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分為三種人:上層人、下層人、掉落的人。」西班牙驚悚電影《飢餓站台》用一種極端的方式對人性進行了深度探索。深夜看完,電影帶來的感官刺激久久不能消散,於是便決定記錄下來。
《飢餓站台》是由加爾德·加茲特魯·烏魯蒂亞執導,伊萬·馬薩戈、佐里昂·伊圭里奧爾主演的驚悚片,於2019年11月8日在西班牙上映。
該片講述了在一個垂直的監獄里,載有食物的平台從1層一直降落到上百層,吃不飽的囚犯開始陷入人吃人的故事。
該片是一部扭曲的社會寓言,講述了人類最黑暗和最飢渴的一面。影片中的飢餓站台就像是社會中的資源,樓層就是一個人所處的地位,監獄坑裡發生的事就是社會中變相真實上演著的生活。
不。他隱喻的是我們所有人。是我們組成的這個社會,是否真的能容下一個孤獨守道的人。如果能。
那剩下的這些人,又有幾個,能真的相信。曾經有一個他,放棄「上去」的機會。獨自走下地獄。
如果你把它當做一部驚悚恐怖片來看,它的畫面足夠血腥也足夠驚悚,會給你強烈的感官刺激;如果你把它當做一部科幻片來看,監獄坑的設計也確實出人意料;但我更同意將它定義為一部寓言電影。
此外每個人所處的處境不同,思考問題的方式必然不同,正如影片中所表現的一樣,當處在上層時不必擔心食物的問題,可以安穩的度過這段時間。但當到了底層呢?
深處於底層,人性的弱點被暴露無遺,有人選擇走向黑暗面,犧牲室友換得生存的機會;有人選擇走向恐懼,自行了斷結束一切。這就是人性,有陽光的地方,就會有陰影。人性之復雜,變化之多端,也是電影創作的源泉。所以沒有真正站到別人的位置上,我們永遠別貿然說自己可以感同身受。
不,你真的不懂!這也警示我們生活中上層領導要積極放下身段了解下層的需求,了解底層人民的水深火熱,反過來,人們也要諒解上層的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局限性所在,要給他們時間和試錯的機會。只有真的互相諒解,才能不斷推進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思路電影,《飢餓站台》給你講述糧食的重要!
❷ 飢餓站台講了什麼故事 飢餓站台黑人信徒是怎麼死的
最近,西班牙電影《飢餓站台》熱度很高,影片的故事十分燒腦,很多劇情都耐人尋味。《飢餓站台》這部電影的導演是個鬼才,劇情安排的很合理,而且人物設定也是分層次的,每個層次的人都代表不同的社會地位。不過很多人看完電影以後,都沒有看懂《飢餓站台》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黑人信徒又是怎麼死的?一起隨我了解一下!
《飢餓站台》講述了一個333層監獄的故事,每層都有兩個人。進監獄的人有的是自願來的,有的是犯罪後被抓進來的,他們會在每層監獄生活一個月,然後就會被隨機換到其他監獄樓層。在監獄里還有一個自上而下運送食物的站台,食物非常美味誘人,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享用到美食的。
一般樓層比較靠下的,分到的食物就越少,而且食物也就變得不好了,平時只有一到三層的人才能享用美味的食物。進監獄的人都在祈禱自己被分配到上層,這樣就不用擔心吃不到飯了,而且也不用害怕食物中有太多的口水或者尿液。
男主一直想改變監獄的現狀,他想大家平均分配食物,甚至還幻想著打破隨時死人的地獄體制,然而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了。男主算是一個堂吉訶德式的人物,他為人正直,也是敢於打破常規的騎士,想成為拯救世人的救世主,但往往很多事情都是有心無力,而男主的結局註定是悲劇。
在《飢餓站台》中黑人信徒也是一大看點,不過他的結局也不好,在打鬥的過程中不幸中了一刀,電影鏡頭中還對黑人信徒的傷口進行了特寫,看起來傷口很深。黑人信徒受傷以後,一直用手捂著傷口,最後失血過多死亡了。
❸ 飢餓站台解析 飢餓站台劇情解析
1、《飢餓站台》設定在密閉的架空監獄,監獄中的罪犯,有犯罪的,也有像主角一樣自願加入這個監獄實驗的,每一位進入監獄棚衡迅的人,都可以帶一件物品進來。
2、這座監獄架構是垂直類型,最後我們知道監獄一共有333層,監獄頂層外圍,有一組頂尖的廚師團隊,每一天廚師團隊都會做出一大桌的豐富菜攔鬧餚,有部分菜品,還是按照監獄中的人最愛的食物打造的。
3、每一天,廚師團隊把這桌菜餚放置在第0層,然後這桌豐盛的食物會隨著中間懸浮台下沉到一層,最先享受到美味且不受污染的,就是第一層,以此類推,越往下層級的人,吃到的食物越少,甚至變成吃殘羹冷炙,再到吃別人剩下的骨頭,最後什麼都不剩下。
4、該監獄也有防偷機制,如果有人想要囤積食物,哪怕偷拿一個水果,那麼這一層就會啟動極熱或極冷溫度,讓你不得不扔掉留下的食物。
5、每個人會在自己層級待上一段時間,然後監獄通過麻醉氣體弄暈你,再把你隨機放置在某一層級,如果你命好,會在比較靠上的樓層,就能吃到食物甚至能吃到美食,但如果你在比較下面的樓層,那基本就是等死。
6、資源分配的不均勻,導致上層的人可以暴飲暴食,但越往下的人,得到的食物會越來越少,在大概50多層的時候,食物基本沒有,到了七八十層,桌上鏈此只剩下餐具,所以在往下的人,要麼互相殘殺吃對方,要麼看誰能忍到換樓層。
❹ 如何評價網飛電影《飢餓站台》
這部電影的結局有兩個,一個是理想,一個是現實,可以說該結局是該電影的點睛之筆,用極具戲劇化的方式突出表達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強烈矛盾」以下為本人五刷之後梳理的邏輯和想要提到的一些細節。理想的結局:女孩吃完布丁,被男主護送到平台後,乘坐平台上去,監獄塔呈現出難得的一線希望。現實的結局:最底層的女孩是不存在的,被送上去的只是一個義大利布丁,而且被廚師們認為是因為布丁里有一根頭發,所以才沒人吃,工作人員對監獄塔發生的一切依舊毫無感知。這兩個結局的前提,在於底層的女孩是否存在,在我看來,333層的女孩不存在的,是作者臆想出來的,理由有以下幾點。一、女孩過於潔凈和美麗,不符合常識。333層房間過於干凈,女孩看上去是如此的潔凈,而且也不是十分飢餓的樣子(極度飢餓時人絕不可能時這樣的),這是作者幻想的一種美化,就像亞洲女的春夢一樣,如此的潔凈和美麗。
二、女孩生存下來沒有食物來源。食物的來源從哪來?平台上的食物到最底層時是絕不可能剩下的,有個說法是亞洲女每個月下來就是為了給女孩送食物,這個說法是不成立的。因為假如女孩一直是處於最底層的,那每月都會下落的亞洲女肯定會發現,發現之後亞洲女肯定會做一件事,那就是守護平台上的食物(既然333層保留食物是允許的,那隻要保存到一定的食物量給女孩就行),但亞洲女在下落過程中從未表現出要守護食物的樣子,對於那些光顧著吃而不理會她的人,她並沒有反抗(影片的20:03時,亞洲女分別到男主所在的48層和49層,男主舍友在吃的時候亞洲女絲毫不給予例會,而49層的男人起了歹心,被反殺),所以亞洲女由始至終都沒找到女孩,或者說女孩根本就不存在。
❺ 《飢餓站台》:「我在333層地獄里找吃的」
《飢餓站台》是西班牙導演加爾德·加茲特魯·烏魯蒂亞拍攝的一部科幻加驚悚的概念型電影。一經上映,便榮獲得第34屆西班牙電影戈雅獎最佳特效獎,第44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觀眾選擇獎。後來被奈飛買下,推向全球。這部電影的劇情設定、情節構思和諸多隱喻,都頗為出彩。很難想像,收獲如此高贊譽的作品,竟然是這位導演的一部處女作,不得不令人佩服。我們可從以下三個角度來分析下這部電影的過人之處。
概念型電影非常顯著的特色,就是不講究外在現實的合理性,但須注重內在故事的邏輯性。導演所想表達,必須依託於這些概念而生。在這些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和演繹。設定成監獄坑、迷宮或是列車,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需要邏輯自洽。比如之前奉俊昊執導的《雪國列車》,加拿大電影《心慌方》,都是類似於與本片的設定。在導演的強力「擺弄」下,給了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
《飢餓站台》的設定則是在前兩部電影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調整和創新。電影中故事發生在一個未知的時代,男主為了戒煙,自願進入監獄坑。監獄坑整體結構是一個垂直的樓層或者地下室,多達333層,每層兩人,共666人,暗合西方地獄之數。每一層只有兩張床、一個洗漱台、一個馬桶,別無他物。樓層之間也沒有樓梯,互不相通,只有中間一個大坑。
大坑中有一個升降桌。從0層開始桌子上就擺滿了食物,然後逐層降落,以供每層享用。顯而易見,最上層吃的食物最為豐盛,然後越往下越是殘羹冷炙,到最後連骨頭都不剩一根。下層的人為了生存不得不自相殘殺,互食血肉。不過既幸運也不幸的是,每層的人每月都會換到新的樓層,而且基本上是上下層輪流,顯示出一種荒誕中的平等。
從這種設定中,導演似乎在告訴我們:欲上天堂,先下地獄。這種極大的反差,和暫時的安逸或苦難,都極大地把人性的黑暗面硬生生地挖掘了出來,簡單粗暴地展現給觀眾。同時也讓故事充滿了不確定性,使得電影更有看頭。精巧的概念設計,往往是電影取勝的一個關鍵。這位初出茅廬的導演,充分利用了這把利器,直戳觀眾的內心。
故事是隨著男主所在的樓層展開,而每一層的經歷都對男主的思想產生了一些孝山影響,可以說是層層遞進的關系,促成男主最後向下探索的舉動。
劇情的發展也是隨著樓層起伏在演變。每處一層,男主的心境都發生了變化。男主也從最開始天真地以為大家會平等分配食物,到看見人性的黑暗,到激起幻想,又到幻想破滅,最後用暴力來解決最初的問題,深刻反映出了男主對人性透徹的認識和絕望。
劇情層層推進,不落俗套,很好地推動男主情緒和性格的演變。導演也讓我們看到了男主每處一層時不僅是與周圍人斗爭,也在與自己斗爭。人性的斗爭,總是充滿著悲涼的魅力,這也是電影的迷人之處。
概念性電影一個明顯特徵就是,每種設定,都有一定意義存在。
監獄坑,像是一個豢養的社會,只有消費,沒有生產。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是規則的制定者,他們有著生殺予奪的權力,隨意操控者一切,像是上帝一般的存在。因為監獄坑中的人,卻無法撼動他們的規則。
餐桌上的食物,隱喻有限的社會資源。而這些資源,卻完全不夠所有人分配。上層人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而下層人只能吃殘羹剩飯,甚至連殘渣都沒得吃,只得互相殘殺。於是總有人貧困,總有人富有。地位上的區別,決定了待遇上的區別。
電影中男主和黑人拚死守護的布丁,普遍都被認為已經端上了0層,卻被0層誤以為是有頭發,所以才沒人吃,也隱喻著0層和0層以下完全是在兩個認知不同的世界,頂層看不到下層,下層看不到頂層。下層人想要傳達的信息,或許只是一廂情願的自我感動。荒誕中透露出深深的悲哀。
最後出現的小女孩,普遍被認為是男主的幻覺。在幻覺中,他和小女孩下到了最底層,老頭說:「你的路途結束了,蝸牛。」男主說:「我要跟女孩一起上去,我是個送信人。」但老頭說:「不需要送信人。」於是有人會想,為什麼不需要?其實答案已經很明顯,因為男主已者櫻經死了。此時是男主的潛意識在告訴他:你的生命已經走到盡巧嫌中頭了,不走也得走。
這些隱喻給予了這部影片非常豐富的討論價值,能激起人們對影片中所呈現的現實生活更深次的思考,這恰恰是優秀電影應有的共性。
細心雕琢的設定、層層推進的劇情和內涵豐富的隱喻,使得這部電影像黑馬一般出現在人們面前,難怪能獲得諸多贊譽。而導演在這部電影中所傳達的理念也是緊扣人性。從電影中,我們能深刻見識到人性面臨絕境的黑暗,但同時也能發現真正促進改變的,正是那些知曉或經歷過黑暗的人。
正是對這種黑暗的感同身受,才會不遺餘力地去將其糾正。也正是人心的正直、善良,不允許他們放任這種黑暗蔓延,放任這種悲劇重演。但是底層的人在這種結構中卻無法做出改變的,唯有身處上層,擁有了分配資源的權力,才能用暴力去維持道德。
不僅如此,我們從中可以看出更多東西。比如說監獄坑,導演是想批判這種社會結構嗎?比如說男主的努力最後被0層的人誤解,是想告訴我們,所有努力都是徒勞無功嗎?還比如,最後出現的女孩,是在暗示改變只能寄希望於下一代嗎?這種種思考,都自有其道理,但是導演更多的是把這些展示給我們,讓我們自己去思考答案。
就如導演所說:
❻ 飢餓站台333層是什麼意思
有些觀眾認為是技術水平限制,溫控系統在333層或者上面幾層就已經失效了。筆者認為這種說法站不住腳,全片來看,監獄的溫控系統很精密,不太可能出現失效的情況。
有些觀眾認為這是小女孩自己登記的喜歡的食物,所以允許被留下來。筆者認為這種說法也不太能站得住腳。一來每層一般有兩個人,如何判斷是本人還是「獄友」拿了登記的食物。二來,如果有人發現了這個設定,相對應缺少了一些考驗人性的意義。
還有觀眾認為是有人操控,監獄管理者發現小女孩所以取消了變溫的處罰。筆者認為這個也不太可能。這個監獄明顯是個管理非常教條的監獄,不太可能有太多的人情味出現,況且多數管理者其實並不太了解監獄裡面的真實生活情況,從登記員和廚師長的反應可以看出來。
還有相當一大部分觀眾認為333層只是主角幻想出來的,而從拿走食物溫度沒有變化這點來印證。這個似乎有些道理,但是筆者總認為這個解釋也是比較牽強的無奈之舉,因為電影中有很多男主幻想或者做夢的鏡頭,所以就把一切的不合理歸結為幻想。
筆者認為,其實333層溫度不會變化是管理者本就設定好的。
我們首先來設想一下為什麼會有偷拿食物會有溫度變高或者變低的懲罰。筆者認為,這個設定其實是防止某一層監獄的人貪得無厭所採取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