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海上鋼琴師》中的斗琴曲目是哪六首最好能一一說明。
《The Legend Of 1900 海上鋼琴師》敘述了一位誕生於海上的音樂奇才,精彩不凡且極富爭議的一生。為《The Legend Of 1900 海上鋼琴師》操刀配樂的是世界電影界著名和資深的義大利最具風格的作曲家 Ennio Morricone 埃尼奧·莫里康內,從處女作《法西斯分子》到1997年的《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這位大師參與製作的各國電影配樂已不下400部了,故被音樂界冠以最多產的作曲家美譽。現時已經是70多歲高齡的他,仍擁有豐富的創作靈感和素材,在《The Legend Of 1900 海上鋼琴師》里,大師以鋼琴為主配合適當的管弦樂和室內樂創作出音色醉人、旋律優美和風格雋永的迷人樂章。 在《The Legend Of 1900 海上鋼琴師》里,大師以鋼琴為主配合適當的管弦樂和室內樂創作出音色醉人、旋律優美和風格雋永的迷人樂章。其中隨性的爵士音符隨處可見,出彩的配樂表現出這張大碟決不流俗的態度。同時這張原聲大碟還請來 Amedeo Tommasi、Gilda Butta 等鋼琴獨奏家,演繹 Jelly Roll Morton 及 Scott Joplin 等散拍樂名家的代表作品。原聲大碟中,1900在滑動的鋼琴的上彈奏、與爵士樂大師鬥法機巧跳脫,精妙無比,尤其是他透過舷窗看到暗戀情人即興創作的那一曲《Playing Love》,更是溫婉細膩如喁喁私語,被公推為全片最動人樂章。全專輯最具吸引力的當屬 Ennio Morricone 埃尼奧·莫里康內 與前 Pink Floyd 樂隊大將 Rogers Waters 以及重搖滾樂隊 Van Helen 的當家吉他手 Edward Van Helen,三巨頭首度合作的電影主題曲《Lost Boys Calling 失去的呼喚》,悠遠飄渺,增添幾許傳奇深度。世紀末回首世紀初葉最動人的海洋傳奇巨作已經誕生。 《The Legend Of 1900 海上鋼琴師》絕對是1999年最不容錯過的電影原聲帶之一,Ennio Morricone 埃尼奧·莫里康內 以深情飄逸的典雅曲風,又一次擄獲觀眾與樂迷的心。這張原聲帶有些像是《新天堂樂園》與《四海兄弟》等作品的混合體,管弦的氣質承襲了《新天堂樂園》,《四海兄弟》抒情典雅的懷舊色彩,與幾許《鐵面無私》的繽紛飛揚,同時又加入了《四海兄弟》與《豪情四海》的復古爵士風情,而它又不僅止於此,Ennio Morricone 埃尼奧·莫里康內 在這張作品中也帶來許多嶄新而且動人的感受。第十軌的《Trailer》,是一個十分優美的主題旋律,細致優雅的旋律性有如 John Barry 的唯美風格,然而當鋼琴登場的一剎那,你突然知道這是完全不同的東西,Ennio Morricone 埃尼奧·莫里康內 又一次展現他將不同音樂體材合而為一的手法,在管弦最深刻動人的時刻,隨性而至的切入幾段即興浪漫的爵士鋼琴,營造出令人驚艷的效果,信手捻來間即將爵士音樂處理的這般瀟灑飄逸又深情動人,是十分特別的感覺。 《Trailer》是整部配樂的主軸,同時也是故事的 Love Theme,Ennio Morricone 埃尼奧·莫里康內 在兩段戀曲《Playing Love》與《Silent Goodbye》中,將這個主題做了十分優美的演繹,其中《Playing Love》與《Silent Goodbye》的風格與《新天堂樂園》的 Love Theme 表現手法十分接近,《Playing Love》帶了一股清新悠然的甜美,而《Silent Goodbye》的弦樂則鋪陳出懷念感傷的感觸,至於23軌的《Playing Love》是一首細膩抒情的鋼琴獨奏,充滿了深刻動人的款款柔情。另外比較特殊且十分搶眼的主題變化是《The Legend Of The Pianist On The Ocean》,Ennio Morricone 埃尼奧·莫里康內 將主題由遙遠的懷念,變化出開闊飛揚,閃亮興奮的神采,雖然音樂本身和《鐵達尼號》全然不同,不過倒有幾分讓人聯想起《鐵達尼號》啟航時的高昂情緒,交響編曲的處理展現了一如《鐵面無私》的奔放與力量,不過感覺上,《The Legend Of 1900 海上鋼琴師》有更優美的主題旋律,更豐沛的情感,與更富傳奇色彩的悠遠美感,這首作品又與最後一首配樂作品《Ships And Snow》,形成一種前後呼應的整體色調,《The Legend Of The Pianist On The Ocean》以燦爛興奮的神采揭開了一個傳奇故事的序幕,而《Ships And Snow》則以深邃收斂的情緒為傳奇故事劃下休止符,不過其實那並不真正是一種」結束」的感覺,更像另一個開始,畢竟所有的傳說最美的地方,正是在於它們並沒有確切的結局。整部配樂借著脫俗深刻的《Trailer》,描繪出主角1900不凡的人生際遇與深刻的感情世界,因此,在原聲帶的結尾,Ennio Morricone 埃尼奧·莫里康內 與 Roger Waters、Edward Van Halen 等大師,更進一步將《Trailer》改寫成真摯深邃,詩意動人的主題曲《Lost Boys Calling》,連手打造出今年電影主題曲的代表作。 就像所有中文譯名與」鋼琴師」有關的電影一樣,鋼琴演奏自然是電影配樂的一大重心,何況這部電影最初正名為「海上鋼琴師的傳奇」,所描寫的鋼琴家1900是一個飄迫於大洋間的傳奇爵士樂手,自然,在原聲帶中是少不了精彩的鋼琴演奏,而且是爵士樂的鋼琴演出了。自《四海兄弟》以來,Ennio Morricone 埃尼奧·莫里康內 寫起二十世紀初的爵士音樂作品,向來就有鮮明出色的個人風格,《1900's Madness N.1》與《1900's Madness N.2》都是輕快俏皮,演奏精彩又富有娛樂性的作品,而《Danny's Blues》是一首慵懶閑散,情調迷人的藍調作品,是我個人最喜愛的作品之一,《A Goodbye To Friends》則有如感傷的呢喃,帶了一股落漠的愁緒。除了莫里克奈本人的創作外,也特別邀請 Amedeo Tommasi、Gilda Butta 等鋼琴演奏家,演出 Jelly Roll Morton 及Scott Joplin 等當代名家的爵士音樂作品(《The Crave》與《Peacherine Rag》),營造出濃濃的時代氛圍,當然,古今作品對照下,Ennio Morricone 埃尼奧·莫里康內 捕捉早期爵士音樂神韻的技巧之傳神,當然也不言而喻了。 而非爵士風格的鋼琴作品亦有精湛的發揮,除了上述將主題旋律以鋼琴獨奏演出的《Playing Love》外,《Study For Three Hands》是一段流暢繁復的聯彈,《A Morzart Reincranated》是一段宛若夜曲般的恬靜作品,氣質十分優雅,這兩段作品雖然風格大相徑庭,卻都有幾分古典音樂的格調。而《The Crisis》則是一個比較沉靜憂郁的主題,《Nocturne With No Moon》也渲染著一種幽靜沉漠的情緒,而且旋律十分優美,與爵士音樂的活潑悠遊形成一股內斂的對比性。最後,《Child》是我一定要特別一提的作品,是一個獨立的主題,也是整部配樂最甜蜜純真的作品,充滿了天真可愛的赤子之心。 Ennio Morricone 埃尼奧·莫里康內 的大師級地位早已無庸置疑,《The Legend Of 1900 海上鋼琴師》再一次印證其寶刀不老的實力,音樂風格輕易貼切的悠遊於各種領域間,讓古典的音樂技巧變得平易近人,直探人心,也讓通俗的音樂類型有脫俗的表現,而且完美的將各種音樂素材重新結合再造,又一次為樂迷與觀眾帶來新的音樂創意與音樂感受,不愧是一代大師手筆。 1.1900's Theme 2.The Legend of the Pianist 3.The crisis 4.The Crave 5.A Goodbye to Friends 6.Study For Three Hands 7.Playing Love 8.A Mozart Reincarnated 9.Child 10.1900's Madness 11.Danny's Blues 12.Second Crisis 13.Peacherine Rag 14.Noctume with No Moon 15.Before the End 16.Playing Love 17.I Can and Then 18.1900's Madness#2 19.Silent Goodbye 20.Ships and Snow 21. Tarantella in 3rd Class 22. Enring Movement 23. Police 24. Trailer 25. Thanks Danny 26. Magic Waltz 27. The Goodbye between 1900 and Max 28. Goodbye Duet 29. Portraits 30. Lost Boys Calling
❷ 《美國往事》的經常出現的那首背景音樂是什麼
電影《美國往事》出現次數最多(反復出現)的背景音樂是《Childhood Memories》。是一首由Various Artists譜曲,Various Artists編曲,Ennio Morricone演奏的純音樂歌曲。
該歌曲收錄在專輯《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中,由Restless Records公司發行於1995-10-17。該張專輯包含了19首歌曲。
(2)埃尼奧莫里康內的十大電影配樂擴展閱讀
電影《美國往事》更多背景音樂介紹
1、《Poverty》是一首由Various Artists譜曲,Various Artists編曲,Ennio Morricone演奏的純音樂歌曲。
該歌曲收錄在專輯《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中,由Restless Records公司發行於1995-10-17。該張專輯包含了19首歌曲。
2、《Deborah's Theme》是一首由Various Artists譜曲,Various Artists編曲,Ennio Morricone演奏的純音樂歌曲。
該歌曲收錄在專輯《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中,由Restless Records公司發行於1995-10-17。該張專輯包含了19首歌曲。
❸ 那些著名的電影配樂大師可以介紹一下嗎
我們都知道電影配樂是電影的靈魂作品,一部優秀的電影,如果沒有優秀的配樂進行陪襯的話,那麼也是索然無味的。優秀的電影配樂可以在劇情推演時給我們的情緒塑造帶來很大的推動。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介紹一下幾位優秀的電影配樂大師。
❹ 有哪些配樂出色的優秀電影
尼古拉斯·凱奇和肖恩·康納利 演的一部片
叫《石破天驚》也叫《勇闖奪命島》
裡面的配樂 很激動人心 是我唯一一部 對配樂 留下印象的一部
❺ 誰知道一些比較大氣的電影純音樂像加勒比海盜主題曲那樣的
卧虎藏龍(譚盾最經典的作品)
甄寰傳(裡面有一段音樂聽著很妙 似有似無又不失大氣)
金枝玉孽(詠嘆調真的很好聽,雖然是電視劇)
花樣年華(有點小資 但是很有內容的音樂)
無間道(再見警察聽著有點傷感)
勇敢的心(這個不用多說,你一定會喜歡,會愛上蘇格蘭風笛)
斷背山,(這曲The wings和Opening讓人想起那座美麗的山)
美國往事,(love theme,Cockeye's song出自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里康內人稱最悠長、最撫古惜今的配樂,名副其實)
死亡詩社,(keating s triumph聽著有點詭異)
海上鋼琴師 (Silent goodbye)
與狼共舞(第63屆奧斯卡獲過7項大獎的電影,其中就有最佳音樂獎)
菊次郎的夏天(the rain蠻好聽的一段音樂)
變臉(槍戰的時候小男孩戴著耳麥聽的音樂 但是我忘了是不是純音樂 只記得很好聽)
指環王(應該很熟了)
盜夢空間(Hans Zimmer-Time)
泰坦尼克號(大地的詠嘆)
珍珠港(attack)
角鬥士(the battle)
1942 征服天堂(conquest of paradise)
星球大戰(star wars)
辛德勒名單(schindlers list)
東邪西毒(天地孤影任我行,殺陣,殺手生涯 桃花 東邪西毒上面的音樂 都很好聽,馬友友確實紅的有道理)
七劍(七劍戰歌)
先就這么多吧
❻ 請介紹著名電影配樂大師以及他們的作品
分類: 游戲 >> 網路游戲 >> 天堂
問題描述:
如題,請列舉諸如約翰威廉姆斯,詹姆斯霍納,漢斯寂默等大師以及他們的經典作品。
請發原創帖,謝謝合作!!!
解析:
fly-bbs/read.php?tid=7490
當音樂愛上電影——世界電影配樂大師巡禮(致敬貼)
電影配樂一直是我的興趣所在,而電影配樂大師們也是我所崇拜的對象。因為電影,音樂被賦予了別樣的意義;因為音樂,電影讓我們的記憶更加深刻。
每次看電影,人們總是把目光投向台前的演員或幕後的導演,可是往往讓人真正投入的電影,那些真正震撼靈魂的東西,是不朽的電影配樂。
現介紹一些應該被我們記住的大師......所有資料來源於網路,歡迎各位補充!
John Williams—約翰.威廉姆斯
1932年2月8日出生,美國人。
電影配樂大師約翰.威廉姆斯是電影配樂家中的佼佼者,他有好萊塢大片音樂教父之稱。曾超過24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提名,並5次獲獎。同時,他的配樂還15次獲得格萊美獎(Grammy Award)。
說起他的作品,大家一定非常的熟悉,大部分斯皮爾伯格的電影都是他擔任的配樂。其著名代表作有:《侏羅紀公園》、《拯救大兵瑞恩》、《星球大戰》三部曲、《辛德勒名單》、《第三類接觸》、《大白鯊》、《E.T.》等。近期的作品有《愛國者》,《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藝妓回憶錄》等。盡管有人抱怨他的音樂聽起來都一回事,但其氣勢磅礴的配樂,確實無可替代。
此外,他還是個指揮大師,為自己的作品擔任指揮。他擔任指揮的音樂會幾乎是場場爆滿。
John Barry—約翰.巴瑞
約翰.巴瑞1933年出生於英國 ,也是一位聲名遠揚的著名配樂大師,其作品曾5次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獎。
他的代表作為大家所熟知的有:《007系列》後期的作品、《午夜牛郎》、《遠離非洲》(out of Africa)、《與狼共舞》、《時光倒流70年》(Somewhere in time)、《桃色交易》、《卓別林和他的情人》(Chaplin)。
James Horner—詹姆斯.霍納
他是新一代的電影配樂大師,擅長於運用英格蘭、蘇格蘭等歐洲民間音樂的素材來創作。
詹姆斯.霍納的作品我們是最熟悉的,記得泰坦尼克號嗎,第69屆奧斯卡的最佳配樂。那悠揚的風笛聲相信很多人至今難以忘懷。
其代表作有:《特洛伊》《光榮》、《燃情歲月》(legends of the fall)、《勇敢的心》(Brave heart)、《阿波羅13號》(Apollo 13)、《泰坦尼克》、《蒙面佐羅》(The mask of Zorro)、 《Deep impact》。 (末日大撞擊)、《The devil』s own》 (Harrison Ford)、《美國鼠潭》。
埃尼奧·莫里康內(Ennio Morricone)
又一個可怕的義大利人,埃尼奧·莫里康內(Ennio Morricone)是個長命的超級快槍手,從1952年至今,為超過400部電影作了配樂,他的音樂風格囊括了古典、爵士、搖滾、義大利民謠、先鋒音樂等幾乎所有的音樂類型。上世紀60年代,他與導演Sergio Leone拍擋,為一大批粗製濫造的「義大利式西部片」譜寫音樂,成了名副其實的西部片音樂之王。但這位精力旺盛的大師卻也並非僅靠「殺片無數」取勝的莽漢,他的經典代表作層出不窮,1990年之後的晚年作品依然殺氣逼人,絕對不是靠早年英名混飯吃的糟老頭子,令人折服。
代表作品:《美國往事》《教會》《天堂影院》《海上鋼琴師》
伽伯瑞·雅德(Gabriel Yared)
伽伯瑞·雅德(Gabriel Yared)這個在黎巴嫩出生的法國人,剛出道的時候是個流行歌曲作者,1973年接了第一部電影配樂,而讓他真正入行的是1979年為戈達爾的影片《人人為自己》(Sauve Qui Peut (la Vie))作曲,之後接到大量訂單,最多的一年裡同時為7部電影配樂,但他總是能通過不同的音樂類型和風格,發揮自己的浪漫靈感,從古典到搖滾、從民謠到爵士。他的第一個代表作是《37.2℃》,而由杜拉斯小說改編的電影《情人》為他贏得了法國愷撒獎。當然,最厲害還是《英國病人》,讓他捧回了1996年的奧斯卡金像獎和金球獎兩座獎杯。
代表作品: 《37.2℃》《情人》、 《英國病人》、《心計》
尼諾·羅塔(Nino Rota)
尼諾·羅塔(Nino Rota) ,義大利音樂教父,生於1911年,來生僅電影配樂就寫過145部,還不包括其它歌劇,管弦樂作品。他畢業於米蘭音樂學院,與義大利名導費里尼合作長達三年,創出無數影音經典。而他在條件遠不如好萊塢的情況下,以義大利民謠和過人天份為武器,再加上本土強悍和不屈服的民風,寫出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作品。而其中最為耀眼的則就是《教父》(GODFATHER),以典型的西西里旋律寫出的樂章富含動人的深情。
代表作品:《教父三部曲》、《八部半》、《戰爭與和平》、《在羅馬的陽光下》
Maurice Jarre—莫里斯·賈爾
法國人。這位配樂大師的許多音樂動人之極,大家熟知的《人鬼情未了》(Ghost)的主題曲,就是他的佳作之一。
其他的著名代表作還有:《 *** 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漫步雲端》(A walk in the winds)。《齊瓦哥醫生》(Doctor Zhivago)等。
Jerry Gold *** ith—傑瑞·戈德史密
傑瑞.戈德斯密斯是電影配樂大師Miklos Rozsa(電影《賓虛》的配樂者)的學生。其風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在早期電影流行交響配樂時,他的代表作有《巴頓》,後來他為電影《Omen》(天魔)大膽創作的黑色聖歌,曾獲奧斯卡最佳配樂獎。
七十年代開始流行電子音樂代替交響配樂,他並沒有停留在舊有風格上,創作出獲配樂金像獎的許多佳作,如:《第一滴血》、 《star trek》等作品。近作還有《星艦迷航》、《異形》、《the Mummy》、《花木蘭》、《空軍一號》等代表作,以八十高齡而新作不斷,令人欽佩。不過已於2004年7月去世了,真是電影配樂界的一大損失。
Danny Elf Nan—丹尼.艾福蘭
丹尼.艾福蘭代表作:《蝙蝠俠》(batman)、《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神通廣大》、《Man in black》。
Thomas Newman—托馬斯.紐曼
托馬斯.紐曼是八十年代開始比較活躍的一位電影配樂大師。其代表作為大家熟知的有:《 *** 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第六感生死緣》(Meet Joe Black)、《聞香識女人》(scent of a woman)。
Hans Zimmer—漢斯.基默
1957年9月12日出生,德國人。
他是我個人最喜歡的配樂大師,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他所配樂的電影大部分我都看過並且非常喜愛。而且有好幾部都是我偶像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他的作品——《獅子王》和《埃及王子》這兩部動畫片的配樂,更是我童年時代的美好回憶。最近幾年的作品有《達芬奇密碼》、《天氣預報員》、《蝙蝠俠歸來》《亞瑟王》等。
其他著名的作品還有:《角鬥士》、《The Thin Red Line》、《紅色警戒》(Crimson Tide)、 《石破天驚》(the rock)、《斷箭》(Broken Arrow)、《雨人》、《黑雨》(Black Rain)、《綠卡》(Green Card)、《太陽淚》、《珍珠港》、《漢尼拔》等。
Michael Kamen—邁克爾.凱曼
代表作:《致命武器》系列(Lethal Weapon)、《俠盜羅賓漢》(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奧斯卡金獎)、《終極警探》系列(Die hard)、《最後的魔鬼英雄》(Last Action Hero)、《這個男人有點色》(Don Juan De Marco奧斯卡提名)、《101忠狗》(101 Dalmatians)。
凱曼大師已於2004年去世。
Max Steiner—麥克斯.斯坦納
早期著名的配樂大師,其代表作有:《飄》(Gone with the wind) 、《Now voyager》 、《Casablanca》(卡薩布蘭卡.) 、《Since you went away》,以上作品全部曾獲奧斯卡金像獎配樂獎。
Elmer Bernstein—埃爾默·伯恩斯坦
代表作《七俠盪寇志》I/II,《純真年代》、《成為馬爾科維奇》、《造雨人》、《我的左腳》,《蜜莉姑娘》、《殺死一隻知更鳥》、《遠離天堂》、《恐怖角》、《十誡》等,多次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並數次獲獎。他也於2004年去世。
James Newton Howard—詹姆斯.紐頓.霍華德
代表作:《水世界》(Water world)、《大峽谷》(Grand canyon)、《執法捍將》、《伴我一生》(dying young)、《驚愫》(Primal fear)。
久石讓
提起久石讓,宮崎駿迷一定不會陌生,因為只要你留意每部宮氏電影的開頭或結尾,就會看見這個名字——音樂:久石讓。
久石讓,1950生於日本的長野,是日本最多產,同時也是最具影響力的現代音樂藝人之一。在長達二十年的傲人音樂生涯中,他擔任作曲、製作、編曲和演奏等多項工作。久石曾為超過二十部電影擔任配樂工作,並曾四度贏得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獎。他還從1992年起連續三年獲得日本最高電影音樂大賞,1999年又第四次獲得此獎。他還為許多電視連續劇以及數不清的電視廣告製作配樂。這位以獨特的極簡風格著稱的鋼琴兼鍵盤手曾出版超過20張以上的暢銷個人專輯,每張都是數一數二的佳作,可謂碩果累累!
久石讓早年曾就讀於日本國立音樂學院,修習作曲。1982年,久石讓在畢業的同時推出了他的第一張個人音樂作品專輯。1983年,經人介紹,久石讓結識了宮崎駿,此時宮崎駿正致力於《風之谷》的創作。聽過久石讓創作的[風之谷]的印象音樂後,宮崎駿被深深打動了。此後影片公映後更證實了宮崎駿的眼光,久石讓為該片創作的配樂深深地打動了無數的觀眾以及評論人。因此次年宮崎駿的"GHIBLI(吉卜力)"工作室後,久石讓便一直擔當宮崎駿動畫的音樂監督至今。
久石讓是一個非常活躍的音樂創作人。如今,久石讓不但是宮崎駿的音樂代言人,更與北野武漸成黃金組合,創作了《寧靜的海》、《Kids Return~壞孩子的天空》、《花火》、《菊次郎的夏天》等佳作。 此外的配樂大作還包括:動畫電影《阿里安》、《機器人嘉年華》,《仔鹿物語》、《水之旅人》、《寄生前夜》等等。在日本,久石讓早已是聞名遐邇的資深音樂人。1998年,久石讓 更獲邀擔任日本冬季長野殘疾人奧運會的音樂製作總監,如此重要的任務可說是對他在音樂界大師級地位的莫大肯定。
Howard Shore—霍華德.肖
霍華德·肖出生於1946年10月18日,加拿大多倫多人。他最為我們熟悉的作品,當然是史詩巨作《指環王》三部曲了。他憑指環王首部曲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配樂獎,而後,又憑為《飛行家》的配樂再度獲獎。
歷數霍華德所創作過音樂的著名影片有1988年湯姆漢克斯的成名影片〈成長〉(Big)、〈沉默的羔羊〉、七宗罪〉、〈入侵腦細胞〉、
海倫·卡蘭德羅(Eleni Karaindrou)
希臘作家導演安哲洛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的御用配樂人,海倫·卡蘭德羅(Eleni Karaindrou)是這個行業里少有的女性。導演安哲洛普洛斯的電影沉重而悲愴,卡蘭德羅的音樂同樣也深沉苦情。然而,對於熟悉希臘式悲劇以及天生就有希臘式悲劇情結的人來說,卡蘭德羅的音樂無異於蕭瑟生命中的天籟之音,盡管作品不多,但已經成為作家電影音樂的典範。
代表作品:《霧中風景》、《尤里西斯生命之旅》、《永恆的一天》
譚盾
譚盾,一個為華人音樂家贏得榮譽的名字。1957年出生於湖南的譚盾,曾多次榮獲中國國家級創作獎,他的管弦作品《道極》更被評選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除此之外,譚盾在實驗創作藝術上也非常活躍。他的《紙樂》、《陶樂》與《水樂》等音樂劇,都在國際前衛藝術領域里產生很大的影響,並獲得廣泛的好評。其它諸如「Weber國際作曲獎」、「山多利作曲大賞」、「MIT傑出藝術成就獎」等國際獎項,更將他的聲譽推至最顛峰。
在第44屆格萊美中,譚盾再度為華人音樂家贏得榮譽,以電影《卧虎藏龍》主題曲《月光愛人》獲得「最佳電影原創音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提名,又以《卧虎藏龍》原聲帶中的《永恆的誓言》獲得「最佳古典音樂」提名,而取自《易》中的吉他協奏曲則獲得了「最佳古典音樂協奏曲」提名。
代表作品: 《卧虎藏龍》、《英雄》
奇斯洛夫斯基
一提起他,就得說奇斯洛夫斯基。這位學法律和歷史出身的波蘭音樂家普瑞斯納(Zbigniew Preisner),可能不太喜歡配樂人里的這個「配」字,因為他要求音樂即使脫離了電影,也要讓人百聽不厭,甚至要可以讓沒有看過電影的人單獨欣賞。所以他跟奇斯洛夫斯基的關系更像是真正意義上的拍擋,總是在電影籌拍時就加入劇本討論,使得音樂不僅能完全融入電影中,也讓電影的精髓也完美地滲進音樂之中。這一點在《藍》里得到了充分體現,有人甚至評價說這部電影就是普瑞斯納音樂的影像版。另外,他也作過不少非奇斯洛夫斯基電影的音樂。
代表作品: 《紅》、《藍》、《白》 、《兩生花》
范吉利斯(Vangelis)
希臘音樂大師范吉利斯(Vangelis),作為電影配樂大師里BOS級別的人物,被人們稱為現代的瓦格納,范吉利斯的配樂作品也大都是史詩般的。有朋友說范吉利斯每隔十年就能創作一部顛峰級的作品,1981年的《火戰車》,1992年的《1492征服天堂》,2004年的《亞歷山大大帝》,每一部作品都能堪稱電影配樂史上的經典之作。
❼ 一部電影的電影音樂的介紹
海總是載滿了回憶的,無論它是快樂的,希望或不堪回首……
《海上鋼琴師》敘述了一位誕生於海上的音樂奇才,出色不凡且極富爭議的一生。為《海上鋼琴師》操刀配樂的是世界電影界聞名和資深的義大利最具風格的作曲家埃尼奧·莫里康內(Ennio Morricone),從處女作《法西斯分子》到去年的《西西里的漂亮傳說》,這位大師參與製作的各國電影配樂已不下400部了,故被音樂界冠以最多產的作曲家美譽。現時已經是70多歲高齡的他,仍擁有豐富的創作靈感和素材,在《海上鋼琴師》里,大師以鋼琴為主配合適當的管弦樂和室內樂創作出音色醉人、旋律美麗和風格雋永的迷人樂章。
在《海上鋼琴師》里,大師以鋼琴為主配合適當的管弦樂和室內樂創作出音色醉人、旋律美麗和風格雋永的迷人樂章。其中隨性的爵士音符隨處可見,出彩的配樂表現出這張大碟決不流俗的態度。同時這張原聲大碟還請來Amedeo Tommasi、Gilda Butta等鋼琴獨奏家,演繹Jelly Roll Morton及Scott Joplin等散拍樂名家的代表作品。原聲大碟中,1900在滑動的鋼琴的上彈奏、與爵士樂大師鬥法機巧跳脫,精妙無比,尤其是他透過舷窗看到暗戀情人即興創作的那一曲「playing love」,更是溫婉細膩如喁喁私語,被公推為全片最動人樂章。全專輯最具吸引力的當屬顏尼歐·莫瑞克奈與前Pink Floyd樂隊大將Rogers Waters以及重搖滾樂隊Van Helen的當家吉他手Edward Van Helen,三巨頭首度合作的電影主題曲《Lost Boy Calling》(失去的呼喚),悠遠飄渺,增添幾許傳奇深度。世紀末回首世紀初葉最動人的海洋傳奇巨作已經誕生。
《海上鋼琴師》絕對是1999年最不容錯過的電影原聲帶之一,顏尼歐。莫里克奈以深情飄逸的典雅曲風,又一次擄獲觀眾與樂迷的心。這張原聲帶有些像是《新天堂樂園》與《四海兄弟》等作品的混合體,管弦的氣質承襲了《新天堂樂園》,《四海兄弟》抒情典雅的懷舊色彩,與幾許《鐵面無私》的繽紛飛揚,同時又加入了《四海兄弟》與《豪情四海》的復古爵士風情,而它又不僅止於此,莫里克奈在這張作品中也帶來許多嶄新而且動人的感受。一開場的1900』s Theme,是一個十分美麗的主題旋律,細致優雅的旋律性有如John Barry的唯美風格,然而當鋼琴登場的一剎那,你忽然知道這是完全不同的東西,莫里克奈又一次展現他將不同音樂體材合而為一的手法,在管弦最深刻動人的時刻,隨性而至的切入幾段即興浪漫的爵士鋼琴,營造出令人驚艷的效果,信手捻來間即將爵士音樂處理的這般瀟灑飄逸又深情動人,是十分非凡的感覺。
《1900』s Theme》是整部配樂的主軸,同時也是故事的Love Theme,莫里克奈在兩段戀曲《Track 7.16. Playing Love》與《Track 19.Silent Goodbye》中,將這個主題做了十分美麗的演繹,其中《Track 7. Playing Love》與《Silent Goodbye》的風格與《新天堂樂園》的Love Theme表現手法十分接近,《Track 7. Playing Love》帶了一股清新悠然的甜美,而《Silent Goodbye》的弦樂則鋪陳出懷念感傷的感慨,至於Track 16.是一首細膩抒情的鋼琴獨奏,布滿了深刻動人的款款柔情。另外比較非凡且十分搶眼的主題變化是The Legend Of The Pianist,莫里克奈將主題由遙遠的懷念,變化出開闊飛揚,閃亮興奮的神采,雖然音樂本身和《鐵達尼號》全然不同,不過倒有幾分讓人聯想起《鐵達尼號》啟航時的高昂情緒,交響編曲的處理展現了一如《鐵面無私》的奔放與力量,不過感覺上,《海上鋼琴師》有更美麗的主題旋律,更豐沛的情感,與更富傳奇色彩的悠遠美感,這首作品又與最後一首配樂作品《Ship And The Snow》,形成一種前後呼應的整體色調,《The Legend Of The Pianist》以燦爛興奮的神采揭開了一個傳奇故事的序幕,而《Ship And The Snow》則以深邃收斂的情緒為傳奇故事劃下休止符,不過其實那並不真正是一種」結束」的感覺,更像另一個開始,究竟所有的傳說最美的地方,正是在於它們並沒有確切的結局。整部配樂借著脫俗深刻的《1900』s Theme》,描繪出主角1900不凡的人生際遇與深刻的感情世界,因此,在原聲帶的結尾,莫里克奈與Roger Waters,Edward Van Halen等大師,更進一步將1900』s Theme改寫成真摯深邃,詩意動人的主題曲《Lost Boys Calling》,連手打造出今年電影主題曲的代表作。
就像所有中文譯名與」鋼琴師」有關的電影一樣,鋼琴演奏自然是電影配樂的一大重心,何況這部電影最初正名為」海上鋼琴師的傳奇」,所描寫的鋼琴家1900是一個飄迫於大洋間的傳奇爵士樂手,自然,在原聲帶中是少不了出色的鋼琴演奏,而且是爵士樂的鋼琴演出了。《自四海兄弟》以來,莫里克奈寫起二十世紀初的爵士音樂作品,向來就有鮮明出色的個人風格,1900』s Madness #1與1900』s Madness #2都是輕快俏皮,演奏出色又富有娛樂性的作品,而《Danny』s Blue》是一首慵懶閑散,情調迷人的藍調作品,是我個人最喜愛的作品之一,《A Goodbye To Friends》則有如感傷的呢喃,帶了一股落漠的愁緒。除了莫里克奈本人的創作外,也非凡邀請Amedeo Tommasi,Gilda Butta等鋼琴演奏家,演出Jelly Roll Morton及Scott Joplin等當代名家的爵士音樂作品(The Crave與Peacherine Rag),營造出濃濃的時代氛圍,當然,古今作品對照下,莫里克奈捕捉早期爵士音樂神韻的技巧之傳神,當然也不言而喻了。
而非爵士風格的鋼琴作品亦有精湛的發揮,除了上述將主題旋律以鋼琴獨奏演出的《Track 16.Playing Love》外,《Study For Three Hands》是一段流暢繁復的聯彈,《A Morzart Reincranated》是一段宛若夜曲般的舒適作品,氣質十分優雅,這兩段作品雖然風格大相徑庭,卻都有幾分古典音樂的格調。《而Track 3.12.The Crisis》則是一個比較沉靜憂郁的主題,《Nocturne With No Moon》也渲染著一種清幽沉漠的情緒,而且旋律十分美麗,與爵士音樂的活潑悠遊形成一股內斂的對比性。最後,Child是我一定要非凡一提的作品,是一個獨立的主題,也是整部配樂最甜蜜純真的作品,布滿了天真可愛的赤子之心。
莫里克奈的大師級地位早已無庸置疑,《海上鋼琴師》再一次印證其寶刀不老的實力,音樂風格輕易貼切的悠遊於各種領域間,讓古典的音樂技巧變得平易近人,直探人心,也讓通俗的音樂類型有脫俗的表現,而且完美的將各種音樂素材重新結合再造,又一次為樂迷與觀眾帶來新的音樂創意與音樂感受,不愧是一代大師手筆。
❽ 《鏢客三部曲》:莫里康內配樂,西部片經典之作
《鏢客三部曲》,義大利導演塞爾喬·萊昂內執導,「東木」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恩尼奧·莫里康內配樂。包括《荒野大鏢客》(1964)、《黃昏雙鏢客》(1965)、《黃金三鏢客》(1966),是西部片經典之作。
1963年底。導演塞爾吉奧·萊昂內找到莫里康內,他是莫里康內的小學同學,他請莫里康內為他的電影《荒野大鏢客》配樂,當時,這部電影還叫《神勇外來客》。塞爾吉奧把黑澤明的故事框架拿來,加入諷刺、冒險和辛辣,再把這些刺激的挑釁元素放大,一同移植到西部片里。莫里康內的音樂也追隨這種風格,表現出無賴流浪漢一樣兇悍好鬥。電影獲得了巨大成功,甚至還被黑澤明起訴了。
製片方想把這部電影包裝成美國電影來宣傳,於是整個劇組都用起了假名。導演變成了鮑勃·羅伯遜,莫里康內改成了達恩·薩維奧,唯一使用真名的是主演,當時還沒有名氣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剪輯的時候,導演堅持要用一首叫「殊死決斗」的曲子,莫里康內找出了兩年前寫的一首催眠曲,改編成深沉版,並堅持用自己熟悉的小號手,也是他的同學來吹奏。這首曲子後來成了電影的主題曲。可是,到了晚年,莫里康內卻認為那部電影的配樂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差的幾首。
之後,莫里康內和萊昂內又合作了《黃昏雙鏢客》和《黃金三鏢客》。在拍攝《黃昏雙鏢客》的時候,製片人換成了阿爾貝托·格里馬爾迪。這時,有一個音樂人控告電影主題曲抄襲,格里馬爾迪直接拿出了近30萬里拉平息了這件事。直到多年以後,莫里康內才知道這個事實。
在《黃金三鏢客》中,片頭出現了三個主角。莫里康內設計用不同的樂器來演奏同一段旋律。長笛代表善人,人聲(用弱音器模擬)代表醜陋之人,陶笛代表惡人。用以暗示三個完全不同的人有著相同的身份。在表現南北戰爭時,莫里康內用兩把小號來演繹對戰的北軍和南軍。兩把小號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就像在打掃和清理戰場的戰斗間隙里,戰友們之意的擁抱。在主題曲中,小號聲短促激烈,互相挑釁,像極了正在沖鋒的騎兵。導演把莫里康內寫好的音樂拿到演出現場,讓演員們邊聽邊演,主演伊斯特伍德很欣賞這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