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夾邊溝電影
《夾邊溝》是由王兵執導的一部紀實故事片,由盧野、徐岑子、程正武、楊皓宇等主演。是根據小說《告別夾邊溝》改編的,反映了60年代初期中國一批右派政治分子在戈壁灘夾邊溝營地勞改的故事。該片於2010年09月06日在威尼斯電影節首映。
(1)大飢荒電影擴展閱讀:
電影里完全「實景重現」的表現方式,或許的確逼真到令觀者腸胃不適的程度,然而更需要我們痛切體認的是,電影里所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完全、真實地發生過,紀錄、正視這些往事,至少可以讓那些逝者的生命不再如生前那樣卑賤。
不再令他們的犧牲毫無意義。而狹義的、廣義的「倖存者」們,也能藉此哀悼、反思、警醒,而非只能選擇鴕鳥般的遺忘。
② 這電影叫啥
1992年,連年的部落戰爭令東非國家索馬里山河破敗,民不聊生,由此引發的大飢荒更造成三十萬人死亡。掌控首都摩加迪休的獨裁者默罕默德•法拉•艾迪德搶走國際組織的救援物資,此舉引起世人公憤。喪心病狂的艾迪德向國際維和組織宣戰,美國方面派出160名特種部隊成員前往摩加迪休以推翻艾迪德政權。
這群滿腔熱血的戰士信心十足,然而卻因情報搜集不足而使戰事陷入膠著狀態。在一次追捕艾迪德政權兩大高官的行動中,特種部隊受到索馬里民兵的頑強抵抗。雙方在市中心展開激烈對峙,美軍一架黑鷹直升機受到攻擊墜落市區,機組人員危在旦夕。為了營救同伴,一小隊特種部隊士兵深入虎穴。在接下來的15小時里,他們經歷了人間最難以想像的修羅場……
③ 電影1942,想表達什麼思想,我看不明白
故事分兩條線索展開:
一條是逃荒路上的民眾,主要以老東家和佃戶瞎鹿兩個家庭為核心,展現他們的掙扎和痛苦,他們的希冀和憤怒。
另一條是國!民!黨!政!府,他們的冷漠和腐!敗、他們對人民的蔑視推動和加深了這場災難,並最終導致了自己失敗的命運。
④ 電影《1942》里張國立飾演的東家為什麼要逃荒
老東家再接待刺蝟等鄉親們吃飯的同時選擇讓拴柱去叫兵,這個做法並沒有做錯,刺蝟表面上說度過了 災荒再還回來,可問題的重點已經不是在於他們能不能還的問題,而是他們能不能走的問題,如果成百上千人在這里賴吃賴喝,過不了多久也會把老東家吃成貧困戶,這樣的結果是老東家不能接受的。
⑤ 如何評價電影《1942》
難以言說的痛
文/夢里詩書
這是一部自已去年最關注的一部電影,也是一部自已一直想寫的電影影評,前前後後在電影院一共看了三次,卻總是不知如何下筆,這部電影個人感覺是新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客觀全面的歷史正劇,自已前前後後也查閱了很多書籍資料,一幕幕真實的歷史展現在了我的面前,給我帶來的是那難以言說的痛。
一九四二年,河南,旱災,蝗災,三百萬人餓死。「在死三百萬的同時,歷史上還發生著這樣一些事:宋美齡訪美、甘地絕食、斯大林格勒血戰、丘吉爾感冒。在動盪的戰爭歲月中,在全世界都在進行反法西斯戰爭的斗爭中,中國河南的飢荒事件,顯得是那麼的無足輕重,如果不是馮導的一部《一九四二》,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甚至連我這種從小就熱愛歷史的人,都不知道有這么件事,或許在過多年,它就如歷史的塵埃,被我們輕輕的抹去了,而馮導卻為我們揭開了這層面紗,一場大規模的飢荒,引發了一次慘絕人寰的大逃荒,影片的主角老東家,被迫逃荒,親眼見證著兒子、兒媳、老伴等親人的種種死狀,最後老東家逆著逃荒的人流走去,收留了一個在路邊痛哭的小女孩,這位女孩的後人出現了這個故事的講述者,劇情並不復雜,中間為了沉痛的劇情不會讓人感到過於壓抑,還穿插著些許笑料,但《一九四二》還是一出冰冷徹骨的悲劇,西方元素的融入感覺沒有處理好,顯然在這么一出大逃荒的電影中加入宗教元素,感覺是那麼的不合時宜,但《一九四二》的拍攝成片能在影院放映,實屬不易,馮小剛確實是一位偉大的導演。 3場電影看下來,我眼中不曾流下淚水,但內心的痛,卻是那麼的深刻,其實這部電影還是大幅弱化了真實歷史中的一幕又一幕,比如易子相食這類關於慘痛的事情在電影中就沒有表現,不過即便如此,當我在電影院看到《一九四二》時,那種震撼還是如此的強烈,我難以想像的是,人的飢餓真的能使人如此瘋狂。
倉廩實而知禮節,向朱自清那樣不吃美國救濟糧而餓死的人,萬人無一,飯都沒得吃,在那個年代,禮義廉恥,人倫綱常,民族大義,一切的一切在電影《一九四二》中都顯得薄如蟬翼,活下去成為了人唯一的追求,而《一九四二》呈現了日本侵略軍用軍糧賑濟災民的史實,雖然只是簡略的描寫,但我在看到真實的史料中,河南大約有5萬名中國軍人是被當地百姓繳械而失去戰鬥力的,在國軍與日軍交戰時,日軍的傷員撤下來時有老鄉們搶著抬擔架,還有不少老鄉親自帶路,幫著日軍四處去追擊那些走投無路的國軍散兵,更有甚者,幫助日軍成建制的解除國軍武裝,民族存亡的巨大危機就被一場飢餓壓倒了,怎能不讓人痛心呢?但電影還是側重描寫了日軍的殘暴,在民族主義和人道主義上可謂處理的恰到好處,既符合大的歷史事實,也沒有在立場上授人以柄。
一段封存遺忘的往事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大災難中人性的泯滅,讓我感到一部《一九四二》是那麼的厚重,難以言說的痛楚充斥在我的心間,讓我看到了那斷沉痛而不能忘卻的歷史。
⑥ 電影《1942》為何要偽造岡村寧次和日軍在河南救災,事實是1942年日本人根本沒在河南救災,美化侵化日軍
馮小剛在電影《1942》中有個片段,是岡村寧次和當時的日軍,在河南放糧救人的。而這部電影大量美化了日軍,還偽造了一個不存在的歷史。加上電影是在全國放映的,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反響。而電影偽造歷史的目的,充其量就是為了賺錢。馮小剛說到底就是個商人,他的人品在娛樂圈是眾所周知的,能做出這種事也不足為奇。
3、日軍根本沒有放糧國民政府的不作為,到了馮小剛電影里,直接變成了日軍救人。實際上在當時,日軍並沒有救人的作為,這些在很多報道中都有清楚的記載。馮小剛要是真想拍歷史,調查還是很輕松的,而他把偽歷史加入到其中,可想而知他人品如何。
⑦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優秀電影有哪些
在我印象里有一些電影敢於面對現實,講真實的故事勇敢的搬上熒屏,會把人性最黑暗的一面毫無保留的展示在人們的面前,想通過演員們的表演來告訴人們這就是血淋淋發生過的事實,留給我們深刻的印象,給我們上了一堂課。《孩子們》這部影片很值得觀看。
導演李奎滿在發布會上表示:「我相信他們是被謀殺的。還有太多這樣的案子,由於調查過程中的各種原因,並沒有被徹底地揭露出來。」
《孩子們》表現的是精神上的痛苦,我希望觀眾能夠感受他們的痛苦,從而更加珍惜和熱愛生活。」
⑧ 《一九四二》是一部什麼樣的片子
從1942到2012,70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長到這些在2012年走入電影院的年輕人,多半說不出1942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延津」的發音在唇齒間還顯生澀,李培基、蔣鼎文、白修德的名字似曾耳聞,但毫無附著,「大災荒」或「大飢荒」對於大多數人來講約等於「三年自然災害」,馮小剛到底要講什麼,是每個人走進影院前都會問的問題。但70年又短到就像發生在昨天,短到就像奶奶手上戴著出嫁時的金戒指,你依然可以觸摸,它依然散發出古舊的黃色。短到,編劇劉震雲以命拙筆寫下的這個故事,不過就來自母親的親身經歷,就像姥姥告訴我胡同頂頭那戶人家的故事一樣,它是那麼近,卻又那麼不可思議。
看完影片的人都會覺得這個片子的主角是張國立父子,著墨做多,故事最完整。張國立飾演的地主,是一個待人寬善的東家,會用自家的白面換下犯法的長工,會用一碗小米安慰被迫賣兒的鄉親,會在等待死亡的末路上扶起無依無靠的孤兒,為了她重新走下去。當小女兒為了換回五升糧食把自己「成功」賣到妓院時,父親的臉上竟擠出了一絲笑容,而幾天前當女兒將自己喜愛的小貓貢獻出來時,父親還曾為此留下過淚水。哭泣與微笑,貓與人,你會發現飢餓這種無從抗拒的恐怖,輕易間摧毀了一切約定俗成、鄉約民規、倫理道德、禮義廉恥。張默飾演的拴柱是好樣的,如果說飢餓摧毀了上述所說的全部的話,在栓柱身上起碼還有一些頑強地存活了下來,比如愛。他為了找回丟失的孩子,忘記了隨身攜帶的最要命的糧食,跳下西去的火車,幾乎是主動放棄了求生的希望只為找回花枝託付他的孩子,他們的孩子。當日本兵搶奪了他留給孩子的玩具時,他孱弱的身體里爆發出男人,或者說人,生命最後的倔強和力量,將日本人手中的饅頭打落在地,也終結了自己的生命。
⑨ 電影1942劇情介紹
一九四二年,因為一場旱災,河南發生了飢荒。老東家叫范殿元,大災之年,戰爭逼近,他趕著馬車,馬車上拉著糧食,糧食上坐著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陝西逃荒的人流。
三個月後,到了潼關,車沒了,馬沒了,車上的人也沒了。這時老東家特別糾結,他帶著一家人出來逃荒是為了讓人活下來,可是到了陝西,自己的親人全死了。於是他決定不逃荒了,開始逆著逃荒的人流往回走。老東家此時沒想活著,就想死得離家近些。
老東家轉過山坡,碰到一個同樣失去親人的小姑娘正趴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老東家上去勸小姑娘別哭了,小姑娘對老東家說她並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認識的人都死了。
剩下的人她都不認識了。一句話讓老東家百感交集,老東家要小姑娘叫自己一聲爺。小姑娘仰起臉,喊了一聲「爺」。於是,老東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開滿了桃花。
(9)大飢荒電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一九四二》取材於1942年發生於河南的大飢荒,講述的是中國人民的苦難。1993年,馮小剛經王朔推薦看了劉震雲的小說《溫故1942》後,就萌發了將其拍成電影的願望。此後劉震雲一直不斷的修改《一九四二》的劇本,甚至推翻重寫。
劉震雲表示就創作來講,劇本中的這些人物好像是自己的親人和朋友,自己對他們產生了感情。在創作的時候,劉震雲把劇本落實到人物身上。他表示《一九四二》的主題是人,是千千萬萬最廣大的人民,他們是一切事物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