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電影節參賽參展

電影節參賽參展

發布時間:2023-02-11 13:22:50

A. 中國珠海電影節的歷屆情況


首屆1994年6月15日首屆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舉行
首屆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共設九個獎項,獎金總額50萬元人民幣,各獎項的獎金金額是:
最佳故事片獎,獎金10萬元
最佳導演獎,獎金5萬元
最佳男演員獎,獎金5萬元
最佳女演員獎,獎金5萬元
最佳編劇獎,獎金5萬元
最佳攝影獎,獎金5萬元
最佳美術獎,獎金5萬元
最佳音樂獎,獎金5萬元
最佳錄音獎,獎金5萬元
評委採用封閉式評選,現場揭曉的方式。
飛龍獎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背靠背、臉對臉》(內地、香港合拍)
最佳導演:爾東升《新不了情》(香港)
最佳男演員:牛振華《背靠背、臉對臉》(大陸、香港合拍)
最佳女演員:袁詠儀《新不了情》(香港)
最佳美術獎:歐丁平《重案組》(香港)
最佳錄音獎:杜篤之、孟麒良《戲夢人生》(台灣
最佳攝影獎:楊輪《炮打雙燈》(大陸)
最佳編劇獎:黃欣、劉醒龍《背靠背、臉對臉》(內地、香港合拍)
最佳音樂獎:(空缺)
評委特別獎:《鳳凰琴》(大陸) 經主管部門批准,原「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從第二屆起更名為「中國珠海電影節」。第二屆中國珠海電影節於1996年12月18日至22日在珠海市舉行。本屆電影節在繼續加強內地和台灣、香港、澳門地區電影界的交流與合作的基礎上,跨出兩岸四地的范圍,逐步接納評選海內外由華人擔任主創人員的影片,朝著「國際華語電影節」的目標邁進。
中國珠海電影節安排了影片比賽、影片展映、影片學術研討及升旗式、開幕式、閉幕式暨頒獎晚會等一系列盛大活動,香港無線電視台對頒獎晚會進行現場直播。
第二屆1996年12月18日 至 1996年12月22日:第二屆中國珠海電影節在珠海市隆重舉行。此次電影節參賽影片17部,參展影片19部,專題影展影片9部,影片質量比上屆有了很大的提高。獲得本屆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是北京青年電影製片廠與邵氏電影公司聯合攝制的《變臉》;年僅10歲的周任瑩摘取了本片的最佳女主角獎的桂冠;捧走最佳編劇獎是《孔繁森》的編劇胡建新、王興東、王浙濱;獲得本片最佳男主角獎是高明;獲得最佳男配角獎是《香江花月夜》的泰迪羅賓;獲得最佳導演獎是《月滿英倫》的導演張澤明;獲得最佳攝影獎是《忠仔》的攝影師張展;《忠仔》還獲得評委獎。全國政協副主席馬萬祺參加了開幕式。

B. 舉辦、參加中外電影節、展活動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舉辦、參加中外電影節、展的管理、規范中外電影節、展活動,促進中外電影交流,根據《電影管理條例》,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凡舉辦、參加中外電影節、展,必須遵守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中外電影節、展,包括:
(一)在中國境內舉辦的各種電影節、展;
(二)在中國境外舉辦的中國電影節、展;
(三)參加境外國際電影節、展;
(四)在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澳門地區舉辦中國電影節、展和參加在上述地區舉辦的電影節、展。第三條 廣播電影電視部是中外電影節、展的主管部門,負責中外電影節、展的審批管理工作。第四條 凡舉辦、參加中外電影節、展應當向廣播電影電視部提出書面申請,經批准後,方可在批準的范圍內主辦或承辦、參加相應的中外電影節、展。
(一) 在中國境內外舉辦中外政府間電影節、展和國際多邊性電影節、展,由廣播電影電視部主辦或與國務院其它政府部門、地方政府等聯合主辦。
(二)省級廣播影視、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在本地區舉辦地方性中外電影節、展,並可以委託有關電影單位具體承辦。
(三)全國性的電影學術研究機構可以舉辦與學術研討、科研相適應的非商業性的中外電影放映活動。
(四)電影製片單位可以在境內外展映本單位攝制的影片;中國電影公司可以在境內外展映中國影片;電影發行放映單位可以在中國境內展映中國影片。展映活動必須符合著作權法的規定。
(五)經廣播電影電視部批準的其它舉辦單位可以主辦或承辦電影節、展。第五條 凡申請在綜合性文化活動中舉辦中外電影展映活動的,主辦單位需持國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對該綜合性文化活動的批准文件,報廣播電影電視部審批。第六條 參加中外電影節、展的國產影片和參加在中國境內舉辦的電影節、展的境外影片,必須報廣播電影電視部審查批准。第七條 電影製片單位與購片方簽訂影片購銷書面合同時,所出售、轉讓的權利不包括影片參加電影節、展的權利,但經廣播電影電視部批準的除外。未經批准,電影製片單位不得將其攝制的國產影片轉讓或委託其它國內外機構、組織或個人選送參加電影節、展。
電影製片單位如發現其攝制的影片未經其許可被選送參加電影節、展,應當及時予以制止。第八條 申請舉辦中外電影節、展,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電影節、展的舉辦方案,包括節、展名稱、內容、性質、規模、時間、地點,以及組織機構和主要負責人情況。
(二)所設獎項情況。
(三)擬放映影片的簡介、錄像帶或拷貝。第九條 申請參加中外電影節、展的國產影片,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獲得由廣播電影電視部頒發的《電影片公映許可證》;
(二)思想性、藝術性較高的影片;
(三)符合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第十條 以中外聯合攝制方式拍攝的影片參加中外電影節、展,必須經中外合作各方同意,並由中方合作單位報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第十一條 境外電影片參加在中國境內舉辦的中外電影節、展,由節、展的主辦或承辦單位持廣播電影電視部的批准文件到海關辦理拷貝入出境手續;國產電影片參加境外電影節、展,需由申請單位持廣播電影電視部的批准文件,到海關辦理拷貝出入境手續。第十二條 違反本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廣播電影電視部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有關的電影節、展予以取締,沒收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並追究有關部門和電影製片單位的行政責任,對其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
(一)未經批准,在中國境內舉辦或協助外國機構舉辦中外電影節、展的;
(二)未經批准,在境外舉辦中國電影節、展的;
(三)在中外電影節、展中放映未經廣播電影電視部審查批准同意參展或參賽的影片的。第十三條 未經批准,選送電影片參加國際電影節、展的,廣播電影電視部可以對電影製片單位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罰款,同時追究電影製片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行政責任,給予行政處分。第十四條 本規定由廣播電影電視部負責解釋。第十五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C. 今年戛納電影節有國產片參賽嗎

有,婁燁導演的《蘭心大劇院》、刁亦男導演的《南方車站的聚會》。

刁亦男導演的《南方車站的聚會》被《綜藝》《國際銀幕》《好萊塢報道》《費加羅報》等眾多歐洲媒體看好入圍戛納主競賽,該片已於去年十月殺青,近日卻傳出消息說需要「修改內容」;婁燁導演的《蘭心大劇院》據傳也將「重剪」。真是禍不單行。

此外,是枝裕和的新片最新爆料大概也趕不及後期。亞洲參賽隊或將只剩下奉俊昊的《寄生蟲》了。

在國內外眾多媒體的預測章中,亞洲隊大多被排在北美隊、歐洲隊之後提及,但其實戛納之所以在過去幾十年中聲望日隆,甚至被稱作三大電影節之首,不能不說在某種程度上得益於戛納電影節對亞洲的發現。

在現代亞洲的探索方面,戛納擁有一位批評家、歷史學家、媒體公關兼情報員:皮埃爾·里斯安。

D.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簡介及詳細資料

基本簡介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自1976年第一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創辦以來,共有近6000部影片在這里與世人見面,其中有大約300部曾登上了奧斯卡提名名單和領獎台。有別於柏林、坎城和威尼斯三大歐洲電影節,多倫多電影節並不以評獎為主,而是以電影展映數量多而著稱,它主要服務於市場。

根據《洛杉磯時報》的民意調查,很多美國人將多倫多電影節視為世界上最好的電影盛會,這方面固然有地域性的偏愛,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影響與日俱增,卻是不爭的事實。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於1976年首次舉辦,早期以放映其他電影節參展電影為主。經過多年發展及多番轉變,今日已成為頗具規模的電影盛會,更被認為是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的預演,不少電影選擇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進行全球或北美首映,讓觀眾先睹為快。

電影節強調多元化取向,由好萊塢作品、獨立製片以至實驗作品,都兼容並蓄,亦未忽略加拿大本土作品,並藉此肯定加拿大為電影工業所作貢獻。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是全球最負盛名的幾大國際電影節之一。來自全球各地的電影愛好者、電影導演、電影從業人士和全球媒體都可以在為期十天的電影節上觀賞到電影大師和新興人才的作品。

多倫多電影節共有17個競賽單元。2008年,共4209部電影報名參賽,電影節期間共播放了來自64個國家的312部影片。每屆電影節,有超過1000家國際注冊媒體進行報導,組織方為每部受邀影片安排兩場公映、至少一場媒體放映。該電影節每年吸引了數千名加拿大和來自全球各地的電影人士參加。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多倫多電影節一直致力於為電影製作設立標准,將全球各地的電影人才和電影大師的作品呈現給觀眾。另外,多倫多電影節也是各地電影藝術家交流自己的電影故事的極好的平台。在全球觀眾的支持下,它以成為電影人努力的目標;多倫多電影節正尋求以電影為媒介的技術手段和文化探索發展的平台。

多倫多電影節保持著獨一無二的普及度。熱情的觀眾和導演通過對電影藝術和電影產業的交流促進了彼此的了解和溝通。

加拿大電影業中的後起之秀對國際電影業有著空前的洞見。全球各地的媒體在電影節上濟濟一堂,掀起了人們對電影和幕後電影人的關注和熱情。同時,電影購買商和其他業內人士可以從大量電影放映和專業的電影節目製作中進行選擇,這樣就能夠比其他電影人士提前幾天甚至幾月做出明智的商業抉擇。另外,多倫多電影節還為業內人士和購買商提供豐富的資源和社交網路。

從多倫多電影節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高效工作和奉獻,到它為多倫多這座城市的文化經濟帶來的貢獻,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已經為其在國際電影圈內贏得了持久的良好聲譽。

歷屆回顧

第1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12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22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32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2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13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23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33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3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14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24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34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4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15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25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35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5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16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26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36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6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17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27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37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7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18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28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36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8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19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29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39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9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20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30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40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10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21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31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41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11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22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32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42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43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華語作品

首映作品

2004年

周星馳執導、主演電影《功夫》

2007年

陳奕利執導電影《天堂口》

2010年

烏爾善執導電影《刀見笑》

2011年

魏德聖執導電影《賽德克·巴萊》(賽德克語、日語)

2018年

姜文執導《邪不壓正》、張藝謀執導《影》

中國參展作品

2006年

馮小剛執導電影《夜宴》許鞍華執導電影《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2007年

李康生執導電影《幫幫我愛神》

李安執導、梁朝偉、湯唯主演電影《色,戒》

2008年

林書宇執導電影《九降風》

2013年

蔡明亮執導電影《郊遊》

其他首映作品

2004年

在奧斯卡獲獎的《雷之心靈傳奇》(Ray)

2006年

《總統之死》(Death of a President)

E. 現在,去國際電影節參展的影片還需要事先取得龍標嗎

F. 如何攜作品參加國際電影節

明確報名要求,參考評審團偏好,合理安排時間
首先,在參加任何電影節之前,必須先完成的是背景調查。投遞影片跟投遞簡歷一樣,盲投不會增加成功的概率,只會浪費寶貴時間,背景調查一般包括兩個方面:明確報名要求和評審團偏好研究。
大多數電影節是對所有影片開放申請的,對於電影本身無特別的要求。但是部分電影節會存在特殊規定,比如需要影片必須是導演的處女作,或者是前三部作品,或者影片的時長不能長於3小時,影片沒有在其他地方展映過等等。在確定申請之前,一定要明確這些報名要求。
另外,不同的電影節有特定的審美口味,或者評審團成員對某一類影片有偏愛,在做了了解之後,我們才能因地制宜,找到合適的電影節。你可以分析歷史獲獎影片甚至展映影片的類型和風格,如果提前知道了評審團成員,那就了解每個人的審美偏好。
時間安排上,在影片進入後期製作時,就可以考慮報名參加電影節。根據影片的預計完成時間和上映檔期,結合電影節舉辦時間,合理安排電影節的申請。
為了獲獎而調整電影檔期的情況也非常普遍。比如,2002年《上帝之城》在沖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敗北之後,選擇了將影片在影院放映時間延長到54周,從而利用規則上的漏洞獲得了2004年四項奧斯卡提名。
提交影片,利用首映權與邀請函來謀求最佳主場
確定了要參加的電影節後,接下來需要的是提交影片,這個時候要注意截止日期,還有參賽費用和首映問題。
關於參賽費用,其實有時可以申請豁免,當然這要看參賽電影的情況和與電影節的既往關系。
而首映的問題,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顯而易見,一部電影只有一次全球首映的機會,如果影片質量很高,那麼對於電影節來說,拿到全球首映權就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情。所以,首映的選擇可以作為籌碼,同最想去的電影節或者想進入的競賽單元協商。
另外,在申請電影節時,需要先對所申請的電影節進行分類。一種是申請起來希望不大的電影節,一種是或許會入圍的電影節,還有一種是可能保底的電影節,這樣可以保證一部電影憑借盡可能少的申請入圍其中的某個電影節。在收到某個電影節的邀請後,還可以作為與其他電影節商談的籌碼,去爭取更有分量的邀請。
准備階段:與電影節聯系,做好媒體公關
在獲得了一個或多個電影節的邀請後,就可以准備起程前往電影節現場了。
在准備過程中,你的影片會被告知是進入了哪個單元,競賽單元還是展映單元。進入競賽單元的影片將由評委會成員觀看評選,評委會成員由評論家,學者,電影從業人員以及觀眾組成,一同觀看完影片後他們會討論出獲獎結果,並在頒獎典禮中公布。
那麼在前期准備中,媒體公關就成為獲獎與否的重要環節,大型商業製片公司通常會以巨額的公關費用,通過操縱媒體引導輿論以達到獲獎目的。
TWC的老闆、的創始人哈維•韋恩斯坦就是個中翹楚,他的常用手段就是選擇更符合奧斯卡口味的電影,在電影節評審期間發布大量通稿,塑造影片的正面形象。並同時舉辦私人晚宴和明星慈善晚會邀請評委參加私人觀影會,以達到影響評委傾向的作用。
據說,在面對呼聲高的競爭對手時,韋恩斯坦還會不惜通過媒體以及私人關系抹黑競爭對手,來確保自己推舉的電影可以成功獲獎,這也是他在好萊塢經常被人詬病的主要原因。
參加電影節:觀眾,評委,媒體與商業的四重考量
電影節的組成通常包括一系列電影展映,專題研討會和頒獎典禮。電影市場可能是附屬於電影節,也有可能單獨舉辦。你需要做的,並不只是按照官方團隊的安排參加放映那麼簡單,幾個重要的事項需要特別下功夫:
a)觀眾交流
一般電影節官方會在參展電影放映結束後做一個15-30分鍾的問答,分享拍攝影片的過程。利用問答時間與觀眾分享主創最想表達的內容,與觀眾在觀影結束後進行各種交流,都會對影片的口碑造成影響,所以一個良性的觀眾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b)媒體采訪
如果影片進入了電影節的重要單元,電影節官方會為主創准備媒體采訪的時間(專訪或群訪);如果官方沒有給你安排媒體采訪,你可以在參展之前提前主動聯系當地媒體和國內媒體,讓行程相對有序。畢竟,增加曝光度是每個主創團隊或者發行方都想要的結果。
c)認識電影節選片人
電影節的選片人對電影至關重要,他直接決定著影片是否入圍,幸運的話,通過選片人會可以與更多的業內人士結識,這是電影持續走向更多電影節的有效路徑。
d)認識買家
在電影市場中,是一個認識買家的最好機會,全球的電影內容采買和銷售,對於獨立製片和小型的區域性發行公司,都不是一件易事,因此電影節會是一個擴展可能性的優質場所。
比如戛納電影節的電影交易市場,位於戛納電影宮的地下一樓。每天下午兩三點,交易市場里隨處可見眉頭緊鎖、嚴肅交談的買方和賣方,在這里每天都有大量電影成交,推動電影產業的商業發展。

G. 戛納電影節韓國參賽名單

《下女》 하녀 Ha-nyeo
《詩》 시 Shi
《哈哈哈》 하하하
一共3部

H. 中國長春電影節的組織架構

中國長春電影節章程由中國長春電影節組織委員會於二○○八年四月發布。
第一條 中國長春電影節,是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國際製片人協會承認,以華語故事片評獎為主,具有國際性質的電影賽事。
第二條 電影節的宗旨是:友誼、交流、發展。電影節的主題是:繁榮華語影視創作,弘揚民族優秀文化。主要內容包括「金鹿獎」華語故事片評選、中外影片展映、影視論壇和其它電影文化活動。
第三條 中國長春電影節主辦單位為: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吉林省人民政府、長春市人民政府。中國長春電影節承辦單位為:吉林省、長春市相關部門。
第四條 中國長春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次。
第五條 中國長春電影節參賽、參展影片條件:(一)選送影片必須是華語故事片。(二)參賽影片必須是中國長春電影節節期內出品的華語故事片(含數字影片)。(三)參展影片出品時間不超過五年。(四)參賽、參展影片應是全新拷貝,規格為35mm或用高清設備拍攝的影片。(五)為便於中國觀眾觀看,凡參展的外語片建議製作中文字幕。凡符合本章程標準的影片,經電影節組委會邀請,製片方或發行商同意後,皆可報名參賽、參展。對符合規定但排映檔期在報名截止後的影片,可由製片方或發行商直接與電影節組委會取得聯系。凡欲報名參加中國長春電影節評獎和展映活動的組織或個人,可採取信函、電話或電子郵件等方式報名。組委會辦公室接到報名申請後,郵寄相關材料。第六條送片公司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撤回已經入選的影片。選送影片的製片方、發行商或相關組織有義務確保影片與參賽參展行為的合法性。電影節組委會保證入選影片只在電影節期間的指定影院放映。參展影片放映場次最多不超過三次。
第七條 中國長春電影節參賽、參展影片的片目由電影節組委會選片小組確定,電影節組委會將聘請有關專家組成評獎委員會對參賽入圍影片進行評獎。評獎委員會由具有一定建樹和權威的知名電影專家9至11人組成,設主席1人,副主席1人,評委7至9人。評委會負責對影片進行終評。評選結果在頒獎晚會上公布。對獲獎者,電影節組委會分別頒發金鹿獎杯、獎金和證書。
第八條中國長春電影節設置下列獎項:(1)最佳華語故事片獎;(2)最佳導演獎;(3)最佳男主角獎;(4)最佳女主角獎;(5)最佳男配角獎;(6)最佳女配角獎;(7)最佳攝影獎;(8)最受群眾歡迎影片獎;(9)最佳新人獎;(10)最佳音樂獎;(11)最佳數字影片獎;(12)評委會特別獎。
第九條凡參賽、參展影片,製片方或發行商應按電影節組委會規定的時間及時提供下列材料:(一)報名表、導演和主要演員藝術簡歷、影片內容簡介、劇照、海報及其它相關資料。(二)參賽、參展影片的1/2錄像帶(PAL)、BTSP或激光視盤(DVD、VCD)。(三)向電影節提供電視播出的影片片段介紹(最多不超過四段,每段不超過三分鍾)。
第十條電影節組委會負責拷貝、錄像帶、激光視盤在長春電影節期間的安全,保證版權不受侵犯。電影節閉幕後,影片拷貝隨即送回。如在此期間發生丟失、損壞,電影節組委會將賠付拷貝復制的費用。
第十一條獲得參賽入圍資格的影片,電影節組委會將邀請影片出品人、製作人、主要演員出席電影節相關活動,並為其中兩人提供從住地至長春最近路線的交通費用;電影節期間組委會指定賓館的食宿及市內大會交通費用。
獲得邀請參展資格的影片,電影節將邀請該片的導演、製片人、主要演員出席電影節相關活動,並負擔其中一人在電影節期間組委會指定賓館的食宿及市內大會交通費用。
第十二條寄往長春電影節的影片拷貝及選片使用的拷貝、錄像帶和激光視盤的運費、海關費、保險費由送片公司或拷貝出借人承擔。電影節組委會只承擔收到拷貝起至拷貝交還運輸公司期間的影片保險費和拷貝的倉儲費,以及拷貝寄回給送片公司的運費、保險費;不負擔拷貝運抵送片公司所在國家和地區的港口之後的倉儲費和海關費。
第十三條所有被電影節組委會邀請的參賽、參展影片拷貝按報名通知的指定地址和聯系方式郵寄。參賽、參展方必須提供拷貝寄回的詳細地址及聯系方式。
第十四條凡有關組織或人員一經報名參加中國長春電影節,即被視為承認並接受本章程。
第十五條未盡事宜,雙方協商解決,協商未果按相關法律裁決。
第十六條本章程的解釋權,屬中國長春電影節組委會。

I. 第79屆威尼斯電影節發布官方海報,有哪些影片將參展

《別人的孩子》,麗貝卡·茲羅托斯基導演,維爾日妮·埃菲拉、羅什迪·澤姆主演《困在心緒里的兒子》,佛羅萊恩·澤勒執導,休·傑克曼、凡妮莎·柯比主演《A Couple》,弗雷德里克·懷斯曼導演,娜塔莉·布伏主演《No Bears》,賈法·帕納西導演,並與納賽爾·哈什米主演《莫妮卡》,安德烈·帛琉洛導演,崔斯·萊賽特、派翠西婭·克拉克森主演《詩人》,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導演,丹尼爾·希梅內斯·卡喬主演《伊尼希爾島的報喪女妖》,馬丁·麥克唐納導演,布萊丹·格里森、科林·法瑞爾主演《永恆的女兒》,喬安娜·霍格導演,蒂爾達·斯文頓主演《骨及所有》,盧卡·瓜達尼諾導演,泰勒·拉塞爾、提莫西·查拉梅主演等等

J. 世界四大電影節簡介及詳細資料

奧斯卡金像獎

概況

" 奧斯卡金像獎 "(Academy Award), 正式名稱是"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1927年設立,每年一次在美國洛杉磯舉行。半個多世紀來一直享有盛譽。它不僅反映美國電影藝術的發展進程和成就而且對世界許多國家的電影藝術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1927年5月,美國電影界知名人士在好萊塢發起組織一個"非贏利組織",定名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縮寫為A.M.P.A.S.)它的宗旨是促進電影藝術和技術的進步。學院決定對優秀電影工作者的顯著成就給予表彰並成立了"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Academy Award),1931年後"學院獎"逐漸被其通俗叫法"奧斯卡金像獎"所代替,其正式名稱已鮮為人知。

評選

奧斯卡只是美國本土的一個電影獎項而已,和中國的"華表獎"是一個意思,只是一個本土的電影獎項,但從他沒有"最佳外語片獎"來看他也不是國際性的,而電影節的定義是世界各國電影藝術和技術成就展覽的盛會。其主要目的是交流經驗、互相學習、促進各國電影事業的發展。對正式參展的影片進行評選,對優秀影片和它們的作者(包括導演、編劇、演員、攝影、作曲、剪輯、服裝、美工、特技等)授予獎品或獎狀等。也有隻參展不評獎的國際電影節。電影節可以說是個電影展覽會,而奧斯卡只是頒獎並不存在展覽性質,綜上所述奧斯卡不是電影節更不是國際電影節,而世界上最富盛名的是柏林、坎城、威尼斯三大國際電影節。

奧斯卡於1947年起設定最佳外語片獎,2011年第8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是丹麥的《更好的世界》。

柏林國際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 *** 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要獎項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審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坎城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重要地位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坎城、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網際網路、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審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我國電影《白日焰火》於2014年獲得金熊獎,男主角廖凡獲銀熊獎。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故被稱為"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威尼斯電影節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傳統:它聚焦於各國的電影實驗者,鼓勵他們拍攝形式新穎、手法獨特的影片,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是有創新,就能夠被電影節所接納。該電影節的宗旨是"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每年都提出不同的口號,而評判標准很純粹:藝術性。在六七十年代,威尼斯電影節發掘了一大批新興的歐洲電影人。盡管它所選擇的電影未必是該導演最好的一部作品,但卻時時刻刻地在引領歐洲藝術電影的發展潮流。

坎城國際電影節

概況

坎城國際電影節 (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 ,亦譯作康城(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法國的坎城電影節因舉辦地擁有大海、美女和陽光(Sea,Sex,Sun)三大特色而被稱為3S電影節。當前坎城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坎城電影節是一個不關心政治的真空地帶,是一個濃縮的好像人們能直接聯系,講同一種語言的微觀世界。"

尚·高克(Jean Cocteau)

1939年,法國教育及藝術部部長讓·扎伊(Jean Zay)提議在法國創建一個國際電影節。坎城因其"陽光及美麗的景色"而當選會址。

第一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一屆嘎納國際電影節,由路易·盧密耶(Louis Lumière)擔任主席,但是被二戰延誤。1945年,法國國家文藝協會(AFAA)再度被要求在外交部和教育部的支持下組織電影節;自1946起,剛創造的法國國家電影中心也聯合支持。

1946年9月20日,坎城國際電影節作為戰後的第一個重要的國際文化盛事,在坎城的舊賭場里舉行。當時,坎城國際電影節是一個設有董事會的非營利組織;並在1972年變成慈善機構。除了1948年和1950年 -- 因為缺乏資金坎城電影節被取消以外-- 每年都舉行為期兩周的坎城電影節;1951年以前是在9月舉行,後來變成 5月。1968年,坎城電影節因政治騷亂被迫中斷。

最開始的時候,坎城電影節主要是一個旅遊和社交事件,更像是電影論壇而非 賽事。 幾乎所有參展的電影都可獲得獎項。歷經多年後,隨著參加者的急劇增加和新的經濟後盾,坎城電影節改變了原來的定位,逐漸演變為電影工業中最為媒體關注的年度盛事。一般而言,每年約有一千六百個媒體的四千多個記者參加坎城電影節。

電影市場

1959年"電影市場"的創建更增添了坎城國際電影節的影響力;其不但提供了一個商業平台,而且為電影工業的買家和賣家之間的會晤及討論提供了便利 。在其不斷發展的45年間,坎城電影場已成為全球電影行業的主要市場。同樣,在2000年創建的圍繞電影宮的國際村(Village International)也使越來越多的國家能促進自己的文化及電影,並為他們的製片人和電影工業提供支持。

與正式提名並行的是1962年創建的"國際影評周"和1969年創建的"導演雙周"。這兩項活動都設有各自的競賽單元。1978年,時任電影節總代表吉爾·雅各布(Gilles Jacob)創立了"金攝影機獎"(Caméra d'or),以獎勵三個競賽中的最佳影片。

坎城國際電影節初期,是由各國選送自己的電影來參賽。1972年,總代表莫里斯·貝西(Maurice Bessy),電影節主席法伍爾·勒·布埃(Favre le Bret)和董事會毅然決定坎城電影節自此將是參賽影片提名的唯一決策者,自行在全球范圍內提名參賽影片。這個決定標志著一個轉折點,很快被其他的電影節效仿。

電影基石

1998年,吉爾·雅各布(Gilles Jacob)創立了"電影基石"(Cinéfondation)提名全球電影學校的短片和中片,旨在發現和提攜新的電影人才。自此,各國家和地區的兩千多部電影被送到電影節競選提名。

追隨電影基石的構想,2000年的秋天在巴黎開辦的坎城電影節官邸也是為年輕的電影人提供在國外發展自己的拍攝計畫的機會並鼓勵其在國際的推廣。

2000年,自1978年起一直擔任坎城電影節的總代表的吉爾·雅各布(Gilles Jacob),繼皮爾·福娃(Pierre Viot)之後被董事會選為主席 。皮爾·福娃(Pierre Viot)從1985年到2000年擔任主席,2000年成為電影基石會長。從2001年起,吉爾·雅各布(Gilles Jacob)由坎城電影節總經理維若妮卡·蓋拉(Véronique Cayla)及藝術總監特艾里·福茂(Thierry Frémaux)協助工作。

他們加強了坎城電影節作為年度國際電影講壇的地位。所有的電影風格、學派和類型都各得其所。無論是通過電影放映還是通過眾多豐富電影節的文化、藝術活動:討論會、表彰會、大使講堂、音樂會、展覽等,其永恆的目標是為了電影藝術的成長服務。

總結

坎城電影節不僅是電影產業從業人員聚會的理想場所,而且也非常注意那些促進電影發展的藝術家的才能。歷經數年,坎城電影節以其在電影的藝術水準和商業影響之間取得的平衡著稱於世。不但為展示的影片保證了一個獨特的國際化的平台,而且在維護"為廣泛的客群提供電影產品"的理念同時,也揭示和反映世界電影的發展和趨勢。

閱讀全文

與電影節參賽參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面對巨人電影中文在線看 瀏覽:455
黑社會校園打架電影大全 瀏覽:888
深圳鹽田區電影院 瀏覽:101
泰國隔壁女孩英文電影 瀏覽:639
大尺度小v電影下載 瀏覽:847
日本三級2017電影大全 瀏覽:856
泰坦尼克號電影主要內容英文版 瀏覽:791
算死草電影愛情 瀏覽:714
卷席筒完整版電影 瀏覽:610
我怕黑的一部電影 瀏覽:906
看電影做妖記觀後感 瀏覽:885
什麼電影好看黃點多 瀏覽:936
最新的兒童電影大全視頻大全集 瀏覽:724
滑稽戲電影2010音樂 瀏覽:857
電影悍匪音樂 瀏覽:462
法國新女友電影下載 瀏覽:951
國產戰爭老電影大全名字 瀏覽:700
英文英雄電影開場白 瀏覽:565
Moviedb電影大 瀏覽:338
動漫電影推薦愛情霸氣 瀏覽:525