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於每年8月至9月間於義大利威尼斯麗都島舉行。
戛納電影節於每年5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
柏林電影節於每年2月間舉行,為期兩周,因舉辦時正值寒冬而顯得格外特別。
❷ 歐洲三大電影節
最著名的莫過於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
1、威尼斯電影節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
2、戛納電影節
華人評審:
1997年:中國女演員鞏俐獲邀成為該屆競賽片項目評審。
1998年:中國導演陳凱歌獲邀成為該屆競賽片項目評審。
2001年:中國台灣導演楊德昌獲邀成為該屆競賽片項目評審。
2017年:中國女演員范冰冰獲邀擔任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
3、柏林電影節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
❸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介紹
柏林國際電影節(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與戛納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是「金熊獎」。20世紀50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每年一次,原在6-7月間舉行,後為與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3月間舉行,為期兩周。其目的在於加強世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促進電影藝術水平的提高。是柏林國際電影節(德語: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又稱Berlinale),和戛納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並列為國際三大電影節,是世界四大藝術電影節之一(德國柏林電影節、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法國戛納電影節、俄國莫斯科電影節)。柏林電影節也是各大傳媒的盛事,每年大約有15,000名的專業參與人員,其中來自世界76個不同國家的記者多達3,500名。2004年2月5日到15日舉行的第54屆柏林電影節參展影片有3,117部。從2002年開始柏林電影節隸屬於商業性質的「柏林藝術展出有限公司」。
❹ 北京電影節海報設計師:「我們也沒想到會被罵成這樣」
Film Festival /
對於這一切,這張掀起軒然大波的海報背後的設計師們又是怎麼看的?
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先導海報
最近幾天一張北京電影節的海報引發了前所未有的激烈討論。相比對上一屆北京電影節海報一邊倒的批判,這一次大眾對這張海報的意見卻呈現出極端的兩極分化。
人群像摩西分紅海一樣分為涇渭分明的兩派:一派認為,這張海報的設計語言非常當下,甚至代表平面設計的未來;另一派則認為這張海報未經雕琢,簡直像業余的學生作品。
Voicer在事件發生後第一時間采訪了北京電影節先導海報背後的設計師團隊「立入禁止」,意外爆紅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劉治治 & 迷盒
劉治治 / 著名平面設計師,立入禁止&拂一個山坡聯合創始人。2003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平面設計系。2010年至今任中央美術學院講師。2003年與廣煜、何君建立 MEWE設計聯盟,2007年與廣煜重組吐毛球工作室,2015年重組立入禁止。設計作品曾獲東京字體指導俱樂部提名獎(2004—2009年),紐約國際藝術指導俱樂部優異獎(2005—2006 年)。2010年成為 AGI(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會員。
迷盒 / 曾擔任《新視線》資深設計師及編輯、The New York Times Science Times中文版創意總監、The New York Times中國區藝術總監。2011年創辦獨立雜志《Cover》。2013年加入吐毛球平面設計,2015年與劉治治重組立入禁止工作室。Editorial design偏好者,極盡以設計傳達更多信息。
立入禁止 / 於2015年重組,成員由設計取向完全不同的創意人組成,他們從事平面設計、插圖、交互界面、出版、策劃展覽……幾乎涵蓋了平面設計的所能接觸到的方方面面,藝術、 時尚 、產品、建築、媒體、互聯網、音樂、文學、教育等, 具有極強的跨域性。
立入禁止官網:studionaeo.com
Q&A
VOICER x 立入禁止
Voicer:你們當時接到北京電影節項目的時候,官方的要求是什麼樣的?
立入禁止: 首先要先明確一點,現在這張海報是先導海報,不是主海報。 雖然我們當時是按照主海報來做的,但是電影節可能還是希望有一個在視覺上更受官方認可的主海報。所以大家在微博上特別踴躍地評價我們做的這張先導海報,其實有點兒把勁兒使過了,希望大家可以等到主海報出來的時候再踴躍。
其實北京電影節主辦方對我們很尊重,在設計過程中也沒有太多的修改。在做設計之前,他們提出一定要有風車,因為他們的主標是風車;希望有天壇,因為風車和天壇有風調雨順的含義;另外希望光感、色彩上能夠有電影的感覺。
所以基本上他們沒有什麼太大的修改,尤其動態海報上,沒有提什麼具體的意見。網上有的設計師朋友們幫我們說話:「哎呀,肯定是被甲方欺負了!」,但其實也沒有。甲方有要求,我們作為成熟設計師,肯定不能忽略他們的要求。所以網上說這次的海報是電影節甲方「逼迫」的結果,是完全不實的。
立入禁止設計的 北京電影節海報室外效果圖
Voicer:有沒有預料到這張海報會掀起巨大的討論?
立入禁止: 誰也沒有預計到一張先導海報會上熱搜,我們也沒想到能被罵成這樣,「公共領域的冒險竟然是如此危險」。我們就在想,大家的反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兩極分裂?
設計圈的朋友們都說耳目一新,今天還有設計師朋友說我們是跨時代的設計,這張海報會變成一個新時代的設計標准,但其實並沒有。
罵不罵其實無所謂,你做的東西是一個進入公共領域的東西,被罵不是很正常嗎?沒有引起爭論的話也挺沒意思的。但我們會去想這些爭議的原因。 好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電影海報其實有一個特定的範式。
許多電影海報的字體都做成書法體或者金屬效果
就拿別人攻擊這張海報最多的部分來說,很多人說這個字怎麼沒有設計,怎麼就用了黑體字,排版也很奇怪。為什麼他們會說這話,是因為他們看到的大多數電影海報字體都是書法體;不然就是古裝大片海報里常見的那種經過製作的三維字體,把文字都設計成金屬質感。他們會認為這樣才算是設計,如果你只用了黑體字,那就是沒有設計。
還有一點就是大家覺得這張海報里沒有高 科技 的炫技感,也沒有很多電影海報里會出現的明星大頭、劇照之類的圖像。所以他們就會覺得:這個海報怎麼和我期盼的電影節海報不一樣?人們就會因為這種不一樣而產生排斥、恐懼、厭惡、焦慮……也就說其實這並不是一個美不美的問題。雖然電影海報設計是平面設計的一個分支,但它們確實是兩種語言。平面設計的語言和電影海報設計的語言之間的不對位才造成了這一次的爭論。不在對位關系之中,就無法構成討論。
字母和天壇寶頂上的交疊細節
很多人說:「這海報做得跟學生作業一樣,不會排版,天壇寶頂上的圓球和Film的字都疊到一起了,也不好好處理一下,我們強迫症看著很難受。」難受那就對了。我們的平面設計就是讓強迫症看得特別難受,來 探索 視覺的可能性,這本來就是我們的設計語言。你會發現別的地方是沒有重疊的,這其實是我們在設計的時候做的一個小心思,只是在這兩套語言的不對位之下,這種小心思變得無效了。
設計師們看到這種重疊就會覺得這肯定是故意為之,但是沒有受過設計訓練的人就會覺得別扭,這個交疊就變成一個攻擊點了。網友說我們不專業,空出位置都不會嗎?我們會呀,我們這些人當年都是做文字設計出身的呀。十幾年前我們就做過這么多標題字體的設計了。
但是這種潮流和電影海報這個領域之間是有很大的鴻溝的。在電影海報設計的領域大家就覺得你沒有做金屬字,沒有做特效,你就是個騙子。我們也沒有辦法辯解,不可能去微博上和網友一個一個解釋吧。
打個比方, 時尚 界已經穿老爹鞋穿了五六年了,但是你到了一個地方,那裡的人們還在流行穿小白鞋。我們如果在這樣的地方設計老爹鞋,他們肯定會說你們怎麼設計了一雙1980年代流行的鞋子?
雖然我們一直想在公共層面上和大家展開討論,但是中國現在的狀況是:每一撥人都守著這一撥人能理解的範式來排他。人群不應該自我封閉。我們做了一個試探,能不能把平面設計最當下的語言運用到其他行業呢?結果是我們發現:在當代藝術界、音樂界,媒體界、 時尚 界都沒問題,到了電影界,就遇到問題了。
北京電影節系列海報
Voicer:設計行業的審美標准和普通大眾的平均審美一直以來都是有很大差異的,這一次在公共領域的討論可能會把這種差異無限放大了。你覺得這樣的脫節是一種可以改變的狀態嗎?或者說你們有意要改變這種脫節嗎?
立入禁止: 就是要有脫節呀,要不然怎麼改變呢?如果我們現在做出一個大眾都覺得喜聞樂見的東西,那就沒有任何的可能性了,我們就全被淹沒了。
而且何為「大眾喜聞樂見」?這也不好說,這塊大眾和那塊大眾還不一樣呢。羅素說「須知參差百態,乃是幸福的本源」,參差百態才是萬物該有的形態。所以這個脫節,反而是提出了一個問題。
大家起碼願意為了一張海報去討論、去思考,這是一件挺好的事兒,總比討論一些莫名其妙的八卦要好吧。比如我現在解釋說寶頂的球被字壓著其實是一個概念,這個解釋說出來之後,如果有一兩個人恍然大悟,那就是一件很好的事。
立入禁止為海報設計了許多衍生方向
Voicer:當時設計天壇的時候,是為什麼會設計成這樣一層一層的形式?
立入禁止: 今年是北京電影節十周年,我們的概念就是主打「十」這個漢字,拿這個漢字做成風車,風車轉得比較快的時候,就會變成一個圓,然後我們就拿十個圓形「鏡片」去組成了天壇。十個鏡片堆疊在一起,其實是鏡頭里的結構。比如說徠卡曾經出過一個非常著名的鏡頭Summicron 35mm F2,這個鏡頭在日本就被稱為「八枚玉」。所以說我們設計的天壇就是由一堆鏡片組成的,從天壇望出去就相當於拍電影,是這個意思。
立入禁止將漢字「十」做成風車
我們在做的時候不僅有動態的,還把它做成了三維靜態,現在發布的這張海報,只是截取了動態海報其中一幀,並不是我們最終的靜態海報。動態海報motion graphic在國際上是一種趨勢。
Voicer:北京電影節的主辦方是怎麼會找到立入禁止的?
立入禁止: 很多年前北京電影節舉辦了一個海報徵集的活動,在徵集前就請劉治治辦了一場講座,講一講海報設計,就這樣和北京電影節主辦方認識了。他們就一直希望我們來給他們做海報,負責人特別誠懇地邀請了我們很多年,我們一直推脫,直到去年實在是有點兒不好意思了才接了下來。
去年的海報被罵成這樣,所以我們當時也就做好准備,今年的海報不管做成什麼樣都是會招來評論的。
人如果想參與到討論里,或者是宣洩情緒,那就不會去序列地想問題。比去年海報做得好,太容易了。如果有人誇我們這個海報做得比去年那個好,聽著也像罵人。
北京電影節海報衍生品效果圖
Voicer:你們給自己的這次海報設計打幾分?
立入禁止: 百分制嗎?那就難了,93.5吧。我覺得這張海報在我們所有的作品裡面也能打到在80分以上。因為它的限制其實在那兒,又要風車又要天壇,在一個畫面里我們無法表達,那就只能做動態的,動態怎麼變,怎麼轉場,其實背後有很多思考。這張海報在我們以往的作品裡可能不能算是最好的,但它是非常符合要求的。
Voicer:有人說你們這次做的海報特別亞(文化),你們怎麼看?
立入禁止: 這個可真不算亞,我們做得亞的可亞了。再說了亞不是挺好的嗎?北京電影節本來高高在上,我們就是要亞它一下。
北京電影節系列海報衍生效果圖
Voicer:這么多評論里你覺得最可笑的一條是什麼?
立入禁止: 「這是拿PPT做的嗎?」
大家還是在關心所謂的「技術」使用的時長和費工程度。如果一張海報看上去非常簡單,他們就覺得不行,沒使勁。其實客戶也是這個問題,我們最早做的動態海報特別簡單,沒有五彩繽紛的顏色,就是特別簡單的純色,也給他們看了柏林電影節今年70周年的主視覺,他們還是覺得沒有技術含量,所以我們才慢慢地引入了這些色彩變換。
我們還看到一條評論特逗,說海報最關鍵的是要留白,周邊的文字要圍繞圖形,尤其右上角文字壓圖,更是大忌!這還弄出平面設計風水學了嗎?
Voicer:這件事情出來之後,Voicer的設計師就有一個感慨:如果大眾看不懂設計師們做的設計,那很多時候就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意義在哪裡了,她會覺得有一點困惑。
立入禁止: 真正的公眾其實和你無關,你仔細想一下,你做一個設計只是服務於兩部分人,一個是實的,你的甲方;一個是虛的,也就是可能的觀眾。不會再有第三個人。
就像廣煜說的:「高品質是稀缺的,低品質是常態。挑釁是幾乎不可能被接受的,會被理解為比低品質還要低。」
比如說這張海報,在局部上我們解決了幾個問題。風車?有了。十年?有了。天壇?有了。鏡片暗示鏡頭?有了。動態海報里,風車是白色的,底色是彩色的,轉換之後天壇是彩色的,底色是黑白的,象徵電影從黑白到彩色的技術轉變。我們解決了所有這些問題,就問心無愧了。
❺ 第57屆柏林電影節
57屆柏林電影節
時間:北京時間2月8日至2月18日 頒獎地:主會場 Berlinale Palast
評委陣容
第57屆柏林電影節日前公布了評委會陣容,今年將有七位國際影星和電影專家參與第57屆柏林電影節,一同決定金熊與各項銀熊獎的歸屬。《計程車司機》的編劇保羅·施拉德將出任評委會主席,中國香港製片人、徐克的妻子施南生,將同巴勒斯坦女演員希亞姆·阿巴斯、德國老牌演員馬里奧·阿多夫、墨西哥當紅小生蓋爾·加西亞·貝爾納、美國影星威廉·達福,以及丹麥電影剪輯師莫莉·瑪琳·斯坦斯加德出任評委。
評委會主席:保羅·施拉德
作為導演,《美國舞男》是保羅·施拉德最為著名的作品,當然,施拉德更為著名的身份是《計程車司機》(1976年)的編劇,該片的劇本幾乎改寫了美國電影發展史。他與馬丁·斯科塞斯之後還成功合作了《憤怒的公牛》(1980年)和《耶穌最後的誘惑》(1988年),延續了這對黃金搭檔的輝煌。1978年,施拉德首執導筒推出影片《藍領》,1985年又執導了《三島由紀夫傳》,1991年,他改編自伊恩·麥克尤恩小說的影片《迷情殺機》取得了重大的成功。1992年,他執導的犯罪劇情片《迷幻人生》曾參與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角逐。
評委
施南生
香港知名製片人、徐克的妻子施南生曾被美國權威業內雜志《綜藝》評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50位電影人之一。由她監制的影片包括曾創造香港電影神話的《無間道》以及徐克的《七劍》。
希亞姆·阿巴斯
這位巴勒斯坦女演員同時也為電影創作劇本並曾任導演。2004年的《生生舞不息》和2004年的《敘利亞新娘》中,她充分展現了自己超寬的戲路。去年,由她主演的《天堂此時》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此外,她還曾出演斯皮爾伯格的《慕尼黑》。
馬里奧·阿多夫
德國演員馬里奧·阿多夫曾出演過超過120部電影和電視劇,在德國是家喻戶曉的知名演員。他曾出演過德國著名導演施隆多夫執導的《喪失名譽的卡塔琳娜》和《鐵皮鼓》、法斯賓德的《羅拉》和迪特爾執導的《羅西尼酒店》。
蓋爾·加西亞·貝爾納
他的銀幕表演處女作就是阿萊杭德羅·岡薩雷斯·伊納利度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愛情是狗娘》,這位墨西哥男演員的魅力自此一直在國際影壇閃光。巴西導演沃爾特·薩勒斯之後選擇他在《摩托車日記》中出演青年時代的切·格瓦拉,還曾主演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的《不良教育》。他主演的《睡眠科學》去年曾入圍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他與伊納利度二度合作的新片《通天塔》也是今年奧斯卡獎的有力爭獎影片。
威廉·達福
威廉·達福位列當今口碑最佳的幾位美國實力派演員之一。他塑造過無數復雜、陰暗、內心糾結的角色,1980年,他憑邁克爾·西米諾的《天國之門》一鳴驚人,1986年在奧利弗·斯通的《野戰排》中的表現為他贏得了國際聲譽。近年來,他在商業和藝術電影兩方面平均用力,在《蜘蛛俠》大獲票房成功的同時,他還不斷與科南伯格、拉斯·馮·特里爾、斯科塞斯等導演合作。
莫莉·瑪琳·斯坦斯加德
她曾擔綱丹麥知名導演拉斯·馮·特里爾迄今為止幾乎每一部作品的剪輯師,其中包括《醫院風雲》、《白痴》、《黑暗中的舞者》、《狗鎮》以及《曼德萊》。
開幕片《玫瑰人生》
另據電影節組委會本周三發布的消息,法國「小鳥歌後」埃迪思·皮亞芙的傳記片《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將開啟本年度的「金熊」之爭。
在埃迪思·皮亞芙逝世近40年後,由法國投拍的影片《玫瑰人生》從追思和揭秘這兩個角度出發,重現了這位法國傳奇香頌女伶充滿激情的生平故事。該片由音樂錄影帶導演奧立維埃·達昂執導,瑪麗昂·歌蒂亞主演,「大鼻子情聖」德帕迪約將飾演發掘皮亞芙的伯樂。
生前,皮亞芙與讓·谷克多、瑪琳·黛德麗、伊夫·蒙當是好友,而她天鵝絨般高亢婉轉的嗓音以及獨特的舞台風格永遠與《玫瑰人生》、《不,我沒有遺憾》、《愛之頌》等經典香頌名曲被歌迷永遠銘記。在輝煌的舞台燈光以外,皮亞芙在其喧囂的一生中曾被指控謀殺、經歷獨子夭折的悲痛,以及兩次失敗的婚姻,並捲入了法國保衛戰……現年30歲的女演員歌蒂亞表示,即便皮亞芙並不是一位如此著名的歌手,她跌宕起伏的一生也絕對是電影的好素材,「不管你愛不愛皮亞芙,是不是了解她,你都會願意去看一看這位不凡女人的不凡故事。」
----------------------
柏林電影節的來歷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等
------------
又:
柏林國際電影節始於1951年,最先是出於美國文化政治的動機,讓西方世界的三條聯盟有更為廣泛的理念。在二戰結束後的第六年,柏林成為自由社會的樣板,在短短的十年時間里,這一電影節就成為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英格瑪-伯格曼,薩提瓦伊提-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以及法國導演古塔德、特拉甫特和夏伯勒,都在柏林電影節中贏得了國際輝煌。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有一段很明顯的停滯期。1970年出現了公眾呼聲,但與越戰影片的出現並非巧合。1971年,除了傳統競爭以外,還開創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第一部蘇聯電影在該電影節參展,東德也參加了這一屆電影節。政治氣候發生了改變,兩德之間的各種協議紛紛簽署。從此,柏林電影節重新被定位,一方面它是國際電影製作的一面鏡子,另一方面它在東西方之間的政治文化方面起到一個橋梁作用。
有四位導演對柏林電影節產生過舉足輕重的影響。阿爾福雷德-鮑爾是奠基者;沃爾夫-唐納引入了改革,烏爾里奇-格雷格創立了論壇,莫里茲-德-哈德恩則是自1979年以來競爭機制、全景電影、電影回顧和兒童電影節和歐洲電影市場開創的功臣。
雷尼-辛特尼斯和柏林熊
女雕像家雷尼-辛特尼斯(1988-1956)因為她的動物塑像而一舉成名。從柏林工藝學校畢業後,二十年代她的名氣急升,1931年她進入了普魯士藝術學院。由於國家社會主義的提升,1934年她被迫離開了學院,但二戰以後,她又重新得到了認可,有各種教學講座邀請她,獎項和榮譽紛紛踏至。而自1951年開始的為獲獎者頒發的的金銀熊像,正是在她的原創基礎上製作而成的。
電影節的金熊像雛形是雷尼-辛特尼斯在1932年設計而成的,一直沿用到1959年。從1961年開始,原先抬起致意的右臂變為左臂,和其他各處那些歡迎來到柏林的大熊塑像一致起來。電影節的熊像原鑄制模型由在弗雷德諾的諾阿克鑄制廠所擁有。他們曾與辛特尼斯有過密切的合作,至今仍在為電影節提供熊像。
皮爾-雷本和柏林電影節主題樂
為紀念柏林電影節50周年,電影作曲家皮爾-雷本譜寫了新的電影節主題樂。新主題樂強調了電影節的片頭,每部電影在播放前都要播出這段片頭。
雷本與法斯賓德合作多年,還與70年代的其他著名德國導演有過合作。如今他被認為是享有國際名聲的最為著名的德國電影作曲家之一。
皮爾-雷本早在1982年就有了為柏林電影節創作主題樂的想法。那時法斯賓德因為影片Veronika Voss獲得了金熊獎,為此雷本覺得應該給電影節一個音樂禮物,一個特別的主題樂。作品在1990年第40屆電影節為官方電影節所認可,自此每部在電影節放映的影片的片頭都要播出這段主題樂。
--------------------
第57屆柏林電影節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金熊獎 《圖雅的婚事》(中國,王全安導演)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其他》
最佳導演銀熊獎 約瑟夫-希達(《波弗特》)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 胡里奧-查維茲 Julio Chávez (《其他》El otro)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尼娜-霍斯 Nina Hoss(《耶拉》 Yella)
最佳電影音樂銀熊獎 《哈勒姆》
傑出藝術成就銀熊獎 《牧羊人》 The Good Shepherd
最佳電影處女作獎 《Vanaja》導演:Rajnesh Domalpalli
阿爾弗萊德獎(敢斗獎) 《電子人也無所謂》 I'm a Cyborg,But That's OK
最佳影片金熊獎(短片) 《Raak》 導演:Hanro Smitsman 荷蘭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短片) 《Decroche》 導演:Manuel Schapira 法國
《美》 導演:陳駿霖(Arvin Chen) 中國台灣/美國
終身成就獎 阿瑟·佩恩
❻ 柏林國際電影節簡介及詳細資料
柏林電影節始於1951年夏,1978年開始改為在每年的2月舉行。
為了樹立柏林「世界自由視窗」的形象,在三國盟軍撤出柏林的同時,柏林電影節拉開帷幕了,當時的名字是「西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一屆的柏林電影節由電影歷史學家Dr. Alfred Bauer發起,並於1951年6月6日在柏林的泰坦尼克宮舉行。第一屆的金熊獎並不是由評審團選出而是由觀眾決定的。
1956年,柏林電影節與坎城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並列為A類電影節,從此獲獎名單改由評審團決定。選舉出的評審團來自世界各地,並設立了金熊獎和銀熊獎兩項大獎。
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
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從2002年開始,柏林電影節隸屬於商業性質的「柏林藝術展出有限公司」。
金熊獎最佳影片-自1951年起開始頒發
終身成就獎/榮譽金熊獎(Honorary Golden Bear)-自1982年起頒發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自1965年起
最佳導演銀熊獎-自1956年起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自1956年起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自1956年起
最佳劇本銀熊獎-自2008年起
最佳短片銀熊獎-自1956年起
傑出藝術成就獎-自1978年起
最佳電影配樂-自2002年起
水晶熊獎(Crystal Bear)
泰迪熊獎-最佳同志電影
流星獎(Shooting Stars Award)-頒給有才華的年輕歐洲演員
阿弗雷鮑爾獎(Alfred Bauer)-紀念創立電影節的阿弗雷·鮑爾
歷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回顧
第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2006:伊莎貝拉
2007:圖雅的婚事、蘋果2008:左右、文雀2009:梅蘭芳2010:團圓、三槍拍案驚奇2012:白鹿原
2014:《白日焰火》、《推拿》、《無人區》
日本
1953:看得見煙囪的地方1954:生之欲1956:白蛇傳1957:嵐、大菩薩嶺1958:純愛物語1959:戰國英豪1960:哥哥、女經1961:懶漢睡夫1962:小早川家之秋、Mitasareta seikatsu1963:武士道殘酷物語1964:日本昆蟲記、她和他1965:牆中秘事1967:Lost Spring1968:初戀:地獄篇1969:愛奴1970:大地的群像1971:再愛一次1972:約束1973:悲傷的顛茄1974:朝之詩1975:望鄉1976:本陣殺人事件1978:遙遙長路1981:流浪者之歌1982:謀殺·下山事件、再見吧,可愛的大地1983:野獣刑事1984:南極物語1985:瀨降物語1986:槍之權三1987:海與毒葯1989:城市英雄1992:光蘚1993:夢中的女人1996:夢之村1997:瀨戶內月光小夜曲1998:感官新世界1999:刑法第三十九條2000:獨立少年合唱團2001:睡蓮、狗神2002:千與千尋、綁架金大中2003:黃昏清衛兵2005:隱劍鬼爪2008:母親2010:芋蟲
2014:小小的家
韓國
1959:鍾閣1960:雲彩流動1961:馬夫1962:直到生命盡頭1963:烈女門1972:石花村1973:小島的尊嚴1985:烈日驕陽1986:吉牛蓬1994:華嚴經1995:太白山脈1996:美麗青年全泰壹2001:共同警備區2002:壞小子2004:薩瑪利亞女孩2007:機器人之戀、邊界2008:夜與日2011:愛,不愛2013:惠媛
寶馬、歐萊雅、ZDF、Entega、GLASHÜTTE ORIGINAL、HUGO BOSS、通靈珠寶、ARRI Film 、BARCO、DEUTSCH-FRANZÖSISCHES JUGENDWERK 、GWFF、Kinoton、MOËT & CHANDON、rbb RUNDFUNK BERLIN-BRANDENBURG、SAMSUNG、TV MOVIE
❼ 歷屆柏林電影節華人獲獎作品有哪些
歷屆柏林電影節華人獲獎作品有:
最佳影片金熊獎
1988年(第38屆):張藝謀《紅高粱》
1993年(第43屆):李安《喜宴》
1993年(第43屆):謝飛《香魂女》
1996年(第46屆):李安《理智與情感(英語)》
2007年(第57屆):王全安《圖雅的婚事》
2014年(第64屆):刁亦男《白日焰火》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2000年(第50屆):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
2001年(第51屆):王小帥《十七歲的單車》
2005年(第55屆):顧長衛《孔雀》
評審團特別獎銀熊獎
1989年(第39屆):吳子牛《晚鍾》
1995年(第45屆):王穎《煙(英語)》
1997年(第47屆):蔡明亮《河流》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
2014年(第64屆):廖凡《白日焰火》
2019年(第69屆):王景春《地久天長》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1992年(第42屆):張曼玉《阮玲玉》
1995年(第45屆):蕭芳芳《女人,四十》
2019年(第69屆):詠梅《地久天長》
最佳導演銀熊獎
1996年(第46屆):嚴浩《太陽有耳》
2001年(第51屆):林正盛《愛你愛我》
最佳劇本銀熊獎
2008年(第58屆):王小帥《左右》
2010年(第60屆):王全安、金娜《團圓》
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
1990年(第40屆):謝飛《本命年》
1995年(第45屆):李少紅《紅粉》
2003年(第53屆):李楊《盲井》
2005年(第55屆):蔡明亮《天邊一朵雲》
2014年(第64屆):曾劍《推拿》
2016年(第66屆):李屏賓《長江圖》
最佳電影音樂銀熊獎
2006年(第56屆):金培達《伊莎貝拉》
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獎
2003年(第53屆):張藝謀《英雄》
2005年(第55屆):蔡明亮《天邊一朵雲》
柏林國際電影節介紹
柏林國際電影節(英文: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德文: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51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
與戛納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為「金熊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柏林國際電影節
❽ 國內遇冷的柏林電影節:黑色動畫,鄉村少女,還有失落的李安
本文首發:娛樂資本論(yulezibenlun)
《好極了》
這部電影是否能代表中國動畫斬獲大獎,將在今晚凌晨1點的電影節閉幕式上揭曉。作為一向是中國導演福地的歐洲藝術電影節,在國內電影主流市場還沒有崛起的年代,柏林電影節一直是媒體和大眾關注的焦點。但今年,由於沒有好萊塢以及范冰冰等明星亮相紅毯,顯得黯淡許多,主流媒體甚至連標題黨新聞都看不到了。
某現場媒體人表示,柏林電影節今年延續了一貫偏向文藝的選片口味,而且熱衷於現實和在國內較為敏感的「時政」題材。今年入圍柏林電影節的大多是獨立電影,包括首部入圍了主競賽單元的中國本土動畫電影《好極了》,還有5部散落於各大單元的獨立電影。
這些在國內並不為人熟知的藝術電影,在以高冷著稱的柏林電影節如有斬獲,它們會像《路邊野餐》、《黑處有什麼》那樣「曲線救國」,通過「牆里開花牆外香」而最終走上國內大銀幕么?除了這些文藝片,還有哪些中國買家和賣家遊走於本屆電影節交易市場?
受評委偏愛的《好極了》:
成本只有1000萬,幾乎是「一個人的動畫」
談到首部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中國動畫《好極了》,對於國內觀眾而言是幾乎完全陌生的,憑借零星片段和海報僅能看出它是一部反映現實的動畫電影。出發趕往德國前,還在機場的製片人楊城跟娛樂資本論關於《好極了》進行了簡短的交流,「成人向、黑色幽默、有藝術風格,」 這是他給出的電影形容。
楊城此前擔任過《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我的青春期》等多部電影的製片,但動畫製片人完全是一次截然不同的體驗。在他看來,動畫電影相比真人電影有很多優點,比如創作製作上更可控,不用協調明星檔期,創作都可以在電腦旁完成。
從《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到《你的名字。》一次次的票房大捷,很多人認為,動畫電影將會是中國電影的下一個大類型,在這樣一個節點,《好極了》作為首部中國動畫長片入圍柏林電影節,對中國動畫人而言似乎是一注強心劑。
娛樂資本論了解到,《好極了》完全是一次個人主導的創作,這部電影的團隊特別小,加上配音演員一共有30人,劇本和畫面主要都由導演一個人完成,跟現在動畫電影團隊創作的模式很不一樣。
《好極了》
據說做處女作《刺痛我》時,劉健還完全不知道在國內做電影的標准流程,也沒有任何製片公司的投資和操盤,一個人悶頭畫了好幾年,劇本也是自己寫的,最後只在國內做了網路發行。和《刺痛我》一樣,《好極了》也幾乎是「一個人的動畫電影」,前後做了三年,成本在1000萬左右。
這也是楊城自己的新公司哪吒兄弟影業的第一部作品,公開信息顯示,這家公司注冊於2016年9月,楊城是法人,他本人在公司占股80%。他對這家公司的定位是,「做個性比較鮮明的商業和藝術作品。」
目前尚不能確定《好極了》是否會有斬獲,不過據參與放映場的一位媒體朋友透露,影片反響挺不錯,觀影過程中迎來了三次集體掌聲,「如果獲獎,動畫電影的噱頭還是很足的」。
談到《好極了》未來的推廣計劃,楊城的設想是先參與電影節發酵口碑,然後尋找合適檔期做全國發行,據說目前已經有萬達、光線等國內大的電影公司伸出橄欖枝。
歐洲最大電影交易市場,
李安新片沒買家,動畫電影最搶手
一位長期關注柏林電影的媒體朋友告訴娛樂資本論,相比競爭激烈的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各種單元加起來一共有400多部參展影片,秉承的是多元化的選片原則。電影節影片太多,每個單元的側重點都不一樣,一定程度上犧牲了電影節的競技氛圍,相比於戛納,柏林電影節這更像是一個電影的大party。
不過作為歐洲重要的電影交易市場,每年柏林電影節都會迎來全世界各地的買家賣家。《好極了》這部主競賽單元影片,目前已被法國知名的Memento Films拿下亞洲地區以外的國際發行權,這家公司曾發行過柏林電影節金熊獎《一次別離》、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冬眠》等影片。
國內一家參展的發行銷售公司負責人告訴娛樂資本論,與隔壁電影節的紅毯熱鬧和迷影氣息截然不同,柏林電影節的電影交易市場除了這屆柏林電影節上入圍的影片,更多還是很多已經上映了的院線電影。雖然不及戛納電影國際化,主要針對歐洲買家,但無論在規模還是專業度上,都要遠勝於韓國的釜山電影節。
電影交易市場一中國展出台
這位負責人表示,在電影市場上看到了《比利林恩》的海報,這部影片的部分海外版權現在依然還沒有找到買家。剛剛在國內上映的《功夫瑜伽》、《鐵道飛虎》同樣出現在了市場上,並舉行了針對買家的市場放映。除了賣家,還可以看到前來采購的愛奇藝等國內視頻平台和批片購買商的身影。
上述銷售公司的另外一位負責人表示,雖然在國內,動畫電影仍不是票房主力,但在國際市場上,動畫電影是最熱銷的電影類型,甚至比動作片還要好賣。在她看來,動畫片是最普世的電影類型,只要配上當地語言,動畫片就變成了本國的作品。「我們這次帶出來十部影片,其中四部都是動畫片。」
她看到,國內開始有動畫電影公司成立海外銷售公司,比如在現場發行影片的一家叫Yi animation的公司,娛樂資本論查詢後發現這是一家叫廣州易動文化的動畫公司,不但製作影視動畫,還設計研發漫衍生品、製作游戲製作,作品有《美食大冒險》電視系列動畫、《美食大冒險》動畫電影。
散落各大單元的獨立電影:
同性戀、少女情緒與中國鄉村
除了主競賽單元的《好極了》,還有多部不同題材的獨立影片在各個競賽單元活躍著,比如僅次於主競賽單元的全景單元,就有胡笳的《檳榔血》、楊恆的《空山異客》、宋川的《巧巧》、黃惠偵的《日常對話》四部影片入圍。
胡笳的《檳榔血》是一部同性戀題材的作品,講述發生在海南,一個女孩糾纏在兩個年輕男孩之間的愛情故事,故事最終以一場少年暴力收尾。
《檳榔血》
這聽起來是一個比較受電影節青睞的題材,不過電影主演沈詩雨否認了影片題材是為了迎合電影節口味的外界質疑。她表示,導演胡笳多年前曾經在海南工作過一段時間,因為對當地有感情,由此創作出了這部個人化的電影,故事結尾的靈感一部分來自於曾經真實發生在海南的性侵事件。
不同於很多作品是導演個人籌錢拍攝,《檳榔血》幾百萬的製作成本背後,有一家名為偉世兄弟的影視公司出品方,這部影片還入圍了4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因為題材的限制,這部影片不大可能會在國內上映,接下來可能會在香港上映。「中國電影,正處於一種探索藝術多元化的階段,能參與是一件好事,雖然國內的大銀幕上暫時看不到這部作品。」電影的主創這樣表示。
女導演黃驥跟丈夫大冢龍治合拍的《笨鳥》,入圍「新生代」競賽單元並獲得了「評委會特別獎」。這是一個有關孤獨的故事,劇中的主角是生活在小城鎮的16歲內向少女,在家人疏離、校園欺凌和青澀的戀情之下,導演試圖勾勒出少年成長中的孤獨,與初次接觸成人世界時的殘酷。
這部電影邀請到了廖慶松擔當剪輯,林強擔當音樂製作。「新生代」競賽單元所有的作品都是兒童或青少年題材,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文藝片的代表《黑處有什麼》也曾入圍該單元。
❾ 這張海報是什麼電影
局內人
丹澤爾。華盛頓(左)
茱迪。福斯特(中)
克里夫。歐文(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