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本自己拍的被海嘯淹沒的電影叫什麼
日本沉沒(2006)
《日本沉沒》,是一本於1973年出版,由小松左京著作的日本科幻小說。為第27回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第5回星雲賞日本長篇組的得獎作品。同年東寶將之拍攝成電影,結果大大轟動了日本,也成為了災難電影熱潮的先驅者。
東京廣播公司於 2006 年將電影翻拍。另外,本作品也被改編製作成特攝電視劇、漫畫和廣播劇。
❷ 求電影《日本沉沒》的詳細資料~
劇情 地球科學博士田所乘坐潛水艇「海神6500」號進行了一次深海調查,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由於日本海溝附近的大規模地殼運動,日本列島將在1年內沉沒!其它科學工作者對田所的日本危機論根本不以為然。內閣總理大臣山本則對此十分重視,指派田所的前妻鷹森為應對危機的專門大臣。山本親自奔走各國,商討日本國民避難事宜,鷹森則找到了田所請教避免國土沉沒的對策。而滅頂之災來得比預料的更快。日本各地相繼發生大規模地震和火山爆發,昔日繁華的大都市頃刻間沉入大海,整個日本陷入了大恐慌。在救災行動中,海神6500號的船員小野寺俊夫邂逅了救護隊員阿部玲子,兩人協力救出了因阪神大地震而成為孤兒的倉木,並在彼此之間擦出了愛情的火花。面對這場巨大的災難,人們開始了背水一戰…… 製作費用高達20億日元,堪稱日本電影史上耗資最大的災難片《日本沉沒》即將於9月21日在中國內地全面上映。影片虛構了整個日本列島沉入海底的過程,日本人氣偶像團體SMAP成員草剪剛和當紅女星柴崎幸擔綱男女主角。據悉。影片公映後成為日本年度票房冠軍,之後在韓國及中國香港上映時,都曾高居票房之首。 將有8級地震、海嘯等場面 《日本沉沒》改編自小松左京的同名暢銷作,1973年曾由東寶電影公司投資被搬上銀幕,並在中國上映。多年來日本影壇數度想重拍,都因資金太龐大而作罷,最後東寶電影公司和TBS電視台決定攜手合作,耗資超過20億日元,成為日本電影史上投資最大的影片。故事講述了科學家在一次深海調查中發現了日本海溝附近的大規模地殼運動,由此預言日本列島將很快沉沒。之後接踵而來的事實也無情地證明了科學家的推斷:各地相繼發生大規模地震和火山爆發,昔日繁華的大都市頃刻間沉入大海,整個日本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 據悉,原著描述地質學家深海調查,發現日本將在300天內陸沉,新版的電影將陸沉時間縮短90天,使情節更加緊湊。片中將出現8級大地震、海底火山爆發、海嘯等恐怖災難場面,堪稱一個「災難集中營」。日本政府傾全力支持「日本沉沒」的拍攝,出動防衛廳、陸、海、空自衛隊、東京消防廳等機關,甚至還邀請海洋研究開發機構(JAMSTEC)擔任顧問,讓影片出現的氣象、地殼變化等問題更真實。 投放200個拷貝 《日本沉沒》於8月24日起率先在天津和長春上映,北京5家影院也於當天舉行了點映。據發行方介紹,影片在之前兩個城市投放的拷貝不到10個,但是票房成績非常理想,目前已近百萬。全國各大院線負責人在看片會後對影片反響也不錯,此次全面上映投放的拷貝量已達200個。
❸ 《日本沉沒》這個電影有幾個版本
《日本沉沒》這部影片其實拍過兩個版本,一是1973年拍攝,一為2006拍攝
沒記錯的話是1973版的,看畫質就知道。
❹ 電影《日本沉沒》觀後感,700字,
據8月30日《大河報》報道,9月14日,投資20億日元、日本電影史上投資最大的電影《日本沉沒》開始在中國上映。這是1973年同名舊作的翻拍版,改編自著名作家小松左京20多年前的同名災難小說。故事的梗概是:幾位頭腦敏銳、有正義感的海岸地質學家發現日本列島將要沉沒的徵兆。消息傳出,全國嘩然,有的質疑,有的嘲笑。但越來越多的跡象無情地證明了他們的推斷,內閣首相不得不向全國人民宣布:日本處於一片惶恐和混亂之中。在接連不斷的地震、海嘯和火山噴發中,人們紛紛轉移財產,想方設法逃往國外,內閣策劃向世界各地輸出移民,又引起世界各國的強烈反響和不同態度、對策。小說最後以日本列島終於沉沒在萬頃波濤中而告終。
在我們看來,這部旨在喚醒或鞏固日本人憂患、預警意識的電影也太危言聳聽了,半個多世紀來生活在和平和富裕生活中的日本民眾能接受這樣的電影嗎?官方不加以干涉嗎?回答是肯定的。去過日本書店的人都能發現,這類書籍俯拾皆是,如《日本危機》、《日本面臨挑戰》、《日本的悲劇》、《日本即將崩潰》、《日本向何處去》等等。正如日本一家報紙在解釋這種現象時說,它准確地抓住了日本人的敏感神經。日本是個島國,四周是海洋,國家就像一頁小舟,隨時都有傾覆的可能。加上地震、火山頻發,資源缺乏,人口密度大,這使他們總是缺乏安全感,這種感受很自然地孕育了日本民族根深蒂固的世界少見的憂患、預警意識。他們凡事總愛向前看,從最壞的方面去考慮,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用叫喊「狼來了」的辦法刺激公眾的的這種意識。《日本沉沒》就是這種背景下的產物。
日本人的憂患、預警意識使日本民族受益極大。只舉一個例子。20年多前的小說《日本沉沒》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日本官房長官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不管怎樣,日本經濟不同海外聯系,就無法維持了。整個日本社會已經到了如果不飛向世界、不飛向海外,不到外面尋找為人類做些貢獻的新工作,就寸步難行的時候了。如果再陷在國內事務中不能自拔,那就只會自己害自己了。」(見《曖昧的日本人》一書)作者在書中還做出這樣的構想:日本壟斷資本應該向發展中國家滲透,實行遷廠和對外投資,同美國、歐洲共同體競爭。」對照這些文字,看看日本本土出現的「企業空洞化」現象,想想目前遍布全世界的日本企業和馳名全球的眾多名牌,想想他們與美歐持續不斷的貿易摩擦和競爭勢頭,就不言而喻了!
我很自然地想到這樣一個問題:我國也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地方,但中國人為何從來不寫這樣的書?我想,這也與地理因素有關。中國不存在被海洋吞沒的危險,國土巨大,即使常常發生地震、暴風、洪災、旱災等自然災害,但畢竟迴旋餘地大。和日本相比,這是我們的優勢,但也因此培育了我們的短處——自古盲目自大、滿足現狀、不喜歡往前看、熱衷崇古、缺少憂患或預警意識等心理。這種心理目前仍然在延續著。比如,如果現在某個中國作家也寫一個類似的電影劇本,預示不久的將來我們的某個重要城市將因地震、海嘯、火山、沙漠化、沙塵暴、洪水等輪番襲擊而徹底毀滅,這書能出版嗎?恐怕很玄,首先會被一批「聰明」人用「杞人憂天」的古訓加以嘲笑和譴責,接著會因「危言聳聽、製造恐慌、不利於穩定」等理由而不許出版,至於拍成可以造成更大傳播效應的電影電視劇,那更是不可想像的事情了。
對重大自然災難的預警,無非是將細微的、常人難以發現的災難預兆進行披露、放大甚至誇張,吸引公眾和媒體將關注的目光投向可能的災難,促使學者、科學研究人員對其進行專業的考察和評估,提出避免災難發生及將災難的危害減到最小程度的種種方案;經反復討論論證,在全國上下左右達成一定共識的情況下,政府或立法部門出台必要的行政措施或法律法規,確保各類方案的落實。簡單地說,它和天氣預報的功能沒有差別,雖然有時會是虛驚一場,但不進行天氣預報將更加可怕。因此,我們不應一味害怕公眾經不起重大突發預警的打擊,要明白,公眾的這種脆弱正是源於他們對預警的長期陌生,如果能夠經常性地對公眾進行預警教育和演練,他們就會像日本公眾一樣,不但不會產生恐慌心理,反而會在災難面前表現得沉著和冷靜。
❺ 關於 日本島沉落 的電影
日本沉沒 Nippon chinbotsu
其它譯名: Japan Sinks
Submersion of Japan
Tidal Wave
類 型: 科幻 / 驚悚
導 演: Andrew Meyer
森谷司郎 Shirô Moritani
編 劇: 橋本忍 Shinobu Hashimoto
Sakyo Komatsu
主要演員: 洛恩·格林 Lorne Greene
小林桂樹 Keiju Kobayashi
Rhonda Leigh Hopkins
藤岡弘 Hiroshi Fujioka
丹波哲郎 Tetsuro Tamba
上映日期: 1974-11-4
國家地區: 日本
地質學家田所博士作深海調查,竟發現一個驚人結論,日本將於三百天內陸沉,這時候,關東區正發生大地震,東京高樓大廈夷為平地,到處火災,災民爭相逃命……
日本沉沒 Life Boat
其它譯名: 無
類 型: 劇情
導 演: 樋口真嗣
編 劇: 加藤正人
主要演員: 草剪剛 Tsuyoshi Kusanagi
柴崎幸 Kou Shibasaki
豐川悅司 Etsushi Toyokawa
及川光博
上映日期: 2006-7-15
國家地區: 日本
僅僅一息之間,日本列島將盪然無存——可能就發生在明天
在地球科學博士田所雄介(豐川悅司飾)的指揮下,海神6500號的小野寺俊夫(草剪剛飾)與同僚結城慎司(及川光博飾)一起參加了深海調查。該調查的結果讓小野寺大吃一驚——由於海底板塊的急速下降,日本列島將會在僅僅一年後沉沒。田所將這個全日本的危機告訴了其他的科學家,卻被視為「不值得一聽的妄言」。但是,內閣總理大臣山本尚之(石坂浩二飾)卻認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任命田所的前妻鷹神沙織(大地真央飾)為危機管理 大臣。山本總理也為了申請海外接納日本難民進行避難而開始了他的說客之旅。
可是,時間不等人,以北海道的地殼變動為開端,從九州深入至內陸的地殼變動浪潮席捲日本列島。政府發布了緊急事態宣言,人們為了尋求逃亡的路而倉皇逃竄。鷹神緊急展開避難計劃,但她的努力卻顯得蒼白而無力,犧牲者的數目仍然是不停上升。
另一方面,小野寺與危機救援隊隊員阿部玲子(柴崎幸飾)一起,救出了失去了親人的少女倉木美笑(福田麻由子飾)。在阪神大地震中失去親人的玲子領養了美笑。為了鼓勵美笑,小野寺前往玲子的住處探望她們。這三個在災難中碰見、結識的人之間產生了一種強烈的難以斷絕的關系,玲子和小野寺各自的心也都被對方所吸引了。
時間一刻一刻地逼近,在日本列島即將分崩離析前、在這史上最嚴重的國難前、一億二千萬的日本人到底該何去何從?現在,與全體日本人的存亡息息相關的壯烈的挑戰拉開帷幕……
導演:不單純的災難片
雖然本片是一部以災難為主題的電影,但導演的拍攝意圖並沒有停留在單純的製造恐慌緊張氣氛上面。相反的,導演以「國土的消滅」為重點,希望正享受著和平幸福生活的日本人不要放鬆警惕,然要保持危難意識。在日本中央防災會議的專家研究會上,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的山岡耕春教授更將這部「最有危難意識的影片」介紹給與會者。另外,對於在大災難發生之時人們該如何面對,導演希望能透過本片,可以傳達一種勇敢站出來一起直面災難而非各自逃難的精神;同時也希望在暑假中前往欣賞的學生們可以借本片找到未來個人努力的方向。
觀眾:新不如舊?
改編漫畫或者小說、翻拍舊作這兩種電影題材最近似乎充斥日本熒屏。這部《日本沉沒》也沒有跳出這個框框——改編自小松左京1973年3月出版的同名小說,翻拍自1973年12月上映的同名電影。舊作創造了當時日本電影史上投資最龐大——製作費高達5億日元、動員人數最多——多達650萬人(其中還不乏東京大學教授以及地震研究所所長等專家的特別出演)、最後狂收40億日元等多項紀錄,引發了巨大的轟動。因此,這次樋口真嗣翻拍的新作難免會被拿來與經典舊作作對比。新舊作時隔30多年,新作的製作技術當然占優——運用了最新的幾可亂真的CG技術、各省廳的全力協助、豪華的演員陣容等等成為這部戲的一大看點。提早試看過該片的觀眾對其的評價也是好壞參半。有的認為影片中日本人十分熟悉的風景名勝慢慢崩塌的場景十分有沖擊力;看著倉皇奔逃的難民們彷彿就像看到自己的家人深陷其中一樣難受;與舊作相比,新的時代背景下官僚們自私的出逃、遭受美國的拋棄、驅逐日本的難民等均讓人覺得更有真實感。但是也有人認為,故事的展開太快,有個別地方欠缺說服力,不能讓人有身歷其景之感;有地殼變動所引起的日本各地出現崩塌等場景處理得不好,令到整部電影都處於不咸不淡的氛圍之中,白白浪費了出色的CG技術;草剪剛與柴崎幸演繹的災難中的戀愛也被認為有故意煽情催淚之嫌。
無論如何,到底是新不如舊還是超越前人之作,這部又一次刷新了日本電影史投資額紀錄——高達20億日元製作費的電影仍然值得我們期待。
❻ 求日本沉沒電影
日本人分別在1973年和2006年拍了兩次日本沉沒。劇情基本一致,都是說因為自然災害導致日本列島沉入太平洋。在沉沒前日本政府在國際社會幫助下竭力自救的故事。不同的是因為電影特效的進步,06年拍的更好看而已。在73年版本里,還有日本政府向中國求助的情節,裡面的中國官員穿著中山裝的模樣倒是和那個時代十分吻合。
這兩部電影在網上都有下載
http://www.bttiantang.com/subject/7986.html(2006版)
http://www.bttiantang.com/subject/17115.html(197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