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黑澤明在美國電影界的地位那麼高
黑澤明,1910年生於日本東京都荏原郡大井町1150番地。日本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
1936年,創作首篇劇本《達摩寺里的德國人》,由此進入了電影圈。1941年,在拍攝完劇情片《馬》之後,黑澤明開始專注於電影劇本創作。1943年,獨立執導了處女作《姿三四郎》,影片上映後打破票房紀錄,黑澤明由此受到關注[1] 。1948年,拍攝了犯罪電影《泥醉天使》。1950年,拍攝的懸疑電影《羅生門》獲得了第1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及第2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2] 。1952年,編導了劇情片《生之欲》。1954年,執導了古裝動作片《七武士》,影片獲得了第1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3] 。1959年,監制並編導了古裝動作片《戰國英豪》,黑澤明憑借該片獲得了第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最佳導演獎[3] 。1963年,編導了懸疑犯罪電影《天堂與地獄》。1965年,拍攝了劇情片《紅鬍子》,影片獲得了第20屆日本每日映畫大獎最佳影片獎[4] 。1970年,執導了劇情片《電車狂》。
1972年,拍攝了俄語劇情片《德爾蘇·烏扎拉》,影片獲得了第9屆莫斯科國家電影節金獎和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1] 。1980年,編導並監制了戰爭電影《影子武士》,影片獲得第3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6] 。1985年,拍攝了戰爭電影《亂》,影片獲得了第40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獎[7] 。1990年,獲得了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2] 。1993年,編導了劇情片《裊裊夕陽情》。
1998年9月6日下午,黑澤明因腦中風在東京逝世,享年88歲[1]
黑澤明電影里的人物,大部份是悲觀生命里的積極者,他們的價值觀從來不會被現實的社會污染,當中的人物不時為更崇高的理想作出犧牲,令人傷感,但始終維護著人類的希望,是一種有份量的影響[11] 。(導演徐克評)
黑澤明的電影大多從社會問題的角度出發,深層次地剖析原因,並且其電影中融合了豐富的社會文化和民族精神,使得其電影恢宏磅礴的畫面往往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底蘊,從而使得其作品成為經典[23] 。(《電影文學》評)
在黑澤明的電影中,很多人物有著激烈的情緒對抗,這些對抗場面都被賦予了張力十足、力度到位的電影語言,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電影《羅生門》中,黑澤明運用純電影化的手法揭示了真理的相對性和主觀性,而每一個人物見證的相對真實性又必須由觀眾來作出判斷。這種真理的相對性和主觀性,體現在視聽語言中,就是黑澤明對構圖和場景的詩意性的運用[24] 。(《信陽農林學院學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