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網路大電影的簡介
「怎樣的片子符合市場熱點,能更容易吸引觀眾或投資?」對此網路大電影負責人於泳洋和淘夢CEO陰超分別作了回答。於泳洋表示:沒有一款題材是穩賺不賠的,網路大電影最重要的成功屬性有兩項,一是作品具備互聯網調性,即網感;二是作品製作扎實,無論導演或者編劇都下得了苦功夫。」而淘夢網陰超則在另一角度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認為一部作品的成功元素主要有三項——「片名、海報、前6分鍾」,如何在一堆大片中脫穎而出並讓觀眾願意付費,這三項是將是最大的驅動力。
李岩松在國際電影產業發展研討會上闡述了他對網路大電影 的定義標准:「投資五十萬到三、四百萬之間,時長超過60分鍾,沒有特別大的造景,製作、拍攝、周期相對也短,核心是故事,」他並不認為網路就代表品質山寨,「以前微電影和網路影片的導演大多是草根出身,現在90%的導演和作者都是院系裡面出來的,有的甚至是從紐約大學、南加州等頂級國際電影院校學成回國的同學做的。這一類相對成本很低的片子理論上沒有任何機會進院線,但是我們在互聯網的平台給它提供了非常好的展示機會。」
網路大電影一般指中小成本,拍攝周期段,在互聯網渠道發行的電影。目前,國內的網路院線規模也日趨龐大起來,截止2015年6月,愛奇藝擁有的網路大電影數量超過500部,獲得了1.5億至2億的票房,其中票房分賬5000萬元。超過30%的網路大電影僅通過網路發行即可收回成本。隨著網路電影的必然形成以及其發展趨勢的必要性,網路電影從元素單一性轉向元素多元化性,拍攝器材也逐漸提升此片首部4K超清MP4,MOV格式.2015年底由北京格林記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最新代表作《特殊逃犯》將公路喜劇與公益教育融為一體,精準的詮釋了網路大電影從青澀到成熟的轉變,標志著網路電影發展的一個新坐標!
伴隨著中國電影市場與大眾觀影消費模式的日漸成熟,網路大電影將越來越受到眾多品牌企業的青睞。作為多年國內眾多一線消費品牌的影視服務商廈門相信影視負責人表示:因其優勢化的盈利模式;更高的藝術規格及更為豐富的劇情演繹空間,網路大電影將成為微電影之後,各大品牌拓展新媒體內容營銷的又一利刃!趨於這一潮流相信影視正與眾多資深影視投資人一起推動網路大電影發展,為廣大觀眾及品牌商出品更多優秀網路大電影作品。 網路大電影不同於院線電影的巨資製作,一般而言網路電影的製作成本50萬到200萬,這無疑大力促進了網路電影的發展,同時也掀起了一股網路電影製作的高潮,在這個大浪淘沙的網路新媒體時代,究竟網路電影才是良心之作,才能得到觀眾的認可。
2015年可以說院線電影是一個特工題材的時代,上映了各種各樣的特工題材電影,例如《碟中諜》系列的延續,《007》這個老品牌,還有一日爆紅的《王牌特工》,這些特工題材電影深入民心,得到了影民的一致認可,伴隨著院線電影的腳步網路大電影,也在11月上映了《我的哥哥是特工》這部特工題材的動作電影。
網路大電影動作類而言,《我的哥哥是特工》可以說是「打出了網路大電影動作片的奇跡」讓人有種這是網路大電影的疑問,一部網路大電影製作出了院線電影打鬥級別效果。 沒有特效,拳拳到肉,真刀實彈的干,真實感不言而喻,和韓國的動作影片風格有異曲同工之處,卻比韓國的動作更加流暢自然,就像我們院線動作影片《戰狼》,《殺破狼2》,《天將雄獅》這些國產大片都是巨資製作,豪華的明星陣容,炫酷的特效,除此之外,作為一部動作電影,影迷更加關注的是整體打鬥是否「過癮」是否「爽」是否「真實」,對於動作的場面要求也越來越高,相對於其他類型影片,動作類影片取得的票房,也是相當可觀。
網路大電影動作片的標桿《我的哥哥是特工》把動作類網路電影的檔次提高了不止一個台階,也引起了影迷的興趣,同時該電影在全網上映兩天就取得了500萬以上的點擊觀看,僅愛奇藝就有過萬影迷點贊,千餘條好評,影片的評分也是創出了網路大電影的新高,愛奇藝評分7.6,優酷評分9.0,土豆評分9.0,搜狐評分9.0,樂視評分8.7,這樣的評分還是得到了影迷的認可,他們更加明白自己想看的網路動作電影是什麼樣子的。
動作類電影一直是中國電影推向世界的一個主要類型,網路電影的發展是必然的,更多的觀眾願意花60分鍾看一場「全民電影」,而網路大電影中優秀動作類電影還是屈指可數的,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像《我的哥哥是特工》這種類型的佳作上映,期待中國電影發展越來越好。 基於互聯網發展的網路大電影在未來會有美好的未來和龐大的市場,淘夢網將會建立一個匯集新媒體、影視創作者、創作機構、影視投資人、影視基金、廣告主、粉絲的新媒體影視平台,利用平台已取得優勢在孵化與扶持兩個層面幫助互聯網影視創作團隊。這不僅彰顯了淘夢網的品牌形象,也建立了一套獨特的互聯網影視生態系統。
以IP為基礎的生成模式用於《道士出山》,使其在網路上形成更大的影響力,同時基於IP多元產品共生的打造,形成以創新為主題的營銷模式,以較小的成本投入換取更高的知名度,降低了網路電影的投資風險。互聯網電影《道士出山》其壓力輕、定位精、傳播快、轉換高的特點就為超級IP的產生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超級IP的開發,不是單一的對產品的復制與延續,而是在資產重組與模式的創新中產生新的價值,打造新興的網路運營品牌。
2014年3月19日,愛奇藝在「網路大電影成就夢想」高峰論壇上正式啟動 「網路大電影」計劃,目的是打造網路院線,同時建立網路播放平台、投融資平台、青年導演成長平台等三大平台。
12月8日,在北京舉行的文博會國際電影產業發展研討會上,愛奇藝影業總裁李岩松在談及互聯網對電影市場轉化率的作用時提前對「網路大電影」 計劃進行了第一次年終總結:「直到目前為止,一部百萬級左右投資的網路大電影,在這里基本能收回成本。」
這個數目還不夠畫面感?
11月1日小光棍節,由《催眠大師》導演陳正道監制,快樂男聲白舉綱、於朦朧主演的輕喜劇網路大電影《成人記2》在愛奇藝獨家上映,不到兩周便刷新了同行業各項記錄:付費期在線點擊破280萬,產生的網路票房已超150萬,在線彈幕數高達1萬條,平均每分鍾彈幕170條。
根據愛奇藝提供的數據, 2014年網路大電影 總量已超400部,比一年能進影院的片子還多;全年票房已達5000萬元,僅通過網路發行分賬收回成本的作品占總量25%以上;預估2015年將會達到1.5-2億元,60%的片方有望通過網路發行實現成本回收。視頻平台的巨大容量也預示著在不久的未來,不僅百萬級的小成本電影,千萬投資量級的作品也有望以網路發行起步,以更短的回收周期、性價比更高的宣發服務實現盈利。
一個數字:25%的網路電影只靠分賬就保本和中國電影票房同步增長的除了電影銀幕數,還有每年的影片製作總量,2013年中國故事片生產總數達到638部,其中能上映的只有326部,。六成新片無法進入院線,即便獲得上映許可和排期的,也有人難逃票房惡戰落敗,甚至遭遇「院線一日游」。
2014年全年全國電影總投資約在800億,總票房約300億,這意味著能靠院線票房分賬回收的成本只佔總投資的10%。
與此同時,伴隨多屏時代到來,移動、在線成為電影在院線外播放的成熟渠道,影視作品在線點播訂閱服務盈利點迅速增長,在線發行已然是影視業產業鏈里利益交關的一環。這是愛奇藝致力打造國內首家網路院線的客觀鋪墊,而「網路大電影」則是基於內容和市場需求細分上形成的。
公布「網路大電影」 計劃不到一年,愛奇藝在 2014年繼續將300多部電影納入收成分賬平台,這些作品在愛奇藝產生的網路票房已達5000萬元,在線400餘部電影里,有25%能靠網路發行的分賬回收成本,預估到2015年,「網路大電影」總票房有望能達到1.5-2億,幫助60%的片方保本、甚至盈利。
㈡ 電影的後期製作費用,誰懂請幫我算一下。我投資一部網路大電影,現在需要進行後期製作,大概需要多少錢
具體多少錢我還真不清楚。我大學學過後期剪輯。只是把毛片減成一部15分鍾的影片,或者做過3分鍾的電影預告片。如果資金並不是很多,我建議最好去學校問一下這個專業的即將畢業的學生。其實剛畢業的也挺優秀的。
㈢ 一萬元錢可以拍網路大電影嗎
可以的,只要你有一個好的劇本和演員,給你舉個例子吧:鬼影實錄 成本1萬5000 票房$107,918,810,當然這都是大神級別的逆襲電影。你手裡面的一萬元,只要你有足夠的創新,絕對可以拍出來的,加油吧。
㈣ 陳小春《環線》僅69分鍾卻差評滿滿,為什麼網路電影的受歡迎程度並不高
為何網路大電影的受歡迎程度並不高呢?我的答案是:無非就是幾個因素導致的,第一,網路大電影一般都是小成本製作,非常的粗糙,甚至很多bug在裡面,以及有東拼西湊出來的劇情。第二, 參演網路大電影要麼都是一些不知名的演員,演技各方面都不行,毫無看點,要麼是一個有點名氣的老演員帶幾個新面孔的陣容,演員陣容不足以吸引觀眾朋友們的喜愛。第三,拍網路大電影的門檻比較低,以至於爛片很多,大家都不願看網大電影。
㈤ 一萬塊可不可以拍一部網路大電影
首先,網路大電影。你人員人情讓全靠親戚朋友來,不花錢只花人情。算0成本。你服裝道具,甚至5毛特效,場景,也不止這個錢,當然你用舊衣服等可利用廢物不算。時間成本呢?哪個親戚朋友不要錢陪你玩一兩年?除去工作時間,陪老婆孩子父母時間。有人沒時間你怎麼調節?能拍成?
你拍網路大電影為了錢?名譽?總得有目的!不花成本想達到什麼效果,就萬萬沒想到拍的哪些東西,也不止多少個一萬把!
總的來說,你親身去經歷一下,比所有回答都可行。
㈥ 院線電影與網路付費電影差別大嗎
院線電影,顧名思義,經國家廣電總局備案和送審通過,頒發有公映許可證,允許在電影院和網路平台上映的影片,影片出品方擁有影片的所有權益。它在電影院放映之後,也會放到「央六」和各大視頻網站上播映。
網路電影。俗稱「網大」。並不是在網路上播放的電影因為院線都是網路電影,因為院線上放映結束下檔之後,也會放在網路上播出。這里所說的「大」,是區別於網路上的微電影的「微」。
成本 因為院線放映是純市場行為,低成本拍攝的電影很難進入電影院放映,所以,加大放映成本,使得電影從藝術到技術的質量提高,這樣的電影拍攝成本一般不低於500萬,高可以到幾個億;網路大電影,就是專門為網路播出而拍攝的小成本電影(一般不上院線)。拍這樣一部電影,成本一般幾十萬到一兩百萬。
故事情節 故事情節則是網路電影硬傷。網路電影的故事情節設計在觀眾心目中,總結而言就是「屌絲的身子,高富帥的心」,讓人貽笑大方。
最近,愛奇藝的網路大電影開始實施「兩次備案」,即「規劃備案」和「上線備案」。「規劃備案」相當於院線電影拍攝前的立項備案;「規劃備案號」就相當於院線電影的拍攝許可證;而通過「上線備案」最終取得的「節目備案號」就相當於院線電影的「龍標」(公映許可證)。
備案制 院線電影是「一備二審制」,即省級廣電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各電影製片單位的電影劇本(梗概)立項備案工作和電影片的初審工作,廣電總局電影局負責電影片的終審工作。目前,部分地區的影片終審職權也已經下放到了省級廣電部門;而網路大電影是「兩次備案制」,即「規劃備案」和「上線備案」,兩次備案都是提交資料給視頻網站,由視頻網站統一報備。
備案周期、方式 院線電影立項報備只需要7個工作日,拍攝前需要向電影局報備公示,取得《拍攝許可證》;而網路大電影由視頻網站進行統一報備,取得「規劃備案號」。立項報備需要20個工作日(廣電審核)+5個工作日(視頻網站自審),廣電總局定期抽查。
報備平台 院線電影一切報備審批都是在廣電總局的電影局;而網路大電影的報備(由視頻網站統一進行)卻是在「網路劇、微電影等網路視聽節目信息備案系統」。
立項備案 院線電影和網路大電影提交的資料差不多,甚至院線電影比網路大電影更加迅捷,但備案容易,拿「龍標」難啊!院線電影的成片審查所提交的資料要比網路大電影登記提交的資料復雜得多!一旦以院線電影備案,但最終沒拿到龍標,那就不能再以網路大電影的形式在網路上播出。
㈦ 近40部網路電影分賬破千萬,網大的春天來了嗎
客觀地講,一部電影的好壞,並不會因為它的播出形式而發生質的改變,而網路電影的回暖,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們對整個行業抱有了更多的期待。網大的春天來了嗎?確切地講,網大的春天一直都在,只是人們對事物的感知程度不同罷了。
2021年的院線電影市場持續低迷,但與此同時,網路電影的發展勢頭正猛以往的網路電影常常與「劣質」「low」這樣的貶義詞相關聯,流水線產品一般的網大不僅劇情毫無新意,演員的演技也是一言難盡,甚至大部分電影會用性感惹眼的宣傳海報做噱頭,這種低端的營銷方式使人反感。
雖說目前的網路電影與院線電影仍存有一定的差距,畢竟在家觀影與在影院觀影的觀感是不同的,影院的巨幕與收音給觀眾帶來的視覺與聽覺上的體驗是網大無法取代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製作質量越來越精良,網大的發展正在更新換代,屬於網路電影的春天,相信在不遠之後就會到來了。
㈧ 調整來臨,網路大電影或將不只是網路大電影
文 |孟永輝
作為衍生於互聯網與影視行業的孿生體,網路大電影從一出現便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在影視用戶逐步從線下的影院向線上的視頻網站轉移的過程中,網路大電影的出現豐富了原本已經形成的影視類型,並用一種新奇的表現方式獲得了很多年輕用戶的青睞。
門檻低、成本少、周期短是網路大電影比較顯著的特徵。正是這種特徵讓網路大電影從一開始就能夠與互聯網產生密切聯系,藉助視頻網站能夠輕松實現傳播。在經歷了井噴式的發展之後,網路大電影的發展開始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很多人將網路大電影的飛速發展歸因於互聯網飛速發展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上,互聯網與傳統行業不斷產生聯系,在顛覆原有思維邏輯和產品邏輯的同時,同樣讓它與傳統行業衍生出更多新奇的產品類型。盡管這種說法並不是特別全面,但是至少能夠說明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改造能力。
正如前文所說,盡管網路大電影經歷了一個井噴式發展的過程,但是我們並不能因此確定網路大電影的未來還會繼續呈現這樣一種發展態勢。和所有事物一樣,網路大電影同樣需要一個深度調整的過程。
井噴式發展過後,調整在所難免
網路大電影的飛速發展期正是互聯網行業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期,在這段時間里,只要能夠發現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結合點,找到用戶感興趣的地方,就能夠獲得一次不錯的發展機遇。網路大電影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傳統院線電影的供給能力無法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不斷提升最終讓院線電影有斷檔期,而作為一種周期性短的產品類型,網路大電影能夠填補院線電影的空檔期,滿足用戶在觀影方面的需求。
藉助互聯網的力量來改變原有的影視產品供給邏輯,通過增加影視產品在互聯網端的供給來滿足人們不斷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這種基於互聯網思維的影視產品供給思路在迎合了廣大年輕用戶群體的同時,同樣為我們思考當前的影視產品類型提供了好的方向。
網路大電影正是因為與互聯網有這樣一種天然的聯系,所以在它出現之後的很短時間內就獲得了飛速發展。根據愛奇藝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網路大電影的數量為450部,2015年的數量增長到700部,而在2016年則突破了2200部。這樣的發展速度完全可以用井噴在形容,而在這些井噴式發展的背後,我們又能夠看到一些其他現象。
第一,互聯網用戶不斷增多導致的需求量不斷增大。有多少需求就有多少供給,網路大電影數量的飛速增長從另外一個側面恰恰反映出整個市場對於網路大電影需求的不斷增加,而需求增加的背後則是用戶群體的不斷擴大。網路大電影用戶群體的來源則是我國不斷壯大的網民群體,可以說正是由於我國不斷壯大的網民群體才為網路大電影輸送了源源不斷的用戶。
第二,參與網路大電影創作的人員不斷增加。其實,網路大電影市場與之前火爆的網路小說市場有著幾分相似之處,那個時候的網路小說市場之所以異常火爆是因為不斷有人加入到網路小說的創作過程當中,為網路小說市場不斷輸送新的作品。網路大電影也是如此。網路大電影數量的不斷增長的背後正是網路大電影參與人數的不斷增加。其實,網路大電影參與人數的不斷增加主要是因為很多人,特別是青年導演將網路大電影看作是實現自己電影夢想的一個有效途徑,壁壘深重的傳統電影市場讓很多青年導演想要加入到導演的行業中,但卻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網路大電影這種新奇的表達方式讓青年導演能夠藉助一個小團隊,一個好劇本等要素就能夠輕松參與到網路大電影的拍攝過程當中來。廣大青年導演的參與讓網路大電影的產出數量獲得了巨大提升,最終實現了飛速發展。
第三,網路大電影的更新速度很快。各種類型的網路大電影湧入到市場內部最終讓市場本身從藍海變成了紅海,想要獲得足夠多的推薦位和用戶關注,網路大電影的創作者們就必須不斷快速地生產作品,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作品不會被其他作品所取代,並最終更多與用戶見面的機會。網路大電影創作者不斷輸出作品讓網路大電影的數量呈現出一種飛速發展的狀態,並讓更多的創作者進入其中。
在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網路大電影出現了飛速發展的勢頭。網路大電影這種繁榮的發展勢頭同樣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圍繞著網路大電影的一些衍生產業開始出現和發展起來。為解決創作者的資金難題而出現的影視眾籌的飛速發展正是這種勢頭的真實寫照,以京東眾籌、聚米眾籌、蘇寧眾籌為代表的眾籌平台,通過眾籌的方式幫助越來越多的創作者實現網路電影夢,正是網路大電影井噴式發展的正是寫照。
井噴式的發展背後總是蘊藏著調整的力量,網路大電影行業也不例外。盡管網路大電影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就獲得了飛速發展,但是我們依然不能確認這個行業已經發展非常成熟。隨著國家監管的加劇以及用戶消費方式的轉變,網路大電影發生深度調整機會正在一步步增大。
網路大電影未來調整的方向在哪?
網路大電影的供給方式和基本運作邏輯最終決定了其在未來將會面臨調整。一味地為用戶提供網路大電影,而忽視了用戶需求的改變;單純地依靠視頻網站的流量獲取用戶的關注;缺少技術和質量的提升,一味地博取用戶眼球……這些網路大電影當前的發展模式都在告訴我們調整就在未來的不遠處。既然網路大電影的調整在所難免,那麼,未來網路大電影究竟有哪些調整的方向呢?
深度IP化將成網路大電影未來發展主流。我們都知道,檢驗一部網路大電影是否能夠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標准就是這部網路大電影的播放量。而決定網路大電影播放量的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是網路大電影本身,第二是視頻網站平台。而一部網路大電影能夠獲得視頻網站平台的流量,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考量標准就在網路大電影本身上。
深度IP化無疑是決定一部網路大電影質量的先決條件。這里所說的深度IP化,其實很很多含義。它包括劇本的IP、題材的IP、演員的IP、製作團隊的IP等諸多方面。這些IP化共同匯聚在一起形成的深度IP化,最終決定了這部網路大電影能否吸引足夠多的用戶,能否讓視頻網站心甘情願地將流量輸送給這部網路大電影。
因此,在未來,深度IP化將會成為所有網路大電影都會努力一個主要方向,因為只有抓住了頭部內容的深度IP化,才能保證創作者們生產出來的網路大電影足夠優質,足夠有爆點,足夠有吸引力,足夠讓更多的用戶進行關注。抓住了頭部內容的IP化就能夠抓住了網路大電影成敗與否的真正命脈。
製作精細化能讓網路大電影走得更加長遠。粗製濫造是當下人們對於網路大電影的既定印象,這同樣讓很多網路大電影僅僅只是充當了數量而已,並不能給用戶帶來真正的情感觸動。盡管2016年的網路大電影數量超過了2200部,但是又有幾部網路大電影真正被用戶記住呢?可以說很少吧。那麼,為什麼網路大電影拍了這么多,被用戶記住,或者是給用戶帶來觸動的作品卻這么少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網路大電影的作品本身的製作並不夠精細,存在粗製濫造的情況,如果網路大電影的製作水平不提高的話,勢必會失去在互聯網紅利下積累起來的用戶,陷入到用戶不斷流失的負面循環當中。
網路大電影在未來必須走精細化發展的道路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它在人們心目當中的既定印象,通過作品來贏得用戶,獲得流量才是網路大電影未來發展的一條正道。隨著網路大電影草創期的結束,單單靠博取眼球的方式來獲取用戶的方式必然無以為繼,真正精細化製作的內容才是網路大電影持續獲得用戶的殺手鐧。盡管當前網路大電影業內對於製作精細化的方向有一個較為一致的認識,但是由於網路大電影成本方面的限制,可以預見在網路大電影精細化的過程中必然還會遭遇到資金、人才等方面的諸多問題。
工業化輸出將讓網路大電影與院線電影殊途同歸。當前,網路大電影的產出模式依然是以小團隊、小製作的形式來展開,這種產出方式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讓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網路大電影行業當中來。這種模式的優點在於它能夠讓很多青年導演藉助網路大電影的方式實現自己的電影夢想,並因此在極短的時間里生產出了足夠多的網路大電影作品,讓網路大電影成為一個十分火熱的行業。
除了這些優勢之外,當前網路大電影的產出模式無法形成一個有機順暢的輸出通道,對於網路大電影的質量缺少一個相對科學合理的標准,最終導致網路大電影行業內部內容魚龍混雜,良莠不齊,這種產出邏輯不僅不利於網路大電影的發展,而且對於參與其中的創作者們同樣得不到提升。網路大電影想要獲得更大的發展必然會走向工業化輸出的道路,最終達到和院線電影相類似的殊途同歸的效果。
工業化輸出的一個很大的特點是電影工業的製作、發行、衍生品開發等諸多領域形成了一整套較為完備的輸出模式,每一個工種之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運作標准和方式方法。網路大電影未來想要形成規模,必然要走向這樣一條類似院線電影的發展道路,從當前我國影視行業發展的水平來看,這種工業化輸出的美好願景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實現。盡管路途比較曲折,但是我們堅信這將會是網路大電影未來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向。
生態化運作讓網路大電影不只是網路大電影。當前網路大電影的盈利點依然停留在網路大電影本身上,對於網路大電影衍生品的開發以及衍生體系的開發都停留在一個相對初級的階段,未來隨著互聯網對網路大電影的推動作用逐漸減弱,網路大電影想要獲得更大發展,必然需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而對網路大電影進行生態化運作,從不同的點找到盈利點則能夠讓網路大電影真正擺脫單單靠播放量進行盈利的單一模式,獲得更多的贏利空間。
在對網路大電影進行生態化運作之後,網路大電影或許不再是現在意義上的網路大電影,它具有了更多的內容和意義。比如,我們能夠藉助網路大電影的拍攝場景與當前比較火爆的新零售結合在一起,將網路大電影看作是一個線上的渠道,將網路大電影的拍攝場景看作是一個線下的渠道,通過兩者之間的結合來實現相關商品的銷售,達成網路大電影的多點變現。
網路大電影在經歷了井噴式發展後,必然要經歷一個調整的過程。網路大電影的調整是對現有發展思路和邏輯的一種梳理,更是對未來發展方向的一種探索。正如所有互聯網的產物一樣,當互聯網對於它們的拉動作用逐漸變小,新模式、新方法或許將會成為接下來發展的主題,網路大電影同樣如此。
㈨ 1600萬成本的網路電影需要多少點擊量能分紅
一個。網路電影是指專供網路傳播的院藏音頻作品,其是一種新生的影片主力,在網路電影的投資中,該類電影在分紅時按照點擊量來進行計算,成本為1600萬的網路電影一個點擊量就會進行分紅,一個有效點擊量的分紅為4元。
㈩ 中國電影製作成本詳細
電影的成本不僅包括導演,編劇,攝像,演員,場景,拍攝,後期,食宿行等的費用,而且包括市場營銷及宣傳的費用,通常市場營銷及宣傳費用等於拍攝費用或1/2的拍攝費用。
每部電影根據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為小成本電影,中型製作電影,和大製作電影。小成本電影基本在1000萬人民幣以下,中型製作電影成本基本在1000-8000萬人民幣左右,大製作電影成本在8000萬元以上。
國產小成本電影代表作《失戀33天》(約9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國產中型製作電影代表作《人在_途之泰_》(約3000-40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好萊塢大製作電影代表作《阿凡達》(約6億美元,不含宣傳費用)。
(10)網路大電影的成本擴展閱讀:
剪輯技巧
1、切入切出
這是電影中最常用的一種鏡頭轉換方法。即是不加技巧地從上一鏡頭結束直接轉化到下一個鏡頭開始,中間毫無間隙。稱為切。
2、淡出淡入
也稱電影畫面的漸隱、漸顯。畫面逐漸變暗,最後完全隱沒,這種方法叫做淡出或叫漸隱。相反,畫面逐漸由暗變亮,最後完全清晰,這個鏡頭叫做淡入,也叫做漸顯。
3、劃入劃出
也是電影中鏡頭轉換的一種技巧。有時用一條明晰的直線,有時用一條波浪型的線等從畫面邊緣開始直、橫、斜地將畫面抹去,叫劃出。代之以下一個畫面,叫劃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