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演員所出演的電影能夠入圍東京電影節,並不代表著年輕演員開啟了自己的時代。這恰恰能反映東京電影節可能會更偏重於年輕演員的入圍。雖然年輕演員能夠在未來的藝術生涯中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從現在所展現出的演技以及能力上來看,年輕演員還是和實力派演員相差了很遠。不過年輕就代表著希望以及可能。相信能夠入圍東京電影節的經歷一定會讓這些年輕演員在未來變得更加的有自信以及動力。當然希望能夠入圍東京電影節的年輕演員最後能夠拿到應有的獎項。因為獎項的認可確實能夠激勵年輕演員快速的成長,而且入圍東京國際電影節,對於華語電影也是有著重要的影響的。
② 東京電影節
東京電影節於1985年首次舉辦,剛開始為每兩年舉行一次,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最高獎為「東京大獎」。電影節主要會場在東京的澀谷區,部分活動則分散在東京多個地點舉行。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
東京國際電影節致力於發掘優秀的亞洲及國際電影,為年輕電影人提供更廣闊的展示平台。電影節更在2013年設立全新競賽單元「亞洲未來」,旨在挖掘亞洲電影新人。
(2)東京電影節關注的人少擴展閱讀
截止2019年,主競賽單元的歷屆華人評委:
歷年華人評委會主席:鞏俐(2003)、張藝謀(2005)、陳凱歌(2013)、章子怡(2019)。
歷年華人評委會成員:吳天明(1989)、謝晉(1991)、張國榮(1993)、嚴浩(1995)、田壯壯(1996)、劉曉慶(1998)、李嘉欣(2000)、王祖賢(2001)、李志毅(2002)、吳念真(2007)、霍建起(2008)、翁倩玉(2010)、范冰冰(2011)、施南生(2015)、張婉婷(2016)、趙薇(2017)、關錦鵬(2018)。
③ 東京電影節入圍片單揭曉,哪部劇最具爭議
一年一度受人歡迎的東京電影節開始了。1985年首次舉辦,剛開始為每兩年舉行一次,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東京國際電影節致力於發掘優秀的亞洲及國際電影,為年輕電影人提供更廣闊的展示平台。電影節更在2013年設立全新競賽單元"亞洲未來",旨在挖掘亞洲電影新人。
第3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將於10月28日至11月5日舉行。9月26日下午,電影節主競賽及各單元入圍影片名單正式揭曉。主競賽影片共14部,唯一一部中國電影是王瑞導演的《白雲之下》。
黃慶勛導演的《麥路人》、陸以心導演的《Baby復仇記》,以及尤行導演的《夏夜騎士》。
其他的華語片:《繼園台七號》(楊凡)與《陽光普照》(鍾孟宏);特別展映單元的《冰峰暴》(余非),還有公映20周年、章子怡主演的《我的父親母親》(張藝謀)。
章子怡擔任本屆東京電影節主競賽評委會主席的消息早在5月的戛納電影節便已經宣布。在此之前,還有鞏俐(第16屆)、張藝謀(第18屆)、陳凱歌(第26屆)在東京電影節擔任過主席,趙薇、范冰冰、王祖賢、李嘉欣曾擔任評委。
④ 東京電影節介紹東京國際電影節是什麼
1、東京國際電影節(T.I.F.F)是世界9大A類競賽型國際電影節活動之一。由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主辦。是一個獲得國際電影節聯盟承認,和戛納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等著名電影節齊名的、亞洲最大的電影節,也是日本國內唯一獲得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的A類競賽型國際電影節活動。
2、1985年首次舉辦,剛開始為每兩年舉行一次,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東京國際電影節致力於發掘優秀的亞洲及國際電影,為年輕電影人提供更廣闊的展示平台。電影節更在2013年設立全新競賽單元「亞洲未來」,旨在挖掘亞洲電影新人。
⑤ 東京電影節名單公布,李現等人在列,你想對他們說什麼
9月29日的時候,第33屆東京電影節的入圍片單曝光,此次總共選出了32部影片,我們國內有三部電影入圍,李現主演的新片在列,其他國家入圍的影片有29部。
入圍第33屆東京電影節的其他國家影片有《奧馬爾的父親》、《AfterLove》、《骨灰之旅》、《單車小偷》、《來來去去》、《你永遠比他們年輕》、《迷妹》、《第一份工作》、《把我關起來》、《別無選擇》、《瑪利亞的旅行》等。
國內入圍第33屆東京電影節三部影片中的第二部是《無生》,這部電影是由石夢執導,裡面的主演人物有侯瓔珏、姜序萱等演員。
而第三部電影則是由李現、春夏等人主演的新片《戀曲1980》,這部電影是由梅峰執導,改編自於曉丹的小說《1980的情人》,此電影講述的是在改革開放之初,一群青年大學生純潔又熱烈的愛情故事。
雖然《戀曲1980》這部影片現在還未上映,但是有李現在裡面擔任角色,讓很多網友都滿是期待。有網友表示:恭喜李現,希望能盡快上映。
⑥ 東京電影節報告:華語片不算差,最愛阿巴斯
節看片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跑了多年電影節的老記者笑稱:在戛納那座小城你除了看片沒有別的事可以做,但是在東京這座充滿誘惑的城市,要做到每天都一頭扎進影院,那是一場修行。因為它的片單質量比起歐洲三大電影節來說,實在是太弱了。
二十個片子看下來,的確,沒有大的驚喜,但也並非全無收獲,甚至對它不大合理的排片略感遺憾:入圍主競賽單元、吳鎮宇古天樂主演的《脫皮爸爸》的兩場媒體場都在電影節前半程放映,口碑還算不錯的主競賽單元影片《7分鍾》的排片更是集中在開幕的頭兩天(25號與26號),在電影節行將結束時,因為去看了同期一部主競賽單元的影片而錯過了閉幕片《聖的青春》的媒體場放映,只好自己掏2000日元看了公眾場。
所以接下來要介紹的這些片子,也許並不能涵蓋這屆東京電影節的所有佳片,但也能管窺本屆的大致面貌。
亞洲篇:華語片不算差,最愛是阿巴斯
今年的「Asian three-fold mirror 2016:reflections」亞洲三棱鏡項目,邀請三位亞洲導演拍攝了一個短片合集。菲律賓導演的短片《dead horse》以十分驚艷的視聽語言先聲奪人,它用大量的馬匹喘息聲和搖晃鏡頭表現在負荷與鞭笞中艱難前進的賽馬,在激起觀眾同理心上效果十分顯著。與馬匹一樣步履蹣跚形成映照關系的是一個在一旁喝彩的瘸腿民工,他從菲律賓非法移居到日本長達三十年並一直低調地在農場負責養馬的工作,與馬匹有同樣沉重的生存壓力,卻又充當著「殺馬君者道旁兒」的角色,用賭馬換取一點收益。
短片的前半部分很細膩地刻畫了人物的處境,但當主人公被日本警察抓獲並遣返回菲律賓後,劇情就變成了流水賬,直到結尾主人公在菲律賓的馬場重操養馬舊業,沉睡中一匹馬向他走來,無縫勾連起現實與夢境,在一種朦朧的氛圍里,馬兒像是負載著時間的重荷,走進夜的深處,這是本屆電影節銀幕上頗為夢幻的一刻。
這半部好片勾起我對主創的興趣,他的導演是菲律賓的布里蘭特曼多薩,曾憑《男孩看見的血地獄》在2009年的戛納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導演獎。跟他比起來,日本導演行定勛和柬埔寨導演索托庫里卡則交出了讓人尷尬的學生水平作。
日本導演行定勛、柬埔寨導演庫里卡與菲律賓導演曼多薩
行定勛的《鳩》講述一個在馬來西亞生活的日本老人與其女傭的故事,全片無論鏡頭、表演還是劇情都彌漫著無可救葯的幼稚病,在故事行近尾聲時,一直沉默寡言心事重重的日本老人向馬來西亞女傭吐露了自己在二戰時期失去戰友後留在當地生活至今的過往,導演還用老人飼養訓練和平鴿來寄寓他對和平的嚮往,最終在一片友好和諧的氛圍中完成了一場顧影自憐的歷史追悼會。
要真正看清日本社會,還是得在嚴肅的日本本土電影中尋找答案。
蒼井優主演的《安曇春子下落不明》入圍了本屆的主競賽單元,片中她作為29歲的剩女耷拉著拖鞋穿著睡衣褲在超市裡遊走,還主動獻身給並不愛他的同學,最後被狠狠拋棄;而她的同事也經受著辦公室男權的歧視。這其實是一個關於女性與男權社會的電影。片中一群高中女生將觸目驚心的暴力加諸於亮拍路上遇到的陌生男人,最後在被警察包圍的時刻,她們竟然用手指頭當做槍突出了重圍。這一充滿妄想的橋段,實族臘則是對男權的極致蔑視。日本青年導演松居大悟在揭露社會問題的同時,也為影片營造了豐富與迷幻的氣息。
另一部展映單元里的日本青春片《grab the sun》同樣活力四射,一個身兼敬穗羨搖滾歌手與模特雙重身份的帥氣男孩,卻無法在現實的愛情與親情中找到寄託,暗戀的女孩與朋友玩曖昧還吸大麻,而自己的哥哥則把家庭的沒落歸咎於他並姦汙了他暗戀的女孩,崩潰中的他把自己的身體獻給了朋友的母親一直提攜自己的時尚教母。
這部電影有著日本年輕人特有的歇斯底里的氣質,而導演的心態也是太過年輕了,說白了就是幼稚:所有的不幸、痛苦,都因為你愛上一個人卻不敢說出口,也沒有足夠的能力保護她。在影片的最後,男主終於向女孩道出了心聲,兩個人躲進衣櫥里,在黑暗中看見了星空,達到生命的大和諧,這種孩子氣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巧合的是,閉幕片《聖之青春》與主競賽單元的俄羅斯電影《After you are gone》一樣講述了主人公為藝術而付出生命代價的故事,不同的是,根據天才棋手村山聖真實故事改編的《聖之青春》有著更為隱忍的東方風味。憑《死亡筆記》、《挪威的森林》成名的松山研一為了貼近歷史人物而增胖,脖子上的贅肉在鏡頭里被放大,影片細膩地刻畫了這個自負與風趣兼備的人物,但最令人動容的是他長時間忍受疼痛,在棋局博弈中一點點消耗自己生命力的那種義無反顧。
本屆電影節還有兩部華語片入圍了主競賽單元,香港導演司徒慧焯的《脫皮爸爸》改編自日本劇作家佃典的作品,用充滿奇幻色彩的設定熬制了一碗心靈雞湯,吳鎮宇在片中不時「脫皮」,一人就扮演了人生的六個階段。
《不成問題的問題》盡管也有幾處表演的失控、邏輯的不通與視聽語言上的粗陋,但范偉貢獻了精湛細膩的表演,導演梅峰用黑白影像拍出了文人電影的氣質,老舍的原著小說提供了深刻的對中國人情與階級結構的洞見,還呈現了一副關於政治斗爭的不堪圖景。無論這部影片能否拿獎,都是今年難得的一部國產佳作。
主競賽單元的菲律賓電影《die beautiful》,通過一個變性選美比賽冠軍的葬禮串聯起她的一生,變性人這個群體在經過阿莫多瓦電影的傳播後,對於影迷來說也不算陌生了。這類群體特有的喧囂與樂觀,還是很令人動容的。
伊朗電影常常能把日常生活里的沖突和細節拍得引人入勝,主競賽單元的《Being born》也一樣,不過,它的問題在於,它有著《一次離別》那樣的風格氣質但又沒有後者所涉及的深廣的伊朗社會層面。在家庭之外,將觸角伸到了宗教與階級。《being born》則單純聚焦在夫婦倆對是否要生第二個孩子的爭論,盡管也涉及到了對伊朗社會的失望,以及宗教信仰上對墮胎的拷問,但都極為浮皮潦草。有意思的是,他們的小兒子小小年紀就敢於追求愛情,還會自己剪輯音樂短片,對父母的威嚴恐嚇時常不以為然,發自下意識地懂得反抗且還不會引起過分的家庭沖突,這個角色身上的活力似乎讓人看到了伊朗社會未來的希望。這是這個片子的唯一亮點。
最能引起對電影之美的共鳴的,其實是一部關於阿巴斯的伊朗紀錄片《76 Minutes and 15 Seconds with Abbas Kiarostami》。在它之前先播放的是阿巴斯的遺作《take me home》,全片十六分鍾就拍一個皮球滾樓梯,但竟拍出了節奏的諧趣與光影的詩意。在電影節上,你總會期待看到一點不一樣的東西,如果都是中規中矩的拍攝手法和故事套路,那多無趣呢?
阿巴斯不僅是電影大師,他的攝影圖片作品也曾在朋友圈裡流傳一時,紀錄片記錄了他創作的一些瞬間:兩條被車子碾出來的雪中坡道吸引了他,他沖著路過的車子的司機大喊,別毀了那兩條道,司機探頭出來看了一眼,小心翼翼地把輪胎順著兩條道子往上開。沒有人把藝術創作中的阿巴斯當做瘋子,這個國家或許不富有,但並不輕視詩意。
在前面短片里呈現出來的阿巴斯對光影的把握和對皮球聲音效果及節奏的控制,都在紀錄片里有所呼應,黑白的自然景觀在阿巴斯的攝影鏡頭下竟有了肉體般的性感;拍攝完鴨子在海邊的畫面,阿巴斯與用手拍打沙土來模擬鴨子走路的聲音,並扇動自己的外套模擬鴨子撲哧翅膀的聲音……紀錄片里的他沉浸於影像與詩歌的幸福中,同時也十分享受與友人的插科打諢。當偽大師們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時候,真正的大師卻深愛著這個俗世。
歐美篇:反抗強權是最吃香的主題
主競賽單元的俄羅斯電影《After you are gone》用無懈可擊的細節塑造了一個自負到極點的俄羅斯「過氣」芭蕾舞天才,他在身負嚴重背疾的情況下一意孤行完成了自己的絕唱。故事設定與《聖之青春》很相似,不同的是這部西方電影卻在輕松幽默的氛圍中完成了這個悲劇故事。美國影片《Tramps》則是一部劇情簡單的公路喜劇,陌生的男女主角接受了護送神秘行李箱的任務,兩人也成了歡喜冤家。整體略顯無聊,但偶有讓人會心一笑的時刻。
更多的時候,這些電影把政治、歷史、社會方面的議題放進了電影里,而反抗各種強權是它們最常見的主題。
主競賽單元的克羅埃西亞影片《Quit staring at my plate》涉及女性的獨立,但在反抗男權方面它進行很不徹底。影片一度讓我生理不適,因為它把性和失誤拍得很骯臟。醫院里的更衣室男女混用,父親目中無人地敞著門換衣服,女兒經過時會瞥見父親裸露的屁股;晚上女主與智障的哥哥同睡一房……而家庭的飯桌上,則常常是一個戰場,充滿了咀嚼食物時的惡心聲音和父親施展威權的壓抑氣氛。
在父親病癱後,女主一個人扛起了家庭的重擔,但卻得不到母親和哥哥的尊敬。她跟陌生男人調情甚至群P,當她終於決定離開這個家庭了,卻又中途折返。影片最後的鏡頭切換到游泳池裡,父親被攙扶著在泳池裡做恢復訓練,母親在教智障兒子游泳,畫面邊角上的女主角很滿意地跳入水中。甘心被幾個男人一起上,甘心被毫無同理心的家人當做提款機,這到底算哪門子的反抗與覺醒?
瑞典電影《薩米之血》(sami blood,主競賽單元)還原了一段塵封的歷史。一個老人為何連妹妹的葬禮都不願意出席,還拒絕與同族人接觸?在她的回憶中,數十年前瑞典原始部落遊民所受的屈辱浮出水面。她們在邊界學校被異樣的目光和輕薄的言語所圍繞,政府特派員和老師毫無顧忌地要求她們脫下衣服錄像,把她們當做研究樣本。對歷史上這個民族遭受的這些不公,影片做了足夠多的鋪陳,尤其是體檢那一幕,確實令人憤慨。而一心想要改變命運的女主角用盡所有力氣去擺脫自己的身份,直到垂垂老矣都不願意撿回半點民族認同感,她的一切努力都顯得極為可悲。
當《安曇春子下落不明》里的日本少女通過集體施暴獲得快感時,《Heaven will wait》(世界焦點單元)里的法國少女卻被穆斯林洗腦而成為害人害己的人肉炸彈,而土耳其影片《Big big world》(主競賽單元)里年輕人極端的不可理喻的反抗帶給他們的是毀滅,而他們的隱居看上去又根本是個扯淡的噱頭。影片最後,哥哥為躲避警察玩命奔跑走投無路的失態,映射的卻是一整代人。
世界焦點(world focus)單元的斯洛伐克電影《The teacher》通過學生家長彈劾學校老師的故事將1980年代的東歐從墳墓里掘出來再度接受審判。盡管沒有把家長會議拍出《十二公民》那樣的刀光劍影,但對女教師的貪得無厭與歇斯底里卻展示得十分生動,這個人民教師利用各個學生家長的身份去索取自己所需,讓他們給自己做麵包、修理傢具、去超市采購,甚至幫忙空運一個蛋糕到莫斯科給她妹妹……沒有滿足她要求的,最糟糕的結果是孩子被羞辱到自殺未遂。在諷刺喜劇的基調下,這部電影帶給觀眾更多的或許是壓抑。影片結尾,多年後的她再度走上講台,故伎重演地讓學生們大聲匯報自己父母的身份,這一幕恰好視覺化地詮釋了《驢得水》中的那句:「過去的如果就這么過去,以後只會越來越糟」。
⑦ 章子怡出席東京國際電影節,這個電影節在國際上什麼水平
東京國際電影節是世界上九大A類競賽型國際電影節活動之一,是日本國內唯一一個被世界電影製作者承認的電影節,足以證明這個電影節在國際上的地位是一般的電影節所比不來的。從前是每兩年舉辦一次,如今是每年舉辦一次,第3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也於近日開幕,可謂是巨星雲集。
在國內上映的多部高票房電影也會在此次電影節中國電影周的相關活動中放映,《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緣起》、《流浪地球》、《中國機長》、《烈火英雄》,足以見得中國的電影正在一步步地被國際上認可,也足以見得這個電影節被世界關注的程度。
⑧ 東京電影節發布入圍片單,這個入圍的標準是什麼
最重視的,顯然是影片的藝術性;其次,也和一部電影所體現出來的商業性,和現實的關聯性,以及它最終的綜合成就息息相關。因此,東京電影節的含金量,才會多年以來一直受到很多影迷的肯定。
我們都知道,中文互聯網上,近期又一次迎來了一次爆炸消息:東京電影節的入圍名單公布了。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華語電影非但沒有“顆粒無收”,反而,斬獲了不錯的佳績。一共有三部優秀電影,成功殺入了東京電影節的殿堂。
當然,讓很多人感到非常意外的是,國內的一名大名鼎鼎的“流量明星”李現也站在了東京電影節的舞台。作為國內少見的肯鑽研演技,肯精心研究藝術的演員,李現的未來,必定大有可為。
⑨ 東京電影節入圍的影片,真的是觀眾喜歡看的嗎
不一定是都喜歡,但肯定有一部分是喜歡看的。
東京電影節是A類電影節之一,相當於國際電影節的最佳類別了。
也期待中國的電影作品會越來越好,希望能更多的受人喜愛,而不是疫情的影響。
所以今年入圍的電影肯定就有觀眾喜愛的,看新聞說今年中國一共有三部電影入圍:戀曲1980,兔子暴力,無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