。使全片有種莫名其妙但又無比幽深的禁慾效果。可想而知,這部影片對大多數觀眾而言,都味同嚼蠟。倘若你咬著牙看下來,你又覺得這部影片結束得太快了。這就是高度風格化電影作者布列松的魔力。
[卡門] 1983
Carmen
導演:卡洛斯·紹拉 出品:西班牙
有人曾說這是世界電影史上最優雅的一部套層結構影片。卡門的故事不知被人講了多少遍了,到了紹拉手裡,變得更為純粹,或者說更為形式化。卡門本身對個性解放的不羈追求退讓給了西班牙國舞弗拉明戈的無盡美感。演員們要排演舞劇[卡門],戲外也在上演一幕卡門式的痛並快樂。紹拉是西班牙承上啟下的一位電影大師,他早期作品以超現實主義為載體,對極權政治進行猛烈抨擊。而到了後期,老人變得平和,認為惟有「美」,「美」本身才是永恆的,才是值得人們去孜孜以求的。[卡門]的悲劇意味在於,人們只有在美中沉淪,並抹殺所謂真實身份的價值,才能得到人性的涅磐。可這又像把雙刃劍,是場忽明忽暗的博奕。全片影調莊重而華美,而生命的活力始終呈噴薄狀。
這是部觀賞性極強的影片,西班牙吉它和弗拉明戈舞,皆嫵媚而強勁,絕對能給你的視聽帶來雙重滿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又是部與形而上無太多瓜葛的純電影。
[印度之行]1984
APassage To India
導演:大衛·里恩 出品:英國
這是英國大導演大衛·里恩76歲高齡時拍攝的絕筆之作,本來他可以憑此片第三次榮獲奧斯卡獎,終被[莫扎特]擊敗。本片根據英國著名作家福斯特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一起臆想中的強奸事件,宣揚了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不可調和的,近乎永恆的矛盾。故事發生在二戰後,印度即將獨立的那段歲月,英國姑娘和一位印度醫生一段模稜兩可的友誼,最終兩人形同陌路。
大衛·里恩的電影在注重敘事上與好萊塢如出一轍,但其作風的嚴謹、細膩和舒緩,卻是英國電影所特有的。對人文景觀的窮經皓首,包括對英國歷史和當下狀況的雙重思索,也是好萊塢電影所不願勉為其難的。大衛·里恩酷愛講述英國人在異域的遭遇,具體的說,是在他們的殖民地里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藉此,表達大衛·里恩對這個日不落帝國必將衰敗的無盡感慨。影片像大衛·里恩的前作一樣,注重自然景觀的遼闊與庄嚴,好方便與人心的波動作一微妙呼應。連綿巍峨的群山,人際關系的若即若離,共同完善了全片最耐人咀嚼的文化意味。前段的瑣碎,謹慎而有條不紊的鋪陳。到了後半部,彷彿水滴石穿般,給人以強烈震動。顯示出這位影壇宿將卓而不凡,又異常樸素的敘事功底。
[斯萬的愛情]1984
Swann in Love
導演:沃克爾·斯隆多夫 出品:法國/西德
當代世界電影中一部不可多得、不可忽視的現代心理劇,酷愛改編文學名著的斯隆多夫成功挑戰過《鐵皮鼓》後,把目標對准了法國國寶級小說《追憶似水年華》,但介於普魯斯特這部意識流里程碑之作過於宏篇巨制,影片只挑了小說第一卷《在斯萬家那邊》,而且還只是一部分。
[斯萬的愛情]是斯隆多夫的室內心理劇創傷的高峰,筆墨主要集中在巴黎富豪斯萬和其追求的奧黛特身上,飄盪著巴黎社交圈衣香鬢影與肉慾的淫靡。影片對人物言行的描寫點到為止,處處留白,但微妙的氛圍營造又相當稠密,懸念叢生,環環相扣,人物的欲言又止令觀眾揣摩其心理的同時,不知不覺進入與現實平行存在的心理意識空間,共同參與了對斯萬的情感的解剖,與普魯斯特把撰寫這個上流社會分子的愛情歷程當作病理學文獻相當吻合:如果不堅定,愛情就是種疾病,一出需要智勇的游戲。
但是,雖然[斯萬的愛情]投資不菲製作上乘,匯聚了當時歐洲幾大影星,但德國新浪潮導演與法國人文巨著的邂逅並沒有留下一個美麗的結尾,參與製作的法國人並不推崇德國導演版的[斯萬的愛情],愷撒獎只頒予最佳服裝設計和場景製作了事。
[我的生活像條狗] 1985
My Life as a Dog
導演:萊斯·霍爾斯托姆 出品:瑞典
世人向來對瑞典電影言必稱伯格曼,但萊斯·霍爾斯托姆一反伯祖師的艱深晦澀和動不動就天問自問,以真情動人,令[我的生活像條狗]呈現出不僅是瑞典電影也是歐洲電影難得的清新親切,如散文詩一般娓娓道來一段難以回首的童年往事,自成一派。
[我的生活像條狗]故事的沖突性極強,12歲小男孩英瑪淘氣頑皮,令患重病的母親難以安心,他和哥哥不得不暫時寄居親戚家,等好不容易適應了鄉村的落後乏味和保守,母親的去世又讓這種寄人籬下的生活變成永遠的事實。但霍爾斯托姆並不以強化二元沖突和英瑪的痛楚體驗為最大目的,而是以散淡的筆觸寫下生命成長的過程:兒童的自我性啟蒙、對世事的懵懂、對愛和痛苦的體驗、似有似無的愛情萌芽,並以散點敘事勾勒出一幅當代瑞典生活風情畫:擁有第一台電視機、建造納涼及過冬小屋、有著美麗胸脯的女工為藝術家充當雕像模特……一切無不趣味盎然,生氣勃勃,所含的情感濃度令人回味無窮。
[我的生活像條狗]橫掃了當年金球獎、獨立精神獎、紐約及波士頓影評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更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導演及劇本提名,被稱為20世紀最好的兒童電影。
[再見吧,孩子們] 1987
Goodbye Children
導演:路易·馬勒 出品:法國
路易·馬勒是法國新浪潮的干將之一,也是新浪潮大師級人物惟一遠赴好萊塢的導演。本片早在路易·馬勒的孩提時代就開始醞釀,他曾說他所有的影片都在為這部影片作積累。影片一經推出,便廣受注目,並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這是路易·馬勒對童年生活極為精巧極為動人,又不乏斷續憂傷的回溯。二戰時期,一個富家子弟和一個猶太少年產生了友誼。有一天,納粹把他帶走了,他再也沒有回來。從表面上,可以讀解出法德合作時那樁不光彩的交易,還可以看到階級壁壘,以及宗教對人本性的傷害。可這都不如,影片所傳達的回憶本身,那麼迷人。兩個少年在上課、進餐、祈禱。他們的關系由遠及近,如此簡單、素樸。納粹的進入,為這段回憶塗抹上一層灰暗的色彩,這回憶變得沉重起來,而無法忘懷。生活流的敘事手法,使得全片在節奏上穩健而舒緩,直至最後一刻,影調上也不事渲染,可事件本身的震懾力,卻能讓觀者心緒不寧。這是法國新浪潮導演在這場運動過後,最值得紀念的一部作品。那幫開路先鋒們東征西討後,還是皈依了傳統。
有人還說本片有同性戀的傾向,路易·馬勒對此拒絕回答。
[熊的故事] 1988
The Bear
導演:讓-雅克·阿諾 出品:法國 凱撒獎最佳導演獎
如果你不肯承認這部電影的成就,可以想想美國電影里的動物,比如金剛(它還算比較有史詩般的悲劇色彩)、鯊魚、蟒蛇、蝙蝠、老鼠、貓和狗,特別是狗,這些傢伙在美國電影里基本上都是沒有尊嚴的,即使有一天它們成為了美國公民客廳里不可缺少的家庭成員([一家之鼠]),或者庭院的統治者([貓狗大戰]),甚至愛情的見證([馬語者]),它們仍然沒有自尊,沒有它們作為動物的話語權利,它們只能是爆米花電影里的小丑,愛情片里的道具。[熊的故事]不同,這個故事最精彩的處理,是它恰恰把人放在介入者的位置,它用人類從主動變為被動這個轉變過程,來反映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更為真實的關系。當然,它還有一個相當可愛而感人的故事,和兩個永遠也無法替代的毛茸茸的功勛演員——尊敬的大熊先生和可敬的小熊先生。
在好萊塢的銀幕上,動物是明星和道具,而讓-雅克阿諾的電影,則把熊塑造成了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演員。
[火柴廠女工] 1989
Match Factory Girl
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 出品:芬蘭
本片是芬蘭國寶級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的成名作,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大放異彩,並奪得國際電影獎。也是阿基「工人三部曲」的第二部,前兩部為[天堂陰影]和[阿里耶爾]。一個相貌平凡的女工,卻總想邂逅白馬王子,可白馬王子卻把她當作妓女。她懷孕了,卻在一次車禍中,流產了。萬念俱灰之下,毒死了她的情人、父母還有一個試圖向她套近乎的男人。
阿基的影片是古怪的現實主義和突如其來的表現主義的扭曲結合。本片是他創作風范的首次曝光,悠長緩慢的敘事節奏,煞有介事的紀實影像。使全片非常滑稽地籠罩著一種異樣的童話色彩。這片容易讓人聯想到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憧憬雖有,甜美盡失。也就是說,阿基的影片撐破了傳統童話的框架,直接洞穿了現實本身。反童話,是阿基影片最重要的特色之一,他的新作[沒有過去的男人]也是如此。畫面鮮麗,卻掩飾不住內里的辛酸和苦痛。[火柴廠女工]仍是他目前為止手法最為樸素、敘事最為干練的一部力作。為芬蘭電影納入國際視野作出了重要貢獻。
[天堂電影院] 1989
Cinema Paradiso
導演:朱塞佩·托納托雷 出品:義大利/法國
這是全世界影迷都非常珍愛的一部影片,全片以倒敘的筆觸講述一個導演在少年時代,被電影的奇光異彩所浸染的美麗過程,也反映了電影對西西里島平民精神世界的深遠影響。影片基調溫和、甜美,對電影本身最樸素的感恩,有著許多生動感人的描繪。電影的榮光不再,人們也只是以含淚的微笑向歷史告別。影片結尾那一連串的接吻鏡頭,似在聲明,只要生活還在繼續,美就能流傳,而電影就會像那些次第繽紛的「吻」一樣與我們相遇。這是一掃義大利電影沉重影調的一部相當積極健康的影片,並具備一定質朴的勵志情懷。這也是導演托納托雷的成名作,他也是憑此片成為上世紀末義大利最重要的導演。他後來的影片雖然都具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但從資素上來講,都無法和本片相提並論。曾有人認為歐洲電影的改良應從[天堂電影院]開始,走明朗和可視性的道路,又不失真摯的人文感懷。可惜,本片對目前的歐洲電影而言,還只是曇花一現。
90年代
[薇洛妮卡雙重生活] 1991
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ca
導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國別:法國、波蘭、挪威
基耶斯洛夫斯基是歐洲電影八十至九十年代無法忽略的名字,無論是他早期作品對政治的關注,還是後期逐漸深入到對命運的追問,都具有歐洲電影十分顯著的濃郁人文色彩的特點。基耶斯洛夫斯基對於命運中偶然與必然因素的思考,影響了很多後輩電影人比如湯姆·提克威,甚至包括不少亞洲的年輕導演。[薇洛妮卡雙重生活]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十分重要的一部作品,影片關於兩個毫無關聯卻長相完全一樣的女孩各自命運的表達,在暖黃色調充滿哀傷和溫暖的畫面中,具有神秘不可言說的神韻。影片厚重的母題,卻通篇流露著微妙而空靈的氣質,給觀眾以無限想像深入的空間,或許這就是屬於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特殊魅力,對於人類命運最根本課題無止盡的追問,正是人們對於電影這一藝術手段的最高期望。[薇洛妮卡雙重生活]就像一抹光彩奪目的晚霞,轉瞬即逝,卻宛如某種神秘的召喚深深印在你的腦海。
[英雄托托]1991
Toto
導演:雅各·范·多梅爾 出品:比利時/德國
本片是後現代電影的重要案例。後現代電影在形式上是文本的互指,在內涵上的重要特徵,則為身份的錯失和人生的邂逅。王家衛、湯姆·提克威、胡里奧·梅德姆的影片都有這個特色。一場大火,使兩對父母有可能抱錯了孩子。由此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托托總認為阿爾弗雷德的一切應全部屬於自己,阿爾弗雷德和托托的姐姐有了關系,他也和姐姐做了同樣的事情。姐姐在他的逼迫下去燒阿爾弗雷德的房子,不料自己卻葬身火海。托托又遇到一個女人,她和姐姐酷肖,但她卻是阿爾弗雷德的妻子。垂垂老矣的托托決定殺死阿爾弗德。他死了,影片沒有告訴我們死者究竟是阿爾弗雷德,還是托托。
不可思議的魔幻色彩,卻以一種幽默、抒情的筆調娓娓道來。是這部影片的一大特色,而身份的重疊和抽離,傳達出生命的神奇本質。你對它,將永遠保持著孩子般的敬畏。
[霍華德庄園] 1992
Howards End
導演:詹姆斯·艾弗里 國別:英國、日本
英國電影在歐洲電影中風格獨特,就像溫文而雅的英國紳士一般,具有內斂、剋制的態度,總是不露痕跡地表達人生最激烈的感情,其中蘊涵的兩相對比拉扯的張力正是英國電影的最大魅力,[霍華德庄園]正是其中的一部精品。影片圍繞霍華德庄園所有權的轉讓引出了幾段曲折戀情,表現出當時英國社會的風尚和不同人物因為性格、價值觀各異而走向不同的命運。[霍華德庄園]的兩位主要演員安東尼·霍布金斯和埃瑪·湯普森都是極具英國特點的著名演員,兩人交相輝映的演技為影片注入了純正的英國風格。出於表達方式的婉轉及時代差距,英國電影很容易落入拖沓冗長並不知所雲的危機,但是它真正的魅力也正是蘊涵在並不直指事物的態度上,姿態的優雅一旦和人格的高貴完美結合,內里的豐富內涵必然呼之欲出,於是擁有難以抵擋的吸引力和值得反復咀嚼的深厚底蘊。
[冬天的心]1992
Heart in Winter
導演:克勞德·索代 出品:法國
浪漫至極的法國竟出現了這樣一部連親吻和牽手都沒有的愛情電影,確實很有意思。
索代是位有著深厚文學修養的導演,最早拍過很多男性色彩極濃的動作片,後來,則變得瑣碎了,也可以說,變得寫實而古典了。他對死水微瀾的生活常態產生興趣,目光也轉向了女性。本片是他所獲榮譽最高的一部影片,一舉斬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並在本國愷撒獎上奪得最佳導演。一對男女明明蠢蠢欲動,卻連適可而止的行徑也沒有發生。這倒有些像不少中國人的感情方式。索代認為愛首先是種能力,男主人公認為他沒有愛的能力,所以他的愛情大門總處於閉關狀態。索代刻意簡化了情感張力,卻在以靜制動的行為動機中,給人以悠長的回味。是法國後期靜態電影的標志性作品,其不置一詞,卻盡得風流的風范,在法國影壇極為罕見。
本片的兩位主演達尼埃爾·奧特伊、艾曼紐·貝阿既是法國著名的實力派演員,也是一對銀幕伉儷。兩人的對手戲,因夫妻的緣故,許多精妙情緒的傳達極為准確。
[人咬狗]1992
Man Bites Dog
導演:萊米·貝瓦克斯/安德烈·貝澤/貝諾特·波維德 出品:比利時
三個比利時三流電影學院的學生,憑借著一腔電影青年的方剛熱血,炮製了這出「殺手生活寫實紀錄」,不折不扣的後現代黑色鬧劇。論無恥和令人作嘔程度,影像粗糙的[人咬狗]甚至超過了[發條桔]和[天生殺人狂],但正是因為編導和演員天不怕地不怕的沒皮沒臉,[人咬狗]才得以從骨子裡自由無忌和散發著生猛氣勢。
殺手A為了能夠「名垂青史」,同意讓人拍攝他殺人、埋屍的全過程,當然一切不是那麼順利,攝制組諸位偶爾還得給A君搭把手,有次還參與了一起瘋狂輪奸殺人血案。紀錄片式片中片,逼真的寫實場景,比Dogma主義還Dogma主義的鏡頭語言,戲謔味十足的角色和對白,瘋狂表象下對媒體和「紀錄電影」的尖刻嘲諷,令[人咬狗]當年不僅擊敗[致命武器3],成為比利時票房之冠,還在1992年戛納電影節上力排一干名導之作,引發出觀影熱潮。
[印度支那] 1992
Indochine
導演:雷吉·瓦格涅 出品:法國
相比濕漉漉的情色電影[情人],[印度支那]在表現殖民地生活(包括愛情生活)和殖民文化沖突這兩個方面,都顯得更為出色(不過音樂稍遜一籌)。這是雷瑞·瓦格涅90年代的第一部電影,也是他的第一部史詩片,影片細致地描繪了二戰後法國人在殖民地度過的最後歲月。女主角凱瑟琳·德諾芙在片尾的背影非常令人難忘,宏大而無情的歷史洪流捲走了她的一切,而她只能以法國貴族式的優雅默默承受這一切。這象徵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哭泣游戲] 1992
The Crying Game
導演:尼爾·喬丹 國別:英國、日本
本片的成功更多原因來自於題材的特殊,以及演員本人氣質與劇中人物的驚人合適。片中兩位主人公的愛情面臨著性別的尷尬和共和軍的追殺雙重危機,也正是在這種絕境之中,導演營造了堪稱經典的愛情場面,情感流動自然,動情處無不令人忘情投入。傑伊·戴維森對本片的貢獻絕對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如此命運復雜坎坷、難以評價的人物,飾演得令所有觀眾理所當然地認同他的感情和選擇,甚至他的嬌艷與美麗也讓人十分難忘。[哭泣游戲]一片很難定論它的類型,愛情、驚險、動作、劇情,還有同性戀、革命等各種復雜因素的糅合,導演對整
⑷ 舉例比較現代主義電影與後現代主義電影的差異……最好能夠詳細點= =
後現代主義電影
希臘導演安哲羅普羅斯在1995年拍出了《尤里西斯生命之旅》,借著一個電影導演去找尋一部電影誕生之初遺留下來的膠片的故事,回顧了電影和希臘的歷史。有人將安哲 羅普羅斯視為20世紀最後的現代主義電影大師,其實非常的不準確,安哲羅普羅斯的電影是很難概括的,他的每一部電影無不來自希臘神話的原型,漂流、尋找、個人意志與命運的對抗的題旨,他也不過是不停地「摹寫」史詩罷了。《尤里西斯生命之旅》中有一個經典場面:導演A在火車上遇見兒時印象中的母親,母親帶他回家,他帶著90年代的身體,加入了1945、1948、1976……的新年舞會,每個人都如記憶般年輕,只有他帶著衰老的皮囊。安哲羅普羅斯用電影拼貼了自己的後現代之夢。
英國導演艾倫.帕克執導的《迷牆》一上映就風靡了世界。這里邊最首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這支成立於1966年的英國前衛搖滾樂隊本身的音樂魅力。不過,《迷牆》首先還是一部電影,一部從視覺上加快步伐將大眾帶向MTV時代的電影。現在,MTV已經成為全球收看觀眾最多的視聽藝術,甚至連足球也無法與之相比。阿倫.帕克堪稱「MTV之父」。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世界各地的美術學院中,都有《迷牆》的影迷。《迷牆》成了後現代電影的一個里程碑,同時也宣告了「後現代無經典」謬論的不攻自破。美術愛好者談論它,喜歡它,好像它不僅僅是一部電影,而且是一個觀念藝術的展品。這部集搖滾音樂、現代美術和各種形態的影像之大成的影片,是一部對後現代影像充滿自覺的影片。
《發條橙》是一部著眼於社會現實的電影,它將青少年的青春期躁動誇大到極致,把人生這一階段可能發生的破壞圖景一覽無餘地展現在人們面前。影片的意圖非常明確,就是顛覆傳統的、正統的道德規范,指向更為人性的東西。《發條橙》是根據英國作家安東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說改編。
在德國,1999年青年才俊導演湯-蒂克的《羅拉快跑》是一部成功的後現代主義電影,影片在結構上為故事設置了三個結局,體現了導演打破傳統敘事規則的努力;在影音風格上上,快切、動畫、搖滾樂、動感人物、大塊色調對比等匯成大雜燴,充分表現出剪貼拼湊的特徵。波蘭法籍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盲打誤撞》、德國的《羅拉快跑》和英國的《滑動門》都給影片設置了兩三種結局,都表現了偶然性早對個體命運造成的決定性影響。
20歲的柏林姑娘羅拉和她的男友,同樣是20歲的曼尼,他們遇到了大麻煩。曼尼不小心將一個黑社會老大的錢給弄丟了,而且是20萬馬克。20分鍾後,老大就要來討錢,要是找不回來這些錢,曼尼就命在旦夕。曼尼打電話向羅拉求救!20歲的羅拉只有20分鍾,她想也來不及想,撒腿就跑……
20分鍾以後,羅拉拿到了錢!但曼尼等不及,跑到對面的超市去打劫,被趕來的警察一槍射中胸膛……
這是德國青年導演湯·蒂克偉(Tom Tykwer)拍攝的影片《羅拉快跑》中的故事情節,可憐的曼尼死得太慘了。你別著急,還沒完呢!
20分鍾後,羅拉兩手空空趕到,但曼尼卻橫遭意外,暴屍街頭……
20分鍾後,羅拉抱著千方百計搞來的10萬馬克趕到現場,卻赫然看見黑社會老大也准時抵達……
《阿甘正傳》,該片由湯姆.漢克斯主演,獲1995年第67屆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等六項桂冠。該片表現出的善良、溫情,觸動了我們心中最美好的東西,展現了誠實、守信、認真、勇敢、重情等美好情
《阿甘正傳》以一個被正常世界視作 「低能兒」的阿甘為主人公,貫穿起一個被改寫的人文歷史——它對美國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進行了巧妙的鋪排與重述,並運用了大量反諷、戲擬、電腦模擬、類型混雜、滑稽模仿與「無敘事」等解構手法,對美國近代以來的政治、歷史、流行文化、名牌時尚、廣告等方方面面廣開玩笑,大肆揶揄,重新解釋了歷史、戰爭和英雄,為觀眾提供了一種消遣性的快樂原則,從而建構起後現代文本的敘事模式與造型風格,在打破人文歷史謊言的同時又以謊言的拼貼手段復制了一個虛假的寓言故事。當然,如果對上個世紀早期到中期的美國歷史比較熟悉,就更能很好地理解該電影的黑色幽默成分,比如熟悉「貓王」的音樂風格、「乒乓外交」、「水門事件」、「反越戰運動」的話,其中許多情節一定會讓大家會心一笑。
運動片的風格、血腥又恰到好處的處理、扣人心弦的故事主線和有力的社會警示作用,《搏擊俱樂部》簡直就是90年代的《發條橘子》。在這個只產生了極個別具震撼性影片的年代裡,《搏擊俱樂部》必定不會被忽略。它給人印象很深,並引發深深的思索。與時下95%的恐怖片不同的是:它留給觀眾大量的問題去回想和爭論。《搏擊俱樂部》所展示的發人深省的、多層次的故事給成百上千的評論、特寫及觀後感文章提供了足夠多的討論素材。 本片的導演大衛芬奇在拍攝《搏擊俱樂部》之前,已經有了三部引人注目的影片:《異型3》、《七宗罪》和《心理游戲》。芬奇有心要讓《搏擊俱樂部》成為一部視覺傑作。同前三部片子一樣,《搏擊俱樂部》也是色調暗、進度快,觀眾在看的時候沒有多少時間細想,有人稱其為「MTV風格」,但與其他同類影片不同的是,芬奇的每個快速的鏡頭切換除了可以不讓觀眾覺得乏味,還有其獨特的作用。 不可否認的是,《搏擊俱樂部》的確是一部暴力的電影。有的情節表現得十分的殘忍,以至於一些觀眾會扭頭不看,比如一個人從他的嘴裡把自己松動了的牙齒拔了出來。當然,所有這些血腥的鏡頭都是為了揭示影片的主旨:人天性殘忍,而每日苦差麻木了人心,引發狂性,結果產生難料的後果。搏擊俱樂部的成員們都是現代社會使人失掉人性和感覺的犧牲品。他們已經變成了輪子上的嵌齒,他們恢復個性觀念的唯一方法就是返回到最原始、最野蠻的痛苦和暴力的本能中。
導演:丹尼.博伊爾
《猜火車》又名《迷幻列車》,僅用了49天就拍攝完成,是一部成本為250萬美金的小製作影片。本片描述了蘇格蘭愛丁堡一群吸毒青年垃圾式的生活現狀,其冷靜的喻諷口吻,真實的敘述態度,貫穿始終的黑色幽默感及充滿現代感的聲畫處理使之成為另類影片中的經典。影片對吸食海洛因而產生的快感進行了極為細致的描述,同時片中所充斥的墮落情緒及所表現出的價值觀和自我意識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和爭論,因而影片一出爐便成為輿論的焦點。那眩目的鏡頭和婁.瑞德、伊基.鮑普的搖滾樂不啻為一劑迷幻葯,我們眼直勾勾盯著屏幕,身臨其境,當馬克的針頭扎入皮下組織,我們以為那白色的化學物質是融入了自己的血液;當一夥人搶劫後在路上狂奔,我們覺得是自己的心臟在劇烈地跳動。幾乎每一個場景都可稱得上是一部精緻而出人意表的濃縮短片:
「選擇生活,選擇工作,選擇職業,選擇家庭。選擇他媽的一個大電視。選擇洗衣機,汽車,雷射唱機,電動開罐機。選擇健康,低卡里路,低糖。選擇固定利率房貸。選擇起點,選擇朋友,選擇運動服和皮箱。選擇一套他媽的三件套西裝。……選擇DIY,在一個星期天早上,他媽的搞不清自己是誰。選擇在沙發上看無聊透頂的節目,往口裡塞垃圾食物。選擇腐朽,由你精子造出取代你的自私小鬼,可以說是最無恥的事了。選擇你的未來,你的生活。但我幹嘛要做?我選擇不要生活,我選擇其他。理由呢?沒有理由。只要有海洛因,還要什麼理由?」
主演讓、雷諾《這個殺手不太冷》將一個成年殺手和一個未成年少女之間的愛情,刻畫得可歌可泣。因為新電影的觀眾大部分是年輕人,對電影的要求是「一種刺激的快感或無傷的危險」,傳統電影中嚴肅的悲劇、沉重的道德並不在他的作品中呈現,那些人物並不背沉重的包袱,也無崇高的使命,他們的存在為的是自己,追求的是自己的喜樂。呂克·貝松被稱為法國新巴洛克電影代表之一,後現代電影領軍人物。喜歡看法國電影的觀眾說起貝松的影片《地鐵》、《碧海情》、《尼基塔》、《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五元素》、《聖女貞德》等都是如數家珍。
《低俗小說》由「文森特和馬沙的妻子」、「金錶」、「邦妮的處境」三個故事以及影片首尾的序幕和尾聲五個部分組成。
觀看《低俗小說》,如同觀看一場流動的「波譜藝術」,美國黑幫片、恐怖片、愛情片的雜燴在一起,以一種戲仿的形式重新拼貼。除了視覺形象拼盤以外,《低俗小說》為人稱道的「圓形結構」敘事策略,也是多元共生的拼貼產物。全片由一個序幕(餐館里的打劫),四個章節(分別被命名為「朱斯和文生」、「文生和馬沙之妻」、「一隻金錶」、「 邦尼的處境」)構成。這徹底打破了傳統電影的線性敘事邏輯,首尾相連,似一個圓形從隨意一點開始截取,並最終回到了起點。暴力是昆汀作品反復出現的主題,本片中頻繁的暴力場面正呼應了它的「圓形結構」,明確指出暴力事件的發生是循環而永無停止的。在這里暴力成了一種生存方式,是對異化、疏遠、默默無聞的反抗--然而導演對待暴力的態度始終不是肯定的,朱斯的金盆洗手、文生對愛情的渴望也許就可以說明這一點,他們都在尋求無可奈何的暴力之外的出路,盡管這種出路在美國這個暴力泛濫的社會看起來是渺茫的。作為敘事的功能裝置:偉大的英雄、偉大的冒險 、偉大的航程、偉大的目標皆以喪失,即符合利奧塔對後現代的界定--對元敘事的不信任。這種對元敘事不信任的後現代特徵,在影片中集中體現在英雄的喪失。不僅作為殺手的文生和朱絲是失敗的,而且作為黑幫老大的馬沙是失敗的(遭性變態者的強奸),作為職業拳擊手的布奇(不由讓人聯想到史泰龍扮演的個人英雄主義的拳擊手洛奇)同樣是失敗的(遭到黑幫的追殺又落入性變態者手中)。這種英雄的喪失帶有某種尷尬的滑稽,同時又是我們時代的「後現代狀況」--人類歷史的進步主義者信仰和鼓吹的啟蒙理性遭遇不信任,道德審判和價值判斷無限期延遲(觀眾或許會為昆丁對電影技術花里胡哨的創新困惑不已,但興奮點顯然已從康德的第二批判轉向第三批判,他們渴望獲得奇特而意外的美學救贖)。既然所有的生活難題都解決不了,一切並不像文化精英們所說的那樣,人們也許有理由滿足於對現象的表面佔有和消費(同時,這不是我們時代反史詩的史詩嗎?)於是,剩下的是大眾和通俗文化,正如本片的片名所示- -《低俗小說》。
導演:索德伯格
主要演員: 安迪.麥克道威爾,彼得.加拉格爾
得獎記錄:第四十二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1989)
第四十二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1989)
一個表面上平靜的中產家庭,因為朋友意外來訪而失去平衡,暴露出其中充滿性失調謊言的真相。原來有潔癖的姐姐安迪.麥克道爾早就跟丈夫彼得.加拉格爾沒有性生活,但妹妹勞拉.桑.吉亞科莫卻跟姐夫暗中打得火熱。丈夫的同學詹姆斯.斯派德帶著錄影機來訪,竟然讓姐妹二人因為好奇心而對著鏡頭大談心中秘密。一鳴驚人的新導演史蒂文.索達伯格用冷靜而富創意的手法剖析現代人脆弱的心理層面,尤其突顯出高科技(錄影機)無堅不摧的奇妙魅力。
英國著名導演格林納威早期拍攝過很多試驗性很強的短片,後來又長期為標榜另類風格的英國電視四台拍攝影片,所以他的影片一向以風格手法怪異著稱。他學生時代的繪畫經驗又使得他的作品追求畫面的精良與視覺上的沖擊力。這兩點,在這部影片《枕邊書》中得到了加強與融合。
格林納威的所有影片都情節怪異離奇,這部影片也不例外,諾子在人身上書寫十三章《枕草子》,然後交給出版商的情節實在令人匪夷所思。而出版商在見到最後一章「死刑者之書」之後,竟然心甘情願交出性命。這些極度風格化的情節和細節很難令人接受,但在經過格林納威更加風格化的畫面表現之後,反而顯露出迷人的美感。不過在短暫的視覺美消逝之後,面對空空的銀幕,影片中的一切又是那麼令人迷茫。
影片拍攝手法中最大的特色,是創造性地運用畫中畫的手法。這些形狀、位置、大小變幻不定的小畫面和整個大畫面之間構成多種視覺和結構關系,大部分是與大畫面書法對位的小畫面說明,還有很多是回憶的畫面,也有類似於疊畫的電影語言功能。多功能、多層次的大小畫面的嵌套與並列,形成復雜多變的語言風格和畫面表現力,這是格林納威在影片中進行的一項電影語言的試驗。
影片的故事如何,表現了什麼,這雖然是一部影片必備的重要元素,但絕對不是唯一的。格林納威這部影片的故事性面對大量充滿東方情調的精製畫面和實驗性的電影語言,已經退居到次要位置,只是為他們提供了一個適合的載體而已。在眾多主流的故事性影片中,格林納威的這部《枕草子》令我們看到了一部精彩而富有啟發性的「另類」電影。
《枕邊禁書》以兩位時代相隔、內心卻有默契聯系的女性的日記為敘述主軸,大量運用電腦新科技,將各個年代、各種時空發生的時間以「畫中畫」的形式在同一個電影平面展開,開掘出前所未見的電影語法。有些時候我們明顯感覺可以用切換處理的鏡頭,他都以「畫中畫」的形式代替,平行蒙太奇在他的電影中成了「平面蒙太奇」。透過「畫中畫」,觀者、劇中人,以及隱藏的電影導演位置是相等的,觀眾所看到的人、事物無意不是透過導演之眼在觀看。
中文名稱:巴別塔
英文名稱:Babel
別名:通天塔,火線交錯
資源類型:DVDScr
發行時間:2006年11月27日
電影導演:阿加多·岡薩雷斯·伊納里多 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電影演員:布拉德·彼特 Brad Pitt
凱特·布蘭切特 Cate Blanchett
蓋爾·賈西亞·貝納 Gael García Bernal十二個人、三個國家、四種不同的命運、一次偶然的事件,皆源於那一聲無意的槍響……命運交織的羅網將不同種族、地域、文化背景下的靈魂納入其中。世界上的每個人之間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上世紀60年代,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米爾格倫提出了「六度分割」的理論。他認為,只要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與任何一個陌生個體建立聯系。可是這種關聯的絲線是多麼的微弱,即使我們意識到對方的存在,但我們還是聽不見對方的掙扎呼喊,就算聽到依然無法理解無法進行有意義的溝通。在電影結束後顯現出了一段字幕:「獻給我的孩子。最暗的夜,最亮的光。」顯然,這絕非一部絕望的電影,而是一部在絕望世界裡掙扎的故事,並將孩子視為未來的希望,光明世界必將由他們建成,通天之塔亦必將由他們建成,願未來的世界不再有誤解、隔閡和悲傷。
顯然,影片帶有強烈的亞歷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的獨特風格,世界上恐怕很難找出什麼導演能夠把多線索交叉敘事手法運用得如此嫻熟,儼然有超越上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撞車》的勢頭。而且,亞歷桑德羅此次把握的故事以及故事種的矛盾沖突顯得更加的宏大和人性化。同時,這種多線索敘事技巧在他的手中也已經不再僅僅是表達的工具,而是 極富洞察力並具有深刻見解的表達出口,是其展現故事主題的必由之路。伊納里圖曾表示過,將一些故事線索編織到一起已經成為他工作的一種習慣。「當我坐在車里看到有人從路邊經過時,我便開始覺得那個人肯定比我頭腦中的任何東西都要有趣。所以探究他人的內心是我最大的願望。與此同時,我們所擁有的現實中的一切也是如此的有限。我更希望探索更加廣闊的外部世界,還有陌生的外部世界是怎樣影響到我個人的等等,都將成為我作品中所要探詢的目標……」
波蘭電影大師基耶斯洛夫斯基(1941-1996)的經典之作。以法國國旗的三色命名的三部電影分別代表了三個主題:博愛,平等,自由。導演用極為細膩的光影音的效果為我們剖析這三個主題。《紅白藍三部曲》是基希洛夫斯基生平最後的三部作品,大師兩年後即因病辭世。《藍色》是憂郁和自由,掙脫俗世的信念才能獲得人性與情感的自由;《白色》是尊嚴和平等,導演在片中探討和質疑了情愛與平等;而《紅色》則是真誠和博愛,人世間充滿各種猜忌和矛盾,唯有博愛才能解開羈絆心靈的枷鎖。這三部作品是基思洛夫斯基充滿人道主義和人文思想的傑作。他以細致而精密的情節來講述故事,從普通人的人生命運闡釋他對生命的尊重和見解。在電影中,無論出場時間的長短,基思洛夫斯基都將主人公的位置給予了女性,也許是因為她們更脆弱一些,更能夠體現憂郁、尊嚴與真誠。在這三部曲中,基思洛夫斯基依然發揚了《十誡》以來的一貫宗旨,用包蘊著宗教哲學精神內涵的戲劇性故事情節表達了自己對當代人生存狀態的深刻理解。
《藍色》獲得93年威尼斯金獅獎,並獲得愷撒獎9項提名;
《白色》獲得94年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紅色》獲得紐約影評人協會及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並獲得愷撒獎7項提名。
在三部電影中,都有令人痛苦的道德抉擇。《紅》中,老法官告訴瓦倫婷,鄰居中有一個家庭看似幸福,但丈夫卻背著妻女在外面偷情。那麼,瓦倫婷該馬上去揭穿他嗎?那樣他們將看清真實然而痛苦,還是依然讓他們隱藏在平靜之下呢?《藍》中,朱麗葉的鄰居在夜總會里做脫衣女郎,她認為這樣做自己很快樂,男人們也很快樂。但是有一天她發現自己的父親就坐在台下觀眾席的第一排!《白》中,商人米高拉成功但是已對人生厭倦,他求卡魯把自己槍殺,作為報酬,他將幫助卡魯回國,並且有資本做小本買賣。而卡魯除此而外,似乎沒有別的辦法能幫他回國了。七十年代,波蘭電影藝術大師K.Zanussi開創了「道德焦慮電影」,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把「道德焦慮」推進到一個更深的層面。基斯洛夫斯基認為,在自由主義社會中,人的道德處境更為孤絕。因為,自由主義社會沒有國家道德、民族性道德、階級道德一類的或虛構、或強制的全民道德。個人的道德承負及其軟弱無力在自由主義社會中更充分地顯露出來,所謂自由主義倫理,首先是對個人的道德承負力的脆弱的體認。在自由主義社會,個人的道德壯況是怎樣的呢?基斯洛夫斯基仍然通過個體性的道德困境來探討自由個體在日常生活中的倫理負擔。自由主義社會的意識形態是自由、平等、博愛,《藍、白、紅》三部曲要探討這些價值理念的私人含義。任何價值理念都不是抽象的,社會制度中的大理念也體現為具體的個體私生活事件。要想知道生活制度的倫理大理念的味道,最恰當的辦法是體味在這個生活制度中生活的個人眼裡噙著的淚水。
暴雨將至》給人的震撼是非常巨大的,Milcho Manchevski(米爾科.米切夫斯基這位馬其頓導演的處女作(這是他第一部長片),一舉奪得1994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1995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提名,1996年獨立自由獎等三十餘項國際大獎,決非僥幸。本片分成三個部分。一段不可能的愛情、一個兩難的抉擇,一段手足的殘殺,將前南斯拉夫地區暴雨將至的社會背景和幾個故事聯系起來,無理性的民族、宗教仇殺將愛情、親情無情地打破,讓人看了很悲痛。可以強烈感受到影片中,導演深藏其中的渴求:對人類的熱愛,對家鄉的熱愛。
第一部分:WORDS (字)-----馬其頓的農村
一個年輕的神父藏匿一個出逃的女子,愛情隨之滋長。當他們准備去倫敦找攝影師的叔叔時,女子的家人找到了她。女子死於哥哥的槍下,愛情如鳥一般飛過,我們都無能為力!
第二部分:FACES (臉)---倫敦的都市
安妮是一個美麗的女子,她有一個愛她的丈夫,可是她還有一個放不下的情人亞歷斯。亞歷斯是馬其頓來的攝影師,16年前來到倫敦。其實我們很清楚這個亞歷斯就是第一部分中年輕神父要投奔的叔叔。有一張照片讓我們心頭一悸,照片上是馬其頓的女子死在哥哥的槍下,神父看著她。女人的丈夫很清楚她的出軌,可悲的是他居然死在餐廳的亂槍中,一張臉被打成一片模糊。
第三部分:PICTURE (圖片)---馬其頓的農村
亞歷斯回到闊別16年的家鄉,這里時有紛爭。他為了帶女孩出逃被朋友槍殺,女孩終於得以出逃。鏡頭回到第一部分的開始,我們終於清楚的知道故事的前因後果。女孩逃到了神父的住所,盡管後來也逃不開死亡的宿命。乾旱的土地終於迎來暴雨傾盆,雨中躺著亞歷斯的屍體。
整個故事因為形式的錯亂而變得有些輪回的宿命,充滿了不可抑制的惶惑,原來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狹隘的民族主義的猖獗。而片子里人與人的關系也是微妙錯綜,沒有正面的槍林彈雨但是每一次開槍都有驚人的震撼力。親情和愛情都變得不堪一擊,原來種族的紛爭是如此殘酷。三個故事殊途同歸,影片的背景是籠罩著內戰陰影的馬其頓和巴爾干半島。沒有可能的戀情,個人的極大矛盾,回歸和宿命。三個故事在人物的交錯縱橫中揭示戰爭的悲劇,而狹隘的種族主義正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1994年,美國著名導演奧利弗·斯通經過改編將昆汀·塔倫蒂諾的劇本《天生殺人狂》搬上銀幕。這部電影由於其中對暴力的渲染和對美國新聞媒體的諷刺迅速引起了極大的爭議。盡管與昆汀的初衷不符,《天生殺人狂》還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影片。奧利佛·斯通通過MTV式的拍攝剪輯手法、肥皂劇和動畫片的綜合運用以及大量另類音樂等多種新穎的視聽語言大大刺激了觀眾。本片從一個新鮮的角度重新審視了瘋狂的犯罪行為與同樣瘋狂的媒體行為。劇中的主人公是一對喜好血腥和暴力的夫婦,他們最大的樂趣就是殺人。他們的舉動引起了一位新聞工作者的注意,並且在自己的節目上加以報導。這一來,他們的知名度很快地又被提高了。即使是他們被捕之後,記者的報導仍然沒有停止。一切的犯罪在媒體的眼中似乎都變成了另一個樣子。我們該不該為此而感到悲哀呢?
《黑客帝國》第一部講述的是誕生,一個平凡的網路朋克在父愛和情愛的關心下釋放了自己的心靈,成了將人類救出虛擬世界的救世主。第二部講述生活,這個救世主開始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探討起預言和選擇的關系,以及人能否掌握自己的命運。第三部講述死亡和新的開端,在救世主代表的人類和先知代表的機器共同努力下,戰勝了計算機病毒的破壞,還給人類和機器一個陰陽共生的和平。
同時,這個三部曲還是一部人類思想的大歷史,從一個善惡對立的世界到一個善惡模糊的關系,直到善惡對立完全消失,走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統一,這正是人類發展的大趨勢,先知的陰陽圖案耳環正說明了這一點。
黑客帝國》中的「子彈時間」發生在母體這個虛擬世界裡,在這樣一個程序的世界裡,任何東西都可以改變,包括在真實世界中無法為人力所改變的自然定律。因此,無論是尼奧躲避子彈,還是玻璃幕牆波浪式爆炸,都是虛擬世界中由機器模擬出來的自然定律給暫時破壞或修改的結果。可見,「子彈時間」的運用,並非單純是為了展現特效,實際上是和影片的故事的整體架構融為一體的。如今「子彈時間」幾乎已經成了「視覺濫效」了,無論什麼影片都想拿它來炫一下,可在影片攝制的1998年,這在銀幕上還是個非常原創性的東西。「子彈時間」特效在《黑客帝國》中的應用,是以120架尼康照相機圍繞著被拍攝對象,然後讓這些相機的快門按照電腦預先編程好的順序和時間間隔開始拍照,然後把各個角度拍得的照片全部掃描進電腦,由電腦對相鄰兩張照片之間的差異進行虛擬修補,這樣就能獲得360度鏡頭下拍攝對象的連貫、順滑的動作,最後再由電腦將該連貫的動態圖象與背景融合,才有了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令人拍案叫絕的新奇鏡頭。《黑客帝國》三部曲從奴役和仇恨開始,首先講述的是猶太和基督教的歷史,是善和惡的完全對立,是上帝和撒旦你死我活的較量。電影設定的場景卻是希臘化的,是柏拉圖的「洞穴寓言」,講述人如何定義真實,如何發現真實。尼奧成為救世主,是依賴著基督教最有力的愛的力量,所以那一刻,當尼奧在伊人一吻中復活,他成了基督教的救世主。《重裝上陣》則是存在主義的故事,這是一個「上帝死了」的時代,超人開始懷疑存在的意義。這也是善和惡對立的模糊階段,如同加繆的文學,不是善惡的對立,而是光明和黑暗的對立,其界線是模糊的。同時,尼奧面對的困惑也是郭靖的困惑,究竟什麼能判定好與壞?如果自由就是好的,那史密斯的破壞性該怎麼看待?存在主義認為,人的自由是選擇的自由,不一定是選擇有所為,也可以選擇無所為,無為比有為更自由,因為無為不會冒犯別人的有為。所以,尼奧在《最終戰役》中沒有接受先知的糖,做了和第二集相反的決定。
《記憶碎片》此片的奇特結構,真的讓人有失憶的感覺,具備自我的身份之謎,而且到底應該相信誰,而就連自己都不能相信。如果你看過本片導演克里斯托夫·諾蘭的另一部影片《黨羽》,那麼你就會知道看這位導演的片子可不是件省心的事,他會讓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情不自禁地設想猜測最終的結局,本片採取了倒敘的手法,開始於一起搶劫案,也終結於這起案件,我們知道發生什麼卻不知道它為什麼會發生,所有的答案都在主人公斷斷續續的回憶閃現中,每次回溯,我們都會找到一些新的相關線索或當事人,他們將觀眾和萊昂納多一起引向結尾,也可以說是最初的開始。
可能還有好多精彩的所謂後現代電影,一時想不起來了,或許還有好多沒有看過的,比如黑澤明的〈羅生門〉、 岩井俊二的〈情書〉等,有機會看看。
可能後現代主義電影就是一下子看不懂,再看似乎有些明白,可怎麼看也不會全懂,但又總能讓你有些感觸的電影。當然了,就是看不懂也不說出來,要裝懂
⑸ 黃家駒都出演過哪些電影
1、《莫欺少年窮》是1991年東方電影出品有限公司出品、宋豪輝執導的一部青春電影,主要演員是Beyond樂隊、王菲、萬綺雯、唐寧和程夢兒等。該片講述了吳家駒、譚貫中、陳自強和林世榮四個少年的成長經歷和心路歷程。
2、《開心鬼救開心鬼》是」開心鬼「系列電影的第四部,首映於1990年,由高志森執導,黃百鳴、楊寶玲、Beyond、開心少女組等領銜主演。該片講述了歷史系教師康森貴的前世「開心鬼」朱秀才拯救康森貴的故事。
3、《吉星拱照》由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於1990年出品的香港電影,由杜琪峰執導,周潤發、張艾嘉領銜主演,利智、鄭丹瑞、黃坤玄、BEYOND、夏雨等聯袂主演。故事講述一位香港闊少林寶生因為不滿長輩指定自己的婚姻,因而離家出走,偶然開始了平凡打工之路,更因此遇到真愛阿玉,最終放棄家產與愛人走到一起的故事。
4、《小說家族之對倒》是一部短片,由林正英,黃家駒主演。 1987-06-13在香港上映。
5、《籠民》是由張之亮執導,黃家駒、喬宏、廖啟智、泰迪·羅賓等主演的劇情片。影片講述了香港籠屋面臨拆遷,住在裡面的眾多居民因為無處安身而想法設法保護籠屋的故事。該片於1992年9月16日在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首映。
⑹ 有哪些適合成年人看的國產動畫
01、《迷牆》1982年
影片以超現實迷幻的手法展現了一個樂隊主唱的成長史,被譽為歷史上最偉大的mtv。而影片表達的對社會、戰爭、人性,以及男女關系等諸多方面的思考,也只有成年人才能夠深入感受了。
02、《回憶三部曲》1995年
《她的回憶》、《最臭兵器》、《大炮之街》三個互相沒有故事情節關聯的故事,在主題表達方面卻一脈相承,毫無違和且發人深省。
03、《阿基拉》1988年
一部關於災難的科幻動畫電影,對現實的展現非常凌厲,同時表達對科技和未來的思考,值得每位成年人深思。
04、《吸血鬼獵人D》2000年
奇幻驚悚動漫電影,一曲吸血鬼的愛情悲歌,陰沉而華麗。
05、《大護法》2017年
這部國產動畫電影基本上就是拍給成年人看得,不僅因為它在表現方式上的大膽重口,更多的是因為其表達的思想基本上只有成年人才能體會。這樣的國產動畫也值得大家支持!
06、《護花使者》2013年
美式重口味畫電影短片,影片大開腦洞,高能重口,性感刺激,漲姿勢!
07、《殺戮都市》2010年
講述意外喪生的高中生玄野計被送到一個神秘的黑色星球「GANTZ」,和同樣來到這個星球的人類一起,同異形外星人展開戰斗……
08、《幽靈公主》1997年
影片的主題是人與自然的關系,描述了人類為了發展技術力量不斷破壞自然,從而受到自然的報復,為之付出代價的故事。
09、《蟲師》2007年
蟲師銀古一直堅信「生命不是為了威脅到其它生命,而是為了維持自己的延續而存在於世」。他雲游四方,對蟲的生命形態,生存方式進行研究,並接受人們的委託,解決可能是由蟲引起的怪異事件……
10、《攻殼機動隊》1995年
公元2029年,未來世界是高科技與信息化的世界。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隨著犯罪活動的高科技化,於是,專門鎮壓高科技犯罪的特殊部隊——公安9課成立了。隊長草薙素子,作為一位全身「義體化」的女警,帶領公安9課不斷展開行動。
11、《未麻的部屋》1998年
講述了偶像歌星未麻退出CHAM組合轉型做一名演員後生活變得混亂不堪的故事,該影片獲1997年亞洲奇幻電影節最佳亞洲影片獎。
12、《紅辣椒》2006年
講述美女醫師千葉敦子在一家精神醫學研究所工作,與天才科學家時田浩作一起發明了一種能監測患者夢境並改變患者夢境的儀器「DC MINI」從而引發的故事。作為金敏人生中最後的一部創作,也是他創作生涯中成就最高的作品,《紅辣椒》當屬所有動漫粉絲都不容錯過的內容。
13、《東京教父》2003年
影片講述退役自行車選手Gin先生、長相貌似男人但內心溫柔又充滿母性的阿花和離家出走少女美雪,幫助清子尋親的故事~
14、《魁拔》2011年
講述了在架空的世界——元泱界中,天地兩界共同合力對抗每隔333年誕生的可怕異常生命——魁拔的故事。魁拔系列已出了三部,被網友們認為是國產最優秀動漫之一。
15、《千與千尋》2001年
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來到神靈異世界後發生的故事。本片榮獲2003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同時也是歷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電影身份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金熊的動畫作品。
⑺ 影視鑒賞的楊曉林主編
著者:楊曉林
叢書名: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系列教材
出版社: 上海教育
ISBN:9787544424066J.0113
定價:¥32.00元
開本:16開
裝幀:平裝
頁數:274 1、主題的揭示
任何一部藝術作品都試圖用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和藝術語言傳達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影視作品亦不例外,評論者必須通過對作品的讀解把握和主題揭示;對主題讀解和把握雖可能有所差異,但它相對地具有客觀性、准確性;對主題准確且深入的理解與分析,是對考生視聽語言讀解能力以及思考的綜合、概括能力的考核。
2、情節結構的把握
能用最簡煉的語言介紹銀幕故事;能對全片的情節結構准確把握,了解全片情節的起點、中點和終點;對情節結構的設置與人物主題的必然關系有一定認識。
3、人物和人物關系的分析
分析作品中主次人物及他們的關系;分析主要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復雜性;把握和分析人物關系發展中的矛盾沖突以及解決的方式,他們和創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的關聯。
4、視聽語言的初步讀解
對影像的讀解主要包括畫面、色彩、燈光、鏡頭運動方式等;對聲音的讀解主要包括音樂和音響,台詞和對白、旁白等;還有蒙太奇以及表演、細節等的讀解與分析。
鑒於考生只是初涉影視藝術,故視聽語言的讀解和分析,要善於抓住印象最深刻的畫面和段落,或他們在開頭、結尾高潮中的綜合運用。
以上為影評寫作可能涉及的主要內容,一一列出並不意味著考試必須面面俱到,影評寫作應根據實際情況,提倡在相對完整(思想與藝術)的分析基礎上,做到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楊曉林,筆名搏子,陝西寶雞人,復旦大學博士後。同濟大學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長影集團主辦的《電影文學》雜志「動漫研究」論壇主持人。
在《電影藝術》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多篇被人大復印資料《影視藝術》全文轉載。創作和改編的劇本有:大型歷史電視劇《大秦直道》、電影《生死諾言》、電影《守護靈魂》、電影《上海1925》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好萊塢動畫電影研究》等4項課題,作為骨幹參與教育部及國家社科課題3項。
專著有《叛逆·困惑·回歸:中國新生代電影比較研究》、《從比較文學到比較電影與動畫研究》、《動畫大師宮崎駿》,主編教材《影視鑒賞》、《世界影院動畫精品解讀》、《世界動畫電影名片分析》、《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分析》、《世界電視動畫名片分析》等,參與譯著《後理論:重建電影研究》。待出版專著《迪斯尼動畫電影研究》、教材《當代熱播電視劇名片讀解》。 第一章 美國電影鑒賞
第一節 熔爐文化與類型電影:美國電影概述
第二節 拓疆者的功與罪:西部片經典《與狼共舞》
第三節 在熔爐中融合:獨立電影《撞車》
第四節 雕刻叛逆青春的詩意時光:青春叛逆片《死亡詩社》
第二章 歐洲電影鑒賞
第一節 歐洲電影概述
第二節 從「迷惘的一代」到「垮掉的一代」:英國意識流電影《迷牆》
第三節 元敘事的懷疑與解構:德國後現代電影經典《羅拉快跑》
第四節 穿越時空,尋找回憶:義大利電影經典《天堂電影院》
第五節 政治風雲下的個體悲歌:俄羅斯政治電影經典《烈日灼人》
第六節 戰爭游戲:南斯拉夫戰爭片《地下》
第三章 亞洲電影鑒賞
第一節 東方意蘊:日本、韓國、伊朗電影概述
第二節 愛的追憶:日本愛情片經典《情書》
第三節 勞動與愛的寓言:日本動畫的巔峰之作《千與千尋》
第四節 女權主義的另類講述:韓國喜劇片《我的野蠻女友》
第五節 貧困的天堂:伊朗兒童電影經典《小鞋子》
第四章 中國電影鑒賞
第一節 從儒道釋俠到後現代:中國電影概述
第二節 不羈生命的禮贊:西部電影經典《紅高粱》
第三節 戲夢人生:史詩經典《霸王別姬》
第四節 新生代的黑色幽默:喜劇電影《瘋狂的石頭》
第五節 草根的尊嚴:香港喜劇片《功夫》
第六節 道德的殘妨與光輝:香港「後新電影」《花樣年華》
第七節 儒者的困惑與超脫:台灣「新電影」經典《一一》
第五章 中外電視劇鑒賞
第一節 中外電視劇概述
第二節 天倫之樂與道德教育:情景喜劇《家有兒女》
第三節 俠者的江湖與人生:武俠劇《天龍八部》('97港版)
第四節 治國與反腐:歷史正劇《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
第五節 婚戀編年史:家庭倫理劇《金婚》
第六節 信念與智慧:美國懸疑電視劇《越獄》
第七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韓國勵志劇《大長今》
附錄一 奧斯卡和威尼斯、戛納、伯林電影節獲獎作品
附錄二 中國電視節及獲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