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與生死學有關的電影推薦
在生活中,我們從不敢輕易討論「死亡」,或是避諱,或是怕一語成讖。殊不知生命的本質就是有生有死,「死亡」如「出生」一般,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真正去面對死亡,我們才能更好的生活。整理了五部探討生命死亡哲學的高分電影分享出來,藉助這些電影,可以去探尋尊重生命、認識死亡的意義。
一、《入殮師》
影片從一個新入行的入殮師視角,去觀察不同的死亡,而回過頭,又帶著我們凝視圍繞在逝者周圍,充滿愛意的人們。電影里對待死的敬意,猶如對待生的真誠。舉重若輕。《入殮師》之於清明的意義,是鄭重的安置。
㈡ 求關於熱愛生命的電影
熱愛生命
傑克·倫敦的《熱愛生命》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美國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拋棄了,他獨自跋涉在廣袤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風夾著雪花向他襲來,他已經沒有一點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傷,鞋子破了,腳在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蹣跚在布滿沼澤、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艱難地前行著。就在他的身體非常虛弱的時候,他遇到了一匹狼。他發現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後,舔著他的血跡尾隨著他。就這樣,兩個瀕臨死亡的生靈拖著垂死的軀殼在荒原上互相獵取對方。為了活著回去、為了戰勝這匹令他作嘔的病狼,最終在人與狼的戰斗中人獲得了勝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終他獲救了,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熱愛生命》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小說家傑克·倫敦最著名的短篇小說,這部小說以雄健、粗獷的筆觸,記述了一個悲壯的故事,生動地展示了人性的偉大和堅強。小說把人物置於近乎殘忍的惡劣環境之中,讓主人公與寒冷、飢餓、傷病和野獸的抗爭中,在生與死的抉擇中,充分展現出人性深處的某些閃光的東西,生動逼真地描寫出了生命的堅韌與頑強,奏響了一麴生命的贊歌,有著震撼人心魄的力量!
傑克·倫敦是著名的美國小說家,他一生共創作了約50卷作品,其中最為著名的有《野性的呼喚》、《海狼》、《白牙》、《馬丁·伊登》和一系列優秀短篇小說《老頭子同盟》、《北方的奧德賽》、《馬普希的房子》等。傑克·倫敦是一個自幼當童工,漂泊在海上,跋涉在雪原,而後半工半讀才取得成就的作家。他那帶有傳奇浪漫色彩的短篇小說,往往描寫太平洋島嶼和阿拉斯加冰於雪地的土著人和白人生活,大部分都可說是他短暫一生的歷險記。他作品中的現實主義風格和多格化的題材,以及強烈顯來出來的作家的獨特個性,多少年來一直深深吸引著不同時代、不同經歷的讀者。《熱愛生命》就曾受到列寧的贊賞,直到逝世的前幾天,列寧的手裡還捧著它。
讀了《熱愛生命》, 我感到生命,其實就是過程,是從誕生到消亡的生存過程。生命的意義,在於過程的質量,在於生存的價值,在於生活的品位。
對於生命的意義,很難用幾個確切的詞語來圈定,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認識和看法。熱愛生命的人,視生命如金銀,不熱愛生命的人,視生命如糞士,會熱愛生命的人,其生命重如泰山,不會熱愛 生命的人,其生命輕如鴻毛。
不同的理解,定然有不同的結果。有的人把義務,把奉獻,把創造,當做生命的真正意義;有的人把索取,把佔有,把享樂,當做生命的全部。
不同的認識,斷然有不同的結局。有的人熱愛生命,但能捨生忘死,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成仁取義,寧可玉碎,以實觀其生命的價值;有的人貪戀生命,但其貪生怕死,關鍵時刻縮手縮腳,屈膝投降,苟且偷生,選擇瓦全,以保全其生命的延續。
不同的看法,必然有不同的結場。有的人珍視生命 ,認識到人生在世僅只一次,生命 是無法再生的資源,生命無法重新開始,生命無法廢棄重來,生命 不像泥人毀了和泥再捏,過一天就會少一天,過一年就會長一歲,過一世就像史書翻一頁,於是珍視生命的人分秒必爭,朝夕必重,年年月月都是生命,浪費半分半秒都是浪費生命 ,流失半時半刻都等於縮短生命;珍視生命的人,把工作視作神聖,把成就視作終生的追求,他將流芳百世,永垂不朽。認為人生在世不容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該享受時刻就享受,該行樂時刻且行樂,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明朝啥年月,今兒不管明兒,花天酒地,渾渾噩噩,不學無術,不思進取,生命如同虛設,他生存於世,如同行屍走肉,他的最終只有一把糞土,也算是對其所浪費食糧的一點回報。
生命的確是有價的,有的生命還可明碼標價。在大革命時期,革命志士被反動派分了等級,標出價格,以收買其生命,當時就有不少的人發了這生命買賣的大財,用別人的生命換取高官厚祿,換來榮華富貴,當然最終還是換來自己的身敗名裂,不得善終。而那些用生命換取價值和意義的革命志士更會身價百倍,最終成為無價的精神財富。而那些自賣自身,賣國求榮,甘當漢奸走狗的人,更是遺臭萬年,永世不得翻身。
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是不言自明的。人人心目中都有一本生命的帳,自己的帳自己清理,自己結算,自己統計,最終還是須交於世人評說,世人評判,世人定論。
㈢ 《弱點》|生命本身就是一種奇跡
前言:
《弱點》(溫情橄欖球)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在我生命低潮時,給了我許多鼓舞和思考。有一段時間我幾乎每周都要看一遍。為了更好的解讀,這次特地買來了原著。
影片根據邁克爾·劉易斯的原著《弱點:比賽進程》改編,講述了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明星球員邁克爾·奧赫的不凡經歷。影片可選取的視角非常多,最終的落腳點更具深度和現實意義——家庭的力量。這是什麼樣的力量呢?請往下看。
另外,影片故事動人,情節推動恰到好處,人物形象飽滿,性格特點突出。特寫鏡頭的運用更是將人物的心理展現得淋漓盡致。隨著情節的發展,人物關系的變化,人物變得鮮活真實。生活唯一不變的便是變化,帶來改變的力量深觸人心。
觀感是主觀意識的輸出,帶著自己的價值觀和經歷,以獨特的自我視角去解讀。而對於時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了解,則會拉近我們與影片的距離。
反復觀影,可以發現影片有三個背景及文化特點是貫穿始終的:一是社會背景,白人和黑人的對立關系,明顯的種族歧視和階級區分;二是信仰背景,基督教文化的深刻影響,我們會感動,卻難以理解,是源於文化根基的不同;三是美國人對橄欖球的狂熱喜愛。這三個背景既相輔相成,也是矛盾的對立統一,不停轉化,推動情節。
One 初來乍到
隨著大提琴之歌,小汽車一路走過城市不同的風景。白人和黑人的生活區域就如同他們的膚色一樣迥異。轉彎看到的美麗風景預示著人生新的啟程。
邁克作為黑人中的底層,被學校當成麻煩甩來甩去。他不知道明天在哪裡,若有機會就去嘗試,即便充滿恐慌和懼怕。這種嘗試永無止境,或許直到生命的盡頭。在溫蓋特基督學校門前,仰望著聖經的那句話——「With Men This Is Possible, With God All Things Are Possible」(在人不能的,在神卻不然),那一刻邁克的心情是復雜的。在人不能的,再神真的不然嗎?
一片白花花的世界裡,即便沒有異樣的眼光,黑色也是那麼突兀,更何況審視和判斷一直都在。值得慶幸的是,因著托尼和教練的援助之手,邁克實現了人生第一次逆襲。原著中托尼一直幫助著邁克,電影劇情稍作改動。一是傳達邁克長久以來的生活境況——流轉於不同人家的沙發;也是對後續劇情的鋪墊。
電影中,教練說:「你們不是因為體育天賦錄取他,你們錄取他,是因為這么做是正確的。」這句話很動人,不在於說的人機智,而在於聽的人因著「或許正確」而給一個破敗不堪的人生轉變的機會。現在教育領域已被市場經濟迷惑,趨向於利益。這句話也是對教育很好的啟迪吧。
每天睡在別人家沙發上的邁克的心是緊緊裹著的。套子里的人,像是俄羅斯娃娃,每一層都被精美包裹,卻都不是最真實的樣子。邁克像一隻流浪黑色獵犬,被拾起,被拋棄,再被拾起,再被拋棄。他沒有憤怒,沒有指責,沒有埋怨。習以為常。他是游盪在邊緣的人,人們的冷漠將他排斥在生活之外。他是貧窮的人,幸運的是他知道自己何等的貧窮。
生活對邁克公平嗎?當老師們在教室抱怨不公平的時候,那所謂的公平又是什麼呢?當人們為了利益暫時收養他卻又在獲得利益後趕走他的時候,愛心又是什麼?站在客觀立場的指責,總是一針見血。謙卑下來真實持久的關愛卻難能可貴。電影結尾的時候,邁克在文章中給出了他自己的回答。我們無法改變他人的態度和看法,即便他們有可能是錯的,即便那些錯的人掌管著游戲規則,唯有使自己做好我所能做的。為了榮耀,對一些人而言只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對另一些人而言卻是用生命去博得。
邁克的生命中沒有親密的關系,他渴望嗎?答案是肯定的。邁克試圖與小女孩兒們建立關系,她們是安全的。但這個巨型洋蔥著實有些辣眼睛,一張苦瓜臉讓人望而生畏。「微笑,她們就知道你是友善的。」小肖恩給大邁克的第一堂課。小肖恩的坦誠直率與封閉躲避的邁克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也是兩人家庭和生命的比照。
當校長談起邁克父親去世時,鏡頭從對焦校長逐漸對焦到邁克,細微的表情,拉近的鏡頭幾乎要直叩邁克的內心,不禁讓人探究。邁克表現出的冷漠,是反邏輯的情感,卻又情理之中。話語簡單,卻赤裸的真實。人物的特寫,是難以言喻的悲涼,是對遙遠記憶的迴避。不記得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忘卻是遠離不得不深陷的是非之地的最好方法。父親是之餘邁克是一種虛幻的存在,只是生活的影子。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人是有父母的孤兒呢?這是家庭的悲哀,更是社會的悲哀。父親缺席和不負責任影響可怕。一直有人因此不健康地生長著,犯罪甚至喪生。
邁克的快樂很簡單。看到小肖恩和母親一起。有洗衣機可以蹭。數著僅有的硬幣,搭上公車。坐在洗衣店裡,嘗試著自己不會讀的書。他努力過著自己所能過的生活,同時的阻礙也是自己。
Two 愛是恆久忍耐
當人們質疑時,當老師們抱怨不公平時,當我看到邁克仍努力生活嘗試追趕時。真的戳中心窩。
泥沼中的人即便放棄掙扎,也需要外力的幫助。
感恩節前夜。相遇。看似偶然,卻是個特別的日子。
邁克住過許多地方,卻沒有一個如此豪華。大個子蒙圈和不知所措表情可愛極了。
目送女主上樓後,邁克獨自一人看著感恩節一家人的圖片,能回憶起來的只有分別的記憶。女主雖然善良,也會有疑惑和不安。有許多人抨擊或者質疑。但我喜歡這樣的細節,因為真實的你我,也會如此,甚至不及。
感恩節的清晨,此處非久居之地,整理好一切,邁克離開。然而轉身之後,卻是華麗的蛻變。我始終覺得,巧合從概率學上講便是奇跡。
起初,邁克對女主的關心並不領情。他有自己的尊嚴。而自以為是的愛其實是一種傷害。 女主很智慧,雖然強勢,卻尊重邁克自己的選擇。
女主試圖幫助邁克的過程,也是走進邁克世界和生活的過程,更是女主自我生命更新的過程。原著中女主形象更為豐富,生活方方面面的細節照顧,是超越了許多生身父母的耐心。一個巨型嬰兒,從對生活一無所知,到可以讀大學,參與各種中產階級社交,應對不同的事情。這樣真實的成長是需要極大的且持久的耐心和愛心的。
女主走進的不僅是一家黑人服裝店,而是走進邁克的生活和世界。這是真正關系的開始。有什麼愛能比放下自己走向對方更難得呢。
「想留在這里嗎,邁克爾?」
「我哪裡也不想去了。」
邁克回望女主時露出溫暖的笑容。人物的笑容越發真實走心。人的心最是冷暖自知的。
邁克的微表情很簡單,卻令人動容。細細地觀察,心情是會被帶動的。如果能夠看到人的心,邁克的心一定是透明的湖藍色,清澈單純。
自此,邁克有了自己的床,一個豪華版的「家」。仍記得那段關於邁克房間的對話,觸動著女主人的心,她掉下眼淚,卻獨自流淚。這是邁克經歷的人生與女主人自己人生的碰撞。若只是以為邁克只是被幫助者,那麼這段關系中的其他因素便超越了愛本身。然而他們如此平等。幫助人的人也會成為被幫助者。
Three 成為家人
故事中每個人都隨著生活和對邁克的更深認識一點一點改變。
慶祝邁克參加比賽的晚餐,傳遞出他人生的痛楚。邁克的表情總是不經意間流露出他真實的內心。表情與現實相反的邏輯一點一點揭開邁克生命的真相。
餐廳里的偶遇,短暫的擁抱。哥哥。意外相見。不知居所。大量的信息沖擊著女主一家人,最為觸動著柯林斯。習以為常的幸福,也是奢侈。讀故事的情節很溫馨,雖然柯林斯躲在門後,心卻一點點聚攏。
邁克也在變化。小孩子的心最純凈,而他被孩子們所喜愛。柯林斯也拋棄了偏見和懼怕,坐在邁克的身邊,公開承認邁克是一家人。邁克為此露出歡顏。
如果說一開始女主是出於熱心的心血來潮。但是到買車、買保險、正式收養時,這一切都已經質變了。
夫妻雙方的爭執,可見女主生命的改變,也讓我們看到一個愛妻子的丈夫。對於丈夫而言,妻子已經從一個完全強勢自我的人變成了會贊同他人想法的人。這樣的改變是極難的。而帶來這樣改變的正是邁克。因為極其不同的生活境遇,讓女主及其家人更多的包容接納和體會他人。這不是簡單地去看一看的慈善,而是融入到骨髓里的生活。一個人生命的改變就是最大的奇跡。這不是自己能夠掌控的。不是通過自律、努力、學習就能夠實現的。生命不同於知識。我們可以積累知識。生命卻只能經歷。
女主去探望邁克母親,彼此坦誠的那一刻。當女主走入混亂的生活區,走進臟亂的房間,坐在邁克母親旁邊,握手安慰一個落魄的母親。這一刻是跨越了種族歧視,膚色偏見,階級差異的愛。唯有愛能遮掩一切過犯。
正式領養。成為一家人。
邁克用眼神詢問一家人。
「我以為我已經是了。」
我很喜歡邁克的性格,剋制,暖心,總是側面回答得讓人動容。
Four 曲折前行
卡車上的Rap和猛烈的撞擊,如同它的威力一樣推動著生命的進程。
看到卡車樣子,女主說「那是我的孩子們」。這是本能的反應。邁克的自責,小肖恩的炫耀,鑒定人的解釋。到底是巧合、是幸運、是天賦還是恩典。這不是一個劇本,曾是真實的事件。
訓練場中女主說:「那些以往裝作關心他的人,最後都消失了。」真實的愛給了邁克保護的力量。
面對對手的攻擊侮辱,裁判的不公平判斷,邁克仍是友善的。當教練說要像保護兒子一樣保護隊員的時候,激起了邁克的鬥志。這樣的愛和維護讓邁克不想辜負。
勇氣是很難說清楚的東西,是微妙的存在。
比賽勝利了,並且一直勝利了下去。邁克成了英雄,這是屬於他的榮耀,更是他榮耀之路的開始。
一切順利嗎?怎麼可能。
閨蜜聚會的談話,充滿了嘲笑的優越感,和不斷升級挑戰的質疑。外界的質疑變漸漸會變成自我的征戰。反對的聲音隨處可見。如果說這部電影很假,是我們不理解黑白分明世界裡的戰爭。不能理解這樣堅持到底的價值觀。
不僅閨蜜質疑,還有官方調查。充滿挑釁。如果這一切真的為了目的,尚且不舒服,若是因為善心,卻被百般質疑,需要的就不只是勇氣了。
邁克的信任被挑釁,甚至是離間。關系是很脆弱的維系,愛需要在碰撞中不斷確認直至堅信不疑。
邁克不在乎自己的成就,選擇,他最在乎的是自己是否被真實的愛擁抱。沒有欺騙,沒有利用,完全接納,完全包容。這也是你我需要的。
厄休拉勒奎恩在《黑暗的左手》中說:「旅程有終點是好的;但最終來說,重要的是旅程本身。」
家庭與此相似。愛,本身是好的。只是愛的身後隱藏著什麼,是值得細細思考的。有時候,自私,虛榮,無知,掌控……都會以愛之名,卻行了傷害之實。不是說父母不愛孩子,而是我們對愛懂得太少。我們的教育會傳授知識、技能,會教導品德、紀律,卻少有關於愛的教導和身教。
孩子的成長是生命的塑造,是一生之久的工程。不是以結果導向分而完成的任務和目標。不能復制,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需要尊重,這是一作為生命體本身應當被賦予的。我心底的期盼,是你我都能享受這樣的過程,雖然有時候困難重重。
Five 愛
在橄欖球比賽中,四分衛在接到中鋒的開球後,如果選擇傳球,一般都會側身,身體偏向一側,看不到背後的另一側,稱之為盲點。而優秀的進攻左截鋒負責保護四分衛。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盲點,而家庭就是保護四分衛最好的地方。
家庭是社會最小的單元,就如同人體的細胞一樣,一旦家庭出現了問題,人就會出現問題,社會就會許多的隱患,如同癌症一般。相反,一個健康的、溫暖的、充滿愛的家庭,最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美好和積極的影響。這也是影片所說的家庭的力量——愛,如涓涓細流,碰撞心靈。
這愛是什麼樣子呢?或許我們可以從聖經里愛的真諦窺得一斑: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自己的收獲:
生活里常常會有抱怨、指責、憤怒。不公和苦難,無法避免,只能面對,漸漸也成為寶貴的經歷。熬煉肺腑,生命里的渣滓被壓榨出來,或許煉成精金,只待發光,即便不成,也百煉成鋼。自助者,天助也。
金子發光的那一刻,資源、人脈、榮耀都會迎來。最難的不是擁有這一切,而是讓自己能夠襯得上這一切。
㈣ 我想找一個關於死亡,生命意義,鼓舞上進的外國電影!謝謝
《夢之安魂曲》不多說了 我的最愛 (符合樓主要求)
《肖申克救贖》非常有名牛逼的電影 絕對鼓舞上進!!(符合樓主要求)
《荒島餘生》這就是講生命意義的(符合樓主要求)
《荒野生存》根據真是事件改編的,一個小子為尋求生命的意義,獨自生活荒野中 最後(不劇透了)摟住自己看把(符合樓主要求)
《電鋸驚魂1》我覺得1拍的還是非常不錯的,看完也是讓人對生與死進行了思考 活著的意義。
《香水》
《春去春又來》韓國金基德的作品,講生命,輪回。但不是勵志。
《狙擊電話亭》屬於懸疑片,我覺得也是講死亡和生命意義的。
《七宗罪》也是懸疑片,但絕對符合死亡生命的主題。
《
㈤ 奧斯卡12部生命教育電影長大前一定要看
昨天,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落下帷幕,各類大獎可以說是可謂實至名歸。《尋夢環游記》毫無懸念斬獲了動畫長片大獎,下面來說說奧斯卡12部生命教育電影長大前一定要看。
在頒獎前,本片不僅是呼聲最高的,而且早拿下了金球獎、好萊塢電影獎、英國電影學院獎頒布的「最佳動畫片」,更在「動畫界的奧斯卡獎」——動畫安妮獎中狂攬11項大獎……
這次拿下小金人,可以說是實現「大滿貫」了。
早在去年12月,《尋夢》在中國上映時,我們就第一時間分享了影評(點擊查看原文)。
電影描述的是一個關於家族紐帶的故事——主角米格是一個熱愛音樂的小男孩,但因為家裡人極力阻止而離家出走,意外掉進「亡靈世界」,必須得到「亡靈家人」——曾曾祖母的祝福,才能盡快「穿越」回來。
其一,關於愛與家。米格一家人從矛盾到和解,從有條件的祝福到無條件的陪伴,為我們揭示了親情的最高境界,是給予彼此自由與尊重。
其二,關於生與死。米格與祖先的重逢,為我們提供一個與孩子探討死亡的機會——每個人身上都融入了親人的情感與血液,也都是家族生命的延續。當我們熱愛生活,實現自我時,就是對家人與生命最好的反饋。
感謝《尋夢環游記》,讓我們得以與孩子探討那些我們難以啟齒的話題。而它能在全球掀起熱潮,獲得如此高的評價,也說明了,全世界的家長都越發重視培養孩子的哲學思考能力。
是的,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學家,他們缺的不是天賦,而是生動有趣的啟蒙。
因此,我們今天就給中小學生悔老推薦12部哲學主題相關電影,分為: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人與世界三大主題,給孩子一趟奇妙的思辨之旅,強烈建議親子共賞,並在觀影後,與孩子探討影片留下的問題,開拓眼界之餘,更養成他們開放的思維態度。碧悶升
同時推薦少商新學期《百萬閱讀俱樂部之文史哲系列》視頻直播課,給孩子全方位的思辨力提升與人格塑造:限時特惠明日截止,點此了解!
一、 人與自我:
1、《刺蝟的優雅》
Le hérisson
經典台詞:「要做追逐繁星的人,不要做金魚缸中的金魚。」
本片改編自法國女作家妙莉葉·芭貝里的同名小說,講的是發生在一個愛思考的小女孩,和一個愛看書的女門房和一個日本男人之間的故事。
國會議員一家四口住在巴黎左岸的高級公寓里。議員的小女兒芭洛瑪古靈精怪、洞察力十足,卻找不到可以理解自己的人,因此,為了結束這些「痛苦」,她策劃著一場生日當天的自殺……
但是,公寓女門房荷妮與一位日本人的奇遇,卻讓芭洛瑪重新審視自我乃至生活——門房肥胖又醜陋,是一位54歲寡婦,唯有日本紳士小津,能夠發現荷妮的優雅和芭洛瑪的智慧,在他彬彬有禮的引領下,不僅荷妮逐漸卸下卑微的偽裝,芭洛瑪亦開始重新審視生活與死亡。
2、《白日夢想家》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豆瓣評分:8.3
經典台詞:「開拓視野,沖破艱險,洞悉所有,貼近生活,尋找真愛,感受彼此。 這就是人生的目的。」
電影由有著美國喜劇票房保證之稱的本·斯蒂勒自導自演。
他飾演一個默默工作16年的相片管理員,過著平淡乏味的生活,內心卻充滿夢想,但是又缺乏勇氣的中年人——喜歡做白日夢,時常不經意就走神,幻想自己是個英雄,進行各種冒險……
因一次意外,他走出一成不變的世界,踏上尋找和旅行之路,在這個過程中他真真實實經歷了冒險,也慢慢找到內心深處真實的自我。而自從走在路上後,他的白日夢也做得少了,他從一個白日夢想家成為了一個夢想行動家,並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義。
3、《和平戰士》
Peaceful Warrior
豆瓣評分:8.4
經典台詞:「生命的意義不在於你最終到了哪裡,而是這一過程中,你真正地活在當下!」
本片又名《深夜遇見蘇格拉底》,私以為這個片名更能概括影片的高度。
在比賽中,丹•米爾曼完成了一組高難度的吊環動作,卻在落地時把左腿摔得粉碎,他猛然驚醒,原來是南柯一夢。
凌晨三點,受驚的米爾曼出去散心,意外在加油站結識了一位身懷絕技的老者蘇格拉底,兩人成了忘年交。
米爾曼外形俊朗,成績優異,所以總有女孩子圍繞身邊,卻和好兄弟反目成仇。罩神另外,他一直希望完成一個高難度動作,卻遭到教練的強烈反對。每次困擾,他就會來加油站跟蘇格拉底交談。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使得米爾曼喪失一切,雙腳骨頭碎了近100處,他的體操生涯遭到毀滅性打擊——這時,米爾曼這時想起了蘇格拉底,在蘇格拉底的指引下,米爾曼通過集中全部精神創造了奇跡……
4、《荒野生存》
Into the Wild
豆瓣評分:8.6
經典台詞:「分享幸福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
影片改編自真實的故事,展現了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傳奇,一個流浪者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埃米爾•赫斯基 飾)家境優渥,是亞特蘭大私立名校艾莫里的優等生,前程似錦。但是,他從學校畢業後,選擇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放棄令人羨慕的工作,把存款捐給慈善機構,去阿拉斯加尋找自我。
在家人的勸阻聲中,他踏上了回歸自然的慢慢長路,成為名副其實的流浪者。一路上,他遇到不少人,也數次遭受野外生存的挑戰,每一步都充滿了艱辛,他以堅韌的毅力,實踐著尋找自我的夢想……
二、 人與他人
5、《相約星期二》
Tuesdays with Morrie
經典台詞:「原諒自己的能力有限,原諒自己不是完美的人,不要在遺憾和自責中無法自拔。」
米奇·艾爾邦,一位疲於奔命的體育解說員和新聞記者。他每日都陷入無止境的工作中拚命賺錢,卻弄得身心疲憊。米奇不但忽略了他的女友,更忘記了當年初出校門時的熱情和理想。
直到某天,米奇在電視中無意間看到自己大學時代的教授莫瑞·施瓦茲的電視采訪。莫瑞教授在訪談中說出自己罹患了「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每天都掙扎在死亡的邊緣,痛苦不堪。
為了見上一面不久於人世的老師,米奇開始了每周二下午的最後十四堂課,他們對衰老的恐懼、對親情的思考,都非常值得一看。
6、《狐狸與我》
Le renard et l'enfant
豆瓣評分:8.6
經典台詞:「喜歡不等於佔有。它們不屬於我,它們有自己的生活。」
本片由風靡全球、飽含哲理的法國童話《小王子》改編。
一個十歲的小女孩,在上學路上碰見了一隻正抓田鼠的狐狸,她瞬間被迷住,從秋天到冬天,女孩在厚雪地里沿著狐狸的腳印尋找,卻失足摔斷了腿,整個冬天只好在室內度過,讀了很多關於狐狸的書。
從一開始的欣喜若狂,到處尋找狐狸的洞穴,到後來與狐狸建立了關系,小女孩覺得自己可以馴養狐狸,但是當狐狸氣憤地掙脫開女孩做的項圈,女孩慢慢意識到——可以與狐狸共度一段快樂的時光,但絕對不能把對方拴在身邊……
這不僅描述了人與動物的關系,更揭示了人與人相處的本質:喜歡,不等於佔有。
7、《死亡詩社》
Dead Poets Society
豆瓣評分:8.9
經典台詞:「詩歌、美麗、浪漫、愛情,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
威爾頓預備學院氣氛傳統,教規森嚴,意在把每個學生都培養成傳統模型的精英,正如校訓所說:Tradition, Honor, Discipline, Excellence。這四個詞雖然都看起來很好,但是也都很壓抑,無法看見自由和獨立的影子。
新學期,文學老師基汀的到來如同一陣春風,他帶學生們在校史樓內聆聽死亡的聲音,反思生命的意義、讓男生們在綠茵場上宣讀自己的理想、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新的視角俯瞰世界……
基汀老師自由發散式的哲學思維讓學生內心產生強烈的共鳴,他們漸漸學會自己思考與求索,勇敢地追問人生的路途,甚至違反門禁,成立死亡詩社,在山洞裡擊節而歌……
8、《她》
Her
豆瓣評分:8.3
經典台詞:「有你在我身邊,我不再害怕,宇宙里漂流數百萬英里。」
本片男主角是一位信件撰寫人,心思細膩,但在愛情路上,他一直磕磕碰碰,留不住愛人。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最新的人工智慧系統OS1——它的化身「薩曼莎」擁有迷人的聲線,溫柔體貼而又幽默風趣,男主角很快發現,他與薩曼莎是如此投緣,他們的友誼慢慢發展成了一段不被世俗理解的奇異愛情……
這是一部探討「親密關系」的電影——人類都渴望親密關系,但是又對它害怕和抗拒,科技為溝通提供了便利,但也讓人們躲在它後面,逃避真正的情感接觸。
但這部電影又不只講述了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它還給了我們一個想像和思考的空間:在未來,人類對人工智慧如此依賴,假如一個人真的愛上了一個人工智慧,這能算是一種真正的愛情嗎?
三、 人與世界
9、《幽靈公主》
もののけ姫
經典台詞:「到不了的地方都叫做遠方,回不去的世界都叫做家鄉,我一直嚮往的卻是比遠方更遠的地方。」
蝦夷族的青年——飛鳥,為了拯救村人、尋找解除詛咒的方法,決定離開親人到西方去流浪。
在旅行中,他見到了一群由幻姬大人領導的貧窮人們。他們在麒麟獸的森林開采鐵礦,並在森林中建立煉鐵廠。然而森林中的種種 生物都視他們為敵,總是襲擊人類。
有著300歲智慧的白狼神莫娜和被她養大的人類女孩「幽靈公主」更是時刻想殺死幻姬,毀滅人類的城市。飛鳥既被深深地吸引,理解她保護森林的心情,但同時又想幫助人類……
本片不僅揭示了人與大自然的沖突與矛盾,更站在了跨文化的視角,傳遞全人類的共同渴望——對生命的無限熱愛,對自我實現的無限期待。
10、《楚門的世界》
The Truman Show
豆瓣評分:8.9
經典台詞:「有時候世界雖然是假的,但並不缺少真心對待我們的人。」
楚門是一個標準的中產階級,他生活居地是一個美麗如桃源勝地的小島,他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一份不錯的收入,一個溫柔美麗的老婆,一個和諧的生活圈子。
他的一切看來似乎很完美,但很可惜,楚門也沒有得到,因為所有的這些都不是真實的——他所生活三十年的小島竟然只是一個巨型的攝影棚。自從他出生之日起,他的日常生活、瑣碎小事就已通過衛星傳送到全世界的電視上,24小時不間斷實時轉播……
直到有一天,他發現有些不對勁,他遇到了多年前就已遇溺身死的老爸,與此同時,他竟然在串頻的廣播里聽到,他的一舉一動竟然在別人的跟蹤下進行,他開始懷疑周圍世界的真實性,於是他想盡辦法去試探,去逃脫……
11、《身份的焦慮》
Status anxiety
豆瓣評分:8.2
英國鬼才作家阿蘭·德波頓的著作,一直暢銷全球。他擅長用有趣、睿智的語言討論深刻的問題,這部紀錄片,就是根據他的一本書《身份的焦慮》而改編,裡面探討的問題,都是孩子們會思考、大人卻未必能回答的:人活著是為了什麼?賺錢能讓我們更快樂嗎?
在片中,阿蘭采訪了不同階層的人,為大人和孩子都提供了關於人生的解答。比如,波西米亞人就特別超凡脫俗,他們不追求物質,只在乎內心的安寧。不一樣的民族,不一樣的文化,給孩子提供了生活的答案:生活的意義不止一種,我們與世界相處的方式,就是我們與自己相處的方式。
12、《浪潮》
Die Welle
豆瓣評分:8.7
經典台詞:「我們以為自己高人一等,比其他人都優秀,更過分的是,我們將所有反對我們的人排除出集體,我們傷害了他們,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電影由美國的真實故事改編。賴納•文格爾是德國某所高中的老師,該學校正在進行「國家體制」的主題活動周。由於他最喜歡的「無政府主義」課被另一位老師捷足先登,因此他只能主講「獨裁統治」課程。
對於自由散漫的學生們來說,任何課程都只是為了學分而上。他們在課上大聲聊天,無心聽講。
文格爾別出心裁提出假想「獨裁」的實驗。在為期一周的實驗中,文格爾被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學生們對他要絕對服從。從最初的玩樂心態,這些青年男女漸漸沉湎這個名為「浪潮」的組織中,他們體會到集體和紀律的重要性,卻在不知不覺中滑向了「獨裁」與「納粹」的深淵……
電影情節相對壓抑,但確實是一次深刻的思維與道德啟蒙,建議孩子在家長陪同下觀看。
㈥ 關於珍愛生命自強不息的電影有哪些
《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太多人推薦了
《黑暗中的舞者》拉爾斯·馮·特里厄的歌舞經典作品,一部別出心裁且唯美感性的歌舞片,有一點浪漫,也有一點灰色,但是卻充滿力量。
《我的左腳》,丹尼爾戴劉易斯藉此片獲得第一座奧斯卡小金人,一個感人至深的殘疾人奮斗故事。
《心靈捕手》,馬特戴蒙和本阿弗萊克兩哥們的劇本,羅賓威廉姆斯出任綠葉,一個天才少年的非典型成長片。
《永不妥協》,茱莉亞羅伯茨藉此片獲得影後,十分真誠的勵志電影。
《死亡詩社》,羅賓威廉姆斯主演的經典勵志電影,還是扮演一個春風化雨的老師,絕對推薦。
《百萬寶貝》,奧斯卡最佳影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導演,一個大齡女子拳擊手的奮斗里程。
《跳出我天地》,一個11歲小男孩破除重重阻礙追求夢想的芭蕾之路。
《荒島餘生》,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湯姆漢克斯主演,在我最低谷的時候給了我巨大的力量。
《風雨哈佛路》,一個最貧困的哈佛女孩從不退縮的奮斗,看完讓人滿身溫暖。
《奔騰年代》,真實故事改編,一個中年喪子富翁,一個不得志的賽馬教練,一個從未獲得成功的騎師以及一匹瘸馬共同創造的奇跡。
《鐵拳男人》,拉塞爾克勞主演,一個過氣拳擊手在拳台上為生存為榮譽而戰。
《聽見天堂》,一個熱愛電影的盲童選擇了用耳朵代替眼睛,去記錄他生活的點點滴滴。
《洛奇》,史泰龍的經典勵志片。
《卡特教練》,一個籃球教練率領一群看不到出路的孩子們為夢想作戰。
《追夢女孩》,碧昂斯主演,3個黑人女孩踏上充滿未知的星途最後獲得成功的故事。
《陽光小美女》,充滿親情溫暖的勵志片。
《聞香識女人》,阿爾帕西諾主演,裡面的一曲《一步之遙》探戈舞曲奏響生命的熱情。
《放牛班的春天》,即使是被社會遺忘的孩子,也有可能綻放生命的光芒。
《荒野生存》,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傳奇,一個流浪的故事,每一步都充滿了艱辛,以堅韌的毅力,實踐著尋找自我的夢想。
《側耳傾聽》,宮崎駿編劇近藤喜文導演的動畫,一個少女初戀和成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