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國際電影節也叫作康城(坎城)國際電影節,是一個電影人的節日,一般的舉辦方會為電影創作者頒發電影獎項。戛納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一周的星期天閉幕。
戛納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1)戛納國際電影節手抄報擴展閱讀:
戛納電影節發展歷程:
1930年代戛納電影節末,法國有感於當時德國、義大利高漲的法西斯主義氣焰,於是法國公共行政及藝術部長尚·傑伊(Jean Zay)接受菲利普·艾藍傑(Philippe Erlanger)的建議,決定在戛納創立新的國際電影節。
1939年六月,路易·盧米埃(Louis Lumière)接受擔任第一屆「國際電影節」主席,第一屆電影節預計自9月1日進行到9月30日。
戛納電影節法國外交部、教育部、電影聯合會支持下由法國藝術行動協會再辦戛納電影節,這是實實在在的第一屆。第一屆戛納電影節是在戛納的一家舊賭場舉辦。後由法國工業部和商業部共同組織。
自1946年第一屆以來,1948年跟1950年因財政困難停止舉辦。但是在1949年,電影節在新的大樓「電影節大樓」(Palais des festivals)舉辦;法國人亦稱之為「紅地毯大樓」。
自創辦以來,除1948年、1950年停辦和1968年中途停辦外,每年舉行一次,為期兩周左右。原來每年9月舉行。1951年起,為了在時間上爭取早於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改在5月舉行。
1956年最高獎為「金鴨獎」,1957年起改為「金棕櫚獎」,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等。此外,歷年來還先後頒發過愛情心理電影、冒險偵探電影、音樂電影、傳記片、娛樂片、處女作、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剪輯等獎。
2. 小學生必看電影手抄報 小學生手抄報
關於看完電影的手抄報 英語電影手抄報
看電影小報寒假暑假生活看電影觀後感小報手抄報素材
愛國電影觀後感手抄報 讀後感手抄報
二十四節氣手抄報有關電影的手抄報手抄報內容是什麼電影小學生手抄報
原創wordpsd暑假觀影記小報手抄報看電影小報暑假看電影-版權襪鄭可商用
電影手抄報圖片大全
一年級電影海報手抄報 一年級手羨咐抄報
觀後感觀影手抄報模板黑白線描塗色a4a38k看電影電視有感電子小報
html 關於做一個有責任的人手抄報 與關於電影觀後感的手
精彩的暑假看電影手抄報漂亮圖片
簡單美麗的動漫手抄報美麗的手抄報
電影節手抄報戛納電影節手抄報小學生電告派頌影節手抄報設計|小學生電影節
紅色電影宣傳小報word手抄報小報模板
電影宣傳手抄報 手抄報版面設計圖大全
小學生觀看電影手抄報小學生手抄報
動畫電影英語手抄報 英語手抄報
簡單小學生電影手抄報 小學生簡單手抄報
3. 戛納電影節在哪個國家舉行
戛納電影節在法國舉行。
戛納電影節這個一年一度的影壇盛事,每次持續兩周,放映20多部競選影片和幾百部其它影片,世界各國的幾萬名電影界人士、記者雲集於此。
世界最大、最重要的電影節之一。1939年,法國為了對抗當時受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控制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決定創辦法國自己的國際電影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使籌備工作停頓下來。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南部旅遊勝地戛納舉辦了首屆電影節。
獎杯標志
作為戛納國際電影節無可爭議的標志,最新的金棕櫚獎由卡羅琳-舍費爾(Caroline Scheufele)於1998年在時任電影節主席皮埃爾-維奧(Pierre Viot)的邀請下重新設計。
自2014年起,金棕櫚獎便採用符合標準的「公平采礦」認證金原料製作,具有了環保的寓意。
2017年,戛納國際電影節迎來70周年之際,為紀念此盛事,為戛納國際電影節製作金棕櫚獎的瑞士珠寶品牌蕭邦創作了一座帶鑽石的奢華版金棕櫚獎。
4. 戛納電影節的一種關注是什麼獎
一種關注獎項,旨在介紹國際新晉影人帶來的「原創性和不同」的作品。
「一種關注」單元誕生於1972年,與主競賽單元大師雲集不同,這個單元旨在介紹國際新晉影人帶來的「原創性和不同」的作品。該單元的最高獎「一種關注大獎」設立於1998年,而自2005年起,法國的「安盟-甘」集團(Groupama-Gan)每年向這一獎項的獲獎者提供3萬歐元的獎金。
本單元素以影片獨特的審美和新穎奇異的小眾風格聞名,最佳影片也一般會頒給不知名的導演。
拓展資料:
戛納電影節獎項設置
一、官方競賽單元獎項
1、金棕櫚獎(Golden Palm)
2、評委會大獎/評審團大獎(Grand Prix)
3、評委會獎/評審團獎(Prix Jury)
4、最佳導演、影帝、影後、編劇獎
二、其他單元獎項
1、一種關注大獎(Prix Un Certain Regard)
2、電影基石獎(Cinéfondation prizes)
3、金攝影機獎(Caméra d'Or)
4、影評人協會獎,又稱「費比西獎」(FIPRESCI Prizes)
5、國際影評人周獎(International Critics' Week Prizes)
6、天主教人道獎(Prize of the Ecumenical Jury)
7、同志棕櫚大獎,又稱「酷兒金棕櫚」(Queer Palm)
8、金眼睛獎,即最佳紀錄片獎。
9、金馬車獎
5. 英語介紹戛納電影節
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also translated as 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was founded in 1946 and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top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in the world today.
戛納國際電影節,亦譯作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46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
With the 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and the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they are also known as the three major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s in Europe and the three major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s in the world. The highest prize is the "Golden Palm Award".
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也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The 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is held in mid-May every year for about 12 days. In addition to film competitions, market exhibitions are also held at the same time.
戛納國際電影節在每年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
The Festival is divided into six moles: "Formal Competition", "Two Weeks for Directors", "One Watch", "Movie Critics Week", "New Appearance of French Films" and "Outside Market Exhibition".
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Since its inception, the 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has always adhered to its original intention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estival, revitalizing the world film instry, and providing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for world filmmakers.
自開辦以來,戛納國際電影節始終堅持其創立初衷即推動電影節發展,振興世界電影行業,為世界電影人提供國際舞台。
In addition to insisting on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festival, the festival is also ready to accept new conceptual ideas.
除了對電影節初衷的堅持,電影節也准備好接收新的概念想法。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film festivals have been developing on the basis of their core values. They are committed to discovering new entrants in the film instry and creating a platform for communication and creation for film festivals.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電影節在保有其核心價值的基礎上,也一直在進步發展,他們致力於發現電影行業新人並且為電影節創造一個交流與創造的平台。
6. 請問 嘎納國際電影節的獎杯是什麼樣子
戛納電影節大獎為金棕櫚獎,具體獎杯樣式如圖:
金棕櫚獎前身為「金鴨獎」,是戛納電影節的大獎,相當於奧斯卡方面的「最佳影片」,因其獎杯為金制棕櫚枝,故稱「金棕櫚」——這是由於戛納這座法國南部的濱海城市,在金銀兩色的沙灘上到處種植著高大挺拔的棕櫚樹。從1946年第一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始設置。
必須說明,短片單元還有一座金棕櫚獎,相當於奧斯卡方面的「最佳真人短片」。但約定俗成的「金棕櫚大獎」,僅指主競賽單元的那枚棕櫚枝(長片)。
金棕櫚難於攻陷的程度毫不亞於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小金人。
縱觀其歷史,「雙金棕櫚俱樂部」成員僅有五(六)位:弗朗西斯·福德·科波拉(美國)、比爾·奧古斯特(丹麥)、今村昌平(日本)、艾米爾·庫斯圖里卡(塞爾維亞,前南斯拉夫)、達內兄弟(比利時)。(這里計算的「雙金棕櫚」成員,不包括「金棕櫚最佳短片獎」。)大家耳熟能詳的如:《德州巴黎》(維姆·門德斯)、《低俗小說》(昆汀·塔倫蒂諾)、《黑暗中的舞者》(拉斯·馮·特利爾)、《鋼琴師》(羅曼·波蘭斯基)、《華氏911》(邁克爾·摩爾)等,均為金棕櫚大獎得主。亞洲首部獲得金棕櫚作品是1953年日本導演衣笠貞之助前輩的《地獄門》,華語電影唯一一部榮膺金棕櫚獎的影片為陳凱歌的《霸王別姬》(1993年,與澳大利亞女導演簡·坎皮爾執導的《鋼琴課》並列)。
7. 戛納電影節介紹
戛納電影節介紹
戛納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康城(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當前戛納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迄今為止,華語電影只有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金棕櫚獎)和張藝謀《活著》(評委會大獎)、《鬼子來了》(評委會大獎)獲得過有分量的大獎。
1發展歷史
戛納國際電影節(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康城或坎城電影節,世界最大、最重要的電影節之一。1939年,法國為了對抗當時受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控制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決定創辦法國自己的國際電影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使籌備工作停頓下來。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南部旅遊勝地戛納舉辦了首屆電影節。 自創辦以來,除1948年、1950年停辦和1968年中途停辦外,每年舉行一次,為期兩周左右。原來每年9月舉行。1951年起,為了在時間上爭取早於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改在5月舉行。1956年最高獎為“金鴨獎”,1957年起改為“金棕櫚獎”,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等。此外,歷年來還先後頒發過愛情心理電影、冒險偵探電影、音樂電影、傳記片、娛樂片、處女作、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剪輯等獎。
電影節的活動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分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非競賽部分以提拔新人為主,其中”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發掘了不少頗具潛力或業有成就的導演。
2創辦歷程
戛納電影節自創辦之日起,就得到法國外交部、教育部、國家電影中心的支持和資助。除了1981年第34屆電影節,因法國政局變動以及教皇保羅二世在電影節開幕這天遇刺的原因,法國政府當局無人參加開幕式外,一般每屆電影節的`開幕式上,都有一名法國部長級的官員親自出席並致辭。在戛納50歲的大典上,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專程從巴黎飛抵戛納致賀。這是戛納半個世紀的歷史上,第一次有總統大駕光臨。
戛納電影節是歷時逾60載的電影界盛事,一般於每年5月在法國戛納舉行,為期十天。在電影節期間,各類競賽影片獎項包括:金棕櫚獎、評審團大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劇本獎、最佳男/女演員獎、一種注目獎、電影基金會獎等。
戛納電影節 - 發展歷史
創辦初期
戛納電影節
1930年代末,法國有感於當時德國、義大利高漲的法西斯主義氣焰,特別是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在1936年大力運作萊尼·里芬斯塔爾(Leni Riefenstahl)拍攝當年的柏林奧運,之後便成為1938年的紀錄片《奧林匹亞》(Olympia),強勢入圍1938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並還奪下最佳外國影片“穆索里尼獎”;於是法國公共行政及藝術部長尚·傑伊(Jean Zay)接受菲利普·艾藍傑(Philippe Erlanger)的建議,決定在戛納創立新
的國際電影節;第一屆電影節全名為“國際電影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 film)。選擇戛納是因為那邊氣候舒適。
1939年6月,路易·盧米埃(Louis Lumière)擔任第一屆“國際電影節”主席,第一屆電影節自9月1日進行到9月30日。
1939年8月開始,美國片商米高梅(Metro Goldwyn Mayer)用豪華郵輪載著好萊塢明星如 Tyrone Power、賈利·古柏(Gary Cooper)、Annabella、Norman Shearer、George Raft 來到戛納辦派對、慶宴,一時之間吸引不少影迷駐足。但是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電影節隨即宣布取消;9月3日法國、英國對德國宣戰。
二戰之後
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外交部、教育部、電影聯合會支持下由法國藝術行動協會再辦戛納電影節,這是實實在在的第一屆。第一屆戛納電影節是在戛納的一家舊賭場舉辦。後由法國工業部和商業部共同組織。
自1946年第一屆以來,1948年跟1950年因財政困難停止舉辦。但是在1949年,電影節在新的大樓“電影節大樓”(Palais des festivals)舉辦;法國人亦稱之為“紅地毯大樓”。
1968年5月19日因為受到“五月風暴”的影響被迫中斷。前一天5月18日,評審之一路易·馬盧辭職,楚浮、克勞德·貝黎(Claude Berri)、尚-蓋布里耶·艾比柯寇(Jean-Gabriel Albicocco)、克勞德·勒路許(Claude Lelouche)、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跟尚盧·高達沖進“電影節大樓”的大廳,堅持要中斷影片的放映,目的是要“跟罷工的學生、勞工站在一起”。
2002年之後
一直到2002年,電影節才把官方名稱定為“戛納電影節”(Festival de Cann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