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貓和老鼠大電影成本

貓和老鼠大電影成本

發布時間:2023-06-14 20:12:50

A. 關於美國的老鼠的動畫片有哪些

美國關於老鼠的動畫片有《大草原上的小老鼠》、《貓和老鼠》、《米老鼠群星會》、《美食總動員》。

中文名:美食總動員

外文名:Ratatouille

其它譯名:料理鼠王(台)/五星級大鼠(港)/小鼠大廚/蔬菜雜燴

出品公司: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發行公司:博偉電影公司

製片地區:美國

製片成本:1.5億美元

拍攝日期:2006年3月13日

導演:布拉德·伯德,簡·皮克瓦

編劇:簡·皮克瓦,布拉德·伯德,鮑勃·彼德森

製片人:布拉德·劉易斯,約翰·拉塞特

類型:動畫,家庭,喜劇

B. 《羅小黑戰記》劇場版國漫觀後感5篇

《羅小黑戰記》講述的是隱匿於人類世界中的妖精,本來人類不知道妖精的存在,妖精也跟人類相處得很融洽,但是隨著環境的破壞,很多妖精失去了自己的家園。小黑是一隻貓妖,同樣因此失去家園而進行流浪。在旅途中遇到好的妖精夥伴,也遇到了善良的人。妖精和人類的矛盾沖突不斷升級,小黑會選擇哪一邊呢?希望以下影評對您有所幫助!

《羅小黑戰記》 觀後感 一

除了大家討論的打分,拋開這個話題,其實這個劇情很不錯。人物塑造很成功。

什麼不期待續作中其他角色的性格以及 故事 開發呢?個人非常期待。已經看出每個角色都有很明顯的性格特徵了,可以深度挖掘,說不定會產生新的劇情,新的劇場版。比如小黑的媽媽,人類的挑釁,小黑的成長。腦洞大開一下,甚至無限的逆反,小黑成長中的黑化。。等等。不敢多想,太精彩太可怕了。。

國產加油!

《羅小黑戰記》觀後感二

【分鏡】

平面動畫真心是難做哦。相比於3D動畫,平面動畫就屬於超級依賴人的手工與思維空間了。

這部動畫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動態場景的分鏡了。分鏡分得細,鏡頭多,角度奇異,要做到這種程度並且觀賞性很強,個人覺得已經與日漫水平平齊了。

其中最為印象深刻的除了開場的小貓的一串動態分鏡以外,要數在火車頂上打鬥的那場最為出彩。

看完電影我一直在想這個原動畫的人,或者是動畫導演這塊,這個人,這幫人,好酷!

【二維與三維的結合】

最後高潮戰斗部分的場景,很多勢必要用到3D場景合成來完成。從結果來看,我已經能感受到大戰斗製作上的無力感。這三維場景真的是做得好差。

我猜測,二維是更無力完成,才選擇了3D來做。

近年我們已經看膩了米國3D大場景特效電影了。「玩家」「復聯」等都有群戰場景。但這部電影在這塊的場景製作上,配色很乾燥。結構簡單,空白很多。特別有些銜接的地方更是空白而生硬。

但畢竟是國產平面。有上述那麼強大的動態分鏡在,我想這一問題不是什麼大問題。

【細節分鏡銜接】

許多關鍵幀感覺是缺失的比較嚴重,過渡鏡頭就銜接得非常生硬。

比如從貓變人的這種形變動畫,看完只記得有一場。這一場非常出彩,但除此之外,需要用到這種的基本都是缺失的,粗糙的。

個人覺得這個題材下,形變動畫本就該再豐富些。

【硬傷】

角色都很模式化。特別是主角故作深沉的性格特點,特別像現在風行的小鮮肉類演員們的又端又矯情的做派。

劇情的結構,總體還可以,講了一個不錯的故事,但從某個點開始,主角就再也沒有變回成貓。

頭重腳輕,前半明顯是精細的,後半場則粗糙的,似乎預算不夠的樣子。

【祝福】

但國產平面動畫到了這樣,就已經是質的飛躍了,必給五星,向國產動畫人們致敬。

《羅小黑戰記》觀後感三

剛剛參加完《樂隊的夏天》的刺蝟樂隊主唱子健在回答馬東一檔節目的提問時,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即藝術風格本身並無高下之分,但藝術家的水平是有高低的。

這用在最近關於國漫是否復興的議題上,再合適不過。一邊是《哪吒》48億票房,一邊是被指「畫面粗糙」,蹭《哪吒》 熱點 的2D動畫電影《羅小黑戰記》。

2D羅小黑畫工差?

其實是黑錯了地方

自《羅小黑戰記》這部動畫電影上映,便有一堆媒體站出來批評其「人物沒有陰影」「畫面復古勸退」「大屏幕看不夠出色」等。

真是這樣嗎?

筆者采訪了一名騰訊動漫的製片人,對方道出了這些評論錯誤的部分。他說動畫人物沒有陰影並不是復古畫風,恰恰相反,有陰影的才是。比如經典米高梅電影《貓和老鼠》就有陰影,那是在1939年,這才叫復古。

1939年貓和老鼠首播第一集《甜蜜的家》,可以看到圖中在牆壁、貓的腹部、老鼠側身有明顯的陰影痕跡。

「無影畫風」不僅不是「復古省錢」的代名詞,恰恰相反,這是最近幾年頗為流行的作畫技法叫「無影技法」。《千年女優》《夏日大作戰》和著名動畫導演新房昭之的一部分作品就大膽採用了無影技法和大面積色塊,童年記憶《飛天小女警》和GAINAX大作《吊帶襪天使》等知名作品也部分採用了無影技法。

今敏大作《千年女優》曾在2002年獲得了動畫電影行業最高獎,素有動畫奧斯卡之稱的安妮獎最佳動畫成就獎,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表彰今敏通過對無影技法出色的運用,繼而推動了全球動畫製作水平的進步。

既然無影技法和有影技法只是作畫風格不同,並沒有高低之分,那麼批評《羅小黑戰記》使用無影技法是為了省錢的說法,自然也站不住腳了。

2D動畫更省錢?

別逗了

一位動畫原畫師表示,是否使用無影技法主要還是看導演的作畫風格,和製作關系並不大。

無影技法的優點是畫面構圖簡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縮短工期。缺點是這種技法,一般畫師很難掌握,需要通過人物動作銜接和空間架構來實現立體感。相對應的有影技法,只要塗顏色就行了。可謂「無影勝有影」。

「無影技法看似能節省製作時間,但要請到掌握無影技法的大觸(對知名畫師的尊稱),其實是要比一般畫師更貴的。實際算下來並不見得能省錢,但很多製作環節以外的的人並不知道。」這位原畫師解釋說。

其實早幾年前動漫行業也出過這種笑話。當時補貼的決策者們並不太懂行業,他們按分鍾對動畫進行補貼,2D動畫一分鍾2000塊,3D動畫一分鍾3000塊。但在大多數情況下,2D動畫的製作成本遠高於3D動畫(但如果認真做,都挺貴的)。據鳳凰網報道,2D《喜羊羊》大電影製作成本在2500萬左右,而3D《熊出沒》大電影,根據片方紕漏的成本則只有《喜羊羊》的一半。當然,3D動畫電影的預算沒有上限。比如好萊塢的《超能陸戰隊》,這部號稱低成本的106分鍾,花了大概1.6億美元。

大白也沒有影子,但它花了1.5億,美金

一方面,投資人和媒體甚至包括普通觀眾,其實並不了解動畫製作的費用究竟花到了什麼地方;另一方面,一些沒有夢想的動畫製作人就開始偷工減料尋找回扣和尋租空間了。

以《喜羊羊》系列動畫為例。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05年廣東原創動力 文化 傳播有限公司是「喜羊羊」創作團隊成立的公司,當時「喜羊羊之父」黃偉明將國外先進的Flash技術用於《喜羊羊》中,將單集製作成本從10萬元降到了3萬元。到2009年,《喜羊羊》共製作了580集,三部劇場版部部賣座,光IP衍生品就賺了10個億,生生帶壞了一代00後們的審美。

有夢想的2D動畫人最後都會賠錢

但值得

當然,有夢想的製作人們結局也不怎麼美好。

曾因《罪惡王冠》《黑子的 籃球 》《心理測量者》等大熱動畫的製作公司Proction I.G(因其簡稱為PIG,被動漫迷親切的稱作豬社),其實還有兩個壓箱底的看家IP《機動警察》和《攻殼機動隊》。這兩部動畫片改寫了日本動畫的歷史,並直接影響了好萊塢如《黑客帝國》、《盜夢空間》以及《環太平洋》等經典影片,《攻殼》也搬上了大銀幕,藝術地位至高無上,作畫風格力透紙背。但是由於實在太藝術了,反而市場反響一般。

日本動畫公司並沒有如國內動畫公司一樣,在風險投資和政府扶持這幾個方面有比較順暢的融資 渠道 ,但豬社卻為了這些經典IP,非常笨拙的去開發一些應景的熱點IP賺錢,以此來養活《攻殼》。無奈《攻殼》拍一部賠一部,而且一部比一部製作費用高,但豬社依然樂此不疲的投入。

2004年,《攻殼機動隊2無罪》大電影進入了第五十四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提名,和《穆赫蘭道》《無主之地》《鋼琴教師》等後來成為經典的大作同台,這代表了動畫電影藝術終於不用再單獨設置動畫獎項進行評選,而是和主流藝術電影一道擁有了靈魂層面的審美價值。

新浪娛樂曾經這樣評價這部動畫:在華麗計算機動畫構成大量情報之下,充斥押井守延續上部作品想要的解答,寓意深遠在動畫片中難得一見,融合了英國詩人米爾頓、莎士比亞和中國孔子等人的哲理通過生化人為主題的電影製作,來把人類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時,反觀自身的迷茫情緒展露給處於當事者迷的人類面前,進而尋找一個出路。

很無奈,這部動畫的票房很不理想;但又很慶幸,早在2004年,我們就看到了領先時代20年的動畫製作水平,以至於好萊塢和迪士尼到現在也沒有創作出類似的CG轉2D影片,轉而去攻克真人CG,結果今年的真人版《獅子王》一敗塗地。

動畫就是動畫,拍成電影也得是動畫。畢竟二次元的獅子到了三次元里就只能變成非洲黑足貓。這一點日本動畫人顯然比美國導演們想的更透徹,但代價不菲。

還有一個案例是日本龍之子工作室。2005年,在他們成了40周年的時候決定做一部紀念動畫(不是動畫電影,而是普通的TV版動畫),《鴉KARAS》。這部動畫一集製作費用高達4億日元(對比喜羊羊,你知道我在說什麼),總共做了6集,直接導致工作室資金鏈斷裂,被收購重組。如果要問這么玩命為什麼的話,那我只能回答是為了藝術了。一年後,東京國際動畫節上,這部動畫拿到了OVA優秀作品獎。

一個字,就是貴

2D國產動畫的高光時刻

不屬於2019

上影廠在上個世紀也這樣努力過。中國獨有的水墨畫,如今在拍賣市場上,一張當代畫家的水墨畫作品也價值數十萬元。而在上個世紀,我們中國人用水墨來作畫。按照一般的TV動畫製作規模,一集二十分鍾左右的動畫需要的作畫張數大概在5000~6000張,國產動畫在2009年的時候每張付給作畫師1.5元,近乎於白畫。而在更早以前,每張畫只有幾分錢。

當年上美廠的水墨畫大師們,顯然不是為了這幾分錢而去創作震驚世界的《小蝌蚪找媽媽》和《山水情》等水墨動畫。其中《小蝌蚪找媽媽》的動物形象原畫直接來自於著名 國畫 大師齊白石筆下;《山水情》僅一部短片就囊括了特偉、錢家駿這樣的老一輩動畫大師,就連國畫名家李可染、程十發也曾參與藝術指導,最終這部動畫橫掃國際國內十二個大獎,滿載而歸。如果以現在的市場標准來衡量的話,製作成本將遠高於迪士尼,甚至金錢都沒法衡量其真實成本。

齊白石作品《山水十二條屏》拍出9.315億元人民幣的高價,可以想見《小蝌蚪找媽媽》里有多少個9億人民幣。

每一幀都是藝術品

在這里,也像戴鐵犁、萬古蟾、萬賴鳴等老一輩動畫工作者致敬,他們用高超的技藝和無私的奉獻撐起了中國動畫最輝煌的時代。

那個時代沒有利益誘惑,那個時代只有信念。

常常有人問,為什麼《大聖》《哪吒》等國產動畫已經足夠好了,業內還存在那麼多批評聲音。那是因為,我們現在真的忘了,曾經的國產動畫有多麼輝煌。

正是因為這樣不惜工本的藝術追求,中國水墨動畫在國際上博得了交口稱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於同中國人的耐心競爭,日本動畫界甚至稱之為「奇跡」。可是也正因為藝術價值同商業價值的脫離,也使得水墨動畫面臨著無以為繼的尷尬。

如何正確地黑《羅小黑》?

或許我們應該 反思 ,其實我們可能並不了解一部好動畫,究竟該欣賞它的地方是什麼。

比如 文章 最開始所說的,有媒體把難度極高的無影技法解釋成「偷工減料」;比如還有人把今敏大作《紅辣椒》《千年女優》中精密異常的環形敘事解釋為「導演不會講故事」。猶記得有一次一個微博電影號推薦今敏的作品,評論里有人直接說「看不懂,和我一樣的點贊」。我就很奇怪,現在是什麼世道,你看不懂有什麼好炫耀的呢?你為啥不炫耀《喜羊羊》通俗易懂老少咸宜呢?

盡管我們提到在紛繁的網路世界中,電影和動畫的評價體系亟待重塑。但目前看來,較為公正的評價還是豆瓣和IMDB了。

從豆瓣這個體系來看,《山水情》由於年代久遠,在豆瓣評分為9.6分可以理解,但《羅小黑》卻拿到了9.6分的高分,為什麼卻還有人把這個成績簡單歸結為情懷。要論情懷,《上海堡壘》的情懷大了去了,原作江南的粉絲可都是70後80後,是這個社會的中堅力量:而《羅小黑》的情懷,不過是一群和我們一樣,在互聯網時代用著它的的表情包,追著它的falsh動畫的互聯網原住民罷了。

黑《羅小黑》,其一,你可以黑他的營銷。此次《羅小黑》的營銷依然沒有跳出傳統電影宣發的窠臼,沒有get到二次元的興奮點,著實不溫不火。片方提檔到中秋檔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既有《哪吒之魔童降世》《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2部賣座電影,也有《寶萊塢機器人2.0:重生歸來》《徒手攀岩》等海外新片。本來是為了躲暑期檔大片的風暴,結果卻撞上了《哪吒》與《速度與激情》。好在口碑不俗,保住了元氣。

黑《羅小黑》,其二,你可以黑他的製作。在該動畫一貫清爽的美術風格基礎上,更加精細的人物和場景設定、爽快的打戲、出色的分鏡設計,都讓《羅小黑戰記》這部動畫電影無時無刻散發著2D動畫獨有的藝術魅力。但很多場景,例如違和感滿滿的3D場景、戰斗過程中大面積的畫面留白,也在提醒觀眾這部動畫電影在製作環節所遭遇的經費問題。

經費不足和宣發不給力這一點導演MTJJ木頭也通過微博向觀眾做了說明。而這兩點,直接決定了這部影片的影院排片製作水平甚至是最終票房。

這些問題大家都看在眼裡,但《羅小黑》唯一不能黑的,是它的畫工。

動畫專業的學生喵包Mio表示,《羅小黑》的作畫水平是教科書級別的畫工。他提到說,在大學插花課上他是用羅小黑的漫畫來做分鏡對比和練習的。

「從分鏡看(羅小黑),能夠表現情節也能刻畫到細節處,毫不拖曳,大畫面也渲染的挺到位的。由出色的分鏡進而有了小黑可愛不失大氣的畫面結構;

電影中常用的幾何構圖

從配色看,羅小黑戰記本身就不是那種細節色彩和筆觸表現特別多的風格,我們都能看出來小黑的路線是簡約可愛的,但是小黑不僅僅只有幾個單色,色彩斑斕的場景的色彩色調控製得也很好。

從畫工看,不要看人家線條簡單嘛,畫畫的都知道,越是簡單的粗線條,通過它表達出的東西就越能看出功力,從這些簡練凝實的線條去表現人物們的動作和表情,喜怒哀樂,羅小黑這一點做的很到位。」

除了分鏡配色和畫工這三點,《羅小黑》在畫面細節、故事節奏方面可圈可點。尤其是配樂和配音領域,《羅小黑》使用了國內動畫配音圈的頂級流量山新等藝術家,在製作質量和藝術表現力上,導演木頭把能給到《羅小黑》的,都給了,除了資金確實缺乏。

「事實上,2D 動畫需要大量的人工手繪,3D靠建模,2D比3D 更費時費錢費力。」聯合出品人李晨表示,看來他終於明白當年2D動畫的補貼比3D少是多麼不靠譜的政策了。

但是,由於政策影響、好萊塢CG動畫的沖擊,國內的動畫觀眾已經先一步完成了3D動畫的市場培育過程,這也倒逼上游製片方去拍出更多3D動畫,讓原本更符合動畫本質2D動畫步履維艱,甚少開畫。

回顧中國動畫電影市場票房TOP20的作品時,就不難發現,除了2016年先後上映的《大魚海棠》、《你的名字》、2019年重映的《千與千尋》是2D外,其他的17部動畫電影作品,都是清一色的3D。

「受海外優秀作品的影響,仍然還有不少的中國普通觀眾固執地認為,動畫做成3D要比2D更為高級,更像是值得掏錢買票的「大製作」。雖然這種現象的發生讓不少二次元 愛好 者感到痛心和惋惜,但大眾市場的實際喜好和認知,也讓不少國內的動畫和電影公司在權衡利弊之後,不得不投入3D的懷抱。」ACGX發文稱,3D動畫電影對於全球范圍內大部分的普通觀眾來說,都從最初的「圖個新鮮」,逐漸變成了一種「觀影習慣」。

AI動畫時代來了

保護2D動畫迫在眉睫

這是個非常危險的信號。意味著未來市場將很難再接受宮崎駿、今敏和迪士尼傳統手繪動畫的作畫風格和審美趣味了。而在中國電影市場,像《羅小黑戰記》這樣優秀的2D動畫電影想要擁有一席之地,關鍵還是要能夠做到像日本以及歐洲少數幾個國家那樣,讓大眾充分感受到2D動畫的獨特藝術魅力。

更重要的是,中國動畫人從80年前《大鬧天宮》開始積累起來的創作 經驗 ,在經歷了市場化重構之後已經消失殆盡了,只保留了2D動畫這一個獨苗。如今市場份額持續下滑,2D動畫獨苗只靠木頭和他的《羅小黑》獨木難支。而我們的下一代,難道還讓他們看《喜羊羊》和《熊出沒》嗎?

也許不會,因為現在的孩子們愛看《小豬佩奇》和《小馬寶利》。這都是那位媒體朋友說的「沒有陰影都是色塊的省錢之作」。可是如果現在我們不保護2D作品,以後恐怕連色塊都看不上了。

最近一項新的人工智慧技術讓動畫業界毛刺在背,夜不能寐。這項技術叫PFNN:Phase-Functioned Neural Networks,主要通過人工智慧自動製作動畫。

同時這個項目組也出了一個演示動畫,我們來看看畫風。

所以你確定我們以後要看這玩意兒嗎?技術確實讓生活更便捷,但並不能讓生活更美好,更不會讓藝術更偉大。我不想看,我還是想看畫師們一張一張畫出來的那種動畫,不管他是畫在紙上、畫在賽璐璐膠片上還是用電腦繪圖板畫在PS、AE上。

技術已經剝奪了人類太多東西了,就不要染指動畫這么純粹的藝術了。

《羅小黑戰記》觀後感四

小黑首映日2019年9月7日,和朋友打算看電影,很久沒進電影院了。就打開軟體開始選,羅小黑戰記在第一推選,評分還特別高,好像在微博里聽別人提過,不是很了解,應該差不了吧,那就這部吧。沒有多少期待,就這樣買了票。

可是,和平靜地進入影院對比,從影院出來的時候我和朋友都激動的不行,這也太好看了,為什麼之前都沒怎麼聽說過這個電影。

小黑:師父我可不可以跟你一起走啊?(眼淚止不住了)

無限:當然!

我的內心已波瀾萬丈,這也太美好了吧,按照一般劇情發展,經歷了那麼多,身邊的人只會陪你一段風景,要是這樣分開我也是能接受的。可是小黑大聲地說出來自己的心聲,無限果斷的回應他,我真的淚奔了。

好了,整理一下激動的心情,簡單說一下電影吧。電影主要講述人類與妖精的故事,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小黑失去了家園,在外流浪,一開始遇到了風息等妖,後來混戰中被人類無限誤抓了,就開始了他們的旅途。開頭的畫風感覺很日系,不過我看動漫看的太少,不好做過多評論。

小黑在無限的陪伴下不斷地成長,在這個過程中無限更多的是激發小黑去思考是非黑白,而不是說教類的去灌輸。立場不同,想法就會不一樣。最後小黑自己整理清楚了,才使得人類免於更大的傷害。整部影片既搞笑又治癒,而且笑點一點都不低俗,這點太對我胃口了。小黑從對無限的警惕到後來的信任依賴,讓人心生溫暖,而無限有小黑這么萌系的小可愛陪伴就再也不孤單了。當然了,無限還是很霸道的,讓小黑去會館的時候說:我給你兩個選擇,一個是自己自願去,一個是被我綁著去。哇塞,這有區別嗎,不還是要去,捆綁什麼的不要太多。

風息、無限和小黑大戰的時候驚到我了,這么治癒的畫風在大場面上絲毫不含糊,當然還有暴躁的哪吒出場:空間系什麼的真是煩死了!後半段笑點燃點超密集。

看完電影後,一直不知道怎麼發朋友圈安利,因為太喜歡反而瞻前顧後。補了劇版的羅小黑,更新到28集,與電影版很多伏筆都能呼應上,無限在劇版只出現了名字。劇版更新了這么多年,一直保持著自己的節奏,沒有因為這浮華忙碌的世界而改變。看到有說木頭導演拉投資時要保持電影的絕對的話語權,這樣會增加很大難度,但是這也保證了電影的完整,所以才能看到現在的羅小黑戰記。雖然認識小黑晚了一點,但是被這個吃貨小黑深深的吸引了,希望以後能看到更多的劇集或電影啊!

《羅小黑戰記》觀後感五

此電影的中心主旨,是闡述人類對環境的破壞。這種類型的作品,以前不是沒有過。

以科幻電影為首的《後天》,幾乎是透過熒屏恐嚇觀眾,再不關心環境,人類就要滅絕了。

這種政治正確的題材,最容易讓主創用春秋筆法敘事,不是講故事,而是講價值觀。然而這部動漫的主創團隊敘述方式,極為溫和。主創高明在他們沒有按著觀眾的脖子,讓觀眾不得不承認破壞環境的人類是壞人。沒有基於對錯,而是基於立場,這種表述方式難能可貴。

同一題材,讓我如此感慨的,只有宮崎駿的《風之谷》。

美中不足的是,這部電影缺少對人類這個群體的描述。通篇的起因在人類破壞環境上,但是落腳點只是幾只妖精的內斗,有舉重就輕之感。這種情況下,自然沒有把觀眾的思路往更深一層的方面引導,升華主題,讓我覺得有些遺憾。

C. 真人版《貓和老鼠》:好萊塢是怎麼侮辱你童年的

最近,號稱「打破次元壁,2D動畫+真人聯動」、「童年爆笑歡樂彈」的《貓和老鼠》真人版電影上映了。


但是口碑卻出乎意料地......差!



這么說吧,這 電影還沒播的時候,豆瓣評分開分6.1。開播之後就掉到5.7,現在又降了0.2......



而原版評分是多少呢?是9.8!



現場告訴你,你的童年回憶是如何被毀掉的。


而且不止國內,北美市場同樣有著相同的處境。上映第一天,好評率44%,隨著差評發酵,好評率已經跌到了25%。


經典IP栽在好萊塢的手裡,早就不是第一次了。


而一個又一個經典ip的毀掉,似乎也在昭示著,好萊塢創作能力的枯竭。


那麼,這次的《貓和老鼠》真人版到底有多難看?好萊塢又究竟是怎麼一步步從殿堂級影視公司走向今天的局面的?






首先,先不說電影拍成啥樣,咱先看看這宣傳片。


華納在所有提前放出來的宣傳片里,都給了湯姆和傑瑞大量的鏡頭,以證實即便電影為真人版,這倆小傢伙也是絕對的主角 ,以及它們會在打鬧中繼續為大家帶來歡笑。



但事實呢!故事卻是圍繞一個叫做凱拉的女孩,講的是凱拉的工作、「成長」故事。


本該是男一男二的湯姆和傑瑞,在這里妥妥地成為了跑龍套演員 ,戲份加起來不超過20%,幾乎沒什麼存在感。


EXM???那你這宣傳片不是騙人么!


更別說拋開湯姆和傑瑞之外,人物劇情更加無厘頭和離譜了。


大家之所以覺得原版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湯姆和傑瑞雖然天天打,但好似他們從未把對方當成過敵人。


比如在原版動畫片的其中一集《老鼠在曼哈頓》中,傑瑞某天晚上給湯姆留下了一封道別信:「湯姆,這種生活讓我情緒低落,我要去尋找光明大道。」而當傑瑞來到繁華的都市,體驗了城市的孤獨和冷漠後,傑瑞最後選擇回到湯姆的家,把道別信撕毀並狠狠親吻了湯姆。


打鬥中又多了一絲溫情,這是原版最為寶貴的地方之一。


但是在這里,他們已經不再是讓人討厭不起來的歡喜冤家,而變成了到處惹禍、破壞別人婚禮的煩人精。


僅有的幾個有意思的貓鼠互動還都是照搬原版 ,這種掛羊頭賣狗肉、江郎才盡式地處理方式真的很沒勁!



其次, 畫面假的離譜。


在滿是真人出現的時候,貓和老鼠就像是摳圖一般。電影里,所有的動物都是2D,但人又很真實。


所以當人和動物同時出現在畫面中......你懂這種感受么?分分鍾出戲。



但是事實證明,手繪動畫也是可以改成3D的。


《帕丁頓熊》



《彼得兔》



本來我對這電影期待挺高的,以為會和朋友笑到頭掉,卻沒想到我們全程在電影院不停看錶。再往旁邊瞅瞅,小朋友們已經熟睡,身旁的家長也一臉無奈。


這哪是「笑到變形」啊,分明是困到不行吧。搞得我特別想把身邊的小朋友晃醒,告訴他我們那個年代的《貓和老鼠》絕對不是這樣的......


同時,我也不得不為曾經的經典IP感到嘆息。那個82年前由米梅高設計師手繪出來、最後 被華納買下,從此成為好萊塢的經典動畫之一;那個從1941-1953年,多次提名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背景音樂都成為了古典音樂名曲、畫面細致到連湯姆拉小提琴、彈鋼琴的指法都正確的《貓和老鼠》 ,如今被好萊塢的改編毀於一旦,成為了圈錢機器。







與此同時,這已經不是好萊塢第一次毀IP了。


近些年,好萊塢連續把經典動畫改成3D電影,除了《貓和老鼠》,還有迪士尼內容蒼白無力、僅靠特效加持的《小飛象》;完全復制原版、沒有一絲新鮮感的《獅子王》;以及去年上映的那部「沒有優點就是最大的優點」的《花木蘭》等。


這一系列童年經典ip的改編,口碑一部不如一部。





為什麼會這樣呢?一個人們也許難以相信的事實是,好萊塢的創作能力正在日漸枯竭。


曾經,好萊塢可是全世界電影界的一座燈塔。


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好萊塢在鼎盛時期打造的 《綠野仙蹤》、《亂世佳人》、《呼嘯山莊》 接連闖入大眾視野,轟動世界。《亂世佳人》更是斬獲奧斯卡10項大獎,成為美國 歷史 上票房最高的電影。


那段時期,美國電影業迅速發展,八大片商(米梅高、環球、二十世紀福克斯、雷電華、華納兄弟、聯藝、哥倫比亞、派拉蒙)幾乎掌握了好萊塢95%的市場份額,每年都會製作大約 400部 電影。且每周觀影的美國人接近 9000萬 ,這對於當時只有1.3億的美國人口來說,比例相當之高!


不過好景不長,五十年代,電視機問世了。電視機的出現,給了好萊塢一個不小的打擊。


當時,大家看電影每周最多也就一部,但電視節目卻越來越豐富,且擁有電視機的美國人與日俱增。光是1950年,美國就賣了730萬台電視, 直接導致有電視的家庭觀影次數下降了20%-30%。



你想想,既然都是熒幕影像,那別人為什麼不在家看電視,非要跑到外面花錢看電影呢?


感到威脅的好萊塢,在電視出現後的幾十年間,就一直在打造大量有別於電視節目的IMAX、立體聲、3D之類的 大成本製作。


但眼前還有更緊要的危機,看電影的人逐年下降,但電影還在不斷生產,結果便是影片過量,票房不佳。1969-1971年間,好萊塢幾大製片廠紛紛出現了嚴重的財務危機。


這時,華納兄弟跳了出來,率先做出了突破。


70年代中期,華納開始控制影片數量,轉而決定每年只用高成本去投入4-5部有把握獲得高收益的製作。



事實也果不其然,單單是《哈利波特》的幾部,就給華納帶來了85億的收入。不但解決了財政問題,華納還由此在2007-2011年間穩站好萊塢片商之首。


之後其他幾個製作公司看到華納取得的成績,也紛紛開始效仿。 而這,便是好萊塢商業大片的開端。


但與此同時,好萊塢的電影製作也變得越來越模式化:


劇本的標准頁數必須是110-130頁、男女主角的戲份必須達到75場戲、調查近三年同類型電影的票房是否逐年上升、整部影片的轉折事件有沒有達到40個......以上的這些條件,全部符合的可以到達決策層,不符合的乾脆直接扔掉。


而這種形式,幾乎延續到了如今的美國電影。



其實那個時候,好萊塢就已經嘗到了類似《哈利波特》這些IP的甜頭,不過問題也隨之出現。


這些可以分著拍好幾季的電影,總會有結束的一天。像《蝙蝠俠》總共就三部,《加勒比海盜》拍到5的時候票房已經明顯下降,那麼 等一整個系列都拍完了,又該拍什麼繼續賺錢呢?


正當好萊塢為此事憂心的時候,一個當時並不知名,但現如今風靡全球的名字——迪士尼出現了。



此時,迪士尼還不是好萊塢八大片商的其中之一,但2009年,迪士尼以42億美金收購了漫威,漫威旗下4700多個角色,讓好萊塢看到了一條至少可以幾十年不愁票房的「光明大道」。



不僅如此,既漫威後,2012年迪士尼又以41億美金收購了盧卡斯影業,將《星球大戰》收入囊中;2019年更是花費713億美元的巨資,把21世紀福克斯收入麾下,拿下《X戰警》、《死侍》、《阿凡達》和《冰河世紀》。


正是憑借這些IP,迪士尼一步步從無名小卒變身好萊塢領頭羊。 2019年,迪士尼電影全球營收突破了90億美金,票房幾乎是華納的兩倍。



自此,不需要級別多高的導演或者多知名的演員,甚至不需要有多麼精彩的故事情節, 只要超級英雄的IP往這兒一放,有擁有超能力的普通人、和正邪沖突的戲碼,好萊塢自然就吸引了無數的影迷,有了穩賺不賠的票房保障。


不過,你以為迪士尼IP給好萊塢帶來的只有電影收入嗎?錯了,人家還有線下樂園。



迪士尼的IP業務是這樣賺錢的:


先在電影院拿到票房收入,接著進入發行環節,通過網路、電視撈第二筆錢。



一個劇本,背後是無數種賺錢方法。


就這樣,好萊塢抱住了迪士尼的大腿。






可是, 當好萊塢抱住了迪士尼的大腿,自以為可以抓住鐵飯碗之時,也恰恰是好萊塢衰落的開始。



而好萊塢的其他片商看到迪士尼的賺錢模式,也不再搞創新,而是從自家的版權庫下手。


華納和DC漫畫公司組成了「DC擴展宇宙」,和傳奇影業組成了「怪獸電影宇宙」;環球開始搞起「黑暗宇宙」。而迪士尼除了翻拍IP,還將旗下動畫改成了真人版電影。





與此同時, 知名導演的出片效率也大幅下降。


好萊塢產片量較多的導演、曾獲得過兩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上一部作品還停留在三年前的《頭號玩家》。李安、詹姆斯·卡梅隆等同樣獲得過此獎項的導演,近幾年也都沒什麼作品面世。




而長時間的改編IP,也給好萊塢帶來了一個潛在的致命問題。


現在的好萊塢公司幾乎都是職業經理人,他們只會不停地拍續集,毫無新意可言。甚至幾個人物剛一出場,觀眾就能猜到後面會發生什麼。


這種 審美疲勞問題 ,雖然不致於讓好萊塢短時間內一敗塗地,但已經開始讓好萊塢的票房出現下滑趨勢了。


在北美,星戰系列的《游俠索羅》票房只有2.1億美元,迪士尼由此延遲了繼續推出星戰系列電影的計劃;


在中國,《變形金剛5》豆瓣評分只有4.9,觀眾覺得故事沒創新,單純只是一些特效疊加。同時,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市場已經不再是香餑餑的現實。




於是,便只能這么不尷不尬,不上不下。




尾聲



曾經,IP代表著佳作,代表著情懷,更代表著萬眾期待。而 如今再提到IP,我卻只能想到它被好萊塢玩兒壞。


的確,經典IP之強大,確實不是普通作品可以匹敵的。它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可能是其他電影的許多倍。


能躺著賺錢,誰又願意站著呢?



但好萊塢應該明白, IP雖好,可它並不萬能。


再好的IP也需要經營,如何用、怎樣用才是電影方真正應該考慮的問題,而 不是頂著強大IP的名義圈錢。


中國作為除美國本土外,票房貢獻最多的國家,觀眾已經成長了,超級英雄不再是他們唯一的夢。據統計,2020年共有22部好萊塢影片公映,但累計票房卻不足總票房的20%。


更重要的是,他們不再覺得外國的就是好的。


十年前,年度票房前10的電影,一半以上都是好萊塢大片;



到了2019年,榜單上的好萊塢影片僅剩2部;



去年,國內卻首次出現票房前十全是國產片的情況。



這一變化也在告誡好萊塢,一味地炒作ip來圈錢,只會使他們從「爺青回」變成「爺青毀」。


當褪去了曾經閃耀著的光環,好萊塢應該明白,所有的創作者也應該明白,留住觀眾的唯一武器,便是敬畏觀眾。

D. 《貓和老鼠》系列動畫最大的魅力是什麼

說起《貓和老鼠》,大多人的印象都是非常深刻的。有許多人到現在為止,都非常喜歡看這部動畫。一隻壞壞的,卻又傻的可愛的貓和一隻非常精明,古靈精怪的老鼠,他們之間的故事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的。這部動畫的台詞寥寥無幾,可是看的人全都能看懂它的動畫情節,逗得讓人捧腹大笑。


而且小編記得有人將湯姆彈鋼琴的片段跟鋼琴譜比較,它彈的竟然完全正確,這是需要多用心,多麼嚴謹啊。值得一提的是,《貓和老鼠》這部動畫,是人們手工繪畫出來的,而且其分鏡也是異常復雜。現在的動畫都是電腦製作,成本也很低,基本上很難達到這一點。

E. 《貓和老鼠》真人版上映,它會毀童年,還是再續神話

《貓和老鼠》大電影將會在元宵節和大家見面,它似乎是在中國上映的第一部《貓和老鼠》電影。《貓和老鼠》作為一部有近百年歷史的優秀動畫,它陪伴了十幾代人的童年,相信許多小夥伴小時候都看過《貓和老鼠》。而這部真人版大電影作為《貓和老鼠》時隔十年的電影新作,它肯定會給我們帶來截然不同的感受,那麼它會毀掉《貓和老鼠》這個ip,還是延續我們童年的神話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分析下,如下:



小編總結:

《貓和老鼠》同期的競爭對手,依然是《哪吒重生》和《熊出沒》這兩位,《哪吒重生》據說還沒有回本,現在又殺出一個《貓和老鼠》搶票房,它真是心裡苦啊。《熊出沒》已經賺得盆滿缽滿,《貓和老鼠》票房即便爆了,也不影響它推出續作。以上是小編的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若有不同看法的朋友,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說說你的看法,大家一起探討探討,謝謝。

閱讀全文

與貓和老鼠大電影成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吉他電影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787
有個電影叫什麼鳥兒 瀏覽:183
法國十九禁電影 瀏覽:626
喜羊羊與灰太狼大電影有什麼 瀏覽:695
越南盾電影名字 瀏覽:613
電影演員揚冪的介歷 瀏覽:235
天使電影完整版播放 瀏覽:445
2020年國產新動畫電影 瀏覽:611
躺在在貨車里愛愛的一部電影 瀏覽:498
泰國電影初戀那件事 瀏覽:995
臨沭最近上映的新電影2019 瀏覽:852
藍色電影網站 瀏覽:393
成龍一部有泥塑的前段電影 瀏覽:272
勾魂女郎電影圖片 瀏覽:422
成龍在美國跳舞電影有哪些 瀏覽:628
大猩猩護著小孩的電影名字 瀏覽:565
蒼狼大電影全集在線觀看 瀏覽:278
電影鐵布衫完整版國語 瀏覽:550
國內僵屍電影大全 瀏覽:438
名字帶風暴事件的電影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