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戛納電影節介紹
戛納電影節介紹
戛納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康城(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當前戛納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迄今為止,華語電影只有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金棕櫚獎)和張藝謀《活著》(評委會大獎)、《鬼子來了》(評委會大獎)獲得過有分量的大獎。
1發展歷史
戛納國際電影節(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康城或坎城電影節,世界最大、最重要的電影節之一。1939年,法國為了對抗當時受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控制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決定創辦法國自己的國際電影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使籌備工作停頓下來。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南部旅遊勝地戛納舉辦了首屆電影節。 自創辦以來,除1948年、1950年停辦和1968年中途停辦外,每年舉行一次,為期兩周左右。原來每年9月舉行。1951年起,為了在時間上爭取早於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改在5月舉行。1956年最高獎為“金鴨獎”,1957年起改為“金棕櫚獎”,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等。此外,歷年來還先後頒發過愛情心理電影、冒險偵探電影、音樂電影、傳記片、娛樂片、處女作、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剪輯等獎。
電影節的活動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分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非競賽部分以提拔新人為主,其中”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發掘了不少頗具潛力或業有成就的導演。
2創辦歷程
戛納電影節自創辦之日起,就得到法國外交部、教育部、國家電影中心的支持和資助。除了1981年第34屆電影節,因法國政局變動以及教皇保羅二世在電影節開幕這天遇刺的原因,法國政府當局無人參加開幕式外,一般每屆電影節的`開幕式上,都有一名法國部長級的官員親自出席並致辭。在戛納50歲的大典上,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專程從巴黎飛抵戛納致賀。這是戛納半個世紀的歷史上,第一次有總統大駕光臨。
戛納電影節是歷時逾60載的電影界盛事,一般於每年5月在法國戛納舉行,為期十天。在電影節期間,各類競賽影片獎項包括:金棕櫚獎、評審團大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劇本獎、最佳男/女演員獎、一種注目獎、電影基金會獎等。
戛納電影節 - 發展歷史
創辦初期
戛納電影節
1930年代末,法國有感於當時德國、義大利高漲的法西斯主義氣焰,特別是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在1936年大力運作萊尼·里芬斯塔爾(Leni Riefenstahl)拍攝當年的柏林奧運,之後便成為1938年的紀錄片《奧林匹亞》(Olympia),強勢入圍1938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並還奪下最佳外國影片“穆索里尼獎”;於是法國公共行政及藝術部長尚·傑伊(Jean Zay)接受菲利普·艾藍傑(Philippe Erlanger)的建議,決定在戛納創立新
的國際電影節;第一屆電影節全名為“國際電影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 film)。選擇戛納是因為那邊氣候舒適。
1939年6月,路易·盧米埃(Louis Lumière)擔任第一屆“國際電影節”主席,第一屆電影節自9月1日進行到9月30日。
1939年8月開始,美國片商米高梅(Metro Goldwyn Mayer)用豪華郵輪載著好萊塢明星如 Tyrone Power、賈利·古柏(Gary Cooper)、Annabella、Norman Shearer、George Raft 來到戛納辦派對、慶宴,一時之間吸引不少影迷駐足。但是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電影節隨即宣布取消;9月3日法國、英國對德國宣戰。
二戰之後
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外交部、教育部、電影聯合會支持下由法國藝術行動協會再辦戛納電影節,這是實實在在的第一屆。第一屆戛納電影節是在戛納的一家舊賭場舉辦。後由法國工業部和商業部共同組織。
自1946年第一屆以來,1948年跟1950年因財政困難停止舉辦。但是在1949年,電影節在新的大樓“電影節大樓”(Palais des festivals)舉辦;法國人亦稱之為“紅地毯大樓”。
1968年5月19日因為受到“五月風暴”的影響被迫中斷。前一天5月18日,評審之一路易·馬盧辭職,楚浮、克勞德·貝黎(Claude Berri)、尚-蓋布里耶·艾比柯寇(Jean-Gabriel Albicocco)、克勞德·勒路許(Claude Lelouche)、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跟尚盧·高達沖進“電影節大樓”的大廳,堅持要中斷影片的放映,目的是要“跟罷工的學生、勞工站在一起”。
2002年之後
一直到2002年,電影節才把官方名稱定為“戛納電影節”(Festival de Cannes)
;B. 戛納電影節四大贊助分別介紹戛納電影節四大贊助是誰
1、戛納電影節四大主贊助商——巴黎歐萊雅扒鏈如、蕭邦珠寶、酩悅香檳、雷諾汽車。
2、戛納國際電影節(英文:,法文:FestivalDeCannes),亦譯作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46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也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喚罩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3、戛納國際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春啟」,「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C. 戛納在什麼地方
戛納地處法國東南部,這里的海水蔚藍,氣候溫和,陽光明媚,它與尼斯和蒙特卡洛並稱為南歐三大游覽中心。
戛納電影節它每年舉辦一次。它頒發的金棕櫚大獎被公認為電影的最高榮譽之一。電影節的建築群坐落海灘上,其中包括25個電影院和放映室,中心是6層高的電影節宮。
一來到戛納,您就會明白為什麼電影節不選擇時尚之都巴黎,卻選擇了只有7萬人的小鎮戛納。這里精巧、典雅、迷人,並且擁有著世界上最潔白美麗的沙灘和終年的陽光,白色的樓房、藍色的大海、一排排高大翠綠的棕櫚樹構成一派絢麗的地中海風光,這也足可以證明為什麼最佳影片的大獎命名為「金棕櫚獎」。
戛納美食是非常出名的,戛納不是一個城市,但是這里的美食也是全法國最有名的之一。非常多的地中海餐廳,多達300多家,要注意的是戛納的美食口味是有點重的。它的調料有百里香、迷迭香、洋蘇草、牛至、月桂、龍蒿葉、香蔥、白蒜、橄欖油等。來到戛納一定要吃這幾樣:咸干鱈魚和魚泥、燴什錦、布丁攤雞蛋、紅酒燜牛肉。
D. 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歷史沿革
創辦初期
20世紀30年代末,法國有感於當時德國、義大利高漲的法西斯主義氣焰。1936年,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大力運作萊尼·里芬斯塔爾(Leni Riefenstahl)拍攝當年的柏林奧運會;1938年,德國紀錄片《奧林匹亞》(Olympia)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奪下最佳外國影片「墨索里尼杯」。於是法國公共行政及藝術部部長尚·傑伊(Jean Zay)接受菲利普·艾藍傑(Philippe Erlanger)的建議,決定在戛納創立新的國際電影節,全名為「國際電影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選擇戛納作為舉辦地點是因為氣候舒適。
1939年6月,路易·盧米埃爾(Louis Lumière)擔任「國際電影節」主席,電影節自9月1日進行到9月30日。
1939年8月開始,美國片商米高梅(Metro Goldwyn Mayer)用豪華郵輪載著好萊塢明星來到法國戛納舉辦派對、慶宴,一時之間吸引不少影迷駐足;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電影節隨即宣布取消;9月3日,法國、英國對德國宣戰。
二戰之後
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外交部、教育部、電影聯合會支持下,由法國藝術行動協會再辦戛納國際電影節,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屆。第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是在戛納的一家舊賭場舉辦,後由法國工業部和商業部共同組織。
1948年、1950年,戛納國際電影節因財政困難停止舉辦;1949年,戛納國際電影節在「電影節大樓」(Palais des festivals)舉辦,法國人稱之為「紅地毯大樓」。
E. 求歷屆戛納電影節完全獲獎名單
戛納電影節獲獎名單有金棕櫚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演員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1、金棕櫚獎獲獎名單:
2018年(第71屆):《小偷家族》是枝裕和
2017年(第70屆):《自由廣場》魯本·奧斯特倫德
2016年(第69屆):《我是布萊克》肯·洛奇
2015年(第68屆):《流浪的迪潘》雅克·歐迪亞
2014年(第67屆):《冬眠》努里·比格·錫蘭
2013年(第66屆):《阿黛爾的生活》阿布戴·柯西胥
2012年(第65屆):《愛》邁克爾·哈內克
2011年(第64屆):《生命之樹》泰倫斯·馬力克
2010年(第63屆):《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
2009年(第62屆):《白絲帶》邁克爾·哈內克 [6]
2008年(第61屆):《課室風雲》勞倫·岡泰
2007年(第60屆):《四月三周兩天》克里絲蒂安·蒙吉
2006年(第59屆):《風吹麥浪》肯·羅奇
2005年(第58屆):《孩子》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
2004年(第57屆):《華氏911》邁克爾·摩爾
2003年(第56屆):《大象》格斯·范·桑特
2002年(第55屆):《鋼琴家》羅曼·波蘭斯基
2001年(第54屆):《兒子的房間》南尼·莫萊蒂
2000年(第53屆):《黑暗中的舞者》拉斯·馮·提爾
1999年(第52屆):《美麗羅塞塔》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
1998年(第51屆):《永恆的一天》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1997年(第50屆):《櫻桃的滋味》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鰻魚》今村昌平
1996年(第49屆):《秘密與謊言》邁克·李
1995年(第48屆):《地下》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1994年(第47屆):《低俗小說》昆汀·塔倫蒂諾
1993年(第46屆):《霸王別姬》陳凱歌、《鋼琴別戀》簡·坎皮恩
1992年(第45屆):《善意的背叛》比利·奧古斯特
1991年(第44屆):《巴頓·芬克》喬爾·科恩、伊桑·科恩
1990年(第43屆):《我心狂野》大衛·林奇
1989年(第42屆):《性、謊言和錄像帶》史蒂文·索德伯格
1988年(第41屆):《征服者佩爾》比利·奧古斯特
1987年(第40屆):《惡魔天空下》莫里斯·皮亞拉
1986年(第39屆):《戰火浮生》羅蘭·約菲
1985年(第38屆):《爸爸出差時》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1984年(第37屆):《德克薩斯的巴黎》維姆·文德斯
1983年(第36屆):《_山節考》今村昌平
1982年(第35屆):《失蹤》科斯塔·加夫拉斯、《自由之路》Serif Gören,尤馬茲·古尼
1981年(第34屆):《鐵人》安傑依·瓦依達
1980年(第33屆):《浮生若夢》鮑勃·福斯、《影武者》黑澤明
1979年(第32屆):《鐵皮鼓》沃爾克·施隆多夫、《現代啟示錄》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1978年(第31屆):《木屐樹》埃曼諾·奧爾米
1977年(第30屆):《我父我主》保羅·塔維安尼、維克托里奧·塔維安尼
1976年(第29屆):無
1975年(第28屆):《烽火歲月志》Mohammed Lakhdar-Hamina
1974年(第27屆):《對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1973年(第26屆):《稻草人》傑瑞·沙茨伯格、《受雇者》阿蘭·布里吉斯
1972年(第25屆):《工人階級上天堂》艾利歐·培特利、《企業家之死》弗朗西斯科·羅西
1971年(第24屆):《送信人》約瑟夫·羅西
1970年(第23屆):《陸軍野戰醫院》羅伯特·奧特曼
1969年(第22屆):《如果》林賽·安德森
1968年(第21屆):無
1967年(第20屆):《放大》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1966年(第19屆):《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克勞德·勒魯什、《紳士現形記》皮亞托·傑米
1965年(第18屆):《決竅,如何得到》理查德·萊斯特
1964年(第17屆):《瑟堡的雨傘》雅克·德米
1963年(第16屆):《豹》盧奇諾·維斯康蒂
1962年(第15屆):《諾言》安塞爾莫·杜阿特
1961年(第14屆):《長別離》Henri Colpi、《維莉迪安娜》路易斯·布努埃爾
1960年(第13屆):《甜蜜的生活》費德里科·費里尼
1959年(第12屆):《黑人奧菲爾》馬賽爾·加謬
1958年(第11屆):《雁南飛》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
1957年(第10屆):《四海一家》威廉·惠勒
1956年(第9屆):《寂靜的世界》路易·馬勒、雅克-伊夫·古斯多
1955年(第8屆):《君子好逑》德爾伯特·曼
1954年(第7屆):《地獄門》衣笠貞之助
1953年(第6屆):《恐懼的代價》亨利-喬治·克魯佐
1952年(第5屆):《奧賽羅》奧遜·威爾斯、《兩分錢的希望》雷納托·卡斯特拉尼
1951年(第4屆):《米蘭的奇跡》維托里奧·德·西卡、《茱莉小姐》阿爾夫·斯約堡
1949年(第3屆):《第三人》卡羅爾·里德
1947年(第2屆):無
1946年(第1屆):《相見恨晚》大衛·里恩、《伊麗斯和上尉的心》阿爾夫·斯約堡、《失去的周末》比利·懷爾德、《瑪麗婭·康德萊西婭》費南德斯·埃米里奧、《沒有翅膀的男人》Frantisek Cáp、《貧民窟》Chetan Anand、《大地將變成紅色》Bodil Ipsen,Lau Lauritzen。
1946年(第1屆):《寶石花》Aleksandr Ptushko、《鐵路戰斗隊》雷內·克萊芒、《為我譜上樂章》華特·迪士尼、《最後的機會》Leopold Lindtberg、《偉大的轉折》弗雷德里克·厄姆勒、Boris Chirskov。
1946年(第1屆):《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羅伯托·羅西里尼、《田園交響樂》讓·德拉努瓦、《法爾比克》Georges Rouquier、《217注冊證》米哈伊爾·羅姆。
2、最佳導演獎:
2018年(第71屆):保羅·帕夫利克夫斯基《冷戰》
2017年(第70屆):索菲亞·科波拉《牡丹花下》
2016年(第69屆):奧利維耶·阿薩亞斯《私人采購員》、克里斯蒂安·蒙吉《畢業會考》
2015年(第68屆):侯孝賢《刺客聶隱娘》
2014年(第67屆):貝尼特·米勒《狐狸獵手》
2013年(第66屆):阿瑪特·艾斯卡蘭特《赫利》
2012年(第65屆):卡洛斯·雷加達斯《柳暗花明》
2011年(第64屆):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亡命駕駛》
2010年(第63屆):馬修·阿馬立克《巡演》
2009年(第62屆):布里蘭特·曼多薩《基納瑞》
2008年(第61屆):努里·比格·錫蘭《三隻猴子》
2007年(第60屆):朱利安·施納貝爾《潛水鍾與蝴蝶》
2006年(第59屆):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通天塔》
2005年(第58屆):邁克爾·哈內克《隱藏攝像機》
2004年(第57屆):托尼·加列夫《流亡》
2003年(第56屆):格斯·范·桑特《大象》
2002年(第55屆):林權澤《醉畫仙》、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狂野之愛》
2001年(第54屆):喬爾·科恩、伊桑·科恩《缺席的人》、大衛·林奇《穆赫蘭道》
2000年(第53屆):楊德昌《一一》
1999年(第52屆):佩德羅·阿莫多瓦《關於我母親的一切》
1998年(第51屆):約翰·保曼《將軍》
1997年(第50屆):王家衛《春光乍泄》
1996年(第49屆):喬爾·科恩、伊桑·科恩《冰血暴》
1995年(第48屆):馬修·卡索維茨《怒火青春》
1994年(第47屆):南尼·莫萊蒂《親愛的日記》
1993年(第46屆):邁克·李《赤裸裸》
1992年(第45屆):羅伯特·奧特曼《幕後玩家》
1991年(第44屆):喬爾·科恩、伊桑·科恩《巴頓·芬克》
1990年(第43屆):帕維·龍根《計程車司機布魯斯》
1989年(第42屆):埃米爾·庫斯圖里卡《流浪者之歌》
1988年(第41屆):費爾南多·索拉納斯《南方》
1987年(第40屆):維姆·文德斯《柏林蒼穹下》
1986年(第39屆):馬丁·斯科塞斯《下班後》
1985年(第38屆):安德列·泰西內《情陷夜巴黎》
1984年(第37屆):貝特朗·塔維涅《鄉村星期天》
1983年(第36屆):羅伯特·布列松《錢》、安德烈·塔科夫斯基《鄉愁》
1982年(第35屆):沃納·赫爾佐格《陸上行舟》
1981年(第34屆):無
1980年(第33屆):無
1979年(第32屆):泰倫斯·馬力克《天堂之日》
1978年(第31屆):大島渚《愛之亡靈》
1976年(第29屆):伊托·斯柯拉《驚恐、污穢、邪惡》
1975年(第28屆):米歇爾·布洛爾特《命令》、科斯塔·加夫拉斯《特別法庭》
1974年(第27屆):無
1973年(第26屆):無
1972年(第25屆):米克洛斯·楊索《紅色贊歌》
1971年(第24屆):無
1970年(第23屆):約翰·保曼《最後的萊奧》
1969年(第22屆):格勞貝爾·羅沙《職業殺手安東尼奧》、沃依采克·雅斯尼《一切善良的市民們》
1968年(第21屆):無
1967年(第20屆):費倫茨·科薩《一萬個太陽》
1966年(第19屆):謝爾蓋·尤特凱維奇《列寧在波蘭》
1965年(第18屆):利維烏·丘列伊《弔死鬼的森林》
1964年(第17屆):無
1963年(第16屆):無
1962年(第15屆):無
1961年(第14屆):朱麗婭·索恩澤娃《烽火連天》
1960年(第13屆):無
1959年(第12屆):弗朗索瓦·特呂弗《四百擊》
1958年(第11屆):英格瑪·伯格曼《生命的邊緣》
1957年(第10屆):羅伯特·布列松《死囚越獄》
1956年(第9屆):謝爾蓋·尤特凱維奇《奧塞羅》
1955年(第8屆):謝爾蓋 · 瓦西里耶夫《Geroite na Shipka》、朱爾斯·達辛《男人的爭斗》
1954年(第7屆):無
1953年(第6屆):無
1952年(第5屆):克里斯蒂安·雅克《勇士的奇遇》
1951年(第4屆):路易斯·布努埃爾《被遺忘的人》
1949年(第3屆):雷內·克萊芒《馬拉帕加之牆》
1947年(第2屆):無
1946年(第1屆):雷內·克萊芒《鐵路戰斗隊》
3、最佳男演員獎
2018年(第71屆):馬爾切洛·豐特《犬舍驚魂》
2017年(第70屆):傑昆·菲尼克斯《你從未在此》
2016年(第69屆):沙哈布·侯賽尼《推銷員》
2015年(第68屆):文森特·林頓《市場法律》
2014年(第67屆):蒂莫西·斯波《透納先生》
2013年(第66屆):布魯斯·鄧恩《內布拉斯加》
2012年(第65屆):麥斯·米科爾森《狩獵》
2011年(第64屆):讓·杜雅爾丹《藝術家》
2010年(第63屆):埃里奧·傑曼諾《我們的生活》、哈維爾·巴登《美錯》
2009年(第62屆):克里斯托弗·瓦爾茲《無恥混蛋》
2008年(第61屆):本尼西奧·德爾·托羅《切·格瓦拉》
2007年(第60屆):朱利安·蕭貝爾《潛水鍾和蝴蝶》
2006年(第59屆):塞米·鮑亞吉拉、伯納德·布蘭卡恩、羅什迪·澤姆、賈梅爾·杜布茲、薩米·納塞利《光榮歲月》
2005年(第58屆):湯米·李·瓊斯《艾斯卡達的三次葬禮》
2004年(第57屆):柳樂優彌《無人知曉》
2003年(第56屆):伊敏·托普拉克、穆扎菲·奧德梅爾《遠方》
2002年(第55屆):奧利弗·古爾邁《兒子》
2001年(第54屆):伯努瓦·馬吉梅《鋼琴教師
2000年(第53屆):梁朝偉《花樣年華》
1999年(第52屆):埃馬紐埃爾·肖特《人,性本色》
1998年(第51屆):彼得·穆蘭《我的名字是喬》
1997年(第50屆):西恩·潘《她是如此可愛》
1996年(第49屆):帕斯卡·杜奎奈、丹尼爾·奧圖《第八日》
1995年(第48屆):喬納森·普雷斯《卡林頓》
1994年(第47屆):葛優《活著》
1993年(第46屆):大衛·休里斯《赤裸裸》
1992年(第45屆):蒂姆·羅賓斯《幕後玩家》
1991年(第44屆):約翰·特托羅《巴頓·芬克》
1990年(第43屆):傑拉爾·德帕迪約《大鼻子情聖》
1989年(第42屆):詹姆斯·斯派德《性、謊言和錄像帶》
1988年(第41屆):福里斯特·惠特克《菜鳥帕克》
1987年(第40屆):馬塞洛·馬斯楚安尼《黑眼睛》
1986年(第39屆):米歇爾·布朗《晚禮服》、鮑勃·霍斯金斯《蒙娜麗莎》
1985年(第38屆):威廉·赫特《蜘蛛女之吻》
1984年(第37屆):阿爾弗雷多·蘭達、Fernando Rabal《聖嬰》
1983年(第36屆):吉昂·馬利亞·沃隆特《馬里奧·里奇之死》
1982年(第35屆):傑克·萊蒙《失蹤》
1981年(第34屆):烏戈·托格內吉《一個可笑人物的悲劇》
1980年(第33屆):米歇爾·皮寇利《虛無縹緲》
1979年(第32屆):傑克·萊蒙《中國綜合症》
1978年(第31屆):強·沃特《榮歸》
1977年(第30屆):費爾南多·雷依《埃莉莎,我的愛》
1976年(第29屆):何塞·路易斯·戈麥茲《巴斯瓜爾厄一家》
1975年(第28屆):維托里奧·加斯曼《女人香》
1974年(第27屆):傑克·尼科爾森《最後的細節》、查爾斯·博耶《史塔維斯基》
1973年(第26屆):吉安卡羅·吉安尼尼《愛與無政府》
1972年(第25屆):讓·雅南《我們不願互訴衷曲》
1971年(第24屆):里卡多·庫喬拉《薩可與方齊迪》
1970年(第23屆):馬塞洛·馬斯楚安尼《妒忌夢》
1969年(第22屆):讓-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焦點新聞》
1967年(第20屆):奧戴德·科特勒《一個男孩的三天》
1966年(第19屆):帕爾·奧斯卡森《飢餓》
1965年(第18屆):特倫斯·斯坦普《收藏家》
1964年(第17屆):安塔爾·帕傑爾《雲雀》、薩羅·烏爾濟《被誘惑被遺棄的女人》
1963年(第16屆):理查德·哈里斯《超級的男性》
1962年(第15屆):拉爾夫·理查德森、傑森·羅巴茲、迪恩·斯托克維爾《長日入夜行》、穆雷·梅爾文《甜言蜜語》
1961年(第14屆):安東尼·博金斯《何日君再來》
1959年(第12屆):布拉福德·迪爾曼、迪恩·斯托克維爾、奧遜·威爾斯《朱門孽種》
1958年(第11屆):保羅·紐曼《漫長的炎夏》
1957年(第10屆):約翰·奇茲米勒《和平谷》
1955年(第8屆):斯賓塞·屈塞《黑岩喋血記》、尼古拉·格里岑科、鮑里斯·比秋科夫、帕維爾·卡道奇尼科夫、尼古拉·謝爾蓋耶夫、鮑里斯·科科夫金、鮑里斯·安德列耶夫、謝爾蓋·盧克亞諾夫、阿勒克塞·巴塔洛夫、瓦吉姆·梅德維傑夫、謝爾蓋·庫里洛夫《大家族》
1952年(第5屆):馬龍·白蘭度《薩巴達萬歲》
1951年(第4屆):邁克爾·雷德格瑞夫《白朗寧版本》
1949年(第3屆):愛德華·羅賓遜《陌生人之屋》
1946年(第1屆):雷·米蘭德《失去的周末》
4、最佳女演員獎
2018年(第71屆):薩瑪爾·葉斯利亞莫娃《小傢伙》
2017年(第70屆):黛安·克魯格《憑空而來》
2016年(第69屆):傑克琳·喬斯《羅莎媽媽》
2015年(第68屆):魯妮·瑪拉《卡蘿爾》、艾瑪紐爾·貝克特《我的國王》
2014年(第67屆):朱麗安·摩爾《星圖》
2013年(第66屆):貝熱尼絲·貝喬《過往》
2012年(第65屆):克里斯蒂娜·弗盧圖爾、考斯米娜·斯特拉坦《越過群山》
2011年(第64屆):克爾斯滕·鄧斯特《憂鬱症》
2010年(第63屆):朱麗葉·比諾什《合法副本》
2009年(第62屆):夏洛特·甘斯布《反基督者》
2008年(第61屆):溫妮塞斯·德·奧利維拉《越線》
2007年(第60屆):全度妍《密陽》
2006年(第59屆):布蘭卡·波蒂洛、尤漢娜·柯博、達茲·萊姆波瑞娃、佩內洛普·克魯茲、卡門·毛拉、勞拉·杜納絲《回歸》
2005年(第58屆):漢娜·拉斯洛《自由地帶》
2004年(第57屆):張曼玉《清潔》
2003年(第56屆):瑪麗-喬西·克羅茲《野蠻的入侵》
2002年(第55屆):卡蒂·奧廷寧《沒有過去的男人》
2001年(第54屆):伊莎貝爾·於佩爾《鋼琴教師》
2000年(第53屆):比約克《黑暗中的舞者》
1999年(第52屆):艾米莉·德奎恩《美麗羅塞塔》、賽芙琳·卡尼爾《人,性本色》
1998年(第51屆):娜塔莎·雷尼埃、艾洛迪·布歇《兩極天使》
1997年(第50屆):凱西·伯克《切勿吞食》
1996年(第49屆):布蘭達·布萊斯《秘密與謊言》
1995年(第48屆):海倫·米倫《瘋狂的喬治王》
1994年(第47屆):維爾娜·麗絲《瑪戈皇後》
1993年(第46屆):霍利·亨特《鋼琴別戀》
1992年(第45屆):佩尼拉·奧蓋斯特《善意的背叛》
1991年(第44屆):伊蓮娜·雅各布《兩生花》
1990年(第43屆):克里斯提娜·楊達《審訊》
1989年(第42屆):梅麗爾·斯特里普《黑暗中的吶喊》
1988年(第41屆):琳達·姆夫西、喬迪·梅、芭芭拉·赫希《隔離的世界》
1987年(第40屆):芭芭拉·赫希《羞怯的人》
1986年(第39屆):費爾南達·托里斯《永遠或永不愛我》、芭芭拉·蘇科瓦《羅莎·盧森堡》
1985年(第38屆):雪兒《面具》、諾瑪·阿萊昂德羅《官方說法》
1984年(第37屆):海倫·米倫《卡爾》
1983年(第36屆):漢娜·許古拉《皮耶拉的故事》
1982年(第35屆):亞德維加·揚科夫斯卡-切斯拉克《另一個天堂》
1981年(第34屆):伊莎貝爾·阿佳妮《四重奏》《迷戀》
1980年(第33屆):阿努克·艾梅《虛無縹緲》
1979年(第32屆):莎莉·菲爾德《諾瑪蕾》
1978年(第31屆):吉爾·克雷伯格《不結婚的女人》、伊莎貝爾·於佩爾《維奧萊特·諾齊埃爾》
1977年(第30屆):莫妮克·梅居爾《攝影師馬丁》、謝莉·杜瓦爾《三女性》
1976年(第29屆):瑪麗·托洛斯克《德里夫人您在哪裡?》、多米尼克·桑達《遺產》
1975年(第28屆):瓦萊麗·佩萊恩《列尼傳》
1974年(第27屆):瑪麗-若斯·納特《舞會的小提琴》
1973年(第26屆):喬安娜·伍德沃德《雛鳳吟》
1972年(第25屆):蘇珊娜·約克《幻象》
1971年(第24屆):吉蒂·溫《毒海鴛鴦》
1970年(第23屆):奧塔維亞·皮科洛《麥泰洛》
1969年(第22屆):瓦妮莎·雷德格瑞夫《絕代美人》
1967年(第20屆):比亞·戴格瑪克《鴛鴦戀》
1966年(第19屆):瓦妮莎·雷德格瑞夫《摩根》
1965年(第18屆):薩曼莎·艾加《收藏家》
1964年(第17屆):安妮·班克羅夫特《太太的苦悶》、芭芭拉·蓓麗《天倫淚》
1963年(第16屆):瑪麗那·維拉迪《女王蜂》
1962年(第15屆):凱瑟琳·赫本《長日入夜行》、麗塔·塔欣厄姆《甜言蜜語》
1961年(第14屆):索菲婭·羅蘭《烽火母女淚》
1960年(第13屆):瑪麗娜·墨蔻莉《痴漢艷娃》、讓娜·莫羅《如歌的行板》
F. 59屆以來的戛納電影節,總共有多少部影片獲得最高大獎
59屆戛納電影節共有56部影片獲得最高獎「金棕櫚獎」,名單如下:
2006年(第59屆):《風吹麥浪》肯·羅奇;
2005年(第58屆):《孩子》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
2004年(第57屆):《華氏911》邁克爾·摩爾;
2003年(第56屆):《大象》格斯·范·桑特;
2002年(第55屆):《鋼琴家》羅曼·波蘭斯基;
2001年(第54屆):《兒子的房間》南尼·莫萊蒂;
2000年(第53屆):《黑暗中的舞者》拉斯·馮·提爾;
1999年(第52屆):《美麗羅塞塔》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
1998年(第51屆):《永恆的一天》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1997年(第50屆):《櫻桃的滋味》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鰻魚》今村昌平;
1996年(第49屆):《秘密與謊言》邁克·李;
1995年(第48屆):《地下》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1994年(第47屆):《低俗小說》昆汀·塔倫蒂諾;
1993年(第46屆):《霸王別姬》陳凱歌、《鋼琴別戀》簡·坎皮恩;
1992年(第45屆):《善意的背叛》比利·奧古斯特;
1991年(第44屆):《巴頓·芬克》喬爾·科恩、伊桑·科恩;
1990年(第43屆):《我心狂野》大衛·林奇;
1989年(第42屆):《性、謊言和錄像帶》史蒂文·索德伯格;
1988年(第41屆):《征服者佩爾》比利·奧古斯特;
1987年(第40屆):《惡魔天空下》莫里斯·皮亞拉;
1986年(第39屆):《戰火浮生》羅蘭·約菲;
1985年(第38屆):《爸爸出差時》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1984年(第37屆):《德克薩斯的巴黎》維姆·文德斯;
1983年(第36屆):《_山節考》今村昌平;
1982年(第35屆):《失蹤》科斯塔·加夫拉斯、《自由之路》Serif Gören,尤馬茲·古尼;
1981年(第34屆):《鐵人》安傑依·瓦依達;
1980年(第33屆):《浮生若夢》鮑勃·福斯、《影武者》黑澤明;
1979年(第32屆):《鐵皮鼓》沃爾克·施隆多夫、《現代啟示錄》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1978年(第31屆):《木屐樹》埃曼諾·奧爾米;
1977年(第30屆):《我父我主》保羅·塔維安尼、維克托里奧·塔維安尼;
1976年(第29屆):無;
1975年(第28屆):《烽火歲月志》Mohammed Lakhdar-Hamina;
1974年(第27屆):《對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1973年(第26屆):《稻草人》傑瑞·沙茨伯格、《受雇者》阿蘭·布里吉斯;
1972年(第25屆):《工人階級上天堂》艾利歐·培特利、《企業家之死》弗朗西斯科·羅西;
1971年(第24屆):《送信人》約瑟夫·羅西;
1970年(第23屆):《陸軍野戰醫院》羅伯特·奧特曼;
1969年(第22屆):《如果》林賽·安德森;
1968年(第21屆):無;
1967年(第20屆):《放大》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1966年(第19屆):《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克勞德·勒魯什、《紳士現形記》皮亞托·傑米;
1965年(第18屆):《決竅,如何得到》理查德·萊斯特;
1964年(第17屆):《瑟堡的雨傘》雅克·德米;
1963年(第16屆):《豹》盧奇諾·維斯康蒂;
1962年(第15屆):《諾言》安塞爾莫·杜阿特;
1961年(第14屆):《長別離》Henri Colpi、《維莉迪安娜》路易斯·布努埃爾;
1960年(第13屆):《甜蜜的生活》費德里科·費里尼;
1959年(第12屆):《黑人奧菲爾》馬賽爾·加謬;
1958年(第11屆):《雁南飛》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
1957年(第10屆):《四海一家》威廉·惠勒;
1956年(第9屆):《寂靜的世界》路易·馬勒、雅克-伊夫·古斯多;
1955年(第8屆):《君子好逑》德爾伯特·曼;
1954年(第7屆):《地獄門》衣笠貞之助;
1953年(第6屆):《恐懼的代價》亨利-喬治·克魯佐;
1952年(第5屆):《奧賽羅》奧遜·威爾斯、《兩分錢的希望》雷納托·卡斯特拉尼;
1951年(第4屆):《米蘭的奇跡》維托里奧·德·西卡、《茱莉小姐》阿爾夫·斯約堡;
1949年(第3屆):《第三人》卡羅爾·里德;
1947年(第2屆):無;
1946年(第1屆):《相見恨晚》大衛·里恩、《伊麗斯和上尉的心》阿爾夫·斯約堡、《失去的周末》比利·懷爾德、《瑪麗婭·康德萊西婭》費南德斯·埃米里奧,
《沒有翅膀的男人》Frantisek Cáp、《貧民窟》Chetan Anand、《大地將變成紅色》Bodil Ipsen,Lau Lauritzen、《寶石花》Aleksandr Ptushko、《鐵路戰斗隊》雷內·克萊芒,
《為我譜上樂章》華特·迪士尼、《最後的機會》Leopold Lindtberg、《偉大的轉折》弗雷德里克·厄姆勒、Boris Chirskov、《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羅伯托·羅西里尼、《田園交響樂》讓·德拉努瓦、《法爾比克》Georges Rouquier、《217注冊證》米哈伊爾·羅姆。
G. 戛納電影節在哪國舉辦
戛納國際電影節(法語:Festival de Cannes)是一個由法國於1939年首度舉辦於該國南部城市戛納,於二戰戰後復興並於同地擴大舉辦的國際性電影展暨電影獎。它是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影展之一,與德國的柏林電影節、義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加拿大的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以及捷克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合稱為世界五大電影節;又與柏林影展、威尼斯影展,以及俄國的莫斯科影展並稱世界四大藝術電影展。 當前,戛納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 戛納國際電影節(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康城或坎城電影節,世界最大、最重要的電影節之一。1939年,法國為了對抗當時受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控制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決定創辦法國自己的國際電影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使籌備工作停頓下來。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南部旅遊勝地戛納舉辦了首屆電影節。自創辦以來,除1948年、1950年停辦和1968年中途停斷外,每年舉行一次,為期兩周左右。原來每年9月舉行。1951年起,為了在時間上爭取早於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改在5月舉行。1956年最高獎為「金鴨獎」,1957年起改為「金棕櫚獎」,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等。此外,歷年來還先後頒發過愛情心理電影、冒險偵探電影、音樂電影、傳記片、娛樂片、處女作、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剪輯等獎。
戛納電影節海報(20張) 戛納電影節因大海、美女和陽光(Sea Sex Sun)而被稱為3S電影節。每年盛事期間,在著名的海濱大道及附近的海灘上都會有眾多美女雲集,期待著影界大腕、星探們的發掘,一圓她們的明星夢。 電影節的活動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分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非競賽部分以提拔新人為主,其中」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發掘了不少頗具潛力或業有成就的導演。 戛納電影節自創辦之日起,就得到法國外交部、教育部、國家電影中心的支持和資助。除了1981年第34屆電影節,因法國政局變動以及教皇保羅二世在電影節開幕這天遇刺的原因,法國政府當局無人參加開幕式外,一般每屆電影節的開幕式上,都有一名法國部長級的官員親自出席並致辭。在戛納50歲的大典上,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專程從巴黎飛抵戛納致賀。這是戛納半個世紀的歷史上,第一次有總統大駕光臨 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