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梅艷芳哪些作品獲過獎
榮譽記錄
1982年
◆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參賽曲目:《風的季節》
◆白金唱片【心債】
⊕第一首歌曲《心債》登上「香港電台中文金曲榜」冠軍位置
1983年
◆第十二屆東京音樂節——【亞洲特別大獎】、【TBS大獎】
◆香港唱片年會——【IFPI新人獎】
◆白金唱片【赤色梅艷芳】
◆第六屆十大中文金曲——【赤的疑惑】
◆十大勁歌金曲季選金曲——《赤的沖擊》、《赤的疑惑》及《交出我的心》
◆十大勁歌金曲——【赤的疑惑】、【交出我的心】
◆【第五屆中文歌曲擂台獎】
1984年
◆白金唱片【飛躍舞台】
◆第七屆十大中文金曲——【似水流年】
◆十大勁歌金曲季選金曲——《飛躍舞台》、《逝去的愛》、《似水流年》、《夢幻的擁抱》、《蔓珠莎華》及《沙龍女郎》
◆十大勁歌金曲——【似水流年】
◆【最佳唱片封套】(最佳唱片封套設計獎)——《飛躍舞台》(陳幼堅 / 劉培基)
◆【第六屆中文歌曲擂台獎】
◆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緣分》,<提名最佳電影歌曲《似水流年》>
1985年
◆白金唱片【似水流年】
◆第八屆十大中文金曲——【蔓珠莎華】
◆十大勁歌金曲季選金曲——《壞女孩》、《邁向新一天》及《孤身走我路》
◆十大勁歌金曲——【壞女孩】
◆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獎】
◆【第七屆中文歌曲擂台獎】
◆商台——【最受歡迎女藝人獎】
◆香港電台——【演藝十大當紅人物】
1986年
◆白金唱片【壞女孩】、【妖女】
◆國際唱片協會【IFPI全年最高銷量獎】——【壞女孩】大碟(創八白金銷量記錄)
◆第九屆十大中文金曲——【愛將】
◆十大勁歌金曲季選金曲——《冰山大火》、《夢伴》、《將冰山劈開》、《愛將》、《妖女》及《緋聞中的女人》
◆十大勁歌金曲——【夢伴】、【將冰山劈開】
◆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獎】
◆【第八屆中文歌曲擂台獎】(這屆開始停辦)
◆商台——【最受歡迎女藝人獎】
◆香港電台——【演藝十大當紅人物】
1987年
◆白金唱片【似火探戈】、【烈焰紅唇】
◆第十屆十大中文金曲——【烈焰紅唇】
◆十大勁歌金曲季選金曲——《似火探戈》、《裝飾的眼淚》、《烈焰紅唇》及《放鬆》
◆十大勁歌金曲——【烈焰紅唇】
◆十大勁歌金曲——【最佳音樂錄影帶演出獎】《似火探戈》
◆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獎】
◆商台——【最受歡迎女藝人獎】
◆香港電台——【演藝十大當紅人物】
◆第二十四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胭脂扣》
1988年
◆白金唱片【百變梅艷芳再展光華演唱會】
◆第十一屆十大中文金曲——【Stand By Me】
◆十大勁歌金曲季選金曲——《不如不見》、《胭脂扣》、《傷心教堂》及《夢里共醉》
◆十大勁歌金曲——【Stand By Me】、【胭脂扣】
◆十大勁歌金曲——【最佳音樂錄影帶獎】《夢里共醉》
◆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獎】
◆香港電台——【演藝十大當紅人物】
◆【韓國漢城奧運前奏音樂會紀念獎牌】(Anita以唯一亞洲女歌手被邀往韓國參加奧運會前奏大匯演,與Janet Jackson同台演出)
◆第一屆台灣金龍獎——【最佳女主角獎】《胭脂扣》
1989年
◆第十二屆十大中文金曲——【夕陽之歌】、【淑女】、【IFBI大獎】
◆十大勁歌金曲季選金曲——《淑女》、《黑夜的豹》、《夕陽之歌》、《夏日戀人》、《一舞傾情》及《愛我便說愛我吧》
◆十大勁歌金曲——【夕陽之歌】
◆十大勁歌金曲——【金曲金獎】《夕陽之歌》
◆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獎】
◆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叱吒樂壇女歌星金獎】
◆香港藝術家年獎——【歌唱家獎】
◆香港電台——【演藝十大當紅人物】
◆第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電影歌曲獎】、【最佳電影獎】《胭脂扣》
◆亞太區影展——【最佳女主角獎】《胭脂扣》
1990年
這年在歌迷聚會中宣布退出競奪音樂獎項
◆第十三屆十大中文金曲—— 【IFBI大獎】
◆十大勁歌金曲季選金曲——《封面女郎》、《心仍是冷》(與倫永亮合唱)及《耶利亞》
◆十大勁歌金曲——【心仍是冷】(由倫永亮領獎)
◆韓國十大最受歡迎外國女歌星第五位
◆【80年代十大最受歡迎演藝紅人獎】(Anita是得獎紅人之中最年輕的)
1991年
◆第十四屆十大中文金曲——【鑽石偶像大獎】(迄今為止只頒發過一次,Anita是唯一的獲得者)
◆第二十八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獎】《何日》,<提名最佳女主角《何日君再來》>
⊕<東京國際電影節提名最佳女演員《何日君再來》>
◆影劇記者頒贈【最受歡迎藝人】
1992年
◆十大勁歌金曲——【榮譽大獎】
◆第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獎】《似是故人來》,<提名最佳女主角《何日君再來》,提名最佳電影歌曲《何日》>
1993年
◆加拿大多倫多訂立10月23日為「梅艷芳日」
◆美國三藩市訂立4月18日為「梅艷芳日」
⊕<第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最佳女主角《審死官》>
◆【十大最佳衣著人士獎】
1994年
◆【第一屆十大金彩虹藝人】
◆第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獎】《女人心》,<提名最佳電影歌曲《莫問一生》>
◆【是這樣的】大碟發布會獲頒發【巨型白金唱片】,表揚過往所推出的唱片總銷量超越一千萬張。
⊕第一屆香港最佳音樂選——【最佳女歌手】,【年度最佳歌曲】《情歸何處》,【最佳唱片】《是這樣的》,倫永亮《情歸何處》獲得最佳作曲,林夕《感激》獲得最佳作詞,張美賢《情歸何處》提名最佳作詞,《放開你的頭腦》提名最佳國語歌曲。
1995年
◆新加坡金曲獎——【最佳舞台至尊大獎】
⊕第二屆香港最佳音樂選——【最佳女歌手】,【最佳現場演繹女歌手】,林振強《歌之女》獲得最佳作詞。
1996年
⊕<第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最佳女主角《紅番區》>
⊕第三屆香港最佳音樂選——【最佳女歌手】,《我們都哭了》提名年度最佳歌曲。
1997年
◆香港電台廿載金曲十大最愛金曲——【似水流年】
⊕<第十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最佳電影歌曲《有心人》>
⊕第四屆香港最佳音樂選——提名最佳女歌手,《鏡花水月》提名最佳唱片[大碟] ,《鏡花水月》提名年度最佳歌曲,倫永亮《鏡花水月》獲得最佳唱片監制及製作。
1998年
◆第二十一屆十大中文金曲獎最高榮譽大獎———【金針獎】(至今為止,獲此榮譽最年輕的歌手)
◆第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半生緣》
◆第四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獎】《半生緣》
⊕第五屆香港最佳音樂選——【最佳女歌手】
1999年
◆日本最受歡迎香港女藝人五甲
⊕第六屆香港最佳音樂選——【最佳女歌手】,【最佳現場演繹女歌手】,【最突破風格歌曲】《電話謀殺案》,【最佳新唱舊歌】《長藤掛銅鈴》,double c music group《larger than life...》獲得最佳唱片監制及製作,《larger than life...》提名最佳唱片[大碟] ,亞里安《艷舞台》提名最佳編曲。
2000年
⊕第七屆香港最佳音樂選——【最佳女歌手】,【最佳歌曲演繹】《床啊!床》,【最佳唱片[大碟]】 mui mui s/s 2000 - 《i'm so happy》,double c music group mui mui s/s 2000-《i'm so happy》獲得最佳唱片監制及製作,《愛的教育》提名年度最佳歌曲,《我很快樂》提名最佳歌曲演繹,《全日凶》提名最突破風格歌曲,王雙駿《童夢失魂夜》提名最佳編曲。
2001年
◆《明報周刊》演藝動力大獎——【最突出電影女演員獎】《鍾無艷》
⊕<第三十八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提名最佳女主角《慌心假期》>
⊕第八屆香港最佳音樂選——【最佳歌曲版本】《芳華絕代》(亂世佳人Lego Version),提名最佳女歌手,溫應鴻《芳華絕代》提名最佳編曲,《芳華絕代》提名最突破風格歌曲。
2002年
◆第二十五屆十大中文金曲——【金曲銀禧榮譽大獎】
◆第二十五屆十大中文金曲——【最受歡迎卡拉OK歌曲獎】《相愛很難》
◆十大勁歌金曲——【致敬大獎】
◆加州州長頒發【傑出慈善藝人】榮譽
◆奧克蘭市市長訂立6月23日為「梅艷芳日」
◆第四屆CCTV-MTV 音樂盛典——【音樂特殊貢獻獎】
◆2002 MTV 萊卡風尚頒獎大典——【風尚亞洲女歌手獎】
◆第六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金鹿杯獎】《男人四十》
◆第二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演員獎】《男人四十》
⊕<第七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提名最佳女主角《慌心假期》>
⊕<第二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最佳女主角《男人四十》>
⊕<第三十九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提名最佳女主角《男人四十》>
⊕<《男人四十》入圍《第五十二屆柏林影展》角逐Panorama「最佳亞洲電影」,「影評人協會獎」等共七項大獎 >
⊕第九屆香港最佳音樂選——【最佳女歌手】,【最佳唱片[大碟]】《With》,【最佳歌曲版本】《路人甲乙》(獨唱版),【最佳歌曲演繹】《路人甲乙》,【最突破風格歌曲】《路人甲乙》,溫應鴻《花生騷》獲得最佳編曲,提名最佳現場演繹女歌手,《相愛很難》提名年度最佳歌曲,Terry Chan+溫應鴻+蔡一智《約會》提名最佳編曲,《女人之苦》(合唱版)提名最佳歌曲版本,《兩個女人》提名最佳新唱舊歌,《約會》提名最佳歌曲演繹,《花生騷》提名最突破風格歌曲。
2003年
◆【抗SARS (非典)傑出人士獎】選舉『非醫護科技人員組』入選最後票數最高的首五名之第二位
◆《明報周刊》演藝動力大獎——【致敬大獎】
◆首屆中國原創歌曲獎頒獎禮——【傑出貢獻獎】
◆第四屆中國金唱片獎——【評委會藝術成就獎】
⊕第十屆香港最佳音樂選——提名最佳現場演繹女歌手。1994—2003年Special——【十年最佳女歌手】,double c music group mui mui s/s 2000-《i'm so happy》獲得十年最佳唱片監制及製作。
以下是身後榮譽
2004年
◆搜狐網站 2003 年度十大新聞評選——【娛樂界十大年度人物獎】
◆MTV 亞洲大獎——【啟發精神大獎】(由好友楊紫瓊代領)
◆第四屆百事音樂風雲榜頒獎盛典——【突破渴望大獎】
◆第二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演藝光輝永恆大獎】
◆『香港星光大道』揭幕典禮,尖沙咀海濱長廊留名
2005年
◆IFPI香港唱片銷量頒獎禮——十大銷量廣東唱片【梅艷芳經典金曲演唱會】、【梅.憶錄】
◆全年最高銷量廣東唱片——【Anita Classic Moment Live】
◆中國100大明星光耀百年——【百年影星獎】(由好友劉培基代領)
◆第五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百大演員獎】
◆中國電影百年百部名片——【胭脂扣】
◆國際權威雜志《時代》評選,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之一——【醉拳2】
◆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為舞台女皇【梅艷芳蠟像】揭幕
◆UA院線舉辦「全港最高票房電影頒獎典禮1985-2005」,香港電影20年最高票房電影第4位《紅番區》、第7位《審死官》,全港最高票房女演員【個人累積票房第3位】。
◆香港郵政首次發行以香港流行歌星為題的特別郵票——【梅艷芳紀念郵票】(面值為五元)。
2006年
◆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網上投票特別增設「金像獎銀禧選」,由網民選出25年來的最愛。梅艷芳以接近五成得票率遠遠拋離「柏林影後」張曼玉及袁詠儀,榮登為【銀禧影後】。
2007年
◆新浪「2007粵港十年 網娛盛典」,梅艷芳獲【最懷念的明星獎】。
2009年
梅艷芳以全球個人演唱會總計292場的紀錄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全球華人個人演唱會最多女歌手。
[編輯本段]演唱會記錄
梅艷芳在這21年的舞台生涯里,創造了無數奇跡,無數經典。她總喜歡在舞台上製造些別出心裁的東西,從形象的大膽到舞台設計的精湛,每次都會讓人有新鮮的感受,梅艷芳就是這么一個人,別人做不到的,她一定要做到,於是她創造了香港演藝史上無數的最高記錄:首位女歌手創下147場記錄、首位個唱創下15場佳績記錄、最熱淚盈眶演唱會、個唱稱冠創下28場佳績、最具概念演唱會、最具突破舞台設計、真正的超百變演唱會、最高的表演高跟鞋、患癌症歌手仍開個唱。
梅艷芳在歌壇的21年裡的世界的巡迴演唱會+香港本地的演唱會共292場!身著婚紗的梅艷芳
(以下為香港本地的演唱會記錄)
1985年百變梅艷芳盡顯光華演唱會,(15場)
1987年百變梅艷芳再展光華演唱會,(28場)
1990年百變梅艷芳夏日耀光華演唱會,(30場)
1991年12月,梅艷芳告別舞台演唱會,(30場)
1994年百變梅艷芳 感激歌迷演唱會
1995年一個美麗的回響演唱會,(復出演唱會)(15場)
1995年公益金友好慈善演唱會
1999年4月30-5月6日梅艷芳演唱會1999,(7場)
1999年9月9-12日,梅艷芳演唱會1999延續篇,(4場)
2001年12月09日Mui Music Show,(1場)
2002年3月28-4月6日,梅艷芳極夢幻演唱會,(10場)
2003年11月6日-11月11,14&15日,梅艷芳經典金曲演唱會2003,(8場)
個人作品
電影作品
共參演46部電影2002:《男人四十》
2001:《鍾無艷》、《愛君如夢》、《慌心假期》、《男歌女唱》
2000:《煙飛煙滅》
1997:《半生緣》
1996:《金枝玉葉2》、《運財至叻星》客串
1995:《紅番區》、《赤子威龍;給爸爸的信》
1994:《醉拳Ⅱ》
1993:《東方三俠》、《逃學威龍Ⅲ之龍過雞年》、《現代豪俠傳》、《新仙鶴神針》、《濟公》客串
1992:《審死官》、《戰神傳說》
1991:《賭霸》、《何日君再來》、《九一神鵰俠侶》、《豪門夜宴》客串
1990:《富貴兵團》、《亂世兒女》、《川島芳子》
1989:《奇跡》、《英雄本色3之夕陽之歌》
1988:《胭脂扣》、《公子多情》、《黑心鬼》、《一妻兩夫》客串
1987:《開心勿語》、《一屋兩妻》、《小生夢驚魂》客串
1986:《壞女孩》、《偶然》、《神探朱古力》、《殺妻二人組》
1985:《歌舞昇平》、《青春差館》、《祝您好運》、《歡樂叮當》客串
1984:《緣份》
1983:《表錯七日情》、《瘋狂八三》客串
電視作品
片名:香江花月夜 Summer Kisses Winter Tears
地區:中國香港(TVB)
類型:時裝愛情
集數:24集
首播:1984年
監制:王天林
演員:梅艷芳 苗僑偉 曾江 吳君如 湯鎮業 蔣麗萍 景黛音
《香江花月夜》是梅艷芳唯一的電視連續劇,可算是代表作。
音樂專輯
還有不少歌曲仍未收錄於她的任何唱片內1982:《心債》
1983:《赤色梅艷芳》、《白い花嫁》(日文碟)、《強吻之前》(日文碟)
1984:《飛躍舞台》
1985:《似水流年》、《壞女孩》、《蔓珠莎華》、《夢幻的擁抱》
85-86:《百變梅艷芳盡顯光華演唱會》
1986:《妖女》、《蔓珠莎華》(國)
1987:《似火探戈》、《烈焰紅唇》
87-88:《百變梅艷芳再展光華演唱會》
1988:《夢里共醉》、《烈焰紅唇》(國)、《We'll Be Together Single I 》、《We'll Be Together Single II》、《醉人情懷 CD Video》
1989:《淑女》、《in brazil》、《夕陽之歌》、《愛我便說愛我吧 Single 小碟》
1990:《封面女郎》、《夏日戀人》、《百變梅艷芳夏日耀光華演唱會》
1991:《慾望野獸街》、《親密愛人》(國)
91-92:《Anita Mui Final Concert Live》又名《百變梅艷芳告別舞台演唱會》
1992:《The Legend of the Pop Queen Part I》 、《The Legend of the Pop Queen Part II》
1993:《情幻一生》、《變》、《皇者之風》、《戲劇人生》
1994:《是這樣的》、《小心》(國)
1995:《歌之女》、《一個美麗的回響演唱會》(復出演唱會)
1997:《鏡花水月》、《女人花》(國)、《芳蹤乍現台北演唱會實錄》
1998:《床前明月光》(國)、《變奏》、《情歌 I》、《情歌 II》
1999:《Larger Than Life》 、《沒話說》(國)、《百變梅艷芳演唱會及延續篇》
2000:《I』m so happy 》
2001:《眾里尋芳45首》
2002:《with》 (為紀念梅姐加盟樂壇20周年的大碟,當中收錄了她與11位好友合唱的歌曲,包括張國榮、張學友、劉德華、譚詠麟、王菲、鄭秀文、陳慧琳、林憶蓮、許志安、黃耀明、蘇永康。)、《梅艷芳極夢幻演唱會》
2003:《梅艷芳經典金曲演唱會》(梅姐的最後演唱會,擁有眾多好友到場支持,演唱嘉賓之多創紀錄。)
2004:《梅.憶錄》、《永遠的梅艷芳》、《來自天堂的聲音-梅艷芳》
2005:《芳華絕代:懷念梅艷芳(紀念音樂專輯)》
2008:《Faithfully》(3CD,紀念梅姐逝世五周年,收錄45首Anita出道26年來歷年得獎金曲及經典代表作。)
B. 12月30日梅艷芳忌日,梅艷芳給世人留下了哪些作品
梅艷芳(1963.10.10-2003.12.30)出生於中國香港,祖籍廣西合浦,歌影雙棲發展的代表藝人之一,香港演藝人協會的創辦人之一及首位女會長。1982年獲「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推出了第一張專輯《心債》,踏入歌壇。1983年,唱片《赤色梅艷芳》主打《赤的疑惑》開始走紅。
小編認為,一代傳奇,永遠活在我們心裡。
C. 戛納電影節歷屆獲獎名單
電影愛好者們應該對它是非常熟悉的,創立於1946年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到今年已經是第七十五屆了,是當今世界上最有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盛典。在這里獲獎,可以說是無數電影人的頂級夢想了。接下來就以主競賽單元的【金棕櫚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演員獎】為主「挑戰一口氣盤點歷屆獲獎名單」~快來看看你有那部沒看過呢?
第一屆
第1屆
大衛·里恩 《相見恨晚》
阿爾夫·斯約堡 《伊麗斯和上尉的心》
比利·懷爾德 《失去的周末》
費南德斯·埃米里奧 《瑪麗婭·康德萊西婭》
Frantisek Cáp 《沒有翅膀的男人》
Chetan Anand《貧民窟》
Bodil Ipsen、Lau Lauritzen《大地將變成紅色》
Aleksandr Ptushko 《寶石花》
雷內·克萊芒《鐵路戰斗隊》
華特·迪士尼、Bob Cormack 《為我譜上樂章》
Leopold Lindtberg 《最後的機會》
弗雷德里克·厄姆勒、Boris Chirskov 《偉大的轉折》
羅伯托·羅西里尼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
讓·德拉努瓦 《田園交響樂》
Georges Rouquier 《法爾比克》
米哈伊爾·羅姆 《217注冊證》
第3屆
卡羅爾·里德 《第三人》
第4屆
維托里奧·德·西卡 《米蘭的奇跡》
阿爾夫·斯約堡 《茱莉小姐》
第5屆
奧遜·威爾斯 《奧賽羅》 (上一次看到這部還是影視鑒賞課~)
雷納托·卡斯特拉尼 《兩分錢的希望》
第6屆
亨利-喬治·克魯佐 《恐懼的代價》
第7屆
衣笠貞之助 《地獄門》
第8屆
德爾伯特·曼 《君子好逑》
第9屆
路易·馬勒、雅克-伊夫·古斯多 《寂靜的世界》
第10屆
威廉·惠勒 《四海一家》
第11屆
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 《雁南飛》
第12屆
馬賽爾·加謬 《黑人奧菲爾》
第13屆
費德里科·費里尼 《甜蜜的生活》
第14屆
Henri Colpi 《長別離》
路易斯·布努埃爾 《維莉迪安娜》
第15屆
安塞爾莫·杜阿特 《諾言》
第16屆
盧奇諾·維斯康蒂 《豹》
第17屆
雅克·德米 《瑟堡的雨傘》
第18屆
理查德·萊斯特 《決竅,如何得到》
第19屆
克勞德·勒魯什 《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皮亞托·傑米 《紳士現形記》
第20屆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放大》
第22屆
林賽·安德森 《如果》
第23屆
羅伯特·奧特曼 《陸軍野戰醫院》
第24屆
約瑟夫·羅西 《送信人》
第25屆
艾利歐·培特利 《工人階級上天堂》
弗朗西斯科·羅西 《企業家之死》
第26屆
傑瑞·沙茨伯格 《稻草人》
阿蘭·布里吉斯 《受雇者》
第27屆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對話》
第28屆
Mohammed Lakhdar-Hamina 《烽火歲月志》
第30屆
保羅·塔維安尼、維克托里奧·塔維安尼 《我父我主》
第31屆
埃曼諾·奧爾米 《木屐樹》
第32屆
沃爾克·施隆多夫 《鐵皮鼓》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現代啟示錄》
第33屆
鮑勃·福斯 《浮生若夢》
黑澤明 《影武者》
第34屆
安傑依·瓦依達 《鐵人》
第35屆
科斯塔·加夫拉斯 《失蹤》
Serif Gören、尤馬茲·古尼 《自由之路》
第36屆
今村昌平 《楢山節考》
第37屆
維姆·文德斯 《德克薩斯的巴黎》
第38屆
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爸爸出差時》
第39屆
羅蘭·約菲 《戰火浮生》
第40屆
莫里斯·皮亞拉 《惡魔天空下》
第41屆
比利·奧古斯特 《征服者佩爾》
第42屆
史蒂文·索德伯格 《性、謊言和錄像帶》
第43屆
大衛·林奇 《我心狂野》
第44屆
喬爾·科恩、伊桑·科恩 《巴頓·芬克》
第45屆
比利·奧古斯特 《善意的背叛》
第46屆
陳凱歌 《霸王別姬》(這部太經典了,看一次哭一次)
簡·坎皮恩 《鋼琴別戀》
第47屆
昆汀·塔倫蒂諾《低俗小說》
第48屆
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地下》
第49屆
邁克·李 《秘密與謊言》
第50屆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櫻桃的滋味》
今村昌平 《鰻魚》
第51屆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永恆的一天》
第52屆
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 《美麗羅塞塔》
第53屆
拉斯·馮·提爾 《黑暗中的舞者》
第54屆
南尼·莫萊蒂 《兒子的房間》
第55屆
羅曼·波蘭斯基 《鋼琴家》
第56屆
格斯·范·桑特 《大象》
第57屆
邁克爾·摩爾 《華氏911》
第58屆
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 《孩子》
第59屆
肯·羅奇 《風吹麥浪》
第60屆
克里絲蒂安·蒙吉 《四月三周兩天》
第61屆
勞倫·岡泰 《課室風雲》
第62屆
邁克爾·哈內克 《白絲帶》
第63屆
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 《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
第64屆
泰倫斯·馬力克 《生命之樹》
第65屆
邁克爾·哈內克 《愛》
第66屆
阿布戴·柯西胥 《阿黛爾的生活》
第67屆
努里·比格·錫蘭 《冬眠》
第68屆
雅克·歐迪亞 《流浪的迪潘》
第69屆
肯·洛奇 《我是布萊克》
第70屆
魯本·奧斯特倫德 《自由廣場》
第71屆
是枝裕和 《小偷家族》(最近看完就一個想法:所以這生命啊,它苦澀如歌......)
第72屆
奉俊昊 《寄生蟲》 (後背發涼,很有恐怖片內味)
第74屆
朱利亞·迪庫諾 《鈦》
第1屆
雷內·克萊芒 《鐵路戰斗隊》
第3屆
雷內·克萊芒 《馬拉帕加之牆》
第4屆
路易斯·布努埃爾 《被遺忘的人》
第5屆
克里斯蒂安·雅克 《勇士的奇遇》
第8屆
謝爾蓋·瓦西里耶夫 《石普卡的英雄》
朱爾斯·達辛 《男人的爭斗》
第9屆
謝爾蓋·尤特凱維奇 《奧塞羅》
第10屆
羅伯特·布列松 《死囚越獄》
第11屆
英格瑪·伯格曼 《生命的邊緣》
第12屆
弗朗索瓦·特呂弗 《四百擊》
第14屆
朱麗婭·索恩澤娃 《烽火連天》
第18屆
利維烏·丘列伊 《弔死鬼之林》
第19屆
謝爾蓋·尤特凱維奇 《列寧在波蘭》
第20屆
費倫茨·科薩 《一萬個太陽》
第22屆
格勞貝爾·羅沙 《職業殺手安東尼奧》
沃依采克·雅斯尼 《一切善良的市民們》
第23屆
約翰·保曼 《最後的萊奧》
第25屆
米克洛斯·楊索 《紅色贊歌》
第28屆
米歇爾·布洛爾特 《命令》
科斯塔·加夫拉斯 《特別法庭》
第29屆
伊托·斯柯拉 《驚恐、污穢、邪惡》
第31屆
大島渚 《愛之亡靈》
第32屆
泰倫斯·馬力克 《天堂之日》
第35屆
沃納·赫爾佐格 《陸上行舟》
第36屆
羅伯特·布列松 《錢》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鄉愁》
第37屆
貝特朗·塔維涅 《鄉村星期天》
第38屆
安德烈·泰西內 《情陷夜巴黎》
第39屆
馬丁·斯科塞斯 《下班後》
第40屆
維姆·文德斯 《柏林蒼穹下》
第41屆
費爾南多·索拉納斯 《南方》
第42屆
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流浪者之歌》
第43屆
帕維·龍根 《計程車司機布魯斯》
第44屆
喬爾·科恩、伊桑·科恩 《巴頓·芬克》
第45屆
羅伯特·奧特曼 《幕後玩家》(挺有諷刺意味的)
第46屆
邁克·李 《赤裸裸》
第47屆
南尼·莫萊蒂 《親愛的日記》
第48屆
馬修·卡索維茨 《怒火青春》
第49屆
喬爾·科恩、伊桑·科恩 《冰血暴》
第50屆
王家衛 《春光乍泄》 ("不如我們重新來過")
第51屆
約翰·保曼 《將軍》
第52屆
佩德羅·阿莫多瓦 《關於我母親的一切》
第53屆
楊德昌 《一一》
第54屆
喬爾·科恩、伊桑·科恩 《缺席的人》
大衛·林奇 《穆赫蘭道》
第55屆
林權澤 《醉畫仙》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 《狂野之愛》
第56屆
格斯·范·桑特 《大象》
第57屆
托尼·加列夫 《流亡》
第58屆
邁克爾·哈內克 《隱藏攝像機》
第59屆
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 《通天塔》
第60屆
朱利安·施納貝爾 《潛水鍾與蝴蝶》
第61屆
努里·比格·錫蘭 《三隻猴子》
第62屆
布里蘭特·曼多薩 《基納瑞》
第63屆
馬修·阿馬立克 《巡演》
第64屆
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 《亡命駕駛》
第65屆
卡洛斯·雷加達斯 《柳暗花明》
第66屆
阿瑪特·艾斯卡蘭特 《赫利》
第67屆
貝尼特·米勒 《狐狸獵手》
第68屆
侯孝賢 《刺客聶隱娘》(近期打算看~)
第69屆
奧利維耶·阿薩亞斯 《私人采購員》
克里斯蒂安·蒙吉 《畢業會考》
第70屆
索菲亞·科波拉 《牡丹花下》
第71屆
保羅·帕夫利克夫斯基 《冷戰》
第72屆
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 《年輕的阿邁德》
第74屆
萊奧·卡拉克斯 《安妮特》
第1屆
雷·米蘭德 《失去的周末》
米歇爾·摩根 《田園交響樂》
第3屆
愛德華·羅賓遜 《陌生人之屋》
伊莎·米蘭達 《馬拉帕加之牆》
第4屆
邁克爾·雷德格瑞夫 《白朗寧版本》
貝蒂·戴維斯 《彗星美人》
第5屆
馬龍·白蘭度 《薩巴達萬歲》
李·格蘭特 《偵探的故事》
第8屆
斯賓塞·屈塞 《黑岩喋血記》
葉卡捷琳娜·薩維諾娃 《大家族》
尼古拉·格里岑科 《大家族》
伊婭·阿列比娜 《大家族》
鮑里斯·比秋科夫 《大家族》
拉瑞莎·科倫伯格 《大家族》
帕維爾·卡道奇尼科夫 《大家族》
葉琳娜·杜布朗拉沃娃 《大家族》
尼古拉·謝爾蓋耶夫 《大家族》
薇拉·庫茲涅佐娃 《大家族》
鮑里斯·科科夫金 《大家族》
克拉拉·盧奇科 《大家族》
鮑里斯·安德列耶夫 《大家族》
謝爾蓋·盧克亞諾夫 《大家族》
阿勒克塞·巴塔洛夫 《大家族》
瓦吉姆·梅德維傑夫 《大家族》
謝爾蓋·庫里洛夫 《大家族》
第9屆
蘇珊·海沃德《傷心淚盡話當年》(最佳女演員)
第10屆
約翰·奇茲米勒《和平谷》
茱莉艾塔·瑪西娜《卡比里亞之夜》
第11屆
保羅·紐曼《漫長的炎夏》
芭布洛·約爾特·阿夫·奧納斯《生命的邊緣》
英格里德·圖林《生命的邊緣》
畢比·安德森《生命的邊緣》
伊娃·達爾貝克《生命的邊緣》
西蒙·西涅萊《金屋淚》
第12屆
布拉福德·迪爾曼《朱門孽種》
迪恩·斯托克維爾《朱門孽種》
奧遜·威爾斯《朱門孽種》
第13屆
空缺
瑪麗娜·墨蔻莉《痴漢艷娃》
讓娜·莫羅《如歌的行板》
第14屆
安東尼·博金斯《何日君再來》
索菲婭·羅蘭《烽火母女淚》
第15屆
拉爾夫·理查德森《長日入夜行》
凱瑟琳·赫本《長日入夜行》
傑森·羅巴茲《長日入夜行》
麗塔·塔欣厄姆《甜言蜜語》
迪恩·斯托克維爾《長日入夜行》
穆雷·梅爾文《甜言蜜語》
第16屆
理查德·哈里斯《超級的男性》
瑪麗那·維拉迪《女王蜂》
第17屆
安塔爾·帕傑爾《雲雀》
安妮·班克羅夫特《太太的苦悶》
薩羅·烏爾濟《被誘惑被遺棄的女人》
芭芭拉·蓓麗《天倫淚》
第18屆
特倫斯·斯坦普《收藏家》
薩曼莎·艾加《收藏家》
第19屆
帕爾·奧斯卡森《飢餓》
瓦妮莎·雷德格瑞夫《摩根》
第20屆
奧戴德·科特勒《一個男孩的三天》
比亞·戴格瑪克《鴛鴦戀》
第22屆
讓-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焦點新聞》
瓦妮莎·雷德格瑞夫《絕代美人》
第23屆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妒忌夢》
奧塔維亞·皮科洛《麥泰洛》
第24屆
里卡多·庫喬拉《薩可與方齊迪》
吉蒂·溫《毒海鴛鴦》
第25屆
讓·雅南《我們不願互訴衷曲》
蘇珊娜·約克《幻象》
第26屆
吉安卡羅·吉安尼尼《愛與無政府》
喬安娜·伍德沃德《雛鳳吟》
第27屆
傑克·尼科爾森《最後的細節》
瑪麗-若斯·納特《舞會的小提琴》
第28屆
查爾斯·博耶《史塔維斯基》
瓦萊麗·佩萊恩《列尼傳》
維托里奧·加斯曼《女人香》
第29屆
何塞·路易斯·戈麥茲《巴斯瓜爾厄一家》
瑪麗·托洛斯克《德里夫人您在哪兒?》
多米尼克·桑達《遺產》
第30屆
費爾南多·雷依《埃莉莎,我的愛》
莫妮克·梅居爾《攝影師馬丁》
謝莉·杜瓦爾《三女性》
第31屆
強·沃特《榮歸》
吉爾·克雷伯格《不結婚的女人》
伊莎貝爾·於佩爾《維奧萊特·諾齊埃爾》
第32屆
傑克·萊蒙《中國綜合症》
莎莉·菲爾德《諾瑪蕾》
第33屆
米歇爾·皮寇利《虛無縹緲》
阿努克·艾梅《虛無縹緲》
第34屆
烏戈·托格內吉《一個可笑人物的悲劇》
伊莎貝爾·阿佳妮《四重奏》《著魔》(後者是一部恐怖片,至今不敢挑戰)
第35屆
傑克·萊蒙《失蹤》
亞德維加·揚科夫斯卡-切斯拉克《另一個天堂》
第36屆
吉昂·馬利亞·沃隆特《馬里奧·里奇之死》
漢娜·許古拉《皮耶拉的故事》
第37屆
阿爾弗雷多·蘭達《聖嬰》
海倫·米倫《卡爾》
Fernando Rabal《聖嬰》
第38屆
威廉·赫特《蜘蛛女之吻》
雪兒《面具》
諾瑪·阿萊昂德羅《官方說法》
第39屆
米歇爾·布朗《晚禮服》
費爾南達·托里斯《永遠愛我或不再愛我》
鮑勃·霍斯金斯《蒙娜麗莎》
芭芭拉·蘇科瓦《羅莎·盧森堡》
第40屆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黑眼睛》
芭芭拉·赫希《羞怯的人》
第41屆
福里斯特·惠特克《菜鳥帕克》
琳達·姆夫西《分離的世界》
喬迪·梅《分離的世界》
芭芭拉·赫希《分離的世界》
第42屆
詹姆斯·斯派德《性、謊言和錄像帶》
梅麗爾·斯特里普《黑暗中的吶喊》
第43屆
傑拉爾·德帕迪約《大鼻子情聖》
克里斯提娜·楊達《審訊》
第44屆
約翰·特托羅《巴頓·芬克》
伊蓮娜·雅各布《兩生花》
第45屆
蒂姆·羅賓斯《幕後玩家》
佩尼拉·奧蓋斯特《善意的背叛》
第46屆
大衛·休里斯《赤裸裸》
霍利·亨特《鋼琴別戀》
第47屆
葛優 《活著》 (現代文學史課上看過,之後懷疑了好久人生)
維爾娜·麗絲《瑪戈皇後》
第48屆
喬納森·普雷斯《卡林頓》
海倫·米倫《瘋狂的喬治王》
第49屆
帕斯卡·杜奎奈《第八日》
布蘭達·布萊斯《秘密與謊言》
丹尼爾·奧圖《第八日》
第50屆
西恩·潘《她是如此可愛》
凱西·伯克《切勿吞食》
第51屆
彼得·穆蘭《我的名字是喬》
娜塔莎·雷尼埃《兩極天使》
艾洛迪·布歇《兩極天使》
第52屆
埃馬紐埃爾·肖特《人,性本色》
艾米莉·德奎恩《美麗羅塞塔》
賽芙琳·卡尼爾《人,性本色》
第53屆
梁朝偉《花樣年華》(懷舊的氛圍感很酷)
比約克《黑暗中的舞者》
第54屆
伯努瓦·馬吉梅《鋼琴教師》
伊莎貝爾·於佩爾《鋼琴教師》
第55屆
奧利弗·古爾邁《兒子》
卡蒂·奧廷寧《沒有過去的男人》
第56屆
伊敏·托普拉克《遠方》
瑪麗-喬西·克羅茲《野蠻的入侵》
穆扎菲·奧德梅爾《遠方》
第57屆
柳樂優彌《無人知曉》
張曼玉《清潔》
第58屆
湯米·李·瓊斯《艾斯卡達的三次葬禮》
漢娜·拉斯洛《自由地帶》
第59屆
塞米·鮑亞吉拉《光榮歲月》
布蘭卡·波蒂洛《回歸》
伯納德·布蘭卡恩《光榮歲月》
尤漢娜·柯博《回歸》
羅什迪·澤姆《光榮歲月》
達茲·萊姆波瑞娃《回歸》
賈梅爾·杜布茲《光榮歲月》
佩內洛普·克魯茲《回歸》
薩米·納塞利《光榮歲月》
卡門·毛拉《回歸》
勞拉·杜納絲《回歸》
第60屆
康斯坦丁·拉朗尼柯《將愛放逐》
全度妍《密陽》
第61屆
本尼西奧·德爾·托羅《切·格瓦拉》
溫妮塞斯·德·奧利維拉《越線》
第62屆
克里斯托弗·瓦爾茲《無恥混蛋》
夏洛特·甘斯布《反基督者》
第63屆
埃里奧·傑曼諾《我們的生活》
朱麗葉·比諾什《合法副本》
哈維爾·巴登《美錯》
第64屆
讓·杜雅爾丹《藝術家》
克爾斯滕·鄧斯特《憂鬱症》
第65屆
麥斯·米科爾森《狩獵》
克里斯蒂娜·弗盧圖爾《越過群山》
考斯米娜·斯特拉坦《越過群山》
第66屆
布魯斯·鄧恩《內布拉斯加》
貝熱尼絲·貝喬《過往》
第67屆
蒂莫西·斯波《透納先生》
朱麗安·摩爾《星圖》
第68屆
文森特·林頓《市場法律》
魯妮·瑪拉《卡蘿爾》
艾瑪紐爾·貝克特《我的國王》
第69屆
沙哈布·侯賽尼《推銷員》
傑克琳·喬斯《羅莎媽媽》
第70屆
傑昆·菲尼克斯《你從未在此》
黛安·克魯格《憑空而來》
第71屆
馬爾切洛·豐特《犬舍驚魂》
薩瑪爾·葉斯利亞莫娃《小傢伙》
第72屆
安東尼奧·班德拉斯《痛苦與榮耀》
艾米麗·比查姆《小小喬》
第74屆
卡賴伯·蘭德里·瓊斯《內特拉姆》
雷娜特·賴因斯夫《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
學習【外國文學史】和【現當代文學史】的朋友們,應該看過很多。其實很多作品可能看起來並沒有太引人入勝,但是它確實就是經典,感興趣可以去搜一搜看一看~
D. 求一部梁朝偉的電影名字
是不是這部
【何日君再來】
主演:梁朝偉 青山知可子 吳家麗 梁家輝 曾江 徐少強 梅艷芳 赤井英和
介紹:三四十年代的上海風情,總總的燈紅酒綠屢屢被導演安放於一格一格的菲林,說故事的人或許投望那片烽煙漫溢中的金碧輝煌能為一些平常的男歡女愛裝點得壯大些吧。區丁平的美術指導有口皆碑,執導的《花城》、《夢中人》、《說謊的女人》、《群鶯亂舞》,對電影語言的動手沙哪租石紛呈卻又是不辯的事實,這番以舊曲為題的《何日君再來》,技巧日趨嫻熟,配搭以梅艷芳、梁家輝兩個炙火可熱的影壇寵兒,相當可觀。梅艷芳與梁家輝在天津攪反日活動結識而相戀,抗戰開始,梁隻身到最前線工作,梅艷芳則活躍紅氈之上,日本大使更拜倒裙下。輾轉重逢,二人舊情復熾,梅亦懷了身孕,梁於槍戰中墜河,梅下嫁日使野口。梁傷愈後奉命到上海暗殺一對日籍夫婦,原來就是梅和野口,三人的恩怨緣愛糾纏得難以分舍,終於梅目送梁的背影,低回自問,何日君再來。
蔡瀾監制、區丁平導演的《何日君再來》,全片攝製得認真努力,拍出復雜的恩怨情仇,最後流露出無奈的幽怨,把異國三角戀情拍出感人之處。 此片客觀地指出中國和日本都有好人和壞人,不能一概而論。其中一個日本浪人和一個中國漢奸最壞,但赤井英和飾演的日本文官是有良心的李大兆,他尊重抗日的梁家輝,又暗戀梅艷芳,這三角關系構成悲歡離合,在下半部凝聚出感染仿逗力。 《何日君再來》有上海和日本外景,全片的攝影和美工都相當出色,懷舊的情調不錯。一向走文藝言情路線的區丁平,在本片增添了動作,像雨夜暗殺和槍戰追逃,都拍出特異的氣氛,區丁平的映像無疑偏於花巧,不過場面處理漸具功力了。擔綱的梅艷芳今次保持水準,只可惜角色性格不夠鮮明爽朗,她愛抗日誌士,又難舍家人,因而勉強跟日軍合作,終於在絕望中生子後,隨赤井英和移居日本。她的遭遇值得體諒和同情,只是缺乏決斷。 中日兩男角梁家輝和赤井英和則屬性情中人,惹人好感。梁家輝對國家與愛人都一片忠心,敢作敢為,還能緊守言諾;赤井英和則溫文敦厚,對梅艷芳情至義盡。這兩個好男子是死敵,卻能惺惺相惜,結尾時三人於戰後在日本重逢,感慨萬千,是全片最出色段落。
抱歉 找不到可下載的鏈接了 你去迅雷找找看吧
————————————————————————
梁朝偉作品
色戒 Lust, Caution (2007)
傷城 Confession of Pain (2006)
韓城攻略 Seoul Raiders (2005)
二零四六 2046 (2004)
行運超人 My Lucky Star (2003)
地下鐵 Dei gwong tit (2003)
英雄 Hero (2002)
無間道 Infernal Affairs (2002)
天下無雙 Chinese Odyssey (2002)
同居蜜友 Fighting for Love (2001)
俠骨仁心 Hap gwat yan sam (2001)
有情飲水飽 Love Me, Love My Money (2001)
花樣年華 In the Mood for Love (2000)
東京攻略 Tokyo Raiders (2000)
暗花 Aau t (2000)
玻璃樽 Bor lei jun (1999)
每天愛你8小時 Mooi tin oi lei siu shut (1998)
流氓醫生 Doctor Mack (1998)
超時空要愛 Chiu si hung yiu oi (1998)
海上花 Flowers of Shanghai (1998)
春光乍泄 Happy Together (1997)
黑獄斷腸歌之砌生豬肉 Chinese Midnight Express (1997)
最佳拍檔之醉街拍檔 97 Aces Go Places (1997)
洪興仔之江湖大風暴 War of the Underworld (1996)
偷偷愛你 Blind Romance (1996)
救世神棍 Heaven Can't Wait (1995)
三輪車夫 Xich lo (1995)
東成西就 Eagle Shooting Heroes:The Dong Cheng Xi Jiu (1994)
神龍賭聖之旗開得勝 Shen long sheng qi kai de sheng (1994)
重慶森林 Chungking Express (1994)
等著你回來 Dun jeuk nai guay loy (1994)
Sediu yinghung tsun tsi ng sing sai tsau (1994)
東邪西毒 Ashes of Time (1994)
異域之末路英雄 Yi yu mo lu ying xiong (1993)
新流星蝴蝶劍 Xin liu xing hu die jian (1993)
哥哥的情人 Three Summers (1993)
風塵三俠 Tom, Dick, and Hairy (1993)
情人知已 Two of a Kind (1993)
新難兄難弟 He Ain't Heavy, He's My Brother (1993)
魔畫情 Fantasy Romance (1993)
正牌韋小寶奉旨溝女 Hero- Beyond The Boundary of Time (1993)
亞飛與亞基 Ya Fei yu Ya Ji (1992)
辣手神探 Lashou shentan (1992)
反斗馬騮 Come Fly the Dragon (1992)
何日君再來 Hoyat gwan tsoi loi (1991)
沙灘仔與周師奶 Sha Tan-Zi yu Zhou Shih-Nai (1991)
五虎將之決裂 Wu hu jiang jue lie (1991)
倩女幽魂3:道道道 Sinnui yauman III: Do Do Do (1991)
中環英雄 Don't Fool Me (1991)
千王1991 Qian wang 1991 (1991)
喋血街頭 Die xue jie tou (1990)
悲情城市 City of Sadness (1989)
忠義群英 Zhong yi qun ying (1989)
鐵甲無敵瑪利亞 Tie jia wu di Ma Li A (1988)
人民英雄 Yan man ying hung (1988)
殺手蝴蝶夢 Sha shou hu die meng (1987)
地下情 Love Unto Waste (1986)
癲佬正傳 Lunatic's True Story (1986)
青春差館 Young Cops (1985)
花心大少爺
E. 求歷屆戛納電影節完全獲獎名單
戛納電影節獲獎名單有金棕櫚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演員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1、金棕櫚獎獲獎名單:
2018年(第71屆):《小偷家族》是枝裕和
2017年(第70屆):《自由廣場》魯本·奧斯特倫德
2016年(第69屆):《我是布萊克》肯·洛奇
2015年(第68屆):《流浪的迪潘》雅克·歐迪亞
2014年(第67屆):《冬眠》努里·比格·錫蘭
2013年(第66屆):《阿黛爾的生活》阿布戴·柯西胥
2012年(第65屆):《愛》邁克爾·哈內克
2011年(第64屆):《生命之樹》泰倫斯·馬力克
2010年(第63屆):《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
2009年(第62屆):《白絲帶》邁克爾·哈內克 [6]
2008年(第61屆):《課室風雲》勞倫·岡泰
2007年(第60屆):《四月三周兩天》克里絲蒂安·蒙吉
2006年(第59屆):《風吹麥浪》肯·羅奇
2005年(第58屆):《孩子》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
2004年(第57屆):《華氏911》邁克爾·摩爾
2003年(第56屆):《大象》格斯·范·桑特
2002年(第55屆):《鋼琴家》羅曼·波蘭斯基
2001年(第54屆):《兒子的房間》南尼·莫萊蒂
2000年(第53屆):《黑暗中的舞者》拉斯·馮·提爾
1999年(第52屆):《美麗羅塞塔》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
1998年(第51屆):《永恆的一天》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1997年(第50屆):《櫻桃的滋味》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鰻魚》今村昌平
1996年(第49屆):《秘密與謊言》邁克·李
1995年(第48屆):《地下》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1994年(第47屆):《低俗小說》昆汀·塔倫蒂諾
1993年(第46屆):《霸王別姬》陳凱歌、《鋼琴別戀》簡·坎皮恩
1992年(第45屆):《善意的背叛》比利·奧古斯特
1991年(第44屆):《巴頓·芬克》喬爾·科恩、伊桑·科恩
1990年(第43屆):《我心狂野》大衛·林奇
1989年(第42屆):《性、謊言和錄像帶》史蒂文·索德伯格
1988年(第41屆):《征服者佩爾》比利·奧古斯特
1987年(第40屆):《惡魔天空下》莫里斯·皮亞拉
1986年(第39屆):《戰火浮生》羅蘭·約菲
1985年(第38屆):《爸爸出差時》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1984年(第37屆):《德克薩斯的巴黎》維姆·文德斯
1983年(第36屆):《_山節考》今村昌平
1982年(第35屆):《失蹤》科斯塔·加夫拉斯、《自由之路》Serif Gören,尤馬茲·古尼
1981年(第34屆):《鐵人》安傑依·瓦依達
1980年(第33屆):《浮生若夢》鮑勃·福斯、《影武者》黑澤明
1979年(第32屆):《鐵皮鼓》沃爾克·施隆多夫、《現代啟示錄》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1978年(第31屆):《木屐樹》埃曼諾·奧爾米
1977年(第30屆):《我父我主》保羅·塔維安尼、維克托里奧·塔維安尼
1976年(第29屆):無
1975年(第28屆):《烽火歲月志》Mohammed Lakhdar-Hamina
1974年(第27屆):《對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1973年(第26屆):《稻草人》傑瑞·沙茨伯格、《受雇者》阿蘭·布里吉斯
1972年(第25屆):《工人階級上天堂》艾利歐·培特利、《企業家之死》弗朗西斯科·羅西
1971年(第24屆):《送信人》約瑟夫·羅西
1970年(第23屆):《陸軍野戰醫院》羅伯特·奧特曼
1969年(第22屆):《如果》林賽·安德森
1968年(第21屆):無
1967年(第20屆):《放大》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1966年(第19屆):《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克勞德·勒魯什、《紳士現形記》皮亞托·傑米
1965年(第18屆):《決竅,如何得到》理查德·萊斯特
1964年(第17屆):《瑟堡的雨傘》雅克·德米
1963年(第16屆):《豹》盧奇諾·維斯康蒂
1962年(第15屆):《諾言》安塞爾莫·杜阿特
1961年(第14屆):《長別離》Henri Colpi、《維莉迪安娜》路易斯·布努埃爾
1960年(第13屆):《甜蜜的生活》費德里科·費里尼
1959年(第12屆):《黑人奧菲爾》馬賽爾·加謬
1958年(第11屆):《雁南飛》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
1957年(第10屆):《四海一家》威廉·惠勒
1956年(第9屆):《寂靜的世界》路易·馬勒、雅克-伊夫·古斯多
1955年(第8屆):《君子好逑》德爾伯特·曼
1954年(第7屆):《地獄門》衣笠貞之助
1953年(第6屆):《恐懼的代價》亨利-喬治·克魯佐
1952年(第5屆):《奧賽羅》奧遜·威爾斯、《兩分錢的希望》雷納托·卡斯特拉尼
1951年(第4屆):《米蘭的奇跡》維托里奧·德·西卡、《茱莉小姐》阿爾夫·斯約堡
1949年(第3屆):《第三人》卡羅爾·里德
1947年(第2屆):無
1946年(第1屆):《相見恨晚》大衛·里恩、《伊麗斯和上尉的心》阿爾夫·斯約堡、《失去的周末》比利·懷爾德、《瑪麗婭·康德萊西婭》費南德斯·埃米里奧、《沒有翅膀的男人》Frantisek Cáp、《貧民窟》Chetan Anand、《大地將變成紅色》Bodil Ipsen,Lau Lauritzen。
1946年(第1屆):《寶石花》Aleksandr Ptushko、《鐵路戰斗隊》雷內·克萊芒、《為我譜上樂章》華特·迪士尼、《最後的機會》Leopold Lindtberg、《偉大的轉折》弗雷德里克·厄姆勒、Boris Chirskov。
1946年(第1屆):《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羅伯托·羅西里尼、《田園交響樂》讓·德拉努瓦、《法爾比克》Georges Rouquier、《217注冊證》米哈伊爾·羅姆。
2、最佳導演獎:
2018年(第71屆):保羅·帕夫利克夫斯基《冷戰》
2017年(第70屆):索菲亞·科波拉《牡丹花下》
2016年(第69屆):奧利維耶·阿薩亞斯《私人采購員》、克里斯蒂安·蒙吉《畢業會考》
2015年(第68屆):侯孝賢《刺客聶隱娘》
2014年(第67屆):貝尼特·米勒《狐狸獵手》
2013年(第66屆):阿瑪特·艾斯卡蘭特《赫利》
2012年(第65屆):卡洛斯·雷加達斯《柳暗花明》
2011年(第64屆):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亡命駕駛》
2010年(第63屆):馬修·阿馬立克《巡演》
2009年(第62屆):布里蘭特·曼多薩《基納瑞》
2008年(第61屆):努里·比格·錫蘭《三隻猴子》
2007年(第60屆):朱利安·施納貝爾《潛水鍾與蝴蝶》
2006年(第59屆):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通天塔》
2005年(第58屆):邁克爾·哈內克《隱藏攝像機》
2004年(第57屆):托尼·加列夫《流亡》
2003年(第56屆):格斯·范·桑特《大象》
2002年(第55屆):林權澤《醉畫仙》、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狂野之愛》
2001年(第54屆):喬爾·科恩、伊桑·科恩《缺席的人》、大衛·林奇《穆赫蘭道》
2000年(第53屆):楊德昌《一一》
1999年(第52屆):佩德羅·阿莫多瓦《關於我母親的一切》
1998年(第51屆):約翰·保曼《將軍》
1997年(第50屆):王家衛《春光乍泄》
1996年(第49屆):喬爾·科恩、伊桑·科恩《冰血暴》
1995年(第48屆):馬修·卡索維茨《怒火青春》
1994年(第47屆):南尼·莫萊蒂《親愛的日記》
1993年(第46屆):邁克·李《赤裸裸》
1992年(第45屆):羅伯特·奧特曼《幕後玩家》
1991年(第44屆):喬爾·科恩、伊桑·科恩《巴頓·芬克》
1990年(第43屆):帕維·龍根《計程車司機布魯斯》
1989年(第42屆):埃米爾·庫斯圖里卡《流浪者之歌》
1988年(第41屆):費爾南多·索拉納斯《南方》
1987年(第40屆):維姆·文德斯《柏林蒼穹下》
1986年(第39屆):馬丁·斯科塞斯《下班後》
1985年(第38屆):安德列·泰西內《情陷夜巴黎》
1984年(第37屆):貝特朗·塔維涅《鄉村星期天》
1983年(第36屆):羅伯特·布列松《錢》、安德烈·塔科夫斯基《鄉愁》
1982年(第35屆):沃納·赫爾佐格《陸上行舟》
1981年(第34屆):無
1980年(第33屆):無
1979年(第32屆):泰倫斯·馬力克《天堂之日》
1978年(第31屆):大島渚《愛之亡靈》
1976年(第29屆):伊托·斯柯拉《驚恐、污穢、邪惡》
1975年(第28屆):米歇爾·布洛爾特《命令》、科斯塔·加夫拉斯《特別法庭》
1974年(第27屆):無
1973年(第26屆):無
1972年(第25屆):米克洛斯·楊索《紅色贊歌》
1971年(第24屆):無
1970年(第23屆):約翰·保曼《最後的萊奧》
1969年(第22屆):格勞貝爾·羅沙《職業殺手安東尼奧》、沃依采克·雅斯尼《一切善良的市民們》
1968年(第21屆):無
1967年(第20屆):費倫茨·科薩《一萬個太陽》
1966年(第19屆):謝爾蓋·尤特凱維奇《列寧在波蘭》
1965年(第18屆):利維烏·丘列伊《弔死鬼的森林》
1964年(第17屆):無
1963年(第16屆):無
1962年(第15屆):無
1961年(第14屆):朱麗婭·索恩澤娃《烽火連天》
1960年(第13屆):無
1959年(第12屆):弗朗索瓦·特呂弗《四百擊》
1958年(第11屆):英格瑪·伯格曼《生命的邊緣》
1957年(第10屆):羅伯特·布列松《死囚越獄》
1956年(第9屆):謝爾蓋·尤特凱維奇《奧塞羅》
1955年(第8屆):謝爾蓋 · 瓦西里耶夫《Geroite na Shipka》、朱爾斯·達辛《男人的爭斗》
1954年(第7屆):無
1953年(第6屆):無
1952年(第5屆):克里斯蒂安·雅克《勇士的奇遇》
1951年(第4屆):路易斯·布努埃爾《被遺忘的人》
1949年(第3屆):雷內·克萊芒《馬拉帕加之牆》
1947年(第2屆):無
1946年(第1屆):雷內·克萊芒《鐵路戰斗隊》
3、最佳男演員獎
2018年(第71屆):馬爾切洛·豐特《犬舍驚魂》
2017年(第70屆):傑昆·菲尼克斯《你從未在此》
2016年(第69屆):沙哈布·侯賽尼《推銷員》
2015年(第68屆):文森特·林頓《市場法律》
2014年(第67屆):蒂莫西·斯波《透納先生》
2013年(第66屆):布魯斯·鄧恩《內布拉斯加》
2012年(第65屆):麥斯·米科爾森《狩獵》
2011年(第64屆):讓·杜雅爾丹《藝術家》
2010年(第63屆):埃里奧·傑曼諾《我們的生活》、哈維爾·巴登《美錯》
2009年(第62屆):克里斯托弗·瓦爾茲《無恥混蛋》
2008年(第61屆):本尼西奧·德爾·托羅《切·格瓦拉》
2007年(第60屆):朱利安·蕭貝爾《潛水鍾和蝴蝶》
2006年(第59屆):塞米·鮑亞吉拉、伯納德·布蘭卡恩、羅什迪·澤姆、賈梅爾·杜布茲、薩米·納塞利《光榮歲月》
2005年(第58屆):湯米·李·瓊斯《艾斯卡達的三次葬禮》
2004年(第57屆):柳樂優彌《無人知曉》
2003年(第56屆):伊敏·托普拉克、穆扎菲·奧德梅爾《遠方》
2002年(第55屆):奧利弗·古爾邁《兒子》
2001年(第54屆):伯努瓦·馬吉梅《鋼琴教師
2000年(第53屆):梁朝偉《花樣年華》
1999年(第52屆):埃馬紐埃爾·肖特《人,性本色》
1998年(第51屆):彼得·穆蘭《我的名字是喬》
1997年(第50屆):西恩·潘《她是如此可愛》
1996年(第49屆):帕斯卡·杜奎奈、丹尼爾·奧圖《第八日》
1995年(第48屆):喬納森·普雷斯《卡林頓》
1994年(第47屆):葛優《活著》
1993年(第46屆):大衛·休里斯《赤裸裸》
1992年(第45屆):蒂姆·羅賓斯《幕後玩家》
1991年(第44屆):約翰·特托羅《巴頓·芬克》
1990年(第43屆):傑拉爾·德帕迪約《大鼻子情聖》
1989年(第42屆):詹姆斯·斯派德《性、謊言和錄像帶》
1988年(第41屆):福里斯特·惠特克《菜鳥帕克》
1987年(第40屆):馬塞洛·馬斯楚安尼《黑眼睛》
1986年(第39屆):米歇爾·布朗《晚禮服》、鮑勃·霍斯金斯《蒙娜麗莎》
1985年(第38屆):威廉·赫特《蜘蛛女之吻》
1984年(第37屆):阿爾弗雷多·蘭達、Fernando Rabal《聖嬰》
1983年(第36屆):吉昂·馬利亞·沃隆特《馬里奧·里奇之死》
1982年(第35屆):傑克·萊蒙《失蹤》
1981年(第34屆):烏戈·托格內吉《一個可笑人物的悲劇》
1980年(第33屆):米歇爾·皮寇利《虛無縹緲》
1979年(第32屆):傑克·萊蒙《中國綜合症》
1978年(第31屆):強·沃特《榮歸》
1977年(第30屆):費爾南多·雷依《埃莉莎,我的愛》
1976年(第29屆):何塞·路易斯·戈麥茲《巴斯瓜爾厄一家》
1975年(第28屆):維托里奧·加斯曼《女人香》
1974年(第27屆):傑克·尼科爾森《最後的細節》、查爾斯·博耶《史塔維斯基》
1973年(第26屆):吉安卡羅·吉安尼尼《愛與無政府》
1972年(第25屆):讓·雅南《我們不願互訴衷曲》
1971年(第24屆):里卡多·庫喬拉《薩可與方齊迪》
1970年(第23屆):馬塞洛·馬斯楚安尼《妒忌夢》
1969年(第22屆):讓-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焦點新聞》
1967年(第20屆):奧戴德·科特勒《一個男孩的三天》
1966年(第19屆):帕爾·奧斯卡森《飢餓》
1965年(第18屆):特倫斯·斯坦普《收藏家》
1964年(第17屆):安塔爾·帕傑爾《雲雀》、薩羅·烏爾濟《被誘惑被遺棄的女人》
1963年(第16屆):理查德·哈里斯《超級的男性》
1962年(第15屆):拉爾夫·理查德森、傑森·羅巴茲、迪恩·斯托克維爾《長日入夜行》、穆雷·梅爾文《甜言蜜語》
1961年(第14屆):安東尼·博金斯《何日君再來》
1959年(第12屆):布拉福德·迪爾曼、迪恩·斯托克維爾、奧遜·威爾斯《朱門孽種》
1958年(第11屆):保羅·紐曼《漫長的炎夏》
1957年(第10屆):約翰·奇茲米勒《和平谷》
1955年(第8屆):斯賓塞·屈塞《黑岩喋血記》、尼古拉·格里岑科、鮑里斯·比秋科夫、帕維爾·卡道奇尼科夫、尼古拉·謝爾蓋耶夫、鮑里斯·科科夫金、鮑里斯·安德列耶夫、謝爾蓋·盧克亞諾夫、阿勒克塞·巴塔洛夫、瓦吉姆·梅德維傑夫、謝爾蓋·庫里洛夫《大家族》
1952年(第5屆):馬龍·白蘭度《薩巴達萬歲》
1951年(第4屆):邁克爾·雷德格瑞夫《白朗寧版本》
1949年(第3屆):愛德華·羅賓遜《陌生人之屋》
1946年(第1屆):雷·米蘭德《失去的周末》
4、最佳女演員獎
2018年(第71屆):薩瑪爾·葉斯利亞莫娃《小傢伙》
2017年(第70屆):黛安·克魯格《憑空而來》
2016年(第69屆):傑克琳·喬斯《羅莎媽媽》
2015年(第68屆):魯妮·瑪拉《卡蘿爾》、艾瑪紐爾·貝克特《我的國王》
2014年(第67屆):朱麗安·摩爾《星圖》
2013年(第66屆):貝熱尼絲·貝喬《過往》
2012年(第65屆):克里斯蒂娜·弗盧圖爾、考斯米娜·斯特拉坦《越過群山》
2011年(第64屆):克爾斯滕·鄧斯特《憂鬱症》
2010年(第63屆):朱麗葉·比諾什《合法副本》
2009年(第62屆):夏洛特·甘斯布《反基督者》
2008年(第61屆):溫妮塞斯·德·奧利維拉《越線》
2007年(第60屆):全度妍《密陽》
2006年(第59屆):布蘭卡·波蒂洛、尤漢娜·柯博、達茲·萊姆波瑞娃、佩內洛普·克魯茲、卡門·毛拉、勞拉·杜納絲《回歸》
2005年(第58屆):漢娜·拉斯洛《自由地帶》
2004年(第57屆):張曼玉《清潔》
2003年(第56屆):瑪麗-喬西·克羅茲《野蠻的入侵》
2002年(第55屆):卡蒂·奧廷寧《沒有過去的男人》
2001年(第54屆):伊莎貝爾·於佩爾《鋼琴教師》
2000年(第53屆):比約克《黑暗中的舞者》
1999年(第52屆):艾米莉·德奎恩《美麗羅塞塔》、賽芙琳·卡尼爾《人,性本色》
1998年(第51屆):娜塔莎·雷尼埃、艾洛迪·布歇《兩極天使》
1997年(第50屆):凱西·伯克《切勿吞食》
1996年(第49屆):布蘭達·布萊斯《秘密與謊言》
1995年(第48屆):海倫·米倫《瘋狂的喬治王》
1994年(第47屆):維爾娜·麗絲《瑪戈皇後》
1993年(第46屆):霍利·亨特《鋼琴別戀》
1992年(第45屆):佩尼拉·奧蓋斯特《善意的背叛》
1991年(第44屆):伊蓮娜·雅各布《兩生花》
1990年(第43屆):克里斯提娜·楊達《審訊》
1989年(第42屆):梅麗爾·斯特里普《黑暗中的吶喊》
1988年(第41屆):琳達·姆夫西、喬迪·梅、芭芭拉·赫希《隔離的世界》
1987年(第40屆):芭芭拉·赫希《羞怯的人》
1986年(第39屆):費爾南達·托里斯《永遠或永不愛我》、芭芭拉·蘇科瓦《羅莎·盧森堡》
1985年(第38屆):雪兒《面具》、諾瑪·阿萊昂德羅《官方說法》
1984年(第37屆):海倫·米倫《卡爾》
1983年(第36屆):漢娜·許古拉《皮耶拉的故事》
1982年(第35屆):亞德維加·揚科夫斯卡-切斯拉克《另一個天堂》
1981年(第34屆):伊莎貝爾·阿佳妮《四重奏》《迷戀》
1980年(第33屆):阿努克·艾梅《虛無縹緲》
1979年(第32屆):莎莉·菲爾德《諾瑪蕾》
1978年(第31屆):吉爾·克雷伯格《不結婚的女人》、伊莎貝爾·於佩爾《維奧萊特·諾齊埃爾》
1977年(第30屆):莫妮克·梅居爾《攝影師馬丁》、謝莉·杜瓦爾《三女性》
1976年(第29屆):瑪麗·托洛斯克《德里夫人您在哪裡?》、多米尼克·桑達《遺產》
1975年(第28屆):瓦萊麗·佩萊恩《列尼傳》
1974年(第27屆):瑪麗-若斯·納特《舞會的小提琴》
1973年(第26屆):喬安娜·伍德沃德《雛鳳吟》
1972年(第25屆):蘇珊娜·約克《幻象》
1971年(第24屆):吉蒂·溫《毒海鴛鴦》
1970年(第23屆):奧塔維亞·皮科洛《麥泰洛》
1969年(第22屆):瓦妮莎·雷德格瑞夫《絕代美人》
1967年(第20屆):比亞·戴格瑪克《鴛鴦戀》
1966年(第19屆):瓦妮莎·雷德格瑞夫《摩根》
1965年(第18屆):薩曼莎·艾加《收藏家》
1964年(第17屆):安妮·班克羅夫特《太太的苦悶》、芭芭拉·蓓麗《天倫淚》
1963年(第16屆):瑪麗那·維拉迪《女王蜂》
1962年(第15屆):凱瑟琳·赫本《長日入夜行》、麗塔·塔欣厄姆《甜言蜜語》
1961年(第14屆):索菲婭·羅蘭《烽火母女淚》
1960年(第13屆):瑪麗娜·墨蔻莉《痴漢艷娃》、讓娜·莫羅《如歌的行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